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与发展

时间:2019-05-13 05:2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规划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规划与发展》。

第一篇:城市规划与发展

浅谈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看法

——以内蒙古学田乡服务型政府建设现状为例

学田乡位于内蒙古突泉县城西北50公里,总面积542000 亩,辖15个村,21000人口,是突泉县重点产粮乡之一,耕地1211097亩,汉族、蒙古族、满族混合居住。从2003 年开始学田乡政府也响应国家政策,建立服务型政府,并为此实施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首先是政府精简。2001年学田乡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人员及机构精简,通过一次考试,从前的政绩,自身资历,上下级以及同事间的互评等综合分数来决定任免,同时进行了部门整顿,使政府由以前的一个后勤秘书作为一个政府的大管家,转换到现在各部门能够各行其权、各负其责的规范化的基本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其次是发展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并积极招商引资。如积极响应国家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为发展畜牧业而建立的一批羊舍鸡舍,近两年先后引进了脱水蔬菜厂,砖厂,玻璃钢厂。最后是加大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力度。为解决近两年的旱情打了数十口电井,给农民安装自来水及村村通以及为美化村容对街道和围墙进行整改。

服务型政府也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用政治学的语言表述是为社会服务,用专业的行政学语言表述就是为公众服务。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府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政府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其具体措施是做到“六个到位”。第一、观念转型要到位。政府转型需要改革政绩观,政绩观必须从以GDP为核心转向以公共服务为导向。

第二、工作重点要到位。政府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公共服务上,以公共服务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只有这样,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领域的矛盾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解决,不致积重难返。

第三、难点破解要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解决突出矛盾。现在公共需求的深刻变化,将成为政府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要以人为本,为社会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着眼于解决最突出的经济社会矛盾。第四、制度创新要到位。要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和科学的行政问责机制。尽快按照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将政府职能切实转变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来,强化政府的社会服务功能。

第五、政务公开要到位。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让全社会及时了解公共信息,由此提高全社会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第六、改革创新要到位。要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第二篇: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

日新月异南大门

——广州城市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

广州,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也 是华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国对外开放的南大门,是一座具有历史魅力和现代色彩的中心城市。

50年风风雨雨不停步

广州市自1949年10月14日解放以来,在不同的经济社会 背景下,先后14次编制过城市总体规划。这些总体规划在不 同的历史时期对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发挥过巨大作用。特别是 1984年经国务院审批的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对促进广州市改 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与城市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起到十分重 要的作用。通过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的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城市经济社会得 到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城市面貌得到 较大改观。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广州市沿珠江组团式发展,重点 向东向南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的格局已基本形成。1986年至 1998年,广州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70平方公里发展到276.4平方公里,现代化大城市已初具规模。

首先,按照总体规划,大力发展新区,使第二组团(天 河)、第三组团(黄埔)已基本形成。按照规划将大型建设 项目主要安排在新区,在天河区建设体育中心、火车第二客 运站,并对天河机场一带5.2平方公里用地按规划统一进行 综合开发,按规划控制了珠江新城的用地。目前,6.6平方 公里的珠江新城已按规划逐步实施。天河地区已初步形成广 州市文化体育、商业办公、居住服务中心。在黄埔区按规划 安排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沙港、云埔工业区,这些项 目的建设,使黄埔区已基本成为广州市工业、港口业基地。

其次,在旧城改造中,坚持“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 整布局,逐步改善”的原则,旧城区的城市功能有了进一步 加强,旧城区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水平有了 一定的提高。

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取得长足 进步。近十年来,广州市新建改建了一大批城市道路、立交、桥梁,完成了北环高速公路,地铁1号线已建成。自1988年至 1998年,道路长度由545公里增长到1887公里,道路面积由6 51万平方米增长到2234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6.82平方 米。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由156条增长到292条,全市拥有营运 的公共汽(电)车4632辆,万人拥有公共汽车16标台,居全 国十大城市前列。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1980年至1998年建 成区人均公共绿地由3.51平方米提高到6.3平方米,绿化覆 盖率由23%提高到28.06%。

