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需求与供给角度看初中英语教师培训
从需求与供给角度看初中英语教师培训
徐浩
【论文分类】中学外语教与学
【论文网络来源】http:///G38
1【学刊期数】2009年02期
【论文期刊来源】《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版》(京)2008年9期第19~22页
【作者简介】徐浩,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内容提要】 本研究从需求供给角度对初中英语教师培训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校本培训供给以及与教学直接相关的培训供给不能完全满足教师的需求;(2)教师的需求多着眼于解决现实教学问题,且教师充分肯定这些需求的短期效用;(3)有些培训供给并不能创造即时价值,但教师相信它们对自身专业发展具有长远意义。
【关 键 词】教师培训/需求/供给
一、引言
在职教师培训被认为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国家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培训的数量有所增加,培训质量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培训模式也不断多样化(李雁,2007)。有的学者提出应从教师培训的背景、教师身份和教师培训中的教学法三方面加强对教师培训的理论研究(朱益明,2006)。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探索,但我们似乎忽视了教师自身的需求对培训的实效可能带来的影响(周小山、严先元,2002)。有的学者(于兰、孙启林,2007)甚至批评“教师培训”这一概念本身就将教师视为一个被动的角色。
笔者对北京市部分区县的初中英语教研员进行了访谈,询问了区一级教研活动的设计依据。结果发现,多数教研、培训规划都是基于以往的经验或相关的外语教师发展理论进行的。有些区县在设计教师培训活动前进行了一定的调研,但调研对象仅限于少数学校的教研组长,并不能代表大多数教师的真正需求。
受训教师也具有学习者身份,应当被看做培训的主体。同时,教师的需求往往来自教学实践的需要,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具体困难与障碍的最直接反映。教师的需求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应当是培训规划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其需求的满足情况更应当是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文拟从需求供给的角度,通过一项问卷调查,初步考察目前北京市初中英语教师培训需求、培训供给以及教师对培训长短期效用的主观感受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对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具体来说,本调查预计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教师的培训需求(以下简称“需求”)与教师实际参加的培训(以下简称“供给”)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这种差异呈现何种特征?
2.需求与教师对培训长、短期效用的判断之间是什么关系?
3.供给与教师对培训长、短期效用的判断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调查方法
本研究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旨在获取来自一线教师的真实情况。
1.调查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来自北京市城八区的49所中学,各区样本学校为4~7所。共有650名初中英语教师填写了问卷,其中有效调查对象为622人,调查对象流失率约为4.3%,在可接
受的范围内。有效调查对象中,男教师为60名,女教师为562名。按照职称分类,实习教师为43名,二级教师为185名,一级教师为292名,高级教师为102名。样本学校和调查对象的选取遵循便利原则,即根据调查时间、地点的可行性选取最便利的调查对象。非随机抽样或非分层抽样调查在样本代表性上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因本调查的调查对象人数较多,地区覆盖面比较广泛、均匀,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不足。
2.调查时间和地点
本研究的调查时间为2007年3月至6月,跨度为4个月。调查利用各级教研活动(如教材分析、新教师培训、观摩课等)下发并当场回收问卷。每一个调查地点的调查中,在简要讲解问卷作答方法后,统一下发问卷,并在15分钟后统一回收。下发、回收问卷的工作主要由英语课程教学论的研究生完成。
3.调查问卷的编制
编制调查问卷前,笔者对6名区教研员以及同区域内的24名初中英语教研组长进行了访谈,目的是收集目前各区、各校普遍采用的校本培训和非校本培训(主要指区教研室统一安排的培训)的形式。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培训仅包括与英语教育教学相关的培训,其他方面的培训(如班主任工作、师德、法规等)并不在考察之列。研究发现,校本培训的形式主要有“互相听课、评课”“教研组内的教材分析”“理论书籍、文献的阅读”“说课”“外请专家讲座”和“教研员/教研组长单独指导”六种;非校本培训则主要包括“集中组织的讲座”“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公开课观摩与讲评”“教学、科研论文评比”和“集中组织的教材分析”五种。
这11种培训形式构成了本调查问卷的基本内容。问卷要求接受调查的教师对每一种形式进行四个方面的判断:(1)是否需要这种培训;(2)区里、学校是否组织这种培训;(3)认为这种培训的长期效用如何;(4)认为这种培训的短期效用如何。这四个维度以事实陈述的形式出现在问卷中,例如:“我需要这种培训”。问卷采用五级量表的形式,即“1”代表“很不同意”,“5”代表“很同意”,“3”代表“一般”,“2”“4”介于“1”“3”“5”之间。采用五级量表的形式,能给调查对象更清晰的度量感,以便获取更准确的数据。另外,考虑到(1)、(2)两个方面的设问顺序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导向性,问卷特意设置了A、B两个版本,A卷中先问需求再问供给,B卷相反。A、B两卷的发放总量相当,在每一个调查地点的发放数量也差异不大。
三、结果与讨论
回收问卷后,将数据录入SPSS 13.0进行统计。表1为培训需求与培训供给之间的差异以及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
表1 培训需求与培训供给之间的差异
注:M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误差。
由表1可知,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异因培训形式不同而有所区别。校本培训中,“听课评课”“教材分析”和“组内说课”三种形式表现出需求显著(p<0.001)大于供给的状况;非校本培训中,“观摩讲评”和“教材分析”两种形式也属于“供不应求”的范畴。除了“理论阅读”一种形式为“供大于求”外,剩下五种形式的供求关系基本是平衡的,其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p>0.05)。
总体来看,校本培训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异较大,且多呈现需求大、供给少的态势。另外,从表面数字看,这三种“供不应求”形式的需求平均数都很高(分别为3.9、4.2和3.9),普遍大于非校本培训的形式。教师更喜欢基于本校真实教育教学环境的培训模式,因为这些模式可以为他们带来更为直接的行为指导。再者,校本培训可能还具有耗时耗力相对较少的优势。
“供不应求”的培训形式多具有具体、实践性强、能直接和教学相联系等特点。以“教材分析”为例,不论是教研组内进行的,还是区里统一组织的教材分析,教师都有较强的参与需要。“听课评课”“组内说课”和“观摩讲评”都是与课堂教学直接相关的培训活动。这再次说明了教师对教学研究、在职培训、教学方法等事物的态度具有相当的实用主义倾向(邱耀德、徐浩,2008)。这种倾向是值得我们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的。
另外,除“理论阅读”外,没有一种培训形式是“供大于求”的。这表明教师对培训本身还是具有较大积极性的,尚不存在抵触情绪。
