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培训制度下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新培训制度下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浙江省慈溪市教师进修学校 315300 陈士凡
摘要:“十二五”浙江省实行新的覆盖全员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及教师培训体系,实现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的革命性变迁。慈溪市教师培训机构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形成了四环节项目培训思路与方法,即“需求调研——项目设计——过程管理——总结反思”,在新的师训工作机制中作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教师;专业;培训制度;项目
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浙江省建立的覆盖全员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及教师培训体系,实现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的革命性变迁。2010年底,省教育厅印发了《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启动了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制度。新制度旨在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坚持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核心在于构建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学校统一管理,教师自主选择和培训机构竞争参与的全新师训培训体系。
在一年多的实践中,慈溪市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初步形成了四环节项目培训思路与方法,即“需求调研——项目设计——过程管理——总结反思”,在新的师训工作机制中作了有益的尝试。本文就结合慈溪市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进行分析思考。
一、培训制度基本情况介绍
1、参训对象与学时规定
浙江省新的培训制度规定,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是指为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在职专任教师(含校长)提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而组织和举办的非学历培训。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在职中小学教师周期内参加专业发展培训的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校本培训时间不超过总学时的1/3。教师周期内的培训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但每年参加培训一般不少于24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
2、培训的主要流程
培训的工作流程主要依托“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管理平台”进行,其主要功能有教师基本信息维护、培训机构项目申报与审核、教师参训报名与审核、培训过程管理与评价等。通过资质审核的各教师培训机构每年两次以项目申报书的形式,就所开发的培训项目向相应教育行政部门申报,培训项目经审核同意后公布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管理平台”上,中小学教师在规定时段登录工作网站自主选课,有
选择性的报名参加这些培训项目。并经学校同意、培训机构审核后,按期参加相应培训。各项目培训结束后2周内,培训机构做好成绩的录入,并组织做好培训机构和参训对象的教评学和学评教的工作。
二、“四环”模式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式实践 2011年以来,我校作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根据新的教师培训制度,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并结合当地教师的实际情况,从2011年4月到2012年12月,共设计开发了360个培训项目。根据这四轮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需求调研——项目设计——过程管理——总结与反思四个关键环节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式。当然,一个培训项目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对每个阶段进行精心的策划和管理。
1、需求调研
获取教师对培训的需求信息是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需求调研以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满意度。
培训需求信息的获取我们主要采用到乡镇学校开调研会,对师训干部和学科教师进行访谈,同时对调研学校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然后培训机构对这些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归纳,再根据学员的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为进一步满足基层学校的培训需求,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提供优质培训服务,学校于2012年下半年试行基层学校培训项目申请制。由基层学校根据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提出培训需求和申请,教师进修学校根据实际和可能,合作设计培训方案,组织相关优质培训资源,共同组织实施管理培训项目,更好地满足基层学校和中小学优质培训需求,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2、项目设计
培训项目的设计包括确定培训主题、内容和对象,研制培训方案以及组建培训团队等多个方面。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是项目培训取得成效的关键。一个好的培训方案,必定是理论提升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必定是切合教师的工作实际的,必定是能够充分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的。
2012年的《慈溪市初中数学90课时培训》方案设计中采用送教下乡的方式,培训地点分布在各镇(街道),学员以就近为原则编班,方便参训教师。在授课教师选择上邀请2位特级教师、5位宁波市名师、3位高校教师及2位本地名师,组成强大的师资阵容。在内容安排上既有高校教师的学科知识拓展,又有名特教师的实践指导;既有资深教研员的课改引领,又有来自一线的的课改探索;既有新课程教材的梳理,又有试题分析与编制。无论是理论讲座还是实践指导设计都能结合目前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当前的教育现状教学。
培训项目形成后,并经由各方面领导、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其进行审核、论证,审核通过后,最后报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平台,让教师自主选择报名。
因此,只有抓好项目设计与开发,才能为下一步的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过程管理
