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的正确处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大全5篇]

时间:2019-05-13 11:0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子垃圾的正确处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子垃圾的正确处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第一篇:电子垃圾的正确处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电子垃圾的正确处理对环境的重要性

摘要要解决电子垃圾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观念上的责任性和行动上的有效性。要充分认识到电子垃圾的毒害性和其本身资源的丰富性。分析了目前电子垃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出路的思考。关键词电子垃圾资源环保

引言

电子垃圾正成为危害人类生活的严重隐患。到目前为止,中国对电子垃圾的处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而电子垃圾已经严重破坏了中国土地的环境状况。新世纪的中国发展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在考虑到资源问题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社会中的各个角色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本文从电子垃圾治理中的政府、厂商、消费者等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行动建议,以实现电子垃圾有效经济的治理。

一电子垃圾的现状

1.1 国内电子垃圾的产生

国内电子垃圾的产生以手机为例,1991年我国手机用户只有100万户,至2004年3月达2.5亿户,201 1年已达7亿户。如果按每部手机平均使用3 a计算,那么我国每年废弃或者报废的各类手机达7 000多万部,再把与手机有关的附件与电池一起计算,手机及其衍生的电子垃圾约40万t。由此可见,电子垃圾普遍的增长速度约为普通废品的3倍。[1]

另外,在盲目从众追求新意的心理因素引导下,外加之经济水平的提高,大多被废弃的电子产品仍然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该完全可以避免的浪费尤其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

1.2 国外电子垃圾的大量“入侵”

海关总署与国家环保总局曾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进口的报废计算机、废电视机及其显像管、废复印机、废显示器及显示管、废家用电话机、废摄(录)像机等1 1类的废电器进行了禁止。但仍有一部分不法商人夹带大量废旧电子零件进入国内。国家环保总局的网站上公布,进口的电子垃圾在我国上岸的区域出现了扩大的态势,从广东省一直蔓延到全国其他省市,如上海市、天津市、湖南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等地。此外,一些未签署《巴塞尔公约》(Basel Convention)的发达国家的企业还想方设法把电子垃圾转运到我国境内,同时国际之间的垃圾转运业务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作为我国信息产业具有相当发展程度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每年就制造了3万t的电子垃圾,2005年这个地区的电子垃圾达到了新的高峰,之后每年的电子垃圾生产也都超过5万t。美国制造的电子垃圾有80%以出口的形式通过集装箱转运到了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与巴基斯坦,这其中,我国占其总数的90%。[2]

二电子垃圾的危害

2.l电子垃圾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

电子废弃物的成分复杂,不少家电含有有毒化学物质,其中半数以上的材料对人体有害,有一些甚至是剧毒的。比如,一台电脑有700多个元件,其中有一半元件含有汞、砷、铬等各种有毒化学物质;电视机、电冰箱、手机等电子产品也都含有铅、铬、汞等重金属;激光打印机和复印机中含有碳粉等。电子废弃物被填埋或者焚烧时,其中的重金属渗人土壤,进入河流和地下水,将会造成当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直接或间接地对当地的居民及其它的生物造成损伤;有机物经过焚烧,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如剧毒的二恶英、呋喃、多氯联苯类等致癌物质,对自然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铅会破坏人的神经、血液系统以及肾脏,影响幼儿大脑的发育。铬化物会破坏人体的DNA,引致哮喘等疾病。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会转变为甲基汞,进入人的大脑后破坏神经系统,重则致人死亡。遗弃后的空调和制冷设备中的氟利昂排放到大气中后将会破坏臭氧层,引起温室效应,增加人类皮肤癌的发生几率。溴系阻燃剂和含氯塑料低水平的填埋或不适当的燃烧和再生将会排放有毒有害物质。[2]

