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河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冀人社发[2010]33号
【发文单位】: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颁布时间】:2010-06-02
各设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3号)和全省劳务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职业培训工作,推动劳务经济发展,制订了《河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六月二日
河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3号)和全省劳务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我省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做强劳务经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着眼市场需求,以促进就业和服务劳务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企业吸纳农民工上岗和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农村“两后生”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创业培训为重点,依托企业、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进一步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力度,提升培训能力,提高培训质量,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为促进和稳定就业服务。
(二)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分级实施。培训计划根据省劳务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由省统一下达,各级政府分级管理,各负其责。建立统筹协调,上下职能对口,相关部门既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有序运行的工作机制。
2、政府投入,市场运作。采取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方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行免费技能培训。坚持公开、公正和公平原则,实行市场化运作,确保培训机构认定、培训信息、培训补贴拨付等操作过程公开透明运行。
3、绩效挂钩,注重实效。建立培训补贴与培训任务、鉴定结果、就业效果挂钩的绩效考评机制,并按照绩效直接向培训机构兑现职业培训补贴和技能鉴定补贴。
4、强化管理,严格监督。建立健全培训管理机制,完善各项制度。明确培训机构认定、补贴资金拨付、培训过程监管等重点环节的操作程序,用制度管“事”,按程序做“事”,确保培训效果和资金使用安全。
二、培训重点及目标任务
(一)培训重点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
2、企业新吸纳农民工上岗培训、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和困难企业职工技能培训;
3、对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即“两后生”)开展的劳动预备制培训;
4、对登记失业人员、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复员军人,开展订单式的中短期定向实用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二)培训任务
今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00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 40万人(含农村“两后生”劳动预备制培训、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复员军人的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企业新吸纳农民工上岗和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及困难企业职工技能培训 60万人。各市要在《关于下达各社区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劳务收入目标的函》(冀人社函〔2010〕56号)的基础上,将培训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到企业和培训机构,并将目标分解情况于6月底前上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三)培训方式
根据岗位需求以实用技能培训为主,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指导、系统培训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按照职业技能标准和企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主要由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承担;企业吸纳农民工上岗和在岗技能提升培训主要由企业所属培训机构或委托职业院校承担;劳动预备制培训由技工院校承担;其它技能和创业培训由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承担。
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认定由职业能力建设行政处室牵头,会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等相关部门,通过招投标等方式共同认定。
三、职责分工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48号)、《关于进一步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3号)精神,人力资源保障系统内的就业、职业能力建设、鉴定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共同做好农
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企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等工作。职业能力建设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职业培训政策,汇总下达培训计划,会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等部门负责培训机构的认定和年度评估考核,对培训全过程进行监管。就业部门会同职业能力建设部门制定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和资金拨付管理办法,落实培训补贴及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根据有关规定,积极为参加培训的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会同职业能力建设部门,实施培训的组织工作,并建立开班申请、过程检查、结业审核三项制度;配合职业能力建设部门对定点机构评估认定、考核和督导检查;负责培训的统计工作,定期公布各培训机构及培训人员信息和劳动者市场供求状况,定期公布不同职业(工种)、不同等级的职业供求和工资价位情况;会同教研室负责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审核、教材的开发和教学质量绩效评估。
财政部门按规定审核、拨付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资金,并加强资金的监管。
四、资金保障及补贴标准
(一)资金保障。加大职业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就业专项资金中原则上应安排不低于15%的资金用于职业培训补贴,确保培训目标任务的完成。
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按照每人每课时4元的标准,依据不同职业(工种)给予补贴,但最高不超过1600元。企业招收上岗和在岗农民工技能培训按50%给予补贴,不足部分由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补足;劳动预备制培训以实际培训课时数核算补贴;创业培训补贴每人不超过1000元。对参加初次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含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补贴)标准,按相应职业(工种)职业鉴定收费标准的60%给予补贴。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给予全额补贴。
各地要根据培训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工种的培训成本和培训期限,同一地区、同一工种补贴标准统一的原则,参照《河北省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补贴标准目录》,科学制定本地区各类培训补贴基本标准。
(三)补贴资金拨付办法。继续实行直补劳动者、直补企业和培训机构代领相结合的补贴方式。
五、组织实施
2010年职业技能培训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5月下旬-6月上旬)。建立工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全省落实特别职业培训计划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视频会议,部署职业培训工作。做好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推动职业培训工作全面展开。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6月上旬-11月底)。开展职业培训调研摸底,摸清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本情况,明确具体培训任务。以订单培训、定向培训、上岗
