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缺乏规划。大部分乡镇没有编制乡镇总体规划,使各乡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得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周边乡村之间,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部分乡镇有总体规划,也设有详细控规,不注重特色设计。
(二)对乡镇的城镇化建设重视不够。近来县城面貌日新月异。相比之下,大部分中心镇建制镇发育程度不高,镇区规模普遍不大,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配套功能还不完善,经济实力缺少第二、三产业的支撑,城镇吸纳积聚功能比较弱。重点中心镇难以发挥其规模效益和辐射服务等功能。
(三)制约城镇发展的因素难以突破。中心镇城镇建设融资能力较弱,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尚未建立。城镇建设与用地的矛盾较突出,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很好地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土地流转较为困难、用地不足,建设用地调剂受到制约。农村集体土地拆迁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和政策措施。
(四)社会保障及户籍制度不健全。失地农民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得失地农民心理不踏实,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失地农民农转非较为困难,即使农转非,也没有享受城市低保,城市青年服兵役等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待遇。
(五)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建设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前些年机构改革把乡镇的城建办取消,这就使
各乡镇的建设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形成乱搭乱建乱占耕地现象严重。
二、对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城镇的形成,内容和观念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的城镇化建设不应当孤立的,整从城市扩展与农村城市化的互动过程来考虑,根据多方面的相关因素来统筹规划小城镇的发展,如房产业、文化、传统、城镇与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农村居民之间、小城镇与大城市之间、小城镇的现在与未来等多种关系,来把握和设计城镇,对此城镇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从传统、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角度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小城镇。城镇的建设要考虑到传统、现在和未来。特别要预测未来的发展,按照将来而不是现在的需要进行规划,这就是先进性。建设水平低的城镇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应当从整体上高水平、高起点看待城镇建设,要超前规划,这样才能使城镇有广阔的发展的空间,不要到有能力来发展的时侯,而没有空间。
二、从资源、产业、城镇的基础设施、交通等综合因素来考虑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只是考虑单一的因素,根据这些综合因素来统筹设计城镇规模。特别是从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城镇向以产业为基础的城镇转变,突出城镇的产业特色和支撑。
三、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关系构筑功能互补型的城镇体系。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之间的的关联性越来越强。过去由于城镇发展水平不高,比较重视单个的城镇建设,面对城镇之间的关系重视不够。随着交通
和现代通信的发展。缩短了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距离,可以统筹城镇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设计城镇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布局合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而不是建立小而全的城镇,已就是说构建城镇体系,实现共享,而不是某一个地方的发展,而是一个区域共同发展。
四、从城乡协调发展来考虑城镇化建设。现在建设城镇背景与过去不同。主要变化是现在的城镇处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建设要考虑与各级城镇的关系。因为城市的扩张,对周边的乡镇发展有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要从与城市整体发展的高度来统筹城镇建设,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镇系统。有的小城镇可以提升和纳入县级城市的一部分,使小城镇进一步发展。有的地方根据产业的特色可以新建一些小城镇。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一项稳步开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究,针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现实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抓住机遇高起点修编规划,各乡镇要抓住我省优先扶持发展皖西北及沿淮县市的历史性机遇,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纲,从全新的县城地位思考城镇发展的定位,及时对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进行修编,尽快形成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城镇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优化城镇的空间布局、形态结构和人居环境,坚持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是打造特色。城镇建设要各具特色,要根据自己的人文历史、自然条件、产业优势和发展目标做出规划特色。
(二)强化产业支撑,产业是立城之本,兴镇之基。要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城镇建设的首位,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条件充分挖掘比较优势,侧重于某一产业,进行错位发展,切实改变产业雷同、项目重复、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的状况。从根本上增强城镇的内聚力和辐射力。加强对各级工业园区特别城镇的工业聚集区的分层分类别指导扶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构建项目落户、企业集中、产业聚集的平台。
(三)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重点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城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向重点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延伸,做到区域一体、联动共建、设施共享、造福于民。
二是加快城乡公共服务资源一体化,改善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镇来。
