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浅谈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让学生有机会、有能力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是这样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下面就简单的谈一谈我的做法。
首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学会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质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再创造的基础。
古代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说过:“新知识是从怀疑中产生的。”由此可见,质疑精神对创造力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
小学生的求知欲十分旺盛,而且阅读兴趣也很广泛。如果教师不加以指导,学生的阅读也只能算是简单的阅读,兴趣也只是停留在看文中的热闹的兴趣之上,而得不到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如果教师能在学生阅读中加以指导,引导学生保持必要的怀疑精神,培养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的习惯,加强学生自己去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去找资料,查书籍,去求证自己的怀疑和判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例如:我在讲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时,有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的是什么?而当时,我没有直接按照教参上的答案告诉他们。我就在班中提出问题,谁知道这里的三军是指什么?有的同学说,海陆空三军,因为现在我国解放军的三军就是指这三军。有的同学说,不对,当时红军没有海军和空军……当时的辩论很激烈,我首先肯定了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的质疑精神,然后让学生自己课下去找资料,寻答案。过了一天后,学生们不仅自己找出了答案,而且还了解了不少红军长征中的故事。
其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自己人格塑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直以来,我就是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的,当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地,执着地去探索,去学习。在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依靠众多有关事物的启发、触发和联想,产生“顿悟”,从而实现认识的飞跃。古人所说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学生的知识,并从阅读中去体会古今中外的伟人所具有的伟大人格,让他们去塑造自己的人格,培养自身的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在想像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想像力是创造的源泉,是创造力培养的平台。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神七”飞天的成功;从神行太保“日行千里”的传说,到铁路铺到西藏的实现;从庄子“化蝶”梦想,到飞机上天的成真……
“只有想不出的,没有做不到的”。
无论是神话,是传说,还是梦想,首先都代表了人类那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有了这些神话,传说,梦想,人们才会有创造的动力。所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之一。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让学生去运用想像甚至是幻想的方法,去续写故事,去编写作文。如:学习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之后,我让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像力,去想像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并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这些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总之,未来的世界是创造的世界,未来的社会是飞跃发展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去培养一批批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就要从基础抓起,让学生学会用质疑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科学的态度去思考问题,用创新的精神去创造更辉煌的明天。
第二篇: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姓 名:李 欢
班 级:外国语学院0802班 联系方式:*** 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摘要】创造性人格是指创造者所具有的对完成创造任务和创造力发展起促进或保证作用的个性特征。如:好奇心强、勤奋热情、坚定自信、不迷信权威、执著追求、勇于进取等。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力发展的动力因素和方向保证。然而,青少年普遍存在着过于严谨和尊崇权威的倾向, 对创造与个人的关系持消极态度, 对发明创造过程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从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着手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
【关键词】 创造性 人格 青少年 培养 必要性 现状 途径 【正 文】
一、青少年创造性人格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创造性人格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单一, 以教师的灌输为主;教学内容上, 从书本到书本, 把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当成呆板的知识教学;教学观念上, 老师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威”地位, 未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教学评价上, 注重知识的考核, 忽视学生能力、个性的考核, 缺乏对学生创造能力的评价。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 缺乏主动学习精神、创新精神;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探索求知的兴趣、应有的批判意识、思维的独立性、发散性和新颖性。因此, 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这就要求教师抛弃陈旧的教学观念,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落后的教学方法, 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促使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成自身的能力和人格。培养创造性人格是确立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需要 强调人的主体性是21 世纪教育的主要特征。“对人的主体、地位应如何理解? 当代人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主体作用?教育与社会和人三者的关系究竟如何? 这些都是对教育提出的重要课题。”[ 2 ]教育哲学和教学论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即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心理学提出,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接受刺激的过程, 而是主动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只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释所学的内容, 用新观点修正旧的观点和看法, 使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相互作用, 即可生成新的知识结构。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其中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高度创造性的人也是高度能动性、自主性的人。创造性人格是由先天创造素质转化而来的自身独特的创造素养和品质, 是创造行为产生的源泉, 是最能体现人的创造性的人格品质。所以, 培养创造性人格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需要。培养创造性人格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其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人认为,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确定的基础知识,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格是高等教育的事。这是一种误区。基础教学必须改革传统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育过程和方法, 把传授知识和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结合起来,“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 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 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二、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现状
