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智能的培养

时间:2019-05-12 03:4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格智能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格智能的培养》。

第一篇:人格智能的培养

人格智能的培养

1、通过游戏的方法来培养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

幼儿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化除了受亲子关系的影响外,在游戏中建立的良好的同伴关系,以及从中学到的人际交往技巧对人格智能的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学习参与、分享,扮演各种角色,协商游戏情节的发展,共同制定游戏规则,用动作、体语和口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协调不同角色的地位等,这些都是人格智能中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的表现。因此,让幼儿参加游戏对其人格智能的发展十分有益。

2、让幼儿学习接受挫折

父母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要说“不行”、“不可以”。当幼儿情绪激动时,可用“忽视、不理会”、“转移注意力”等策略让其平息怒气,之后再说明道理。另外,必须鼓励孩子做通过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当他失败时,要支持鼓励他或提供适当的帮助,让他体会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变挫折为挑战,变失败为成功,使孩子的自信、自尊与内省智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3、让孩子学会爱,学会关心别人

人格智能更多地反映一个人对自己的存在及他人的存在的认识,它与情感、个性特征的关系尤为密切。为了发展孩子的人格智能,父母需要帮助孩子克服单向情感的缺陷,让他从小懂得爱父母、爱同伴;学习关心别人、尊重别人,使他们在爱和关心的互动过程中健康成长。

我是通过经常的交流,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我担心我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胆子小,不喜欢讲话,上课回答问题不主动,因此,生活中有意安排其多与外界接触,多讲话,多让她主动提问题。通过努力,现在我觉得孩子还是比较活泼、好动,但我又担心新的问题,怕上课不该讲话的时候,主动与邻居同学讲话。哎,教子真难!

首先,每天晚饭之后,基本上做到与孩子一道上街逛逛,在安全的前提下,她想干什么就让她干什么,并适时融入她的活动,通过其所作所为,观察她,了解她,对其正确的行为给予赞誉和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对其不正确的行为,给予爱心教育,规范其行为。其次,每逢双休日,只要天气允许,尽量带孩子去城区或城外看看,给孩子创造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让孩子走出幼儿园、家庭等有限空间,开阔孩子的眼界,既增长了知识,又增进了相互感情。尊重孩子,做父母的一定不要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物,想打就打,想骂就骂。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尊严,你只有尊重她,她才会学会尊重你,尊重别人。这样她才会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能得到更多的朋友。

多与孩子为伴,多与孩子一起学习。我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过分的要求。一是注重孩子在兴趣中学习,不是强制性的灌输。孩子还小,经常强制性的学习会适得其反,有可能最终导致对学习的厌恶,我觉得让孩子随着自己的兴趣学习,会学得比较快,而且也会有一个轻松的、愉快的学习环境。但孩子的兴趣波动较大,她可能此时想学写字,可能一会儿就要看动画片等,作为父母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爱心,要根据她的兴趣转移而转移,要不厌其烦。二是注重寓教于平时活动之中。在户外活动时,经常针对遇到的事或物,有意提出问题让其动脑筋回答。比如她参加幼儿园兴趣班认识了“小、红、黄、骨、狗、吃”等一些常用字,有一次我带她去图书城的厕所,她把墙上的“小心地滑”读成“小狗吃骨头”我就把“小狗吃骨头”几个字写出来,让她自己看出这几个字的不同,从中获得知识。至于小孩在生活中提出的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更要不厌其烦地耐心回答,有些可能对大人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点点滴滴的知识。

总之,生活中处处都是孩子学习的题材,只要多一份耐心,再加上一份恒心,我想都会有收获的。希望大家能给我多多提意见,一起探讨教子心得。

第二篇:浅谈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浅谈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实施创造性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让学生有机会、有能力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我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是这样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下面就简单的谈一谈我的做法。

首先,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学会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质疑,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再创造的基础。

古代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说过:“新知识是从怀疑中产生的。”由此可见,质疑精神对创造力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

