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培训管理制度流程(修改)

时间:2019-05-13 11:43: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员培训管理制度流程(修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流程(修改)》。

第一篇:人员培训管理制度流程(修改)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流程

第1章总则

第1条人员培训宗旨是使公司员工了解企业的概况和规章制度,能更快地

胜任新工作。

第2条每位新进入企业的员工必须参加企业的入职培训,接受熟悉企业整

体情况的培训和部门基本技能训练,从而了解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及企业的整体运作,了解本部门职责、工作程序及方法,从而使新员工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第3条人员培训包括新员工岗前培训、在职员工调岗培训,还包括复职人

员、临时职工和兼职人员的培训。

第2章培训计划

一、职前新员工培训:

第1条入职培训应按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计划和新员工入职情况来制定。

第2条凡新进人员必须接受职前的岗位培训。

第3条岗前培训需要帮助新进人员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解说公司的企业文化

(2)说明工作岗位职责、要求,安排并介绍培训期间的指导人员。

(3)了解各部门情况,介绍负责人和同事。

第4条岗前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大方面:

(1)公司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2)产品知识的简介(水貂、面料)

(3)店铺的应用表格

(4)《员工手册》

(5)当季产品的熟知

第5条按企业发展状况、工作环境及程序,新员工的岗前培训分为企业整

体培训、部门工作引导和实地培训三个阶段。

第6条整体培训最重要的是传授各种知识,并使新员工重点了解下列五大

内容:

(1)公司状况:发展历史、经营现状、经营项目、生产经营目的、历史使命及行业地位。

(2)公司各部门机构,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业务范围。

(3)产品的性能、包装及价格,产品销售情况。

(4)新员工未来的工作岗位要求及特征,与其他部门互相配合的事项。

(5)公司规章制度、纪律、道德规范及礼仪规范要求。

第7条接受整体培训后,应对受训新员工的优势、劣势做出评价,提供给该

员工未来的技术技能培训、实地培训的负责人,以便他们针对各个员工的弱点开展有侧重的培训。

备注:

1.适用员工:此培训在新进员工入职后一星期内进行

2.培训后收集各位员工资料:

(1)培训问卷

(2)培训结束后面谈/电话

(3)培训中讨论

3.收集时间段:

(1)每个课程/模块结束后

(2)每天结束后(培训期间)

(3)培训时候几周内

4.培训评估方法:

(1)电话访谈

(2)问卷调查

(3)测验、观察记录法

只用于:根据反馈修改课程(评估学员对课程的反映及课程实施的计划)

二、职中培训:

第1条部门工作引导重点在于公司员工学习工作需要的技能,应在以下五方面加强在职员工培训

(1)工作态度与服务理念。

(2)掌握工作的岗位职责及具体内容,每天的例行工作和其他相关工作。

(3)工作可能会用到的工作方法、时间管理技巧及人际关系沟通技巧等。

(4)与其他同事的协调、配合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5)加强巩固之前培训内容,并阶梯式的学习工作技能。

第2条实地培训即为员工在职期,让员工在销售现场进行模拟的培训。

第3条培训可与现场有效结合进行。

第4条公司培训人员是员工在实地培训的负责人,必须具有丰富的工作经

验和规范的技术水准。

第5条实地培训的指导人员应本着负责的态度,真实记录培训情况。

第6条对调岗人员、复职人员的培训,包括工作岗位职责、职业精神、信

念、规章守则、职业操守教育和励志类教育等培训。应侧重于工作岗位职责方面的培训,使其适当了解企业组织概况、经营方针以及有关的人事管理规定等相关内容。

第7条凡指定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除有特殊情况经审核被给予准假或免

训者外,一律不准不参加培训。

备注:

1.适用员工:在公司服务时间有3个月以上的在职员工

LEVELONE:

1.培训后收集各位员工资料:

(1)测试考卷

(2)情景演练、角色互换以测试学到的产品和技能知识

2.收集时间段:

(1)培训前及培训后的测试试卷

(2)培训中的表现

(3)培训后的电话访谈

3.培训评估方法:

(1)电话访谈

(2)问卷调查

(3)测验、观察记录法

只用于:进一步发展课程目标,知识技能的获得是工作表现的重要方面

LEVELTWO:

1.培训后收集各位员工资料:

(1)着重技能方面的问卷

(2)工作中变现

2.收集时间段:

(1)培训前及培训后的测试试卷

(2)培训中的表现

(3)培训后的电话访谈

(4)培训后在职期间衡量工作中的技能

3.培训评估方法:

(1)电话访谈

(2)问卷调查

(3)测验、观察记录法

只用于:培训和行为表现与公司目标相连时

LEVELTHREE

1.培训后收集各位员工资料:

(1)测试考卷

(2)电话回访

2.收集时间段:

(1)培训前及培训后的测试试卷

(2)培训中的表现

(3)培训后的电话访谈

3.培训评估方法:

(1)电话访谈

(2)问卷调查

(3)测验、观察记录法

只用于:进一步发展课程目标,知识技能的获得是工作表现的重要方面。

培训效果评估:

1.培训反馈表(培训结束当天)

2.行动实施情况(培训后在职期间)

第3章培训档案管理

第1条自新员工进入企业后,培训部为每一位新员工建立相应的培训档案,记录每一次受训人员的具体情况和培训效果。

第2条将每次开展的培训用录像记录存档,并将与培训相关的资料存档,建立培训工作档案,其内容包括员工培训需求分析、员工培训计划、员工培训方案、实施过程、效果评估和考核记录等各方面的内容。

第二篇: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一、培训部经理岗位职责

1.热爱本职工作,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耐心细致,全心全意;作风正派,不谋私利,为提高商场人员的素质而尽心尽力。2.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企业培训的全面工作;按照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方针政策,负责计划、组织、检查及督促各项培训工作。3.制定培训计划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4.负责企业调进、招聘、招收的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及业务技术的考核工作。

5.负责审核教学大纲、培训计划及培训教材,制定培训文件,负责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6.负责协调、检查、落实和考核各部门的有关培训工作。7.编制培训预算并上报总经理,控制每年的培训预算支出。8.安排教学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及购置。

9.对企业外派学习的员工,按照企业规定进行管理、控制、审核及实施培训后跟踪与考核业绩的工作。

10.组织本部门员工的业务学习,监督本部门员工执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评核员工的工作态度与表现。

二、培训师岗位职责

1.热爱培训工作,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谋私利,认真负责。

2.协助培训部经理组织举办各种培训班,草拟培训计划、审阅试题、拟改试卷、跟踪和总结培训情况。

3.经常深入部门了解培训情况,写出可行性建议,促进部门培训工作。4.负责新招员工的面试、必改试卷及日常工作。

5.组织员工业务考核。负责出试题、批改试卷及有关面试等工作。6.编写符合本企业需要的培训教材。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一、员工培训制度

第一条 员工培训工作的实施应由培训部负责。

第二条 员工的培训应该以培育人才、弘扬企业文化、建立组织共识,振奋员工士气与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的。

第三条 员工的培训应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搞好员工专业技能等实践方面培训的同时,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

第四条 在培训中发掘人才,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第五条 在员工培训时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与相关负责人沟通、交谈,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确认培训培训主题、内容和时间。

2.培训课程的计划、安排,教师的聘请联络,对培训内容的沟通,教材的编纂、制作与装订。

3.布置培训场地、报到台,要求员工佩戴铭牌,编制员工手册、员工名册,安排教师及桌椅。

第六条 培训应该有讲解方式、研讨方式、实务演练(实地操作)、个案研究、角色扮演、团体活动、观摩交流、竞赛等方式方法,接受培训的员工还应该实际进入卖场实习。

第七条 培训主管应该将测试结果汇总,写出评估报告,作为后续培训的参考。第八条 本制度经总经理核准后实施,其修改时亦同。

一、新员工的培训教育制度

第一条 为培养新员工的敬业爱岗意识,传授其基本的业务知识,提高其劳动技能,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新员工培训的目标是将新员工培养成为企业的优秀员工,消除新员工对新环境的恐惧,培养他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信赖感。

第三条 应该根据培训教育的实施计划,在不同的培训阶段向培训学员分发指导手册、视听教材和专业教材。

第四条 就职教育应该由人力资源部出面组织,在新员工报到后进行,其内容包括介绍企业的沿革、组织结构、业务范围及未来发展,明确工资报酬制度、考勤制度、职业道德、安全卫生规则等,进行企业业务知识介绍及实地参观。

第五条 对于临时录用人员的培训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进行培训。第六条 业务培训应当由各部门组织,并提出培训者名单、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教师、培训教材、经费预算等培训计划。

第七条 主管部门领导应当尽量为新员工培训提供适当条件,并要给予指导、督促和检查,协调各种关系。

第八条 培训教育结束后,培训主管河北培训者必须分别提出培训报告,并由人力资源部加以评定分析。

二、员工培训管理规定 第一条 类别培训

1.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学习企业的规章制度、基本的岗位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基本专业知识,以便其较快的适应工作

