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增强自律能力,培养健康人格ppt
增强自律能力,培养健康人格ppt ――主题班会 增强自律能力
培养健康人格 我的修养要则 周恩来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
五、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
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
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在延安整风时,他严格地审查了自己全部历史,检查了在以往革命道路上的某些失误,认真地进行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建国后,他身居高位,热然不放松对自己的修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他的名言,也是他一生的修养实践过程。看周恩来七条《我的修养要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周恩来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周恩来是我们严于律己的榜样,我们既要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养成自律的习惯,增强自律能力。
这说明了他非常注重自身修养,严格自律,具有非凡的自觉性。2.我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想一想
你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自律能力? 自律的表现 懂得自爱 勇于自省 善于自控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春天,是人的生长时期、打基础时期,同时也是塑造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健康人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关键时期。
所以我们既要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养成自律的习惯,增强自律能力,切切不可虚度光阴。
懂得自爱,就是要塑造自己有良好的形象。
一方面,要美化自己的外在形象。
另一方面,更应该美化自己的内在形象。(品德、理想、学识、个性)自爱,还应该自尊和自强。珍惜自己的名誉、不屈从于艰难困苦、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懂得自爱 案例:
唐某被北京一名牌大学录取了,但是上万元的上学费用让她的一家难以筹借。一家制药厂得知此事后答应只要唐某在报刊、广播、电视上说是服了他们厂生产的健脑口服液才考上大学的,就给她一笔巨款。面对这意外的诱惑,唐某贫穷不移志,她立即拒绝做虚假广告,她说:“如果为了贪图钱财而说谎话,我今后在社会上怎么做人?”
你认为什么是自爱?唐某自爱吗?为什么?
自爱就是要塑造自己良好形象,要求自尊自强。唐某的行为是一种自尊自强的行为。所以说,唐某是一个懂得自爱的人。
能够自律的人,能够经常地、冷静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并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改正错误。
自省应该是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侣。对自己的言行,要经常进行反省,是优点,要坚持,要发扬;是缺点、错误,要及时改正。这是严于律己的表现,是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勇于自省
对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当发现自己有缺点、错误的时候,你该怎样做? 议一议
能够自律的人,一定是善于自我控制的人,能够自己对自己进行监督和催促的人。人最难战胜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惰性,自己的缺点,自己的不良习惯。自我控制,则是克服惰性、缺点和不良习惯的保证。善于自控
1.星期天复习功课时,容易受娱乐的诱惑而中断。2.做事情容易受情绪或环境的干扰。
3.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常常叫苦连天。
4.明明知道是自己不对,可就是管不住自己。
5.受到委屈、冤枉时,常常暴跳如雷。
6.遭受失败、挫折时,容易悲观失望。
7.在成绩、成功面前,容易沾沾自喜、骄傲自满。8.自己定下的学习计划,常常落空,不能实现。自控力不足的表现 事例:
一场慰问第二次世界大战退伍军人的演出正在进行。观众席上第一排坐着两个男人,他们在战争中一个失去了左手,一个失去了右手,现在正在一起鼓掌,拍得又开心,又响亮。失去了一只手的人还在努力为精彩的表演而鼓掌,健康的人有什么理由放弃为生命喝彩的勇气和机会呢? 读完这一事例后,你有何感受和体会? 今天轮到第三组值日,可是组里其他 同学都有事走了,教室里只剩下塔娜 一个人,这时塔娜的行动有三种可能: A.一个人把教室打扫干净。B.马马虎虎地打扫教室。C.不打扫教室就回家去。
如果你是值日生塔娜,你会选择那一种行动?并请说明理由。说一说
你有何感受和体会? 小时候,妈妈说要有纪律,所以我们吃饭的时候都会很整齐。1.懂得自爱
(1)自爱,要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①要美化自己的外在形象。②更应该美化自己的内在形象。(2)自爱,还应该自尊和自强。2.勇于自省
――能够经常地、冷静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并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改正错误。3.善于自控
――善于自我控制,能够自己对自己进行监督和催促。小结
自律的表现:自爱、自省、自控 警告
不懂得自律,自爱,自控的人将一事无成,一生一塌糊涂。听我的没错!主题班会结束
第二篇:增强自律能力 培养健康人格
增强自律能力 培养健康人格
七年级十二班 窦珺
活动目的:增强自律能力 培养健康人格 活动准备:
1、学生自己对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2、学生搜集不良的行为及不健康的人格例子。活动过程:
一、周恩来的修养要则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斗争。
