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营销新概念“微城市”的几点观察。
丁鹏:对营销新概念“微城市”的几点观察。
移动互联网行业日新月异,各种概念也是不少,当我听到“微城市”的时候,感觉还是很新鲜的,众所周知,现在微信营销还是蛮火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各种推广营销方式层出不穷。
当看到这个概念问世的时候,我就想看看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
从我的观察来看,“微城市”运作的方式还是比较成熟的,基本是将其他领域推广方案运用带微信营销领域,虽然方案差不多,但是放在微信上,还是比较稳妥的方式。
微城市的架构一般是这样的,线上就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集合各种功能,比如现在正火的微网站、微商城、微会员卡等等,其功能的通用性很强,涵盖几乎所有行业。线下基本是以一个个城市为单位,集合城市内的线下资源进行推广营销。
目前微城市的方式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当然前景是很不错的,至于随着市场的变化会这么样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篇:旅游微电影助阵城市旅游营销
旅游微电影助阵城镇旅游营销
一
微电影,顾名思义,即微型电影,是时长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视频短片。微电影的题材内容丰富,可以嬉笑怒骂,记录小人物的生活遭际,可以恶搞嘲讽,讲社会生活中的可笑现象,也可以庄严宏伟,讲述民族历史的变迁,可以高声吆喝,进行对外的招商引资。
旅游微电影便是其中以宣传旅游景点为目的的一类。国内第一部旅游微电影首映于2012年2月7日——四川旅游局发布了《爱,在四川——美食篇》,融合了四川火锅、川剧变脸、宽窄巷子、锦里古街等多种旅游元素,为四川的城镇旅游宣传造势。
旅游微电影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新事物,但各旅游城镇的相关负责机构显然以提前看到了旅游微电影的发掘潜力。为宣传当地的樱花节,吸引更多的游客,绍兴发布了微电影《樱为爱情》。微电影首映后的十多天,樱花还含苞未放,樱花节还未开幕,宛委山便迎来了了3万多慕名而至的游客。3月17日至4月17日樱花节期间,旅游集团下属各景区购票人数和门票收入更是同比增长175.26%和95.93%,创历史新高。扬州的《三月爱情》、武夷山的《武夷源•武夷缘》、北京圆明园的《黑天鹅》等多部微电影陆续推出,旅游微电影市场正逐渐升温。
一部电影带火一座城,引爆一个地方的旅游经济,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冯小刚导演的电影《非诚勿扰》中,男主角葛优泛舟遨游的小河,与徐若瑄约会的幽静茶楼,与舒淇听戏的会馆,这些如诗如画的景色让杭州西湖边上名不见经传的西溪湿地一举成名天下知。据数据统计,自08年12月《非诚勿扰》上映后,09年一季度,西溪湿地仅接待全国各地旅行社团体就达4300多批次,游客突破9万人次,同比增长323%。
正如《少林寺》之于嵩山少林,《卧虎藏龙》之于蜀南竹海,《海角七号》之于台湾恒春,《北爱》之于和顺古城,影视剧当红热播的边际效应带动了相关旅游景点的火爆,人们从中看到了“电影技术+网络效应”对城镇旅游巨大的宣传作用。于是,从“无心插柳”到“有心栽花”,很多城市、景区纷纷主动推出以旅游宣传为目的的微电影,以期吸引更多的潜在游客,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繁荣。
二
旅游微电影成为城市旅游营销的新传播方式,具有多重因素。
(一)微电影的表现力和故事性适合旅游经济的传播。旅游经济是一种体验经济、虚拟经济。旅游的本质是人们离开惯常环境到其它地方去寻找某种精神体验,人们花费时间和金钱去旅游,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成果,而是为了获得一种感受,一种冒险,一种身心上的放松与满足。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下隐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流传着无数动人心弦的传奇事迹。因此,旅游营销推广不同于传统的产品推广。它需要借助有创意的传播手段将当地的山水风光、民俗风情以及文化氛围尽可能真实贴切地传播出去,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受众面前,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