2.对老员工进行在职培训。员工在职培训的内容要从实际出发,注重更新专业知识,学习新的业务和技术。

第二条 员工培训要按计划、分批、分阶段,按不同的公众和岗位需要进行培训,要结合实际,注重实用性,逐步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第三条 培训内容。

1.员工培训应根据其所从事的实际工作需要,以岗位培训和专业培训为主。

2.管理人员应学习和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充分了解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提高市场预测能力、决策能力和控制能力。3.专业技术人员,如财务人员、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等,应接受各相关专业技术培训,了解政府有关政策,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业务操作方法,提高专业技能。

4.基层管理人员应通过培训充实自己的指示,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

5.基层工作人员应学会商场及本部门各项规章制度,掌握各自岗位责任和要求,熟悉顾客心理,学会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

6.商场的其他人员也应根据本职工作的实际需要参加相应的培训。第四条 培训方法。培训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专业教师系统地讲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业务知识,提高专业人员2.3.第五条 1.2.第六条

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

本商场业务骨干经验介绍,传、帮、带。参观优秀商场,实地观摩学习。培训形式。

长期脱产培训。适用于培养有发展前途的业务骨干,使之成为合格的管理人员。

短期脱产培训。适用于上岗培训或某些专业性强的技术培训。本规定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其修改时亦同。中山市明远视光眼镜店

第三篇: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1

一、项目部负责有关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登记、管理等工作。

二、项目部要建立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档案。

三、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或持过期证件上岗。

四、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应实行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是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和预防事故的实际能力。

五、经考核成绩合格者,由有关部门发给《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不合格者,应重新培训。

六、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按有关部门要求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未按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其操作证自动失效。

七、《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不得伪造、涂改或转借他人。

八、特种作业人员所在单位应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做好申报、培训、考核、复审的组织工作和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

九、离开特种作业岗位一年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可从事原作业。

十、特种作业人员违章作业,应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吊扣、吊销其操作证。造成严重后果者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2

一、目的

为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工作,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防止伤亡事故,促进安全生产,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办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内容

(一)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证后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作。

(二)操作人员的培训包括:委外培训(当地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机构)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三)政工人事部门应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四)政工人事部门每年编制当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

(五)单位内部培训由安全保卫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特种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知识;特种设备事故的案例分析;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及防范和应急措施、自救知识;特种设备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技术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的学习,必要时可组织人员进行笔试。每次培训必须做好相应的记录。

(六)参加委外培训(当地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培训机构)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用。

(七)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处分或扣奖。

(八)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教育培训作为公司安全考核内容之一。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3

酒店商务部从业人员培训及健康管理

1、从业人员必须经健康体检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且健康证到期前一个月要进行健康复查。

2、健康证由人事部负责统一管理,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并有义务提前通知健康证快到期人员进行复检,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3、严禁无健康证上岗或事后补证的情况发生,对于违反此规定的人员将严肃处理,并送卫生监督部门按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4、对于实习、试用等员工也应在取得健康证后上岗

5、常态下部门经理对员工的健康情况检查应不少于每周一次,并应进行不定期检查,紧急情况下,如遇传染病或发现员工健康有异常时应加大频次及检查力度。

6、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保证工作服整洁。

7、不吸烟、不吃零食、不随地吐痰、不穿工作服入厕、不做影响卫生的其他行为。

8、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手外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呕吐、流眼泪、流口水、咽喉痛、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卫生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应随时进行自我医学观察,不得带病工作。

9、工作服每天交班后送洗衣房清洗消毒。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提高公司的技术研发水平从而提高公司的实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的所有员工第三条管理职责分工。

(1)人力资源部是科技人员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培训活动的计划制订、实施和控制。

(2)技术研发中心、生产部等相关部门负责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培训的实施与反馈评价工作负责组织部门内部的培训活动第四条培训类别与内容。

技术研发中心的培训类别包括新员工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转岗培训等具体如下表所示。

第二章培训资源管理

第五条培训讲师档案管理

科技人员培训讲师分为内部讲师和外部讲师由人力资源部建立培训讲师档案。

第六条公司内部讲师管理

(1)技术研发中心内部讲师为技术研发高级工程师各级主管人员负有培训下属员工的义务和责任。

(2)内部培训师可以报销一定金额的书籍费视每年培训的次数而定。

第七条外部讲师管理

外部讲师是公司聘请的授课讲师其课酬根据实际情况和培训预算确定公司通过培训效果的评估决定是否继续聘请该讲师。

第八条培训教材管理

培训教材包括内部教材和外部教材教材的形式可以是书面文字、电子文档、录音、录像等形式教材由培训专员统一管理。

第九条内部培训教材的获取

(1)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分享与教训总结。

(2)公司重大事件案例。

(3)培训师组织开发培训教材。

(4)人力资源部经理与培训专员组织开发培训教材。

第十条外部培训教材的引入

(1)公司聘请外部机构进行培训的外部机构应提供教材教材由培训专员统一归档管理。

(2)公司员工参加外派公开课程的应在培训结束一周内将教材的原件或复印件交由培训专员存档管理

第十一条培训设施设备管理培训设施设备的建设、购置、维护和管理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

第十二条培训经费控制。

(1)公司每年投入一定经费用于培训员工培训经费专款专用。

(2)培训费用的报销范围包括学费、报名费、资料教材费用等。

(3)为了便于管理因培训所发生的交通、餐饮费用在各部门预算费用中列支按公司标准报销。

第三章培训计划制订与实施

第十三条培训需求调查

(1)培训专员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在每年11月份向各部门(包括技术中心)发放“培训需求调查表”或在中期开展临时培训需求调查。

(2)各部门依据培训专员提供的信息征求部门人员意见按要求填写“培训需求调查表”在规定时间内交公司培训专员汇总。

第十四条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专员在人力资源部经理的指导下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结果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为培训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

第十五条制订培训计划

人力资源部经理组织培训专员根据“培训需求调查表”反馈的信息及外部培训信息进行分析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预算”报主管副总和公司总经理审批。

第十六条培训计划实施

(1)培训专员根据“培训计划”实施培训活动按月份向部门公布课程安排情况部门根据培训计划调整工作让员工有充足的时间参加培训。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5

为了不断提高岗位员工的自身素质,建立学习型企业,培养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理论水平,特制定以下《班组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一、培训原则: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不断对班组成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努力提高其理论和技术水平,做学习型员工。严格按照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培训工作有力度,实现培训学习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原则。

二、培训组织:

1、工段长负责对班组长与班员的培训。

2、班组长负责对班员的培训与组织学习。并负责制定班组成员的集体学习计划,安排学习内容,组织学习活动,监督和跟踪学习活动的成效。

三、培训内容:

1、培训与组织学习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

2、培养员工吃苦耐劳精神,爱岗敬业精神与不断创新精神等必要的一些思想意识方面的教育。

3、培训员工对工艺流程的熟知,生产原理和设备原理的了解。让其明白“一清二熟三会四懂四过硬”。

一清:工艺流程清;

二熟:生产原理熟、工艺条件熟;

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四懂:懂结构、懂结构、懂用途、懂性能;

四过硬:操作控制过硬,产品质量过硬,设备使用过硬,维护保养过硬。

4、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前要对岗位员工进行认真的培训与学习。

5、对新进员工、复工人员、转岗人员都要进行上岗前再培训教育。

四、培训形式:

1、结合具体操作与生产现场,以问答的形式进行培训与教育。

2、集体组织学习,以授课的形式讲解培训。

3、经常性地考试,以考促学,以考试为依托的培训与学习。

4、确立主题、难题、新课题,以讨论的形式培训与学习。

5、要求员工自学,根据自学中遇到的难点进行统一辅导培训与学习。

五、培训时间:

培训时间为每月一次,利用周一安全活动日与休班时间进行,原则上要求不影响正常的工作进行。

六、培训要求:

1、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着眼于学习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着眼于解决操作过程中碰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着眼于对公司发展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2、在一般情况下,集体培训学习的时间班组组织在休班时进行,采取专工与工段长讲解、集体讨论的形式。集体学习做到时间、内容、人员、计划、组织的落实。

3、树立“终身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思想观念,结合操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实现学习目标。

4、按照分厂与公司要求,积极参加分厂与公司组织的各种讲座和培训班。

5、正确处理休息与培训的时间安排与布置,原则上是大倒班时安排培训一次。

6、做好详细的培训记录。

七、培训成果考核:

1、对每次培训完后,都要进行考核工作,并对员工的成绩纳入当月的绩效考核中。

2、成绩优异的要给予一定的奖励,不合格的要进行补考或进行再教育。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6

根据《放射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要求,结合单位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单位辐射工作人员包含放射源装置操作人员和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人员。

二、所有辐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环境保护部门举办的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尤其是新进、转岗人员的,必须取得岗位培训合格证,方可持证上岗。