2.2资源的浪费

电子垃圾的回收,其中蕴含的经济价值也是巨大的。小商小贩已成为回收电子垃圾的主力军。[2]一些小作坊,主要使用普通工具进行拆解,从而获得铜、铁、铝以及热固性塑料等材料,把他们直接卖给回收点。将剩余的残渣废弃物以及热塑性的塑料直接丢弃或者焚烧。而这些残渣废弃物还含有大量可供回收利用的贵稀金属 J,如:金、银、钯、铟等。例如,平均1 t电脑板部件要用约0.9 kg黄金、270 kg塑料、128.7 kg铜、1 kg铁、58.5 kg铅、39.6 kg锡、36 kg镍、39.8kg锑、还有钯、铂等贵重金属。电子垃圾中的贵金属含量是天然矿石的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而回收成本却低于开采自然矿床。因此,提高电子垃圾回收技术是解决中国电子垃圾污染的根本出路。[3]

三 电子垃圾的主要来源及价值

电子垃圾主要包括电镀废弃物、废电池、废电子元件、废旧电器、废通讯器材等。贵金属如金、银、钯等由于具有低电阻性和良好的抗腐蚀能力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领域。目前,在电子垃圾中回收贵金属主要是从废旧的计算机和废弃的印刷电路板中对贵金属进行回收,回收最多的是金、银。据统计,1 t随意搜集的电子板卡中含有约272 kg塑料、130 kg铜、0.45 kg黄金、41 kg铁、30 铅、20 kg锡、18 镍和10 kg锑。我国每年至少报废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电冰箱、500万台洗衣机、500万台电脑及上千万部手机。在快速更新换代的手机中就含有金0.28 kg/t、银2 kg/t、钯0.1 kg/t。由于电子垃圾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汞、铅、镉等)、多氯联苯及卤素阻燃剂被列为危险废物。中国每年会产生5亿多吨的危险有

毒废物,成为巨大的污染源。日益严重的电子垃圾污染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但同时电子垃圾还孕育着循环经济。全球消费的电子产品所含黄金总量超过320 t,市场价值估计超过160亿美元;白银7 500 t,市值估计达50亿美元。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中含有的贵金属量升幅巨大,但回收比率低。以黄金为例,这类贵金属的回收率只有10%至15%。报告推测,每吨线路板和每吨手机分别含大约200 g和300 g黄金,而金矿石的平均品位只有每吨5 g。这意昧着,同样是一吨量,电子垃圾的“含金量”是金矿石的40至60倍。全球范围内的电子垃圾处理业(不含材料回收)产值有望从2011年的91.5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202.5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17.22%。2010年中国电子垃圾产量已达230万t,预计到2015年将进一步增加到560万t。西方国家从上世纪7O年代初就开始研究从电子垃圾中回收贵金属,其回收方法主要包括手工拆解、机械处理、火法冶金及湿法冶金等传统技术和生物技术、微波热解及螯合树脂吸附等是近几年较重视的新兴技术。因而科学高效地应用上述技术回收电子垃圾中的贵金属十分重要,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环境压力,而且还可以回收金等宝贵的二次资源,缓解世界日益枯竭的资源危机。

四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对策

4.1国外的电子垃圾处理经验(以德国、美国为例)[5]

德国是工业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基础实力雄厚,但同时也是自然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因此德国特别重视资源的节约切环保意识也非常强烈。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管理方面德国属于起步早,发展水平高,发展意识强的国家。

首先在1991年德国就制定了《电子废物条例》(Electronic Waste Ordiance),要求电子产品的生产厂家、进口商承担接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返还的责任,自此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1996年的《物质封闭循环与废弃物管理法》(Closed Substance Cycle and Waste Management Act).还于2005年3月16日颁布了《关于电器电子产品销售、回收和环境无害化处置管理管理法令》等。制定的种种法令,明确的将产品持有者、公共废弃物管理机构、销售商、生产者的义务纳入法律轨道。并且规定了德国联邦环境署(UBA)承担起监督管理责任。此外还采取了一定的资金保障措施防止了生产者破产后出现的尴尬局面。目前德国的回收率达80%-90%,回收责任100%被履行。

