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城市规划面对十大社会问题
一是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失去调控作用。这种“规划失效”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许多城市总体规划尚未到期,但城市建设规模已经完全突破原定的框框,许多城市为期20年的规划指标在5年内“完成”已成为“常识”;另一方面总体规划的实施进程滞后于规划的期限。基础设施不能合理布局和相互衔接,反映在道路建设上就是修了挖,挖了又修,老百姓戏称为城市道路应安上拉链。
二是城乡规划体制分割,城郊接合部建设混乱。城市郊区的规划管理没有具体细则,因而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只能将其划成空白地带。实际工作中,规划部门与土地管理部门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使得城郊接合部成了“两不管”的脏、乱、差地带,造成引人注目的“城市郊区病”。
三是开发区规划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脱节,自成体系。各类开发区、大学城、科技园、软件园、旅游度假村等等可以独立进行规划,肢解了城市的总体规划,给城市的长远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四是历史建筑、城市风貌受到严重破坏。解放以来,我国城市中传承着城市文脉的历史古建筑和遗迹受到三次严重破坏,第一次是解放初期到大炼钢铁时期,第二次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之后,借“改造旧城,消灭危房”等动人口号,使某些城市的历史建筑、城市风貌遭受了灭绝性的毁坏。
五是城市生态受到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80%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导致农村河道、地下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全球十大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我国就占了八个。
六是规划监督约束机构软弱,违法建筑严重泛滥。我国600多个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违法建筑的蔓延现象。尤其是城乡接合部,集体土地未经征用就进行开发建设,再加上与腐败现象相勾结的城郊“圈地风”,造成违法建设呈愈演愈烈之势。
七是城市建设时序混乱,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和重复建设浪费并存。房子成批盖起来了,但道路、供水、排水、供热等基础设施严重短缺,这种先盖房后修路、再修下水道的错误建设时序,造成污水横流,建筑垃圾遍地,绿地大量被占用,城市的生活环境质量持续下降。
八是区域化规划或协调机制不健全,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思想仍占上风。一些规划部门仍拘泥于“城市规划”的旧框框,忽视了城市与周边城镇的协调发展,这种“只见单个城市,不见区域城市群”的传统思维,使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受到破坏。
九是城市建设风格雷同,千城一面。盲目追求城市变大、变新、变洋,热衷于建设“标志性”建筑,而为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则被搁置一边。大广场、宽马路、大草坪、豪华办公楼、景观房产、欧化建筑席卷全国。十是中小城镇规划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许多小城镇选址不合理,只是长官意志的产物,而缺乏产业支撑,使得小城镇发展脱离了周边村庄,缺失了为之服务的集聚功能。高路 来源:北京青年报
第二篇:当前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发展趋势
在五合国际的设计实践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城市规划设计。从单纯的住宅区到旅游度假区再到大规模的新城开发,规划设计的尺度越来越大,项目数量也在迅速增长。在保持这种增长速度的同时,我们对于设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五合规划的发展方向也正在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
要想做好一个规划设计,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规划设计,换句话说就是要提高对于规划设计方案的敏感性和评价能力。很多年轻的设计师甚至有些长期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规划师,经常感到困惑的事情就是看不出一个方案的好坏——不知道怎么评价,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切入进去分析和评论。针对这个问题,中规院的总规划师杨保军先生通过讲解5个国际竞标的评审过程,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规划设计评析课,消释了大家的困惑。
概括来讲,从杨保军先生的讲座可以得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启发,这是对于城市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即城市设计观、区位分析观、场地解读观、设计理念观、规划布局观和设计艺术观。
城市设计观:热爱生活,设计生活
城市设计究竟设计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一直都有不同的争论,一种很常规的误解就是城市设计是介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中间领域,就是把二维的规划方案立起来,也就是总平面规划加3维形体,说得白一点就是设计建筑。这种理解过于狭隘了,也有人认为城市设计是设计外部空间,这虽然比形态设计论进步一些,层次更高一些,但是还是未能真正阐明城市设计的实质。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很花哨的城市设计方案,拥有着奇形怪状的形形色色的建筑,拥有着很怪异华丽的构图,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很空洞很单调甚至有时候很幼稚。在杨保军的讲座里面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投标方案,而且五合国际以前的城市设计项目里面也不乏这样的“作品”,这是建筑师自恋情结的典型表现,思想根源就是城市设计形态论或者空间论。
对此,针对关于城市设计实质的理解误区,杨保军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城市设计不是设计建筑甚至也不是设计外部空间,“城市设计设计的是人的活动”。我们赞同这种看法,或许也可以这样理解,城市设计设计的是生活,而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城市设计是要建立一种控制和引导的框架,城市设计师完全没有必要去取代建筑师的工作,城市设计的重点是城市公共空间,重点是在这些空间里面设计人的活动。
因此,杨保军也主张设计师要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是他通过对于南京夫子庙商业街商铺销售活动的观察,得出对于不同类型商铺区位选择的直观感悟。只有热爱生活的设计师才可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活动,才可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城市公共空间,才可以设计出优秀的城市设计作品。希望我们的规划师可以少做一点浮夸的 “面子工程”,我们的建筑师也少做点自己小小的“纪念碑”,好好关注一下普通人,关注一下普普通通的使用者吧,这才是设计中真正的“以人为本”。
区位分析观:承上启下,左邻右舍
从杨保军对于5个方案的评析可以看出,对每个方案的讲解都是从区位的分析讲起。区位,是项目在城市中的位置,对区位的特别关注是城市规划师的职业特点。