小学生的求知欲十分旺盛,而且阅读兴趣也很广泛。如果教师不加以指导,学生的阅读也只能算是简单的阅读,兴趣也只是停留在看文中的热闹的兴趣之上,而得不到很大的提高和发展。如果教师能在学生阅读中加以指导,引导学生保持必要的怀疑精神,培养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的习惯,加强学生自己去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去找资料,查书籍,去求证自己的怀疑和判断,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例如:我在讲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时,有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指的是什么?而当时,我没有直接按照教参上的答案告诉他们。我就在班中提出问题,谁知道这里的三军是指什么?有的同学说,海陆空三军,因为现在我国解放军的三军就是指这三军。有的同学说,不对,当时红军没有海军和空军……当时的辩论很激烈,我首先肯定了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的质疑精神,然后让学生自己课下去找资料,寻答案。过了一天后,学生们不仅自己找出了答案,而且还了解了不少红军长征中的故事。

其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自己人格塑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直以来,我就是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的,当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地,执着地去探索,去学习。在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依靠众多有关事物的启发、触发和联想,产生“顿悟”,从而实现认识的飞跃。古人所说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学生的知识,并从阅读中去体会古今中外的伟人所具有的伟大人格,让他们去塑造自己的人格,培养自身的能力。

最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在想像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想像力是创造的源泉,是创造力培养的平台。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神七”飞天的成功;从神行太保“日行千里”的传说,到铁路铺到西藏的实现;从庄子“化蝶”梦想,到飞机上天的成真……

“只有想不出的,没有做不到的”。

无论是神话,是传说,还是梦想,首先都代表了人类那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有了这些神话,传说,梦想,人们才会有创造的动力。所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之一。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让学生去运用想像甚至是幻想的方法,去续写故事,去编写作文。如:学习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之后,我让学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像力,去想像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并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这些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总之,未来的世界是创造的世界,未来的社会是飞跃发展的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去培养一批批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就要从基础抓起,让学生学会用质疑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科学的态度去思考问题,用创新的精神去创造更辉煌的明天。

第三篇: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内容摘要】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将直接关系的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影响他们对师生关系、学习的态度、学习效率、社会态度、社会行为、心理健康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小学生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画”。而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关键词】健全的人格 教师 学生 课程资源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健康优秀的国民,健康这一概念可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培养学生长大成人,身体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一位哲人说:“成才必先成人。一个人只有把知识和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可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何等重要。教师的任务是为祖国培养人才。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肩负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但在我国以前“应试教育”形式下,重智育轻德育体育,不重视对人格的养成教育的现象,在家长和部分教师的思想中还存在。教育界依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人格”的现象。在广播电视和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我们常看到了一个个血淋淋的悲剧:高考失利跳楼,父母一句话不顺心,跳河„„不如果学生有健全人格,教育中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完全可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因此,在竞争异常激励的今天,要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

一、健全人格所包括的内容

基于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健全的人格应包括以下内容:要有拨博大的爱心,它包括强烈的爱国精神,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同情心等;要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了解自我、结纳自我、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心地善良,接纳他人,善于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有独立自主意识,不依赖他人;不迷信、讲科学、有创新精神。二.教师方面

(一)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

教师的正确的教育观对师生关系,对小学生的学习效率,社会态度,社会行为及心理健康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教育观是教师对整个教育的认识所决定的。其中正确的“学生观”是关键。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学生观”,并支配他们的教育行为与方式。如:学校里有的教师觉得“调皮捣蛋,作业拖拉的学生”难教育,就对那几类学生产生胆怯,厌烦的情绪,最后导致他们采取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放任、高压”。这样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其实教师应正确,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些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的缺点,又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只要细心,教师就不难发现他们尊重、崇敬老师,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只是希望引起老师的注意,关心,鼓励(特别是那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的一面;还要看到学生有各自的思想,生活经历和行为习惯,也有自尊,自信(独立性)的一面。他们可能会为了展示、证明自己有某种能力而拒绝老师的指导、帮助。因此在教

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积极采取“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教师要有积极的的情绪感染力

小学教师是影响小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小学教师就应该很好地利用自身的魅力,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心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向小学生提出某种行为和活动的要求时,教师则通过自身情绪的感染,让他们体会到活动过程中的愉快和成功,并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只要你给他们一个五角星、一朵小红花、一个“奖”字,他们都会欣喜若狂,在教师热情的赞扬声中,他们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真诚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心里变得越来越轻松,毫无压力,身心就得到健康地发展。