三是加快推进城乡就业保障一体化,帮助农民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建立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障机制。积极推行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
四是注重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作用。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
建设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两个重要方面。农村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可带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不断完善政策。一是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放开对农民的进城落户的限制。二是应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稳定家庭联产责任制,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为城镇建设提供土地支持。积极引得农民转向二、三产业,推动农村土地不断向少数农民集中,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特色化经营,促使其更好地向城镇转移,三是完善投融资政策。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逐步引导建立以招商引资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农民带资进城、集资进镇,企业与个人参与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四是完善拆迁政策。县级部门要研究制定农民集体土地拆迁安置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指导性意见,推进规范化拆迁,使拆迁工作有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五)提高城镇居民综合文化素质。即要注重城镇化的表面特征,又要着力提升城镇发展的内涵。只有城镇居民素质的提高,才能不断提升城镇发展的软实力,一是加强城镇意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教育阵地,大力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和各种现代知识,帮助农民向居民转变,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城镇文明程度的提高。二是强化综合管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提出“居民行为规范”、“居民道德规范”等居民行为准则来规范居民的行为。
让更多的人到城市生活,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又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探索一条又好又快发展城镇化道路必将任重而道远,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运用超前的发展理念,吸收先进的经验,以民为本,开创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第二篇: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而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吹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号角。充分利用县域地理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一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的新格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对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二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广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最终达到城乡共同繁荣。
近几年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批新型城镇正在形成。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缺乏规划。大部分乡镇没有编制乡镇总体规划,使各乡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得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周边乡村之间,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部分乡镇有总体规划,也设有详细控规,不注重特色设计。
(二)对乡镇的城镇化建设重视不够。近来县城面貌日新月异。相比之下,大部分中心镇建制镇发育程度不高,镇区规模普遍不大,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配套功能还不完善,经济实力缺少第二、三产业的支撑,城镇吸纳积聚功能比较弱。重点中心镇难以发挥其规模效益和辐射服务等功能。
(三)制约城镇发展的因素难以突破。中心镇城镇建设融资能力较弱,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尚未建立。城镇建设与用地的矛盾较突出,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很好地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土地流转较为困难、用地不足,建设用地调剂受到制约。农村集体土地拆迁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和政策措施。
(四)社会保障及户籍制度不健全。失地农民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得失地农民心理不踏实,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失地农民农转非较为困难,即使农转非,也没有享受城市低保,城市青年服兵役等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待遇。
(五)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建设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前些年机构改革把乡镇的城建办取消,这就使各乡镇的建设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形成乱搭乱建乱占耕地现象严重。
二、对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城镇的形成,内容和观念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的城镇化建设不应当孤立的,整从城市扩展与农村城市化的互动过程来考虑,根据多方面的相关因素来统筹规划小城镇的发展,如房产业、文化、传统、城镇与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农村居民之间、小城镇与大城市之间、小城镇的现在与未来等多种关系,来把握和设计城镇,对此城镇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从传统、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角度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小城镇。城镇的建设要考虑到传统、现在和未来。特别要预测未来的发展,按照将来而不是现在的需要进行规划,这就是先进性。建设水平低的城镇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应当从整体上高水平、高起点看待城镇建设,要超前规划,这样才能使城镇有广阔的发展的空间,不要到有能力来发展的时侯,而没有空间。