下面从整体角度(不区分具体培训形式)对培训需求、培训供给及教师对培训长期、短期效用的判断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培训需求、培训供给及教师对培训长期、短期效用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注:r为皮尔逊相关系数。
从表2可以看出,培训需求、培训供给与教师对培训长、短期效用的判断之间各方向均存在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p<0.001),但相关的强度各不相同。需求与短期效用之间具有强相关,即教师需求可能与其对短期效用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共变关系。也就是说,教师的培训需求很可能来自他/她对短期效用的判断,即近期他/她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和外部支持。然而,需求与长期效用之间仅具有弱相关。这表明,教师似乎并不认为或无法确定那些能够满足眼前需要的培训会对长远的发展有什么好处。但供给却与长期效用之间存在中度相关,并与短期效用之间存在弱相关。这说明,教师基本认可目前的培训能够从长远角度使自己在专业发展中受益,只是它们似乎不能为解决眼前的问题提供思路。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调查结果至少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如下几点认识:(1)初中英语教师的校本培训供给和直接针对教学、帮助改进教学的培训供给目前都不能完全满足教师的需求;(2)教师的培训需求多着眼于解决现实教学问题,而且他们充分肯定这些需求的短期效用;(3)当前的一些培训供给并不能创造即时价值,但教师理解并相信它们对自身的专业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针对以上结果,笔者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供培训组织者和管理者参考。
1.培训规划过程应当引入需求分析的环节(Altshuld & Witkin, 2000),尽可能广泛、准确地获取有关教师培训需求的信息,作为培训决策的重要依据。这样的信息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获得的,而是需要长期跟踪观察,切实掌握教师需求的发展变化与规律。时代在发展,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教师的培训需求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2.培训决策还要考虑长、短期效用的平衡问题,既不能片面地强调长期效果,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当前的效率,而是应当协调考虑“远”与“近”两个极端,找好支点,合理分配和使用现有培训资源,争取实现效用最大化。
四、结束语
本研究仅是对英语教师培训规划问题所进行的尝试性探索。调查本身也存在一定的效度问题,如调查对象只包含了一线教师这一单一群体,而且问卷设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仅能作为管理者决策和研究者后续研究的参考。后续研究可以将重心放在校本培训模式的开发与扩展上,也可以从宏观角度进一步考察教师培训作为社会资源的供求问题。
注释:
①本研究为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度校级教学改革立项重点项目“英语教师教育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探究”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 Altshuld,J.W.& Witkin,B.R.2000.From Needs Assessment to Action: Transforming Needs into Solution Strategies[M].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2] 李雁.2007.一主多元,一体多翼,开创职后培训的新天地[J].中小学教师培训,(8):10~12.[3] 邱耀德,徐浩.2008.高中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法的认知、运用和态度[J].课程·教材·教法,(8):39~43.[4] 于兰,孙启林.2007.解析外语教师发展[J].教育科学,(2):61~66.[5] 周小山,严先元.2002.新课程的师资培训与教师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11):91~96.[6] 朱益明.2006.必须重视教师培训的理论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8):11~
13.^NU1DA20091028
本文来源于CSSCI学术论文网:
第二篇:初中英语教师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初中英语教师培训需求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
为了了解保定地区初中英语师资情况,摸清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而采用针对性的培训,促进保定地区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开展本次调查。问卷内容仅供研究使用,请您能客观真实地填写,谢谢您的合作。
保定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请在相应的□内打√,除另行指出外,其它均为单选题)
一、个人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男v□ 女□
2.您所在的学校: 城区v□ 乡镇□
3.您的职称: 小学一级教师□ 小学高级教师□ 中学一级教师v□ 中学高级教师□
4.您的职务:普通教师□√ 备课或教研组长□ 中层领导及以上□
5.您的教龄: 5年或以下□ 5-10年□
11-20年v□ 20年以上□ 6.您的年龄: 30周岁或以下□ 30-39周岁□√
40-49周岁□ 50周岁及以上□
7.您的原始学历: 中专□ 大专□ 本科v□ 硕士或以上□ 8.您的最后学历:大专□ 本科v□ 硕士或以上□
9.您的原始学历专业:英语教育v□
英语相关专业□ 非英语专业□
二、专业素质
10.您热爱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吗?
非常v□
比较□
一般□
不□ 11.您认为您的英语水平达到什么程度:
精通□
熟练v□
一般□
不好□
12.您获得英语等级证书为:
专业英语八级□ 专业英语四级□ 大学英语六级□
大学英语四级□ 无□√
13.您对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了解程度: 非常了解□
基本了解□√
不太了解□
不了解□ 14.您能够用英语正确、流利、得体地开展课堂教学吗? 完全能够□ 基本能够□√
不太能够□
不能够□
15.您能根据教学目标,正确地使用各种现代教学用具(如多媒体、网络)吗?
完全能够□
基本能够□ √ 不太能够□
不能够□
16.您能利用歌曲、简笔画等来教学吗?
完全能够□
基本能够□√
不太能够□
不能够□ 17.您能用适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吗?
完全能够□
基本能够□√
不太能够□
不能够□ 18.您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可多选):
翻译法□√ 任务型教学□√ 情境教学□√ 游戏教学□ 直观法□ 全身反应法□
交际法v□ 计算机或网络辅助教学□ 听说法□√ 视听法□
19.您认为你的教学效果:
很好□
较好v□
一般□
不好□
三、专业发展
20.您获得的学科教学奖项:
镇片级□√
区级□
徐州市级□
省级及以上□ 无□ 21.您获得的学科教学荣誉:
区(县)教学新秀□ 区(县)教学能手□ 区(县)学科带头人□ 徐州市教学新秀□
徐州市教学能手□ 徐州市学科带头人□ 无□ 22.近三年,您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科教学论文或获省级二等奖以上: 0篇□
1篇v□
2篇□
3篇或以上□ 23.近三年,您在省市级学科教学论文获奖:
0篇□
1篇□√
2篇□
3篇或以上□ 24.您专业成长的主要动力来自:
上级要求□
自主要求□ √ 经济利益□ 同伴压力□ 25.您阅读初中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书报杂志频率:
总是□
较多□√
很少□
从来不□ 26.您经常观察、记录、分析和反思自己或其他教师的教学吗?
总是□
较多□√
很少□
从来不□ 27.您的英语知识及教学经验主要来自:
参加培训□ 自己摸索□
同行观摩□√ 专家指导□ 28.您利用网络来帮助您的教学和您的专业发展吗?