(五)、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
(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
(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在延安整风时,他严格地审查了自己全部历史,检查了在以往革命道路上的某些失误,认真地进行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建国后,他身居高位,热然不放松对自己的修养。“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他的名言,也是他一生的修养实践过程。
看周恩来七条《我的修养要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周恩来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他非常注重自身修养,严格自律,具有非凡的自觉性。
2.我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周恩来是我们严于律己的榜样,我们既要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养成自律的习惯,增强自律能力。
二、想一想
你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自律能力? 自律的表现: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春天,是人的生长时期、打基础时期,同时也是塑造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健康人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关键时期。
所以我们既要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养成自律的习惯,增强自律能力,切切不可虚度光阴。
(1)懂得自爱
懂得自爱,就是要塑造自己有良好的形象。
一方面,要美化自己的外在形象。另一方面,更应该美化自己的内在形象。(品德、理想、学识、个性)自爱,还应该自尊和自强。珍惜自己的名誉、不屈从于艰难困苦、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案例:唐某被北京一名牌大学录取了,但是上万元的上学费用让她的一家难以筹借。一家制药厂得知此事后答应只要唐某在报刊、广播、电视上说是服了他们厂生产的健脑口服液才考上大学的,就给她一笔巨款。
面对这意外的诱惑,唐某贫穷不移志,她立即拒绝做虚假广告,她说:“如果为了贪图钱财而说谎话,我今后在社会上怎么做人?”
你认为什么是自爱?唐某自爱吗?为什么?
自爱就是要塑造自己良好形象,要求自尊自强。唐某的行为是一种自尊自强的行为。所以说,唐某是一个懂得自爱的人。
(2)勇于自省
能够自律的人,能够经常地、冷静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并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改正错误。自省应该是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侣。对自己的言行,要经常进行反省,是优点,要坚持,要发扬;是缺点、错误,要及时改正。这是严于律己的表现,是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议一议对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当发现自己有缺点、错误的时候,你该怎样做?
(3)善于自控
能够自律的人,一定是善于自我控制的人,能够自己对自己进行监督和催促的人。人最难战胜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惰性,自己的缺点,自己的不良习惯。自我控制,则是克服惰性、缺点和不良习惯的保证。
自控力小测验
请对下列题目如实作出“是”或“否”的选择。
1.星期天复习功课时,容易受娱乐的诱惑而中断。(是/否)2.做事情容易受情绪或环境的干扰。
(是/否)
3.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常常叫苦连天。
(是/否)4.明明知道是自己不对,可就是管不住自己。
(是/否)5.受到委屈、冤枉时,常常暴跳如雷。
(是/否)6.遭受失败、挫折时,容易悲观失望。
(是/否)7.在成绩、成功面前,容易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是/否)8.自己定下的学习计划,常常落空,不能实现。
(是/否)今天轮到第三组值日,可是组里其他同学都有事走了,教室里只剩下塔娜,一个人,这时塔娜的行动有三种可能:
A.一个人把教室打扫干净。B.马马虎虎地打扫教室。C.不打扫教室就回家去。
说一说:如果你是值日生塔娜,你会选择那一种行动?并请说明理由。
警告:懂得自律,自爱,自控的人将一事无成,一生一塌糊涂。
2015年3月23日
第三篇:12增强自律能力 培养健全人格
增强自律能力
培养健全人格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自制力。通过理论知识的教授与心理游戏培养学生的自制力。指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怎样建立自制力。
活动重点:让学生提高自制力,努力使自己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活动难点: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自制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觉是人最可贵的品质之一。能自觉控制自己不做不该做的事,又能自觉支配自己去做应该做的事,这种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能力,叫做自制力。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自制力,对于一个人的进步和成功是特别重要的。
(二)教师讲故事,学生谈启发。(1)不停顿的读完一句话
一个商人因为业务发展的需要,决定招聘一个小伙计。
他在商店里的窗户上,贴了一张独特的广告:“招聘:一个能自我克制的男士。每星期4美元,合适者可以拿6美元。”
“自我克制”这个术语在村里引起了议论,这有点不平常。这引起了小伙子们的思考,也引起了父母们的思考。这自然引来了众多求职者。
每个求职者都要经过一个特别的考试。
“能阅读吗?孩子。”
“能,先生。”
“你能读一读这一段吗?”他把一张纸放在小伙子的面前。
“可以,先生。”
“你能一刻不停顿地朗读吗?”