要保证教师培训项目的质量,在合理设计培训方案的基础上,培训实施过程的有效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它既是落实培训方案的具体过程,又是检验培训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的操作环节。因此,施训过程的管理也就成了培训项目管理中最主要的环节,也是整个项目成败的关键所在。
为了提高效率、落实责任,我市在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中采取了项目负责人领导下的“组班教师负责制”。所谓“组班教师”即全面负责某一个培训班级所有培训活动组织与管理的专职人员。组班教师不仅要负责培训班级的学员报到、培训考勤、信息报道与反馈,还要配合授课教师做好培训组织和学员作业的收集、班级培训总结的撰写、优秀学员的评选等工作。项目负责人和其他职能部门则做好指导、协助工作。
我市在开展《初中数学90课时培训》项目时还采用多层管理的办法,采用进修学校、教学班所在学校共同管理、每个班除了进修学校的组班教师进行常规管理外,培训点还专门安排分管校长全程参与整个培训过程,协助进修学校做好培训场地落实、上课教师接送、参训教师生活安排,多层管理为培训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提供了直接的有力的保障,为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4、总结反思
对项目培训进行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提炼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对今后的培训提供帮助与借鉴。
每一个项目培训结束后都要写出总结报告,内容包括:①项目基本情况;②培训实施过程;③培训的效果;④培训经验与反思。在培训效果方面应包含学员的学习成果(个人成果与集体成果)和项目的其他成果(如培训中形成的有价值的案例、自主研发的教材与课程等)。
在经验与反思方面,要着重表述项目的成功做法、问题的反思与改进的建议等。比如,我市在第一轮《小学90课时语文培训》项目试点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对原培训方案作出修正,更注重实际,在今年的培训内容的版块中新增了“名师成长个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三、问题与思考
新的培训制度实施后,突显了学校和教师的主题地位,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内在动力,参训热情高涨。在教学平台的评价中参训教师对培训效果和服务质量上都给予高度的评价。但是在实践中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
1、五年周期中每人一次 90 学时(两周)的集中脱产培训与参训者的工学矛盾突出。如何保障每位教师既能按时参训又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而且能使培训与教学互相促进,还需进一步科学规划,改进措施。
2、高素质专业化的培训师资队建设伍迫在眉睫。这支队伍应该具有丰富而综合的专业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项目策划和设计、培训过程的组织和管理等专业能力,具有开阔的视野、创新敬业的精神。
3、培训质量评估体系有待建设。根据国家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分层培训、分类考核的培训考核标准,引导教师专业发展;将教师个人参训效果评估与其年度绩效考核相结合,督促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建设一套完整的考核评估组织体系,有待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深入实践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浙江省教育厅2010.175号文件. [2]张松茂,陈全英.教师自主选择 机构竞争参与 培训管理项目化——宁波市中小学教师培
训实施重大变革[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1(3):33-35.
[3]陈全英.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机制转型的若干问题[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2(3):
43-45.
[4]陆明飞,徐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与教师培训需求信息获取[J].继续教育研究,2012
(5):70-71.
[5]娄亚文,王启钢.项目制背景下教师培训实效提升的途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
(5):54-56.
[6]陈士凡.基于浙江省培训管理平台的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研究[J].师资建设,2012(6):
40-42.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这个暑期,我参加了瑞安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教师培训班,在8月8日——8月14日这短短9天学习中,我受益匪浅,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在这9天的培训中,让我最感感动的是班主任林老师,她不顾天气的炎热,每天到学校与我们一同学习,真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尽职尽责的老师。在这9天中的出现的问题,班主任林老师总在第一时间与我们交流,与上级沟通,努力使我们这9天的学习环境更加的舒适,饮食习惯尽量满足我们的要求。
让我最感折服的来为我们授课、与我们一起探讨文本的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他们同样不顾天气炎热,甚至有个别大老远的从别处感到瑞安为我们上课。他们遵守授课时间,用精彩的授课方式为我们讲解、示范、指导,表现出了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些无不让我感到钦佩,并将时刻鞭策着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心得体会《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心得体会》。
这9天,既忙碌又充实!既疲惫又紧张。但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收获是丰硕的:我们进一步把握了课标的精神,领会了教材特色、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我们的专业意识。此次学习使我在教学理论和教育观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补充。聆听了“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文本细读、阅读话题、语段教学的智慧探寻”、“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练习与作业设计”、“把好大方向,做细小技巧”等专题讲座,使我们们开辟了新视野,使我们改正一些曾经出现的错误并冲击了头脑中原有的教学思想的观念。如“把好大方向,做细小技巧”习作专题讲座中,颜老师强调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要引导学生进行言语迁移。在批改时则注重激励学生为主,寻找习作中的亮点,精批略改,树立学生习作的自信心,意见少提,一点点让学生进步。这点我是尤为赞同,用这种方法批改过一个学期,发现改作文也不用怕了。
紧接着在10月13日到10月21日,我们来到我们的实践基地实践。我们观摩了陈老师精彩的教学,自己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与同伴的研讨交流中提高了备课、教学实践的水平;陈老师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让我敬佩,可以跟着这样一位老师学习真是幸运。