旅游微电影通过画面、色彩、声音、剧情等多种元素全面调动观众的感官,生动形象,表现力十足,让观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微电影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或者几十分钟,有的甚至只有几十秒钟,但是讲述的仍是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主人公的悲欢喜乐与当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融为一体,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让观众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激发起潜在的旅游欲望。当他身临其境看到相似的风景和环境,内心便会获得一种更为深刻、更为丰富的心理体验。
(二)旅游经济的目标人群乐于接受网络新媒体的传播方式
旅游经济的主打人群是中青年群体,其中80后、90后的旅游消费者,他们更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各类信息。他们在线搜索浏览旅游景点的相关信息,浏览其他人对该景点的分享及评价,搜索相关线路及车票,在线订购门票等。网络是年轻人的聚居地,而且是不受地理区域和时间季节限制的交流平台,受众广,宽覆盖,传播快。旅游微电影通过在各大视频网站、地区门户网站、微博平台、论坛贴吧等播放,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目标人群。
游客分析
(三)微电影自身具备成本低、周期短、覆盖广等优势
现在电视广告标价越来越高,而黄金时段的广告更是数以十万计,加上广电总局的“限广令”于2012年正式生效,这样一来,电视广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旅游广告相比其他商品广告时间更长,所以旅游企业的广告负担无疑会大幅上涨。微电影因此成为一些追求成本控制的广告客户的最佳选择。
此外,不同于报刊、杂志以及户外广告等传播媒介,微电影更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交通、报刊、杂志等媒体广告投放只是对接受群体进行了一个大致的分类,很难做到更细的划分,而微电影可以分析观看者的偏好和习惯,通过对影片内容的控制,选择在特定区域和特定人群中进行精准传播,还能通过评论反馈工具及时获知消费者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旅游宣传的效果。
现在,智能手机用户不能增长,移动互联网终端不断扩大,微电影的传播也从PC互联网扩大到手机互联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微电影容易扩散传播,具有远超过电影的覆盖人群。据数据统计,中国电影的年人均观影次数仅0.14次左右,平均每人10年才进一次电影院。一部微电影《四夜奇谭》的观影人次却能够达到2.1亿的点击率,呈数倍甚至数百倍增长。
传播渠道分析
综上所述,正是旅游经济的营销特点和微电影的自身优势使旅游微电影适时而生,成为城镇旅游营销推广的一个重要传播工具。
三
自2012年至今,短短半年间,各种题材的微电影便如潮涌现,拍微电影成为很多政府机构和企业挂在嘴边的一个时髦词。然而,热潮之下,必有泡沫。现在微电影营销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进入门槛低,规模小,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监督,题材雷同,内容同质化,缺乏创意,一些制作粗糙,内容单薄,品位恶俗的微电影混杂其中。旅游微电影急需解决眼下已经涌现的各种问题。
第一,重视内容的独创性