“可以,先生。”
“很好,跟我来。”商人把他带到他的私人办公室,然后把门关上。
他把这张报纸送到小伙子手上,上面印着他答应不停顿地读完的那一段文字。阅读刚一开始,商人就放出6只可爱的小狗,小狗跑到男孩的脚边。这太过分了,男孩经受不住诱惑要看看美丽的小狗。由于视线离开了阅读材料,男孩忘记了自己的角色,读错了。当然,他失去了这次机会。
就这样,商人打发了70个男孩。终于,有个男孩不受诱惑一口气读完了。商人很高兴。他们之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商人问:“你在读书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你脚边的小狗吗?”
男孩回答道:“对,先生。”
“我想你应该知道他们的存在,对吗?”
“对,先生。”
“那么,为什么你不看一看它们?”
“因为我告诉过你,我要不停顿的读完这一段。”
“你总是遵守你的诺言吗?”
“的确是,我总是努力地去做,先生。”
商人在办公室走着,突然高兴地说道:“你就是我要的人。明天7点种来,你每周的工资是6美元。我相信,你大有发展的前途。”
后来,男孩的最终发展的确如商人所说,若干年后,男孩成了一个有着良好口碑的百万富翁。
孩子们,自制力就是自我克制的能力。克制是一种意志,是一种历练,是一种节制的美,忍耐的美。大凡有所作为的人一定是个有克制之美的人;一个克制力强的人,也往往是生活的强者和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因克制,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从而不断抵御和放弃各种诱人的欲望步履走过人生之路,收获人生的每一个季节。所以自我克制是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不能自我克制,所以无法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该做的事情中,因而误了很多的事儿。有的孩子也是如此,该学习的时候想着玩,该玩的时候有牵挂着学习,结果玩不好,也学不好;有的孩子由于不能克制自己贪玩的欲望,就把该干的事儿统统给忘了,等玩过之后再想干就没有时间了。
(2)自制是一种能力
南京大学有一个美国留学生叫唐·娜。寒假里,唐·娜随她的女同学张菁到其老家河南农村过年。大年初一,张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招待唐·娜。席上,张父特意以当地名酒款待嘉宾。张父给唐·娜斟了满满一杯酒,可是唐·娜只是礼貌地举杯,却滴酒不沾。张家问其故。唐·娜说,她的家乡在美国西雅图州。当地的法律规定,公民年满21岁才能饮酒,她今年才19岁,还未到饮酒的年龄。张家人劝她,这里是中国,不是美国,入乡随俗是可以的。再说,没有一个美国人会知道你在中国饮过酒。唐·娜却说,虽然自己身在国外,也应该遵守美国法律。名酒的味道很香,但她会克制自己,不到法定年龄,决不饮酒。唐·娜始终没有饮酒,张家人对这个19岁的美国姑娘十分敬佩。寒假结束,唐·娜要回南京的时候,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特意设宴款待唐·娜,唐·娜却婉言谢绝了。问其故,唐·娜说,美国的法律规定,凡属官方的宴请,只有政府官员才能出席。她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不是政府官员,因此不能接受官方的宴请。