教师通过积极的情绪感染,还能使学生产生正面情绪体验,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摆脱由于受到挫折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和消极情绪。怎样充分发挥自己积极的情绪感染力呢?一方面,教师要学会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面若冰霜,不凶神恶煞,不表露不快,随时有个好心情,随时脸上有笑容;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正面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态自然、语言亲切,随时有个好心情,随时脸上有笑容。

(三)摸清“乐学”度,分层满足“需要”

老师在平时授课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学生不认真听讲,随便讲话,东张西望搞小动作等情况,对这种学生老师批评听不进,甚至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事后教师调查得知其原因是“听不懂,不想听”。多数班主任会认为其“品行”有问题,不可否认其“品行”层面上是有一些问题,但更多的肯是心理健康问题。该同学在课堂上或许并不是有意捣乱课堂纪律,而是因为他听不懂,不适应新环境、新要求、新知识的体系,在学习遇到了困难,不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从而得不到学习上的满足感,他的学习心态上出现了问题,而我们有的老师总是从认识或品德层面出发,不知道从心理健康层面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将会越来越严重。

其实,我们每位班主任或任课老师都要坚信一个事实:每个学生都有“学习需要”,他们都“乐学”,只是保持在什么“度”上的问题。所以,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状况,分析他们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析他们各学科现有层次水准,准确预测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可能获得怎样的发展。然后按照各个层次,指导他们根据自已的发展情况来学习,不能提出整齐划一的学习要求,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上满足感,都能在原来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教师应该明白,学生有了发展,他们就有积极的体验,就能进一步形成健康积极的“乐学”心理。当然,这项工作除了班主任积极参与外,任课老师也应主动配合,分析摸清学生各学科的发展

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跳一跳摘到苹果”,让每一个层面上的学生“乐学”的心态得到足够的发展。

三、学生方面

(一)构建“悦纳同学,尊敬师长”人际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知识不断丰富,到了高年级阶段,他们渴望与人交往,渴望友谊,渴望有广阔的交际领域,他们大致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同学之间关系,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1.同学之间的交往,要有“悦纳对方”的心理。这个悦纳不是无原则的。对方的优点要接纳、赞扬,对方的缺点要批评指正。不过同学之间的交往中,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和其他同学们发展好彼此间的关系的。有的人可能是“幸运儿”、“有人缘”,有的人可能成为“嫌弃儿”,后者不能被同学接受、悦纳,原因可能怪自己,也可能怪对方。这时班主任就要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别人,重新调整自我,进行再偿试,力争打通诸多“关节”,建立友好的同学关系。另外,随着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成熟,还有男女交往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很多人讳莫如深,其实男女生交往是一个必然趋势,不仅在学校里需要,而且将来走向社会男女之间也很需要。因此,在学校里男女生彼此接纳对方是很正常的,这也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此,班主任既不能武断禁止其交往,也不能不闻不问,而要进行正确引导,强调必须建立真诚的友谊,防止演化、变味。

2.学生与家长的交往。随着学生的一天天长大,他们体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意识逐渐增强,家庭关系的那种老模式已不适应其成长的要求,而大多的父母对其孩子的成长心理准备不足,还是用原先的一套教育管理方法,这样必然要“碰”出一些火花,甚至公然表现出“对抗”父母的情绪。这时,班主任必须做好学生与其父母双方的思想工作,要让父母知道孩子长大要用新的方式来管理、交往,否则,会适得其反。教育学生首先要尊重父母,同时学会让父母了解自己,重新认识自己,让父母接纳一个全新的我。

3.与老师的交往。这是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一环,处理不慎,有可能导致抵制教育,或造成紧张,对抗的师生关系。这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老师,同时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老师接纳自己,这对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彼此相融、接纳,不仅有利于学生目前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