过于严谨和盲目尊崇权威 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讲究严格的步骤,常为自己无意中说话伤人而闷闷不乐,不愿提那种显得无知的问题,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 我时常表示怀疑,不会去做可能给自己带来风险的事,有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对新事物想象的敏感性与流畅性,知识基础与信息收集能力,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体制使得应试教育影响了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教科书内容太多, 为了完成教学进度, 教师、学生压力都很大,高考、升学是学校排在最重要位置的事,不打算在任何领域进行创造发明,对创造发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觉得与那与自己关系不大,少数青少年面对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感到困惑, 对科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倍感压力,缺乏自信心和参与竞争的勇气,对科学精神的认识还远远落后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与要求。教育观念滞后
第一, 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 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 在教育过程中, 普遍关注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第二, 注重整齐划一, 忽视个性的发展。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学校和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统一行动、统一思想, 而对那些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创新的学生却施以不同程度的约束和限制, 严重地压抑了青少年个性的发展, 束缚了学生潜能的开挖, 不利于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第三, 缺乏大教育观念。教育本身是一个体系, 它需要各方面的协同与配合。而目前, 由于各类教育之间缺乏衔接和沟通,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抵消。教育者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第一, 教育观念落后。许多教师还局限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传统观念上, 不注重教授学生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部分教师对于好学生的标准把握不准,习惯于把那些顺从老师、不善于标新立异的学生看作是“乖”学生、“好”学生。而把那些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怀疑教师权威作用的视为不安分守己的学生, 不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第二, 知识结构不合理。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有精湛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但现实中部分教师对本专业的前沿知识知之甚少, 缺乏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第三, 教学活动缺乏创新。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不愿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尝试。
三、青少年创造性人格培养的途径 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作为人类一种最富特色的自觉行为, 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 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活动。”[ 4 ]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 必须从观念上进行创新。首先,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善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品质, 开发人的潜能, 发展人的个性, 活跃人的思想, 激发人的热情。我们要确立大教育观念。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 注重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其次, 确立正确的人才观。什么是人才? 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能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就是人才。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人才培养也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要确立人才层次性观念,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 把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2 改革教学内容
首先, 教学内容要充分吸纳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最新成果, 把学生注意力引向当代科学的前沿。其次, 教学内容的调整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的需求。教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的要求对教学内容的前后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以满足学生求知与发展的需求。此外, 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控应以学生个性的有效发展为前提, 凡对学生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教学内容和行为就应强化和肯定。提高教师素质
第一, 观念创新。“现代的、创新型教师是知识经济教育的第一要素。”[ 5 ]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的观念创新。事实证明只有高素质的教师, 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只有“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教师在创新教育中,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师生平等” 的教育观念。要善于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 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 提供“人人动手“的机会, 给予“人人成功” 的条件, 创设和谐的教育氛围, 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气候“和“土壤”。每一个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特别是要以自己教学和科研中创造性的工作影响和启迪学生;第二, 知识创新。当今时代, 新知识层出不穷, 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这就要求教师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 加强学习和科学研究, 提高创新能力, 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已,“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第三, 教学创新。教师创造性教学水平的高低, 决定着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也决定了他们对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的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求异性、新颖性。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活动,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将自己的发明创造赋于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以独特的方法处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设计、安排教学活动, 以高超的教学艺术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它能使学生对未知的东西进行主动的尝试与探索。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童年时就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不过,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在早年未得到支持与扶持,是会衰退的。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有利于激发好奇心、求知欲进行创造活动的最起码的条件是“心理自由”,即心理上没有不安全感、压抑和恐惧感,而感到充分的安全、自动、自信。1982年。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上,获奖的100名
5、培养青年学生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创新的先决条件,要创新必须先确立独立性人格。因为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有新发现和创新。没有独立性的人,即便偶尔有创作灵感,亦不敢超越常规和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创新就无从谈起。具有创新型人格的青年拥有比一般水平的人有更大程度的观念灵活性(思想开阔)、个人独立性和对环境约束与限制的相对自由。
