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顾启凌)

时间:2019-05-13 11:2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平衡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顾启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平衡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顾启凌)》。

第一篇:如何平衡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顾启凌)

如何平衡城市规划与环境问题

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矛盾,城市规划应该把保护水源、净化大气、防止固体废物污染、防风防灾、调节城市小气候环境等生态功能放在首位。几十年来,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关题,如何平衡城市规划和环境问题变得十分必要。

平衡城市规划和环境从保护水源做起。水体污染问题突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被直接排入公共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在城市规划中,通过减少城市各类污水排的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从而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平衡城市规划和环境从净化大气环境做起。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并同时污染着水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积极建设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等新能源设施,提高绿色能源等无污染或少污染能源的使用,在工业及其他能源使用上,尽量使用气体燃料、脱硫煤、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规划区域进行植树造林可以进一步净化城市大气环境。

平衡城市规划和环境从防止固体废物做起。在工业发展迅速的今天,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导致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现象严重。固体废物的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和土壤的污染。在城市规划中,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资源浪费,从而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保护水源、大气及土壤环境。

在平衡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线,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面推进城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把城市建设成为健康快速发展、环境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好循环、城市优美洁净、基础设施健全、生活舒适便捷的现代化城市。

第二篇:浅谈如何处理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浅谈如何处理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日益提高,城市人口和地域渐增,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两大系统工程如何统筹协调,是实现保护环境与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保护与城市规划都是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工作,必须多学科、多专业共同研究,寻找最佳方案,保证环境与经济建没同步协调发展。

关键词: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发展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technology, society civilization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 urban population and regional increment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urban planning two big system engineering how to overall coordination, is realiz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key.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urban planning are involved in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comprehensive work, must be much discipline, many professional research together, and find the best plan, ensure that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built not synchronou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Urban planning;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发展计划和各项建设的发展战略协调统一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的依据。城市规划包括:环境保护规划、城市功能规划、城市规模、城市工业规划、城市建筑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经济技术规划等。

一、城市规划与环境综合保护规划的关系

1999年2月通过《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该项规划的制定说明我国政府深刻认识到创建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的生态型山水城市对城市建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城市防灾避灾能力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按照国家要求,在制定城市规划时,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避免因规划布局失误而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力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城市面貌,推动城市健康发展,城市规划将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一)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是城市环境承载力

承载力的环境学定义为:一个地区能够将来不减少支持某种环境质量的最大环境容量。对于环境系统而言,城市环境系统承载力指在保证城市健康持续发展时,在维持城市环境结构不发生质的改变、环境功能不朝恶性方向转变的条件下,城市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二)城市规划合理的标志是城市环境保护的平衡

城市环境的平衡是指通过城市规划的手段调节城市环境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布局、比例、与数量的消长、种类的增减等所能达到的一种动态的和谐状态。它不仅能使它所支持的城市健康持续发展,而且能够促使自然生态母系统不断在高水平上达到新的动态平衡。要通过规划充分体现城市环境要素的自然属性,强化被城市发展所弱化甚至破坏的要素;同时,通过规划合理地建设新的环境工程要素,使系统多样化,从而提高环境稳定性。

(三)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城市环境发展,也是规划合理的重要保证

城市环境发展是指建立在人类自身和城市环境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和谐共生的动态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不单纯追求某一系统组分的发展在量上的最优与最大,而是在城市环境系统与自然生态母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实现整合性、有序性与协同性。

(四)节能高效、污染少的环保型交通规划

城市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解决城市中日益严重的交通拥挤问题,避免单

一、平面的交通布局带来的消极影响,全面、综合的规划和发展城市多元、立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也是削减城市环境污染程度、降低对能源、土地资源的耗费的一项环境保护重要内容。优先和充分地发展立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控制中心城区小汽车和摩托车的发展,建立以地铁、轻轨、电车、公共汽车等类型相结合的公共交通网络。

(五)城市山体水域等空间环境资源保护规划

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山体、水域等自然空间环境是构成城市特征的重要因素。保护和综合利用城市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环境特点,是善用环境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体现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措施。在编制对其保护和利用规划的基础上,还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性文件,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城市空间环境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的内容是:以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规划为依据,结合城区内已纳入保护范围的山体和水域资源制定综合整治和保护专项利用规划。

