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加强城市综合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3 11:15: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会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加强城市综合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会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加强城市综合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第一篇:新会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加强城市综合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加强城市综合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中心。城市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环境质量、市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它具体反映了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精神文明程度。为了加快改革开放,优化投资环境,打造城市品牌,促进经济发展,1998年由当时的新会市政府牵头,组织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国家和省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城管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制定了针对性强、易于操作的文件《新会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暂行规定》,1999年开始实施。在此基础上,经新会市人大常委会通过,2000年又颁布和实施了《新会市城市综合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实施以来,各职能部门加强相互间的协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城市管理的力度,使新会城市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脏乱差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遏制,违章建筑、占道经营等现象少了,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大大改善,市容亮丽了许多。但与形势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我区的市容环境仍不尽人意,城市综合治理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在加大力度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积极营造“五个环境”、打好“三张牌”的今天,我们认为进一步加强城市综合治理仍有很多工作

要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引起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前城市综合治理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市场周边的流动摊档多。市场周边流动摊档占道摆卖,阻塞交通。每当城管队伍出现,摊贩们即象潮水般涌入市场,或扮演“走鬼”角色,现场留下的是一堆堆垃圾污物,执法队伍一离开,摊贩又涌出来乱摆乱卖,屡禁不止。

(二)深夜的麻辣、串烧档污染大。这些档主多是外省人,到处流动,乱摆乱卖,顾客也多是外省人。这些无牌无证的摊档,有炒粟的、烧烤的、卖臭豆腐的,都在排放废气、散发噪音。有的档主还向黑帮交保护费,有恃无恐。南门广场、五显冲口夜晚经常是满地垃圾,乌烟瘴气。

(三)城区乱张贴现象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城区乱张贴现象随处可见,内容主要有“通渠防漏”、“推介药品”和“治疗性病”等,旧楼贴了新楼贴,贴得多贴得紧、清刷难。乱贴者象“幽灵”一样神出鬼没,乱张贴现象屡禁不止。

(四)噪声污染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1.五金加工行业的噪声污染。现时会城城区共有五金加工场100家左右,以不锈钢防盗网加工、金属门窗加工、铝材加工为主。这些五金加工场大多数开设在居民住宅楼下,加工工序一般包括切割、打磨、抛光等。加工场多是个体性质,工作时间比较随意,中午或晚上加工情况经常发生,给周围群众的生活造成影响。2.饮食娱乐服务业的噪

声污染。部分饮食店铺占道经营,营业时间又无限制;城区现有约30家酒吧,其中个别超范围经营,本来只批准做清吧,实际经营的士高和卡拉0K;一些网吧几乎通宵营业,里面的喇叭声和顾客的嘈杂声不断;临街商铺用高音喇叭招徕顾客。这种种情况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一定的噪声污染。

(五)大气污染问题也比较严重。首先是饮食业的油烟污染。部分饮食店超范围经营,只批准经营粥、粉、面,却经营饭市,没有烟囱,油烟只好直排;部份饮食店有烟囱不用,用排气扇将油烟直接抽出外界;还有部份饮食店将油烟排入下水道。其次,是农民焚烧稻草造成的大气污染。每年两季农民收割稻谷后,将稻草焚烧回田,使城区附近大气污染严重,对城区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再次是机动车排放黑烟或白烟,也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

(六)有些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一些新建楼宇附近没建垃圾池,周边垃圾成堆。会城象山、马山周边和北部丘陵地区许多房产是劈山填坡而建。隐患斜坡越来越多,每年雨季都有山泥倾泻现象,但缺乏预警系统和应对措施。

(七)道路和交通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道路开通中留有“瓶颈”,上下班时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在“瓶颈” 附近拥挤不堪,如东庆北入冈州广场附近,人民路入深源里附近和诗书街中段等处都存在此情况。机动车停车场严重不足,内街内巷停车较乱,管理也不规范。交警对摩托车和自行车的乱行、乱停、乱放的管理不严,对交通意识差的市民、群众缺乏有效的教育。

上述种种不良现象,反映了城市综合治理工作有不少地方还未真正落到实处,对《规定》执行力度不够,管理不到位,责任不到人。脏乱差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新会的形象,与区委、区政府提出的营造“五个环境”、打好“三张牌” 的战略决策不相适应。所以我们要站在打造新会的城市品牌,优化新会的投资环境,促进新会经济发展的高度,增强紧迫感,切实加强城市综合治理工作。

二、我们的几点建议

(一)城市管理要坚持走综合治理的路子。区政府要协调好政府职能部门、城督大队与会城镇各社区居委会的关系,使各方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管理责任,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既有统一行动又各司其职,避免遇到问题出现扯皮、互相“踢皮球”现象。区政府还要适当增加投入,解决城管办经费不足的问题,使城管工作可持续有序开展。

(二)为方便群众投诉和监督,有利工作,应在适当地方公布接受投诉的单位和电话号码。

(三)对当前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较为的具体突出问题,必须提出有针对性方法解决。1.房地产开发方面。建议对房地产开发中的地面公共设施、下水道、周围道路绿化建设等要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开发商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责任,规定一些地段应保留首层住宅,方便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要,商铺要适当。要