当地政府一再做工作,唐·娜还是没有出席。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美国商人,他经常到中国做生意。有一次,一笔生意成交以后,中方宴请他。中方听说这个美国商人十分喜欢吃红鳟鱼,席上,主人特意请著名厨师做了一道名菜:清炖红鳟鱼。这道菜上来以后,美国商人眼睛一亮,看得出,商人真的很喜爱这道菜。奇怪的是,商人夹了一块鱼肉以后,还没有送到嘴里就又送了回去,放下筷子不吃了。主人忙问其故,美国商人说,这是一条有籽的红鳟鱼,美国法律规定,要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吃有籽的母鱼。主人连忙说,这是在中国,不是美国。中国并没有这样的法律,美国商人说,我是美国人,走到哪儿,都要遵守美国的法律。主人很尴尬,再次劝美国商人说。即使是这样,这条红鳟鱼已经烧熟了,不吃浪费了岂不可惜!美国商人却说,即使浪费了,他也不能吃,美国商人自始至终都没有碰这条红鳟鱼。
(三)想一想:
你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自律能力? 教师讲解:自律的表现:懂得自爱 勇于自省 善于自控
懂得自爱:
就是要塑造自己有良好的形象。一方面,要美化自己的外在形象。另一方面,更应该美化自己内在形象。(品德、理想、学识、个性)自爱,还应该自尊和自强。珍惜自己的名誉、不屈从于艰难困苦、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教师讲故事,学生谈体会。唐某被北京一名牌大学录取了,但是上万元的上学费用让她的一家难以筹借。一家制药厂得知此事后答应只要唐某在报刊、广播、电视上说是服了他们厂生产的健脑口服液才考上大学的,就给她一笔巨款。
面对这意外的诱惑,唐某贫穷不移志,她立即拒绝做虚假广告,她说:“如果为了贪图钱财而说谎话,我今后在社会上怎么做人?” 你认为什么是自爱?唐某自爱吗?为什么?
自爱就是要塑造自己良好形象,要求自尊自强。唐某的行为是一种自尊自强的行为。所以说,唐某是一个懂得自爱的人。
勇于自省
能够自律的人,能够经常地、冷静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并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改正错误。
自省应该是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伴侣。对自己的言行,要经常进行反省,是优点,要坚持,要发扬;是缺点、错误,要及时改正。这是严于律己的表现,是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善于自控
能够自律的人,一定是善于自我控制的人,能够自己对自己进行监督和催促的人。人最难战胜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惰性,自己的缺点,自己的不良习惯。
自我控制,则是克服惰性、缺点和不良习惯的保证。教师讲故事,学生谈体会。
一场慰问第二次世界大战退伍军人的演出正在进行。观众席上第一排坐着两个男人,他们在战争中一个失去了左手,一个失去了右手,现在正在一起鼓掌,拍得又开心,又响亮。失去了一只手的人还在努力为精彩的表演而鼓掌,健康的人有什么理由放弃为生命喝彩的勇气和机会呢?