二、如何合理实施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城市规划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城市环境规划的最主要任务是为污染工业区挑选一个合理的位置,以便组成一个不受污染或少受污染,动员一切资源用于生产,并有利于人体健康和生产正常进行的环境系统。合理的城市环境规划必须考虑下列几点。

(一)城市总体规划的功能分区和各功能区的内部规划必须考虑城市环境,首先是生态系统的特点加以合理配置。实现区域范围内生态城市环境网格化,形成布局合理,各具有特色的城市生态系统,成为区域城市总体格局“中心城-新城-中心镇-集镇”相匹配的区域生态城市系统。

(二)加强三废治理,开展循环生产和采用少水或无水工艺,以减少三废排放。特别应当强调的是中水回用的规划,在水的社会循环中,污水的再生与回用是关键的环节。将大部分的废水经过再生处理后回用,一方面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局面,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淡水资源,同时又减少了排放至自然水体的污染物总量,具有多方面的功效。因此,水的再生与回用是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解决水问题的必选策略,在新城或新的建设中必须考虑到中水管网的规划建设。

(三)城市绿化系统必须达到一定的面积定额,要求规划成一个均匀分布彼此连在一起的绿地系统,以便郊区新鲜空气能通过绿地上空不断地输入城市内部,必须使建成区与旷地交错分布,以利于气流的交换。此外,建成区至旷地的距离若超过一公里,则气流交换也不顺畅,城市总平面图便不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而要求近似星形,或长方形穿插绿化楔和绿化通道(林阴大道、绿化水道等),星形城市还要求在其中部有绿化岛。城市绿化除了植树造林外,还必须大力铺设草皮,此外必须保留或营建一些适于动物定居的生态系统,例如,在市内、公园里保留或营造一些“人造悬崖”(高楼、塔、钟鼓楼、屋檐等)和高大树木。

(四)把城市建设成为一个风景美好的环境,不仅有利于观赏,而且有益于人体的身心健康,减少各种环境病的发病率,增加劳动出勤率,并使交通运输安全,有利于精密工业的生产,组织一个风景美好的城市环境是建筑景观学的任务。与城市环境有关的疾病,除了与职业环境有关的职业病和由于严重污染而引起的各种中毒病外;还存在着一类污染程度并不高,但由于持续慢性地影响人体而引起的疾病,这类疾病大多是原来就有的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疾病和某些癌症;另外还存在着一类由于环境心理影响(厌烦、过度紧张等)引起的疾病,这主要是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和心血管病。

(五)城市的公路网、输电网、管道网、上下给排水系统、电讯电话网、郊区铁路网也要合理加以组织,并与生态系统特征协调起来。例如,公路和铁路杂乱交错,再配合凌乱的管线系统,只能使人们厌烦,增加交通事故;工矿区和生活区的不合理配置,也可使交通运输系统混乱,公共交通客流增加,使人们上下班在过度紧张的环境中生活,也会导致某些环境病发病率增加,在郊区田野和森林中穿插着大量的交通管线网,不仅破坏了美观,而且会降低田、林的生产力,在草丛水荡中通过隆隆的火车,只能把候鸟和旅鸟惊跑。修建郊区道路若注意与造田和水利相配合,将有利于郊区农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城市规划是系统工程,环境保护规划是其它子系统的先决条件和应优先完成的规划。所以,环境监测、评价,环境趋势预测,所有行业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应先行一步。由于历史、认识、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可能造成计划、规划之间平衡协调的误差,所以各子系统在规划时要对前提数据作保守处理,留一个安全系数。整个城市规划应由国家组织制订标准、程序,并编制出系统及各子系统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及各子系统横向交叉制约机制要周到完善,以减少人为的失误。力争做到保护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相一致。

参考文献:

[1]李杰.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及城市规划应对[J].山西林业科技,2011,(04).[2]王宁,贾文毓.浅谈对城市规划的几点建议[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12).[3]毛旭东.简论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1).[4]敖卓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的特点[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02).[5]何毅,王丽平.城市总体规划中做好环境保护规划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1,(22).[6]高韦佳.浅析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2009,(16).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第三篇:论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2011在职法硕 环境法作业

势不两立抑或比翼双飞?