切实执行《新会区房地产开发工程项目竣工综合验收暂行办法》。

2.噪声污染问题。建议参照石材加工场的管理办法,对城区内五金加工行业实行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对城区内饮食业、娱乐场所、网吧、建筑工地也要规范管理,严格规定每天营业时限或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噪声污染。3.大气污染问题。建议规范城区饮食业油烟排放,提倡采取新技术,油烟无须高空排放就可以净化处理。禁止农民烧稻草,提倡采用综合利用的方法,解决烧稻草污染问题。对尾气排放不合格的机动车限期整治。

(四)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例如对乱张贴问题、占道摆卖、市场脏乱差等问题必须长期严管,落实责任制,不能时松时紧,为应付上级检查,搞突击行动,要克服短期行为意识。

(五)加强道路和交通管理。全面规划、逐步解决马路的“瓶颈”,合理规划停车场,严格执行无牌机动车(含助力车)不得上路的规定,加强对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的管理和教育。

(六)多做城市文明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公益宣传。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宣传媒介多作城市文明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多对城督大队的正面形象进行宣传, 大力推广示范小区的经验,并对那些不遵守《规定》的“钉子户”及时进行曝光,让群众理解和遵守《规定》,营造良好的城市文明氛围。

会城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城市,加强综合治理搞好城管工作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前我区正在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城

市,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经营城市” 的理念,采取得力措施,把城市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给新会的形象增光添彩,为我区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篇:新会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常委会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工 作 报 告

(2003年5月18日在区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

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五年工作的回顾

本届政协任期的五年是跨世纪的五年,是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分重要的时期。我区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工业立市、科教兴市、旅游旺市”发展战略,努力营造“五个环境”,打好“三张牌”,抢抓机遇,团结拼搏,战胜困难,开拓创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五年来,区政协在中共区委的领导下,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为加快我区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一、围绕中心任务,积极开展政治协商。

本届政协召开了6次全体委员会议、34次常委会议和65次 主席会议,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政治协商。

全体会议集中协商。每次全会,认真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和其它报告,提出意见和建议;邀请区委、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到会听取大会发言,参与小组讨论。五年来,委员们就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撰写大会发言72份,提出意见和建议683条,得到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常委会议专题协商。我们坚持围绕中心,选准课题开展专题协商。为提高协商效果,坚持每次协商前邀请区委、区政府领导到会通报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让常委们知情出力。五年来,常委会开展8次专题视察和参观学习,认真履行职能,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建言献策,就临港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交通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城市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题协商。2002年6月,常委会议就加快银洲湖区域的开发,发展临港经济,进行专题议政,12位委员分别就工农业、旅游业、物流业的发展和规划建设等问题在会上发言,提出62条意见和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肯定。

主席会议重点协商。主席会议围绕我区的大政方针、发展规划、统一战线等重大问题和调整经济结构、抓好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事业及社会保障等重点工作进行协商,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献计出力。

二、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参政议政质量。

本届政协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任务,加大调研工作力度,形成了“政协领导高度重视、常委会精心组织、专委会和联络组主动参与、党政有关部门积极协助”的调研氛围,从而提高了参政议政的质量。五年来,常委会、各专委会和联络组组织视察252次,提交调研报告90份,提出意见和建议529条,为我 区各项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常委会深入调研。我们根据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每年认真开展

一、两个专题调研,由政协正副主席担任调研组正副组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邀请区领导和部门领导介绍情况,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力求使调研更深更实。1999年,为适应我区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壮大我区经济实力,常委会开展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专题调研,用2个月时间,深入到8个镇、14个部门单位,召开了20多个座谈会,听取了200多人的意见,还到高明、南海和中山参观学习,形成了《关于加快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建议》,得到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采纳,为我区个体私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专委会、联络组积极调研。五年来,政协各专委会、联络组,紧密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就发展民营经济、调整农业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兴办工业园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城镇建设等方面,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2001年,经济科技工作委员会和城乡建设工作委员会联合开展关于加快圭峰山风景名胜区建设的专题调研,邀请区政府分管城建工作的领导、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和专业人士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深入到大圭峰现场视察,还到南海、番禺参观学习。经过认真论证,撰写出《关于加快圭峰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建议》,报区委、区政府,一些建议已被采纳和实施,旅游业呈现出新的发展势头。棠下镇政协联络组视察天河围水利工程,向镇委递交《以百年一遇的标准加固天河围工程》的建议,得到镇委镇政府重视,并得到省、市、区的大力支持,建成了具有较高防洪功能和交通功能的围堤。

委员广泛调研。政协委员充分发挥贴近群众、联系广泛的优势,主动围绕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广泛调研,了解民情,汇集民智,通过《社情民意》 反映到决策层。五年来,区政协向区委、区政府报送社情民意66期,有利于党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政协委员提出《我区吸引外资民资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亟待调整》,建议修订1997年制订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区委主要领导在这份《社情民意》上作了重要批示,指示有关部门调查研究,在银洲湖招商会前,我区出台了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标准》,对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三、做好提案工作,增强民主监督实效。