创造型学生有着与一般学生不完全一样的特点,他们对记忆性的内容不感兴趣,喜欢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思考问题不被教师所左右;敢于打破框框,寻找缺点和进行批判,不墨守成规;兴趣广泛,对创造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各种关系;喜欢独立行事,不依附他人,不随大流;对创造充满热情,有高度责任感,感情易冲动,甚至放荡不羁。因此,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这些特点,注重对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创造意味着自由,自由的精神在自由的时空中才会产生思维创造的火花,教育工作者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度,给予他们充分的自学时间和活动空间,给予他们充分地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时间,自由选课的权利,自愿参加各种兴趣、科技、学科小组的活动的机会等等。
6、培养青年学生的意志力
创造性人格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取得最后结果的坚持力;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能力。这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如果没有意志力的参与,创新活动难以达到目的。具有创新人格的青年大都学习、工作刻苦,在其学习和工作中能享受到极大的乐趣,并持之以恒。青年学生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自己确定的目标坚定追求,持之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特点,为其创新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心理保证。
7、培养青年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也是创造型人才产生意志力和毅力的基础,它促使人体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增强自己成功的体验,使自己产生愉悦感,以及精神振奋、欢欣鼓舞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进一步产生创造的动力。在他们还没有真正走入社会时,往往自命不凡,而缺少一种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当自信心变成盲目自高自大时,则不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还应倡导学生参与社会,加强社会实践锻炼,将社会的积极教育作用提前至大学的学习时期进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创造性特质。参考文献: [ 1 ] 马抗美, 翟立原.2000 年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情况调查报告[N ].中国教育报, 2001-05-06(3).[ 2 ] 黄 济, 陆有铨.我国教育哲学建设的回顾与前瞻[A ].中国教育的回顾与展望[C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115-119.[ 3 ] 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4 ] 袁贵仁.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J ].求是, 2003(1): 34-36.[ 5 ] 吴季松.知识经济[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学“创造性人格”的培养论文
摘 要:创造性人格是学生具有善于提问,勤于思考、想象;勇于肯定自我,树立自信,表现自我;具有持之以恒、好奇心和探究心理的个性品质。“中学语文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键词:中学语文 创造性 人格 培养 能力
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而基础学科在二十一世纪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大批的具有创新素质的“创造性人格”的中学生。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创造性人格的前提和原动力
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把语文审美能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当学生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会愿意主动地去学习和了解,进而深入的探究它,于是产生了学习的动机,所以说,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紧密相连,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转化为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时,我们才能引导学生轻松地走进语文的圣殿,去感受文学的美。因此,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格的重要前提和原动力。
二、创设宽松的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人格的重要条件
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和具有强烈表现欲望的前提是:要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传递。不允许学生犯错误是压抑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的,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关怀,让他们具有自信心,大胆地去表现。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应该用信任和鼓励多给学生创设一些自我表现的空间,多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及时表扬和肯定,不是用烛光照亮学生,而是用火柴点燃学生的智慧。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审美的学科,因发于心,故能动心。每个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都与自己的内心情感体验有关,因而会产生差异。重视差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宽松的创造空间,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让学生收集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照片、录音、光盘、实物器具、网上图片资料等,共同享受体验,甚至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话、歌曲、舞蹈、小品等表演形式去感悟理解。这种互动式参与教学,整理信息的能力成为形成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能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分别是: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最佳的是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中交流,交流中合作,通过交流与合作学生获得了知识和探求知识的方法,在与人共处中,激发学生创作的火花。教学中把不同成度,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个性的学生分组,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便于交流,便于个性互补。通过对交流结果的比较,学生学会了自信地表现自我,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乐于探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启发。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现学生的即兴创作、交流成果,及时进行评价引导,把这些闪光的成果进行归纳、整理、积累。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有效途径。
五、以隐性课堂教育为基本点,塑造创造性人格品质
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语文课堂中隐性教育的渗透是重要的途径。文明、向上、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的示范作用,互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教师端庄大方的仪表,全身心投入的工作态度,丰富、文明、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公平待人的印象等,用这些看似平淡的细微之处去影响和感化学生,使学生在无声、平淡中感受教师的品质,长此以往,便会转化为自觉的行为,终身受益。
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体现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尊重人格和权利、相互开放、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等关系。交往论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有人格价值的人,师生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学生的人格成长主要取决于师生关系在内的隐性课堂。师生关系紧张会伤害学生自尊,影响他们自由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最大限度的发挥民主,创设宽松、自如、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以隐性课堂为基本点,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
六、以语文活动课为平台,引发学生完善自我人格