教师小结
自律的表现:自爱、自省、自控
1.懂得自爱—要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美化自己的外在形象、内在形象。2.勇于自省—能够经常地、冷静地回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找并克服自己的缺点,努力改正错误。
3.善于自控—善于自我控制,能够自己对自己进行监督和催促。
(四)测测你的自制力
自制力是一个人意志品质的重要尺度, 是人最可贵的品质之一。下面这个小测验可以快速的测试你的自制力究竟如何
答案的选择标准为:
A 非常符合 B 有些符合 C 无法确定
D 不太符合 E 很不符合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最终答案,请选择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答案。
1、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无法得到会很焦虑;
2、一紧张就直冒汗;
3、会为一些烦心事而无法入睡;
4、肠胃功能紊乱,经常腹泻;
5、不喜欢需要忍耐和细心的工作;
6、如果在别人的注视下做事情,会表现失常;
7、我是一个容易生气发怒的人;
8、假如事情的发展不想自己想象的那样,会怒气冲冲;
9、会有一慌忙就完全失败的情形;
10、有过无法控制自己的时候;
11、当工作进展不顺利的时候,曾经想过放弃;
12、会因为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而忘记时间;
13、无法同时进行几个工作;
14、给自己定的计划,常常因为主观的原因而不能如期完成;
15、自认为是一个性格倔强、脾气急躁的人;
16、对于某些事物上瘾;
17、觉得自己是自私的人;
18、即使关在笼子里,动物园里的猛兽也让我感到恐惧;
19、做事讲话容易操之过急,言辞激烈;
20、看到刀等凶器,会心跳加快。
(五)、培养良好的自制力的训练活动 游戏:学会倒计时(注:此游戏适合于学生课后自行训练)
1为自己确定一项要在一小时之内完成的工作。2找一个带有秒表的时钟。
3做好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4 静下心来。5马上动手。6开始工作。好了,时间到。8不断重复,直至养成习惯。
(六)、培养良好自制力的方法:
(1)控制自己的时间
时间虽不断流逝,但也可以任人支配。你可以选择时间来工作、游戏、休闲„„虽然客观的环境不一定能任人掌握,但人却可以自己制定长期的计划。当我们能控制时间时,就能改变自己的一切。让自己每天的生活过得充实无隙,今日事今日毕。生命就是时间,把握时间,就是掌握生命。
(2)控制思想
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与想象。少做一些无聊的白日梦,多做一些能激励自己、振奋自己的想象。必须记住:幻想在经过刺激之后,将会实现。
(3)控制接触的对象
我们无法选择共同学习或一起相处的全部对象,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共度最多时间的同伴,也可以认识新朋友,寻找楷模,向他们学习。
(4)控制沟通的方式
控制说话的内容和方式。记住:我们谈话的时候,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沟通方式最主要的就是聆听、观察以及吸收。当我们(你和我)沟通时,我们要用信息来使聆听者获得一些价值,并彼此了解。
(5)控制承诺
选择最有效果的思想、交往对象与沟通方式。我们有责任使它们成为一种契约式的承诺,定下次序与期限。要按部就班,平稳地实现自己的承诺。
(6)控制目标
有了自己的思想、交往对象以及承诺之后,就可以定下生活中的长期目标,而这个目标也就成为我们的理想。明确了一生朝哪个方向走,决心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能够控制自己,使言行服从和服务于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排斥同目标相对立的各种诱惑。
(7)控制忧虑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必须面对各种困难,自我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就是在不断努力中获得的。人生的真正报酬,取决于贡献的质与量,不论长期或短期,我们会因自己的播种而享受应得的收获。
(七)课后活动
第一项:强迫自己养成一种习惯
培养一个新习惯的方法通常需要以下几个过程:
1)新鲜感。2)感到吃力。3)坚持期。4)麻木期。5)养成期。
第二项:把所有因为拖拉而导致的问题列成表格
第三项:每天列出任务清单,学会给自己打分
第四项:学会模仿别人
第五项:学会假设
(1)如果我不做这件事,会有什么后果?
(2)明天再做这件事会有什么后果?
(3)如果我请人帮我做这件事会有什么后果?
(4)我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可以做这件事?
(5)谁最擅长做这样的工作?
(6)我需要做那些准备工作?
(7)在我的团队中,谁最擅长做这项工作?