旅游微电影的本质是电影。作为电影,归根结底要靠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来吸引人。微电影不是广告宣传片,商业化不能太明显。游走在商业与艺术的两端,旅游微电影需要将旅游营销需求巧妙地融合于故事发展脉络中,通过一个个或幽默、或感人、或唯美的故事来与观众产生共鸣。另外,微电影中的故事必须和当地的城市气质与个性融为一体。否则,故事是故事,风景是风景,换了任何一个旅游景点都可以上演相同的故事情节,那么,这样的微电影会沦为千“影”一面,根本无法体现旅游景点自身的个性。现在,很多旅游微电影都主要以爱情为题材,两个青年男女在自然山水中意外邂逅从而演绎出一段浪漫唯美的故事。情节相对雷同,有待进一步创新。
第二,充分利用好互动手段
网络新媒体的最大特点是互动性强。现在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世界中别出心裁,吸引众多网民的注意力,是旅游微电影需要考虑的问题。增加互动的工具手段可以吸引网民们逗留更长时间。比如运用二维码、人脸识别等技术,可以改变电影只能单纯观看而缺乏互动的传统模式,观众在看电影的同时,可以用手机摄像头和识别软件来识读屏幕上的特定画面,获得隐藏剧情、大片音乐、明星剧照等,参与投票、抽奖、比赛等互动活动。通过微博有奖转发活动、微话题讨论,或者设置相关专题和社区版块,与观众进行跨时空的在线沟通交流,及时发布最新的旅游服务信息,打造一个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圈子群体,积聚口碑效应。第三,全方位整合持续推广
旅游微电影并不是在网络上一发布就完事了,大部分的旅游微电影只在启动和关机时进行“突击宣传”,这样短期性的推广并不会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即便一时红火,过后也很难博得长期的关注率。因为缺乏健全的审核机制,微电影在有线电视台无法播出,地方电视台也不太愿意在无法保证收视率的前提下冒险尝试播放。但是,旅游微电影完全可以做到在线上线下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传播。据报道,《爱,在四川——美食篇》自网络首发以来便开始进行了线上线下的整合持续推广。线上宣传推广包括国内国外的社交平台、视频平台、微博、国内各大门户网站等,线下则包括在机场播放预告片、在合作航空公司的机舱上播出完整的微电影、与旅行社合作、在旅游大巴和营业厅上循环播放等,此外,还开拓地铁公交等移动传媒的渠道。
第四,产品为王
旅游微电影能做的只有增加曝光率和关注度,城市管理者和景区管理者不能希冀仅仅通过一部微电影便一劳永逸。因为,任何营销新手段都只是是方式和手法的创新,基本点还是品牌、渠道、产品和服务。如果城市景区的旅游资源有限,景区的软硬件配套设施跟不上,那么即使请来世界级的导演与演员也无法拍出一部优秀的旅游微电影。一个好的旅游景区最终要靠独特的产品制胜。要真正把一个地方的自然人文景观的独特性表现出来,需要不断创新,充分挖掘自身独特稀缺的旅游资源,开发出新的产品,不断引领游客的需求,而不是一味跟风,为拍微电影而为微电影,盲目跟随游客的喜好。舍本逐末的后果只能是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眼下我们面临着一个社交网络化、媒体数字化、沟通开放化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旅游微电影的兴起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可以抱着更为开放、更为乐观的心态去迎接这种新事物的到来,正如伦敦开幕上所朗诵的莎翁的名言“不必害怕,这岛上众声喧哗”,我们唯一要做的是在顺应潮流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敏感度与判断力,为旅游微电影寻找一种更为完善的发展模式。
补充:
2012年旅游微电影合辑
1.成都:《爱,在四川——美食篇》 片长:7分47秒
上映时间:2月7日
以3对海内外情侣“浪漫有趣的爱情”为主线,以四川小吃、火锅、美食、川剧变脸文化等元素为题材,意在突出好吃四川,好吃成都。该部微电影将爱情与美食进行巧妙结合,将其转化成电影语言,让观众更直观的感受四川蜀都美食文化。
2.福建:《武夷源·武夷缘》 片长:11分27秒
上映时间:3月14日
这部微电影的发起人是一位网名叫做“秋风硕”的80后,他是武夷山当地的一名导游,电影取景于武夷山景区、武夷源、度假区等地,展现了武夷山美景以及现代都市人倡导的慢生活旅游。电影以一幅小桥木屋人家的古朴画引入,这幅画就是武夷山一个叫武夷源的世外桃源。一对青年男女驴友在旅途中邂逅,尔后产生了一段美好情愫。“人生有无数的错过,孰不知错过许是为了下次更好的遇见。”电影以此番结束语终结,耐人寻味。电影上映后,片中鸟儿的鸣叫声、泉水的叮咚声、山谷的回声、篝火中的嬉笑声以及转交镜头的咔嚓声等,是网友们热评的焦点,被认为是天赖之音。