人格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需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通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来剖析自身人格的弱点,提出人格自我改造和完善的设想和措施,从知行统一角度来重塑、完善自身人格。如举办采风、影评、生活聚焦讨论、诗歌创作朗诵、自办手抄报、编小《文学报》、书法比赛、演课本剧、社会调查等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会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生命价值和创造性人格,在寻找自我闪光点和自我价值的同时,树立自信心,不断完善自我创造性人格,在有趣的交往活动中学会理解尊重同伴,接纳他人,宽容差异,与人合作,“修已善群”,使自己有良好的适应性素质,进取性素质,完善创造性人格。
七、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人”的培养。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师生共处一种植根于语文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充分激活本来凝固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从而达到语言立人,培养创造性人格的目的。
具体来说,语文课堂教学,学生面对人文性很强的范文文本,这些文本或热情纯真,或优美典雅,或令人感奋,或启人思索,学生在欣赏、赞佩的同时,触发了思想和情感,从而潜移默化地构建创造性人格。另外,语文课堂上通过审美鉴赏,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获取新的信息,经头脑加工,想象和联想,受到语言艺术美的熏陶,物神合一,再与心谋。审美教育触发了学生的灵感思维与艺术再现。
八、以阅读教学为渠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1.重视质疑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人格应具有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从质疑开始的。语文学科比其他任何学科更具有质疑的条件,更具有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特征。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品大多是经典名篇,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其注释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审订,无疑是要相信的,但相信不等于迷信。名家作品中也会有一些不合语法,表意不确切的句子或注释不准确的条文,不少篇目受特殊时代和地域的局限,思想和主旨与新时代不符,同时文学本身往往带有多义性。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质疑,培养他们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平中见奇,一般中见特殊,特殊中见一般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教师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要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敢于怀疑经典与权威,去从自我的视角分析问题。
2.重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破传统的单向思维定势,把学生从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敏捷、灵活、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真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如学习《愚公移山》时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不搬房而要移山?难道真要几代人在终日移山的劳苦中度过?几代人就为移山而活着?难道非要通过移山破坏环境而换取出门顺利吗?这些理解虽有些以今律古,但难能可贵。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效地培养创造性人格。
九、以作文教学为载体,塑造学生心灵,建造人格品质
写作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创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不断地审视自己,校正自己,使自己健康发展。让学生明确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温暖环境中,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人生,成为一个真情贯注的人,懂得珍惜爱心,尊重他人,关心、同情、帮助困难的人、弱小的人,懂得把爱心回报他人,回报社会,成为有责任感的人。也可以让学生抛弃自卑、自负,激发自强意识,改变当代学生慵懒怠惰、不思进取、怯于竞争、意志软弱的个性品质……。总之,让学生在作文中自塑,可以达到规范行为,培养创造性人格的目的。
总而言之,创造性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人格品质,创造性人格品质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培养逐渐成长发展起来的。只要我们对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上的条件、途径有了充分的认识,只要我们高高举起“创新”大旗,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志向、创新精神、创造毅力和创造性品质,语文教学的明天必然会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陈建伟,《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2>谢贵荣,《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和语文教学》、《福建教学研究》,2004年01期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第四篇:浅谈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与中学语文教学
浅谈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与
中学语文教育
潮州市湘桥区开元初级中学吴素芳
据报道,美籍华人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在答记者问及中国留学生与外国学生有哪些不同时说:中国留学生成绩非常出色,但胆子小,不敢想,创造性差。甚至还明确表示,如果他不是后来留美学习的话,不可能成为诺贝尔得奖者。这一番话,不得不发人深思:的确,中国几千年来的求同思维的教育思想已经大大束缚了人才的培养了,更不能适应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科技飞跃发展需求。因为它只能培养出众多的服从式的杰出人才,而不能造就出领军式的杰出人才。这也是促使当前中国教育改革的极为重要的原因。
诚然,求同思维的教育能使学生获得比较踏实的基础知识,然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在求同思维教育的同时,应该强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而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首先必须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在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教育中,中学语文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格,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指个性,即各人各种特征所组成的综合体。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创造性人格的特征,著名心理学家克尼洛(Kneller)归纳出 12项:中等以上智力、觉察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精密性、怀疑性、坚毅性、游戏心、幽默感、非依从性及自信心。美国心理学家、著名研究创造力专家托兰斯通过研究发现,创造力高的儿童,多具有以下三种人格特征:顽皮、淘气、放荡不羁;所做所为可能逾越常规;处处待人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带有嬉戏。威廉斯更把创造性人格特质归纳为:好奇心、冒险性、挑战性、丰富的想象力。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不难得到启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首先必须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情和意”的心理特质培养中完善其人格的发展,这也是促素质教育得以更好的施行的重要方面。
语文,作为“基础的基础”学科,它既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基础,更是培养创造性人格的基础。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先生曾说过:“语文既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学科,又是一门多功能的育人学科。”语文的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内涵,对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起重要作用。所以语文学科的教育应该把语文知识、思想文化内涵、审美陶治渗透在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之中,语文学习应该成为学生学做人的根本,语文知识更应该成为学生思想、情感、灵魂升华的丰富养料。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
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一教学大纲的修订实施,为中学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提供了先进的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我们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呢?