培训即将结束,看一看自己记录的听课笔记,翻一翻自己随手记下的的批注,心中感到十分的高兴和充实。当然外在的知识要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能力,就必须用理性的思维,挑战的眼光去审视、吸收、创新。本次培训老师们的“点化”和“引领”,就像教师成长道路上的那盏明灯,引领着我想更明亮的方向前进。
第三篇:宁波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细则
宁波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不断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浙教师〔2010〕17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宁波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 本文所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是指为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在职专任教师(含校长,下同),提高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而组织和举办的非学历培训。
第三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坚持为教育科学和谐发展服务、为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宗旨,体现“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不断完善培训制度,创新模式机制,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境内培训和境外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促进我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取得新突破。
第二章 培训基本制度
第四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周期内,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培训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其中,每人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24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集中培训,校本培训时间不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在职正(副)校长周期内须完成360学时的培训任务,其中,学校管理类培训不少于270学时、学科类培训90学时;每人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24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
第五条 凡年龄男57周岁及以下、女52周岁及以下的我市中小学在职专任教师,均须完成规定的培训任务。
年龄超出上述规定的,应按要求参加校本培训,其它类型培训可自愿选择参加,学校应予支持。
第六条 新录用的、教龄在一年以内的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应参加不少于180学时的培训,其中,岗位实践培训不少于100学时。一年试用期结束后,方可转入个人5年周期专业发展培训。
新任校长岗前或到岗1年内须完成300学时的任职资格培训,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90学时。新校长到岗第一年内所接受的规定培训学时不列入周期内在职提高培训学时数。
第七条 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项目,其培训时间可计入周期内参训学时数。
教师参加与任教学科一致或相近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进修期间,一般按每年72学时折算培训学时,全过程培训学时折算不超过180学时。
赴宁波市外全职支教人员,在支教期间一般按每年72学时折算培训学时。
第三章 培训组织管理
第八条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由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实行统筹规划、分级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规划和计划,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筹措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指导、督促中小学校规划和落实教师培训,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考核、评估等政策。
市教育局成立宁波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导委员会,负责编制面向本市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南,指导培训资源开发和培训项目申报、审核。各县(市)区也应成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导委员会。
第九条 校长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学校要明确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目标,制定5年规划和计划,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训。要认真做好教师参训审核工作,每学年应统筹安排约20%的教师参加90及以上学时的集中培训。
学校应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管理制度。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做好教师培训的日常管理工作。健全并及时更新教师基本信息库,确保数据的准确、完整。要将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情况作为教师转正定级、绩效考核、职务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要认真组织实施教师校本培训,切实提高校本培训效果。
学校要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档案管理,建立和完善个人档案和学校档案,《个人档案》每位教师一册,实时记录参训情况、学时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由学校统一保管;《学校档案》记录并汇总学校各培训计划完成情况和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等。
第十条 教师应结合学校工作安排和个人成长需求,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和培训计划。及时向学校提出参训申请,经学校同意后,按时上网申报,准时参加培训,不无故取消或中断已申报项目的学习。
第十一条 依托“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管理平台”),进行教师基本信息维护、培训机构项目申报与审核、教师参训报名与审核、培训过程管理与评价等。
第十二条 教师全员培训、校长提高培训等常规培训项目主要通过“管理平台”发布,供教师、校长自主选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骨干指定性培训及部分专题培训,由相关教育行政部门通过文件形式发布,有关人员按要求参训。
第十三条 教师培训费用一般由学校统一向相关培训机构支付。其中,网络选学工作全部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学校应根据本校具体报名人数及项目,统一向相关培训机构支付50%的“培训费”(不含食宿费)。
第十四条 选课结束后,教师因参加指定性培训项目或个人健康等客观原因无法按期参加所选项目培训的,须由本人向相关培训机构出具由所在学校、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签署意见的书面说明,否则视作无故缺课。