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等为重点,根据各地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全面展开职业培训工作。
第三阶段:验收阶段(12月份)。按照培训补贴与培训任务、鉴定结果就业效果相挂钩原则,采取普遍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评估方法,省将组织对各地培训组织开展情况、学员就业情况和劳务输出培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优秀培训机构和先进单位进行表彰。
六、组织领导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既是阶段性的攻坚任务,又是动态发展的长远性工作。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职业培训对于促进、稳定就业和发展劳务经济的重要作用,强化责任意识,上下积极协调配合,抓好组织实施。
(二)加强领导,责任到人。省级将成立“河北省职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力资源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付文才任组长,副厅长田芬、赵新喜、张瑞书、纪检组组长傅连军、财政厅副厅长高云霄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主任由赵新喜副厅长兼任,职业能力建设处负责日常工作。成员由职业能力建设处、就业促进处、纪检监察室、规划财务处、农民工工作处、就业服务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教研室、财政厅社保处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职业培训工作的规划部署、组织实施和督导检查。
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做到目标、责任、措施三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并于每季末当月25日前,将《2010年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实施进展情况》经市级职业能力建设行政处室审核后分报省就业服务局和职业能力建设处。
(三)加强培训机构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各地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定点培训机构的指导、监督和规范管理。完善定点培训机构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台帐,对参训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逐步建立全省(市、区)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年度质量评估考核、奖惩和淘汰制度,提升培训质量。
(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资金的监管。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要对各定点培训机构的培训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配合财政部门规范职业培训补贴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并将培训计划、培训人员信息、资金补贴标准和拨付程序等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安全。
附件:
1、河北省职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2010年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实施进展情况》表
3、河北省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补贴标准目录
附件1
河北省职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付文才(厅党组书记、厅长)
副组长:田芬、赵新喜、张瑞书副厅长、财政厅高云霄副厅长、傅连军(纪检组组长)
办公室主任:赵新喜(副厅长兼)
成员:李士录、张兵、张华艳、杨亚忠、王仲群、宋海柱、王浩旭、卢燕生、何春辉
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具体负责。联系人:梁志宏
联系电话: 0311-88616207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
关于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
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娄人社„2010‟6号
登记号 LDCR-2010-12006
各县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保障分局、财政分局,市直管各定点培训机构:
为进一步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对促进全方位就业和服务全市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作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机制,强化职业培训机构监管,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和•湖南省职业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湖南省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试行办法‡等9个文件的通知‣(湘政办发[2009]34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开展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湘政办发[2009]10号)、•湖南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湖南省促进民办职业培训实施办法‡的通知‣(湘劳社政字[2005]5号)、•湖南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印发†湖南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湘劳社政字[2005]9号)、•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发改委湖南省财政厅关于贯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三部委进一步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实施意见‣(湘劳社工字[2010]28号)、•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切实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监管的通知‣(湘人社办发[2010]1号)、•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湖南省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实施办法补充意见的通知‣(湘人社工字[2010]25号)和•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对全省入读技工院校实行劳动预备制培训的农村“两后生”实施培训补贴政策的通知‣(湘人社工字[2010]30号)等政策文件要求,现就进一步规范全市职业技能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努力保持就业局势稳定
要紧紧围绕“提升劳动技能,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劳动就业,保持就业稳定”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完善管理体制,严格规范运作,提高培训质量,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和“就业一人、培训一人”的目标。
(一)对企业在岗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企业吸纳进城求职的农村劳动者,并与其签订6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从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由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定点培训机构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对企业给予一定的职业培训补贴。
企业组织开展培训之前,应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并备案,提交培训计划大纲、录用农村劳动者花名册、劳动合同和身份证复印件。培训结束后,企业凭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人员花名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委托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培训的还应提供定点培训机构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发票)等),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职业培训补贴。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后,由财政部门将职业培训补贴资金直接拨入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同时将资金支付情况抄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培训补贴标准按照•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实施办法‣(湘政办发[2009]34号)规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的40%执行。