——论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作者:武林

学号:FS11500162

二〇一三年五月十日

2011在职法硕 环境法作业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她在为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过程中,也遭受着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反作用力。如何处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并使其共生,是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发达国家所面临的课题,而且也是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所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和妥善解决的课题,对我国而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生展开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将是荒漠。”马克思的这句名言精辟地揭示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要发展生产力。而生产的实质是人类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物质,创造财富。当这种索取超出了地球的承载能力,超过了自然资源的极限,就会引起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森林锐减、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无一不是人类无节制地索取带来的环境问题。在环境问题出现的过程中,环境

2011在职法硕 环境法作业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和反作用日益突出,资源枯竭和能源危机等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又是统一的整体。所谓统一,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与发展,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环境是发展的基础,离开环境资源,人类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发展是环境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保护就失去了根本保障,失去了经济发展,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

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环境保护得好,环境资源的利用就可以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优美良好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市场经济资源,是一种社会经济产业。人类社会随着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改变,环境产业必然会兴起并向纵深发展,人们的消费由解决温饱问题到物质满足进而追求环境舒适,一股绿色消费的浪潮正席卷而来,环境文明已成为人们物质、文化和生活消费的新追求,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不仅是相互依存的,而且是可以相互促进发展的。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障碍

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已经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是,我们的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在不断发生。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令人触

2011在职法硕 环境法作业

目惊心的地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思想意识方面

1、偏重经济效益,轻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沿用粗放的经营模式,虽然我国的经济总量位列世界第二,但产业水平总体较低,污染排放多;一些地方在推动发展中,重经济轻环保,重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轻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对自然资源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补偿,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公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生态环境取决于公民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而公民环保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接受教育程度、法治建设水平是紧密相关的,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法律、制度层面

1、体制机制弊病。目前,环境管理职能分散交叉在多个部门,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统一监督职能仍需加强。地方环保部门实行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地方环保部门独立执法。地方政府的环保责任仅限于本行政区,转嫁污染屡禁不止,跨界跨区域流域污染加剧。

2、执法问责不严。由于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环境执法主体地位不明确,环境监控手段落后,基层环境执法力量薄弱,给环境执法带来了一定难度,“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违法成本低,助长了环境污染行为的发生。

2011在职法硕 环境法作业

三、如何才能让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比翼双飞?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第一要务,然而,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必须改变传统的“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忽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非衡发展模式,逐步转向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用市场机制和技术进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源头上防治污染

治污要治本,治本先清源。加强环境保护、遏制环境污染,如果只注意治理已经出现的污染,不从源头上抓起,往往是按下葫芦起来瓢,陷入防不胜防的恶性循环中。因此,防治环境污染,必须从源头上抓起,才能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环境问题,涉及诸多方面,但究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发展道路的问题。

1、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也是从源头上防治污染的根本之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也,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产品的循环利用;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2、推进环境科技进步。国际经验表明,保持或改善环境质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必须加快落实防治水、气、重金属污染等重大环境科技专项,力争在共性技术、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2011在职法硕 环境法作业

加大环保技术装备研发力度,提升国产化水平,不断降低治理成本。

3、实施排放总量控制。严格落实总量减排目标责任制,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作用,包好入口关。

(二)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对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不够,违法成本低,客观上造成了:“企业无赖,环保无奈”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1、健全环境法规。立法是依法保护环境的根本,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已经实施20余年,一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可喜的是,《环境保护法》正在修改,笔者也希望我国拥有一套门类齐全、措施有力的环境法规体系。

2、加强严格执法。“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因此,要强化城市、农村重点流域、区域、行业的执法监管,对于污染环境者,加重处罚,震慑违法行为。

(三)构建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我国的环境保护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环境保护的很多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必须探索建立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

1、落实政府责任,发挥主导作用。基本的环境质量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地方政府要对环境质量负总责,把环境保护摆上议事日程。建立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生态

2011在职法硕 环境法作业

文明建设的目标指标体系,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围和干部政绩考核,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于因决策失误、监管不力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追究责任。