提案工作是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协助区委、区政府加强与各界人士联系,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一条重要渠道。五年来,共收到提案635件,整理合并后立案送办552件,现已全部办复,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每年全会前夕,我们向全体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组织的单位发出征集提案通知,组织他们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提案形式参政议政。政协委员,各专委会、联络组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积极撰写提案。每次全会后,提案工作委员会认真做好提案的审查立案工作;区政协主动配合区政府做好提案送办工作,并与区政府联合召开提案交办会议。为提高提案办理质量,我们主动与承办单位协商办理方案;听取提案人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提案人通报办理情况;会同区政府检查办理工作,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对重点提案,由主席、副主席分工督办,进一步促进提案的办理落实,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如2000年初,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提出《关于加快农村电网改造的建议》,得到广电集团新会分公司的重视和采纳,投入3.6亿元,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进一步降低了农村用电价格,减轻农民负担。

部分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应聘为纪检、海关、公安、检察、法院、工商、技监和医疗卫生等部门的特约监督员,参与民主监督、行风评议和机关作风考评等活动,及时反映社会各界呼声,促进有关部门改进工作。

四、牢牢把握主题,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本届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围绕大目标、加强大团结、促进大联合,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不断强化“主题”意识,努力搭建共事舞台,形成和谐、宽松、奋进的工作氛围。

我们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和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健全政协正副主席联系各民主党派制度、政协办公室主任与各民主党派办公室主任联席会议制度。政协正副主席和办公室主任经常与民主党派成员谈心交友,加强相互沟通,协商有关问题,增进合作共事的感情;努力为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创造良好条件,常委会议专题议政和各项调研工作邀请各民主党派人士参加;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以组织名义在政协的重要会议和活动中发表意见和建议。

我们举办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人民政协成立五十周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意见》颁布十周年和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纪念活动。会上,政协领导作了讲话,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作了发言,歌颂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畅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辉煌成就,回顾人民政协的光辉历程,总结交流贯彻《意见》的经验和体会。我们每年还举办“迎国庆、贺中秋”和“迎春”茶话会,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加。这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统一战线内部的团结,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充分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特殊作用,对库存文史资料进行了清理,新征文史资料151篇,共45 万字;出版《新会文史资料》5辑,刊载史料130篇,约57万字,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区政协历届委员联谊会通过许多有益活动,加强与历届委员的联系,增进团结和情谊。历届政协委员发扬人民政协的好传统,为我区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努力。

五、加强对外联谊,共同促进侨乡发展。

本届政协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多途径、多形式加强对外联谊工作。一是走出去。区政协领导先后出访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美加、欧洲、澳洲等一些国家,走访社团、拜会知名人士,建立乡谊、联络感情、介绍家乡的变化和投资环境。每年,我们还向旅外乡亲寄送1400多份贺年卡,加强沟通联系。二是请进来。全会期间组织港澳地区委员与区领导一起座谈,共商发展大计;每年都组织港澳委员参观视察我区交通、城建、旅游等发展项目,了解家乡的变化,考察投资环境;热情接待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澳门联络办公室、香港中华总商会、青联以及工商界、金融界、教育界、文艺界、体育界等组团到我区观光、考察、交流,举行书画摄影展览等。五年来,共接待港澳台侨团组186批,6012人次。三是办实事。区政协领导走访在我区投资办实业的外商,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为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我们组织港澳委员与海关领导交流座谈;争取区委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使荣誉市民、港澳政协委员在我区范围内享受免收车辆过桥过路费、优先通关、优先就诊和免费参观旅游景点等待遇;协助解决外资企业中的一些科技人员及其家属入户、子女入学的问题;政协领导带领我区个体私营企业主到台湾地区招商,引进了一批项目。

区政协香港、澳门联络组充分发挥在联谊活动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港澳委员贯彻“一国两制”方针,黄球、梁华济、梁祺佑、胡珠先生被推选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二届推选委员会委员,崔德祺、莫均益、崔世昌先生被推选担任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推选委员会委员,为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繁荣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香港、澳门政协联络组坚持每两个月各活动一次,区政协领导分别参加他们的活动,通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协工作情况,听取委员的良言善策。港澳委员经常收集港澳乡亲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向区领导反映;积极组团回乡进行商务、文化、教育、体育、艺术等交流活动和敬老爱幼活动,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助学活动。他们继续带头捐资兴建学校、医院、幼儿园、敬老院、自来水、桥梁、道路等公益事业,新建或扩建了七堡李文达中学、龙泉中学、崖西中学、司前中学、双水中学、棠下中学、松园小学和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等。在社会各界人士捐款建设新会体育馆过程中,常委马观适先生率先捐资1200万元,名誉主席崔德祺先生、黄球先生和常委梁华济先生、谭文辉先生等带头捐资,港澳政协联络组和港澳委员踊跃捐资,港澳社团、乡亲和友好人士热心捐资,捐资共2600多万元。港澳委员积极带头回乡办实业。常委李文达先生增资把七堡厂区扩大到1000亩,将外地一些项目迁回家乡,建设亚洲最大的调味品和保健品生产基地。委员区柏贤先生与日本精工公司和爱普生公司合作,在今古洲用地1000亩,扩建高科技信息产业基地。常委谭文辉先生、委员谭文基先生增资2700万美元建设汇辉漂染厂。委员陈天堆先生早年在罗坑镇投资兴办冠华针织厂,前年引进美商投资2亿港元兴办环力制衣有限公司,去年又引进港商投资2.46亿元兴办锦丰科技纤维项目。五年来,港澳和内地政协委员在我区捐资办公益事业4192万元,发动捐资办公益事业7175万元,投资办实业到位资金3.18亿元,招商引资办企业到位资金3.9亿元,为繁荣侨乡作出积极贡献,深受家乡人民的称颂。多年来,有20位港澳委员先后被授予“新会市荣誉市民”称号。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协工作水平。