(二)对困难企业职工开展技能培训。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认定的困难企业(具体认定的范围、数量、比例、对象等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可组织拟裁未裁职工开展技能提升、转业转岗、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职业培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困难企业通过开展职工在岗培训等方式稳定职工队伍,指导企业制定和完善职工培训计划,依托企业所属培训机构或委托定点培训机构组织实施。培训所需资金按规定从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各类企业按国家规定要求提取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标准见附件1),不足部分可由企业所在地政府从就业专项资金予以适当补贴。培训补贴对象是经过培训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补贴标准按照不超过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的50%执行。
(三)对农村“两后生”加强劳动预备制培训。“两后生”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娄底市境内农村户口、年龄在16-25周岁之间、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两后生”,引导和鼓励其参加技工院校招生的1年以上劳动预备制培训学习。对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后取得初级及初级以上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村“两后生”,给予定额培训费补贴,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给予补贴,补贴标准按照湘政办发[2009]34号文件中的•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实施办法‣规定的A类职业(见附件2)补贴标准执行。培训补贴资金申请、审核和拨付按照湘人社工字[2010]30号规定执行。
(四)全面有效推进创业培训。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登记失业人员、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及返乡农民工、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要采取多种措施,以推动和促进微型、中小型企业发展为工作目标,积极实施创业培训,并给予创业培训补贴,开展创业培训一般不少于10天。各地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创业项目,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因材施教,增强创业培训的实效性,注重创业培训与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的衔接。培训机构要定期为培训对象提供创业跟踪指导、项目推介、创业咨询、创业实训等后续服务,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着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和稳定经营率。对开展创业培训所需补贴资金及补贴标准按照湘政办发[2009]10号有关规定执行。
(五)积极开展中短期实用技能培训。对登记失业人员、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要根据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和劳动者就业要求,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相应技能等级所对应的课时要求,依托符合条件的定点培训机构开展中短期(1-6个月)实用技能培训。A类工种培训时间不少于3个月,B类工种培训时间不少于2个月,C类工种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月,理论学习与实训时间各占50%。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和手段,重点是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开展订单培训,结合产业发展振兴的潜在需求开展定向培训,突出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对城镇退役军人、上岸定居渔民、即将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群体继续结合其特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其学会一技之长。对开展培训所需补贴资金及补贴标准按照湘政办发[2009]34号文件中的•湖南省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介绍补贴实施办法‣、•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实施办法‣规定执行。
二、进一步培养企业高技能人才,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继续大力实施“百千万”培训工程。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投入机制,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扩大培训补贴的工种范围。以技工院校为依托,进一步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完善高技能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和表彰奖励活动,大力营造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认真做好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资金拨付工作。按照湘政办发[2009]34号文件中的•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实施办法‣的规定,坚持“分级管理、分类补贴”的原则。市级定点培训单位按照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下达的计划指标及规定的职业工种范围完成培训鉴定任务,经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审核并公示无异议的,由当地财政部门按照核定的补贴金额直接拨付到培训人员所在企业。
(三)适当调整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职业工种范围。为适应我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湖南省高技能人才技能培训补贴实施办法‣规定的培训补贴职业(工种)基础上按照湘人社工字[2010]25号规定,增加陶瓷烧成工等17个职业(工种)列入B类职业(工种)。电子商务师等4个职业(工种)不再列入享受职业培训补贴的范围(见附件3)。
三、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和制度建设,促进职业培训事业健康发展
(一)坚持标准,严格审批。
1、控制审批数量。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职业设置布局、从业人员数量等方面考虑职业培训机构的发展规划,严把入口关。全市当年新审批的职业培训机构数量不得超过已审批数量的10%,包括审批培训项目在内不得超过20%。在严把培训机构“准入”关的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退出机制,明确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终止办学的规定和程序。
2、坚持审批标准。要严格执行•湖南省职业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见附件4),重点扶持办学场所、实训基地为自有资产的培训机构。尤其是对要求有合理回报的申办者,在执行湖南省审批通用标准的基础上,要严格落实省厅要求,申办者还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必须是具备抗风险能力的投资主体;必须是具备办学实力的办学主体;必须是具备诚信办学的法人主体。
3、落实审批程序。申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应填写•行政许可申请书‣(见附件5)并按规定项目和内容向审批机关提交申报材料(见附件
6、附件7),并在申办报告中注明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对申办者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严格进行审查后,审批机关下达•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见附件8)。如审查有关申报材料不齐或不符合要求,在五个工作日内下达•补正行政许可申请有关材料告知书‣(见附件9)。对办学实力的审查,可组织或委托由有关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现场考察评审,提出客观、公正的书面评审意见,供审批机关参考。对申办者的办学实力经审查合格后,下达•准予行政许可决定通知书‣(见附件10),颁发办学许可证。批准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培训工种应控制在3个职业(工种)内,技工院校、职业院校等职业培训机构的办学类型可适当放宽。