二、从资源、产业、城镇的基础设施、交通等综合因素来考虑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只是考虑单一的因素,根据这些综合因素来统筹设计城镇规模。特别是从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城镇向以产业为基础的城镇转变,突出城镇的产业特色和支撑。
三、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关系构筑功能互补型的城镇体系。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之间的的关联性越来越强。过去由于城镇发展水平不高,比较重视单个的城镇建设,面对城镇之间的关系重视不够。随着交通和现代通信的发展。缩短了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距离,可以统筹城镇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设计城镇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布局合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而不是建立小而全的城镇,已就是说构建城镇体系,实现共享,而不是某一个地方的发展,而是一个区域共同发展。
四、从城乡协调发展来考虑城镇化建设。现在建设城镇背景与过去不同。主要变化是现在的城镇处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建设要考虑与各级城镇的关系。因为城市的扩张,对周边的乡镇发展有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要从与城市整体发展的高度来统筹城镇建设,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镇系统。有的小城镇可以提升和纳入县级城市的一部分,使小城镇进一步发展。有的地方根据产业的特色可以新建一些小城镇。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一项稳步开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究,针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现实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抓住机遇高起点修编规划,各乡镇要抓住我省优先扶持发展皖西北及沿淮县市的历史性机遇,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纲,从全新的县城地位思考城镇发展的定位,及时对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进行修编,尽快形成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城镇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优化城镇的空间布局、形态结构和人居环境,坚持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是打造特色。城镇建设要各具特色,要根据自己的人文历史、自然条件、产业优势和发展目标做出规划特色。
(二)强化产业支撑,产业是立城之本,兴镇之基。要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城镇建设的首位,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条件充分挖掘比较优势,侧重于某一产业,进行错位发展,切实改变产业雷同、项目重复、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的状况。从根本上增强城镇的内聚力和辐射力。加强对各级工业园区特别城镇的工业聚集区的分层分类别指导扶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构建项目落户、企业集中、产业聚集的平台。
(三)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重点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城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向重点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延伸,做到区域一体、联动共建、设施共享、造福于民。二是加快城乡公共服务资源一体化,改善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镇来。
三是加快推进城乡就业保障一体化,帮助农民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建立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障机制。积极推行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
四是注重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作用。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两个重要方面。农村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可带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不断完善政策。一是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放开对农民的进城落户的限制。二是应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稳定家庭联产责任制,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为城镇建设提供土地支持。积极引得农民转向二、三产业,推动农村土地不断向少数农民集中,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特色化经营,促使其更好地向城镇转移,三是完善投融资政策。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逐步引导建立以招商引资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农民带资进城、集资进镇,企业与个人参与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四是完善拆迁政策。县级部门要研究制定农民集体土地拆迁安置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指导性意见,推进规范化拆迁,使拆迁工作有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五)提高城镇居民综合文化素质。即要注重城镇化的表面特征,又要着力提升城镇发展的内涵。只有城镇居民素质的提高,才能不断提升城镇发展的软实力,一是加强城镇意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教育阵地,大力普及文明礼仪
规范和各种现代知识,帮助农民向居民转变,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城镇文明程度的提高。二是强化综合管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提出“居民行为规范”、“居民道德规范”等居民行为准则来规范居民的行为。
让更多的人到城市生活,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又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探索一条又好又快发展城镇化道路必将任重而道远,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运用超前的发展理念,吸收先进的经验,以民为本,开创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第三篇: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批新型城镇正在形成。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缺乏规划。大部分乡镇没有编制乡镇总体规划,使各乡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得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周边乡村之间,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部分乡镇有总体规划,也设有详细控规,不注重特色设计。
