第一篇:2013年数控车暑期培训小结
培训小结
非常有幸,本人参加了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数控专业教师技能竞赛的省级培训,虽然只有短暂的十天,却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接触了很多数控专业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技能操作技术以及软件的应用,同时,也结识了来自省内各地的相关专业教师。方便了今后的学习交流,在培训即将结束之时,对本次培训作如下小结:
一、培训内容与过程
我这次培训的是数控车技术,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一)CAXA数控车软件,(二)中望3D软件,(三)国赛试题的加工,(四)专用夹具的使用。这十天,正是酷暑难当的时候,但学员们都能克服困难坚持下来。整个培训均为专家讲课并做实训指导,参加培训的老师中不乏各市的数控技术骨干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他们对于我们这些实践能力不强的新老师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毫不保留,耐心传授,让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二、个人收获与感想
在培训的过程中,学员之间水平差距很大,在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之后,每个人都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特别是在零件的加工工艺上,平时在做零件时,有闭门造车的感觉,而现在在相互通过讨论之后获得了更好的加工工艺。
通过培训,也让我们了解了数控车的发展趋势,对我们今后从事实训教学具有指导方向,我们应该改进实训教学模式,要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技能水平,而不能局限于少数的几位学生。
最后,非常感谢培训基地的老师给我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运用学习过程中收获的知识和经验,使其转化为有助于本职工作的教学准备。并进一步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职业专业技能的学习,做一名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Dipsun
2013年7月16日
第二篇:数控车培训总结
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车)培训小结
射阳中专 朱德礼
2016年7月2日至 2013年7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在无锡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数控车”技能大赛教练培训。这次培训的组织形式非常有新意,我们学习过程既紧张又舒畅。通过近10天的培训,对于我们每位教师来说,这都是一次提高、一次借鉴、一次实践,使我深感收获巨大,受益终生。
一、培训工作组织严密,培训内容紧扣大赛要求。
无锡机电高等专科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培训工作,对培训总体安排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培训内容等详细环节进行了精心指导。为了高效率、高质量地做好本次培训工作,他们在培训内容上紧紧抓住了学员的求知要求,抓住了当前数控车自动编程的主流技术,安排最强的师资力量进行授课,受到了广大学员的好评,呈现出听课认真、讨论热烈的良好局面。通过培训中心各位专家的讲授和课后的温习与自学。
二、领略名师风采,寻找自身差距。
为搞好本次大赛教练的培训,学校精心设计培训课程,数控专业最新知识,多位老师教练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从专业技术上结合省赛和国赛练习图纸进行分析和点拨,我感受到了差距,激发了热情。老师们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学员,激励着我们抓紧时间努力学习。通过大师们的言传身教,基本了解了数控车自动编程课程和大赛改革的方向,树立起现代数控车的比赛理念,了解了本专业教学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熟悉了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开拓了眼界,丰富了实践经验。
三、参加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按照培训计划,学校安排我们到该校的实训车间进行实践活动。在教练的安排下,我们一共分成11个小组,每位学员都要完成一件作品,所以在每位小组组长的领导下,我们学到很多加工的知识,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切削量,加工精度控制,竞赛中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通过组长分析和教练员的指导,我们收获很多,最终每人都完成了一件满意的作品。
作为一名普通青年教师,有机会来参加这次培训,有机会来充实和完善自己,我自豪,我荣幸。但更多感到的是责任、是压力!回首这次培训,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培训中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一线教师的专题讲座,有学员围绕专题进行的各种实践,这次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把所学到的知识、技能、理念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不断改进和提高自身的大赛水平,为职业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数控车实训小结
数控车实训小结
数控机床操作实训一周时间转眼间就过去了,从华中系统转到FANUC系统,刚开始还很不适应,但是经过老师的详细讲解,以及老师给我们安排了热身的零件,让我们更好的熟悉FANUC系统,并且又迅速的把我们数控中级的水平捡起来。从数控编程、仿真模拟、到零件加工以及多种对刀方法和机床操作方法。老师依次为我们详细讲解 实际操作之前,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并演示了数控车床的操作方法以及操作注意事项。在实际操作时,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遇到问题自己总是反复思考并且同学们讨论,找出解决办法,当问题解决不了时虚心的向老师请教,老师对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的解答,并且给我们拓展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在编程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当老师系统的给我讲解了编程的规律,使我对数控编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掌握,并能够准确的编好要加工的零件程序。加工前在机床上仔细校验程序,并对错误进行更改,然后认真进行加工操作,经过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来保证零件的公差。总之,本周数控实训确实让我掌握孔的加工方法及加工技巧,尤其在实际操作方面和编程方面。通过实训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说程序的编制还不熟练,加工工艺方面还有待提高,实践经验还比较欠缺。今后要虚心学习,继续提高自己的水平。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真切的体会到真理必须要用实践去检验,不亲自去动手试验一下。有很多东西是书上没有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会得到,纸上谈兵只会让人走进误区,实践才是永远的老师。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经验,它还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工作精神和严谨认真的作风。
一周的实训带给我不仅是所接触到那些操作技能,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真正目的。
①通过这周实训让我更进一步掌握数控车的加工方式和工艺过程。掌握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②在工程资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独立操作技能。
③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④这一周的实训,让我明白做事要认真小心细致,不得有半点马虎。同时也培养了我认真、严谨的态度。
⑤在整个实训过程中,老师对我们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并且培养我们对加工的工件要有产品的观念,对我们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四篇:数控车论文