(二)政府采购,招标定点。
1、审查资质,择优认定。职业技能培训(含高技能人才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严格执行•湖南省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介绍补贴实施办法‣中有关“定点机构认定”的规定,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从全市现有的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就业训练中心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中通过政府采购认定。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职业培训服务部门对申报职业培训定点机构的资质进行审查并提出初审意见,职业培训行政部门进行复审确定后,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共同组织通过招投标方式(竞争性谈判)集中评标,择优认定(各县市区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定点认定工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委托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落实)。
2、公开公正,阳光操作。落实湘政办发[2009]34号文件中的•湖南省失业人员培训定点机构认定办法‣,坚持条件公开、申请自愿、公开竞争、合理布局的原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结合实际制定细化可行的职业培训定点机构认定具体标准和程序,实行“三公开”和“三倾斜”:即条件、程序、结果三公开。对培训机构的教学实训场地、设备设施、师资状况、教材选用以及培训质量效果、技能鉴定情况和就业上岗情况等进行现场考察评估。
3、公示公布,签订协议。对预中标培训机构名单及其培训专业(工种)等情况及时上网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后,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纪检监察部门联合发文并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定点培训机构名称统一向社会公布。中标的定点培训机构要与职业培训服务部门签订培训工作协议,明确双方责任、权利和义务。各定点培训机构要制作“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公示牌”(高
80cm,宽
cm)(见附件11),将培训专业(工种)、培训时间、培训等级、任课教师及资质、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政府补贴金额、培训者个人交费数额、举报(咨询)电话等公开张挂在培训场所显著位置,为劳动者选择培训机构,监督办学行为提供方便。
高技能人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定点机构的认定还须执行湘政办发[2009]34号文件中的•湖南省高技能人才技能培训定点培训机构认定办法‣和湘政办发[2009]10号文件中有关规定。凡申请为省级定点培训机构的,必须是市级认定的定点培训机构,否则不能申报为省级定点培训机构。高技能人才技能培训省级定点培训机构按照省厅下达的计划指标和职业(工种)范围完成培训和鉴定任务,并经省厅审核和公示无异议后,培训补贴资金由省财政部门按照核定的补贴金额直接拨付到培训人员所在企业;市级定点机构的培训补贴资金按属地管理原则拨付,属各县市区的由各县市区财政给予补贴。
(三)落实制度,加强管理。
1、落实变更事项核准制度。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批的职业培训机构(含培训项目)有关事项需要发生变更时,应填报•湖南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变更申请表‣(见附件12)。需核准的主要变更事项有:变更法定代表人核准、变更培训机构名称核准、变更办学注册地址核准、变更培训职业(工种)核准、变更办学层次核准、变更培训机构负责人(校长、主任)核准、培训机构的分立审批、培训机构的合并审批。需核准的变更事项经审批机关按规定程序对申请人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后,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本省规定,作出是否同意变更的批复决定,告知申请人核准结果,并送达同意(或不同意)变更的书面函。对不同意变更的,说明理由,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2、落实备案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指导并督促其审批的职业培训机构填报•职业培训机构相关事项备案表‣(见附件13),及时将有关事项上报劳动保障部门备案:理(董)事会成员名单备案;招生简章和广告备案;选用的教材备案;培训机构章程备案;学籍和教学管理制度备案;出资人取得合理回报的决定备案;财务状况备案以及向社会公布的与其办学水平和培训质量有关的材料备案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接到备案申请材料后,对备案内容是否真实、客观、合法等及时进行审查,并告知申请人备案结果,送达备案书面意见表。
3、落实督导评估制度。按照•湖南省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督导评估办法‣(湘劳社政字[2005]9号)规定,对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审批机关)批准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或•职业培训项目批准书‣的各类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含培训项目,以下简称培训机构),由审批机关依法对其进行监督、检查、评价,确认其是否具有继续办学资格和确认其办学信用等级。督导评估分为评估和信用等级晋级评估两种形式(见附件14、15)。审批机关可直接组织专家组督导评估,也可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组织督导评估。
4、落实培训机构报告制度。职业培训机构应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有关规定,落实职业培训报告事项(见附件16),并及时准确上报•定点职业培训机构综合情况报表‣(见附件17)。
(四)全程服务,跟踪监督。
突出抓好定点培训机构开班申请、过程检查、结业审核、台帐资料“四个环节”,建立并落实培训质量全程服务和跟踪监督“四项制度”。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委托市劳动就业服务局负责落实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和培训质量全程服务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要加强跟踪管理和动态监督。
1、实行开班申请(备案)制度,开展定单培训和校企合作。定点培训机构每期培训班开班前10个工作日,须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交•娄底市职业技能培训办班申请(备案)和结业审核验收表‣(见附件18),同时须提交授课计划和教学大纲,学员名册以及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着重开展定单培训和校企合作,尽量满足本地用工要求。开班申请由就业服务局受理审批,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培训科和财政局社保科备案。对符合条件者准予开班,并录入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各定点培训机构要努力做到“六有”:即开班有计划、师资有资格、学员有教材、结业有证书、培训有鉴定、就业有去向。
2、实行培训办班过程检查制度,提高培训质量效果。培训机构开班后,职业培训服务部门要跟踪检查,职业培训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要组织人员随机抽查,也可联合进行检查。对经批准开班的培训计划落实情况、学员到课情况、培训对象确认(点名核对)和培训效果等情况,检查人员应填写检查情况记录在案(见附件19),并经被检查机构负责人确认签字后,归入检查台账并作为核拨培训补贴资金的依据之一。
3、实行办班结业审核验收制度,落实验收责任制。定点培训机构每期培训班结束5日前须以书面形式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交办班结业审核验收申请,同时向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提交•职业技能鉴定申请报告‣(见附件20),确定结业验收和职业技能鉴定时间,结业审核验收考核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核一并进行。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实行验收责任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要加强监管,进行复核。
4、实行培训就业实名制台账制度,以备核查确认。申请培训补贴的定点培训机构(含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企业和开展创业培训的机构),应按湘政办发[2009]34号文件要求,准确及时地做好培训人员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建立职业培训实名制台账(或转移就业台账和创业培训人员创业台账)。职业培训台账应记载受训者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及培训专业(工种)、培训起止时间、鉴定考核和收费情况;转移就业台账和创业培训人员创业台账还应记载就业岗位、劳动合同签订或企业用工证明及企业联系方式和创业时间、创业项目及经营状况等情况。台帐原始资料应保存3年,以备核查确认。