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4]。美国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数量也堪称第一。但对美国消费者来说。处理旧家电并不是件难事。因为除了政府机构提供的回收渠道外,不少生产厂商和零售商也都有自己的回收措施。例如著名的家电零售企业“百思买”,就通过设置店内回收亭、上门回收旧家电、以旧换新等方式回收旧电器。而苹果公司则鼓励消费者将所有电池和

iPod送到其遍布美国的247家门店进行回收。消费者在购买新的iPod时,可以用旧的iPod抵价10%。

4.2对电子垃圾进行专项立法

目前,我国和电子垃圾管理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主要有:1996年出台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0年颁布实施的《产品质量法》、2003年出台的《清洁生产促进法》、2007年出台实施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和《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2009年颁布实施的《废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通用技术要求》、2010年出台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以及201 1年颁布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6]与此同时,就电子垃圾进行管理的有关专项立法的工作还在进行当中,有待出台的可以全方位保障和指导电子电器产品进行清洁生产以及对电子垃圾进行综合回收、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等各个环节工作综合治理的1部法律法规正在制定和落实中。由于现行立法的侧重点都不尽相同,即出现了立法的冲突与交叉,从而导致电子垃圾管理责交叉重叠、政策重复矛盾。同时,加强管理电子垃圾还需要制定新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政策,这些规范性文件一般和已有的或颁布的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性的规范标准也产生了冲突,从而产生了制度方面的缺陷。在这些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给予重视,需要采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有关手段,尤其是法律手段进行解决。

4.3引导和扶持电子垃圾回收与处理的企业

诸如销售者、生产者、消费者、回收企业以及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需要借助有效的机制共同承担对电子垃圾回收和处理的所有责任。除了具有传统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的特点之外,电子垃圾回收与处理企业还因为它对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贡献,所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质。可是作为新兴的产业,由于多种原因而面临着严重不饱和甚至无法生产的尴尬局面。因此,在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同时,需要政府发挥和加强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对相关企业及其经营政策的引导,对于一线企业与部门的政策需要切实提升支持的力度,通过减免税收方式,采取政策引导来加强管理电子垃圾市场以及通过打击非法的回收渠道等方式提升整个行业的实力,从而引导其走向良性循环发展的道路。[7]

4.4通过教育来促进电子垃圾获得综合治理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普通民众对电子垃圾危害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可以把电子垃圾回收及其处理的有关知识化繁为简、融会贯通地写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的教材中。并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使广大中、小学生理解电子垃圾造成的危害,由此从小培养和树立起环保意识。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开展经常性的且形式丰富的公益性宣传活动,提醒广大公众注意和警惕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恶果,以此促进人们端正环保的理念。在宣传中

要注意几点:第一,基础性,循环经济理念纳入各级学校教育,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长,以家庭影响社会;第二,针对性,制作适应不同阶层多种文字的宣传资料;第三,趣味性,宣传品做到寓教于乐、老少皆宜;

四、持久性,宣传品的载体形式多样,有广告衫、日历卡、笔记本、公交车等,使人每天看得见记得住。

4.5开展合作并有序治理电子垃圾

与其他国家在电子垃圾的回收和处理方面进行技术、法律、资金等多层面和多层次的国际合作,而且可以根据“巴塞尔公约”与发达国家一起寻找解决问题之道,从而促进全球电子垃圾得到合理有序的治理。[8]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就是要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明确生产商、消费者、政府以及回收处理企业各自的责任,形成一个闭路循环体系来解决电子垃圾问题。生产商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监控;消费者不仅要提高环保意识,还应明确在电子垃圾回收处理中应承担的责任,配合做好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工作;政府应充分发挥监督管理作用,完善法律法规,做好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工作以及对专业处理企业的扶持工作;回收处理企业努力开发新处理技术,降低处理成本。

参考文献:

[1]路阳:浅析我国电子垃圾的现状与治理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12年8月,第20卷第4期,P34