城市市政基础建设也得到大力发展。自来水普及率达98 .66%,日供水能力达到382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达93%,按规划建成大坦沙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污水处理厂(日处 理污水33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16.7%;日处理66万 吨的猎德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进展顺利。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也取得巨大成就。城市文化、教育、体育、卫生设施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大力改善和提高了城市 的生活工作条件。

长期以来,广州市坚持以房地产住宅建设为中心,带动 城市建设,先后兴建了300多个住宅小区,建设了一批经济适 用的住房,1998年底,经抽样调查,广州市人均居住面积已 接近13平方米,是1978年3.82平方米的3.4倍。

广州城市规划启示录

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必须基于规划的科学性和超前指导 性。由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广州市城市发展的客观实 际,从而保证从宏观上引导城市的有序发展,促进了城市经 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天河新区的建设和黄埔、芳村新区的建 设实践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珠江新城6.6平方公里 用地的长期规划控制,更充分说明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 超前指导性。

有效实施城市总体规划,还必须进一步深化总体规划。近十几年,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在这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 作。在旧城改建、新区开发建设、道路交通、环境保护与园 林绿化等方面,都科学地编制了更详细、更具体的专项规划 和实施性规划。

要保障城市的各项建设按照《城市规划法》实施,除了 要有权威的规划外,还必须有维护规划的法规。早在1984年,广州市便开始制定《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 则,广州市是全国最早编制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城市之一。经过3年的努力,《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经市人大审议 并于1987年1月1日起实施。《实施细则》经市政府批准从19 88年1月1日起执行。《城市规划法》颁布实施后,广州市结 合实际,历时6年草拟了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的第一部地方性 法规———《广州市城市规划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 于1997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近年来,广州市还先后制定和 实施与《城市规划法》相配套的系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 广州市分区规划编制办法》等共约88项,为依法编制规划、依法建设、依法管理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近十几年来,广州市不断探索强化规划管理的方法,取 得了突出的成效,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连续3次被国家建设部评 为“城市规划管理先进单位”。广州市早在1987年就率先实 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通过土地有偿使用和综合开发,不但 提高合理利用土地,而且能为城市基础设施筹集资金。如芳 村花地湾、天河体育中心、恒福路等一些建设项目,均采用 此法筹集建设资金。

广州市自1989年开始,改革建筑管理方式,实行建筑报 建特许人制度、专业管理审批制度、建筑管理竣工验收制度,加强建筑规划管理工作。

为了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保证规划管理适应新形势的要 求,广州市把依靠科技管理作为提高规划管理水平的必备条 件。一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吸收和培养人才。1987年,广 州市便从美国引进国内第一套城市规划地图信息系统,后又 聘请美国有证规划师协会前副主席卡罗尔·托马斯夫人和日 本世界知名建筑专家丹下健三为城市规划局的高级技术顾问。近十年来,广州市规划局和规划院从全国10多所院校吸收了 大学生近200名,共20多个专业,其中有60多名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生;二是健全科技管理机构。为了适应科技管理的需 要,先后批准市规划局成立了交通规划研究所、规划自动化 中心、广州航空遥感指挥中心等科技管理机构,并配备了专 业的技术人员;三是利用科研成果管理。目前,市规划局建 立的“广州市城市地图和总体规划信息库”、“广州市地下 管线信息系统”、“广州市城市规划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 和“居住区详细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已在规划管理 工作中广泛应用,这些系统经国内外专家评审认为具有“国 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 灵魂,是城市管理的依据。实施城市规划的实践证明,各级 领导除了要认真按城市规划的要求布局各项建设外,还必须 带头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支持规划部门开展工作; 只有树立城市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才能使规划得以实施 和落实;只有充分发挥城市规划部门依法行政的职能作用,才能保证一切用地和建设活动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新形象步入新世纪