(五)加强监管,确保安全。
1、逐步完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统计分析和监管,对全市定点培训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对参训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实现规范化、流程化、信息化管理目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组织技术力量顶层设计了“全国政策性培训补贴统计信息系统”,系统统一采用互联网站,分五级进行管理,将发至省、市、县、培训机构使用。系统旨在实现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定点培训机构的工作开展情况、参加培训的人员情况、培训补贴资金的发放情况等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遏制和解决目前职业培训工作中的管理不规范、监管手段落后、以及骗取套取挪用培训补贴资金等突出问题。待信息系统下发使用后,全市各定点培训机构要将培训机构信息、培训个人信息、资金补贴信息等实时实名录入、及时上传信息。切实提高我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确保政策性培训补贴资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效果,有效遏制和解决骗取套取培训补贴资金问题。
2、依法依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按照•湖南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湘劳社发[2001]230号)文件精神,推进我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加强精细化管理,规范鉴定程序,狠抓鉴定质量,努力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全市各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要加大经费投入,添置鉴定设备,配强工作队伍,力争正常运转,积极开展鉴定工作。以技工学校和职业院校学生、企业职工、下岗职工和农村劳动力等培训对象为重点,统筹做好各类群体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定点培训机构的培训对象结业后,必须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考核鉴定。严格考务管理,坚持程序原则、保密原则、相互监督的原则,确保鉴定工作依法依规开展。落实鉴定工作程序,坚持“把好五关”,即把好鉴定对象的申报条件关、把好试题使用关、把好技能考核关、把好阅卷评分关、把好证书办理关,切实提高鉴定工作质量。加强对鉴定所(站)的监管,防止鉴定机构“偷工减料”、省略考试环节,简化鉴定程序,遏制和解决考试不严等乱发证问题,确保鉴定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加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宣传力度,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
定,适时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及消费者利益的职业的劳动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0年发布的第6号令确定87个职业实施就业准入),开展就业和用工检查,全面推行就业准入制度,维护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3、切实加强培训补贴资金使用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要提高对培训补贴资金安全运行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财政部门负责补贴资金的审核、拨付、管理工作,要建立培训补贴资金拨付管理制度、资金使用监督制度、资金拨付公示制度和资金支付结果报告制度,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监管,确保培训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公开、透明、安全,提高培训补贴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培训补贴资金按实拨付,由定点培训机构根据当期培训并经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考核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人数,在就业率达到80%的前提下,在培训班结业审核验收合格后10个工作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申请培训补贴时,填写•定点机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申请表‣(见附件21),并严格按照湘政办发[2009]34号文件中关于各类“补贴资金的申请”规定提供材料,同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办班申请(备案)和结业审核验收表‣、•职业技能培训办班过程检查(核实)表‣、•职业技能鉴定申请报告和鉴定结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接到定点培训机构的职业培训补贴申请后,在15个工作日内对其材料进行审核并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或政府公共网上公示1个月,同时公布当地财政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举报电话(见附件22),接受实名制举报。公示期满无举报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按程序在申请表上签署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后,由申请培训补贴的定点培训机构经办人员将补贴资金申请表和相关审核材料一并送同级财政部门复核。财政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对相关材料进行复核后,将培训补贴资金划入其在银行开设的基本账户,同时将资金支付情况抄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未取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批的•办学许可证‣或培训项目审批的培训机构,不能认定为定点培训机构;未认定为定点培训机构的培训单位,不能申领培训补贴资金;定点培训机构未按规定要求落实变更事项核准、备案管理、督导评估、报告事项等制度,以及未按规定要求进行开班申请备案、培训过程检查、结业审核验收、技能等级鉴定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有权拒付补贴资金。对提供虚假资料,套取骗取培训补贴资金或拒绝为培训对象提供服务的定点培训机构,要坚决予以打击,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其改正,财政部门追回其全部非法所得补贴
资金;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定点培训机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工作队伍建设。一方面,要着力提高培训机构办学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分期分批组织培训机构办学人员开展政策业务专题培训,引导和督促其加强业务学习,熟悉并掌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业务知识,自觉规范办学行为,做到依法、诚信、规范办学。同时,要定期组织办学人员开展法纪法规教育和警示教育,以案示纪(见附件23),引以为戒,筑牢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思想道德防线,自觉做到“三不”:不套取骗取培训补贴资金,不开展“戒除网隐”培训等与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不符的办学行为或合作项目,不发布以任何形式欺骗或误导受训者的招生简章或虚假广告。强化职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定点培训机构至少应有10名以上专、兼职教师,且均应有教育部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其中专职教师应有4人以上,双师型教师应有30%以上。
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队伍能力建设,造就一支勤学习,懂政策、熟业务、高素质的职业培训工作队伍。从事职业培训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和把握职业培训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认真学习掌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提高政治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严格按政策办事,自觉维护政策法规的严肃性;要坚持原则,廉洁自律,抗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做到不贪不要,不庸不腐,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勤于学习,熟悉职业培训的对象、范围、工种、标准等相关业务,夯实工作基础,明确培训程序,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要严守纪律,不准接受培训机构的大小红包、烟酒、请吃、请钓、请洗、请喝和消费卡等,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切实建立职责明确,关系顺畅,运作协调的培训工作体系,为进一步提高职业培训工作的质量效果,全方位促进稳定就业提供组织保障和优质服务。
第三篇: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实施方案