[2]夏志佳:电子垃圾污染与防治对策[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3,P24-25

[3] 杨慧芬.张强.固体废物资源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寿川:让电子垃圾回收利用步入循环经济轨道,[J]市场报,2003年11月7日

[5]李金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管理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11.1,P3-5

[6]何阳葵: 循环经济:电子垃圾治理之路[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0月,第15卷第5期,P104

[7]杜靖宇,周蓉蓉:利用循环经济解决电子垃圾问题[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8月,第33卷第8期,p102

[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M],2006年7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建立电子垃圾产业化体系是加速循环经济的必要措施》,P1

21附录

电子垃圾的传统处理方法和回收处理新技术:

1.传统方法

机械处理:利用电子垃圾的密度、导电性、磁性、表面特性等各组份物理性质的差异从而有效地分离电子垃圾中的金属和非金属,该技术主要包括拆解、破碎、分选等处理过程。

火法冶金:利用高温加热使电子垃圾中的非金属与金属相互分离,贵金属在融熔状态下与其它金属熔炼物料或熔盐形成合金。在把表面的浮渣去除后,将熔融合金经化学精炼或电解精炼处理,从而达到贵金属与其他金属分离的目的。

湿法冶金:其基本原理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根据经过机械处理的电子垃圾中的贵金属颗粒能够浸出的特点,将其从电子垃圾中与其他金属分离出来并从液相中予富集回收,其中包括浸出液的溶剂萃取、沉淀、置换、离子交换、电解等过程。

2.新技术

生物技术:利用某种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与电子废弃物中的金属相互作用,产生氧化、还原、溶解、吸附等反应,从而实现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

微波热解法:将电子垃圾粉碎后用微波加热使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挥发;当加热到1 400℃左右时废料中的金、银和其它金属形成玻璃化物质,冷却后以小珠的形式分离出来。

螯合树脂吸附法:螯合树脂上的功能原子与溶液中的贵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在条件合适时又将络合的离子释放出来,不同的螯合基团对贵金属离子有不同的选择性。

第二篇:公平是和谐社会重要特征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述要“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三次学术研讨会日前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与会者围绕如何看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平问题进行了探讨。与会者指出,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只有正确地理解公平的 涵义,才能明确和谐社会的目标。政治经济学视角中的公平主要是指分配公平。要正确把握公平的科学内涵,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体来说,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公平是经济关系的观念化的表现,讨~平问题必须研究社会经济关系。其次,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公平的标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社会制度的统一的、亘古不变的标准,更不能用“永恒的公平”、“公平的分配”等臆想的标准去评价社会生活、制定具体的社会经济政策,而必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去把握公平。第三,不能仅仅从伦理道德观念出发去评判公平。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唯一公平的分配制度,因而既不能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平理解为平均,也不能放任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公平是在尊重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基础上能够保护困难群众的公平,它承认差距的存在,但这种差距应是合理的、适度的。与会者认为,维护公平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积极推进改革,着力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阻碍公平实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失业问题、政府社会保障能力有限问题、土地征用带来的失地农民问题、环境污染带来的生态保护问题等。这些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说需要通过改革体制、健全机制来解决。有学者指出,在企业中建立由生产资料所有权、社会力量、劳动和知识等因素共同参与企业决策的现代产权制度,是维护公平的有效手段之一。二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要求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切实把提高效率与维护公平有机统一起来。

第三篇:公平是和谐社会重要特征

文章标题:公平是和谐社会重要特征

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述要

“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三次学术研讨会日前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与会者围绕如何看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与会者指出,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只有正确地理解公平的《