本届政协努力加强思想、组织、制度和机关建设,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和政协的整体作用,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水平和实效。

在思想建设方面,区政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按照省、市委的部署,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和“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思想和作风建设。我们根据形势的要求,及时组织委员学习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和全国政协会议精神,学习新时期政协理论和统战理论。我们还举办了政协委员培训班、举办了台湾形势报告会和应对入世报告会等。通过学习,委员们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做好跨世纪人民政协工作。

在组织建设方面,本届政协增补了20名委员,增选了5名常委和补选了3名副主席,进一步充实了政协领导班子和政协队伍。按照机关机构改革的要求,调整充实了机关干部队伍,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活力,更好地为委员履行职能服务。

在制度建设方面,十一届一次会议后,我们重新修定了《常委会工作规则》、《专门委员会工作通则》、《政协联络组活动细则》;结合“三讲”和“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制定了《关于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的若干规定》,健全了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制度,建立了主席联系民主党派、主席约见委员制度,落实了专委会、联络组学习和活动制度,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使委员履行职能更有序、有效。

在机关建设方面,深入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提高思想,改进作风,增进团结,为政协工作当好参谋、搞好服务。建立了《政协机关工作制度》和《政协机关工作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积极开展“我为政协树形象”活动,树立善于学习、勤奋工作、团结互助、廉洁守纪、朝气蓬勃的好形象。改善办公 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宣传工作,及时报道政协的重要活动和委员的先进事迹。通过我区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区政协的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和专题调研、参观视察等;与新会电视台联合制作了《和衷共济扬风帆》这一新会政协专题纪念片,与新会画刊社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委员诗画、书法、摄影作品展览,在新会报刊登“新会政协光辉历程”纪念文章。通过宣传,展示了委员的风采,进一步扩大了政协在社会的影响。

政协委员认真履行政协职能,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在政协委员中,被评为全国先进的1人次,省先进的4人次,市、区先进的109人次,镇、局级以上单位先进的91人次;在政协委员所办企业中,被评为区以上先进企业的5家,被评为区以上纳税大户的4家。我们先后召开两次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了政协工作先进单位12个、优秀政协委员52名、政协先进工作者23名、优秀提案35件、优秀社情民意5份和承办提案先进单位14个。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五年来,区政协的工作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绩,呈现出蓬勃生机。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离不开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离不开区委的正确领导、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的通力合作和政协委员、机关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离不开历届政协打下的良好基础。区政协十一届常委会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区政协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是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还需进一步完善,民主监督的渠道还需进一步拓宽,宣传政协的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政协机关为委员服务的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五年工作的体会

五年来,我们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协工作的新路子,主要体会有: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人民政协工作要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就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本届政协积极争取区委对政协工作的重视,区委召开了政协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强政协工作的意见;各级党委(党组)安排了一名副书记联系政协工作。区领导经常参加政协的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定期向常委会议通报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进一步营造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部门配合,政协主动”的工作氛围,为开创我区政协工作的新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自觉接受区委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坚持重要问题和重大活动主动请示、及时汇报,让区委了解政协工作的计划和进展,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支持政协工作。主动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开展工作,选准角度,发挥优势,突出特点,努力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政协的一切工作,都力求有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助于党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助于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主题,是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前提。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是政协事业继往开来的方向和使命。本届政协努力营造团结、民主、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一方面,增强团结观念,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统一战线组织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各界人士的联系,广交朋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推进我 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共同奋斗。另一方面,增强民主意识,充分发扬统一战线内部的民主,在政协的各种会议和各项活动中,畅通民主渠道,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认真听取和积极反映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呼声和要求,发挥了人民政协作为参政议政重要场所的作用。

三、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是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基础。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本届政协着力增强委员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提高政协整体功能作用。建立政协领导约见委员制度,加强与委员的联系,通过各种形式向委员通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政协工作情况,让委员知情出力。在政协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尊重和保护委员的民主权利,做到集委员之意,聚委员之智,建委员之言。按照《专门委员会工作通则》、《政协联络组活动细则》的规定,发挥专委会、联络组的基础作用,组织委员参加专题调研、专题视察、专题议政等活动。全体政协委员发挥聪明才智,认真履行职能,大会发言、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和小组讨论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