2、引入市场机制,用好经济杠杆。污染治理不能单纯靠法律和行政力量推动,积极发挥市场作用是长久之计。如坚持“污染者负担、治理者受益”的原则,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等。

3、健全检测体系,织密防控网络。加强先进环境检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力度,把污染环境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4、参与环境问题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环境大国与发展中大国,要积极参与全球环境领域国际合作。在多边环境合作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积极参与,加强对话,共谋发展。大力加强和推动与周边国家或相关地区的合作,参与区域合作机制化建设。

结 语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互相制约,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如何在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条件下获得发展?美国前农业部长顾问莱斯特〃布朗所说:“人类面临的挑战,不只是减轻贫困,还要在此过程中建立起与地球自然相融洽的经济:一种生态经济,能

2011在职法硕 环境法作业

够持续发展的经济。”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第四篇: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摘要:基于“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学”的交叉学科研究,通过对当代城市规划实践的深入调查,并结合环境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批判性地指出了当代城市规划领域中所蕴藏的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并通过对相应问题的实证分析,基于“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了在今后城市规划中所应采取的环境保护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谐;可持续发展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资源,而且还在给予人类物质关怀的同时潜移默化了人类的思想。城市规划是人类调控城市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双刃剑”,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很多问题。

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因素[1],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城市也是环境的组成因子。然而,在当代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城市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保护的研究已迫在眉睫,环境学也成为当代社会的最大显学。

在人类最为积聚的城市中,也是环境矛盾最为尖锐的地方。而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城市规划,必须融入环境保护学科的相应研究,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是基于城市规划和环境学这两门交叉学科的新研究方向,是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环境的新途径。

从现象上看,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居住拥挤、公园绿地少所引起的生活质量下降上,而这种质量的持续下降又最终导致了城市的衰落[2]。另外,由于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又引发了城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污水处理、垃圾堆积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从本质上看,这些都是由于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城市规划的认识问题所引发的,尤其是表现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往往片面的依照“人口——性质——规模——布局”的模式来规划城市[3]。

所以,在当代的城市化进程中,世界各国的规划工作者已普遍认识到,以形态环境为基本对象的城市规划必须同时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城市规划上考虑环境问题,才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并有利于环境的逐步改善。

目前,我国的经济和城市建设活动空前繁荣,然而,由于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缺乏相应的环境控制和环境规划,在许多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对环境保护的论述往往还只停留在各个污染点治理的描述上,这种观念已无法应付日益复杂的城市环境问题。所以,城市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控制。这样也直接影响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在城市规划领域加强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理论和控制手段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我们将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应用在这项研究上,重点分析了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其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建设和谐的环境、和谐的城市,并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社会。理论基础

1.1 当代城市规划理论

(1)“反规划”的思想;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应该要考虑保护什么,不是要考虑盖什么。所谓“反规划”,就是要考虑哪些东西是不能动的,1000年不能动,1万年也不能动的。

——俞孔坚

“反规划”的思想是由北京大学俞孔坚等研究学者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我们在考虑城市新物质建设的同时,必须要意识到人也需要自然的服务: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休闲、体育、审美等等。而这些并不是由我们人造的,而是大自然积累下来的。

“反规划”的意图就是:如何先保护大自然的这个生命之树,而后再思考城市、建筑等,因为,这些都是这个生命之树下的果实。

(2)“田园城市”与“广亩城市”:

这两者是当代生态城思考的基点,也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对于环境保护问题思考的最好体现。“田园城市”是由英国著名城市规划师霍华德提出的,主要思想是在于将城市的人造物与自然的环境同时考虑,将城市规划的人为控制与原初的自然体作为相互等同的因素,以此来控制城市规模及城市土地的利用“广亩城市”是由建筑师赖特提出的,主要思想在于为单位性因子提供标准的配给,以系统论的观点来思考城市,用单一的标准结构控制整体城市的环境。

这两个途径分别从区域和自身活力的角度形成了城市规划中对于环境保护的策略,都体现了环境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对于当代的城市规划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环境伦理学

在人与动物、花草及所有造物的关系中,存在着一种完整而伟大的伦理,这种伦理虽然尚未被人发现,但它最终将会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人类伦理的延伸和补充??毫无疑问,使人与人的关系文明化是头等大事。一个人首先必须做到这一点;人类的精神护法为了确保这一点而暂时忽略了对其他存在物的关心,这是无可非议的。这项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可以说是苟日新,日日新。但是,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所有的工作都有待我们从头做起。