公平是和谐社会重要特征》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公平是和谐社会重要特征。

第四篇: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第一次把和谐社会的内涵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教育科技文化等发展水平还不高。在国内,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社会结构的变化加快,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需求更趋多样,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正面临着并将长期面对一些复杂、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国际上,我国改革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又面临着来自外部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军事等方面的严峻压力。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要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办好国内的事情,提高我们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能力,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第一,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和谐胡锦涛同志指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实现经济发展和谐,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五个统筹”,努力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一是要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解决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够平衡的状况。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国家重点扶持的592个穷困县,80%以上的在中西部地区。从去年全国GDp的比重看,东部占60.5%,中西部占39.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84年为1.7:1,2003年扩大到3.24:1。如果考虑到福利、生产成本支出等因素,实际差距可能为5到6倍。区域和城乡发展失衡,既影响现代化建设全局,又影响社会政治稳定。要搞好统筹兼顾,处理好城乡发展悬殊、区域发展失衡、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的状况,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科学把握和正确处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内外之间的关系,驾驭发展全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实现发展与开放的良性互动。解决地区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一方面,要鼓励沿海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并继续发挥优势,带动全国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支持和帮助内地发展,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解决城乡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要重点解决“三农”问题。去年以来,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采取了更有力政策措施,努力解决城乡差距,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明天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五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三年就可以实现,将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二是要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增长方式不够和谐,突出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十五”前三年,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固定资产投资近45亿元;我国每增加一万美元GDp,消耗的能源分别是美国的4.7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我国每增加一美元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倍,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有16个在中国。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容易导致经济增长大起大落,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只有在既快又好地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速度与结构的相统一;必须以改善质量为关键,促进速度与质量的相统一;必须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促进速度与效益的相统一,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三是要解决好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恶化,资源能源供应高度紧张,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保护方面出现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黄河出现断流、淮河遭污染、云南丽江自然景观遭破坏等等问题,虽然投入了巨额经费进行治理,但收效仍然不大。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抓紧解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表明了中央政府解决好生态环境的决心。第二,要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实现社会环境和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越来越强,对我们党和政府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能否维护和实现好社会公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重要。一是要坚持兼顾公平促进和谐。不公平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受到不公平待遇,大都是要抗争的。如(作者注:此处为一集中上访的例子,集中反映的问题分类及分析)现在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差别扩大,分配不公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不解决收入分配差别过分悬殊的问题,社会矛盾也会越积越多,社会冲突就不可避免。因此,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解决好分配收入不公的问题,创立较为完善合理的三次分配体制。一次分配主要考虑效率,二次分配重点兼顾公平,三次分配进行社会救济。运用体制、机制、政策、税收多种手段,依法保护合法收入,打击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形成效率与公平有机统一的分配机制。二是要努力创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现象中,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出在法治上,有些地方执法人员不能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办案,有的漠视法治,法律意识淡薄。因此,要实现和谐,必须加强法治建设。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要不断加强法制宣传,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制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自觉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三是要实现和谐相处,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当前,我国不同的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有其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会存在各种形式的利益纠纷和矛盾,这是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之一,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冲突,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由于当前社会上利益差距引起的不满增多,矛盾的冲突时有发生,(作者注:此处为一起成功化解矛盾的例子)由此可见,要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疏导、协调、分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体制机制,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第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实现政治环境和谐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及时处理各类人民内部矛盾,让群众安定和谐地享受发展的成果。不要让人民内部矛盾“滚成雪球”、“聚成火山”,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影响到执政党的基础。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关心群众利益。党的方针和各项工作部署只有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取得成功。而要得到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就要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发展和创造政绩的根本目的。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好群众的收入是否增加、退休是否能领到养老金、下岗了能否再就业、孩子能否上得起学、生病了能否看得起病、利益受到侵害能否得到公正处理等等问题,任何一项改革发展措施的制定都考虑到是否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实现了群众的利益,群众才会真心实意地支持和拥护我们,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稳定。(作者注:此处为一成功解决突出问题的范例)二是要推进改革发展,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在改革发展中,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达到富民、安民的目的。为民,是我们推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谋划发展时,我们要首先考虑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务实,是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让群众富起来。清廉,就是要在生活、工作中,处处坚持清正廉洁,自觉抵制腐败。只要我们在推进改革中,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无私地为群众谋利益,才能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作者注:此处为政府牺牲某些利益,为民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三是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和联系,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对棘手的问题,要采用说服教育、协调沟通的方法,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力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化解群众的意见和不满,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作者注:此处为联系实际的实例),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群众联系制度,组织好、协调好群众的事情,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四是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民主有利统筹各方,广纳群言,兼顾利益;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利于我们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促进各种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此外,要大力发展先进的文化建设,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因此,要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努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各种先进文化培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人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正解处理、解决各种社会矛盾,虽然不是我们哪一个领导、哪一个部门独立能完成的事,但是,如果我们的每一个领导,每一个部门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都能够充分地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能够考虑到如何以我们的工作去创造和谐音符,而不是相互推诿责任,更不是制造差距、激化矛盾,我们的社会矛盾就会少一些、社会积极因素就会多一些。因此,我认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我们每一个国家公务人员密不可分,我们的国家机关各部门,我们的国家公务员,都应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民才会回归对党对政府的信任,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五篇: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在人民内部所呈现出来的矛盾也更加复杂化、多样化,比如政府公信力问题、城乡收入扩大问题、农村教育改革问题、农民就业问题等等,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发展起来的问题比不发展要多得多,不发展就是一个问题,那就是死路一条,而发展起来以后,富起来以后,蛋糕做大以后,问题自然就多了”。在新的时期,我们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就要认真学习和灵活运用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在该报告中,毛泽东同志正确区分了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并且总结出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有效地方法——“团结——批评——团结”。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才能维护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全局,才能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