总是□
经常□√
很少□
从来不□ 29.您认为网络对你的教学最大的帮助是:
提供信息资源□√ 进行网络学习□ 作为教学手段□ 提升专业发展□
30.您对网络应用的最多的是:
网络教研□
网上学习□
搜索教学资源□√ 娱乐□
交流沟通□ 31.您认为网络对你的专业发展作用:
很大□
较大□√
很少□
没有□
32.近五年,您参加过市级或市级以上的英语教师短期培训的次数:
0次□√
1次□
2次□
3次或以上□ 33.您曾经参加过的最高培训级别有:
国家级□
省市级□
地市级□
县区级□√ 校本培训□ 34.在您参加过的在职培训中,涉及的培训内容有(可多选):
学科专业知识与综合知识模块:
英语听力□√
英语口语v□ 英语阅读□√ 英语写作□
英语国家文化□√ 英语语音训练□
初中英语教学技能模块:
初中英语基本教学方法与实践□√ 初中英语教师基本功训练□√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计算机辅助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观摩与评价□√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 初中英语课堂用语□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研究模块:
国外英语教学理论潮流与趋势□√ 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教育心理学□√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分析□√ 初中英语教材分析□ 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初中英语教育科研方法介绍□
35.为促进您的专业发展,您希望得到下面哪方面的培训(可多选):
学科专业知识与综合知识模块: 英语听力□ √ 英语口语□√ 英语阅读□√ 英语写作□√ 英语国家文化□√ 英语语音训练□√
初中英语教学技能模块:
初中英语基本教学方法与实践□√ 初中英语教师基本功训练□√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计算机辅助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观摩与评价□√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 初中英语课堂用语□√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研究模块:
国外英语教学理论潮流与趋势□√ 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教育心理学□√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分析□√ 初中英语教材分析□√ 初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初中英语教育科研方法介绍□√ 36.下列培训模式中,您曾经参加的有(可多选):
专家讲座□√ 现场观摩□√ 论坛沙龙□ 自修反思□√ 案例分析□√ 网络教研□√ 课题研究□ 37.您认为,目前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存在下列哪些问题(可多选):
过于强调知识的专业化和理论性□ 过于侧重实践教学等微观问题□ 对一线教学的指导意义不大□√ 缺少针对性较强的案例分析□ 缺少同行间研讨与诊断□
缺少对老师综合素质提高课程□
培训中主要是“你讲我听”式培训□ 缺少与专家直接沟通的机会□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您觉得您在哪个方面亟需加强:
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教学技能□√ 学科专业知识□ 教育科研能力□ 39.您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来反思您的教学?
教后感□√
教学日记□ 观察□
录像□
教育博客□
听课评课□
40.您认为最有效的专业发展途径是:
自主反思□ √
校本教研□
行动研究□
参加培训v□
同伴互助□
教育叙事研究□
基于网络的专业发展□
您的反馈将有助于促进本市初中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再次衷心感谢您的参与!
第三篇:从组织与管理者角度看执行力
从组织与管理者角度看执行力
执行力无疑是近几年的管理热门话题。畅销书《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受到众多企业欢迎,许多企业甚至大量采购人手一本;关于执行力的咨询培训项目遍地开花,“赢在执行力”、“执行力特训营”等讲座培训十分火爆。
执行力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但目前所流行的畅销书籍与咨询培训,基本上都是针对基层员工的。影响员工执行力的因素众多,但归纳起来无非两条,一是态度问题,二是能力问题。态度问题有阳奉阴违、工作拖沓等多种表现,但本质上都是不重视,属于不可原谅的错误;能力问题有专业技能欠缺、工作方法不对、分不清轻重缓急等表现,对此组织应该帮助员工提升工作能力。
其实,执行力的核心就是下级贯彻实施上级的命令与意图。要提升执行力,不能仅限于提高下级的执行力,也要提高组织与管理者的执行力。企业要实现管理升级,要做大做强做久,就要面临着提升执行力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组织与管理者的角度,研究如何提升执行力,与大家商榷。
一、组织问题
组织问题包括部门与岗位设置、工作流程、绩效考核、企业文化等方面。从部门与岗位设置看,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科学设置。比如在企业初创阶段,部门设置很少,一人身兼数职。在创业初期,这样的机构是合理的,因为这样反应灵活,节约成本。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员工已经上百甚至几百几千,还没有人力资源等专业部门,就会大大制约企业的发展了。而如果组织机构中还存在着因人设岗、分工不清、等级过长等现象,就更是大大影响执行力。
从工作流程来看,要实现流程简化与科学化。流程简化就是可以省略的步骤省略,可以集体做的事情不要人人都做;流程科学化就是要找对人,做对事。
从绩效考核来看,要具有激励性。当然,激励广义上也可以分为正激励与负激励。如果员工感觉到他工作的回报与付出不成比例,就可能影响执行力。
从企业文化来说,一个具有执行文化的企业有利于形成高效执行的团队。大家都知道军队的执行是最强的,因为军队的执行文化在那里。一个新兵,不管原来多么调皮捣蛋,进入了军队,很快就会明白“下级服从上级”、“军令如山倒”的含义。而军队的这种文化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靠严明的纪律和长期的积累形成的。有执
行力文化的企业,不是看执行力的口号喊得多响,也不是看制度制定地多么详尽,而是看领导是否能带头执行,看如何对待执行与不执行的人。
二、决策正确
管理就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相比而言,“做正确的事”更重要,尤其是对于组织与管理者而言,否则就可能犯南辕北辙的错误。有调查研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失败,大多是执行力的问题,而中国企业的失败,大多是决策的问题。
关于完善决策,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主席卢俊卿先生提出了很好的措施,那就是兼听独断,延后决策。听取多数人意见,跟少数人商量,一个人拍板。此外,内外部的智囊团也是必须的。内部要有一些善于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这样有利于发现问题,能够完善决策。外部要善于借力,借助管理咨询培训等专业机构的力量。越是大的决策,越需要慎重。
三、任务清晰
许多管理者在会议上提到了一个工作,过一段时间一问,结果谁也没有动手。原因就是任务不清晰。
首先是任务交代给谁的。有时候管理者并没有明确的指明任务承担者(以为大家应该知道),有时候管理者又把同一件工作交代给不同的人,结果人人负责变成人人都不负责。有个著名的管理小故事,孩子的裤子长了一寸,分别跟姥姥、妈妈、姐姐说了,结果第二天发现短了三寸,因为三个人都剪了,这就是任务多头负责的结果。
关于任务清晰,最重要的就是结果定义。这既需要员工加强领悟力,也需要管理者尽可能地清晰化结果。比如,“今年我们的业绩要实现腾飞”,这不是结果,因为“腾飞”无法量化,但如果是“今年我们的净利润要实现一亿元”,就是结果了。对此,著名管理咨询专家姜汝祥先生有很好的见解,他的《请给我结果》等畅销书中有阐述,并提出了4R执行体系,这里不再赘述。
四、过程控制
许多管理者经常发现,工作布置下去,员工完成的时候却发现与自己的本意相差甚远。许多管理者喜欢说:“具体你怎么做我不管,我只要结果”。这话说来潇洒,但我们真能不管吗?