审视一个城市设计方案,不能就事论事,要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以城市整体的眼光来看待局部地段的设计,对此,杨保军用八个字来概括,即“承上启下,左邻右舍”。这是做一个城市设计乃至建筑设计都应该遵循的基本立场,设计中切忌追求自我表现而忽视城市整体形象的完整统一。“承上启下”就是指规划设计既要考虑项目所在位置的更大范围的、更高层级规划的指导和制约,又要考虑对下一层级的设计的控制和引导。例如做一个街区的改造规划,既要考虑所在片区的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对这个地段及其周边的规划指导和约束,又要对下一阶段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做出引导和控制性的措施。“左邻右舍”就是指规划设计要考虑周边的环境,新的设计要和周边的环境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注意城市环境的整体完整,而不是强调自我表现、否定邻居。一方面要考虑体量、尺度、密度、肌理等的协调统一;另一方面要考虑配套设施、公共空间等的统筹规划、综合利用。
场地解读观:运用资源,延续文脉
场地解读是设计师的基本功,一个好的规划设计方案一定是根植于基地的,而不是凭空捏造的。但是场地解读的工作却经常被人忽略,很多规划师在做设计的时候,根本不去看现场,或者也不仔细地去踏勘现场,上来就画图,而且经常上来就在电脑上画图。一方面抱怨项目平淡,没有什么特色;一方面却很干净利落地把有可能做出特色来的场地元素干掉,无视场地风貌和特质,特别是CAD画图更容易把地形简单化处理。
在讲到厦门旧城改造项目评标时,杨保军说“如何对待历史,常常是设计的分野所在;如何发掘场地特征和独有的资源价值,取决于设计师的态度、灵感和经验;在心动、手动的一瞬间,构思就已经开始了”。厦门评标最终胜出的方案,就是基于对场地和文脉仔细分析和评价的佳作。该方案采取了一种以少胜多、另辟蹊径的办法,提出“运用场地特色,提升项目价值”。保留和改造原有的建筑和空间肌理,老的传统的格局继续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历史的文脉得以延续,并重新构建了新的空间秩序。通过场地解读,发掘出场地资源的价值,然后运用这个价值做出了项目的品味,即“营造地方感和诗意”——以质取胜,而不靠容积率以量取胜。这个方案还特别排了一整版场地风貌的照片,这些风貌有的设计师可能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但是高明的设计师却可以从中构想出好的设计创意。
杨保军说,在历史风貌区做规划,就好比一个从珍珠到项链的过程。埋藏在泥土里的珍珠需要有人发掘,然后把表面的泥土灰尘清洗干净,但这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需要把珍珠串起来,串成项链。把珍珠串成项链,价值就要提升很多。做规划也是同样的道理,首先需要把散落的文物建筑发掘出来,让它们重见天日,然后就要把它们串起来,串成一个珍珠项链。规划师有时候也需要做些这样的穿针引线的活。
设计理念观:实事求是,注意手法
看设计投标往往会看到很多纷繁复杂的设计理念,好像每个设计都有自己的一套东西,常常让人感觉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到底他们说的是什么?谁得更好些?
参与过无数评标的杨保军也一定面临过如此的困惑吧。从他对于这5个评
标的讲解中,可以看出评委可能更看重的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例如,在哈尔滨的一个项目中,有一家提了一大堆理念,从场所的理念到生态、历史、现代、未来,好像无所不包,而且说的是样样都对。但是在这样大杂烩的理念下面,设计却做的十分平淡,而且漏洞很多。这样的方案就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好的设计需要理念,但是这个理念一定不能生搬硬套,这个理念是基于对于区位和场地的仔细分析,对于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对比研究而得出的针对性的对策。
同样,设计也不能只有理念,还要注意手法,理念的实施需要很好的设计技巧,特别是对于空间和细节处理的手法。这是设计师基本的专业修养,每个方案都可以看出设计师手法上的高下,也就是通常说的“手法老道”、“设计流畅”。注意基本功的训练,不要空谈概念,培养一种踏踏实实的作风,对于年轻设计师来讲是特别需要注意的事情。
规划布局观:发现秩序,融入秩序
建筑布局、形式、风格,界面,交通组织,绿化系统,文脉保护,分期实施是规划设计评标时需要讨论的几个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也是设计师要注意表达的几个方面,特别是规划的整体布局。
从杨保军对于这几个方案的讲解可以看出,关于规划布局问题,重点在于秩序的把握。在讲到哈尔滨的投标项目时,杨保军说,“任何方案要看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在设计中需要分辨的。当这个地区有秩序的时候,不要去搞乱,只需要融入,把原来的结构修理一下就可以了;当这个地方没有秩序的时候,需要去建构秩序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去建构。原来就存在秩序,只需要发现它、认可它;原来的秩序松散了,就要去把它整合好”。做设计要考虑周边的情况,注意“左邻右舍”,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什么所谓的“标志性”。
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构图很花哨的规划方案,比如一些很强硬的圆形构图,这样的构图本身就是特别向心的,其实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这样的规划设计往往显得很自我,很难跟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在杨保军的讲解中也可以看到,评委们对于特别强调形式感的方案没什么好感,反而觉得华而不实、水平低下。对于我们五合国际这样建筑设计背景浓郁的公司而言,做规划时首先要忘记建筑师的自我表现欲,放弃对于形式、构图等特别强烈的追求,而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研究地区已经有的结构和秩序上,让自己的方案更好的融入到城市中去,努力创造和谐统一的城市形象和环境。
设计艺术观:大巧不工,大象无形
为什么中规院的总规划师在自己最成功的评标中,把第一名给了一个貌似很乱——连规划局都“看不出好在哪里”的方案?为什么这个很“乱”的方案最后能以9票全票中标?用杨保军的话说就是,“大巧不工,大象无形”。这是城市设计的一种境界、一种修为、一种理念、一种追求。
也许我们看惯了中轴对称、圆形构图,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那样的东西那样的设计,看惯了拙劣的方案反而对于好的设计没有感觉了。这也就是规划局“看不出好在哪里”的原因吧。“乱中有序”是一种更高的把握能力,设计师很自然的把老的建筑和新的设计融在一起,处理的很平易,空间的转折与过渡没用什么轴线反而更显巧妙。别非所有设计师都有如此的功力,也不是所有的评论家都能发现设计之美,但是当专业的修养达到一定高度,很自然就会对此有所
感悟。我们的年轻设计师经常喜欢做一些很酷的设计,往往不厌其烦的表达对于“形”的追求,表达一种“设计味”。但是好的城市设计方案应该仿佛是从场地里面生长出来的一样,或者看上去像是经历很长的岁月自发自然形成的,这样的设计才会更有生命力。这样就要求设计师应当尽可能隐藏设计的痕迹,隐藏雕凿的痕迹,很自然地处理建筑形体和空间的过渡。从“有形”到“无形”,设计的感觉和品味实际上就提高很多了。
主讲人: 杨保军 中国城市规划院总规划师(五合大讲堂)
第三篇:略论21世纪我国城市规划走势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高度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化、法制化、生态化的世纪。可以相信,21世纪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新中国的城市规划,经历过20世纪后50年的风风雨雨、大起大落,久经社会实践的磨合、考验、锤炼,已经度过了不惑之年,为适应21世纪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一定会根据时代的要求、客观的形势和自身的特点,开创城市规划工作新局面。21世纪我国城市规划将会以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呢?就个人有限认识,对21世纪我国城市规划走势发表几点看法。现代化是城市规划追求的共同目标