党的十五大期间,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代表团讲话时指

出,广东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1998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确把广州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市,充分发 挥广州作为全省经济发展重心和龙头的作用。围绕建设现代 化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广州市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建设和发 展新的指导思想,调整了广州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思路,确立 了在高起点上发展的思路,着眼于50年不落后,强调城市规 划的科学性和超前性,进一步调整了城市发展布局,明确城 市的功能分区,合理规划布局城市新轴线,从瘦狗岭到火车 东站到河南赤岗一直延伸到洛溪大桥的新客运站,将规划一 条12公里的城市新轴线,通过国际招标选择最佳方案。进一 步明确划分城市功能分区,对城市各大组团和中心商务区、中心商业区、旅游休闲区、科学体育区、工业开发区、居民 住宅区等各种功能分区进一步调整完善,确定下来后就作为 长远的发展战略分步实施。确立了“新区先行,拉开建设,突出重点,以新城区建设带动旧城区改造”的思路,坚决把 城市结构拉开并有序地配套建设,重点向东向南发展。沿珠 江轴线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逐步完善向南联系番禺、向东 联系东莞、向西联系佛山的经济发展轴线规划,从而强化中 心城市的功能,加强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辐射力。确立 了构建交通道路主体骨架,完善城市交通路网的思路,以内 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及7个方向联络道和若干条快速路构成道 路主骨架,完善高速路网、快速路网和主干道路网三大交通 路网系统;确立了城市建设的精品意识,积极规划建设广州 新国际机场、广州大剧院、广州艺术博物馆、新广州体育馆 等一批跨世纪的标志性形象工程。在此基础上,广州市按照 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提出了城市建设实现“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的奋斗目标。“一年一小变” 重点在管理,以整治脏乱、拆除违章建筑为突破口,整治市 容环境,迎接建国50周年;“三年一中变”重点在建设、完 善城市交通道路网络,完成“迎九运”工程、“城市形象工 程”和标志性工程,整治白云山和珠江“一山一水”,建设 新的旅游观光带,迎接“九运会”;“2010年一大变”重点 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协调发展,完善城市布局,形成合 理的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结构,增强城市布局,形成合理的 功能分区和城市空间结构,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完善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市政、环卫等公共配套设施,基本实现 城市现代化。按照这些新的思路,广州市进一步完善了城市 规划,经过历时4年的努力,全面编制完成了79个地块的分区 规划,去年又完成了20个文明示范村镇、16个中心村镇、50 条自然村的规划,城市立体交通路网进行了全面规划。配合 “城市形象工程”建设,对珠江两岸景观、城市主干道路、绿化广场、主要“窗口”地区和商业街区等进行了城市设计。规划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园林绿化、环境整 治、道路交通、“迎九运”工程等方面的109项“城市形象工 程”,经过努力,1998年已完成了32项。

为了实现广州市城市环境面貌“一年一小变”的目标,广州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了这方面的领导工作。首先全市 上下统一认识。要求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要 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心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 赴,千方百计确保实现“一年一小变”的目标。二是学习先 进。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组织学习考察团,分别赴上 海、中山市,认真学习他们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先进 经验。成立了广州城市建设协调小组及办公室,建立了市创 建文明城市联席会议制度,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协 调、指挥。各区也迅速成立推进“一年一小变”工作领导小 组及办公室,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迅速推进这项 工作。广州市市长林树森同志和各区、市各有关部门的主要 负责同志签订《广州市城区整治脏乱,实现城市环境“一年 一小变”目标责任书》,将“一年一小变”目标分解为10大 专项整治工作(整治市容卫生、整治占道经营和乱摆乱卖、清拆违法建筑和违章搭建、整治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整顿违 章户外广告、整顿建筑工地、整治市区道路进出口、治理市 内河涌、清理收容遣送“三无”人员、落实除“四害”工作),限期到今年国庆节前完成。市创建文明城市联席会议办公 室每月都对全市整治情况进行抽查,市人大、政协代表也不 定期参与检查。由于市委、市政府决心大、抓得紧,目前,全市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已经全面发动起来,全市性整治 脏乱大行动已经展开,并初见成效。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望新世纪,广州,这座中 国的南大门,经过广州市人民的齐心协力,一定会营造一个 高效、舒适和美丽的城市环境,将以崭新的形象雄步21世纪。