第四章 培训机构与项目
第十五条 根据《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办法(试行)》(浙教师〔2011〕103号),培训机构须通过相关资质认定,方可开展教师培训。
第十六条 各培训机构应以满足需求、保证质量、凸显特色、勤俭节约、规范管理为原则,按照相应培训指南的要求,认真编制《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申报书》(以下简称《项目申报书》)。项目包括培训目标、课程、师资、内容、方法、时间、地点及培训经费标准等。
90及以上学时集中培训项目的设计,应合理安排实践培训环节所用学时比例,以增强培训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第十七条 根据服务培训对象覆盖范围,培训机构应向相应教育行政部门上交相关《项目申报书》,其中,跨县(市)区培训的,报宁波市教育局审核备案;跨设区市培训的,报浙江省教育厅审核备案。同时,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管理平台”完成网络项目申请。
我省每年上、下半年各进行一次申报(具体时间按省教育厅通知执行)。
第十八条 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在完成审核后,须在规定时段通过“管理平台”进行项目发布,供教师自主选学。培训机构须在具体项目开班7天前制发“电子培训通知书”;培训完成后15天内,以书面形式总结培训情况并向相应教师培训管理机构反馈。
第十九条 鼓励培训机构之间、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之间开展培训合作,联合申报培训项目。鼓励培训机构采用上门服务的形式开展教师培训。探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既竞争又合作的培训机制。
学校委托相关培训机构开设面向本校教师的培训项目(校本培训除外),需报相应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上网发布。
第二十条 网上选课过程包括教师选课、学校审核、教师二选、学校二审、培训机构复核等环节,学校在规定时间内未就教师选课申请做出回复的,视作同意。选课期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学校及教师个人凭用户账号登录“管理平台”进行相关操作。
第二十一条 教师按程序正常退课的,相关培训机构退还已收取的相关培训费用;对无故缺课人员,培训机构可以不返还已收取的培训费用。
第五章培训考核与奖惩
第二十二条 建立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市教育局每年对各县(市)区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进行考核;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对所辖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及指标等参照我省各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工作要求执行。
第二十三条 市教育局每年对培训机构实施培训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并作为延续教师培训机构资质的依据。根据工作需要、教师及社会反映,每年不定期地组织专家,对培训机构设置和实施培训项目情况进行抽查。重点抽查培训项目设置是否合理,培训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培训宣传是否真实可靠,培训承诺是否真正落实,培训目标是否如期实现等,并公布抽查结果。对培训存在严重问题的相关机构,将视情节轻重责令其限期整改、暂停培训项目申报或取消培训机构培训资质。第二十四条 学校要将教师参与专业发展培训情况列入教师绩效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作为教师管理的依据。
第六章 经费管理与保障
第二十五条 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每年不少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安排专项经费,并将其中不少于70%部分核拨到校,用于教师培训,其余30%部分用于本级指定培训项目;中小学校要按照不少于学校日常公用经费总额10%的比例,提取教师培训经费。
第二十六条 面向本市教师的培训项目,单位课时报销标准为10-35元,其中,全员培训10-25元,骨干教师培训15-35元;住宿费应控制在每人每天100元以内。校长及高端培养培训项目可适当提高单位课时标准。
第二十七条 学校要加强专项经费使用管理,预留骨干培训、专题培训、校本培训、学历进修及其他需要学校统一支付的培训经费,合理确定每位教师专项经费使用数量。学校师训经费使用情况应每年公布一次,自觉接受上级部门及本校教师监督。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培训,自本细则制发之日起参照执行;幼儿园教师(园长)培训参照本细则规定,具体执行时间另行明确。第二十九条 本细则由宁波市教育局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细则自2011年11月10日起执行。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思考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思考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思考
加强教师培训,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需求和愿望。因此,教师培训是强教、强国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对教师远程培训和中小学教师最需要的培训这两方面浅谈一二,请同仁指正。
一、对教师远程培训的思考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入开展,城乡中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设置,畅通的网络为教师远程培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我市开展的教师远程培训充分共享了远程教育资源,使教师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教师能及时地把新的信息资源运用于教育教学,提高了教
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更新了教育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是培训教师最有效的方法,但是教师远程培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下:
1.教师工作任务过于繁重,工学矛盾依然突出。这次培训计划中的所有参训教师都是学校的一线教师,这些教师大多都承担两门主课的教学,或者班主任工作,特别是中学教师早上六点多就要起床应付一天的工作:自习辅导、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话、处理班务,直到晚上十点多方才有属于自己的时间,这时再坐下来上网学习已是人困马乏,学习的效果可想而知。
2.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较为普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教师社会地位低下,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回报与公务员相比更添不平,造成了相当一部分教师工作不求进取,自身素质不求提高,培训学习是上级要我学,根本不是我要学,也给培训
学习效果大大打了折扣。
3.正因为有上述两个原因的存在,在远程培训的过程中有很多教师为了完成网上学习计时的硬性考核指标,采用计时刷屏软件欺骗培训计时系统有之;为了完成作业的篇数、字数要求,在网上东拼西凑、粘贴复制者有之;为了完成在培训学习讨论区发帖、回复的考核要求,在培训论坛恶意灌水者有之,试问这种参与
培训的方法还有什么意义呢?