一一雏克多·雨果

当人类历史蹒跚进入20世纪中期时,地球自然生态和人类精神生态呈现出重重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的诸多问题引发了西方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思和自省。特别自20世纪70年代始,历史、哲学、法律、社会学和宗教等很多人文学科的研究,都显现出“绿色化”态势。在社会领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作为“新社会运动”(New Social Movements)的一支,与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妇女运动等一起席卷欧美,向西方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发起挑战。改变过去主宰文学研究的“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批评立场,代之以“生态中心主义”的批评。并且在竭力完成一个“朝向以生物为中心的世界观的转变”。

回顾整个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历史,其研究的核.心依然是有关“环境身份”的确定问题[4]。身份认同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因而,在环境伦理上有关身份的问题同样具有着重要的作用。用和谐的理念为环境身份问题设定了全新的归属,同时也为城市规划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考指明了新的方向。实证基础——当代城市环境问题的调查

认为单纯的物质没有价值的假定,使人们对待自然和艺术的美缺乏尊敬。当西方世界都市化的过程迅速发展,需要对新的物质环境的美学性进行最精微和最迫切的研究时,认为这类观念没有考虑价值的说法达到最高潮??由此产生的两个恶果是:(1)不顾每一个机体和环境的真正关系;(2)不顾环境的内在价值,而在考虑终极目的时,环境的内在价值是必须充分估计进去的。

——A.N.怀特海

正如怀特海所说的那样,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也遭遇着同样的苦境。以下就是这样一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和事实:①水体污染: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影响。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 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②大气质量严重恶化:城市中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人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而由大气泻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③固体废物污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由于我国的固体

废物露天堆积,全国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④噪声污染:随着我国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文化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5]。本文研究的实践对策正是基于上述的环境危机,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开始运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城市建设。结合我国实际,按照“五个统筹”以及环境保护所采用的“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通过在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研究,城市规划领域中应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对策:(1)城市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应将环境、人口、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协同考虑。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6];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2)城市规划应同时编制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7]。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环境目标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定最终治理对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处于固体废物包围之中,解决固体废物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的目的是依据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城市规模对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处理并循环利用。进人新世纪在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中注意“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城市规划编制应将整体环境“区域化”及“节点化”。

区域化就是将城市的环境放到整体的区域中进行思考,用体系和城市群的概念来分析城市环境[8]。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整体的城市,用辨证的思维来思考城市环境。

节点化就是将环境具体化,用相应的尺度来将环境形成特定的可计量模型,为新科技手段的介入提供相应的条件,通过具体的实验结果来进行城市的节点性刻画。

(4)城市规划编制中环境问题思考的途径:

在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的结合上,根据我国实际,并以现时的技术手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将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结合得更深入一步:①在城市总体规划或次区域规划层次上,确立环境限制是城市或区域发展限制性因素之一的观念,并通过对主萼的环境限制因素及潜在的污染源的分析,合理界定城市的规模,选择适合的用地和人口分布交通运输方案。②在改造和城区重整规划中,尽一切可能改善环境质量,包括完成基础设施的配套,降低太高的容积率和人口、居住密度,增加城市空间和绿地,消除用地布局不当如工业与居住相邻引起的环境干扰。③在郊区发展中,通过对非建设性用地的功能区划,确定生态保护区和敏感区、景观敏感区,保护其不受城市化的不利影响。④在市政详规层次上,将污水管网的设计、污水厂与环境影响评估结合起来。实例分析

4.1 香港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策略

香港是有着巨大密度的城市,在城市规划中很好地进行了相应的环境保护研究,并且,也提供了有显著成效的相应策略,对于我们的城市规划实践有很大的借鉴价值,以下是其主要的实践策略:

(1)降低建成区的建筑密度,尽量提供绿地以改善环境素质。

(2)将污染大以及具有潜在危险的工业迁往中心区以外的适当地区。

(3)设置纾缓区,使居民免受来自交通干线的噪音和黑烟滋扰。

(4)对近郊受采石场影响的地区加以整治,改为康乐或适当的社区发展用途。

(5)制订一个整体的、长远的“土地用途~运输——环境规划”大纲,使政府能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按照大纲的建议,提供必需的土地和基础设施。