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有两类学生,一类平时表现好偶犯错误的,经老师教育效果好,他们从此很少或不再犯类似错误,而另一类平时表现欠佳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老师问其是否愿意悔改,他们表示愿意改,而其结果是类似错误继续犯,究其原因是两者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前者能够接受、悦纳自己,所以能“自尊、自重”,注意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后者不能真正接受自己,必然产生自卑心理,因

而不能自爱,所以对自己所犯错误显得麻木,给人以“老油条”的印象。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健康的自我,使他们能够接纳自我、悦纳自我。学生虽然有比较强烈的脱离长者的自我意识,但实际上长者们对他的自我意识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他们为了摆脱这种影响,往往把参照物转向自己的同学,希望以此得到独立的自我,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将自我又交给了同学,成了受他们左右的人。此时,班主任应鼓励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权力就在自己手中,请相信自己吧!这样他们才能充满自信地去发展自我意识。

另外,很多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与我们一度时期自我评价标准单一化也是不无关系的。在应试教育的年代里,学生唯一的价值就是考试成绩,事实已经证明这一单一的标准是极其有害的,现在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学生的价值观是多元的,我们评价的标准也应是多元的,班主任应鼓励学生从社会需要出发,不断地发现自我价值。同时班主任必须对每一个学生有一种接纳的态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有值得老师接纳的东西,最终使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健康的自我意识。

(三)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课业学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途径,大家也深知课业在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如果课业负担过重,反而会影响

学生的学习,更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有一则广告:一个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学生背着它,腰越来越弯,脚步越来越沉重,学生的眼神是呆滞的。其实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带来心理方面的危害有多大。

现在有些教师片面地追求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采取的是“题海战”、“人盯人战术”,除了作业还是作业,并且经常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最后成绩是上去了,但是这个班的学生却别人称之为“圈养鸡”——呆板,不活泼。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在过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素质教育提到: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保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在课业学习安排上,每天总时间不超过六小时,小学低年级一般不留书面回家作业,中高年级不超过半小时。教师应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到实处,给学生合理的课业负担。同时还应该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来完成这一任务。四.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在新课改革不断完善今天,其的显著特点是开齐了各种学科。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活动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同时也将班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容入其中。活泼、愉快的生活体验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有

益。因为活泼好动本身就是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之一,也是他们身心健康的要求和表现。而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体会愉快、欢笑、成功的情绪机会。在活动中学生还能够释放掉多余的能量,缓解紧张心理,陶冶自己的情操。这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都十分有必要。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资源。

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 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 心灵。未来的国际竞争将不单是知识和创新的竞争,也必将是“心灵”的竞争。也就是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人格的人才的竞争。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明确他们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从而对于他们的学习、与他人的交往和对待自我三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疏导,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教育,我深信小学生一定会形成健全的人格。

周育素 小学高级教师 重庆市江北区国际学校鱼嘴实验校 *** 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30年来,教学工作成绩突出,所教班级学生成绩优异,有十几篇语数教学论文获得重庆市一二三等奖;教育工作优秀,深受学校学生家长的好评,一篇教育论文获重庆市二等奖,曾获得区优秀辅导员和优秀班主任光荣称号。

第四篇: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姓 名:李 欢

班 级:外国语学院0802班 联系方式:*** 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摘要】创造性人格是指创造者所具有的对完成创造任务和创造力发展起促进或保证作用的个性特征。如:好奇心强、勤奋热情、坚定自信、不迷信权威、执著追求、勇于进取等。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力发展的动力因素和方向保证。然而,青少年普遍存在着过于严谨和尊崇权威的倾向, 对创造与个人的关系持消极态度, 对发明创造过程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应从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着手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