三、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合格证为四年,到期前,必须参加复训并取得合格证。

四、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的培训计划由辐射安全与防护领导小组负责拟定,并报单位批准实施。

五、定期组织辐射工作人员学习和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单位各项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规章制度。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日期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7

第一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素质、创新意识和开拓思想,应做到:

1.不断开拓,勇于创新;

2.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第二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创新意识:

1.经营理念上的不断创新;

2.新产品的不断引进和开发;

3.不断开拓新市场;

4.不断开拓新领域。

第三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着重培养的优良品质:

1.爱心、责任心、使命感;

2.独立经营的态度;

3.谦虚谨慎的生活态度;

4.诚实、守信的经营方针;

5.服务社会的高尚品质。

第四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须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为目的。

第五条高层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市场调查研究,根据市场新的变化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及时迎合迅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第六条高层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并根据市场变化确定公司营销基本策略:

1.确定研究主题,决定研究的目标;

2.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并对市场调查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3.对竞争对手进行认真的分析调查;

4.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确定营销策略。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

第七条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基本目标是:

1.明确公司的基本战略目标和基本经营方针;

2.培训相应的管理和领导能力;

3.培训相应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第八条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应坚持:

1.支持下属,理解下属,为下属的发展创造合理的空间;

2.合理安排,使下属有公平感;

3.真诚守信;

4.发布命令或进行指导时要善于思考。

第九条中层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的条件:

1.具备相关工作的知识技能;

2.熟练掌握本公司的管理方法;

3.熟练掌握教育培训技巧;

4.努力培养作为领导者应具备的高尚人格。

第十条中层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能力:

1.计划能力

(1)明确工作的目的和方针;

(2)掌握相关事实;

(3)以科学规范的方式从事调查;

(4)拟定实葬方案。

2.组织能为

(1)分析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方针;

(2)分析并决定职务内容;

(3)设置机构,制订组织图表;

(4)选任下属人员。

3.控制能力

(1)执行制订的客观标准和规范;

(2)严格实施标准,及时向上级反馈。

第十一条中层管理人员应采用下列指示的方法:

1.口头指示

(1)条理清楚,切合主题,思想明确;

(2)确定实行的时间、期限、场所等;

(3)保证传达明确性;

(4)明确注意事项;

(5)回答问题有耐心。

2.书面指示

(1)明确标明目标,逐条例举;

(2)明确要注意的问题;

(3)必要时用口头命令补充;

(4)检查命令的执行程度。

第十二条中层管理人员贯彻指示的要求:

1.整理指示相关内容;

2.严格遵循贯彻程序;

3.确认下属已彻底理解指示;

4.使下属乐于接受指示,并改进他们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三条中层管理人员人际关系的处理要求:

1.乐于接受批评和建议;

2.善于合作;

3.不越权行事;

4.不得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第十四条中层管理人员接见下属的要求如下:

1.选择适当的场所,以亲切的态度使下属放松;

2.涉及私人问题时确保为下属保密;

3.留心倾听,适当询问,使下属无所不谈;

4.应注意不要轻易承诺。

第十五条中层管理人员为维持正常的工作关系应注意:

1.认识到人是有差异的,尊重下属的人格;

2.把握工作人员的共同心理和需要;

3.公平对待下属,不偏不倚;

4.培养下属的工作称极性,重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对他们正确的意见保留;

5.妥善解决下属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十六条中层管理人员配置人力时应注意:

1.根据每位员工的知识、能力安排合适的职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给下属以适当的鼓励,使其在工作中具有成就感,形成良好的开端,增强工作的积极性;

3.有效地实施训练,增强下属的工作能力。

第十七条中层管理人员对待下属时应注意:

1.不要对下属抱有成见和偏见。

2.不以个人偏好衡量别人。

3.冷静观察实际工作情况,不要使下属产生受人监视的感觉。

4.利用日常的接触、面谈、调查,多从侧面了解下属;严守下属的秘密;公私分明。

第十八条中层管理人员发挥下属积极性应注意:

1.适时对员工加以称赞,即使是细微行为也不要忽视;同时不可以忽视默默无闻、踏实肯干的下属。

2.授予下属权责后,不要做不必要的干涉,同时尽可能以商量的口气而不是下命令的方式分派工作。

3.鼓励下属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诚心接受,尊重下属的意见。

4.鼓励并尊重下属的研究、发明,培养其创造性。

5.使下属充分认识到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产生荣誉心。

第十九条中层管理人员批评下属时应注意:

1.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要冷静,避免冲动;

2.在适当的场所,最好是无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

3.适可而止,不可无端地讽刺,一味指责;

4.不要拐弯抹角,要举出事实;

5.寓激励于批评中。

第二十条中层管理人员培养后备人选时应注意:

1.考察后备人选的判断力;

2.考察后备人选的独立行动能力;

3.培养后备雄的协调、沟通勤,

4.培养后备人选的分析能力;

5.提高代理人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基层管理人员

第二十一条基层管理人员是负责本公司实际工作的最基层管理者,他们与公司内部各级的关系是:

1.和上级的关系—辅助上级;

2.和下级的关系—指挥监督下属;

3.横向关系—与各部门同事互助协作。

第二十二条基层管理人员的基本责任有:

1.按预定工作进度、程序组织生产;

2.保证产品的质量;

3.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十三条基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职责有:

1.向新员工解释公司有关政策、传授工作技术,指导新员工工作;

2.培训下属使其有晋升机会;

3.培训后补人员;

4.其他教育培训职责。

第二十四条基层管理人员处理人际关系应注意:

1.对下关系:进行家庭调查;举行聚会、郊游;为下属排忧解难。

2.对上关系:反映员工意见,听取上级要求,报告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3.横向关系:与其他部门的同事通力合作。

4.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形成良好的公共关系。

第二十五条基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有:

1.、领导能力及管理能力;

2.组织协调能力;

3.丰富的想象能力,敏锐的观察力;

4.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工作技能。

第二十六条基层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种类:

1.后备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2.培训发展计划;

3.再培训计划;

4.调职、晋升教育培训。

第二十七条考核管理基层人员教育培训应注意:

1.出勤率;

2.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产品的质量;

4.原材料的节约情况;

5.加班费用的控制。

第二十八条高层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须授予基层管理人员合理的权力,并且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

附则

第二十九条凡公司管理人员(含高层、中层、基层)的教育培训均按本制度执行。

制度公司员工培训制度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8

1、为规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制定本制度。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或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或者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

3、本单位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对特种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并将该项工作纳入培训计划。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人事部门及使用部门应给予支持和配合。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每季至少进行一次例行的安全技术教育。

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应定期按国家规定复审。

6、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1)特种设备法律、法规、规章、方针和政策。

(2)特种设备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

(3)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4)安全应急设施,事故应急处理技能,事故应急救援技术。。

(5)事故案例及事故教训;事故报告和处理方法。

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会议;阅读文件、简报、图片;事故预测讨论;参加技术座谈;上课;参加事故现场会、反事故演习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等。

8、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再次参加安全培训:

(1)新设备投产前,由主管该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对该岗位的操作人员和有关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培训。

(2)对违章违规的员工,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部进行安全教育,学习有关职业安全健康法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经考核合格后,方能重新回岗工作。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因故停止操作特种设备一年及以上,必须由使用部门重新对其进行安全操作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近期颁发的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设备安全状况等。

9、培训工作要做到有领导、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有考试、有总结。

10、特种设备安全操作教育档案,由设备管理部门或人事部负责保存。每年由特种设备管理安全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安全教育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和总结。

11、不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操作学习而又没有履行请假手续的人员,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9

为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增强其领导安全生产能力,促进我矿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培训制度。

1、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实行内部培训及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2、我矿每年对管理人员每年集中培训两次,上半年1次,下半年一次,培训地点为大培训教室,分上下午进行,上午8:30—12:00,下午3:30—17:30,具体由培训科协调组织。

3、授课分为四个组,安全管理组由分管安全的副矿长负责,标准化、一通三防组由总工程师负责,机电运输组由机电工程师负责,经营、财务、基本专业组由分管经营的会计负责。

4、授课的内容由相应的负责人准备,要求全面、综合,符合实际。

5、各级管理人员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培训,无故不到者,罚款50元/次。不迟到、早退,否则罚款20元。

6、参加培训的人员认真听讲,做好记录,培训后考试不及格者除补考外,另罚款50元,对学习考核不合格者,给予降职、免职的处理。

7、因工作或任职的需要外出学习、培训的人员由矿长确定,并依照人事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8、外出学习、培训的人员,在培训学习期间应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回矿后,按我矿的安排举办讲座等,传授所学知识。

9、派外培训的人员,若考试不合格,回矿后,所有费用自负,不给予报销。返矿后,应将有关证书、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等复印件交办公室,以便归档备查。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10

第一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业务素质、创新意识和开拓思想,应做到:

1.不断开拓,勇于创新;

2.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第二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创新意识:

1.经营理念上的不断创新;

2.新产品的不断引进和开发;