浅谈中职学校《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的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与本校具体情况从帮助学生树立学好专业技能的信心,补差补缺,逐步提高学生知识水平,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就如何搞好《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学浅谈了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数控车工、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已广泛使用,数控专业人才是国家紧缺型人才,目前全国数控专业人才仍有60多万个空缺岗位,月薪都在6000多元以上,数控技能全面的人才年薪达20万元,由此,各地中职学校都在新办数控专业,数控车工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新的学科走进了中职学校的课堂。然而目前一些中职学校在数控专业的教学方面存在着数控设备数量偏少,生源素质良莠不齐,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下面就如何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与本校具体情况,搞好该专业中的《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与协作精神,以适应社会对数控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谈一谈本人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一、帮助学生树立学好专业技能的信心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出生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多数同学个性较强,缺乏吃苦耐劳的品格。有的同学文化基础较差,怕向老师提问题。原因多是怕提出的问题太简单让人笑话,更怕老师不耐烦说自己笨。所以做为教师具有诲人不倦的耐心,关心和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十分重要。我在教学中常常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搞好和同学的关系并经常鼓励他们,并且还时常注意对学生的敬业精神、创造能力及创新精神等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我常告诫学生“做任何事情有信心不一定能成功,但没有信心一定要失败!”、“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勇气。
二、补差补缺,逐步提高学生知识水平
数控专业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如三角函数、平面几何等,以利于编程时的节点计算等。但是,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数文化基础差,有的初中和小学的知识都没弄清楚,数学基础也比较差,面对着这些学生,我经常深入学生中为他们补课,以达到补差补缺,逐步提高的目的。
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数控加工技术中的一些理论十分抽象,多数学生由于受文化程度 的影响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法来组织教学做过如下设计: 任务项目课题:轴类零件的加工
问题分析:在学习了数控编程的基础理论后,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技能。为使学生能较快较好的掌握操作技能,按数控车床中级工的标准进行技能训练。由轴类零件图,按要求加工出零件。
任务分析:要完成本次课题,学生需要做完下面几项工作:
一、分析零件的图样
1、看懂零件图
2、精度分析: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
二、加工工艺分析
1、编程原点的确定;
2、制定加工方案及加工路线;
3、工件的定位,装夹与刀具量具的选用;
4、切削用量的选择
(1)主轴转速(2)进给速度
(3)切削深度(背吃刀量)
5、轮廓基点(节点)的计算;
6、确定加工工艺,填写数控加工工艺卡;
三、编写加工程序及输入程序
四、工件的加工操作
1、装夹工件,装刀、对刀;
2、加工操作:程序检测,处理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工件的检测及评分
按中级工标准进行自评 相关知识:普车基本理论与普车技能、数控基础理论知识、机械加工工艺学理论知识、制图知识、测量原理。材料清单:45钢(毛坯料)
刀具:符合要求的数控车刀、外圆粗车刀、三角螺纹刀、切断刀、外圆精车刀。
量具:千分尺、游标卡尺、半径规等。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活动开始
讨论分析零件图,提出任务要求:
1、学生分成6人一组
2、判断工作表面,精度要求最高表面,看懂零件图
3、每一小组按要求加工出零件 第二阶段:项目活动开展
1、每一小组按要求编写工艺卡和编写零件程序
2、操作机床加工工件,生产出合格零件
3、自我检测评分
4、各小组介绍自己的加工过程,展示成果
5、回答其他小组提问 第三阶段:总结
学生根据加工的零件,总结由图纸到零件的整个顺序
通过这样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贴近生活,引入形象生动的实例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项目引入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在课前进行认真思考选择合理的项目。项目的内容应尽可能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完成的零部件。如果无法找到,教师可自行设计比较合适的项目。项目设置中也可适当增加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项目。例如:我在教学中以酒杯的制作为例介绍圆弧的编程加工过程。
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问题的设置引出本次课完成的项目。以生活中一些有趣味的东西,可以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又能提高上课积极性。
五、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在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将教学环境突破到课堂、仿真实验室和实训车间三个场所。首先,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编程理论讲解,并多举些典型实例让学生反复去练习和体会。其次,在仿真实验室利用数控仿真软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编程与操作仿真训练。这一阶段一般为四至五周的时间,应使所有同学都能够利用仿真软件加工出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最后,深入实训车间,指导学生由易到难的去加工四至五个典型零件。教学中我还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看加工视频录像,带领学生到车间实际参观,指导学生将所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激发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结合中职学生的需要,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手段,有效地利用学校的教学条件和网络资源以及社会资源来开展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控编程与操作能力,为学生今后发展打下基础。
第五篇:数控车教学计划
数控车教学计划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在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省职教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认真贯彻全国、全省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实施“科教兴鄂”战略,抢抓机遇,谋划发展,面向市场,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依然薄弱,发展尚很脆弱;在教育教学领域,职业教育的思想观念、办学体制、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还不能适应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满足我省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推动力,尽快改变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把我省数以万计的农村劳动力转化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切实发挥职业教育在我省经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
各地、各部门必须把思想统一到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上来,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到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摆在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