略论21世纪城市发展走向,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共同目标,优美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本质追求,个性特色是城市发展的客观选择,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生命法则,进一步开放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城市发展建设实践,21世纪初期,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将努力实现以下几个主要目标:一是达到较高的环境质量,使城市具备健全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达到较高的生活质量,使城市具备舒适的住房、优美的住居环境、方便的生活条件和齐全的服务设施;三是实现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现代化,使城市具备完善的交通、流通、新陈代谢和安全保障功能;四是实现产业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使城市具备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产业机制与活力;五是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使城市具备法制的、先进的、科学的、高效的管理机制、手段和效力。21世纪我国城市还应当是一个高文化素质的城市。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不少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这是城市的骄傲与财富,延续历史文脉,弘扬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同样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一句话,21世纪的我国城市将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指南和蓝图,理所当然把反映和追求城市现代化的共同目标当作首要任务。尽管各个城市所具有的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基础、民族传统和生活方式等不尽相同,但城市规划所必须研究和努力展示的现代化城市发展建设方面的基本特征应当是相同的,起码有以下四点:
第一,空间布局。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以及各种类型的建筑物、构筑物等有一个合理的空间利用、空间布局和科学的结构形式,决不意味着高层建筑林立拥挤和立体交叉选三架四的空间形态就是现代化城市所追求的空间象征。现代化城市的空间形象应当是一个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结构先进、空间资源充分利用和体现文化素质、讲究环境艺术的空间要素组合所表现出来的空间形态。城市规划就应当科学地把这一具体空间布局特征描绘出来。
第二,城市环境。城市的各项土地利用、建筑群落、空间交通、经济活动和园林绿化以及环境保护等能够符合和保持城市环境的生态平衡,努力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生态城市。现代化的城市环境应当是一个没有环境污染的困惑和压力,使人们生活得舒适、文明、卫生的,能够享受大自然的宜人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健康城市。城市规划就应当把上述原则和要求具体地融进规划里,反映在图纸上,落实在实践中。
第三,城市硬件。城市所提供的住房、能源、热源、水、气、各种物资和社会化所要提供的各种服务等实现齐全、方便、快捷、安全、高质量,并具有高度灵敏的信息和反馈系统。同时,还要求城市具有很高的设防能力,能够抵御地震、洪涝、泥石流、沙漠化、台风和火灾等的侵害。现代化的城市应当成为一个健全、方便、设防、安全的城市,城市规划也就应当把城市的硬件设施全面、合理、高标准和系统地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统一部署,以便按规划实施建设,如期实现。
第四,城市文化。城市的历史文化、民族传统、人文色彩、时代烙印和城市特色等,是与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存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城市文化的反映和集大成。一个没有或缺乏文化的城市只能是大量建筑材料的堆积地,或称为建筑的沙漠。现代化的城市应当是一个城市形象比较美、文化含量比较多、文化素质比较高的城市。城市现代化水平越高,人们越是热爱和珍惜历史文化。城市规划就应当在发掘、保护、发展城市文化上下功夫,使城市以自己的独特形象和文化光彩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因此,对于世界遗产、古代遗存、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纪念建筑、传统风貌、民族风格、地方风俗和城市特色等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和突出体现。体系化是城市规划完善的必然结果
我国城市规划之树,经过半个世纪的风吹雨打和社会实践,已经成为一棵有枝有叶、根深叶茂的大树。应当相信,21世纪的城市规划之树一定会茁壮成长,干壮枝精,开花结果。建立健全自己的城市规划体系,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城市规划设计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体系化是我国城市规划完善的必然结果。
第一,城市规划设计体系。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的触角会深入到城市发展建设的各个方面,形成多层次,分工明确,内容充实,相互衔接而不交叉重复的城市规划设计体系。一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二是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包括跨省域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三是都市圈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对直辖市、特区城市、副省级市、省会城市和经济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群进行跨市域范围的城镇体系规划;四是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五是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总体布局规划、专项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六是分区规划;七是控制性详细规划,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地产开发和各项建设提供规划设计条件及规划管理依据;八是城市设计,对新建、改建、扩建街区、地段的各种建设要素进行科学的空间组合和环境景观规划设计;九是修建性详细规划,直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主要任务是健全完善各类城镇体系规划,提高城市总体规划中各个专项规划的有效协调和控制能力,加强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专项规划内容;提高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覆盖率,以便尽快把我国的城市规划设计体系真正健全起来。
第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以《城市规划法》为中心,建立健全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地方规章和行政措施在内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城市规划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地方规章、行政措施等六个层次中,法律《城市规划法》亟待修改,行政法规《城市规划法实施条例》尚需出台,部门规章已颁布《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五、六项,需要进一步健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具有立法权的“较大”城市都已颁布了城市规划方面的地方法规,但地方规章尚需加强和配套完善,这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行政措施,更大量性的法规制定工作,即无立法权的设市城市和县城的关于城市规划方面的行政措施,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快法规的制定进程,现在有的城市还是空白,更多的城市需要配套完善。可以说,健全我国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任重道远,尚需加倍努力。