3.不断开拓新市场;

4.不断开拓新领域。

第三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应着重培养的优良品质:

1.爱心、责任心、使命感;

2.独立经营的态度;

3.谦虚谨慎的生活态度;

4.诚实、守信的经营方针;

5.服务社会的高尚品质。

第四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须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为目的。

第五条高层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市场调查研究,根据市场新的变化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及时迎合迅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第六条高层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并根据市场变化确定公司营销基本策略:

1.确定研究主题,决定研究的目标;

2.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并对市场调查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

3.对竞争对手进行认真的分析调查;

4.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确定营销策略。

中层管理人员培训

第七条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基本目标是:

1.明确公司的基本战略目标和基本经营方针;

2.培训相应的管理和领导能力;

3.培训相应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第八条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应坚持:

1.支持下属,理解下属,为下属的发展创造合理的空间;

2.合理安排,使下属有公平感;

3.真诚守信;

4.发布命令或进行指导时要善于思考。

第九条中层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的条件:

1.具备相关工作的知识技能;

2.熟练掌握本公司的管理方法;

3.熟练掌握教育培训技巧;

4.努力培养作为领导者应具备的高尚人格。

第十条中层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能力:

1.计划能力

(1)明确工作的目的和方针;

(2)掌握相关事实;

(3)以科学规范的方式从事调查;

(4)拟定实葬方案。

2.组织能为

(1)分析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方针;

(2)分析并决定职务内容;

(3)设置机构,制订组织图表;

(4)选任下属人员。

3.控制能力

(1)执行制订的客观标准和规范;

(2)严格实施标准,及时向上级反馈。

第十一条中层管理人员应采用下列指示的方法:

1.口头指示

(1)条理清楚,切合主题,思想明确;

(2)确定实行的时间、期限、场所等;

(3)保证传达明确性;

(4)明确注意事项;

(5)回答问题有耐心。

2.书面指示

(1)明确标明目标,逐条例举;

(2)明确要注意的问题;

(3)必要时用口头命令补充;

(4)检查命令的执行程度。

第十二条中层管理人员贯彻指示的要求:

1.整理指示相关内容;

2.严格遵循贯彻程序;

3.确认下属已彻底理解指示;

4.使下属乐于接受指示,并改进他们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三条中层管理人员人际关系的处理要求:

1.乐于接受批评和建议;

2.善于合作;

3.不越权行事;

4.不得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第十四条中层管理人员接见下属的要求如下:

1.选择适当的场所,以亲切的态度使下属放松;

2.涉及私人问题时确保为下属保密;

3.留心倾听,适当询问,使下属无所不谈;

4.应注意不要轻易承诺。

第十五条中层管理人员为维持正常的工作关系应注意:

1.认识到人是有差异的,尊重下属的人格;

2.把握工作人员的共同心理和需要;

3.公平对待下属,不偏不倚;

4.培养下属的工作称极性,重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对他们正确的意见保留;

5.妥善解决下属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十六条中层管理人员配置人力时应注意:

1.根据每位员工的知识、能力安排合适的职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给下属以适当的鼓励,使其在工作中具有成就感,形成良好的开端,增强工作的积极性;

3.有效地实施训练,增强下属的工作能力。

第十七条中层管理人员对待下属时应注意:

1.不要对下属抱有成见和偏见。

2.不以个人偏好衡量别人。

3.冷静观察实际工作情况,不要使下属产生受人监视的感觉。

4.利用日常的接触、面谈、调查,多从侧面了解下属;严守下属的秘密;公私分明。

第十八条中层管理人员发挥下属积极性应注意:

1.适时对员工加以称赞,即使是细微行为也不要忽视;同时不可以忽视默默无闻、踏实肯干的下属。

2.授予下属权责后,不要做不必要的干涉,同时尽可能以商量的口气而不是下命令的方式分派工作。

3.鼓励下属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诚心接受,尊重下属的意见。

4.鼓励并尊重下属的研究、发明,培养其创造性。

5.使下属充分认识到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产生荣誉心。

第十九条中层管理人员批评下属时应注意:

1.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要冷静,避免冲动;

2.在适当的场所,最好是无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

3.适可而止,不可无端地讽刺,一味指责;

4.不要拐弯抹角,要举出事实;

5.寓激励于批评中。

第二十条中层管理人员培养后备人选时应注意:

1.考察后备人选的判断力;

2.考察后备人选的独立行动能力;

3.培养后备雄的协调、沟通勤,

4.培养后备人选的分析能力;

5.提高代理人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基层管理人员

第二十一条基层管理人员是负责本公司实际工作的最基层管理者,他们与公司内部各级的关系是:

1.和上级的关系—辅助上级;

2.和下级的关系—指挥监督下属;

3.横向关系—与各部门同事互助协作。

第二十二条基层管理人员的基本责任有:

1.按预定工作进度、程序组织生产;

2.保证产品的质量;

3.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十三条基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职责有:

1.向新员工解释公司有关政策、传授工作技术,指导新员工工作;

2.培训下属使其有晋升机会;

3.培训后补人员;

4.其他教育培训职责。

第二十四条基层管理人员处理人际关系应注意:

1.对下关系:进行家庭调查;举行聚会、郊游;为下属排忧解难。

2.对上关系:反映员工意见,听取上级要求,报告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3.横向关系:与其他部门的同事通力合作。

4.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形成良好的公共关系。

第二十五条基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有:

1.、领导能力及管理能力;

2.组织协调能力;

3.丰富的想象能力,敏锐的观察力;

4.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工作技能。

第二十六条基层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种类:

1.后备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2.培训发展计划;

3.再培训计划;

4.调职、晋升教育培训。

第二十七条考核管理基层人员教育培训应注意:

1.出勤率;

2.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产品的质量;

4.原材料的节约情况;

5.加班费用的控制。

第二十八条高层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须授予基层管理人员合理的权力,并且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

附则

第二十九条凡公司管理人员(含高层、中层、基层)的教育培训均按本制度执行。

相关阅读:员工培训管理制度企业培训管理制度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11

一、培训宗旨:

向管理要效益、向培训要人才

通过短期密集培训及中长期培训,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造就新型的适合**智能化物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为行业造就一批精通管理与现代技术的专业队伍。

二、培训目标:

100%的持证上岗率

100%的精通智能化网络,成功掌握2—3门相关专业

通过2—3年造就一批现代物业管理的高素质队伍

三、培训内容:

1、智能化住宅的设施、设备的管理使用,智能住宅可能出现的管理漏洞;

2、各岗位培训,特种工种操作及新技术、技能培训;

3、服务质量服务技巧培训;

4、企业形象及住户满意系统cs培训;

5、**管理模式培训;

6、电脑基本操作技能培训;

7、法律、法规、物业发展动态培训。

四、培训方式:

集中密度的短期与中长期培训相结合,自办培训与联办、代训相结合,知识结构原理培训与具体实践操作相结合。

五、培训机构建立、监督、奖罚办法及培训经费

培训由公司领导专职负责,专设培训部、层级落实,统筹安排。

入住前期培训:每日培训、周末考评

入住后期培训:每周培训,月月考核

管理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将作为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依据之一,严格按照优秀、及格、不及格等级别处以不同程度奖罚,不合格者将予以调换岗位甚至辞退。

在所有培训的管理人员中,实行10%的淘汰率,能者上,庸者下,力争通过培训,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将物业管理推向更高的境界。

培训经费:聘请老师、场租、书籍等费用,原则上由管理服务费中提取,根据实际情况可由被培训人员补充部分不足经费。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12

一、餐饮从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掌握本职工作必须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要求,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二、食堂工作人员必须安心本职工作,服务态度热情,提供优质的就餐服。努力提高烹调技术,调剂饭菜品种,讲究营养口味,坚持健康标准,傲到饭热、菜香,保证职工吃饱吃好。

三、食堂安全管理人员应制订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参加各种上岗前及在职培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食品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每年要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

四、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应针对每个食品加工操作岗位分别进行,内容应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各岗位加工操作规程等。

五、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六、建立食堂工作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13

商业中心物业管理人员培训制度

一、岗前培训:

公司对于一个刚入职的新员工都会进行岗前基本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首先进行新员工素质教育,树立'顾客至上'的意识,增强员工的承担能力和信心。

1、培训内容包括:

a、技能培训:包括现场技术、技能培训、使每个员工熟悉正确使用各种清洁工具操作技巧(如尘推、地拖、扫把、玻璃刮等),学会操作各种机器(如:多功能洗地机、吸尘机等)以及各种材料的保养方法。

b、道德培训:包括职业道德、文明礼貌用语、工作服务态度、仪表、行为举止。

c、安全知识培训:①现场讲解与示范。②工作实践中的业务指挥。

二、在岗培训:

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且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员工,公司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受训员工能直接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切合实际工作。通过培训创造他们有积极进取的工作上进心,使工作更出色,同时实行互相调动的作业方法,让员工吸取更多的工作经验(如:打蜡、云石翻新、高空外墙的清洗等)以适应不同类型工作的需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培训内容包括:

1、物料的使用控制。

2、常见的各项专业清洗。

3、特殊清洁的技巧与程序。

4、常用清洁机械的日常保养规则。

三、管理人员培训:

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公司必须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对于管理人员公司还要定期进行管理知识的贯穿、强化和革新,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及综合素质。经培训的人员将更好地适应公司的管理模式,具备绝对服从上级的决策思想,能积极钻研业务与熟练掌握技术、技能,高标准的专业技术、技能,完成低成本高效益的清洁服务工作。

1、培训内容包括:

①员工的培训和巩固。

②员工的思想教育及清洁中的特殊处理。

③基本技能的提高及清洁中的特殊处理。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14

安全责任制度

一、为了加强公司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组织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措施。

二、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操作规程,抓好管理工作。不定时上路对公司车辆的安全检查和驾驶员的资格检查。

三、各科室负责人,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及公司规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把安全生产牢记在心,凡发现隐患必须及时向公司领导报告。

四、安全抢险小组,安全保卫组、流动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各小组建立好台帐,每月向公司办公室报送每月安全隐患报表。

五、加强对公司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教养工作。

公司“一岗双责”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公司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责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性事件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实行安全生产管理“一岗双责”制度。

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行公司主要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既然是公司的管理者,又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直接组织指挥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二、公司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按照“谁主管,谁牵头”,“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负责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负责组织指挥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三、分管车辆、技术、财务、运销等其他工作的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责任。

从业人员安全学习教育制度

为切实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学习教育培训工作,把安全工作、安全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特制定本制度。

一、从业人员和驾驶人员每年不低于一次的集中教育培训,培训要有计划、安排、签到考勤,汇总造册归档。

二、培训内容主要学习《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等相关文件,组织重大案件剖析和个案分析。

三、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各部门都要认真学习体会,掌握政策法规,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

四、每月15日开展公司安全生产例会,要求全体车主、业主、驾驶员参见,车辆在外或有特殊情况不能到会的应事前向技安员请假,否则视为缺席。

五、凡无故不参加的车主、业主和驾驶员,每人每次扣50元,此款在其安全保证金内扣除,在年审时兑现,否则不予办理签章手续。

六、凡未参加例会的车主、业主、驾驶员由车队长会同技安员负责组织补课或进行安全教育,要求受教育面必须达到100%。

一、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职工作的重要日程,对安全部门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分析,按照《安全生产法》及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工作决策性的工作目标。

二、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主持部署公司的生产目标工作计划,督促检查执行落实具体工作。

三、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组织、督促、支持各有部门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保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实施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督促安全生产工作与生产、施工同时计划、布置和落实。

五、对重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重大隐患及时向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六、配合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每季度至少组织督促、检查一次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七、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完善应急救援条件,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并按规定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备案,及时、如实按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工作。

一、主持分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传达上级部门工作意见和指令,采取有力的措施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二、对易发生事故对重要部位和重大隐患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责令相关科室落实好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三、将主管部门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到公司各科室,科室长传达到各科室责任人,签订责任书,实行分级管理,落实责任,随时将安全生产工作动态认定向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报告,实行考核管理。

四、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活动,对重大事故隐患组织制定管理方案和防范措施,督促各科室进行整改。

五、协助生产安全事故调查,配合做好事故善后工作,落实事故处理的有关决定。

六、指导、协调和督促有关科室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具体实施安全生产综合目标管理和考核工作。

七、认真做好各科室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15

1、电梯作业人员必须持质量技术部门的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证方可独立从事相应的工种。

2、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包括: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和单位内部培训两种。

3、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应建立该类人员的培训、教育档案,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参加电梯作业人员的换证考试,保持操作证的有效性。

4、电梯安全管理负责人每年应编制当电梯作业人员的培训计划,报告单位领导批准后实施。

5、单位内部培训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电梯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电梯事故的案例的分析;电梯有关技术知识的学习。每次培训必须作好相应有记录。

6、参加外委培训(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人员必须经单位领导同意,培训合格的予以报销相应的费用。

7、电梯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按有关制度予以扣除当月奖金。

第四篇: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已修改)专题

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制度(试行)

本管理制度按担保业务程序共分为六章,分别是:

(一)受理,客户申请受理与项目立项

(二)调查,包括项目初审和项目综合分析

(三)审批,包括项目融资方案审批、担保调查审批、放款审批

(四)放款,包括面签合同、落实反担保措施、担保收费、贷款发放

(五)保后管理,包括岗位设置、工作内容和客户风险分类制度

(六)风险预警,包括责任划分、处置方式、预警方法和违规处罚

(七)代偿流程管理,包括风险客户认定、代偿流程、债权追偿、项目终结和代偿损失责任认定与处罚

业务完结

第一章 受理

客户向公司申请担保时,经项目经理与其初步接洽后,基本符合担保条件的,发给其担保申请表。企业应按担保申请表要求和实际情况完整、准确、真实的逐项填写,同时提供下列材料:

(一)担保申请人的基本资料 A、法人

1、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工商信息查询单;

2、公司简介、验资报告、公司章程;

3、法人代表身份证、法人代表证明书和授权委托书;

4、申请担保的董事(股东)会决议及董事(股东)会成员签字样本;

5、借款用途有关的证明材料(购销合同、合作协议等);

6、近二年财务审计报告、近三个月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银行对账单和近三个月的税单及水电费清单;

7、贷款卡及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信息单,与报表不符应详细说明;

8、主要存货明细、固定资产明细、应收账款明细及账龄分析表、或有负债情况表等;

9、反担保人物企业的有关资料;

10、其他有关资料(如生产经营或投资项目取得的环保许可证明,医药、卫生、采矿等特殊行业持有有权部门颁发的生产、经营许可证明等)。B、自然人

1、个人简介;

2、身份证件及婚姻证明(如身份证、公务员证、教师证、警官证等);

3、银行征信报告;

4、工作及收入证明;

5、近三个月的水费、电费、煤气费、或其它能证明其住址的付款收据;

6、家庭/个人资产清单;

7、担保能力的证明,如房产证复印或其它资产证明。C、其他组织(略)

(二)信用反担保人的基本资料

1、法人

参照担保申请人为法人的资料;

2、自然人

参照担保申请人为自然人的资料。

(三)反担保物的基本资料

1、抵/质押物清单;

2、抵/质押物权利凭证或购置发票;

3、抵/质押物评估报告(由公司签约的专业评估公司提供);

4、抵/质押物财产保险单,(财产保险到公司签约的保险公司购买);

5、股东会或董事会同意设立抵/质押的决议;

6、其他有关资料。

(四)反担保方式为抵押或质押应提供的材料

1、抵押物、质物清单;

2、抵押物、质物权利凭证(并经政府管理机构查询或确认);

3、抵押物、质物评估报告;

4、股东会或董事会同意抵押、质押的决议;

5、其他有关材料。

企业所提供的复印件要加盖公章。

业务主办必须核对原件,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在复印件上加盖“此复印件与原件一致”的印章并签名确认。

业务主办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材料的种类和内容进行删选和添加。

第二章 调查

调查环节包括项目初审和项目综合分析。

项目初审主要通过资料审核和实地调查(包括企业实地调查和家访调查),获取担保项目、担保申请企业及反担保人真实全面的信息,通过综合分析评价形成结论,即调查报告。

初审结束后,经过一定的授权和审批流程,如果需要时可向申请企业出具担保意向书。

调查环节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资料审核、实地调查、综合分析评价和调查报告。

一、资料审核:

资料审核的信息来源除了从企业,还应从其他途径如银行、财税、供应商、上下游客户和供电供水等处获取;

对材料信息审核过程中需进一步明确、补充,发现的漏洞、疑点列为下一步实地调查的重点;

二、实地调查:

1、风险部确定一名风险经理与项目经理同时进行实地调查,项目金额超出公司授权范围,公司主管业务的副总和项目终审人或授权终审审批人必须参加实地调查;

2、实地调查前,要列出调查提纲,明确调查目标以保证调查的质量和效率;

3、实地调查应了解企业和项目背景,了解企业负责人的信用和能力,考察企业管理团队和整体素质,企业市场竞争情况、销售和利润,弄清借款用途和还款来源;

4、主要核实企业现金流的真实情况,生产型企业,通过考察企业主要生产经营场所,核实企业存、发货明细判断企业生产销售情况;贸易型企业,通过核实企业上、下游客户情况判断企业销售获利情况;

三、项目综合分析:

项目综合分析是在资料审核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已经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分析、比较和评价,得出分析结论,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综合分析的要点包括:

1、分析、判断担保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还款意愿;

2、分析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等;

3、分析企业的还款能力,主要通过对其现金流的分析掌握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预计在未来的借款期间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来偿还借款;