与其结果来了才后悔,不如做好过程控制。举一个案例,有一个外资企业要在中国委托生产,他们不是前面不管不问最后只要结果,而是派了两个人来。这两个人对生产过程全程监管,并随时向总部汇报,直到产品顺利完工并运送抵达,他们的工作才结束。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们不做你安排的,只做你检查的。检查就是过程控制,就是纠偏。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越是在前期发现问题,就越能提升执行力。
五、善于授权
有些管理者,总是对下属不放心,什么活都揽给自己。若是下属能力问题,可以培训,但不能包办。如果事事包办,下属就不敢自己做主,就会层层审批,其中任何一位领导的工作延误都会耽误执行力。古代讲究“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赋予前线的灵活指挥权。作为管理者,既不能事事当甩手掌柜,也不能不敢授权,对于那些影响不是太大的,可以适当放权,哪怕是预料到可能出现错误,也当锻炼新人了。
此外还要设定替代人。如果管理者经常出差,经常不在办公室,而有些工作必须当面才行,那管理者就要设定替代人,在他离岗时有人代替审批、签字。
六、高效沟通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执行力的问题,许多是沟通的问题,例如没有形成追踪反馈的职业习惯。
考过驾照的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路考时,教练要求你复述一遍他的口令。比如教练说“右转弯”,你要说“右转弯明白”,而不能简单的说“明白”,否则怎么知道你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呢?这一点可以借鉴到我们的工作中。
因此上下级之间要积极追踪,积极反馈。作为上级,要随时关注交办工作的进展,对工作进行追踪;作为下属,不要等到领导问到时才汇报,而是要在关键环节汇报,让领导放心。同样,上级也要反馈,下级也要追踪。追踪反馈,说到底是一个积极主动与责任心的问题。
总之,要提高执行力不仅仅需要普通员工的努力,也需要组织与管理者的努力。只有上下一心,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提升执行力。
第四篇:从文化角度看中俄关系
从文化角度看中俄关系发展
文化与国家关系
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对国家之间的经贸发展、政治互信、文明进步以及两国人民的情感具有重要意义。中俄两国是彼此相邻的两个大国。中俄两国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对于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其中作为纽带作用的文化交流自然也应该起到重要作用。然而,从中俄文化交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笔者认为中俄两国文化交流面临很多困境需要破除,否则会直接影响中俄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使两国良好关系缺乏文化根基。
中俄文化交流的历史与现状
中俄两国大规模文化交流始于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时期,它是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产生的,而其后来的发展也一直与政治因素密切相关。以中国的角度为例,从中苏蜜月期苏联文化作品大量引进,到中苏交恶后对苏联修正主义文学的批判,到后来中苏关系正常化之后文化交流的恢复,以及现在中俄基于巩固和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需要而有官方推动的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无不渗透着政治的影子。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两国关系的升温,中俄文化交流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之下发展较快。政府主导、顶层推动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特征。1992年,两国签订《科学技术合作协定》,1995年,中俄达成《中俄相互承认学历学位证书的协定》,近年来,中俄互办国家年、语言年、旅游年等文化交流平台。这些都是两国政府努力推动两国文化交流的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年来两国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然而,历史经验向我们证明,政府主导下的两国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的发展所发挥的维系作用有限,在中苏交恶时期,两国相互妖魔化的背景下,之前由政府主导的两国文化交流对维系两国关系起的作用有限。
下面,我将从两国文化传统、科技、文艺、地域等方面进行分析。
俄罗斯地跨欧亚,其历史文化具有两面性,即兼有东西方文化特征,形成了独特的东正教文化,而中国则是典型的东方文化。民族主义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以第三罗马自居的俄罗斯,具有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和济世情怀。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在苏联时代的典型表现是大国沙文主义。而在苏联解体之后,面对国际地位的巨大落差,则催生了排外情绪。同时,俄罗斯文化产生于无地理屏障的平原地区,历史上战乱不断,形成了尚武精神,喜欢走极端路线,缺乏妥协精神。而中国则传统文化则主张和而不同,兼容并包,强调中庸之道。两国文化传统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两国文化交流面临挑战。
科学技术是中俄两国文化合作的重点,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两国面临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挑战,迫切需要进行科技合作,提升两国的国际竞争力。且在能源、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领域成果丰硕。但是,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以其中典型的军事科技合作为例,其合作形式多为中国提供资金,俄罗斯向中国输出军事科技的形式。而中国科技实力逐渐上升,俄罗斯则继续吃苏联遗产,进步缓慢,俄罗斯军事技术对中国吸引力逐渐下降,中国逐渐摆脱了对俄罗斯的军事技术依赖,甚至对俄罗斯的军火
贸易构成威胁,而俄罗斯对中国的猜疑也日益加重,不愿与中国分享最高端的军事科技。两国科技合作在未来面临挑战。
苏联时代,俄罗斯文艺对中国影响巨大,苏联电影、小说、音乐、舞蹈、美术等给一代中国人留下了深刻记忆,并影响了中国文艺的发展。然而苏联解体之后,伴随着国力的下降与经济的衰退,俄罗斯文化在中国也逐渐式微。近年来,虽然有中俄文化年、语言年等活动,增进了两国文化交流,但也面临着文化交流的简单化、片面化的问题。两国文化活动没有相应的文化产品的支撑,也没有实现对对方优秀文化的吸收。,从整个社会层面,民众对两国文化的了解仍然有限。这显示出自上而下推动的文化交流活动面临的困境。
从地域上看,中俄文化交流有很强的地域性,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文化交流程度较高,而其他地区则交流程度有限。俄罗斯文化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基于地缘有关,也与历史文化因素有关,这些要素在其他地区都具有不可复制性,很难在其他地区推广。