(6)自然环境保护策略:包括“维持现状策略”和“执行策略”。“维持现状策略”通过分区的方法限制土地用途。“执行策略”则利用立法方式指定某些地点为受保护地区,然后通过一个资助管理计划,保护独特的风景区。

(7)发展管制策略:这套策略是用于管制土地用途的类别和发展形式。

(8)建设郊野以及城市公园并通过《郊野公园法》确实加以保护。

4.2 反规划之台州案例

该项目是由北京大学俞孔坚教授主持的反规划实例,俞教授多年来从事“反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的理论与实践,该项目是一项从区域到城市地段的跨尺度规划案例。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运用“反规划”途径,首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规划,以保障大地生命系统的安全和健康;应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方法,建立一个生态基础设施,满足生态防洪、生物保护、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和游憩等综合功能需要。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保障居民获得的社会经济服务一样,区域和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保障城市居民能持续获得生态服务。结束语

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美好的环境下,希望我们所居住的城市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本文所谈论的在城市规划领域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也正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的问题归结起来都是相关于“人”的问题,对于人类自身的思考是这些问题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在城市规划中研究环境保护问题,就是要寻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为人类自身聚落环境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路线口。最终,实现时间与空间的、历史与地理的、城市与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吴家骅.环境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纳什.大自然的权力[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根特城市研究小组.城市状态[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004年原建设部正式发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通知,得到了业内很多专家的支持和城市的响应。从之前倡导的创建园林城市到生态园林城市,虽两字之差,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生态”观念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俞孔坚,他认为,对“生态”的不理解、传统落后的价值观以及园林教育体制的落后是导致这一思路未得到落实的主要原因。

突破传统植物应用观念

“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是生态,以为绿色就是生态,把应用观赏植物当成生态。还有的地方是假生态,只是做一些形式上的堆砌,功能无从判断,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极大的浪费。”俞孔坚认为,植物的应用要重视通过植物营造环境与空间,进行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考虑生态与节约性。后期运行与维护,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材。而目前我国的植物应用研究大多偏向观赏性,集中在微观的层面,导致很多设计师在植物选择上局限性很大。

俞孔坚提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观赏植物和非观赏植物之分。突破“观赏植物”的界限,利用野花、野草等来弥补城市中地被植物的缺失是上策。除了有特殊要求,对一般绿地的野生植物只修整而不拔除,使其与人工种植的树木花草共生共荣。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营造中,看似“无为”,实则“有为”。这样的绿化方式才称得上有生态意识。

树立符合当代的价值观

景观是价值观的反映,俞孔坚对当前城市建设中很多斥巨资来摆花,建尺度超常的广场等所谓“美化”行为深恶痛绝,“斥资数亿建的花坛需要施肥、浇水,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劳力、物力,这是最不生态的做法,是城市文明不成熟的表现。”俞孔坚说,“在人居环境极度恶化的今天,我们要的不是粉饰太平,而是去寻找一门生存的艺术,如何用最少的工程获得最大收益;如何与自然的节律相和谐;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何使人在景观中体会到舒适和放松,找到精神归宿。”

俞孔坚强调,设计既不能模仿古人,也不能模仿西方。优良的民族风格应该继承、保护,而对于毫无价值的历史垃圾也要坚决摒弃。在建设先进性、现代性并存的开放城市的同时,也要将国外先进的理念、规划原则与开发价值结合起来。俞孔坚表示,我们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是人本身,更确切地说是每个普通的城市居民,用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休闲和娱乐的需求来衡量、评价和缔造城市景观。城市建设者、设计师要树立理性、科学、平民化的价值观念,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ぁ考试大。