四、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要内容,并认真填写公司统一设计的《项目调查表》(表式附后)。

a)担保申请人的背景情况; b)项目的基本情况;

c)产品销售及市场预测分析; d)财务状况及偿债能力分析; e)借款用途计划及还款来源; f)银行负债及或有负债情况; g)反担保措施;

h)综合分析风险程度; i)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j)调查结论。

第三章 审批

一、项目审批流程

1、对于担保金额在人民币500万元(含)以内,且有效资产最高90%的抵押价值覆盖的项目,其业务审批流程为:项目经理→业务部门审核→业务副总审批→风险部审批→授权终审人(融资方案、内部审批意见、担保意向函)→缴纳保费→签合同文本→落实反担保手续→法务部审核→签署担保合同并出具担保函→资料归档;

除此以外的业务审批流程:基本与上述流程相同,但终审人终审前要经过评审会审议。

2、风险部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合规性审核,审查财务数据独立给出额度意见。并按照公司授权执行否决权;

3、法务部对项目本身及合同文本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4、内部合同文本由公司股东会授权给评审会有权终审人签字终审。

二、复议

1、复议项目指公司规定无须上评审会审批的项目,审批未获通过,业务主管提出复议申请的项目;或是已上评审会,但由于调查资料欠缺或反担保物不足,但资料齐全后尚可考虑审批的项目,此复议项目在评审会上直接由评审委员决议;

2、复议由负责该项目的业务部门申请,风险部组织并召集召开评审会进行审批,并做好《项目评审会会议纪要》;

3、对于评审会审批结论为不同意的项目,原则上不鼓励重新复议。确需重新复议的,应增加相应的反担保措施,降低项目的风险系数,以增加项目重新通过的概率,减少人力物力的重复和浪费;

4、提交给评审会的复议项目业务申报书应简要说明前次的审批意见,对前次审批中提出的不同意理由逐一作出分析,为审批中需关注的重要情况提供决策信息;

5、同一笔项目最多只能复议一次。

三、项目评审委员会(评审会)

1、评审会即项目审批评议委员会,负责对各报批项目和复议项目的审批;

2、评审会组成:见《评审会工作条例》

3、评审会召集程序:(1)、评审会召开前一天,风险部将会议内容、会议地点、会议时间等通知参加会议人员;

(2)、业务部门必须在评审会召开前一天,将项目审批材料纸质或电子文本发至评审会成员,以便评审会成员预先阅读了解项目情况;

(3)、评审会成员必须按时参加,因特殊情况不能出席时,必须事先向召集人(风险部、总经办)请假。若参会的评审会成员人数未达评审会成员总数三分之二的,则会议改期进行。风险部应另行确定时间、地点,并通知评审会成员;

(4)、项目经理报告项目调查情况,风险经理报告风险调查评估情况;(5)、与会评审会人员质询,项目经理与风险经理答疑;(6)、与会评审会人员从合法性、安全性、效益性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具体评审意见;

(7)、会议评审采用签字表决制,参会评审人员须在《项目评审会会议纪要》上明确填写意见并签字,不得弃权,三分之二以上的与会评审会人员同意视为项目评审通过;

(8)、授权终审人根据贷审会意见进行项目终审,对评审通过项目,授权终审人执行一票否决权;

(9)评审会的会议纪要及表决结果视为档案的一部分必须进行归档。

第四章 签约

签约环节包括签订合同、落实反担保措施、担保收费、项目审批、出具担保函。

签约审批流程:项目经理→财务部审批→风险部审批→法务部审批→终审人终审

一、签订合同

公司对合同的签订实行面签制。程序如下:

1、法务部统一拟定业务有关的所有法律文件,包括委托保证合同、抵押反担保合同、质押反担保合同、信用反担保合同及其他须准备的法律文书等,公司核准使用后统一由法务部出具,并加盖“合同文本校验章”;

2、需要签订法律文件时,风险经理告知法务部项目融资方案(包括借款主体情况以及反担保措施),项目经理按照法务部的要求提供相应的书面材料做参考,法务部依据上述材料书面告知项目经理以及负责该项目的风险经理需要准备的法律合同文本并拟定相应其他法律文件;

3、需要当事人(包括股东代表、法人代表、董事会成员、共有人、反担保人/企业等)签字盖章时,须由项目经理和风险经理必须同时在现场面签;

4、若借款主体或反担保人要求对公司提供的法律文件进行变动的,风险经理应立即向风险总监汇报,并经法务部审核通过后,方能进行变动;

5、所有合同文本及相关法律文件在交由公司有权签字人签字前必须经法务部进行合法性审核,加盖法律审核印章。

二、落实反担保措施

1、对获得批准担保的企业/自然人,必须以其合法有效、易于变现的资产作抵押或质押,或提供认可的第三方信用担保作反担保,反担保金额应大于担保金额,原则上不能重复抵/质押,根据审批情况,可同时采用一种或几种反担保措施。不允许有纯信用风险敞口;

2、反担保措施的落实工作,是在必要的法律手续齐备后,于签约前由项目经理与风险部共同跟进办理。业务量较大时,风险部可指派专人进行集中办理登记、公证等事宜;

3、反担保措施不能落实的,签约环节中止继续进行;

4、如最终经风险部确认反担保措施无法落实的,由项目经理重新修改融资方案,重新报批;

5、抵、质押物的抵、质押值计算,原则上应以我司签约认可的第三方评估公司给出的书面正式评估报告中的评估净值为计算依据;

6、反担保措施的具体要求: A、抵押

对抵押物的总体要求是:足值、可变现、且变现能力强,我公司对抵押反担保的具体要求有:

(1)持有红本房地产证的商品房抵押的,应到国土局办理抵押登记,签署授权委托书并办理公证。反担保金额为评估净值的100%;

(2)不能办理抵押登记的非商品房(含持有绿本房地产证的房地产、褐本房屋所有权证的房地产等)、土地、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等房地产,仅作参考;

(3)按揭中的商品房能够办理二次抵押登记的,应该办理二次抵押登记,并办理授权委托公证。不能办理的,仅作参考;

(4)担保金额200万以上的业务,红本房产证房产或变现性强的抵/质押物的评估净值必须占借款金额的50%以上,敞口部分可以采用个人信用、企业信用等保证方式进行补充,不允许有纯信用敞口,特殊情况须经评审会同意。200万元以下的业务,不规定必须有红本房产证房产作为抵押物;

(5)对于与银行合作的抵押加担保类的项目,担保金额可放大到评估净值的100%。但原则上不论是抵押给我司作为反担保,还是直接抵押给银行,抵押物必须办理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抵押登记手续;

(6)以机器设备抵押,必须是产权明晰、价值较高的大型成套通用设备,购置发票齐全,设备成新率在70%以上,反担保金额为评估净值的30%——50%,项目经理应按有关规定在工商局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并办理授权委托公证;

(7)以车辆抵押,要求产权明晰,设备成新率在70%以上,营运用途的使用期在三年以内,反担保金额为评估净值的30%——50%,项目经理按有关规定在车管所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并办理授权抵押公证;(8)以船舶抵押,必须权属清晰,购置手续完备,成新率在70%以上,反担保金额为评估净值的30%——50%,项目经理按规定到海事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并办理授权委托公证;

(9)对于符合抵押反担保条件的机器设备、交通工具等,除了办理相应的法律手续外,还应由抵押人向保险公司购买以我公司为第一受益人的财产保险,期限为担保期限加上六个月延长期之和;

(10)承诺抵押、包票留置、海关监管设备等无法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不动产不得以抵押方式作为反担保措施。

B、质押

(1)对易保管、易变现且价格相对稳定的存货可作质押,但必须采用委托专业监管公司监管的形式,反担保额不超过质物评估净值的50%,其价值可由公司聘请第三方专业人士评估确定;

(2)应收账款质押。付款方经考察核实必须是诚信企业,信用记录良好。必须由借款人、担保人、付款方签署正式的三方协议(或签署债权转让形式的三方协议),付款方必须书面承诺按时将应付款打入担保方认可的账户,担保方应对该账户进行实质性的监管,以保障借款及时归还;

(3)股权质押。股权质押企业必须是国际、国内或当地知名企业、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或可预见的具有良好发展前瞻性的企业。股权质押企业必须经过出借人或担保方的批准认可,在款项未能按时归还的情况下,出借人及担保方能够通过参股的方式实现其质押权益;

(4)上市公司股票质押,应到股票托管机构办理股权质押登记,同时由第三方证券公司进行托管,签署三方协议,规定卖出止损点,保障质押人权益;

(5)特殊情况须经评审会同意;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不得采取质押作为反担保措施:(1)质押物不能满足足值、可变现和变现性强的特点;

(2)不能够找到信誉可靠的第三方进行托管、监管或者仓管;(3)难以在质押期间内完好保存;(4)质押物及其凭证难以辨认真伪;

(5)质押物难以准确的以货币衡量其价值;(6)其他信息不对称因素。C、第三方信用反担保

(1)信用反担保人和信用反担保企业的反担保资格的审核条件、提交材料应等同于担保申请人和担保申请企业;