第四篇: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
梨园小学:江宇
如今,全面推行均衡教育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应试教育基本被取缔,学生们,能够较轻松地学习,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及家长已没有了考试升学的压力,部分孩子对待学习开始松懈,连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拒绝,该完成的作业不做,该听的课不听,真担心进入中学后该何去何从?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还是在思想品德修养中,都要求小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那么,什么是自律呢?自律:是指自我约束。与他律(指接受他人约束)相对。所谓“律”,即约束之意也。约束,今人又常称“监督”。因此,自律,也可以说就是同体即自我的检查监督;他律,就是异体,即接受他人的检查和监督。自律能力是在小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一种教育的结果,又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发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1.通过课堂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
儿童入学后,面临着全新的世界,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科目和要求、新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同时,与幼儿园相比较,小学对儿童提出了更多的约束,要求儿童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及各具特色的校规等。
如要求儿童按时到校、专心听讲、认真做作业、发言要举手、上课时不讲小话、不搞小动作等。上述这些外部的要求和影响属于“他律”的范畴,而这正是小学生自律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当这些外部的影响和要求被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其内部的道德需要,形成某种道德信念且表现在一定的行为中的时候,在学生身上才开始形成自律的能力。这就是说,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首先必须通过并利用“他律”来进行。他律是基础手段,而自律是结果、是目的。对小学生进行他律的目的是为了使他们能够自律,是为了使他律转化为自律。而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其在校的时间主要是在课堂中度过,并且无论他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还是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等都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教育和影响来完成的。因此,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培养也应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他律因素来进行。这里的关键是要求教师有效地利用各种课堂常规和课堂纪律来培养小学生的自制力,从而发展其自律能力。
2.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处于学前期和学龄初期的儿童蕴藏着巨大的潜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但由于受其身心各方面品质发展水平的局限,这个时期的小学生还缺乏约束自己的能力,其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也较低。因此,在这一时期他们无论在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陶冶、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在道德行为的养成上都主要是在教师、家长和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实现的,他们的行为也往往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约束和指导,即儿童主要是通过他律来接受教育的。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及身心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主体意识也日益觉醒,有一种逐渐摆脱教师和家长的约束而趋于自主自力的倾向。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开始形成和发展,这为小学生自律能力的产生奠定了客观的基础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其年龄特征制约的。虽然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相对稳定,但它却是我们提出教育措施和方法的依据。因此,如何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提出适当的教育策略就成为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关键。
3.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教师的社会角色的心理特征是复杂多样的,他既是父母的代理者、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监督者、集体的组织者,又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而且在小学生心目中,教师更是自己的榜样。加之,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未成熟性和依赖性及其强烈的向师性,决定了教师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的巨大示范作用。教师总是作为一个榜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而学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有意无意地学习和模仿着教师的一言一行。如果一名教师具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等优秀品质,无疑有助于学生相应品质的培养。正如一名外国著名教育家所说的,思想只能通过思想来培养,品德也只能通过品德来培养,“正如没有人能把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首先要求教师严于律己。通过教师的榜样影响学生并形成他们的自律能力是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4.通过锻炼儿童的意志,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儿童自律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受其年龄特征制约的,其中儿童意志品质的发展与自律能力的形成有直接关系。这两种心理品质有诸多相同的成分。如他们都有明确的目的性,都是在一定的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并且都与克服一定的困难相联系。具体讲,儿童意志的锻炼和培养是形成他们自律能力的基础。通过锻炼意志品质,使他们养成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自制力),而自制力是自律能力内部构成要素的核心,这样儿童自律能力才能够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因此,通过小学生意志的锻炼来培养其自律能力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下面几方面锻炼和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①教育小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②培养小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和生活制度的习惯;③从平时学习、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培养其意志;④要有意识地使小学生在困难的环境中得到锻炼。