中俄文化交流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由此可见,当前,中俄两国文化交流很大程度上是在两国政府推动下进行的,两国文化交流缺乏文化源动力,这就意味着,中俄两国当前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两国政治关系的表现,是政府推动的结果,而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两国文化交流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深度和广度相对不深,两国人民还存在着对彼此的偏见和不友好、不信任的问题。两国文化方面的摩擦在将来也会不可避免。文化交流成为两国政治关系的附庸,政治对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文化交流对增进政治互信的作用却极其微弱,甚至因为两国之间文化交流的缺乏而导致政治上的不信任。所以,在政府主导下的文化交流活动难以担负起增进两国互信,增进人民之间的感情,最终为两国关系发展打下坚实文化基础,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艰巨使命。必须实现中俄文化交流形式转型,由至上而下政府推动变为自下而上民间主导。这样才能发挥文化在维系两国之间关系正常发展的纽带作用。
第五篇: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目 录
摘要................................................................................................................................1
Abstract.........................................................................................................................2
第1章
民俗概述........................................................................................................3
第2章
《水浒传》中的民俗现象............................................................................5
第一节
《水浒传》中的“草”习俗描写.......................................................5 《水浒传》中的婚俗介绍...................................................................7 《水浒传》中的酒俗体现...................................................................8 第二节
第三节
第3章
《水浒传》与民俗......................................................................................10
第一节
《水浒传》与历史文化民俗...............................................................10
第二节 《水浒传》与社会经济民俗.................................................................12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摘要
被称为“北宋人民生活画卷”的《水浒传》是中国伟大的四大名著之一,对于它的研究历来的研究角度层出不穷,但是他们的研究大多是停留在艺术手法、写作技巧、人物形象分析和政治历史意蕴层面上,从民俗的角度研究《水浒传》之一伟大的历史小说还是很少的。但是《水浒传》中的的民俗,不管是以“草”为标,还是婚俗的详略介绍,或是酒俗的再现,都是北宋社会所特有的现象。这篇论文我将挖掘小说中的一些民俗现象,反映南宋人民的民俗生活,挖掘小说中的民俗内涵,从而丰富对《水浒传》的研究。
关键词:民俗 ; 水浒传
;习俗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See “Water Margin” from the folklore
Abstract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four classic is a monument, for the study of one of the four famous “Water Margin”, research perspective has also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but their research is mostly stay in the artistic skills, writing skills, character image analysis and political historical meaning level, the “Water Margin” one of the great historical novels from the angle of the folk custom is very few, this article I will dig and analysis of some phenomenon of folk customs in the novel, and then show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 the social economic life, rich on the “Water Margin” of research.Keyword:folklore
;
Water Margin ;
Custom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第1章
民俗概述
民风民俗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是几千年来一个地方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日常中我们通常称之为风俗习惯。一个地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往往由于地理位置上的隔绝或是长期与外界的沟通减少,及在经济上受到制约,政治上受到其影响等原因,通常会形成本地区或是本民族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这些生活习惯就是风俗习惯,是特定的社会文化地域中由历代人民共同形成而后又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者是行为规范。
“风俗”一词是“风”和“俗”两个字的合称,习惯上人们把由于自然条件,如地形、地势、自然景观等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上的不同或是差异称之为“风”。而把由于是社会条件,如:政治、经济、制度等的社会原因的不同而产生的人们行为方式的差异称之为“俗”。后来汉民族造字将其合在一起叫“风俗”,一开始这一词并不是中国文字,是由英文翻译成日文,然后由日文翻译成中文而来的,最终就形成了风俗。
中国是一个地形地势多样,同时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此各地的风俗习惯也是各种各样。就比如说汉民族传统的五月初五端午节,虽然关于其来源有不同的讲法,但是比较普遍还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在这一天因为在楚国遭小人谗害被排挤出国,在他离开之时怀着对楚王和楚国人民的无限热爱之情不舍离开,心情极其的忧郁烦闷,看着那滚滚的汨罗江恰似自己的愁怨一样,便投江而死。后来人又说屈原投江后被蛟龙所困,为了驱赶蛟龙人民在这一天就往江中投粽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粽子就成了汉民族端午节的一项习俗了。但是同时五月初五的粽子节,傣族人却又不同的解释,在傣族人民生活的地方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们不仅要吃粽子还要过粽子节。特别是未成婚的男孩还要手提粽子在菩提树下与成群的男女朋友跳舞唱歌,最后男孩将粽子送给自己喜欢的姑娘,这就算是表白了。傣族的这一习俗听起来比汉民族的要浪漫多了,据说他们这样是为了纪念一对深深相爱却遭到父母反对而双双殉情的恋人。同时一种习俗在不同的地方却有着不同的解释和说明,这大概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就是所说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吧!