第三,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为依法保证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规划管理理论体系、机构体系、运作程序体系、制度体系和监控体系等,从目前情况来看,理论体系尚需确立,机构体系尚需健全,运作和制度体系尚需理顺和完善,监控体系尚待加强建构。最基本的是从国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到各个设市城市和县城健全多层次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体系。按照《城市规划法》规定,县级以上城市都应当设置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每个城市只能有一个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这就是城市规划管理局。当前668个设市城市中设立规划局的仅占60%,可见健全城市规划管理机构体系仍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在健全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方面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规范化是城市规划成熟的重要标志
新中国的城市规划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摸索、充实、拓展和实践的检验,城市规划体系框架业已形成。但是,各类规划的内容深度、表现形式、质量要求、审批尺度、实施管理程序等还因地而异,往往因编制者、审批者、管理者的认识不同而不同,五花八门,需要加以规范。不规范的规划,难免出现认识不
一、深浅不
一、步调不
一、甚至无的放矢,各持已见,争执扯皮,事倍功半。为统一认识、统一尺度、统一步调,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指导作用,规范化已成为城市规划发展到今天的客观需要和时代要求,无疑是城市规划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我认为,城市规划规范化,包括内容的规范化,形式的规范化和实施管理手段的规范化,主要应抓住规划编制规范化、审批程序规范化和实施规划管理的规范化三个环节。
关于城市规划编制规范化。1991年10月1 日起施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是对1980年12月26日发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的补充修订和改革,已经施行10年了,对规范我国城市规划的编制发挥了很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21世纪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要求,城市规划的内容丰富了,涵盖面扩大了,针对性强了,深度明确化了,指标体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现代化、形象化,规划质量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尢其是电脑的运用,使规划文本和各种图纸质量发生了飞跃。同时也看到,在实践中有的规划编制内容超出了本规划的职能范畴,甚至喧宾夺主,象是一个大杂烩,重点不突出,深度又肤浅,文字也罗嗦,看似大部头,实际不解渴。也有的规划完全是按照领导者和业主的意图进行编制,不少地方违背了基本的规划原则,影响了应有的规划质量。为了充实完善规划内容,抑制不应有的干预,进一步明确规划编制者的责任,有必要制定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或制定实施细则,增加新的内容,提出详细要求,规范各项规划的职能,同时对基础资料、规划文本、规划说明、规划图纸的具体内容与深度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提高规划编制的可操作性。
关于规划审批程序的规范化。《城市规划法》有一个审批权限的宏观规定,对审批程序并不具体明确,通过十年来的实践,已经有了比较合理的经验程序和步骤,应当及时总结,出台《城市规划审批办法》,从法律法规上规范各项规划的审批权限、审批条件、审批内容、审批方法、审批步骤、审批时限和审批制度等,避免审批过程中的随意性、偏差性、宽严不均、手续不全、拖延积压和主观意志的决断,实现及时审批和提高审批质量水平。1998年建设部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审查工作规则》,提出了城市总体规划审查的9项重点内容,可以说是在这方面迈出了第一步。
关于实施规划管理的规范化。关键在于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项目按照城市规划进行具体审批的审批权限、审批条件、审批程序的规范化,杜绝多头审批、越权审批、拖延不批或无合法程序、无完整手续的滥批,以保证各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都能够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和具体要求实施。因此,非常有必要制定一个《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规划审批管理办法》,指导和规范管理者和建设者的行为,使各个城市的各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的实施规划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认为,21世纪的我国城市都应当实现运用电脑来进行自动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城市规划管理,有效避免人为因素的有机可趁和干扰,通过城市规划管理手段的革新,促进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实施规划管理的规范化。
为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审批程序、实施管理的规范化,除了建立健全我国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加强城市规划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配套建设外,还必须加快出台和完善健全我国城市规划方面的各项技术规范、技术性规定、定额指标体系和业务制度,甚至包括业务术语、专用名词的规范化。应当说,在这方面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努力去做,从而使我国城市规划的基本法与各个单项法规、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各种行政管理法规规章与技术性法规规章、规范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为21世纪我国城市规划的规范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和创造出良好的条件。个性化是城市规划深化的突出特点
长期以来,由于过去生产力不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限和思想政治领域的阶级斗争化,从主观上到客观上,城市规划主要在城市性质、规模、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功能分区、空间布局上作文章,对城市形象美的塑造、环境艺术的讲究、城市特色的重视和历史文化的保护,以及建筑风格的多样化等触及不多,很少强调,城市的个性化问题摆不上议事日程,形成了我国城市面貌的千篇一律,百城一面,十分雷同,缺乏个性风采。改革开放以来,对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感到不满意,从“城市要发展,特色不能丢”的提出到今天城市形象成为热门话题,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呈现出一个由共性突出到个性突出的历程,城市个性化成为城市规划深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的特点。
我认为,在城市规划中注意突出城市的个性特征,主要应在时代特征、空间特征、文化特征等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时代特征。即反映现时代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个性。城市面貌不是一成不变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过程必然带着时代的烙印,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高速公路的发育、超级市场的突起、电视塔的高耸、大型立交桥的增多和成功的人工景观(如北京的世界公园、深圳的锦绣中华等),以及新型的生活居住区和地下空间开发等,都是反映时代特征的城市规划要素和明显的内容,在城市规划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精心规划,精心设计,建成精品,凸现现代气息,突出特色。