第三篇:城市规划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引言城市规划管理是对城市的空间布局进行协调,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饿一项重要工作,对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房地产事业得到迅猛的发展,这些发展带来的是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问题,为了保证我国的城市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地健康发展,提高居民生活的质量。2 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 管理内部制约制度不健全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力度的加强,违法建设数量总体上有了明显下降。严重违反城市规划的开发活动较过去已大大减少。但与此同时,一些新的违法建设行为却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擅自搭建的比例从2003 年的23% 增加到2008 年的50%,查处违法建设罚款金额大幅度上升。总体上,涉及违法建设的单位量少面窄,但单个开发项目涉及违法的程度在加剧。此外,近年来规划审批许可后再进行变更的项目数量在增加。这是由于很多建设单位在工程建造过程中,未完全按照规划许可的内容建设,有的擅自改变了总平面布局,有的增加了建筑面积等,为通过规划验收,选择在竣工前向规划局申请变更规划许可内容,使工程状况与规划许可内容一致,试图逃避处罚。2.2 “规划审批权”的行使受限一般情况下,区规划局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由区政府进行管理,市规划局只是在业务上对其进行管理。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区规划局不仅要接受区政府的领导,还要接受市规划局的管理,区规划局在这种双重的领导下,行政权力行政权力将会大大的削弱。我国负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部门和层次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部门和单位的既得利益,由此所制定的政策,就可能偏向于某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利益,这就难免会影响政策的贯彻和执行,从而造成政府失灵。当前,我国城市市区政府之间的协调并不充分,区规划局在“规划审批权”的行使上必然会因区政府的要求而放弃从全市整体利益出发的规划原则,即城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到区规划局正当行使“规划审批权”。2.3 缺乏公众监督在我国的城市规划的决策者是领导者,决策权掌握在书记、市长和部分规划专家手中,而规划师和公众只能接受上级的领导,执行规划决策。这种规划模式严重的脱离实际,其决策是少数人闭门造车的结果。地方政府和部门规划自由裁量权过大,并且缺乏对行政审批的监督和制约。规划主管部门不仅是规划的管理者又是规划编制单位的直接上级或者规划的决策方,使规划的编制

第四篇:《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十年回顾与发展》

主持人:今天上午有四位专题发言,第一位发言的是施红平先生,题目是《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十年回顾与发展》。大家欢迎。

施红平:根据这次年会的议题安排,允许我先对城市规划信息化工作做一个回顾性的总结,题目是《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十年回顾与发展》。以计算机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二十世纪下半页悄然兴起,逐渐引发了方兴未艾的产业革命,并以历次产业革命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迅速的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思想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运作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作为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代表,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发展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科技因素之一,信息化技术进入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的近二十年间,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支撑,逐步成为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过程中不可或却的辅助手段,极大的提高了城市规划水平和效率,并在人类社会城市规划进程中为城市规划的龙头和作用体现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平台。

一、十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之所以选择十年作为我们回溯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的时间单位,很大程度是为了便于回顾分析和总结评价,而以95年成立了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办公自动化专业组为起点,这正是我们蓬勃发展的机遇期,在召开的第一次专业组会议确立了我国城市规划全行业第一个信息化技术研究和交流的学术性组织,标志着信息化技术作为城市规划领域新技术应用方向,在当时已经成为许多城市规划人类的共识,并立志于推动城市规划信息化技术向广度和深度做出不懈努力。在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可以用日新月异来说,过去的十年既艰难又成果丰硕。

引进。其实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已经开始了探索的征途,但是当时信息化的水平,但是国内信息化技术更多是对国外成熟产品和技术的引进,更多是局限在规划设计和城市测绘领域的计算机技术的引进和零用,而信息技术的高技能、高效率的特征,开始引起了一些领导者的关注,开始探索城市规划工作引进信息技术的可能性,比如说一些城市规划部门设立了专门的信息管理机构,利用社会的技术力量推进城市规划和地理信息的采集应用,而一些城市则不惜工本引进成套工本和专业人才,希望构建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制高点,更好的应用,比如说87年作为全国首例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引进了美国大型地图数据库软件以及计算机系统,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自动化中心,这些引进的技术和产品将中国城市规划行业更直观的了解到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凝聚了自身的发展目标,然而由于基础数据的匮乏,成本的高昂,程序开发的滞后和管理人员自身技能的不足,使这些技术和产品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远远落后于人们的期待,那时人们常常有人谈论这种投入是否值得。