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三年百万”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实施方案》(京劳社培发[2003]40号),加强我区的职业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我区的劳动者劳动技能素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海淀区的经济建设需要,通过努力开展职业培训,大幅度的提高我区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为我区的经济建设提供大量合格优质的劳动技能型人才,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为我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率先建成科技园区海淀园、率先完成奥运行动计划贡献力量。
二、工作目标
2003年至2005年三年期间,我区计划共培训十万人,具体培训人数指标分解为:2003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7000人,在职职工培训6000人,新生及外来劳动力培训900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3000人,合计25000人;2004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7500人,在职职工培训9500人,新生及外来劳动力培训1450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3500人,合计35000人;2005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7500人,在职职工培训12400人,新生及外来劳动力培训1660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3500人,合计40000人。
(一)进一步加强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2003年,我区计划培训下岗失业职工7000人,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失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促进其再就业,实现定岗培训率达到50%,培训合格率达到90%,培训后再就业率达到60%的工作目标。
(二)实施在职职工“技能振兴行动”,大力开展在职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在全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注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力争实现初、中级工比例达到50%,高级工比例达到20%的目标,使我区的职工队伍的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继续推行劳动预备制培训。对城镇新生劳动力和外来务工人员进行现代新兴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初中级职业基础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改变职工队伍职业技能总体水平低下,企业青年技工断档,一线技术骨干匮乏的局面,为海淀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好技能人才储备的工作。
(四)作好本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意见》(京海发[2002]51号)的精神,在今后三年内,我区要培训一万人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引导农村劳动力尽快融入市场导向的就业渠道,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岗再就业。
三、主要任务
(一)根据市、区有关政策精神及我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再就业培训工作体系。
1、加强调查研究,参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定岗培训指导意见》,建立完整的再就业培训制度。培训专业的设置、培训层次、培训时间,要紧紧围绕已开发出的社区就业岗位、企业用工需求和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的具体项目,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适应性培训。
2、对就业转失业人员普遍进行职业指导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失业人员对劳动就业形势的认识和对劳动法规的了解,调整就业心态,增强就业信心,提高求职能力,不等不靠,争取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实现再就业。
3、按照有关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及就业稳定性。
4、结合社区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大力开展社区适应性培训,增强失业人员在社区就业的能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稳定社区就业岗位。
5、积极推进企业创业者培训。对有意在社区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开展工商管理、税务知识、企业管理、创业意识、营销策略、合法经营、服务质量保证等内容的社区创业培训。配合就业部门,引导失业人员自强自立,自谋就业。
6、再就业培训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群策群力,共同作好再就业培训工作。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区再就业培训的协调管理;各街乡的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本区域内就业转失业人员接受再就业培训的组织动员;区域内具有《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的定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承担再就业培训。
7、再就业培训要着重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失业人员培训后的就业率,形成各级劳动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的联动机制。鼓励培训机构在劳动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与用人单位挂钩,采取培训学校与用人单位、失业人员签订用工、培训双向协议书的方式,实施“承诺就业培训”的新型培训机制,实现定岗培训率达到50%,培训合格率达到90%,培训后再就业率达到60%的工作目标。
(二)加强政策宣传,区政府各有关主管部门及各有关社会团体加强协作,齐抓共管,按照市政府有关政策精神,大力开展“技能振兴行动”,积极推动企业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的开展。
1、按照政府分工,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全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区经委、商委负有指导企业开展职工培训的职责,区教委负责全区“大教育”的统一领导,因此,各政府部门应在职业教育方面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做好职工培训工作。各政府部门都有责任督促企业按照有关政策精神,提取工资总额的1.5%用于职业教育,并确保教育经费中的50%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2、各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本企业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计划,实行职工在岗和轮岗培训制度。企业培训可以采取多种模式。有条件的,可以立足本单位,强化自身的培训功能,自主培训本企业职工。从事就业准入工种的职工,应在本企业培训后,由企业组织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不具备自主培训条件的,也可以在行业主管部门或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协调下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本单位的职工有计划、有步骤的输送到培训学校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在2003年至2005年的三年内,使企业中级工的比例达到员工总数的50%,高级工比例达到20%。
3、在职职工培训应建立报表统计制度,有主管部门的应向主管部门填报报表,由主管部门交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汇总;无主管部门的企业,直接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填报报表。
(三)有关政府部门加强协作,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劳动预备制培训与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准入培训制度。
1、区教委负责对当年初、高中毕业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就学的毕业生进行统计,并配合劳动部门动员他们到区域内市级技校或其他具备培训资格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接受一年以上全日制职业技能培训。