4.网络远程培训为了提高效益,大多采用大规模班级培训模式,每个参训教师每门课程至少学习四小时、至少提交2篇“教学设计与反思”、至少提交3个作业、至少完成“八篇研修日志”、在培训论坛中发布主题帖不少于20个、回复他人帖子不少于30个。这样大的审核批改要求都要辅导教师一个人去完成,每一个参训者提交的作业、案例、日志、设计等是不是出自参训教师自己所思、所想、所写实难把握。
5.这次中国教师研修网是以省为单位编班,造成了参训学员过于分散。学员之间、班级辅导教师和学员之间互不熟悉,少数教师干脆什么也不做,所有培训要求都不完成,辅导教师真是鞭长莫及,无能为力!
6.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培训的管理方面缺少相应的制度措施,仅以培训组织者的“完成培训任务考核合格者记培训学分,作为管理手段实在是轻描淡写。长此以往,今后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有流于形式的危险。
二、对教师远程培训的建议
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总体来看发展势头是很好的,我们应从以下几点做好培训工作的方方面面,真正发挥服务基础教育、提升教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1.远程培训工作中要做到“三贴近”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贴近中西部广大农村学校的一线教师、少一些城市化色彩;在时间安排上贴近广大教师的工
作实际,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学习负担;在培训考核的方法上贴近教师的生活实际,多一些人性化的考核手段,少一些硬邦邦的机考指标,不能“唯系统”、“唯数字”,以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管理理念。
2.在培圳管理上要发挥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特别是中小学校长的作用。制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远程培训管理制度。目前在培训的考核管理上只有培训组织者的考核方案,而没有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校长的参与是很难持久的,也是远程培训效果不佳的直接原因。
3.不能一蹴而就,盲目扩大培训规模。()中小学教师的在岗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期望通过一次培训就能将所有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因此在培训的安排上应是多批次、多轮次的循序渐进,而不能搞一哄而上。
4.在培训编班上以县为主,便于班级管理员和辅导教师对参训教师的辅导
与管理,同时每班人数以50人为宜,人数太多就可能造成辅导教师对学员的作业中相互抄袭的现象无法甄别。
5.要重视学科辅导教师和各级管理员的业务培训。一批工作认真负责、敬业务实、业务素质高的辅导教师对提高培训效益作用是巨大的。
6.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变要我学
为我要学,坚决避免采取投机手段欺骗考核系统,相互抄袭等现象发生,使远程培训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
第五篇:关于举办海口市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专题培训
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文件
海研训[2011]194号
关于举行海口市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培训
暨美术专业社团启动仪式的通知
各区教研室、市直属各中小学(含民办学校):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根据我院2011年教研工作计划和美术学科教研工作计划,现定于第十七周12月23日上午,举行海口市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培训暨美术专业社团启动仪式。有关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通知相关教师按时参加培训。
一、培训对象:全市中小学美术老师。
二、培训内容
1、“写实油画人物写生—谈写生”专题讲座,主讲:海南师范学院艺术系周建宏副院长。
2、市美术教师专业社团启动仪式。
三、培训时间:12月23日星期五上午8:40-11:30。
四、培训地点:海口市第十一小(海口广场椰树门旁边)二楼多媒体教室。
五、培训要求:要求老师准时参加并鉴到。
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海口市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