第二个关键词是计算机辅助设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计算机技术特别是一些辅助设计软件,专业测绘软件的应用,促使一些城市的城市规划部门坚持推进管理信息技术的研究,也陆续开发一些城市规划管理的辅助软件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一阶段的特定是计算机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开始推广并逐渐得到认可,对城市规划行业信息化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应用领域和项目之间缺乏联系,系统之间尚难共享,由于城市规划体系的变动性、管理程序的不确定性,以及政府部门长期存在的封闭和隔阂现象,使城市规划信息化需求和推进目标常常不明确,使不少项目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三个关键词是进步。在经历了城市规划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索阶段之后,各个城市不约而同将目标锁定在数据建库上,没有大规模的城市空间信息和管理系统的支撑,再好的系统也是空中阁楼,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利用效能与数据成正比,因此技术路线和方法各不相同,但各个城市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城市地理和规划数据管理的采集和收集工作,并相继在遥感和城市地图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城市规划信息化不断深入,也被赋予了不断的使命,在这十年中诞生了不少行业标准和技术成果,建立了城市规划和管理全过程的城市空间信息数据库,不仅成为城市规划和应用的坚实基础。同时城市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共享,也伴随了城市政府管理的深层进步。各级政府的深层改革,传统行政意识的革命,都是当初我们引进与推广信息技术所没有料到的。

第四个关键词行政效率。在推动信息化技术,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的过程中,行政审批机制的改革和效率提高的需求应该占据重要的地位。九十年代开始,一方面随着反腐倡廉政务公开工作的推进,行政审批的透明度越来越高,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严格的依法行政,成为各级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另一个方面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进,机构和工作人员进一步精简,意味着每一个工作人员要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在这两个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办公自动化作为一种有效的行政审批辅助手段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也在上一个世纪末的几年中,在政府规划届掀起了一个网络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的热潮,这一拨的热潮虽然还有一些问题,但是在规划管理部门推进信息化的同时得到了高度认同。在这一阶段,相关的行业组织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各城市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并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指导意见,对后发城市进行帮助,比如说规划协会办公自动化组的各成员单位,对我国城市规划信息化的应用和普及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五个关键词图文一体化。城市规划信息和规划数据的叠加和海量性和应用更新的可变性,是我们的特点,也是其他行业难以想象的技术攻关的难点,这一度成为一个热门的词汇,站在今天的角度,回顾过去的历史可能会觉得图文一体化在管理规划应用系统中自然而然的事,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如何将不同的数据源产生的图形和文本信息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并且通过一种良好的用途界面提供给业务人员,曾

经是业内人士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通过坚定不移的推广和磨合,城市规划管理业务人员通过十年的锻炼,开始逐渐的熟练掌握了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的操作,并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的更多的改进建议和更高的应用要求,以实现图文一体化为主要诉求的发展,对已有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升级和改造,成为这一阶段城市规划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主题,而这一主题的发展将永远持续下去,我们欣喜的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城市,越来越多的应用图文一体化的信息技术去推动城市化工作和政府管理工作

第六个关键词整合。中国的城市规划信息化工作是通过一步步摸索成长起来的,压力推动、需求驱动,由简入繁,都是大多数城市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因此当大家呼唤数字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的行业从业人员除了要面对千年虫问题之外,更多还要考虑如何将原来功能各异甚至完全不同结构的系统,在不同的服务层面上进行整合,使只能够完整覆盖规划管理的全过程,并且不断的改善功能模块增加新的工作功能模块,增加信息交互共享,成为完整的城市规划办公信息系统,这其中包括数据的整合、系统的整合以及硬件网络的整合等等工作。在这一阶段,通过总结以往应用的经验,结合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一些新的创新在城市规划信息化领域中涌现出来,比如说地下管线综合应用系统、电子报批技术等等,使城市规划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更深层次的介入到城市规划各个环节。城市规划行业内的信息系统的整合现在还大有文章可做,我们在确保城市规划领域内的信息共享和安全的同时,还应该在政府领域乃至全社会领域内的信息整合工作、信息共享工作中努力发挥作用。