2、区劳动部门负责会同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协调、动员区域内市级技校及其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实施“青年培训计划”,培养市场急需的职业技能人才。
3、建立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教委、经委、商委等各有关部门、各培训学校、区域内用人单位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各类职业介绍机构用工需求信息系统,沟通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用人单位提出用工要求,培训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激励新生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4、对从事就业准入工种的外来务工人员,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制度。凡是进入本市就业准入行业务工的外来人员,必须先行参加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培训(已持有职业资格证书者除外)。劳动者可以本人到各职业培训机构报名参加培训,也可以由用人单位组织在单位内部或到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在用人单位内部培训的,须参加劳动部门统一组织的劳动技能鉴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经培训仍不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者不得从事相应的行业或工种。
(四)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及农转居人员的职业培训,争取在三年内,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
1、充分重视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的重要意义,引导农村劳动力尽快融入市场导向的就业渠道,促进其转岗再就业。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意见》(京海发[2002]51号)文件的精神,在2003年至2005年的三年内,我区要对60%以上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总量要达到一万人以上,培训后的就业率达到60%。
2、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劳动保障局、经委、教委、农林委、商委、各乡镇等多个政府部门团结协作,齐抓共管,共同作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工作。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农林委负责建立培训网络,组织教学,鉴定考核,发放证书,指导乡镇开展培训。各乡镇负责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
3、农村劳动力培训要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根据我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前景,建立培训与就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增加农村劳动力培训后的就业率。应尽可能采取就近培训的方针,利用各乡镇或农村劳动力居住附近可资利用的教学场地及设施,送教上门,以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学。
四、保障措施与职责
(一)加强领导,建立区职业技能培训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劳动保障局、区经委、区教委、区农林委、区商委、区人事局等主管领导及有关专家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劳动保障局,负责全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制定我区职业技能培训发展战略、规划和工作计划。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全区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工作,通报职业培训计划执行情况和协调有关事项,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及监督机制。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区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制定当年的工作计划,并对工作计划所涉及的单位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指标分解。
1、区劳动保障局与区属各街道共同完成再就业培训任务。劳动保障局负责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要求下达指标任务,提供政策依据,制定工作方针,对街道的再就业培训工作给予具体的指导及再就业培训的经费支持,督促街道完成再就业培训工作;街道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对失业人员的政策宣传、再就业培训报名表的发放、组织失业人员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接受培训、直接组织失业人员在社区就业前的适应性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人数的统计上报。
2、区劳动保障局与农林委共同负责制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按区政府的要求下达农村劳动力培训指标,建立培训网络,组织培训资源,指导乡镇进行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并按区委区政府有关政策精神,给予乡镇培训经费支持;乡镇负责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加培训,完成培训指标。
3、按市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区劳动保障局负责制定区属及无主管企业在职职工培训规划,下达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指标,并指导企业进行培训;上述企业负责制定本单位当年培训计划,组织本单位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完成本单位培训任务。
(三)加大就业准入工种持证上岗的监察力度。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 第6号)中规定,国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技术复杂以及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工种(职业)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根据这一规定,劳动行政部门一直在对用人单位就业准入工种的持证上岗情况进行检查。今后,各行业主管部门、各用人单位应配合区劳动行政部门加大持证上岗工作的监察力度,规范用工行为,应持证上岗的人员必须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于经培训仍达不到要求的,应调离该岗位。今年,我区的持证率要达到90%以上。
(四)加大宣传表彰力度。职业培训工作是关系到企业提高员工职业素质,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的战略性问题,绝不能可有可无。因此,除了通过监督检查手段外,要通过各种形式在社会上,企业中营造开展职业培训,讲学习、比技术和有利于技术人才成长的氛围,同时在企业中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使用、工资待遇、岗位津贴相结合制度。对已取得技师或高级技师资格的人员,经考核聘任后应给予相应待遇。有条件的企业,每年要举行技术竞赛活动,对政府有关部门评审产生的本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和高级技师”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并给予津贴补助。
五、实施步骤
(一)2003年4月底之前,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完成本区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方案,并组织各有关单位实施;2003年9月底之前,区属各主要企业要完成本企业3年职业培训总体计划、分实施方案和量化指标,并报区职业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二)从2003年5月初起,街、乡、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区属各企业应按要求落实各项培训工作,填写进度报表并上报有关工作进展情况。
(三)区职业技能培训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通报职业技能培训情况,评估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各有关部门出现的问题,总结工作经验,年底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第四篇: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范文
为全面提高我县农村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加速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县局工作安排,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开展农业技能培训,推动“一村一品”产业建设,促进我县城乡经济统筹发展。