风俗和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不能像具体的实物那样直接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但是它可以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通过这些载体我们可以了解到生活中的风俗习惯。这种用来表达风俗的载体有很多,常见的比如说饮食,中国人看待饮食是遵循“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的,这些可以再一些词语中看见,如成语“暴殄天物”就是说糟蹋东西,尤其是指糟蹋食物方面的东西。当然,除了饮食外,习俗的不同还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我们的吃、穿、住、用、行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有我们的文学作品。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第2章
《水浒传》中的民俗现象
翻开《水浒传》,小说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当时处于内忧外患境遇下的宋朝各个城市和乡村人民的生活,尤其是从经济和政治中心京都到国家的各个大小城镇的“宋朝人民社会生活习俗画卷”。就如武松杀潘金莲为哥哥报仇一般,把当时阳谷县的这么一个小县城的人们生活习俗习惯,各大左邻右舍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大人物之间往来的矛盾纠葛和利益上的冲突等事态民情和民风习俗写得一览无遗,就连何九叔、郓哥、王婆等这样的小人物也在作者的笔下呼之欲出。
《水浒传》每一处细节,每一个故事片段的描写都蕴含着对宋朝社会人们生活习俗的反应和体现。一部小说是一段历史、一群人物和一种思想的倒影,打开小说的扉页,细细品味的是这段时期内的人们生活中的民风民俗。历来对小说的研究层出不穷,各大学者的观点也是纷繁芜杂,有的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解释宋朝政治的腐败,有的从官场思想出发来研究宋江最后招安的原因,那么这篇论文我将从民俗学的角度来对《水浒传》这篇小说的民风民俗现象进行解析,从而揭示文学与民俗的关系。
第一节 《水浒传》中的“草”习俗描写
关于“草”的描写自古以来便有,诗歌、散文、戏剧、小说中它的身影随处可见。白居易曾在它的古诗《草》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来。”作者借这首诗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也是非常明显的,无非是借草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赞赏草生命力的顽强。再如乐府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描写,也是用草这么一个一看到就让人产生无限生机和活力的意象来展现作者的赞美之情,从而抒发诗人心中的情感。
在施耐庵的《水浒传》里,草这一意象却没有往常诗人笔下的那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而是在受传统的风俗的影响下被看成是某一行为的标志或是某一名称的代名词。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落草”、“落草为寇”等词的出现频率很高,且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听见落草两个字的,要是被人说是落草为寇那更认为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就如各大梁山英雄在上山之前也是对落草二字怀有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不情愿的抵抗心理。之所以宋朝人民会对落草二字怀有不好情绪是因为落草在当时是强盗、贼寇等的代名词,因此大家都不愿意被认为甚至是被说成是落草为寇的。
“落草”它是满族小孩子出生的另一种叫法,历史记载满族人是由女真族发展而来的,他们生活在冬季严寒气候条件恶劣的北方,为了在晚上抵御严寒安稳入睡,他们就想到了用炕这种卧具并在上面铺一块卷席,这样既可以抵御寒冷又可以睡的舒服。平时这样可以,但是妇女快要临产的时候,为了不把卷席弄脏就会把炕上的卷席卷起来并且放一块石头在上面压住卷席,再拿一些谷草铺垫在炕上,孩子出生后就落在谷草上,干的谷草不仅可以防寒,而且具有防湿功效,这样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孩子出生叫做“落草”,落草这个词就这样产生了。这里用谷草而不用其他植物不仅取决于干草本身所具有的的防寒防湿功能,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传统就有一种民以食为天的思想,谷草意味着粮食,有了粮食意味着可以生存,这也就是对新生儿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孩子长大以后可以衣食无忧。
“落草”这个 “草”是指“山林、草莽”的意思,代指现实中的“民间”,因此这里的“落草”就是说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流落到了山林和草莽之中。因为古代的贼寇经常是躲在丛林深处的地方,看到路过者形单影只,同时又包袱等值钱物品时便现身劫取,这样落草就有了贼寇和强盗的意思。因此“落草为寇”就可以说成是:原来一个好好地走正道的人,离开了原来生活的现实社会,流落到了山林之中草莽里面,成为贼寇。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和中国自古自然经济的影响,人们大多都认为贼寇是一个贬义词,因此落草这一个在当时被人们普遍的接受并认为是贼寇的代名词时也就会被人们排挤了。从“落草”这一满族习俗而来,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它变成了贼寇的另一种叫法。
关于“草”这个意象的习俗,除了“落草为寇”成语的习俗来源外,小说中还有两处写到了草这一意象的习俗。《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林冲误入白虎堂”中陆虞侯献计给高俅陷害林教头中写到“那一日,两个人同行到阅武坊巷口,见一条大汉,头戴一顶抓角儿头巾,穿一领旧战袍,手里拿着一口宝刀,插个草标儿,立在街上„„”这几句便是描写街上卖刀人的部分,自是在卖刀但不见其吆喝卖刀,甚是奇怪。再看《水浒传》第十二回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中写到了杨志在酒店住了些日子,盘缠用尽又不想上山与王伦同道,于是只能出卖自己的家传宝刀投靠他地,在卖刀时作者是这样写的“当日将了宝刀,插了草标儿,上市去卖„„”。这两处都是在描写卖刀,但是匪夷所思的是都没有见到卖刀者吆喝,只是都在刀的上面插了一根草标儿,这与我们现代的买卖现象有很大差异,卖东西自然是要大声吆喝,使路过的人都可以看到听到,但是这里杨志和那个卖刀者却只在刀上插一根草标儿。关于在所要出售的东西上插根草标儿的现象还要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人民在买卖关系上的一个习俗,古人在要出售的东西上面插根草,把这根插在所要出售的商品上的草叫做“标草”,之所以插草是因为古人认为草是“贱”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件要出售的东西自己不用了,对自己没有价值了,要低价出售,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贱卖。到了后来这样的习俗就演变为了出售的意思。
“草”本是一种普通的草本植物,但是在《水浒传》里,作者多次运用,而且都赋予了特定的民俗文化含义,“草”这一简单的意象也就有了丰富的内涵。它的深刻内涵来源于传统习俗、传统习惯及传统的历史人民生活方式,它在文学中的多次出现表明了民俗这一边缘学科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第二节
《水浒传》中的婚俗介绍
婚姻乃是人生大事,古代人崇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往往结婚的一对新人结婚当天也是第一天见面的日子。中国是一个封建礼教根深蒂固的国家,婚姻从来都是由不得自己,父母也把替晚辈选配偶的权利当成是天经地义的事,所以不管是结婚双方在相貌、地位、才能上有任何差别或是不满,只要是家长认为合适的,晚辈的是很少有选择的余地的。
宋代的婚俗,大都是继承和发展了唐代的婚俗,它实际就是把这种婚姻关系合法化了,并加以公开化,其途径就是“花红财礼”、“明媒正娶”的把喜事办大办热闹,让四邻街坊、男女老少等都知晓并加以肯定,这样既确定并承认了新娘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同时也宣布一个新的家庭正式成立。《水浒传》四十八回中也有相关婚俗的描写,且说宋江三打祝家庄生擒了一丈青扈三娘,宋江对扈三娘好生招待还结拜为义妹,之后又将其许配给矮脚虎王英。这王英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本是被扈三娘活捉回祝家庄的,他们两无论是在相貌还是在能力上,王英都是败于扈三娘的,在小说中也可以看到当宋江提出将她嫁与王英时扈三娘也是满脸的不情愿,但是无奈自己已经认了宋公明为义兄,在中国古代若父母不在,长兄便是大如父了,因此没有其他的选择又只有勉强的答应。当夜梁山大办酒席欢庆两人结婚,婚后两人也是夫唱妇随,共同为梁山出力。扈三娘本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子,外表美丽内在又有聪明才干,可是竟嫁与了王英这样一个既长相矮小又武功和才能都不如自己的人。这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婚姻中的父母、父兄为大的习俗,古代的女子没有婚姻的自主权,更谈不上什么婚姻自由,人生大事有父母做主、兄长做主。