第七个关键词平台标准辅助决策。迈入二十一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软件的不断完善,城市规划信息化工作重点已经从不断满足业务人员对辅助办公的需求向更深层次转变,一方面是对支撑整个规划信息系统的数据基础进行完善,包括实现各个相关数据的集中管理,重点要解决一种数据的格式交换管理,数据标准的建设,乃至建设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式空间技术信息平台,使数据在更广阔的平台中实现更新和共享,另外一方面在拥有海量城市规划数据库和先进的分析手段之后,各城市在城市规划信息系统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力图通过数据挖掘和充分整合,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撑和辅助决策的建议。

第八个关键词网络。城市规划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十年,也是网络在我国发展并逐渐成熟的十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大量的城市规划信息每天通过网络在各个终端之间传递。信息化拉近了城市政府与市民的距离,也使城市规划大量的数据可以为社会和民众服务。

回顾过去的十年历程,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辛勤耕耘,有经验也有教训,道路虽然曲折前途已光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工作从无到有并逐渐的发展

壮大,取得了今天的累累硕果。我国城市规划届对信息技术的引进和利用,能够在短短十余年取得显著的效果,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协会新技术应用委员会和协会办公自动化专业组,对领导和科研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特别是对当年率领我们在城市规划信息化道路上默默耕耘的老领导、老专家、老同志致以深切的问候。

二、城市规划信息化发展的展望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将以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协调的发展,憧憬未来,城市规划部门承担着光荣和艰巨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的解放思想,坚持开拓进取,在认真总结过去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不骄不躁,努力奋斗,再用十年时间进一步普及和提高城市规划信息化水平,争取达到世界水平。

1.坚持技术创新。信息化技术的核心意义在于不断的创新,引领社会生活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城市规划信息化应用工作将来的发展,关键在于坚持技术创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城市规划信息化应用已经从最初的简单模拟与辅助办公,变成城市规划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利用最新的科技,在办公模式和办公理念上引导城市规划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网络办公、移动办公,建立科学的城市规划决策模型,提供量化的决策依据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新技术,而技术创新贵在坚持。

2.建设数据中心。数据是城市规划信息化应用的核心和基础,城市规划信息库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业内人士的公认,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的能力越来越强,在以往信息基础积累的基础上,建设支撑数字城市的核心数据库成为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在信息量不断膨胀的同时,要做好数据的管理利用和安全保护,提高数据的现实性,保持数据的动态更新,在个性城市数据库中要不但的克服各部门潜意识的行业保护与封闭的倾向,认识上的更新和进步更显重要。

3.迈向定量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城市规划信息化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不断提高可获取数据的科学性,从定性分析迈向定量分析,并由此建立新的城市发展评价体系,这将是城市规划信息化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对数字规划的研究,完善城市规划量化和可视化的分析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科学水平和决策能力,提高预测的科学性,减少判断的随意性。

4.推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需要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伴随阳光政府而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从现在的应用来看,在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社会知情与技术服务等方面,城市规划与信息化技术大有可为。随着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程度的提高,将推动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管理体制、工作方法和服务机制的进一步变革,在这一进程中信息化技术将继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同志们,十年弹指一挥间的成就已经成为历史,让我们规划学会和规划协会各成员单位一起努力,为城市规划信息化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团结奋进。谢谢大家。

第五篇:清远市清城区城市规划与旅游业发展分析

清远市清城区城市规划与旅游业发展分析

一、城区旅游发展需要城市规划的配合近年来,清城区不断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使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不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已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已经逐渐显示出品牌效应。要体现和凸显清城区城市的旅游功能,强化清远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品牌和形象,不仅要有科学、完备的城市规划作为先导和基础,更需要城市规划的支持与配合。

二、城市规划中涉及旅游业发展的问题

(一)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缺乏同步性

清城区是清远市的中心辖区,但其旅游规划并不作为市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清城区旅游规划在城市规划完成之后进行,两个规划的职能分属于不同部门,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导致两个规划在具体内容、实施时间等方面发生偏差,不能在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和发展城区城市旅游功能。