二、工作内容和目标
(一)工作内容
1、阳光工程
通过组织开展职业培训、技能培训转移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到第二、三产业或城镇就业,安排好培训工作,保证培训任务胜利完成,并宣传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2、新型农民和百万中专生
以提高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我县“三带一园”主导产业和“一村一品”发展要求,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积极开展培训,培养一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和以农业生产经营为家庭主要收入的专业农民,通过进村办班、培训指导,使受训的农民能够掌握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及相关知识。
以建设我县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大农民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主要工作内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1、阳光工程: xx重点围绕当前农民工就业量大的行业开展培训工作,使受训农民熟练掌握一项非农产业岗位技能,组织完成3500名培训任务,实现2800名以上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而转移就业,确保转移就业率达到85%以上。
2、新型农民和百万中专生
在我县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并根据各乡(镇、场)的特色农业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xx年5月30日前完成xx剩余19个村的培训任务,并根据省农业厅二年三不变的要求继续开展xx年的培训任务。按xx年县农广校招生情况,完成2个学期的现代养殖中专班教学内容。
三、机构和分工
1、组 长:ff2、副组长:gg 负责牵头组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
hh 负责牵头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培训
3、成 员:
aa:①负责阳光办、项目办日常事务。②安排协调好培训机构的任务。③负责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的培训项目监督管理。④完成交办工作。
bb:①负责农广校的日常事务。②完成阳光工程分配的培训任务。③完成xx年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④做好“百万中专生”教学工作。⑤完成交办任务。
cc:①负责农广校的日常事务。②负责做好培训机构与教学点的联系工作。③负责做好各项培训资料的整理归档。④完成其它交办任务。
dd:①负责培训项目的资金到位。②负责统计每个月培训项目实施进度。③负责及时上网查阅,按时完成网报工作。④负责宣传好培训的相关国家政策。⑤完成其它交办任务。
四、奖励办法
为加快培训项目实施进度,保证培训质量,充分调动项目工作组专职管理人员积极性,按照有关要求,完成培训项目任务,经农民培训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验收后,由农业局给予每人每个月100元的交通费、夜班补助费。
五、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报请县政府成立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和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农业局局长、财政局局长为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农业局、财政局、就业局及其它有培训任务的单位分管领导组成。
2、加大农民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实宣传内容,充分挖掘当地培训过程的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宣传。每月至少向省市提供两遍以上的宣传稿件。
3、监督管理。负责好本辖区内培训项目监管,严把招生关、培训质量关和转移就业。
第五篇:保安员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保安员职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全市保安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有效提高保安培训质量,提升保安队伍素质,促进保安队伍健康有序地发展。根据我市保安员培训工作的实际需求,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保安员国家职业标准》、《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为指导,按照《保安员培训教学大纲》要求,加强对全市保安员业务技能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保安员综合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树立保安队伍良好形象。
二、目标任务
根据公安部《保安员培训教学大纲(试行)》,使保安员了解掌握保安基础理论知识,职业道德知识;熟悉我国《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劳动合同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内容;基本掌握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消防法》、《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保安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保安培训机构管理办法》、《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等相关内容;熟悉《物业管理条例》、行业场所服务规范、大型活动安保要求、保安礼仪知识相关内容;掌握徒手攻防、徒手带离、捆绑、现场一般救助等基本技能和基本体能达标训练;掌握守护内容,熟记出入守卫(门卫)、目标部位守护常识、服务内容和岗位要求,严格遵守出入口守卫(门卫)、目标部位守护操作规程、技能和勤务制度;掌握巡逻内容,熟悉巡逻基本常识、巡逻服务内容、人群聚集场所常识、人群控制服务内容和岗位要求,巡逻操作规程和技能;了解掌握消防器材使用、道路交通指挥等技能,确保保安员具备相应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培训方法
(一)培训形式。保安员培训、轮训采取分期分批的方式,每年计划培训10期,每期实际培训时间为120学时,其中在校业务培训时间为60学时,由培训学校组织授课,市局治安支队统一组织考试;函授时间为60学时,由各地公安机关管理部门、保安服务公司和单位自建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各地公安机关按市局治安支队统一命题,组织考试,并上报每期成绩。
(二)培训对象。保安员培训对象为:全市公安协勤、保安服务公司正在从事保安服务人员、申请报名参加保安员资格考试人员和单位自建组织自行招用从事保安服务人员。每期培训由各派出所协勤人员安排2名参加,各保安服务公司安排8名参加,市局和各地公安机关有关用人单位每期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保安员培训人数,培训人员经考试合格发给保安员证。
四、组织实施
(一)市局治安支队对培训期间进行全程监督指导,对培训学校的教案、计划进行审核,并组织试讲。
(二)保安员培训、轮训分别由市保安培训学校和慈溪、宁海两个保安培训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并负责对在校学员进行规范管理。培训学校依据《保安培训机构管理办法》、《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和《宁波市保安员培训教学大纲(试行)》,制订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由保安员职业技能培训专(兼)职教官担任教学。每期培训内容、计划和培训情况须报市局治安支队备案。
(三)按照《保安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各项规定,与学员签订规范培训合同,建立培训学员电子档案。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安员培训工作是提升保安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形象,推进保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必要途径。各地要深刻认识保安员培训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工作措施,确定专人负责,落实培训工作。
(二)深入调查摸底。各地要对公安协勤(各用人单位保安数量逐个列出)和保安服务公司保安员的数量、有无培训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并做好统计(附登记表),登记表和培训计划于4月15前上报治安支队。
(三)落实培训人员。各地公安机关按照培训人员分配要求,将每期保安员培训计划上报治安支队。市局治安支队根据保安培训学校培训能力,安排每期培训时间。
(四)加大培训力度。为推进保安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各单位要有计划安排保安的培训任务,落实每期培训人员,把现有未培训的保安人员和已培训保安队长、业务骨干纳入培训、轮训计划,确保年底全市协勤和保安服务公司保安员培训、轮训任务完成80%以上。同时,对企业、物业服务单位的保安人员做好保安员证培训工作,确保保安员人员均持征上岗。
(五)规范保安管理。各地公安机关切实加强对用人单位保安队伍的管理和保安员证督促检查。治安支队将会同保安协会不定期组织明查暗访,对未培训或未取得保安员证上岗的保安员,责成属地公安机关限期达标培训。此项工作将纳入保安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