3.绍兴:《樱为爱情》 片长:11分25秒
上映时间:3月11日
这部在鲁迅故居、百草园、咸亨酒店、沈园实地取景的微电影,以爱情为主线,展示了绍兴城市的精美与雅致。因事故丧失了记忆的女孩陈昔,通过“@绍兴古城”的微博,知道了绍兴宛委山的樱花节。于是,她独自一人来到绍兴,游览了鲁迅故里和沈园,回去后收到了一组在绍兴旅游时的照片。原来,她的男朋友一直不离不弃,一路默默相伴,试图以这种方式唤起她的记忆„„
4.贵州:《游方之旅 缘分西江》 上映时间:8月初
《缘分西江》讲述的是一对生活在快节奏大都市中的青年男女,在一次相亲之后本应该是南辕北辙的两个人,最后却在彼此朋友的撮合下一起来到西江旅游,在西江这个风景如画、民风淳朴的苗族村寨里,没有繁忙的工作没有山大的压力只有最美的风景和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生活,男女主人公在这通过几天不设防备的相处,最终发现了彼此最真实的自己,也发现了彼此对对方的好感,也通过参与苗族的游方之旅了解了爱情的真谛:纯洁、托付、信任、感动,彼此的爱情在这片纯净的土地上萌芽,最终剧里的两对青年男女都在西江有了彼此爱情的最好的结果,一对终成眷属、携手相伴,一对缘分开始、彼此珍惜。
5.南京:《我和南京有个约会》 时长:6分钟
上映时间:5月30日
一名法国留学生来到南京求学,对一位南京女孩一见钟情并展开追求。由于女孩担心双方的文化差异,婉言拒绝男孩。一个偶然的机会,男孩捡到了女孩的一本成长相册,里面记录了女孩在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于是,为了走近女孩的生活,男孩便以这些照片为向导走遍了南京的玄武湖、夫子庙、总统府、中华门等景点„„
第三篇:城市营销
城市营销≠ 程式营销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社会城市化、经济全球化、资源区域化、产业聚集化使城市竞争成为弦上之箭。注目时下之中国,政府、媒体、市场大跳“三人舞”,名人、专家、学者频出“文化牌”;令人眼花缭乱的城市营销手法、模式大行其道:大城小城,你“找魂”来我“定位”;风景名胜你“把脉”来我“点穴”,城市竞争逾演逾烈。诚然,适者生存乃自然进化法则,有竞争就会有进步,于国于民是幸事。然而如何规避“城市营销”中的良莠不齐、创新乏术甚至克隆之风,让中国的每个城市都葆有自己的个性和魅力,理应值得审视和思考。
城市营销之“怪现象”之一:“城市形象口号”满天飞,大城小城无口号不成,口号俨然成为城市流行的“招牌”,真有点芙蓉姐姐“我形我秀”的调调。
难怪“大眼”李承鹏定睛一瞥发现这些形象口号都有点“把龙袍当内裤穿”的意思,于是免不了要调侃几句——“上海:上海,精彩每一天”,很“加油,好男儿”的口号,或者像某款护肤品广告。真的,中国城市的形象口号都没立足于城市本身的特点,好像从电视直销广告中抄袭的一样„„“杭州:爱情之都,天堂城市”,说杭州是天堂城市我不反对,因为有西湖,可杭州市的房价甚至比北京还要高,要住在西湖边上的爱情代价实在离谱,听说穷人们都离西湖远远的了,都“爱情呼叫转移”了,所以求你别叫爱情之都好吗„„“承德:游承德,皇帝的选择”,怎么听上去像房地产广告?只不过把“CEO”“董事长”“世家”变成了“皇帝”,而级别更高了,辛亥革命成功多少年了,还来这调调,我去过承德,那城市让人觉得——当年清朝皇帝过得真不容易啊。
其实,也不怪“大眼李”发bia言,我上网随机搜索了一下,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城市形象口号里确实发现一个“很雷很可笑”的状况:“大连市:浪漫之都,中国大连;珠海市:浪漫之都,中国珠海”,压根没想到这两个城市的形象口号雷同。在惊诧“好一个标准的ctrlC+ctrlV”之余不禁替始作俑者捏把虚汗。试想,中国海岸线多长,如果靠海的城市都定位成“浪漫之都”,那还不如将中国的东南统一定位成“浪漫沿海”来得省事;再仔细一看,这些琳琅满目的城市形象口号中把城市口号成“xx天堂”的也不胜枚举。泱泱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难道描摹一个理想的地方除了“天堂”就没有别的词汇?唯一的天堂高高在上,人间何来这么多天堂。人们都说天堂好,但真愿意去的有几个?谁都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还你争我夺,真是虚伪得可以!