(二)城市规划缺乏旅游功能开发的导向性

近年来,清城区以发展工业为龙头,在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引进的同时,引发了对土地资源使用权及其他相关资源的争夺。城市规划中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中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的选址,城市市政公用事业规划等大部分内容均突出强调了以工商业为中心,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有利的条件。城市规划作为宏观性的城市资源分配计划,对旅游发展所需资源的分配具有决定性影响。目前,清城区旅游发展规划在全市的城市规划中所占比重很小,城市规划中各项资源(如旅游区土地、旅游基础设施等)的配置与整合没有体现清城区“宜游中心”的目标定位,城市规划明显缺乏对清城区旅游功能开发的导向。

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城市规划中商业区、影剧院、宾馆酒店等旅游服务设

施的布局,城市交通、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园林绿地的空间布局、城市景观环境的营造等等,对游客的使用要求考虑不足。现有的旅游服务设施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旅游购物设施严重缺失,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滞后,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不完善,旅游标示系统有待进一步提高。而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城市规划没有充分考虑清城区城市旅游的功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三)城市规划缺乏对旅游业发展指引的实操性

城市规划是旅游开发的前提与基础,所确定的城市形象定位、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都应对旅游的发展起到纲领性的指导作用。然而,由于受规划方法与技术方面的限制,《清远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原则确定了清远市中心城区“珠江三角洲后花园,以轻加工工业和旅游服务业为支柱产业的滨江山水园林城市”的城市定位和“两轴三组团结构”的空间结构。但是并没说明清城区在城市性质定位与空间结构中所承担的具体角色。规划中对清城区旅游发展的描述,绝大多数是分析、论证和设想,缺乏具体的设计图纸,难以将设想落实在有形的空间形体和有阶段的时间范围上;同时,在城市规划没有对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优美旅游景观环境营造、旅游心理行为、旅游地时空形态格局等旅游发展的社会需求制定明确的计划,对城区旅游发展的指引缺乏可操作性。

三、以城市规划为重点,充分发挥城区旅游功能

(一)加强沟通,增强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同步一致

鉴于清远市城市规划与清城区旅游规划的制定分属于两个职能与级别不同的部门。增强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同步性,规划主管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协作。在编制城市规划时,要充分听取清城区在规划时期内的旅游发展思路、旅游用地需求、旅游交通线路、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网点布局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将对城区旅游发展的考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在制定城区旅游规划时,要认真分析并体会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发展定位、城市空间结构、城市景观风貌等方面的设计思路,结合城区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未来方向,力争使清城区的旅游发

展充分融入到城市规划之中,在促进城区旅游不断发展的同时保证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规划的编制部门要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同时开展《清远市城市总体规划》与《清城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修编及对比分析,经过专家论证,避免出现两份规划“真空”甚至相互矛盾的地方。

(二)统筹兼顾,增强城市规划对城区旅游的导向作用。随着清远市融入珠三角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清城区要借势借力做文章,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就必须要在城市规划中坚持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统一规划、合理组织、优化结构,使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经济和社会管理与旅游的发展形成相互配合的整体。在强调大力发展工商业的同时,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求,适当增加城区旅游发展在城市规划中所占比重,在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等资源的开发建设规划中,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为清城区“一个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游客中心),一条旅游发展轴(北江沿线),三大旅游主题(宗教一名山旅游渡假区、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区、温泉度假生态休闲旅游区)”的旅游发展总体布局的形成提供各种有利条件,营造和谐优美的旅游大环境。

一是在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城市规划不仅要以当地居民为中心,更要以能否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制定规划的参考;在确定旅游区性质时要与潜在旅游者的特征相结合;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时,注意与旅游者进行角色互换,以旅游者的眼光评述旅游资源及其产品;在规划项目设施、线路设计中,努力使方案符合旅游者心理活动规律、日常行为规律。在清远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规划尤其要符合旅游者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设计与其出游能力和购买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另外,在规划过程中,还要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注意当地居民与旅游者主客关系的良好互动。