(二)对乡镇的城镇化建设重视不够。近来县城面貌日新月异。相比之下,大部分中心镇建制镇发育程度不高,镇区规模普遍不大,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配套功能还不完善,经济实力缺少第二、三产业的支撑,城镇吸纳积聚功能比较弱。重点中心镇难以发挥其规模效益和辐射服务等功能。
(三)制约城镇发展的因素难以突破。中心镇城镇建设融资能力较弱,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尚未建立。城镇建设与用地的矛盾较突出,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很好地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土地流转较为困难、用地不足,建设用地调剂受到制约。农村集体土地拆迁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和政策措施。
(四)社会保障及户籍制度不健全。失地农民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得失地农民心理不踏实,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失地农民农转非较为困难,即使农转非,也没有享受城市低保,城市青年服兵役等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待遇。
(五)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建设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前些年机构改革把乡镇的城建办取消,这就使各乡镇的建设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形成乱搭乱建乱占耕地现象严重。
二、对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城镇的形成,内容和观念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的城镇化建设不应当孤立的,整从城市扩展与农村城市化的互动过程来考虑,根据多方面的相关因素来统筹规划小城镇的发展,如房产业、文化、传统、城镇与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农村居民之间、小城镇与大城市之间、小城镇的现在与未来等多种关系,来把握和设计城镇,对此城镇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从传统、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角度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小城镇。城镇的建设要考虑到传统、现在和未来。特别要预测未来的发展,按照将来而不是现在的需要进行规划,这就是先进性。建设水平低的城镇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应当从
整体上高水平、高起点看待城镇建设,要超前规划,这样才能使城镇有广阔的发展的空间,不要到有能力来发展的时侯,而没有空间。
二、从资源、产业、城镇的基础设施、交通等综合因素来考虑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只是考虑单一的因素,根据这些综合因素来统筹设计城镇规模。特别是从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城镇向以产业为基础的城镇转变,突出城镇的产业特色和支撑。
三、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关系构筑功能互补型的城镇体系。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之间的的关联性越来越强。过去由于城镇发展水平不高,比较重视单个的城镇建设,面对城镇之间的关系重视不够。随着交通和现代通信的发展。缩短了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距离,可以统筹城镇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设计城镇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布局合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而不是建立小而全的城镇,已就是说构建城镇体系,实现共享,而不是某一个地方的发展,而是一个区域共同发展。
四、从城乡协调发展来考虑城镇化建设。现在建设城镇背景与过去不同。主要变化是现在的城镇处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建设要考虑与各级城镇的关系。因为城市的扩张,对周边的乡镇发展有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要从与城市整体发展的高度来统筹城镇建设,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镇系统。有的小城镇可以提升和纳入县级城市的一部分,使小城镇进一步发展。有的地方根据产业的特色可以新建一些小城镇。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一项稳步开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究,针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现实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抓住机遇高起点修编规划,各乡镇要抓住我省优先扶持发展皖西北及沿淮县市的历史性机遇,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纲,从全新的县城地位思考城镇发展的定位,及时对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进行修编,尽快形成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一是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城镇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优化城镇的空间布局、形态结构和人居环境,坚持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是打造特色。城镇建设要各具特色,要根据自己的人文历史、自然条件、产业优势和发展目标做出规划特色。
(二)强化产业支撑,产业是立城之本,兴镇之基。要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城镇建设的首位,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条件充分挖掘比较优势,侧重于某一产业,进行错位发展,切实改变产业雷同、项目重复、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的状况。从根本上增强城镇的内聚力和辐射力。加强对各级工业园区特别城镇的工业聚集区的分层分类别指导扶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构建项目落户、企业集中、产业聚集的平台。
(三)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重点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城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向重点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延伸,做到区域一体、联动共建、设施共享、造福于民。二是加快城乡公共服务资源一体化,改善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镇来。
三是加快推进城乡就业保障一体化,帮助农民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建立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障机制。积极推行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