【关键词】 创造性 人格 青少年 培养 必要性 现状 途径 【正 文】

一、青少年创造性人格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创造性人格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形式单一, 以教师的灌输为主;教学内容上, 从书本到书本, 把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当成呆板的知识教学;教学观念上, 老师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威”地位, 未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教学评价上, 注重知识的考核, 忽视学生能力、个性的考核, 缺乏对学生创造能力的评价。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 缺乏主动学习精神、创新精神;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探索求知的兴趣、应有的批判意识、思维的独立性、发散性和新颖性。因此, 必须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这就要求教师抛弃陈旧的教学观念,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落后的教学方法, 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促使学生将知识技能内化成自身的能力和人格。培养创造性人格是确立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需要 强调人的主体性是21 世纪教育的主要特征。“对人的主体、地位应如何理解? 当代人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主体作用?教育与社会和人三者的关系究竟如何? 这些都是对教育提出的重要课题。”[ 2 ]教育哲学和教学论明确提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即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心理学提出,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接受刺激的过程, 而是主动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只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释所学的内容, 用新观点修正旧的观点和看法, 使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相互作用, 即可生成新的知识结构。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其中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高度创造性的人也是高度能动性、自主性的人。创造性人格是由先天创造素质转化而来的自身独特的创造素养和品质, 是创造行为产生的源泉, 是最能体现人的创造性的人格品质。所以, 培养创造性人格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需要。培养创造性人格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其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人认为,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确定的基础知识,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格是高等教育的事。这是一种误区。基础教学必须改革传统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育过程和方法, 把传授知识和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结合起来,“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 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 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二、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现状

过于严谨和盲目尊崇权威 解决每一个具体问题讲究严格的步骤,常为自己无意中说话伤人而闷闷不乐,不愿提那种显得无知的问题,对于老师或课本上的说法, 我时常表示怀疑,不会去做可能给自己带来风险的事,有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对新事物想象的敏感性与流畅性,知识基础与信息收集能力,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体制使得应试教育影响了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教科书内容太多, 为了完成教学进度, 教师、学生压力都很大,高考、升学是学校排在最重要位置的事,不打算在任何领域进行创造发明,对创造发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觉得与那与自己关系不大,少数青少年面对转型时期的社会变化感到困惑, 对科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倍感压力,缺乏自信心和参与竞争的勇气,对科学精神的认识还远远落后于科技与社会的发展与要求。教育观念滞后

第一, 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 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 在教育过程中, 普遍关注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第二, 注重整齐划一, 忽视个性的发展。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学校和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统一行动、统一思想, 而对那些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创新的学生却施以不同程度的约束和限制, 严重地压抑了青少年个性的发展, 束缚了学生潜能的开挖, 不利于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第三, 缺乏大教育观念。教育本身是一个体系, 它需要各方面的协同与配合。而目前, 由于各类教育之间缺乏衔接和沟通,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抵消。教育者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第一, 教育观念落后。许多教师还局限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传统观念上, 不注重教授学生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部分教师对于好学生的标准把握不准,习惯于把那些顺从老师、不善于标新立异的学生看作是“乖”学生、“好”学生。而把那些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怀疑教师权威作用的视为不安分守己的学生, 不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第二, 知识结构不合理。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有精湛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但现实中部分教师对本专业的前沿知识知之甚少, 缺乏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第三, 教学活动缺乏创新。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不愿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尝试。

三、青少年创造性人格培养的途径 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作为人类一种最富特色的自觉行为, 是在一定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 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活动。”[ 4 ]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 必须从观念上进行创新。首先,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要善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品质, 开发人的潜能, 发展人的个性, 活跃人的思想, 激发人的热情。我们要确立大教育观念。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 注重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其次, 确立正确的人才观。什么是人才? 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能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就是人才。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人才培养也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要确立人才层次性观念,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 把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2 改革教学内容

首先, 教学内容要充分吸纳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最新成果, 把学生注意力引向当代科学的前沿。其次, 教学内容的调整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的需求。教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的要求对教学内容的前后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以满足学生求知与发展的需求。此外, 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控应以学生个性的有效发展为前提, 凡对学生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教学内容和行为就应强化和肯定。提高教师素质