生态意识的培养很关键

俞孔坚指出,没有大的视野就不会有系统的生态建设。当前中国的园林绿化设计很多只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往往成为建筑的附庸,要从区域和大地的尺度来研究长远的发展战略。作为景观设计师和城市设计师,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担当起设计国土的责任。从中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来看,城市的决策者、地产商、设计师们对生态的理解和实施决定了这一地区生态园林建设的成功与否。俞孔坚认为,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可辩护的过程,尤其要考察决策者的行为。教育决策者,不断向他们灌输生态的观念,改变他们的价值观是当前进行生态园林建设最有效的措施。而对于设计师的培养则要从高校教育改革开始,目前很多高校所传授的只是一些技术化、表面的生存手段,怎么画图漂亮,怎么运用观赏植物、景观元素,很少从生态的角度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系统培养设计者正确的生态观念很重要。俞孔坚表示,中国的园林教育体制存在很大问题,要彻底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尚需时日

第五篇:廉洁教育读本体会顾启彩

读《廉洁教育读本》有感

响水县周集实验学校

顾启彩近段时间,教育局号召我们每位老师都要认真看一看《廉洁教育读本》这本书,然后写一篇心得体会。我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认真阅读完了这本书,有了很深的感悟。

现在的社会,金钱的味道总是很浓,柴米油盐要钱,用水用电要钱,生个病上趟医院更要钱,托人办事那更是钱钱钱,自然原本纯净的校园也不免受到不良之风的侵袭,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一名人师,历古以来就是受人尊重、敬仰的,被人们敬称为园丁、红烛,所以我们不能与这种不良风气同流合污,败坏了几千年来形成的良好师风。古人有“天地君亲师”之说,就体现了中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因为他是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播者,因为他是人师,是人之楷模。因为他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艰巨任务。

廉洁是教师立身之本。只有廉洁从教,教师才具备道德上的感召力,才能深刻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精神世界,使学生在敬仰中,默默地产生着思想和行为的自我激励、自我修养和自我改造。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身正,在德育中尤为重要。其身不正,何以为师?教师是文明的使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

“授业解惑”之人,更应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模范行为来感染、影响并规范学生。教师只有完善自身素质,才能让学生从高尚的人格魅力中吸取有益的营养

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求我们具有更高的道德情操,因为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我们的一言一行将会直接对学生乃至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不仅要用广博的学识,授业解惑,而且还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立身传道,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等方面,更要做出表率。廉洁从教首先要为人师表。工作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其身正,不令则行。” 廉洁从教还要坚守高尚情操,淡泊名利,不被社会各种不良风气所诱惑。不廉洁,贪欲多,就很难坚守这一阵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选择了清平的生活。教师清正廉明是“育人”的品德基础,要秉持一种神圣的感情和执著的献身精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只有静下心来教书,才能潜下心来育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一定要廉洁从教,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个廉洁奉公的教育工作者。

下载如何平衡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顾启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平衡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顾启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启蕊实习总结顾德美

    七月实习总结 早教部:顾德美 不论出于何种原因或者目的最终是“缘”,我的暑假实习地点:北京启蕊康复中心。 短短的一个月已经结束,即将离开的我情绪也是多变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论文:浅谈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浅谈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时间:2010-03-18 10:17来源:未知 作者:秩名一、前言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各种城市建设不断增加,城市在不断的升级和更新,在城市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的......

    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顾启彩

    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周集实验学校 顾启彩 最近,我又认真读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标准》中的一些新的教学理念使我感触颇深,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想法:......

    城市规划与设计系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一、学科发展历史及现状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源于1958年创建的“城市与居民区绿化”专业,创始人陈植教授是我国杰出的造园......

    女性主义与城市规划

    女性主义(Feminism),源自西方,早期指的是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五四时,传到中国,定为女权......

    城市规划与发展

    浅谈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看法 ——以内蒙古学田乡服务型政府建设现状为例 学田乡位于内蒙古突泉县城西北50公里,总面积542000 亩,辖15个村,21000人口,是突泉县重点产粮乡之一,耕地12......

    城市规划与设计

    对度假村进TTz}色生态设计,契合其建筑的本质属性,具有生态、社会、经济的多重效益,预示着旅游度假村向绿色生态建筑发展的趋势。开发生态脆弱地区旅游度假这种“无烟”产业,育的......

    城市规划与设计(范文大全)

    城市规划与设计 1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淮南子•原道训》 2 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君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凑,万物之所殖也。—西汉《盐铁论》载桑弘羊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