二是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旅游发展对公共设施的要求。在编制城市规划时,要根据城市现有游客人数、规划期内预测人数,以及游客对有关设施的使用频率,提高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规划标准。尤其是宾馆酒店、会议展览设

施和交通、供水、供电、排污设施,在选址上为游客做周密详尽的考虑。在休闲娱乐设施和商业服务设施的布局中,应合理安排各项设施的空间组合,增强设施对游客的吸引力。就清城区的实际来说,第一,要进一步改善区内外旅游交通线路布局,确保到城区的游客“进得来———行得畅———游得欢———出得去”,借清远融入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之势,打造完善城区旅游交通网络。同时,加强景点之间的交通可达程度,克服城区内旅游资源屏蔽现象,提高客源共享力度,创造多赢局面。第二,要加快游客中心的建设,并在相应的景区、酒店和度假村设立游客接待点,形成城区旅游集散中心———酒店度假村———景区综合旅游集散系统。第三,要在《清远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中,增加城区旅游发展的思路,各公共设施的设置应最大限度地方便游客的使用和旅游开发的配套。三是在城市规划中尝试把园林绿地打造成城市景观。合理布局区内景观点、景观带、景观区、景观轴线等景观体系的构成要素,加强以绿色空间体系建设为中心的绿化、美化与净化,大力整治旅游道路沿线的脏、乱、差现象,使游客进入城区即有如入景区般的感觉。

(三)明确定位,增强城市规划对旅游发展的实操作用。城市规划要进一步明确清城区在清远市城市性质定位与空间结构中所承担的具体角色。清城区作为清远市的中心城区,应是清远市旅游总体形象和品牌的主要承担者。因此,应该在明确清远市的旅游整体形象定位为“宜游城市”的基础上,根据清城区地脉、人脉、文脉特征,本着以人为本、整体优化、协调共生、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城市规划为总纲,在城市规划中突出清城区高端商务休闲区、魅力宜居宜游城市、写意休闲度假胜地、乡村风情体验基地的综合特色。确定清城区由北向南形成山(林)、水(体)、城(市景观)、田(园区风光)、(温)泉的旅游景观布局。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清城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当地文化的旅游特色,在城市景观设计时突出设置能够反映当地文化内容的标志性建筑,如在城市中心广场或公园树立一些高品质的雕塑,或将现有广场冠以显现当地特色的名称,这不

仅对城市旅游形象的提升及城市旅游功能的发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对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细节进行明确的规划和说明,大大增强城市规划对城区旅游发展的实操作用。((

下载城市规划与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规划与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规划与设计系

    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一、学科发展历史及现状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源于1958年创建的“城市与居民区绿化”专业,创始人陈植教授是我国杰出的造园......

    女性主义与城市规划

    女性主义(Feminism),源自西方,早期指的是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女性主义,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五四时,传到中国,定为女权......

    城市规划与设计

    对度假村进TTz}色生态设计,契合其建筑的本质属性,具有生态、社会、经济的多重效益,预示着旅游度假村向绿色生态建筑发展的趋势。开发生态脆弱地区旅游度假这种“无烟”产业,育的......

    城市规划与设计(范文大全)

    城市规划与设计 1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淮南子•原道训》 2 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君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凑,万物之所殖也。—西汉《盐铁论》载桑弘羊言 3......

    城市规划与管理

    上《城市规划与管理》有感 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班级:09动画1姓名:杨其楚学号:0921020037 在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化进程日益显著的情况下,城市的规划与管理更加显得重要了......

    智慧城市规划下平安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

    智慧城市规划下平安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 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相当程度上是由安防行业发起的,目前经历了几年时间积累,初步走出了“雾里看花,摸索前进”的阶段,已经在全国范围......

    上海市城市规划发展态势分析

    上海市城市规划发展态势分析第一章、《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分析一、城市性质与定位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将逐步建成社会主义......

    城市规划展览馆发展状况浅析(精选5篇)

    城市规划展览馆发展状况浅析 【摘 要】近年来,城市规划展览馆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建成,但存在“千馆一面”、维护费用巨大等问题,怎样避免这些问题以及展览馆未来发展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