通过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我深受启发,并利用暑假回家这段时间,通过走访郸城县政府、民政部门、信访局、石槽镇政府和听取街坊邻居、亲朋好友的反映以及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了归纳整理,得到了一些比较客观的结论,并有充分的事例为证。调查的问题主要围绕着“目前城镇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城镇一体化建设的具体方案”、“人民内部矛盾的焦点问题”及其他问题展开,调查手段上并不是简单的听人口述,而是通过查询网络信息及实地查看才有了一定的进展,虽然也有一些论据不是很充分,但绝不是凭空捏造的,通过个人不懈的努力,于开学之初完成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调查报告。

本调查报告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当前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分析;二是运用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原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三是对人民内部矛盾在短时期和长时期可能发生的演变预测。

一、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首先,我要简单说明郸城县目前的发展状况。郸城县仍属于省级贫困县,不过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目前,相关报道该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超亿元企业12家,总产值达到190亿元。其中,河南金丹乳酸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世界最先进的“L-乳酸工业化生产”技术,推动了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乳酸生产规模由2006年的6万吨发展到目前的2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河南财鑫集团2009年实现产值53.3亿元,利税2.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7.6%和21.9%。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势必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郸城城内唯一的人工河——洺河,投资2.6亿进行整治,但仍然走不出“污染——治理——污染”的怪圈;郸城县政府没有正确衡量本县的承载能力,修建了不少大型工程,如观光小火车、别墅群、星级饭店、星级电影院等,这种“高瞻远瞩”脱离了郸城作为贫困县的经济基础,违背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被称为“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这也是导致郸城底层人民仍未脱贫的重要原因。而造成郸城长期贫困的重要原因是贪官污吏,回到二十年前,淮阳还是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只是个赶庙会的小镇;而郸城已经属于县级城市了。可是,由于郸城县领导班子连续几任没有大的作为,而且出现了一批批腐败分子,交通局、国土资源局、住建局、环保局、卫生局及人大代表等都有侵吞国家资产、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蛀虫”,造成郸城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其次,在广大农村,青年人纷纷流向大城市,留下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和孩子,农民依然是低效率、低收入、低消费,缺乏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新型农民以及人民入股的联合乡镇企业等。农民在医保、低保问题上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但是文化生活并没有变得丰富起来,幸福感也没有提高。