二是空间特征。即城市特有的环境空间个性。由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就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尤其是杭州西湖、桂林山水、大理苍山洱海、丽江玉龙雪山、兰州黄河水、连云港山海奇观、长治老顶山,以及合肥、南通、聊城的护城河等,赋予各自城市独具一格的环境空间景观形象,在城市规划中一定要给予足够的保护、控制和充分利用,其景观特征、观景视线、植被环境,不允许出现建设性破坏和人为影响。在山、水和风景名胜、自然景观不明显的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植树造林、园林绿化、广场绿化,营造绿色城市环境空间氛围特征,石河子、濮阳、朔州等城市在这方面都收到了良好作用,塑造了自己城市的环境空间个性特色。
三是文化特征。即城市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宗教影响等所反映出来的城市个性。今天,我国已经拥有平遥、丽江两座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20多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大量的文物古迹分布在各个城市里,形成众多的国家、省级、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再加上历史街区(地段)和传统建筑文化等,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记录、积累和延续,每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的文化历史之根。城市规划对于世界遗产、古代遗存、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文物古迹、传统建筑、革命纪念地等的保护和利用,必须给予切实的保证和发扬光大,以充分显示该城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烘托出自己的城市个性。
突出城市个性特色,城市规划抓好对建筑的审批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大量的建筑和建筑群,是构成城市的主体性要素。应当说,城市面貌的千篇一律,与多年来我国各个城市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不敢标新立异,雷同和抄袭是有很大关系的。今天,建筑创作已经没有了紧箍咒,思想解放,形势大好,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对各类建筑方案审查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建筑物的性质、规模、功能和合理布局,同时应根据该城市的地方特点,支持和繁荣建筑创作,创造自己城市的建筑构成、形式、风格、基调、符号和传统色彩,形成自己城市的个性特色。广州、乌鲁木齐、青岛、威海等城市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1世纪的城市规划必然会在重视建筑艺术,促进建筑创作繁荣,增强城市个性特色方面,迈开更大的步伐,努力使我国城市规划建设成为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开化是城市规划进步的客观要求
过去,城市规划被看作是城市领导、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事,再加上保密的要求,给城市规划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老百姓很少问津。自《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批准后进行公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地产开发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杜绝不正之风,城市规划已经向社会敞开了大门,进入广大群众的视野之中,接受公众的问询和监督,提高了城市规划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应该说,这是公众认识规划、参与规划、支持规划、规划走向公开化的开始,随着城市规划的进步,要求21世纪我国城市规划的公开化呈现出新的局面。
我认为,城市规划公开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立健全并实施城市公开化制度,另一方面是提高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工作的程度与水平。关于城市规划公开化制度,一是规划编制公开化,即在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要征求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全社会进行城市规划有关问题的问卷调查,把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报告作为城市规划编制的依据之一。在城市规划方案论证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专家、各有关部门和群众代表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单凭长官意志的主观决策。二是城市规划批准之后要向社会公布,采取报纸、展览、电视等各种媒介使广大群众了解城市规划,认同城市规划,支持城市规划,自觉服从城市规划的调整与安排。三是规划审批管理公开化,即五公开:(1)审批政策公开;(2)规划要求公开;(3)审批程序公开;(4)审批权限公开;(5)审批结果公开。对于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的审批管理,80年代后期就提出了“五公开”,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全面推行,有的城市只实行了“二监督一公开”,主要是公开了规划设计条件,这是很不够的,21世纪的我国城市规划审批管理应当全面实行“五公开”制度。四是监督检查公开化,尤其是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和违法审批行为的查处,也应当公布于世,从而起到有效有力地遏制违法行为的作用。关于公众参与,我认为,应当实现三个转变,即由公众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由公众利益参与转变为自觉参与;由公众形式参与转变为实质参与。在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的全过程中,对于公众的参与不能是图形式、走过场、做样子,更不能认为公众参与是添麻烦、惹是非、多此一举,而应当看到,公众参与的程度与水平是衡量城市规划进步的客观要求和具体表现。
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在城市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最头痛的是多头管理、越权管理和不应当干预的干预;最容易发生偏差的是以权代法、以情代法、以言代法、以罚代法;最难的是公开化管理。要充分体现城市规划工作的政策性、权威性、公正性、公益性、公开性、公平性、条理性、服务性和效率性,实行城市规划公开化,全面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和公众参与,是时代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观需要和保证城市健康发展,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可以相信,21世纪我国城市规划公开化管理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结语
我国世纪之交的城市发展,正经历着一个由膨胀的城市到健康的城市、由文化的失落到文化的弘扬、由困扰的环境到宜人的环境、由交通的发达到发达的交通,由设施的健全到健全的设施、由突出的共性到突出的个性的成长过程,与此相适应,城市规划也经历着一个由资料的积累到资料的雄厚、由经验的手段到法律的手段、由被动的综合到能动的综合、由程序的法定到法定的程序、由科学的决策到决策的科学、由简单的复杂到复杂的简单的提高过程,城市规划面临着一个量变到质变和跨上新台阶的挑战和机遇。21世纪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的走势是全方位、多方面、深层次的,本文仅在城市规划的现代化、体系化、规范化、个性化、公开化等方面进行一下粗浅的探讨,权当作为引玉之砖,以期引起同行的共同讨论,为促进和提高21世纪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质量和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中的经济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中的经济社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以中国凉都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