5.启发小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自律能力从本质上讲,是个体出乎内心意愿的一种行为。从学生自律能力形成过程的心理机制来看,它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①外部的影响和要求(他律);②有选择性地接受外部的影响,并把这些外部影响和要求转化为自身内部的道德需要;③在内部道德需要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信念;④学生根据已确立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调节和控制,即在行动中表现出一定的道德自律能力。
在上述四个阶段中都贯穿着学生内部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最关键的就是要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自己来审视自己、支配自己、约束自己,并以此来调节、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惟有如此,小学生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小学生的自律能力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
第五篇: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健康人格
姓 名:赵冬梅
单 位:胜利油田第一小学
时 间:二00四年三月
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曾引用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他们在学校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换句话可以说,忘不掉的才是素质。而习惯正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素质之一。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习惯,如果从小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那么习惯就会成自然,习惯成定式,孩子以后就会自然而然从事某种格式化的行为了。
那何谓习惯呢?习惯就是一种行为,是由于长期重复或练习所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是一种自然的、不假思索的、不知不觉的行为。譬如走路,便是一种习惯的行为,是不必加以思索的,假使到了“邯郸学步”的地步,恐怕连路也走不好了。
那么,良好习惯对于人的发展究竟有何意义呢?也许,木桶理论可以从某一个角度解释清楚。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不是最长的木板。对于人的发展同样如此,人的失败往往由于自己的某种缺陷所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曾对148名杰出青年和115名被判处死刑的问题青年作过对比分析,发现决定他们命运迥异的不是其它,而是行为习惯和人格品德的差异,可见习惯关乎人的一生。
少年儿童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研究表明:0至6岁儿童自我意识开始启蒙,6至12岁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10岁左右儿童性格开始形成,而至16岁左右独立人格基本形成。因此,小学阶段是心理和行为方式形成的敏感期、关键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主体人格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重视小学生人格的形成、完善、发展。只有拥有健康的人格,才会拥有健康的人生;如果童年时代养不成良好的习惯,不仅后天矫正非常困难,同时还会潜藏着种种危险。
那我们该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呢?我认为习惯培养必须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即教师要做“有心人”,无微不至地全面关爱学生,大处着眼,从对人格塑造和终身发展的影响考虑,一切为了塑造未来的有用之材;而习惯培养又是具体、微观的,教师必须从小处着手,从日常看上去不起眼的细枝末节抓起。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
学习虽说是一辈子的事,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但也存在一个捕捉最佳时机、形成扎实根基的问题。小学生可塑性很强,是打好学习基础、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抓住这个时机做工作,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如果不予重视,一旦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再想去改变或矫正就比较困难了。例如读写姿势,不仅直接关系到能否读好书、写好字,更重要的是关系到骨骼是否正常发育,视力能否保持正常,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等等,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
从学生一入学,我就十分重视培养学生日常学习的良好习惯。如:写字、读书时坐姿要端正,做到头正、肩平、臂开、足安,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大约一尺,胸部与桌缘的距离大约一拳,握点离笔尖大约一寸;写字之前先用手帕把手擦干净,免得弄脏习字本,写完字以后,把铅笔放起来,以免折断笔尖;引导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的习惯。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写,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同时教师发挥示范作用,注意言传身教。由于小学生具有向师性、模仿性,他们耳濡目染,心领神会,由此而产生的内驱力,对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人的一生来说,在校学习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而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在生产、工作岗位和生活实际中自学,则是终生所需,这以后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不难设想,如果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来即使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和外人点拨的情况下,也能非常自觉、饶有趣味地去读书、去学习、去交际。学生时代播下的良种,便可赢得未来的丰收。因此,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便是着眼学生一生的发展,让他们终身受益。若干年后,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像细胞溶进血液一样融入他们的素质,他们将成为“规规矩矩写字、认认真真读书、踏踏实实做人”的一代。
二、倡导“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潜能
周弘和他自幼双耳失聪的女儿周婷婷,20年来创造了不平凡的奇迹:周婷婷在伟大父爱的精心教育下,三岁半开口说话,8岁会背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10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16岁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20岁在美国攻读心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3月,她被评为首届海内外《中国妇女》十大时代人物。这一切都得益于一位不平凡的父亲充满灵性的教育——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在实际的工作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上课铃声已响,可很多同学还未做好准备。这时,你如果发现并及时表扬了最先坐好的几位同学,“* * 坐得真棒!”“* *今天多精神啊!”不出五分钟,全班同学都会悄悄地、迅速地坐好了。此时你的心情,学生的心情,整个教室的氛围一定是令人愉悦的,一堂课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开始了。相反如果此时“啪”地把书往讲桌上一甩,指指点点地训斥学生:“你干什么呢?”“上课铃听到没有?”甚至再将这群“屡教不改”的孩子好好惩罚一顿,结果即使也很快安静了,但想必你的心情,学生的心情,乃至整节课的气氛都大不一样了吧!