(2)反担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如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净资产、现金流量净值)等方面的综合实力应优于担保申请人;

(3)原则上要求担保申请企业的法人代表、财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作为第三方信用反担保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4)鼓励同行业或上下游企业等采取互保联保的方式作为信用反担保;(5)个人信用反担保人担保金额的量化标准:

公司原则上只允许以下各类人员进行个人信用反担保。

国家政府公务员、国家公立学校正式教师、市、区级以上医院正式医生、银行正式员工可担保金额为人民币10——30万,如已婚并在当地有房产,可担保金额为人民币30——50万。

一、担保收费 担保费原则上应在借款合同生效之日一次性收取,担保期限超过二年的可以分收费,担保期限不足一年按实际期限收费。保证金应按银行规定比例在公司向银行出具保证合同前缴存。

二、贷款放款审批

担保费缴纳及保证金缴存凭证必须交财务人员进行审核并在放款审批表上签字确认,然后根据审批流程进行审批后,由风险管理部出具放款通知书,交项目经理通知银行放款。

第五章 保后管理

一、保后管理的岗位设置

保后管理工作实行业务部与风险部双线管理的方式进行,各自按照不同的工作重点进行独立的保后管理。

业务部门:定期走访客户,保持对客户的维护和管理,定期以《保后检查表》的形式向风险部书面汇报保后管理情况。

风险部:负责保后管理制度建设,动态更新台账数据,客户风险分类,对业务部的《保后检查表》独立进行抽查,工作量较大时可抽调其他部门员工进行保后调查。负责安排财务一同对不良业务的清收催收工作

财务部及时向风险部提供客户的履约信息及欠款信息。法务部主要负责清收与代偿过程中的案件诉讼等法律事宜。

二、保后管理的工作内容 放款后十天内,业务部门必须将完整的业务资料按《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到档案室归档,并录入业务数据库,保证后续保后管理介入的及时性,保障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业务发生的当月业务部和风险部的保后管理人员开始介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化解风险。

对于正常类客户,业务部门保后管理人员至少每月对客户电话跟踪一次,每季度上门走访一次,每季度向风险部提交《保后检查表》,书面报告保后跟踪情况,包括企业经营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落实还款的资金安排、客户风险分类等。遇到风险,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及时化解风险,协助客户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对于关注类和风险类客户,视业务具体情况和领导批示加强保后管理的频率。

风险部监督业务部门定期进行保后管理,依据业务部门上交的《保后检查表》,结合自身判断,决定是否亲自上门抽查。工作量较大时,可抽调其他部门员工进行协助调查。

风险部依据保后管理情况,对客户进行风险分类确认,上报公司领导,将动态更新的还本付息信息及跟踪情况登记业务台账。

账务部应及时将还本付息的数据报风险部保后管理人员,风险部负责保后管理人员定期对台账进行更新,并上报公司领导。

发生代偿后,业务移交资产部进入清收程序,如清收不能结清代偿款项,则进入反担保资产处置程序。

三、保后管理的客户风险分类制度

公司对担保业务的客户实行风险分类管理,分类必须遵循真实性与及时性的原则。

(一)担保业务分类标准

1、正常类:

能够正常还本付息、支付担保费用,没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客户不能按时足额还款。

2、关注类:

出现了按时归履约的不利影响因素,但不会对被保人整体经营造成大的影响,预计到期内能够足履约相关义务。

3、风险类:

被担保人履约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及时执行反担保也可能造成一定损失。

(二)民间融资(银行委托贷款)担保业务分类标准

1、正常类:

生产经营正常,能按时履约的客户为正常类客户。

2、关注类:

利息和本金的偿还出现逾期,逾期时间为一期内(一期为一个月);

申请办理了延期手续,经公司审批通过,且于五天内履约相关任务的客户;

3、风险类:

(1)履约意愿不强,无法进行正常的联系沟通,同时不符合延期条件;(2)申请延期但未获通过,到期未履约;

(3)在合同执行期内或延期期间,不能按约定履约担保义务的客户。

(三)分类管理具体实施:

项目经理依据以上分类标准,动态及时的进行风险分类的初分,每月初5个工作日前,定期对所有在保客户进行统一分类定级上报风险部,风险部保后管理人员对分类的准确性进行认定,并上报公司领导进行审批。

对于风险类客户,经领导审批确认后,风险部应立即移交给法务部,由法务部决定是否起诉或移交财务部进行催收清偿。如需移交财务部进行清偿,法务部应立即移交给财务部。移交给财务部的风险类客户,以财务部为主导全面负责催收清偿,法务部提供法务方面的支持与援助。财务部(资产管理部)应全面及时介入,了解业务情况,制定催收清偿方案并加以执行。法务部应积极提供法律支援,并寻求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案。业务主办业务暂停,无条件配合催收清偿工作。

第六章 风险预警

保后风险预警管理的目标是促进本公司业务审慎、稳健经营、加强和提高本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增强全体员工风险管理责任感、实现全公司风险预警信息共享、第一时间预报风险、明确责任、防止风险蔓延。

一、风险预警责任划分

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业务部门负责人为第二责任人、财务部、风险部负责人为第三责任人、公司总经理为第四责任人。

1、项目经理:客户出现风险信号时,业务主办应在第一时间上报风险部;

2、业务部门负责人:项目经理负责收集风险信号和具体管理责任,并由部门负责人确保预警信息及相应处理意见第一时间上报,对重大紧急风险信号,可直接以电话、传真等形式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主管领导,正式书面资料可酌情次日报告;

3、财务(资产)部、风险部:负责对全公司业务风险监督管理日常工作、负责风险信息整理、通报和风险预警提示,拟定预案和风险退出办法、对重大风险预警信息负责向上级汇报并提请及时处理;

4、公司总经理:对重大风险预警信息做出批示。责任人及各部门应按照风险部下发的风险预警提示、处置意见书认真落实相关措施,同时风险部负责风险提示、处置意见整改、跟踪督促、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稽核检查。

二、风险预警处置方式

预警信号出现后,项目经理要及时汇报,并深入企业及有关部门了解情况:

1、寻找风险信息源;

2、对风险预警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

3、采取必要的应急保护措施,防范业务风险蔓延。

(1)风险程度较轻,但有必要引起关注的,由风险部提出风险预警意见书报上级领导签发“风险预警提示”表格见附件一。

(2)关注类中风险程度一般,但有继续扩大趋势,由风险部门提出风险处置意见书报上级领导签发“风险处置意见书”表格见附件二。

(3)风险程度明显或存在道德风险隐患,由风险部、资产部、法务部提出风险处置意见,报上级领导签发“风险处置意见书”,同时各部门执行总经理下发的新任务。

风险部根据业务部门提供的风险信号做出风险处置措施下发到业务部实施:

1、加强对客户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存款账户的跟踪检查;

2、帮助客户改善经营管理或财务管理;

3、要求被担保人提出更详细的履约计划及相关应急预案;

4、加强对担保抵押物的监控和管理;

5、完善落实担保手续,或追加、更换必要的担保;

6、进一步完善贷款手续的合法性,补齐相关的贷款资料;

7、列入关注对象,调整保后管理的客户类别加大检查频度;

8、合同到期后不再办理继续担保;

9、提前撤保,或在合同中增加相应的保护性条款;

10、加强贷款催收,依法向保证人追偿债务或处置融资担保的抵(质)押物,或与客户协商以资抵贷;

11、介入企业改制、兼并、购买、分立、租赁等重大事件,落实我公司债权;

12、与政府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的联系,采取多种渠道维护我公司债权;

13、依法提起诉讼;

14、提请法院宣告其破产还债;

15、其他有助于风险控制的措施。

对有逾期记录的客户单独建账,台账中应明确客户逾期具体情况。客户所有联系方式、反担保措施、信用担保人联系方式。

风险审核员应于每月的25日到各经办行打印每月等额还款客户还款明细,做到第一时间掌握客户逾期情况。

1、逾期期限未超过一个月 发现客户逾期,风险审核员应打电话通知客户同时通知业项目经理,综合支持人员催款时间期限:知晓逾期开始七个工作日内。在催款期间项目经理应该积极配合综合管理人员催收款。风险审核员如在规定时间内客户仍未归还逾期贷款,在知晓逾期第八日业务主办应协同综合管理员走访客户,了解客户生产经营状况及逾期原因,同时将以下资料提交至风险部:提交客户联系方式、所能找到客户的住所、反担保措施方案、信用反担保人联系方式。项目经理催款期限:综合管理员移交后七个工作日内。在综合管理人员移交至项目经理时,综合管理人员应通知风险部。

如项目经理在七个工作日内客户仍未归还逾期贷款,在知晓逾期第十五个工作日项目经理应把工作移交至资产部,资产管理人员不仅要电话催收同时应走访客户了解情况,认真督促并根据客户情况提出处理意见。