1、根据语文教学的要求和语文教学活动的特点,以及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心理特点,我们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的语文学习环境,运用启发、讨论、点拨、合作等方法,开拓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渠道,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让学生自己觉得思维有用。充分调动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生活感知和实践积累,激活其创造性思维,引发创造性思维动机,使其创造性人格得以培养和发展。
2、挖掘教材内涵,把握关健之处,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研究探索融会贯通,大胆进行知识的联系、延展、扩充、综合、重组,以达到通过语文学科学习又把其他科学习联系起来,使知识能顺畅迁移。同时,在学习中,努力诱导学生质疑,争辩。教师要摒弃“不放心”心理,努力让学生练成“铁嘴”,放手放胆去组织各种语文活动,创设宽容的氛围,使大家融洽相处。教师应以鼓励、表扬、关注为主,努力培养学生的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的思维特质。对《语文》课本上的课文,应改变过去那种把语文科看成纯工具性学科的作法,淡化技术层面的训练,防止把理解和鉴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孤立的文学知识的传授。要启发引导学生自我阅读和理解,从整体上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的角度及其深层的内涵,从中领略美文的审美情趣,鼓励发表独特的见解、感受。敏锐捕捉学生学习的亮点,触发学生标新立异的新思想、新方法,树立没有无特长的学生观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活龙活现,各挥其长,各得其所。
3、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必须以人为本,语文学科极其丰富多彩的内涵,又有极大的包容性。教导学生从大量的美文欣赏中学会评价别人进而评价自己。根据初中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一般落后于评价别人的能力”的心理特点,中学语文教育应教育学生善待、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正确评价、总结他人的成功经验,一分为二地评价他人。很多时候,他们总会拿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巧妙地引导:要拿自己的缺点去比别人的优点才会不断进步。初中生对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上已开始重视并达到很高的程度,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有意强化这些意志品质的培养,使其人格完善化。
4、让学生树立自信自强的思想,树立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初中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时候,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随时看到自己的作用、自己的信心。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明白:自信是成功的良好开端。不要随便否认他们所提出的每一个观点,鼓励他们自己去找证据、理由,包括事实根据和理论根据,并告诉他们“凡能自圆其说的就叫学说”,要打破他们对权威的迷信、崇拜,大胆联想、想象,以探索性的态度去求知、去学习。要放开学生的身心和手脚,让他们敢想、敢写,写出自己的个性,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把自己的感受如实写下来,努力使自己写出来的文章有自己的特色。
同时,我认为教师也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倦学习,做创造性思维教学的开拓者,不断开发、巩固、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能力,优化创造个性和创造品格,以自己的创造性人格去影响和培养学生,以人格培养人格,真正地起到一种身教言传的作用。
总之,中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从“知识本位”向“创造性人格”的培养的转变。因为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质。语文教育应把“知识化”的东西化为“生活化、实践化、人格化”的东西,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创造性人格的形成,从而产生远大的理想、锲而不舍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创造精神。
2011年 4月 13日
第五篇:论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
论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塑造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则是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一个国家创新人才的数量是其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反映,对该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离不开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创新的动力系统,是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体现在创新活动中的个体心理特征,它虽然不对创新活动起直接的决定作用,但它为个体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心理状态和动力支持。
一、创新人格的内涵
“人格”作为一个学科研究的对象性范畴,已被引入许多学科,成为跨学科的范畴。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泛指一个人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表现和形成的思想自我,是一个人长期行为所表现和形成的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动机、兴趣、理想、信念、气质、性格、意志力、观察力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从而使一个人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个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人格属于非智力因素,是创新素质中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的素质方面,在智力因素相近的情况下,人格因素往往成为创造力的关键因素。
德育视野下的“人格”主要是指道德人格,它是“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作为人的全部尊严、价值、品格和行为范式的总和,是由个体特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的有机结合[1]。创新人格是指人的诸多人格特征中,能使人长久地保持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个性品质。它主要包括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激情、严谨求真的学术态度、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力、敢于标新立异、不为环境所拘、能经受挫折和失败的良好心态、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富有批判精神、完善和超越自我、坚韧不拔的性格等个体特征。好奇心、自信心、探索欲、热情、想象力、求新求异、质疑能力和意志力是其核心品质。