四是注重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作用。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两个重要方面。农村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可带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不断完善政策。一是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放开对农民的进城落户的限制。二是应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稳定家庭联产责任制,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为城镇建设提供土地支持。积极引得农民转向二、三产业,推动农村土地不断向少数农民集中,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特色化经营,促使其更好地向城镇转移,三是完善投融资政策。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逐步引导建立以招商引资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农民带资进城、集资进镇,企业与个人参与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四是完善拆迁政策。县级部门要研究制定农民集体土地拆迁安置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指导性意见,推进规范化拆迁,使拆迁工作有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五)提高城镇居民综合文化素质。即要注重城镇化的表面特征,又要着力提升城镇发展的内涵。只有城镇居民素质的提高,才能不断提升城镇发展的软实力,一是加强城镇意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教育阵地,大力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和各种现代知识,帮助农民向居民转变,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城镇文明程度的提高。二是强化综合管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提出“居民行为规范”、“居民道德规范”等居民行为准则来规范居民的行为。
让更多的人到城市生活,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又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探索一条又好又快发展城镇化道路必将任重而道远,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运用超前的发展理念,吸收先进的经验,以民为本,开创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近几年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批新型城镇正在形成。但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建设缺乏规划。大部分乡镇没有编制乡镇总体规划,使各乡镇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使得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周边乡村之间,难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部分乡镇有总体规划,也设有详细控规,不注重特色设计。
(二)对乡镇的城镇化建设重视不够。近来县城面貌日新月异。相比之下,大部分中心镇建制镇发育程度不高,镇区规模普遍不大,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配套功能还不完善,经济实力缺少第二、三产业的支撑,城镇吸纳积聚功能比较弱。重点中心镇难以发挥其规模效益和辐射服务等功能。
(三)制约城镇发展的因素难以突破。中心镇城镇建设融资能力较弱,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尚未建立。城镇建设与用地的矛盾较突出,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很好地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土地流转较为困难、用地不足,建设用地调剂受到制约。农村集体土地拆迁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和政策措施。
(四)社会保障及户籍制度不健全。失地农民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得失地农民心理不踏实,由于户籍制度的制约,失地农民农转非较为困难,即使农转非,也没有享受城市低保,城市青年服兵役等城镇非农业人口的待遇。
(五)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镇建设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前些年机构改革把乡镇的城建办取消,这就使各乡镇的建设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形成乱搭乱建乱占耕地现象严重。
二、对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城镇的形成,内容和观念是不断变化的。现在的城镇化建设不应当孤立的,整从城市扩展与农村城市化的互动过程来考虑,根据多方面的相关因素来统筹规划小城镇的发展,如房产业、文化、传统、城镇与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农村居民之间、小城镇与大城市之间、小城镇的现在与未来等多种关系,来把握和设计新小城镇,这样小城镇的建设就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从传统、现在和未来发展的角度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小城镇。小城镇的建设要考虑到传统、现在和未来。特别要预测未来的发展,按照将来而不是现在的需要进行规划。建设低水平的小城镇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应当从整体上高水平、高起点看待小城镇建设,要超前规划,使小城镇有广阔的发展的空间。
二是从资源、产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交通等综合因素来考虑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能只是考虑单一的因素,根据这些综合因素来统筹设计不同的城镇规模。特别是从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城镇向以产业为基础的城镇转变,突出城镇的产业特色。
三是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的关系构筑功能互补型的城镇体系。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之间的的关联性越来越强。过去由于城镇发展水平不高,比较重视单个的小城镇建设,面对小城镇之间的关系重视不够。随着交通和现代通信的发展。缩短了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距离,可以统筹城镇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设计小城镇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布局合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小城镇体系。而不是建立小而全的小城镇。