关于结婚的习俗在小说的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也有相关的描写,当时的桃花山的大王是周通,因看上了桃花村的刘太公的女儿,于是便留下二十两金子和一匹红绸作为定礼,并自己选好了日子,当夜来入赘。周通本是山大王,按照习惯的说法那就是山大王看上的女子便要押回山做压寨夫人的,可是这里周通却没有把刘太公的女儿押回山做压寨夫人,却是自己来入赘。这与当时的宋朝的入赘婚俗有关了,刘太公本是桃花村的地主之一,有权有势可是却只有一个女儿,按照那时的习惯,如果是只有一个女儿的为了承继香火,那么男子愿意是可以入赘到女方家里了,但是即使是入赘结婚的聘礼和聘金还是少不了的,因此在小说中还写到了周通扔下的金子和丝绸锦绣。这就是宋朝入赘的习俗了,这也是继承了中国古代人希望后继有人的思想[4]。
第三节
《水浒传》中的酒俗体现
“酒”是水浒传中随处可见的东西,祭祀天地要用酒,兄弟结拜更要酒,庆祝成功、战前助威更是离不开酒,作为古代的英雄他们与酒有着不解的情缘,会喝酒、能喝酒似乎又是评价一位英雄的标准之一了。
小说之中对酒的描写细节有很多,最为详细的要数当时武松拜别宋江回阳谷县找哥哥那一回。《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横海郡柴进留宾,景阳冈武松打虎”中写到武松自柴进那里出来后拜别宋江,径直往阳谷县走,“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个字‘三碗不过岗’„„”这里的招旗就是酒旗,酒旗在中国古代史最常见的一种东西,酒旗因其制成的材料和颜色的不同有不同的叫法,如因是缝布制成的称为酒帘、青帘、杏帘等,因酒旗的制成颜色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青旗、素旗、彩帜等[5]。古代的酒旗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店门口关在上面的招牌,往往是上面画酒壶等实物来表示此处有酒可卖,或者是在酒旗上面写上一个大大的“酒”字以此来告诉行人我这里是出售酒的。《水浒传》中武松看到店门口外挂着一条“三碗不过岗”的招旗,这个三碗不过岗就是酒旗,三碗不过岗即是在说这家店是卖酒,又在含蓄的说明自家店里的酒极好,喝了三碗便过不了景阳冈。这种挂在店外面的酒旗实质上是古代的一种广告形式,这种古老的广告在很久以前的中国便有了,它也因此进入了不少文人骚客的诗词歌文当中,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就写到“酒旗斜矗,星河鹭起”,在某种程度上酒旗也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稳定状况的经济的繁华程度的。酒旗作为古代酒习俗中的代表之一,或多或少的承载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种习俗沿用至今,只不过现代人在科技的推动下对其加以改造,使其不仅美观而且又不失其根本功能。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第3章
《水浒传》与民俗
第一节 《水浒传》与历史文化民俗
一部小说是一段人民生活的缩微型反映,小说人物的塑造、环境的描写、场景的描绘都与一定的民俗习惯有密切的联系。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的样式之一,它集中的反应了人们的生活的生产活动,习俗作为一定地方人民几百年几千年来人们习惯的反应,这注定它与文学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风俗体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而小说而是用文字语言表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层面上来说,小说也担当了习俗表现的载体。
北宋有位著名的画家叫张择端,他用精细的笔墨绘制了古今闻名的《清明上河图》,成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全画仅仅长528厘米,宽24.8厘米,却描绘出了当时的汴京一带繁华的经济,人们的生活,其中动物牛羊马畜的生动描绘,房屋桥梁的特色特征跃然于这短短的绢上。张择端用细致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习惯,描绘了当时开封一带的买卖习俗,人情交往习俗和房屋建筑的习俗,整张画是整个北宋繁华的汴京人们生活习俗的缩影。而时隔多年之后的施耐庵则用深刻的洞察力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以小说的形式展现了当时以汴京为中心的宋朝各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建筑习俗和交通习俗等。虽然小说没有绘画般形象生动的将当地人的生活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但是小说区别于绘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用细致的笔墨和微妙的语言,精细的勾画出了人的心理活动、一些习俗的来源等,将绘画所难以达到的地方展现出来。
民俗习惯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和地域性,某一民俗也是一定历史时期和某一地域所特有的,因而当我们看到一种习俗时自然而然的就会想起一段历史或是某一地方,这一地方或是时代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这一独特习俗的代表和象征。例如:泼水节是傣族民族所独有的一种民族习俗,当人们听到泼水节时,第一反应就是想起傣族这一充满柔情和美丽的民族,其次是云南一带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秀丽可餐的景色。这一民俗的历史性和地域性在《水浒传》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水浒传》中,婚俗的描写占了相当大的篇幅,小说中的婚俗描写细致入微,着意的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和精神风貌,对整个婚俗的场景描写也是恢宏壮阔。小说中写到了桃花山的山大王周通看上了桃花村的刘太公之女,当夜便撇下了几十两金子说改日来与刘太公女儿成婚。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男嫁女家被认为是男的无能无才,入赘便被认为是一件让人耻笑的事。但是在这里周通本是山大王却自己主动要求入刘太公家为婿,就是我们说的入赘。作为山大王的小霸王就不怕世人的耻笑吗?原来入赘的婚俗在宋代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宋代以后,入赘变为“赘婿补代”和“赘婿养老”的性质,即若是女家没有男性的继承人,便要招婿来上门,以便延绵子嗣,补充必要的劳动力,最重要的是可以赡养老人,也恰好可以满足古人养儿防老的需求。小说中的刘太公即是当时的地主,家中拥有良田美宅,可惜家中并无男性子嗣,膝下只有女儿一个,周通便是顺应了当时的婚俗,为赡养老人上门入赘为婿。这一奇特的婚俗习惯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即宋代是它的开始时期。当然了也有些人会认为是周通贪图刘太公家的的财产和刘太公之女的美色,这一假设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周通当时是桃花山的山大王,他若是想要刘太公家的财产一个“夺”字即可,若是唯独贪恋美色,作为山大王的他一个“抢”字也是可以的,但是周通在这里既没有夺也没用抢,他是真心实意的想入刘太公家为婿了,他的入赘也是顺应了当时社会的婚俗。
上门入赘为婿,小霸王周通并不以此为耻,这也是宋代特有的入赘习俗。自宋以后,入赘的习俗便开始了,男丁进入女家为婿也不会被认为是一种下耻的行为,这一独特的入赘习俗也成了宋代特有的婚俗。假若我们并不知道《水浒传》是描写的历史时期就是宋代,也不知道小说的事件就是以宋代为历史背景的,当我们仔细的观察到这一微妙的婚俗习惯变化时,深入的加以研究和理解,也可以借助相关的资料和古书得出小说的描写年代和背景,这就是民俗在小说中的作用。
尽管历来对于一些作品或是古籍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和怀疑的,其实作者在创作作品时也是会留下一定的线索供后人研究探索,只是我们要善于发现作品中的微妙细节,以小见大,顺蔓摸瓜的找出作品中的历史文化信息,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从而确定作品的年代和创作背景。民俗的研究有利于丰富对《水浒传》的研究,同时也是开辟了小说研究的另一个视角。
第二节 《水浒传》与社会经济民俗