城市营销之“怪现象”之二:“印象实景剧”巡回演出永不谢幕,High得半城山半城水的,乍一看还以为“大印象”减肥茶是总冠名呢,确实没在心里留下什么“印”,只觉得看上去都很“象”。
曾几何时,“印象文化”蔚然成风,已然成为中国城市文化营销最炫的特色平台。2004年,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以壮族民歌《刘三姐》为创作素材和背景,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阳朔上演了规模恢弘的山水实景剧,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之先河。此后“印象”开始被“克隆”,《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就连1500年弘法之堂、清修之地的少林寺也“红杏出墙”,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少林禅宗·音乐大典》;日前,又一部大型实景剧作品《希夷之大理》,在云南大理古城举行奠基仪式。据了解,该大型实景演出由中国又一著名导演陈凯歌(该导演在被记者问及是否有跟风之嫌时差点“毛起”)担纲。据了解,该剧总投资超2亿元,并将沿水库坝体建设一座有5000个座位的大型剧场„„我们只有拭目以待,看“印象”到底是怎样蜕化成“蜥蜴”的。
城市营销之“怪现象”之三:“中央电视台”动不动就“走进XX”,《同一首歌》、《欢乐中国行》等就像孪生子一样“走进中小城市和老少边穷地区”,晃眼真是够“亲民”,其实分不清谁是谁。
著名策划人王志纲曾说过:“中国的很多城市营销,从实际的运作情况看,大多是低级形态的,都是小儿科,很多城市只知道在央视拼命做广告,拼命地撒钱。”此话针对当时的“城市形象广告热”,确实一针见血。不过当下的中国城市变了的是大都不在央视扎堆做广告了,纷纷手拉手地与媒体搞起了互动性文化营销,没变的还是拼命撒钱。反观央视也没因此就坐享其成,《同一首歌》、《欢乐中国行》、《倾国倾城》、《寻宝》纷纷大行其道。黄金栏目、重金主持再加上黄金时段不成“黄金搭档”都不行。据说,《同一首歌》报价在600万左右,加上大牌明星出场费一共需1000万一场,大城市都“不好办”,所以央视该类栏目主要对象锁定中小城市和老少边穷地区,在此我不得不感叹中国的二三级城市幸好多啊,不然很快走完了,我看你又往哪里走,恐怕只有走进“xx县xx镇xx村xx社”了,到时我们主流的央视文化娱乐栏目真愿意到《乡村大世界》去《乡约》吗?试想这般上档次成规模高成本的“送文化下乡”还会每周一见?答案自然是:见,见鬼!可叹这些山高水远的地区迫切需要通过央视“暴光”增加知名度,对其高价收费权且当作是做城市营销买知名度。文化搭台最后都是为了经济唱戏,在此我只能弱弱地用古老的“周瑜打黄盖”一例打个比方,也不知是否妥贴。
近年来,中国城市的经营者们逐渐认识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于是开始全方位多角度地塑造、升华城市文化。在此种背景下兴起的“城市营销”顺势而为本无可厚非,但仅想凭借一个“炸耳的口号”、一台“洗眼的演出”或一场“高调的晚会”让一座城市“独领风骚”自是一厢情愿甚至自作多情的。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城市营销”只是“城市经营”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此之前的“城市定位”、“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空间布局与规划”才是根本。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创新是城市营销的灵魂,在一切都过剩的时代,创新是最稀缺的资源,想象力就是生产力,凡是克隆的价值都是微不足道的;创新的背后是思想,永恒不变的是变化;多一点思索,少一点搜索;多一点考究,少一点拷贝,“城市营销”不等于“程式营销”。正如西谚有云,“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蠢才。”
第四篇:对微博营销的理解
对微博营销的理解
作为一种当下流行的营销形式,微博粉丝营销受到了太多的关注。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开发微博这个平台的潜力,实现企业品牌识别和形象传播,以及销售增加和广告效应的最优化上,众多商家和从业者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微博有奖活动是很多营销人的重要营销选择,活动在实践中如何良好操作?又有哪些关键营销节点需要把控?都值得和各位一起探讨一下。
一、微博粉丝营销进行活动策划的主要目的在中国这样的特定社会环境下,“扎堆”“围观”是客观实际,所以微博在没有进入更高阶段的营销进化之前,活动依然是现在微博粉丝营销的一个利器。如果对企业微博来说,内容建设是留人,那么活动策划就是拉人,企业做微博活动要么就是吸引新粉丝,要么就是增强粉丝互动,增加活性,传递品牌。特别是在企业微博粉丝增长期,活动更是吸引粉丝最行之有效的法宝。
二、微博粉丝营销活动策划简要流程解析