四、发挥政协的特点和优势,是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关键。人民政协具有广泛代表性、多党合作性和民主协商性的特点和人才荟萃、位置超脱、渠道畅通的优势。本届政协注意发挥这些特点和优势,做好政协工作。选择事关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组织委员进行调查研究,邀请各类专家学者进行全面论证,努力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科学可行。密切联系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团结各界人士, 凝聚各方力量,调动各种积极性,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凝聚人心的工作。广泛开展联谊活动,发挥港澳地区政协委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港澳委员和港澳乡亲回乡捐资办公益、投资办实业做好穿针引线工作。

五、坚持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是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坚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是不断开创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本届政协发扬历届政协的优良传统,着眼于新形势和新发展,按照政协章程的规定,不断提高政协工作的水平。坚持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任务协商讨论,建言献策,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想实招、鼓实劲。坚持立足政协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常委会的领导作用和专委会、联络组的基础作用,按照界别的特点开展活动,为政协委员发挥积极性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把团结和民主贯穿于政协工作的一切方面和全部过程。坚持把群众观点作为统一战线和政协工作的一个理论基石,密切政协与群众的联系,深入体察民情,及时反映民意。

今后工作的建议

各位委员,我区十二届政协正处于新世纪新阶段的重要时期。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人民政协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协工作任重道远,政协委员重任在肩。希望新一届政协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协职能,把我区政协工作不断推向前进。我们建议: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委员素质。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 12 义。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政协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要积极营造联系实际、民主讨论、求真务实的学风,组织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贯彻我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上来。要深刻领会十六大报告对人民政协的新论述、新要求,牢牢把握新时期政协工作的方针和原则。要认真学习政协章程,明确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协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措施,在继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不断开创政协工作的新局面。

二、履行政协职能,积极献计出力。

政协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发展、服务发展。我们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从政协的自身职能和条件出发,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在发表意见和建议时,不提一般的问题,不出一般的主意,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当前,要围绕我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找准角度,选准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立发展之论,为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献计出力。

三、加强团结联谊,凝聚各方力量。

人民政协工作的主题是团结和民主,人民政协担负着广泛联谊、凝聚力量的重任,在加强团结、维护稳定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要继续高举大团结、大联合的旗帜,切实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的联系,不断营造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进一步发挥政协团结社会各界的重要渠道作用,增进团结,凝聚力量;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和海外联谊工作,广交朋友;认真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加强与民营经济界人士的联系和沟通。高度重视社情民意工作,深入民众,倾听民意,体察民情,广集民智,关 注民生,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上来,使政协真正成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的参与者,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者。积极协助党委政府进一步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促进我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行职能水平。

加强政协自身建设是开创新世纪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的客观要求,也是政协工作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新一届政协要加强思想、制度和机关建设。组织全体委员认真学习中共十六大精神,学习政协理论和统战理论,提高对人民政协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的认识,增强做好政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加政协的各项活动,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水平。根据政协章程规定,结合我区政协工作实际,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走上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进一步抓好机关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委员服务,为政协工作服务。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政协江门市新会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即将肩负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我们衷心祝愿新一届区政协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共新会区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开创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新会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关于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民建新会区委员会

中共十六大的报告,向我们描绘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民营经济将会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我区的民营经济虽然在近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如何使民营经济朝向更具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仍然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在这一方面,政府进行产业布局,引导民营企业发挥产业集群优势,营造地方经济特色,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将是其中一条良好途径。

所谓产业群,是指那些由于有共性或互补性而相互联系的公司和相关机构在地理上靠近的现象。中小企业的群集和结网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而提高区域和国家竞争力。产业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最新发布的《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产业集聚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

在很多经济发达的县市,很早就强调集群化、专业化生产。提高专业化,既便于降低产品的成本,又提高产品的质量,并且形成一条完善的供应链,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改善了地方投资环境。这反映出,一个企业要强调专业化,一个地方也同样要强调集群化、专业化。

我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掌握产业发展的规律,努力营造具有实力的、有特色的地方产业群。

一、我区产业集群化、专业化现状

在我区,司前、双水、沙堆、大鳌已发展成较有特色的专业镇,司前镇的五金不锈钢生产、大鳌镇的集装箱生产、双水镇的轧钢生产、沙堆镇的水产养殖产业等,已经成为带动全镇发展的龙头。

纵观我区上述几个专业镇的发展轨迹,司前镇是依靠“一镇一品、一村一品”传统产业起步,逐步发展变化壮大起来的。司前的不锈钢行业生产的发展时间并不长,90年代末期,司前的不锈钢制品企业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阶段,形成了很大的产业群,不锈钢产业在司前的主导地位基本得到确立。2002年,司前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4.5亿元,其中五金不锈钢产值占了83%。2002年底,全镇有五金制品生产企业199家,生产与五金制品相关产品的中下游企业77家。全镇已形成以五金不锈钢产业为主导,带动彩 1