《水浒传》作为一部反映当时社会历史的小说,其深刻的内涵不仅仅在于揭露的政治问题,还在于它所折射的社会风俗民情,整部小说一细腻的笔墨描写了宋朝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生动的语言记载了当时人民的生活习俗和习惯。它是一部特殊的聚合累积型的成书方式,其分支也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因此不同的分支也会有不同地域的特色,它们共同构成了宋朝各地人民生活的风俗习惯,有人由此把《水浒传》称为是“社会生活民俗史”。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它不仅简单了概括了小说的描写对象和内容即社会生活,而且深刻的揭示了小说意义,在于体现了宋朝人民生活的风俗民情。
小说正是在描绘这一幅幅的民俗生活画卷时,不但将城市和乡村民众的生活,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和往来,人际关系上的礼尚往来和感情纠葛用逼真的笔墨描写出来以展现当时社会状况下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俗[3]。而且通过这些人际交往中的尔虞我诈、矛盾冲突来展现现实人生的生活状态和人性的善良与丑恶。
小说是一定时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再现,《水浒传》中的的民俗,不管是以“草”为标,还是婚俗的详略介绍,亦或是酒俗的再现,都是北宋社会所特有的现象,而这些民俗习惯的背后则是当时当地人民的生活现状和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水平,它的出现承载的是经济和社会的信息。
《水浒传》中很多的笔墨在写“草”习俗上,说到买卖就有杨志卖刀,其次就是林冲街上偶遇卖刀者。聪明的古代人他们的智慧并不亚于现代人,他们把自己所要出售的东西上插上草,以示意别人这是自己不需要的了,以此表达自己出售的意思。而购买者只要看到商品上的草就知道物主是想要将此物出售,若有需求则上前询问。这一看似简单的买卖表示方法,却历经了漫长的历史,自古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物物交换也只是很偶然的,人们更不会想到用自己手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中的货币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当然当货币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用货币这一种特殊的商品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商品时,这是货币出现后的事了。但是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安息民生,大多推行一种名为“重农抑商”的政策,在一些严重的年代,商人的地位是严重被歧视的,商人地位不高,商品经济可想而知也是不繁荣的[5]。
但是小说中却多次的写到了集市上热闹非凡的交易场面,“草”标这一具有商品经济性质的物品的大量出现也是淋漓尽致的展示了宋朝商品经济的高速发展。据相关的史料记载,宋代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农业、丝织业、造船业等行业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与南太平洋和欧洲各国的交流、通商也是达到了很高的地步,对外交易的繁荣,对内的商品经济交流也是和繁荣的。宋这一经济的繁荣也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当时唐五代以来封建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封建土地制度的变化,到了宋土地私有化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种土地的私有化带动了封建剥削关系的变化,剥削减少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应的提高了,有了剩余的劳动产品便可以拿到集市去卖,也就丰富了市场的交换内容。出来土地制度的变化之外,另外一个推动宋商品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宋统治者推行了一系列的惠商和恤商政策。宋统治者自统治开始就很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改以往政治政策中对商人的不平等政策,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商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还保护商人的私有财产。这一政策的规定保护了商人的利益,商人便可以自由的经商,商人的自由往来和经商活动的频繁便推动了整个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宋商品经济的发展除了在史料文献中有相关的记载外,其次就是文学作品了,《水浒传》这部小说恰到好处的展现了宋朝繁荣的商品经济,草被系在所要出售的商品之上,可见当时商品经济得到了相当的发展,人民的交换意识得以提高,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小说中对酒的描写也是随处可见,在原始社会当人们还在为温饱问题而忧愁时,酒只能是一种奢侈品,但是《水浒传》中,人民喝酒吃肉却是极为普遍事,这一层面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物质精神的享受也提高了。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一部小说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历史的浓缩,但作家毕竟是作家,不管是人物的塑造,还是形象的刻画,都必须置于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作家不同于画家可以用色彩斑斓的笔绘出一定时期的一定人们生活,他也不同于政治家可以用直接的几个政治政策来讲述某一时代的社会现状,他唯一拥有的是一支书写文字的笔和苍白的纸,笔下的文字形成了活跃的人物,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又有了典型的个性特征,而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又离不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的描写归根结底是民俗的再现。小说离不开民俗,民俗使其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小说又是民俗的最好载体。
文学与民俗的关系很早以前便被人察觉,历史以来也有不少人在研究,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它就是典型的文学作品中含有着民俗成分,“风、雅、颂”中的十五国风就是各地人民生活习俗的写照。《水浒传》故事发生在山东,故事中很多现象的描写也凸显出山东人民生活习俗的痕迹,整部小说处处闪烁着民俗光辉,构成小说的支撑点结合历史社会背景,是这部小说不仅思想深远而且内容充实贴切。
历来的研究都集中在对《水浒传》政治意识层面的挖掘上,但是作为一部社会历史小说,他在民俗方面的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对小说民俗层面的研究对于揭示民俗与文学的关系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从民俗这一新的视角去研究《水浒传》也为小说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参考文献
[1] 马蹄疾《水浒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及朱一玄、刘毓忱《水浒传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2] 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M].南京: 南京正申书局,1934.[3] 欧阳健,萧相恺.《水浒》“为市井细民写心”说[A].水浒新议[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4] 田同旭;论《水浒传》的多元婚姻文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张建;《水浒传》与山东民俗[D];山东大学;2009年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
致谢
本文是在谌建波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到选到课题的研究和论证,再到本毕业设计的编写、修改,每一步都有谌老师的细心指导和认真的解析。在此,谨向谌建波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除此之外,还要感谢所有教育过我的老师,你们传授的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是我不断成长的源泉也是完成本论文的基础,以及在设计中被我引用或参考的论著的作者。由于经验匮乏,能力有限,设计中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指教。16
从民俗角度看《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