摘要:本文以贵州六盘水城市管理及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为引子,通过对我国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现状的分析与探索,并总结城市管理及城市规划过程中出现“经济问题”,如资源配置,政府宏观调控、及市场调节等;“社会问题”如“拆迁问题”、“住房问题”、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问题的一些经验教训,提出城市管理及城市规划过程中应注重的思想——“以人为本”,使用城市管理及城市规划出现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发展,充分发挥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问题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经济社会问题;对策研究、城市生态、以人宏观效率、微观管理、规划编制
现代城市管理是政府和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对城市各项事务的管理,可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管理涉及城市运行及宏观效率,城市微管管理关系居民的生活质量。以人为本,是现代城市管理的宗旨,更是城市微观管理的宗旨,昆明的城市管理在全国领先,作为微观管理,在适应现 代化城市要求,适应市场经济规律,作出了可喜的成绩。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同时又必须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服务。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改革年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速度很快,给城市规划提出许多新的问题,如流动人口的快速增长所涉及的城市规模问题、国企改革和村镇工业发展带来的城市工业布局问题、汽车工业发展和多种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城市交通问题等,都要求城市规划部门必须研究新矛盾、新问题。在近几年,六盘水市规划部门不断更新观念,在宏观上做好城市定位及城市空间布局发展的研究和多层次规划的编制,在微观上做好城市建设和市容整治项目实施的规划引导和服务保障工作,使城市得到了有利发展。但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及城市管理中的层出不穷的问题,城市规划有管理许许多多较为典型的案例,下面谈的就是这几个总问题。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云贵高东部一、二级台地斜坡上,地跨北纬25º19´44“至26º55´33”、东经104º18´20“至105º42´50”之间,总面积992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63%。市境东邻安顺地区,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接云南省曲靖市,北毗毕节地区;钟山区的大湾镇、二塘乡、三合乡飞地嵌于毕节地区西南部。市内气候冬暖夏凉,常年气温在3~22.0ºC之间,凉都因些而得名。六盘水市境内资源丰富,尤其以煤炭资源为著称,因些又有江南煤都之称。是中国西南地区典型的集旅游与资源为一体的资源型城市,六盘水城没有专门的规划局,更没有专门的城市设计研究院,只有一个规划管理委员会及城市建设局,整个城市的规划管理工作都由规划管理委员会统一实施,以往,在此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一、在城市管理方面,政府强制性规定是老大,服从没有商量,在政府的一
些强制性规划下,社会弱势群体数量在增加。
在六盘水市,“城管”这个词是大家最为熟悉的,特别是街上小贩、一提起城管,不是胆战心惊,便是破口大骂,城市管理这项工作在市民心中,好像就是几个带大圆帽,穿着黄制服,整天开着车在大街小巷乱打乱砸乱罚现象,而不是所说的城市正常良性发展的保障,不是管理城市各项事物的活动。的确,在中国的现代城市管理中,类似的现象不仅是六盘水,而是中国各大城市在过去均拥有的现象,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城市中的老汉在房屋被强行拆除后,无家可归,只好在原址用油布搭了一个简易的帐篷为家,而没过多久,城管人员发现即将其拆除了,最后老汉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跑到政府大楼里上吊自杀。诸如此类事件,还有许多许多,如同样是拆迁问题中的南京夫妇自杀事件,而近来各位河北以上实例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政府在城市管理操作实施过程中,缺乏服务意识,缺乏法制意识,抛弃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城市规划中出现违规操作,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至使资源浪费,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如六盘水钟山区政府的选址意见问题上,政府第一方案完全放弃原政府所在地,将原政府大楼卖给一地产开发商,而在偏离城市中心区10公里以外建新政府,结果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现无论是地利,还是人和,均无法与原政府相比,最终放弃实施了近一半的工程又将政府大楼搬回原址,并将工程改建为别墅花园小区。由此造成的经济上的损失,资源上的浪费是一个贫困县1年全县总收入的10倍。
以上问题只是储多问题中的典型的事例还有很多,在全国范围内更多,近来在城市管理及城市规划中出现的类似的问题最严重的就有河北省定州的围攻未拆迁的村民事件。再有,诸如许多豆腐渣工程问题我已不用再举例。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先行官,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及根本,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造成的经济、资源、人民利益的损失问题,归根结底,应该是规划方案规范及规划法制化进程中的缺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上述在城市管理及城市规划中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呢?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三个方面:
一、城市管理应该法制化,系统化,全面化。
1、要制定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实施细则,将行政处罚的依据、行政办案的程序、管辖范围加以明确规定。现行的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不完善,且无具体的实施办法。要加快行政立法工作,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定期检查、考核、评比,使行政执法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尽量减少诉案的发生。
2、要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徒法无以自行”。再好的法律法规,制度不落实,如一纸空文。行政执法就是要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政府的权威性,城市管理实行综合行政执法是管理好城市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不能搞运动,也不能打战役。我们现有的各项整治专项行动是必要的,但是不要过多,各项整治行动要互相衔接,不能顾此失彼。
3、一座城市相当于一个计算机操作系统,城市管理就是对系统的操作与使用,操作正确,系统运行稳定,健康,操作失误,则系统运转缓慢,甚至系统崩溃,同样的道理,城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就需要一个正确合理,系统的管理运行机制。
4、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应考虑到城市中的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以及整个城市系统中的每一个细节,尽理做到管理的全面化,使整个城市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得到同步和谐发展。