(一)职业学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建立新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与我省产业结构结合,与企业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努力造就生产和服务第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等,实行产教结合、校企结合,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二)职业学校要根据当地经济结构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时改造和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和人才规格。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要以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全力提高教育和培训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以及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主要由企事业单位代表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三)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育教学评价体系,防止片面追求对口升学率。改革考试、考核方法,重视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力求在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促进教学质量评价的社会化。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管理方式,建立以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为主要指标的科学的学校评价体系。不允许职业学校在学生入学时过早的划分就业班和升学班,中等职业学校可在毕业年级针对有升学愿望的学生适当组织辅导。逐步完善对口高职升学考试方法,加快专业考试的综合化步伐,把专业技能考核纳入高职对口招生考试的范围。
(一)坚持制度创新,树立服务意识,逐步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灵活的教学制度。职业学校要坚持培养和培训并举,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全日制教育与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教育相结合。改革招生和学籍管理制度,放宽招生年龄限制,允许接受其他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转入职业学校学习;可以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学习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个人愿望和条件以及就业需要再确定专业方向,把职业学校办成面向社会、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
(二)实行分类指导,积极推行学分制试点工作。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逐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教职成〔XX〕10号),积极开展学分制试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加大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力度,调整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要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尊重学生意愿,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允许成年学员和有实际需要的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在食品工业、铁路运输、交通航运、汽车制造、机械电子等领域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要积极推进区域间、学校间和专业间的学分互认,承认学生已有的学习和职业实践经历,并可折合成相应的学分;探索和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分累积和转换信息系统,逐步建立学分制条件下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
(三)职业学校要以能力为本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密切学校与企业的广泛联系,鼓励学生深入生产实际,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革新等创新实践活动,把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一)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各地应重点扶持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也可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出发,选择本地重点发展的专业。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应遵照教育部及有关行业制定的相关专业设置标准,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和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要具备完成该专业教学方案所必需的理论和实践(实训)教师队伍;具备该专业必需的开办经费和教室、实训基地,以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基本的办学条件。
(二)坚持教学的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重点职业学校要着力办好2至3个相对稳定的,师资力量较强、教学设施水平较高的专业,要形成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要通过湖北职业教育品牌的创建,形成“湖北海员”、“湖北机电”、“湖北食品”、“湖北厨师”、“湖北护理”、“湖北IT蓝领”、“湖北建工”、“湖北旅游”、“湖北商务”、“湖北园艺”、“湖北家政”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职业教育品牌;要通过拓宽和改造现有专业范围,开设新专业,满足社会需求和职业分化、变化的需要。
(三)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应有配套齐全,能满足培训要求的教学场所,模拟、仿真或真实的培训设备要保持同期企业生产使用设备水平。要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切实加强实验、实训等实践性课程建设和教学环节,认真安排,严格考核检查,确保学生毕业时能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技能考核要求。
(一)深化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从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出发,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认真总结近几年来我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课程结构的科学化为核心,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为突破口,积极开展现代化课程模式,特别是进行适应学分制的模块式课程和综合化课程的探索和实验。逐步推广与市场需求和社会变化相适应、与企业实践相联系、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于一体的课程模式。及时关注行业的最新发展,根据企业需要及时调整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实现专业教学的基础性和先进性的有机统一。
(二)加强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建设。从市场和职业分析入手,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结构等。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要把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
(三)建立健全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审查机制。进一步推动省编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工作,组织开发编写体现湖北职业教育特色的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材,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完成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和主要专业领域核心课程的教材编写、出版工作,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适应我省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教材体系。各校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发和编写实验教材、校本教材和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专业教学提供丰富、多样和实用的教学材料。
(四)加大对职业教育教材选用指导和管理的力度。各地和职业学校要注意在现有教材资源中选用适合培养培训技能型紧缺人才的教材。逐步将教材选用纳入职业学校评估、示范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评价的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要进一步规范职业学校的教材发行,确保教材按时供应,防止盗版教材进入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