(一)政府公信力有所下降,党群关系不够融合。郸城虽然是个小县城,但是政府已经能够利用网站来传达信息和征求民意,国家部门也要求党务、政务公开,但是它却依然保持着神秘性。例如,政府修建观光小火车一事,首先在决策上就存在失误,而在申请项目资金上更

是含糊不清,被中央新闻批评为“形象工程”;其次,外人都认为是斥资一千万,但是我打听到的却是一亿五千万,如此悬殊。记得当年修建人民广场时也有200万、600万、800万等不同说法。可见,政府工作不透明,在决策程序上没有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搞起领导权威,就无法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部分党员贪污腐败,而往往轻判,甚至依然逍遥法外,搞特权,严重伤害了人民的感情,也影响了党群关系的和谐。另外,政策执行不力,郸淮路迟迟没有修建,村村通也没有达到目标,常常进城的人总会感叹:年年修路,年年失修。

(二)社会阶层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不再是简单的分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而是国家工作人员(政府官员)、教育科研人员、企业领导层、公司职员(具有规模的国企或民企正式的员工)、普通工人、农民工、农民等阶层。按照生活标准和待遇,一般划分为三个层次,政府官员、企业领导属于第一层次;教育科研人员、公司职员属于第二层次;普通工人、农民工、农民属于第三层次。据观察和了解,政府官员的收入大致在3000——6000之间,只是住的是高楼别墅,行的是轿车,出入于星级饭店,所以和高收入的企业领导并无区别;而教育科技工作者可谓是按部就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基本保证能够在县城里买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以及使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处于第三层次的工人或农民,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无论是打工还是种地都是维持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很难实现买房和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

(三)宗教信仰与宗教改革问题。近些年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速度让人惊叹:1997年官方文件称基督教徒有1000万;2004年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曾圣洁在“了望时代周刊”上称基督教徒有1600万;2010年《宗教蓝皮书》宣布基督教徒有2305万。这种增长速度难道政府不为之担忧吗?以前看到人们去教堂做礼拜、唱圣歌、过圣诞节、吃圣餐很是新奇,尤其是在教堂举办的婚礼更是吸引目光。而如今,这些五彩缤纷的活动使人司空见惯了,本人对这样的宗教活动并不持有异议。但是宗教信仰自由并不是说就可以放任自流,该引导的还是要引导,该限制的还是要限制,该反对的还是要反对。就基督教教义而言,是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共存的,但是讲经者绝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加入自己的主观思想,那么就有一个问题需要慎重考虑,就是讲经者会把什么样的思想灌入到这些信徒头脑中。我也听过几次讲道,他们不仅给人以消极的、被迫接受的心理认识,而且将社会的反面思想蓄意扩大,让人对社会彻底失望,一心寄托于主。这种危害不仅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于年轻的信徒也百害而无一利。另外,宗教在财务问题上也不透明。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认识人民内部矛盾,就要与敌我矛盾分清界限。人民内部矛盾在根本上利益是一致的,是非对抗性的,不能像对待敌我矛盾一样使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而是用说服教育的方法、用讨论批评的方法去解决,就是毛泽东总结出来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一)人民参与的政府才是真正的人民政府。政府只有转变工作作风,站在人民的利益上考虑问题,并且认真听取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保持信息的公开、畅通,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信赖,才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讲话中提到党群关系的责任方主要在于党员,同样政府和群众的关系也是这样。这强调的不是是非关系,即使政府的决策是正确的,但得不到群众的理解,说明政府没有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没有和群众保持良好的沟通。但是如何才能保证人民能够参与到决策上来呢?这绝不是空口说说而已。首先,县人大代表的选举问题。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人大代表的候选人是各校校长、各院院长、各企业领导等,几乎没有普通教师、工人、农民的一席之地,就人大代表自身要求而言,是应该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更重要的是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有效监督政府的决策、执行,所以事实上现在的教师、部分工人及农民都更适合成为人大代表的候选人。其次,司法独立问题。在小县城,司法很难独立。公、检、法往往混为一谈,都是看政府领导人的眼色。因此,闹出了镇政府告市县两级政府的惊人案例。最后,群众上访、信访问题。近年来,群众上访骤然增加,而且越级上访、赴京上访成了焦点。但是,我县公安局立起一张宣传牌,上面写道:对无理缠访、闹访和赴京非正常上访坚决予以拘留、劳教,依法打击煽动、操纵他人信访或恶意组织集体访。这样的标语能拉近政府和群众的关系吗?