二、应该始终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纳入城市规划与城市管理中: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是最根本理念,离开这个理念,放弃这个理念,那么城市管理就会变成为城市管理主体单方面的意愿,无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城市管理者没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那么城市管理有可能就会出现众多的诸如执法不严、乱砸乱罚等现象,使用城市管理主体在客体中的形象荡然无存。马克思曾说“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能创造人”。江泽民同志也讲过“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标本兼治”。管理好一个城市首先要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行政执法队伍刚刚组建,因此要加强管理,尽快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开展淡化权利、强化服务意识的宗旨教育,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为指导,培养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执法人员,教育其牢记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将思想政治工作定期化、制度化,将行政执法工作文明化、人性化、艺术化,从而建设一支新型的有战斗力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
三、城市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人性化、生态化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城市规划编制实施过程,实际上是城市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前期设计工作,在编制前期,应首先对所要规划的城市进行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生态环境、资源气候,地理位置、地质地貌等因素的考察。在规划过程中,应着眼于长远利益与近期目标相结合;将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时代发展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并且将其法制化、人性化、加强规划有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的城市规划实现规范化、人性化、人与自然的的谐化、历史文化与时代发展的融合化,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化发展。
面对上述问题及对策方面,近年来六盘水的改观也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城市各种农贸市场、步行街,以及公交车与公交车站的改造和城管执法人员的礼貌执法足以充分说明,这个城市的市政管理已渐渐走上正轨,逐步走向了规范化管理,城管队伍整体素质也在上升,城市管理进步了。而在城市规划方面,也更加注重人性化及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并且将城市规划纳入公众参与中来,将城市地方气候,风土人情,文化底蕴,与城市改造与城市扩建,及城市配套基础设计的完善相结合,改变了以往人们的戏言“不愧产江南煤都,衣服全是黑的”。使城市发展成为了一个集旅游、度假、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型、资源型城市。
综上所述,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行政执法工作要始终围绕“执法为民,服务经济”这个宗旨,依法行政,管理好城市。通过行政执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最终为经济建设服务。在城市规划编制实施过程中,要在与时俱进的同时,确实将人文的,自然的,历史的,现代的,经济的,生态的相结合,使之得到健康和谐发展,使用之更好的地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4
[2]伊强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8-1
[3]周锐城市标识,让我看得更清 《华东新闻》第三版2005
第五篇: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引发的社会问题
曾薇1090101034社工二班
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和引发的社会问题
摘要:流动人口是一种广义迁居人口,利用四普资料抽样数据和1995年全国1%抽样调查资料,本文研究我国人口流动分类和原因,流入流出地的分布,流动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婚姻状态、文化、职业分布等,以及人口的流动对社会造成的问题。
关键词:人口流动,社会问题,流入和流出。
流动人口是指往来无定,行踪无影、川流不息的。我国的流动人口,特指人们为了追求一种新的价值观,向往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和工作环境,自发组织自愿参加的一种以流往城市或城镇为主要流动地,以寻找工作机会或改善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的“准”迁移活动,和迁移不一样的是,他们是不改变户籍的“人户分离”人口。
人口流动是人口在短期离开后又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一般指离家外出工作、读书、旅游、探亲和从军一段时间,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比人口迁移更为普遍和经常,流动的人口不能称为移民。人口流动分为周期流动和往返流动。
在考察中国的流动人口问题时,我认为,还必须注意近几年来日益显现的一些新变化:
1.流动人口的数量规模持续扩大。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来自乡村的流动人口估计在1.4亿人到1.6亿人之间,其中异地流动的劳动力在1.2亿人以上;城市流动人口(不转城市户口的市民异地就业或生活)无统计数据,但估计至少占城市人口的5%以上约2000—3000万人左右。上述合计约1.8亿人左右,即全国有近15%的人口处于流动状态。不仅如此,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还在持续扩大。
2.流动人口的结构日益复杂化。过去的流动人口基本上是农村人口,现在扩展到城市人口;过去流动的基本上是劳动力,现在扩展到未成年人及未就业人口和退休人员;过去基本上是个体流动,现在举家流动(未成年子女)的现象在增加;过去流动人口主要是壮年劳动力,现在主要是青年人,尤其是农村青少年正在成为中国流动人口中的主体。
3.流动人口的流向走向多元化。过去是单向的农村流向城市,现在则扩展到城市之间的互动及城市向乡村的流动,是双向或者多向的流动。
4.流动人口的追求不断向上攀升。过去的人口流动一般基于务工创收,以单纯的经济利益为目标,现在的流动人口在继续追求经济收益的同时,还开始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及要求平等享受当地人的权益;过去乡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不以成为城市人为目标,现在的流动人口则开始要求平等地融入当地社会。
5.流动人口维权意识在逐渐觉醒。由于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的权益受损现象严重,其自身的维权意识也在急剧增强,通过罢工、上访、诉讼乃至极端的方式来寻求维权的案例在增长;同时,流动人口关注的也不再仅仅是经济权益,还包括社会保障权益与政治权益。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权益受损的现象,已经引起政府与社会各界的严重关注,也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来解决流动人口问题,如政府强势介入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强化劳动监察,推进工伤保险等制度,探索农民工养老、医疗保险等制度,这些做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已有政策还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流动人口问题,仍然无法保证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享受各种平等的权利,这是中国现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挑战。流动人口权益受损的现象及其正在发生的新变化,要求国家对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从社会发展进步的视角和基于公平、正义、共享的原则来寻求新的、系统的解决方案。