第一, 观念创新。“现代的、创新型教师是知识经济教育的第一要素。”[ 5 ]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的观念创新。事实证明只有高素质的教师, 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只有“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教师在创新教育中, 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师生平等” 的教育观念。要善于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 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 提供“人人动手“的机会, 给予“人人成功” 的条件, 创设和谐的教育氛围, 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气候“和“土壤”。每一个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特别是要以自己教学和科研中创造性的工作影响和启迪学生;第二, 知识创新。当今时代, 新知识层出不穷, 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这就要求教师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 加强学习和科学研究, 提高创新能力, 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已,“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第三, 教学创新。教师创造性教学水平的高低, 决定着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也决定了他们对学生创造性人格培养的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求异性、新颖性。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活动,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将自己的发明创造赋于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以独特的方法处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方法创造性地设计、安排教学活动, 以高超的教学艺术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4、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它能使学生对未知的东西进行主动的尝试与探索。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童年时就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不过,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在早年未得到支持与扶持,是会衰退的。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有利于激发好奇心、求知欲进行创造活动的最起码的条件是“心理自由”,即心理上没有不安全感、压抑和恐惧感,而感到充分的安全、自动、自信。1982年。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上,获奖的100名

5、培养青年学生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创新的先决条件,要创新必须先确立独立性人格。因为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有新发现和创新。没有独立性的人,即便偶尔有创作灵感,亦不敢超越常规和坚持自己的独特见解,创新就无从谈起。具有创新型人格的青年拥有比一般水平的人有更大程度的观念灵活性(思想开阔)、个人独立性和对环境约束与限制的相对自由。

创造型学生有着与一般学生不完全一样的特点,他们对记忆性的内容不感兴趣,喜欢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思考问题不被教师所左右;敢于打破框框,寻找缺点和进行批判,不墨守成规;兴趣广泛,对创造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各种关系;喜欢独立行事,不依附他人,不随大流;对创造充满热情,有高度责任感,感情易冲动,甚至放荡不羁。因此,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这些特点,注重对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创造意味着自由,自由的精神在自由的时空中才会产生思维创造的火花,教育工作者应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度,给予他们充分的自学时间和活动空间,给予他们充分地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时间,自由选课的权利,自愿参加各种兴趣、科技、学科小组的活动的机会等等。

6、培养青年学生的意志力

创造性人格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取得最后结果的坚持力;为实现目标不断积累成果的能力。这需要良好的意志品质,如果没有意志力的参与,创新活动难以达到目的。具有创新人格的青年大都学习、工作刻苦,在其学习和工作中能享受到极大的乐趣,并持之以恒。青年学生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自己确定的目标坚定追求,持之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特点,为其创新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心理保证。

7、培养青年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也是创造型人才产生意志力和毅力的基础,它促使人体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增强自己成功的体验,使自己产生愉悦感,以及精神振奋、欢欣鼓舞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进一步产生创造的动力。在他们还没有真正走入社会时,往往自命不凡,而缺少一种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当自信心变成盲目自高自大时,则不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还应倡导学生参与社会,加强社会实践锻炼,将社会的积极教育作用提前至大学的学习时期进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良好的创造性特质。参考文献: [ 1 ] 马抗美, 翟立原.2000 年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情况调查报告[N ].中国教育报, 2001-05-06(3).[ 2 ] 黄 济, 陆有铨.我国教育哲学建设的回顾与前瞻[A ].中国教育的回顾与展望[C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115-119.[ 3 ] 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4 ] 袁贵仁.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J ].求是, 2003(1): 34-36.[ 5 ] 吴季松.知识经济[M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第五篇:人格培养 事例 辩论赛

正例

1、莫洛是美国纽约最著名的摩根银行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他那总经理的宝座,使他年收入高达100万美元。他最初不过在一个小法庭做书记员而已,后来他的事业得以如此惊人的发展,究竟靠的是什么法宝作后盾呢?莫洛一生中最重大的一件事就是他博得了大财团摩根的青睬,从而一蹴而就,成为全国瞩目的商业巨子摩根挑选莫洛担任这一要职,不仅是因为他在经济界享有盛誉,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人格非常高尚的缘故。

2、范登里普出任联邦纽约市银行行长之时,他挑选手下重要的行政助理,首先便是以人格高尚为挑选的重要标准。

3、杰弗德便是一个从地位卑微的会计,步步高升,后来任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总经理的例子。他常对人说,他认为“人格”是事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说:“没有人能准确地说出‘人格’是什么,但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全的特性,便是没有人格。人格在一切事业中都极其重要,这是勿庸讳言的。” 像摩根、范登里普、杰弗德等领袖人物,都非常看重“人格”,认为一个人的最大财产,便是“人格”。