印、包装、皮具、塑料、化工、电镀、运输等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经济格局。

大鳌镇的集装箱生产和双水的轧钢产业,主要是依托大企业而逐渐成型的。大鳌镇的集装箱生产,不到10年就形成规模效益。2002年,全镇工业总产值23.75亿元,其中集装箱企业产值有14.2亿元,集装箱制造工业产值、税收占全镇工业总产值和税收比例都超过80%以上。双水镇轧钢产业,是在双水拆船厂的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去年全镇轧钢产量超过30万吨,产值6.5亿元,轧钢业带动全镇运输、模具、五金维修业的发展,并已成为珠江三角洲的钢材集散地之一。

沙堆镇,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来的专业镇。去年,全镇水产养殖面积万亩,其中养殖罗氏沼虾0.6万亩,南美白对虾1万亩,其它鱼类万亩,实现水产品产量2472万斤,产值23987万元,占全镇农业总产值42382万元的56.6%。

上述各镇产业集群的成功,为我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促进了我区经济发展路子朝向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现代化迈进。我区在抓好现有专业镇建设的同时,积极借鉴外地打造专业化集群的经验,以大企业为依托,加大力度培育食品加工、纸业、摩托车、电子信息等若干个较大规模的专业生产基地,力争将我区发展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最大的纸业、拆船业、集装箱制造业、五金不锈钢制品业基地。

二、在企业集群化、专业化形成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多年来,区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对我区的行业集群化、专业化高度重视,在完善优惠措施、设立奖励机制、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投资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区的几个特色行业得到蓬勃发展。但是,应该看到,我区在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在解放思想、完善政务环境、扶持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措施,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程度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政府在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决心和政策有所滞后,缺乏专业的管理机构,多数地方没有为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开设“一条龙”服务,办事效率不够高,手续繁琐,政府的一些收费行为不够规范,只重视招商,而忽略安商等。其中,有些教训是值得吸取的。如世界著名的锅炉生产企业----福斯特惠勒落户我区已有多年的时间,作为一个大型企业,它本身就有许多产品零件需要配套供应,需要上下游企业的配套完善。但是,据了解,这个企业在本地寻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伙伴时,却遇到了让他们感到困惑的问题,当他们试图通过提高合作伙伴的技术层面以达到对产品的技术要求时,有的国营企业好像兴趣不大,技术改造停滞不前,技术工艺达不到要求,虽有民营企业感兴趣,但自身实力又不够,从而让他们只能舍近求远,到其他地方寻找合作伙伴。这件事表面上是只对一个企业产生影响,实际上,这对于由一个大企业带动发展上下游企业,形成良好的配套供应链,从而吸引行业中的其他企业来进行投资,形成集群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一个企业最后产生 “我们投资这里是否正确?” 这样的疑问时,政府就应该深思,除了在招商引资时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优惠条件外,我们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应该为企业多做些什么?

2、园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我区现有的园区只能称作“工业园区”,而不能称作“产业园区”,是因为还没有形成产学研群体发展的态势。产业园区经济是对外招商、发展外源性经济的主要载体,是粘住流动着的财富的有效载体。据统计,现全区共有工业园(区)23个,已开发土地面积合计约33000亩,占总规划面积的36%。全区工业园(区)内计划投资额达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项目)有53家。工业园区的建设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1)工业园区对民资的吸引力比对外资的吸引力大。(2)进入工业园区的产品比较分散,档次仍然偏低。(3)企业投资实际到位资金额不大。(4)资金投入不足,硬件建设滞后。在运作的概念方面,必须向其他先进地方学习。浙江拥有众多的专业化产业区,这是一种创造生产要素的机制。南海更提出了,现在搞工业园开发光讲“五通一平”、“七通一平”不行,要搞生态型、环保型、智能化工业园等,要以概念取胜。

3、行业规模偏小,企业遍地开花,行业呈现小型化、分散化的特征,缺乏龙头企业。产业的集聚度和知名度低,既不能充分发挥外部效益和规模效益,造成土地占用不合理,基础建设不足等,也造成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延缓了城市化的进程等弊病。据统计,在我省经济规模大于20亿元的专业镇有125个,超过30亿元的有59个,有些镇的经济规模已经在百亿元以上。比照活力强大的其他地区,我区的产业集聚度明显不够,专业镇中产值最大的支柱产业是集装箱产业,也只有不到20亿元,“星星多、月亮少”的现象普遍存在。例如,司前镇作为全省三大五金不锈钢生产基地之一,并被省确定为五金不锈钢制造专业镇,但目前在司前固定资产超亿元的企业只有1家,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也不过是有12家。沙堆的水产品深加工、大鳌镇的集装箱木地板厂下游企业尚未完全建立等等。总的来看,大多数企业的规模还不够大,产业的规模也偏小。