四从城乡协调发展来考虑城镇化建设。现在建设小城镇背景与过去不同。主要变化是现在的小城镇处在城乡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小城镇建设要考虑与县级城镇关系。县级城市的扩张,对周边的乡镇发展有辐射和带动作用。因此要从与县级城市整体发展的高度来统筹小城镇建设,形成以县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系统。有的小城镇可以提升和纳入县级城市的一部分,使小城镇进一步发展。有的地方根据产业的特色可以新建一些小城镇。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一项稳步开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究,针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现实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抓住机遇高起点修编规划,各乡镇要抓住我省优先扶持发展皖西北及沿淮县市的历史性机遇,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纲,从全新的县城地位思考城镇发展的定位,及时对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进行修编,尽快形成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一是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城镇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优化城镇的空间布局、形态结构和人居环境,坚持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是打造特色。城镇建设要各具特色,要根据自己的人文历史、自然条件、产业优势和发展目标做出规划特色。
(二)强化产业支撑,产业是立城之本,兴镇之基。要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城镇建设的首位,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条件充分挖掘比较优势,侧重于某一产业,进行错位发展,切实改变产业雷同、项目重复、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的状况。从根本上增强城镇的内聚力和辐射力。加强对各级工业园区特别城镇的工业聚集区的分层分类别指导扶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构建项目落户、企业集中、产业聚集的平台。
(三)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重点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城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向重点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延伸,做到区域一体、联动共建、设施共享、造福于民。二是加快城乡公共服务资源一体化,改善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镇来。
三是加快推进城乡就业保障一体化,帮助农民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建立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障机制。积极推行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农民进城落户的积极性。
四是注重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作用。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两个重要方面。农村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又可带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不断完善政策。一是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步放开对农民的进城落户的限制。二是应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稳定家庭联产责任制,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为城镇建设提供土地支持。积极引得农民转向二、三产业,推动农村土地不断向少数农民集中,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特色化经营,促使其更好地向城镇转移,三是完善投融资政策。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逐步引导建立以招商引资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农民带资进城、集资进镇,企业与个人参与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四是完善拆迁政策。县级部门要研究制定农民集体土地拆迁安置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指导性意见,推进规范化拆迁,使拆迁工作有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五)提高城镇居民综合文化素质。即要注重城镇化的表面特征,又要着力提升城镇发展的内涵。只有城镇居民素质的提高,才能不断提升城镇发展的软实力,一是加强城镇意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教育阵地,大力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和各种现代知识,帮助农民向居民转变,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城镇文明程度的提高。二是强化综合管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提出“居民行为规范”、“居民道德规范”等居民行为准则来规范居民的行为。
让更多的人到城市生活,让城市的生活更美好,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又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探索一条又好又快发展城镇化道路必将任重而道远,我们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运用超前的发展理念,吸收先进的经验,以民为本,开创城镇化建设新局面。
第四篇:城镇化建设中的粮食问题
城镇化建设中的粮食问题
发布时间:2014-4-5信息来源:中国改革论坛网
一、城镇化建设中的若干涉粮问题
(一)粮食安全认识误区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增产,连续6年超过5亿吨。面对粮食丰产,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存有几个误区,一是“粮食过关论”。一些人士认为,我国粮食已经站上甚至站稳5亿吨的台阶。有机构预测,今年粮食总产将登上6亿吨新台阶,让人感到粮食问题似乎不成问题了。二是“粮食次要论”。认为城镇化问题,重要的是户籍、土地、住房、财税、区划、就业、教育、医疗等问题,而粮食流通并非重要问题。三是“粮食无关论”。认为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自然而然的结果,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而人口转移后的农村自然有空地可种,粮食问题与城镇化关系不大或无关系,没有必要提上议事日程。
(二)粮食产量增加有难度
粮食产量提高至今,再增不易。第一,1949年以后粮食产量呈增长趋势,但一个时期的增增减减是常态。第二,粮食种植面积总地呈减少趋势。第三,更多耕地伴随城镇化转为非农用地。城镇化基础建设、生态环境改善,势必占用耕地。土地要素流出生产领域,直接
减少粮食播种面积。耕地保住18亿亩红线,任务艰巨。第四,科技无大的突破之前,粮食单产升幅有限。
(三)粮食需求有增加趋势
粮食需求扩大是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必然现象。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固然重要,但有些问题如户籍制度一旦解决,随之转为管理问题,而粮食问题始终与城镇化相伴而生。今后若干年,我国每年将有1000多万新增城镇人口。吃饭人口不是以户籍人口而是以实有人口计算。粮食需求量随城镇化率的提高而增加,而吃饭人口则不是随城镇人口的增加而机械地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新市民的膳食结构也会改变以植物蛋白为主的消费方式,增加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进而增加对饲料粮的需求。城镇粮食需求量的增加,还相应加大了粮食流通量。