4、一位有名的商店经理曾经说:“有些人生来就有与人交往的天性,他们无论对人对己,处世待人,举手投足与言谈行为都很自然得体,毫不费力便能获得他人的注意和喜爱。可有些人便没有这种天赋,他们必须加以努力,才能获得他人的注意和喜爱。但不论是天生的还是努力的,他们的结果,无非是博得他人的善意,而那获得善意的种种途径和方法,便是‘人格’的发展。” 只有健全的人格,才能获得人们的喜爱和合作。因此。世间凡是智者贤人,常把人格的特征极力地表现出来。

5、因为知识的掌握比较简单,它主要靠记忆来实现,是一种层次较低的智力活动,所以人们把长于记忆、懒于思考的人讥为两脚书橱;但是人格的养成却相当复杂,它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教养、广泛的兴趣、高尚的情操和真正的智慧。因此健全的人格应该是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诚实作风、仁爱品德的综合体现。如果只有知识的灌输而没有人格的养育,所谓知识就很可能成为争名夺利的武器,危害社会的工具。对于这个问题,前人早有申述。比如辛亥革命以后,蔡元培便认为既然革命已经成功,所谓爱国精神就“不在提倡革命,而在养成完全之人格。”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以后,他又反复强调:“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研究学理的结果,必要影响于人生。”因此他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你们应“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

6、我想起了张元济先生。民国初年,他负责商务印书馆时,因为病休便要求停发自己的工资。董事会不同意,他就拒绝领取。公司将钱存入银行,几年后连本带息达到5000多元,他又建议把这笔钱当作教育基金,为公司低收入职工的子女缴纳学费。此外,张元济在1949年参加新政协会议时,也有许多事让人感动。比如当时他曾往上海发过一份电报,电报费本来已经由大会招待处代他结算,但他认为这是私事,一定要自己出这笔钱。又如为了照顾其生活起居,有关方面允许他的儿子张树年到会陪伴,并给张树年送来零花钱,但是张元济却坚决不受。再如会议期间毛泽东约他去游天坛,并一起摄影留念,事后他写信要照片,还一定要洗相费。一封电报,一份补助、一张相片,虽然是些小事,却展现了张元济的人格风范。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人格取向在他们那些人中非常普遍。比如梁实秋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他的老同学吴景超在学校时循规蹈矩、刻苦用功,后来在南京政府经济部任职,“所用邮票分置两纸盒,一供公事,一供私函,决不混淆。可见其为人之一斑。”另一个老同学张心一在抗日战争时担任银行总稽核,他“外出查账,一向不受招待,某地分行为他设盛筵,他闻声逃匿,到小吃摊上果腹而归。”难怪蒋梦麟要说,到了抗日战争前夕,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以及银行、海关、邮政、铁路、盐务等部门“对公款处理的态度已经起了根本的变化”,从而比较有效地扼制了腐败。与蒋梦麟相比,张元济看到的是问题的另外一面。抗战前夕,他用白话文写

过一本小册子,名为《中华民族的人格》。他认为:“社会上迷漫着一种骄奢、淫逸、贪污、诈伪、颓惰、寡廉鲜耻的风气”,与大家“只注重新知识,将人格扶植、德性的涵养都放在脑后”有关;如果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把人格的扶植放在脑后,那就很容易诱导人们置良心于不顾,去竭力追求物质的享受;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便以为“只要抢得富贵,免得贫贱,……什么都可以不管了”;长此下去,只能造成整个民族的堕落。知识,在词典中的解释是人们通过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活动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看来,知识指的只是对事物的了解。但对事物的了解难道只有通过大学这种教育形式才能获得吗?显然不是。既然知识在今后的日子里一样可以获得,那么作为一个大学生,现阶段就应该充分利用大学里良好的风气来塑造自己优秀的品格。这样才能在鱼蛇混杂的社会中做一个真正有大学气质的大学生,才能更好的发挥学来的知识。因此,我方认为塑造人品更重要。在当今社会中,为人处世的基本点就是要具备人格魅力。何为人格魅力?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