(二)缩小城乡差距,在于兴办乡镇企业,走出一条“专家指导、农民入股、联合经营”的道路。委派有经验、有技术的专家到农村进行实地勘察、指导,联合当地的乡镇企业,组成一体化的集体企业,并拉农民入股,从种植、收获、加工生产、运输到经营销售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受益人群。乡镇企业以农产品的加工、衣帽加工为主,便于就地取材,而且吸引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同时也可缓解城市就业的巨大压力。但是,农民最担心的就是土地问题,土地流转和使用应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走,决不能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

(三)信仰危机,在中国人的心里普遍存在。前面已经说过,近年来中国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急剧增多,这绝不是什么好现象。虽然说信仰自由,而基督教本身的消极思想中国人很早就知道的,但是现在反而更加相信它了,说中国人在逃避信仰危机是不正确的。因为,建国初期基督教徒只有100多万,党员不过千万,但是中国有近14亿人口,没有信仰的一直都很多。如果是为了逃避信仰危机,中国可以什么都不信,而今大批人选择西方的基督教,分明他们的某种心理与基督教教义相吻合,或者那些讲道人灌输了某种思想,使他们逐渐对社会丧失信心。另外,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似乎有抬头趋势。许多一元人民币上印有反对党等反动言论,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对于思想问题,要分清是对抗性的还是非对抗性的,如果在思想上仍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祖国统一的,仍可以通过引导、批评教育来实现团结;但是对于邪教组织,必须予以取缔,用暴力的手段进行严厉打击,以免在群众中引起动荡。

三、人民内部矛盾的发展演变预测

首先,政府和群众的关系体现为“缓和——紧张——缓和”的波浪式曲线,但是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政治觉悟的提高,在未来的某一时期内紧张局势会加剧。现在,政府、医院、学校等这些原本属于非盈利性的机构都成了“金字门户”,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严重下滑。不过,政府也在竭力维护自身的名誉,上级政府也会不遗余力的维护政府形象,当然不能放过人民的公敌——贪官污吏。高官落马,在一定时期内仍会呈增多现象;但是,打击力度也会有所加强。

其次,社会阶层分化,贫富差距拉大已经超出了警戒线。而在短时期内,很难有很大的改观。不过,城市发展逐渐达到饱和状态后,农村发展自然会迎来新迹象。但是,目前我们应将优惠政策转向农村,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乡镇企业的活性,不能等到城市萧条了以后,否则又将出现城乡失衡现象。

最后,信仰危机主要源于人没有对自身文化形成认同感。中华五千年文化,以龙为图腾,拼搏进取,自强不息,勤俭节约,以和为贵,讲究仁义、孝道和诚信等等,这些足以让我们引以为豪。如果我们能够勤劳致富,乐善好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一份贡献,人生不是很完美了吗?中国教育不是教人如何获得证书,拿到更高文凭,而是如何树立理想和坚定信念,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及找到人生的落脚点。从教育抓起,是改变信仰危机的关键。

下载电子垃圾的正确处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子垃圾的正确处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定稿)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并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2......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民族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

    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五)加......

    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课

    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

    男女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文章标题:男女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性别平等主要是指男女两性权利和机会的平等。性别平等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

    和谐机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从适合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出发,鲜明......

    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四个一学习实事求是内容提要:反腐倡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我们要加强学习,充分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反腐倡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贯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