创新人格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动力系统和方向性保证,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个人心理层面的积淀,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动力源,是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心理特征。大学生只有在创新活动中体现出有别于其他人格特质的,才能称之为创新人格。
二、大学生创新人格危机现状及成因
当代大学生的创新人格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创新人格危机,具体表现在:
1.缺乏创新欲望和激情
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德观出现缺位,理想信念淡薄,道德精神淡化,社会责任感下降,“高消费”、“不承担”、“不作为”是“80后”的大学生中较为突出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仅知识贫乏,心灵也“贫瘠”。他们在父辈们创造的舒适安逸的生活条件下,贪图吃喝玩乐,追求金钱至上,缺乏追求科学真理的欲望和热情,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渴望不劳而获。据调查,在“智慧与真理”、“权力与金钱”这两组未来可能的获得物中,如果可以自由选择,90%以上的学生选择后者,而进入社会的知识阶层几乎100%地选择后者。这样的人即便拥有再高的智商,获得再高的学位,在创新上也难有大作为。
2.缺乏独立自主性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们主观上渴望独立,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迫切要求独立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要求取得与成人同等的权利,喜欢自我表现和发表自己的看法,关注自我,开始了解、接纳和掌握更多的行为规范、价值标准和社会角色,喜欢独自探索和思考一些问题。但客观上,他们难以做到独立。因为,独立意识是建立在个体拥有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经验之上的,而这两点正是当代大学生所缺少的。进入大学之前,他们长期生活在家庭中,交际面窄,即使遇到问题和矛盾也往往是父母大包大揽,出面帮助解决,客观上造成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同时,当代大学生大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生活经历简单,社会阅历和经验十分缺乏,尚未完成社会化过程,他们的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情感、判断力和抉择力都带有较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不成熟性,难以独立客观地处理好各种事情。这些因素抑制了他们创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3.缺乏大胆怀疑的质疑精神
应试教育追求的是唯一标准答案和高升学率,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强调死记硬背,从而阻碍了
学生探究意识的建立和探究行为的养成,使学生迷信书本、迷信教师、迷信教材、迷信权威,容易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不能从“确信无疑”的答案或结论中发现破绽,大胆质疑、追求新奇、独树一帜、逾越常规的意识和魄力有限,往往只能人云亦云。大部分学生普遍善于接受、总结,而不善于发现、求异、创新。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们认为自己创造力较差的主要表现是:思维空间狭窄,循规蹈矩,缺乏变化;易接受现成的事物,对事物很少有疑问;局限于事物表面涵义的理解,不能深入事物内部,不能举一反三;习惯于常规方法解题,奇特的方法很少想得出来等[3]。
华东师范大学对3445名大一本科生和2207名研究生做过心理测试,测试报告显示,40%的学生怀疑性低,遇事比较容易认同师长、权威的意见,反映出一种固化的思维和保守的心态,缺乏创新意识[4]。
4.缺乏坚强的意志力
创新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奋斗精神,任何缺乏自觉性、坚韧性、勇敢性、自制力的人,都无法取得创新的成就。然而,有些大学生将“及时行乐”作为人生的目标,沉溺于物质生活的享受,产生了严重的拜金主义思想,崇尚“金钱万能”,惟利是图,相互攀比,挥霍浪费。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部分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自强不息、迎难而上、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越挫越坚的斗志以及面对困难富于挑战性的品质。因此,有的整日留连于花前月下,沉迷于游戏网吧,学业、功课则抛至脑后。华东师范大学的心理测试报告还显示,39.8%的学生敢为性高,30.8%的学生有恒性低,这表示学生遇事勇于尝试,但往往难以坚持到底,毅力和恒心不够[5]。
面对当代大学生创新人格的现状,加强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势在必行。
三、大学生创新人格塑造的途径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对养成健全人格、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鉴于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1.改变传统的德育范式,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
传统教育有三大特征,这就是:“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学科中心”。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窠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传授德育知识为根本,“我讲你听”、“我说你服”、“我说你做”,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没有养成善于思考、质疑的习惯,师生之间是权威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德育模式是一种以知识的接受和继承为主的“接受教育”,重视的是教育的继承性功能,而忽视了教育的发展、创新功能。这使得学生厌恶学习,害怕走进课堂,想方设法缺课、逃课,从而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开拓性和创造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人格的形成,很难使学生养成具有独立见解、勇于创新的人格品质。因此,高校德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改变和转换这种传统的德育范式:从“教师中心”走向“学生为本”;从“知识中心”走向“能力为本”;从“课堂中心”走向“实践活动”;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6]。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营造民主、平等、互助、友爱、宽容、和谐的环境,只有如此,大学生才敢于异想天开,敢于突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人格自由舒展,思维活跃激荡,从“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创造性学习”,创新潜能自由迸发,创新人格最终形成。