7、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人格塑造早在少儿时期就该进行了,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养成一个人的良好品质。“司马光砸缸”培养的是敏捷的思维、友爱的精神;“囊荧映雪”培养的是勤奋好学的精神;……正是因为周恩来从小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志向,所以他博览群书,勤奋好学,才成就为一代伟人;正是因为毛泽东少年时代就胸怀大志,所以他能做到身处闹市,静心读书……无论是凡人还是伟人,任何人的人格塑造其实是从小就开始,而终其一生也不能完成的。塑造人格如果还得迟迟推到中学阶段才进行的话,我想我们的社会出现一些人格分裂的个例,也就不足为怪了;而如果仅仅依靠中学阶段来完成一个人的人格塑造,那我们的社会恐怕不堪设想!

只有健全的人格,才能获得人们的喜爱和合作。因此。世间凡是智者贤人,常把人格的特征极力地表现出来。

反例

1、清华大学高材生刘海洋用火碱和硫酸伤害黑熊是因为知识积累不够吗?

2、中国的省级干部受贿是知识不够多么

3、前不久《南方周末》报道说,安徽阜阳地区出现一种怪现象:领导干部为了收受贿赂,积累了一套“无病住院”的经验。他们住院时,由于许多人要去看望,所以“一次住院的„纯收入‟,少则5万元,多则数十万”

4、武汉中院执行局受贿窝案: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6名执行局法官集体落马 涉案4亿元

5、《半月谈》报道,天津多名法官落马,事件的缘由可上溯至盘锦市合作银行两高管挪用公款到天津“炒地皮”的事件。天津南大律师事务所主任、天津市新生清算事务所主任、天津嘉利拍卖行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志君在多起企业破产案中,有向以孙伟民为首的天津高院、天津一中院多名法官行贿拉关系的情况。天津中院法官受贿“窝案”由此浮出水面。法院查明,孙伟民在任天津市高级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审判员期间,利用其主审天津新生清算事务所代理的天津宏商发展有限公司破产案、天津海伦铝业有限公司破产案、天津铝品厂破产案的职务便利,接受姜志君及其妻弟的请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在立案、指定临时接管人、指定清算办公室、指定拍卖机构等环节,对天津新生清算事务所和天津嘉利拍卖行有限公司给予关照。为此孙伟民先后6次收受贿赂款91万元。盘锦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孙伟民有期徒刑10年。

6、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仅仅因为同学之间玩扑克牌时别人说他“作弊”,发生了争吵,就激发出杀人的动机,一连杀了4名同学。据说有的同学与他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事件的发生令一些人感到困惑。该案已于2004年4月2日经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完毕,判处马加爵死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实,公众和社会应该从中得到的启示是非常多的。

下载人格智能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格智能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小学生家长必读》家长会讲座教案 主讲人:周宇校长 教学目的:;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2、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

    培养学生的人格美

    紧扣语文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人格美【摘要】二十一世纪的学生,具有新时代的特征。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人格的培养问题便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研究的主题之一......

    浅谈传统文化与中学生人格培养

    《浅谈传统文化与中学生人格培养》 塔山中学叶平[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勤劳的女娲后 人们就一直不断地努力着,在各个领域都创造了非凡......

    良好的习惯培养人格

    良好习惯培养人格--听《 孙云晓教授讲座》有感有幸得到实验中学的邀请,我们来到泰山影剧院聆听孙云晓教授的讲座《良好习惯培养人格》,受益匪浅。孙云晓教授侃侃而谈、引经据......

    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姓 名:赵冬梅单 位:胜利油田第一小学时 间:二00四年三月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曾引用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他们在学校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

    浅析体育教学健康人格培养

    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他们成才和成才后的操守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代写论文。......

    儿童的智能培养重点

    儿童的智能培养重点(2014-01-16 10:26:23) 转载▼ 1、语言智能——即孩子识字、阅读、书写、倾听和表达能力。(重点:倾听和表达能力) 对于家长来说,教会孩子识字、阅读和书写......

    培养良好习惯健全学生人格1

    培养良好习惯健全学生人格 ——培养认真负责的习惯以增强小学生责任心 的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 青州市实验小学 2007年4月 作者:刘 一、 提出问题 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