2、借款人逾期期限未超过二个月 如果客户已经逾期一个月,项目经理应交接手上所有业务配合资产管理人员催收逾期款项,应向风险部提交客户逾期原因、客户将如何归还该笔贷款等。如催款一周客户仍未归还逾期款,项目经理回业务部门继续工作,剩下催款任务由资产部派专人负责该客户,并随时向风险部门汇报情况。

3、借款人逾期期限未超过三个月

借款人在逾期两期但尚未到三期,资产部门应向风险部提交(1)、反担保措施变现方法。(2)、借款人将如何归还该笔贷款(还款机率有多大)(3)、对借款人生产经营状况仍正常只是短期出现资金紧张,询问借款人是否有其他房产,如有考虑拆借。

如果借款人出现逾期三期,这该笔业务由资产部移交至清收组,同时信息综合员将诉讼相关材料送至法务部。该阶段由公司总经理负责。

(二)一次性还款 对一次性还款客户,风险部建立还款提醒表,对到期前三个月客户必须及时通知项目经理,以文件形式发送给项目经理。

1、到期前三个月

到期前三个月必须督促客户准备还贷资金,项目经理应每周打电话友情提醒客户其还贷资金准备情况。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上交企业还款计划表。同时给以书面实行给借款人送发《贷款到期提醒通知书》。

2、到期前1个月

到期前一个月必须督促客户准备还贷资金,项目经理应和财务(资产管理)人员一起回访客户,了解客户资金具体安排。对于企业基本面较好短期还款出现困难的客户,可上报公司同意后,协调债权人,对主债务予以展期,进行展期审计后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展期及期限。

3、到期前十天

到期前十天,项目经理应停止手上所有业务,直至客户按时还款为止。在此期间,项目经理和财务(资产管理)人员应在企业蹲点,及时掌握企业还贷资金的筹集情况。贷款到期日,若客户不能还款,则由公司代为偿还。

第七章 代偿流程管理

本着“诚信为本,纤毫必偿”的企业核心理念,以及“及早预警、提前代偿、快速处置、减少损失”的经营原则,为保障担保债权如期实现,特制定此办法。

一、风险类客户的认定

1、基于被担保人经营的原因,反担保人要求解除担保责任;

2、被担保人存在大额债务,因诉讼账户被冻结、财产被保全;

3、被担保人不能按期支付利息或无正当理由要求贷款展期;

4、被担保人主要投资项目失败;

5、被担保人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责任人信用卡经常大额透支且逾期支付;

6、被担保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银行或担保单位的后续跟踪检查避而不见;

7、反担保的抵押物、质押物,被转移、查封或拍卖;

8、被担保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被公、检、法机关,海关,税务等国家机关立案调查;

9、被担保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涉嫌重大案件;

10、被担保人出现重大诉讼或产品质量纠纷、内部股权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劳动纠纷;

11、被担保人出现重大责任事故;

12、出现其他影响贷款按期偿还的原因。

二、风险类客户代偿的流程

风险类客户代偿的基本原则是:及早介入,提前代偿,第一时间控制担保债权,尽量减少代偿损失。具体流程如下:

1、业务部对风险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形成风险预警报告,第一时间报送风险部;

2、风险部根据业务部的报告立即核实,并进行分析和判断,形成风险预警意见书报公司总经理,同时抄报业务部总经理及公司业务副总;

3、风险部召集财务部、法务部提出风险处置意见,报公司总经理;

4、公司总经理决定立即代偿或到期代偿

5、风险部向合作银行发出预警通报;

6、出具代偿通知书;

7、财务部办理代偿手续;

8、银行出具代偿确认书,并协助办理相关法律手续。

三、代偿债权的追偿

1、代偿后,法务部应决定是否立即提起诉讼并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同时,财务部应开始进行全面催收,在与客户及反担保人进行初步沟通并对其资产进行初步了解后,资产部应拟定资产清收方案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就催收情况每周形成报告提交公司总经理并抄送法务部。

2、对于需要提起诉讼的,法务部应准备相应的证据材料以及客户的资产情况,配合律师进行诉讼。

3、对于暂时不需要提起诉讼的,由资产部负责全面催收。在催收过程中,资产部认为需要提起诉讼的,应告知法务部提起诉讼,法务部依据资产部的报告认为需要提起诉讼的,应与资产部进行讨论,并形成报告提交公司总经理决定是否立即起诉。

4、在对代偿客户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法务部应积极提供法律支援,并寻求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案。

四、项目结束

1、最终清偿的,项目结束。

2、进入诉讼的执行阶段后,法院宣布执行终止且资产部门的清收工作无法继续进行的,项目结束,由公司专家评审会对代偿损失进行评估,并按如下规定进行代偿损失责任认定及处罚。

五、代偿损失责任认定与处罚措施

(一)代偿损失责任认定

发生代偿以后,公司财务部、法务部协调展开追偿,清收追偿工作截止时间以每年底公司聘请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为准,经过评审后,确认对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代偿责任划分为前期调查责任、中期审查责任、后期审批责任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实行主责任人制度。

前期调查主责任人为经办业务部门总监。承担业务前期尽职调查是否真实,业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保后管理是否及时、到位的责任。具体经办的主办人、协办人负有连带次要责任。

中期审查的主责任人为风险部总监和法务部总监。承担业务中期调查不实、判断失误、风险防范措施设置不当、反担保措施未能监督落实、法律手续不完备、法律文本重大失误、出现重大法律瑕疵等责任。具体经办的风险经理和法律审核员承担连带次要责任。

后期审批的主责任人为终审人。负有判断失误、把关不严的审批责任。业务副总经理、评审会所有参与评审签字的成员均负有连带次要责任。

(二)代偿损失责任处罚措施

由于自身能力、业务水平、疏忽失误等客观原因造成公司损失的,公司将视情节的严重程度给予岗位调整、下放学习、罚款等行政和经济处罚;由于玩忽职守、串通造假、恶意欺诈、谋取私利、收受贿赂等主观因素给公司造成损失的,业务岗公司直接予以辞退,管理岗直接降为业务岗,领导层建立引咎辞职机制;情节非常严重的,移交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民事法律责任。

第八章 业务完结

客户履行完合同义务,结清所有欠款、费用等债权债务关系,分别到银行和我公司办理完相关手续,退还权利凭证,注销抵/质押登记,退还质物后,业务完结。

客户到我公司办理业务结清手续时,应持有银行出具并盖章的《贷款结清证明》和《贷款账户还款明细清单》,财务部应在《业务结清单》上签字证明贷款本息费用全部结清,方能确认业务完结,风险部等其他部门方能办理退还权利凭证和注销抵押登记等后续手续。

第五篇: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人员培训制度

一、培训部经理岗位职责

1.热爱本职工作,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耐心细致,全心全意;

作风正派,不谋私利,为提高商场人员的素质而尽心尽力。

2.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企业培训的全面工作;按照企业的经

营管理的方针政策,负责计划、组织、检查及督促各项培训工作。

3.制定培训计划的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4.负责企业调进、招聘、招收的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及业务技术的考核工作。

5.负责审核教学大纲、培训计划及培训教材,制定培训文件,负责培

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6.负责协调、检查、落实和考核各部门的有关培训工作。

7.编制培训预算并上报总经理,控制每年的培训预算支出。

8.安排教学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及购置。

9.对企业外派学习的员工,按照企业规定进行管理、控制、审核及实

施培训后跟踪与考核业绩的工作。

10.组织本部门员工的业务学习,监督本部门员工执行企业各项规章制

度和评核员工的工作态度与表现。

二、培训师岗位职责

1.热爱培训工作,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谋私利,认真负责。

2.协助培训部经理组织举办各种培训班,草拟培训计划、审阅试题、拟改试卷、跟踪和总结培训情况。

3.经常深入部门了解培训情况,写出可行性建议,促进部门培训工作。

4.负责新招员工的面试、必改试卷及日常工作。

5.组织员工业务考核。负责出试题、批改试卷及有关面试等工作。

6.编写符合本企业需要的培训教材。

下载人员培训管理制度流程(修改)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员培训管理制度流程(修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岗位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岗位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对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之能够胜任相应工作。 适用于对公司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相关人员能力的确定和人力资源的......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一、本公司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服务从业人员必须经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超市服务工作。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 食品经营人员必须在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之后方可上岗; 2. 食品经营人员......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汽车驾驶教练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在接受安全法律法规和汽车驾驶教学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汽车教学和安全管理工作。 2、认真制定培训计划,......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为规范食堂服务人员培训,保障学生餐饮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金理想幼儿园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1. 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餐饮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2. 餐饮安全管理人员应......

    (21)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根据总经理的要求编制相关岗位的任职能力要求,明确每一个岗位人员的学历、培训、技能及工作经历等具体事项。 2任职要求 对......

    市场营销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市场营销人员培训管理制度第1章 总则第1条目的为提高公司市场销售人员的营销技巧与职业素质,改善个人与营销团队的销售业绩,满足公司与个人的发展需要,根据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