2.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奇心是主体具有创新意识的前提。创新意识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创新欲望,表现为在创新活动中高度的热情、足够的自信心、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品质。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人类本性中最大的驱动力,是一种要求去理解、认识和发现的欲望,是创新性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它影响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的过程中,应该激发大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提高创新意识,教师要从权威式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发展;要培养大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科研开发、学术探讨和研究;爱护和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和欲望;激活学生重视研究和解决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学习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素质,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基本目的,营造乐于讨论、敢于竞争的课堂内外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境况,形成勇于探索、勇于提问、勇于求异的人格品质。
3.重视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创造力
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和创造性比知识更为重要。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创新能力养成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的德育教学除了课堂传授必要的德育知识之外,还应该创造条件,加强实践环节,比如,校内进行科学实验、科技创新、专业设计、学术辩论,创办学术刊物和组织学术讲座等等;还要打开校门,让学生走向社会,到农村、街道、企业、军营等进行社会调查,注意观察,从中发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的热点、难点和疑点等问题,训练他们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磨练他们的创新意志,养成他们的创新行为习惯,最终形成创新人格。
4.设置创新环境和机制
高校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人格重要的外部力量,是塑造创新人格的保障因素之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文化”,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超越意识和勇于向教师挑战、向课本挑战、向权威挑战的超越意识,形成自由、民主、平等、宽松的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能恪守以往所教的内容,应该及时反映社会发展的脉搏,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应多启发、多提问学生,培养学生大胆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在考试内容上,教师要加大有关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方面试题的分量,少出死记硬背的试题;在成绩评定上,应以学生课堂内外的创新为第一标准和首要目标,只会死记硬背的人应成为落伍者;在课外实践中,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自由讨论,鼓励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学生之间进行不同观点的对话、交流,鼓励文理科交叉渗透,鼓励学生跨学科、多领域的学术探究和科学的创造性活动的开展,引导开展各种创意竞赛,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评价方式上,要引进激励机制,采取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重奖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并把它与高校的学生综合测评成绩和奖学金评比结合起来;用人单位应优先录用那些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让那些墨守成规、无所作为的人难以立足。只有形成这种创新的环境和机制,才能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5.加强对大学生意志力和耐挫力的培养
意志力和耐挫力是大学生在实现创新目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人性弱点及不良因素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它是认知、情感转化为行动的关节点,是人格形成的关键环节,是创新成功的决定因素。在创新人格的培养过程中,特别需要这种坚韧不拔意志力的支撑。因为,创新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漫长的创新实践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障碍,这就需要创新者有异乎寻常的恒心和毅力,才能专心致志,坚持不懈,战胜自我,克服困难,最终取得创新的成功。尤其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生活空间和社会舞台越来越复杂多变,外在的诱惑太多,他们往往很难把握自己、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容易被环境所同化,缺乏毅力和坚持精神。因此,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意志力和耐挫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不时地对他们进行挫折感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挫折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勇于从挫折中站立;在实践活动中,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让他们遭遇失败,从而提高他们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养成创新的习惯。
总之,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以高度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积极并切实地付诸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