对于企业开展活动营销来说,设置合理的营销目标,然后进行不同话题的时效性和趣味性等可参与指标的初步确定,把主题按照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主要特质和特征进行结合,提炼出若干个小话题,通过不断关注分析的参与情况进行控制,最终实现优质粉丝的沉淀,实现活动预设目标。这里的重点在于,话题引入讲究循序渐进,逐渐有宣传的大众话题,过渡到具有一定专业或者产品知识的深度话题,一味强调低门槛是错误的,门槛逐渐提高,可以有效发现优质的用户,在奖项设置上也可以逐渐提高,沉淀真正的潜在用户群体。
三、微博活动策划的常规方法和手段
方法一:有奖转发。有奖转发也是目前采用的最多的活动形式,只要粉丝们通过转发、评论或@好友就有机会中奖,这也是最简单的,粉丝们几乎不用花费太多的气力。有奖转发现在运用较多,众多营销者也相应提高了中奖门槛,比如除了转发外,还需要评论或@好友达到一定数量或者更多。
方法二:有奖征集。有奖征集就是通过征集某一问题解决方法吸引参与,常见的有奖征集主题有广告语、段子、祝福语、创意点子等等。调动用户兴趣来参与,并通过获得奖品吸引参与。
方法三:有奖竞猜。有奖竞猜是揭晓谜底或答案,最后抽奖。这里面包括猜图,还有猜文字、猜结果、猜价格等方式。这种活动方式的互动性比较好,而且随着趣味性的增加,在促进粉丝自动转发的效果上有很好的表现。
方法四:有奖调查。有奖调查目前应用的也不多,主要用于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一般不是直接以宣传或销售为目的。要求粉丝回答问题,并转发和回复微博后就可以有机会参与抽奖。
本文由SEO案例分析整理发布
第五篇:微营销
微营销
一、微博营销
企业注册官方微博,提交相关企业资料通过新浪验证。可通过企业微博发送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有效的宣传方式是通过与名人明星互动(转发或者软广告)引起大众的关注达到宣传目的,或者是通过企业微博发送产品优惠信息或活动信息,引导有需求的消费者成为企业粉丝,与企业互动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
微博营销的优点是微博有5.03亿用户,一旦应用得当对产品宣传或活动可以形成滚雪球的效果并且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缺点是微博每天产生近亿条信息,更新速度过快很难将需传达的内容保持在用户的视野内,推广信息更多的是昙花一现。此外,企业相对较难拥有固定的粉丝群,长时间积累的粉丝中更是充斥着大量的僵尸粉无效粉,能与企业微博达成良好互动关系的粉丝群更是难以形成。并且企业微博的维护需要有专门的团队来进行信息发布和及时与粉丝互动来收集反馈信息。而且随着微信中的丰富功能和自媒体受到大众的追捧,微博用户已经在逐渐萎缩,新增用户也急剧减少。虽然微博微信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微博的影响力正逐渐被微信替代。
微博营销可以作为一种尝试宣传推广公司产品,并且能实现一定的宣传效果。但是能做到众多微博营销大师或公司所宣传营造产品的轰动效果和引爆整个微博世界吸引全国人民关注的案例相对于整个微博中的每周的热点事件的数量来说概率过于小。
二、微信营销
微信平台还处于较好的产品上升期,用户的活跃度比微博好,注册用户也超过3亿人次。微信可用作营销推广的有朋友圈和公众号(服务号和订阅号),但是微信为了保护用户隐私和减少垃圾信息对信息发布和接受有诸多的限制。
微信朋友圈中发布的内容只有好友可见,而且朋友圈中只能看见好友的信息及评论,因此朋友圈对产品营销推广的作用十分有限。公众号只有用户主动订阅后方可向其推送消息,且消息只有通过好友推荐才能出现在朋友圈中。微信5.0版限制服务号一个月只能推送一条消息,订阅号一天只能推送一条消息。这使得企业想要通过微信做营销的可能性几乎变为零,微信的企业号已经向服务平台转变,基本上是通过良好的互动服务带动产品的销售,目前只有生活服务类的企业账号做的比较成功,比如招商银行、1号店和微打车等。无法通过售后服务进行二次销售,产品品种单一,消费频次不高的产品基本上做不了微信营销。
此外,微信企业账号需要向相关的APP应用开发商购买APP应用才能实现微信中出现各种服务功能。由于微信营销已经出现了近一年,各种现有的微信活动对于消费者已经没有了新鲜感,想要通过互动活动吸引消费者就必须策划出有创意的原创活动,并且还要通过微信应用开发商制作相应的微信活动。微信营销中比较常见的活动有:转盘抽奖、答题积分、我画你猜赢积分等。武汉捷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微信企业账号威客来产品服务套餐的报价是基础服
务9800.00元,增值服务19800.00元。
微信营销主要作用在O2O商业模式,即线下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微信成为线下实体门店的引流平台。公司目前没有线下实体门店和销售渠道,只能通过微信引流有需求的消费者关注我们的淘宝商铺实现交易。并且需要在目标客户比较集中的区域或网络平台发布平面广告或者视频广告引导消费者通过广告中的二维码关注我们公司的微信账号,从而实现利用微信企业账号与消费者的互动和引导其在淘宝店铺消费。
平面广告的投入,微信增值业务的购买及企业微信账号的维护需要较大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而且腾讯公司对微信每一次的版本升级都在对其的广告推送和营销功能做限制,现阶段公司产品想利用微信做营销的前景不是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