4、行业的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科技创新方面,我区企业的现状是,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档次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产品的科技含量不够高,创建品牌的力度尚嫌不足。一直以来,我区的民营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属于资本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较少。如司前的不锈钢产品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以碟、钵、汤匙、刀叉为主,近年开始逐步向餐具、家具、工艺品等方向发展,但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不多,经营较为粗放,产品以出口为主,但超过90%属来料加工,企业能创建自己的品牌为数极少。双水的拆船行业,政策性强,轧钢企业属于国家“五小”企业,政策变化对拆船行业影响较大。从总体上看,我区的产业群,产业增长方式仍局限于数量型增长,企业研发能力差,抗风险能力低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管理创新方面,不少企业存在家族制管理,排斥现代管理制度的运行方式和管理体制等现象。

三、对于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1、政府对企业进行引导、扶持,要正确处理“无为”与“有为”的辩证关系。在“无为”方面,政府应该简政放权,减少审批项目和征收费用,尊重市场的自发规律;在“有为”方面,政府应落实各项优惠措施,用足用活现有的政策,对企业进行扶持,营造优良的投资软硬环境。充分认识到“榕树效应”的经济聚集能力,根据新时期的新情况新特点,对优势行业加以宏观的调控,带动优势行业的发展,加强其集群化、专业化的程度。对新兴行业的崛起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引领其向集群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如摩托车行业、纸业等。

2、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政府的作用是为企业提供信息、制定技术标准、保护知识产权、制定竞争规范,以及鼓励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和企业协会、商会、行会等。而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行业协会的工作,促进企业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产生1+1〉2效果,就能营造出“能人”集中效应,在国内外造成一定声势。政府不该管理的事务可以交给市场、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去办,对于政府,可以进一步简化行政职能,而对于行业协会,则可以较好地发挥企业与政府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3、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企业集中布局,连片发展。在自有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实行资本运作,多方筹集资金,以股份合作方式引入民资、外资、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参与等多种方法,坚持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坚持在设园招商的过程中,注重规模效应,逐步向城镇集中,办出功能特色和产业优势。注重发挥基地示范作用和幅射带动作用,力争率先建成在本行业研发能

力强、企业技术创新实力雄厚、中介服务完善、资金支撑有力、环境政策配套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4、加强信息网络的建设。十六大的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我们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加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结合,发挥科技的作用。国内外现代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工业的发展经验表明,民营经济的产权关系和经营特征是特别能够适应这样的竞争力强的经济产业的。在目前来说,引导企业联合建立行业专业网站,应该是可行的,在这方面,政府应加快步伐,引导企业接受新事物。

5、应抢抓发达地区资本向外地转移的机遇,制定投资引导政策,培育资本市场,建立有效机制,加快吸纳外地民间资本的步伐。(1)应建立在新会的外地民间投资企业逐个跟踪服务的机制,改善投资环境,以“诚”引商,以“信”安商,以“法”护商,使投资我区的企业做大做强,达到以商引商的目的。(2)选好项目,搭建平台,有组织地到其他地区等地招商引资,与更多的民营企业接洽,邀请他们来我区发展。(3)放开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条件,采取“先放后收”的策略,不限比例、不限速度、不限规模、不限经营方式、先放开后疏导、先发展后规范、先繁荣后管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总量,培育民营经济主体。

6、全力向流通集散地的目标努力。市场的关键在于建“市”,而不在于建“场”。建“市”本质建立商品流通关系,建立商品流通关系要害是缩小价格差,因而,市场繁荣的关键是低租金、低税赋、低成本,因而,政府必须摒弃雁过拔毛的思想,在政策优惠、扶持;有条件的行业,设立专业市场是一条好的途径,鼓励企业开发专业市场,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进行运作;

7、引导民营企业的体制和科技创新,助优扶强,培养龙头企业。在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中,指导和引导开展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作。以自愿为原则,通过相互参股、员工入股、管理和技术人员入股、无形资产入股、外资入股、法人入股等多种形式,实现产权结构由单一的业主制和“家族经营”向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经营领域由过度集中传统第三产业向大规模进入现代工业、新兴第三产业转变;发展方式由小型分散为主向集约经营转变;规模扩张由过去主要靠自身积累向利用现代分工进行联合扩张和实施资本运营的方向转变;产品研发由过去经验型和模仿型向依靠高新技术手段,特别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同时,借助于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帮助民营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认证,产品开发的商标注册,以及争创省、国家级名优品牌等增强企业整体素质的工作。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培养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8、开展“银企合作”活动,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针对产业投入不足、资金投入不足、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开发方面投入不够的问题,政府可协调开展“银企合作”活动,促成银行与企业的合作,大力扶持一批信誉好、效益好的重点企业,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工业强区,全力打造“临港经济”新格局,是我区今后经济工作中的重头戏。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经济发展的过程,其实总是以某种方式不断地实现着经济要素的分配和组合,企业与企业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聚集经济要素的竞争。全力打造产业集群优势,积极创造生产要素,是加强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其中一种方法。我们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家齐心协力,一定会把我区的经济水平推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篇:新会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我国有70%的人口在农村,农民是最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对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发布的世界卫生报告,对其191个成员国的卫生绩效进行排序,中国就整体健康水平来说,排在第82位,属中等偏上,但就财政支出的公平性而言,则被排在第188位,倒数第4位。不公平性主要反映在城乡医疗卫生的差距上。