出错犯规,其实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印记”。尽管宽容难以完全避免对错误的迁就,但我们仍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教育专家魏书生一直喜欢与那些所谓的“差生”打交道。他们抽烟喝酒、打架斗殴、考试只有几分,原本是一群整天生活在“惩罚”中的人。但他们在魏老师真挚、宽容、细微的爱心中,渐渐步入正轨,有了明显的进步,不少人还有了大出息。这正说明,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轻蔑与敌视上的,也没有一种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惩罚与制裁来实现。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表扬永远比批评有力量。
在与孩子们的相处每一天,我都提醒自己:蹲下来,跟孩子在同一视线,站到孩子的角度来观察他们的世界。对每一个学生我都对他们寄以更高的期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及时鼓起他们的勇气,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前只有最优秀学生才能评选的班干部如今换成了在某方面有特长、有进步的学生,哪怕仅仅是说话比原来有进步的学生,都有机会当选。孩子不敢与家长说的话,可以找老师倾诉。平时调皮的孩子,我除了耐心开导,还让学生每人写出一条优点(如爱劳动、衣服干净之类),汇集成一封信交给他,结果家长通过打骂没有管教好的孩子,如今改掉了坏习惯。起初一些不理解“赏识教育”的家长们也纷纷认可了我的做法。
人性中最本质的追求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每个孩子都是为了得到赏识来到人世间的,而我们长辈总是舍不得给孩子一句合适的赞赏,总是对孩子喋喋不休,生怕孩子翘尾巴。赏识成了孩子渴望的一件奢侈品,在否定与警告中长大的孩子在心理上重复着父辈们的悲观心理。”,我认为,孩子的心灵是张白纸,关键看教育者怎样绘制。如果在学校和家庭中推进尊重和平等的教育,让每一位老师和家长从爱出发教育孩子,那么赏识教育所倡导的“尊重、平等”的观念一定会带给他们一生的影响。
三、采取分层管理,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在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既然他们在同一个班级学习总有他们共同的基础和需要,而每个学生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式方法上又有很大的差异。由于每个学生受到社会影响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在他们自身发展的各方面也存在着不平衡性,各种特点在每个人身上表现的方式和时间也常因人而异。
因此,我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在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摸清他们学习底数,掌握他们性格特点等实际情况后,登记造册,对他们逐个进行科学的分析,采取分层管理,注意个别对待,加强个别指导。一方面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如对观察力薄弱,感性经验储备少的学生,注意引导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对学习粗心大意的学生,要求他们完成作业要仔细认真;对行动缓慢、反映迟钝的学生,鼓励他们提高作业速度,勤于思考;对视觉听力不好的学生,照顾他们坐在合适的座位;对成绩差的学生,冷静地和他们一起分析学习失败的原因,帮助他们找出改进的方法,避免其产生自卑心理和矛盾的心理压力;对思维能力强但学习不够勤奋的学生,多给以难度较大的作业,要求他们精益求精;对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专心的学生,多检查提问,随时引导他们集中精力注意学习。另一方面注重因材施教。如鼓励差生“自我竞赛”,引导他们将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相比较,并及时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培育健康心理。通过分层管理,既转化了“差生”,使之跟上全班以保证大面积质量,又抓好“尖子”学生的培养,帮助他们挖掘潜能,更扎实、更深刻地打好基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班级整体水平,得到了家长的好评。
谁都无法否认习惯的巨大力量,它与人的发展终身相随。国外有谚语云:“人是习惯的奴隶。”王尔德也有这样一句名言:“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一丝不苟,持之以恒。
本文的最后,让我们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智利诗人加里埃尔拉·米斯特拉尔的一句话:
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但是儿童不能等——
他的骨骼正在形成,血液正在生成,心智正在发育,对儿童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