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如下:
第一,流动人口以年轻劳动力为主。流动人口年龄主要集中在15—45岁之间,占流动人口80%以上。
第二,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上为主。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流动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超过一半,远远高于流出地农村人口初中文化构成比重。第三,流动人口以非举家流动为主。流动人口平均带动能力为1.11人,流动过程中的带动能力还比较小。
第四,流动人口以低收入为主。流动人口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90%以上,其中有接近45%的流动人口月收入在500元以下。
第五,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条件较差。流动人口的主要居住方式为集体宿舍、自租房和与家人租房为主。
其中流动原因可分为工作调动、分配工作、务工经商、学习培训、投亲靠友、退休退职、随迁家属、婚姻迁入和其他。其中,流动的原因可以分为经济型迁移和非经济型迁移。经济型流动(包括工作调动、分配录用、务工经商)在劳动力年龄流动人口中表现更加明显。从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来看,劳动年龄人口的流动原因为“务工经商”占33.41%,婚姻迁入占26.67%;1990年的四普数据中,流动原因为“务工经商”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到56.62%,“婚姻迁入”的比例下降到12.86%;五普数据中,约有近六成的劳动力年龄流动人口以务工经商为主要流动目的,这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
在我国,人口流动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形式:
一.从地域来看。表现为地域间的从农村到城镇,内陆到沿海,从北向南,从西向东。人口流出的优点是:1.减轻劳动力对生产资料和环境的压力,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2.将新的思想观念输入到农村,促进农业生产和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人口流入的优点是1.增加劳动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2.增加产业竞争性,激活当地的生产和科研,提高企业产品和科研的质量。人口流出的缺点是:1.地域性人才流失,会使流出地域、流出单位受到影响:2.人才流失,讲部分专业技术带出本土,造成资源流失。人口流入的缺点是:1.劳动力过剩,增加城市就业压力;2.增加环境压力,住房紧张;3.给治安带来很多不安定因素,加大一些政策实施的难度。
二.从产业流动来看。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的势态。其优点是产业间、行业间、职业间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失,才为死板、凝滞的企业和社会经济注入活力,形成了由市场对劳动力和人才进行重新配置的格局。这有利于劳动力自身发展和进步。缺点是
造成高层次劳动力人口缺失,由生产性行业转向非生产性行业,由专业性职业转向管理、商业、服务性职业工作流动,形成了“宁从商、从政,也不从教、从工、从事科研”的现象。
三.从流动人口的性别看。地域性流动中,男性是主流;从职业和行业看,女性
多于男性;从流动人口年龄看来,男多在15~34岁,女多在15~24岁。其中,该流动形式的优点是大量的年轻力量涌入城市,使得城市劳动力得到满足,使得城市注入新生力量和活力,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进程。缺点是青壮年男性女性的流入,使得空巢家庭、留守儿童的产生,造成了农村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不足,对农村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由于中国流动人口是一个结构日益复杂的庞大群体,解决其社会保障问题也有很大难度。因为牵制因素太多,流动人口结构也很复杂,既不可能一蹴而就地纳入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来加以解决,也不可能单独为流动人口设计一种特别的制度安排。综合考虑,相关政府对于解决人口问题的设想如下:
一..遵循公平、共享、统筹、渐进原则。一方面,公平、共享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取向,也是这一制度发挥其解决社会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缓和乃至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独特功能的基石,解决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真正体现出这一价值取向。
二.分层分类的制度设计思路。中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庞大,还在不断壮大之中,不仅如此,流动人口结构的复杂化及其内部的不断分化,在社会保障制度尚未走向全国统一或者明确由国家层级来负责建设时,政府就必须面对结构复杂且还在分化之中的流动人口群体考虑多元化的制度安排,即分层分类设计相应的社会保障方案。
三.明确责任分担并强化政府与雇主责任。责任分担是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的基础。由于流动人口结构复杂且仍在分化之中,责任分担的具体化也需要分层分类加以考虑,城市化的流动人口与季节性的乡村流动人口应当分别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并按照当地居民的责任分担机制来划分责任,对于归属尚不明确的流动人口群体,则应当强化政府与雇主的责任。
四..明确分段计算养老保险权益。对流动人口而言,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障权益是养老保险权益,虽然中国政府已经明确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是全国统一的制度安排,但现实表明,由地区统筹走向全国统一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险权益不能指望在地区分割统筹的条件下能够得到保障,也不能消极等待全国制度统一时再加考虑。
五.要在现实国情的条件下解决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客观上还需要有相关的配套改革与政策措施。
综上所述:人口流动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它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劳动收益差距的表现,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劳动力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现实体现。面对这种波澜壮阔的大规模、大范围的人口流动,我们应本着客观的,务实的态度,按照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努力做好疏导与引导工作,改革我国现存的与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户籍制度,制定严格的人口流动管理与劳动者权益保障条例与法规,有步骤、有计划、有规定的流动调整。
【参考文献】
1.佟新,《人口社会学》(第四版),第五章,第十一章,北京大学出版社。
2.人民日报20010329
3.胡焕庸,《胡焕庸人口地理选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4.《中国人口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