农村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所谓公平性是指这种公益要使城乡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这就要求强化政府的责任和行为,因为这种公平性是不能借市场调节实现的,必须由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才能达到。WHO《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指出,对一个国家卫生系统的总体效能负有根本责任的是政府,对人民健康福利谨慎而负责的管理是一个有为政府的根本本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也明确指出:“各级政府按照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对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承担全面责任。”落实任务的关键在于资金的投入。

我区农村卫生院的卫生经费包括两部分,一是农村卫生机构经费,这部分经费包括农村卫生机构开展公共卫生和必要的医疗服务经费,离退人员费用;二是专项经费,即农村卫生院的发展建设资金。目前,1

我区的农村卫生经费的机构经费是由各卫生院所在镇的财政所划拨,专项经费从2002年起,由区财政局直接划拨。

1996年开始,我区进行了财政体制改革并实行镇级财政的“分税分成,分级管理,独立运作”方案,农村所有经费由镇财政包干,农村卫生经费亦由镇财政所直接负责。各镇农村卫生院的卫生经费是以1996年的经费额作为基数进行安排划拨,原则上,卫生院每两年一次的调资额是累加到经费基数上来的。但自镇财政包干后,部分镇的卫生经费便开始陆续减少或停止划拨了。

从我区1997年至2002年13家卫生院的农村卫生经费收拨数据反映,财政所经费计拨不到位的情况日趋严重,逐年增加。

1997,农村卫生经费应拨数为379.1万元,实收拨338.7万元,有40.4元万未到位,占10.7%;1998占2.91%,1999占12.26%;2000占16.45%;2001占29.22%;2002占21.46%。

六年来,镇财政所合计应拨经费是2257.8万元,实收1899万元,未到位数358.8万元,占15.89%。经费欠收的卫生院由2家增加到6家。其中最为严重的有三江镇,1997年开始少拨经费,乃至1998年开始已完全停拨卫生经费,累计欠拨经费172.8万元;司前镇则由1999年开始也完全停止划拨卫生院经费,累计有81.6万元,这种拖欠卫生经费现象自2000年开始许多镇便陆续效仿,停拨应拨的经费。

由于农村卫生经费的停拨或减拨,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卫生院的正常业务开展,使部分卫生院的经济运作难以维持。因经费不到位而形成经营亏损的卫生院,1999年的有9家(不计经费亏损的15家,括号内下同)卫生院,2000年的有7家(15家)卫生院,2001的有8家(15家)卫生院,2002有8家(13家)卫生院,各个的合计亏损额分别是91.9(395.7)万元,93.4(404.2)万元,102.8(296)万元,314(616.1)万元,累计亏损602(1812.4)万元,这种不正常的状况直接影响卫生院的生存,更毋论发展了,可以说是对我区农村卫生事业构成严重的影响,而且是较大的。卫生经费主要是承担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等项任务,卫生院不可能从住院的广大农民手中收取费用来承担由政府负担的经费责任。

不但农村经费下拨情况如此严峻,而且从我区总的卫生经费来看,趋势也是逐年下降的。全区(含区属医院)卫生事业费(含爱卫经费)占全区财政支出比例:1997年为2.32%,1998年为2.14%,1999年2.06%,2000年1.98%,2001年1.74%,2002年1.59%。

正是因为这种不正常现象的持续和蔓延,各地区乃至全国都有不同的反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体改办、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出了“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规范政府对农村卫生事业补助的范围和方式,并随着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调整卫生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力度。农村卫生工作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安排。”同时指出:“乡镇卫生机构上划到县级人民政府管理,经费预算指标相应上划到县级财政。”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对以上文件也同样进

行了转发(新府办[2001]83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也进一步强调:“各级人民政府要逐年增加卫生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县级财政要根据国家确定的农村公共卫生基层项目,安排人员经费和业务费。”其精神,也旨在务使农村卫生经费得到保证和落实,使农村卫生工作得已正常开展。

以上《决定》各地今年开始已全面实施(包括江门的开平、台山、鹤山、恩平),由于我区财政的特有原因,农村卫生经费仍按原渠道供给,希望按新规定精神认真执行落实。

为此,我们呼吁共同关注农村卫生工作,为解决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给予大力支持。

第五篇:新会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案情况审查报告

区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各位委员:

我受大会提案审查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区政协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的情况,请予审议。

在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前和会议召开期间,各位委员,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历届政协联谊会,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政协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建言献策,提出提案。至5 月20日下午5时止,共收到提案153件。大会提案审查委员会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的要求,对所有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的审查。属行政管理方面的25件,属城市建设与管理的31件,属经济建设的11件,属农村农业的5件,属交通建设与管理的32件,属教育、宣传、文化的19件,属医疗、卫生、环保的20件,属旅游方面的10件。

大会闭幕后,我们将把提案移交区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提案工作委员会,按提案工作条例规定的有关程序,送交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办理。

下载新会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加强城市综合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会区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大会发言《加强城市综合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