(四)粮食流通设施不足
尽管我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如“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约100亿元、地方和企业投资约700亿元用于粮食仓库设施、物流设施建设和仓房维修改造,但相对于城镇化建设,存在几个不足。一是粮食加工布局。人口的增加,原有加工厂的产能显得不足,新厂有待建设。二是成品粮油应急储备。现有储备设施显然有限。由于成品粮特别是大米笨重、利薄、不
易保鲜,一旦出现短期脱销,影响社会稳定。有的地方成品粮库存只能满足几天供应。三是应急供应网点。国家要求确保每个乡镇、街道(社区)至少有一个应急供应点,京、津、沪、渝等36个大中城市人口集中的社区,每3万人至少要有一个应急供应点。
二、城镇化建设中有关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一)立足自己解决粮食问题
一是保持主粮品种的高自给率。要研究自给率的品种,应细化到稻谷、小麦、玉米及大豆这几个主要粮食品种,可考虑突出“主粮品种自给率”或“谷物自给率”,且不忽视“大豆自给率”。特别是要注重保持稻谷的高自给率。二是允许调整自给率。应允许一个历史阶段(如2008~2020年)中特殊年份自给率的变动与调整,并对实际自给率予以评估。如对2012年在国际粮价较低和粮食转化较多情形下出现的自给率走低,既不要大惊小怪,也不要无动于衷。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如2020年后)可视情微调或适当调整自给率,包括调高或调低。三是适当进口。可采取分期、分批、多地采买的办法,不让进口粮食过度依赖于极少数粮食出口国。进口还要顾及世界粮食市场的波动。
(二)把控生产布局和调整涉粮规划
需要调控生产布局和调整流通规划。目前,我国涉粮规划包括,《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6—2015)》、《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粮食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2006—2020)》等。这些规划或多或少考虑了城镇化的因素,但规划之间期限交叉、口径不
一、期满未续,规划公布后情况也有变化,且“十三五”规划编制准备在即,应借鉴国外城市化的经验教训,根据新的消费群体、消费规模、消费接轨和产业向内地转移等新情况,统筹考虑,适当调整。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我国城镇化,是人口的非农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且“为政之要,首在足食”,人的城镇化就要首先保证城镇人口都有饭吃。当人们提到让农村转移人口“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融得进、可创业、能就业”的时候,还应在食品特别是粮食方面加上“吃得起”进而“吃得好”。这就需要看到城镇化后对优质粮食的需求,故要借机做好粮食数量、质量两篇文章。要强化社会特殊群体粮食供应保障机制,保障城乡低收人群体的粮食基本消费,而其粮源的组织、资金的匹配,是城镇化进程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积极推进“粮安工程”
国家粮食局提出了“粮安工程”(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其主要内容是“打通粮食物流通道、修复粮食仓储设施、完善应急供应体系、保证粮油质量安全、强化粮情监测预警、促进粮食节约减损”六个方面,计划实施时间为5年(2013—2017年)左右。这一工程大体适应城镇化的新形势。目前,要逐年按照农民进城人镇的实际状况,进一步取得各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配合,以利更好地付诸实行。为提高粮食应急能力,按照全国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应急储备规模应满足15天以上的社会消费需要等要求,调整和加强对全国大中城市及其他重点地区粮食加工、供应和储运等应急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扩大的城镇和新增的城镇需要逐年增设一定的网点,备足一定的成品粮。
(五)推进城镇化离不开推进农业现代化
我国的城镇化,是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的城镇化。即使城镇化率有一天达到70%,还有4亿左右人生活在农村,其中,很多还要从事粮食生产。我国人口基数大,山地丘陵区多,土地不大集中,耕地丘块较小,不可能像农业发达国少到仅3%左右的农业人口。鉴于我国城市的特点,按照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要求,大中城市要分担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粮食生产基础好、产能高的大城市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处于粮食优势区域的中等城市要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一些特大型城市要稳定粮食产能。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农业现代化包括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
(六)避免土地问题上的非粮化倾向
要在注重粮食安全和保护耕地的前提下,逐步放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后上市交易,保护农民成为农村集体用地交易主体地位,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实现同地、同权、同价。同时,通过经济手段刺激粮食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运用行政手段保证粮食生产,并注意处理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与逐步调整到位的关系,处理好建设占地和耕地保护的关系。
(七)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督查力度
2013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首次答记者问时提出,“新型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2013年4月1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夯实农业基础,硬化细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持市场供求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实行“米袋子”负责制以来,地方存在靠中央、靠产区、靠侥幸的心理,全国还没有经历过严重和比较严重缺粮情形的考验。为奠定好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在粮食问题上,要克服“中央动地方不动”、“产区动销区不动”、“歉年动丰年不动”的现象,注意克服重城镇轻农村、重数量轻质量、重细粮轻粗粮的倾向,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为此,必须把城镇化建设中的粮食安全问题加以量化,纳入绩效考核之中,层层加大督查力度。作者:石少龙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短缺。资金投入不足一直是新村建设的老问题。尽管中央采取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财政支农投入也大幅度增加,但是同需求相比,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量仍然很小,支农投入渠道不宽、投入结构不合理、地方配套资金不足、支农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比较突出。免征农业税后,农村财政缺口大,加之普遍背着历史债务,上级下拨的转移支付无法维持乡(镇)、村机构的正常运转,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突破靠大量资金投入单一带动的模式,但现阶段资金投入的确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生产力水平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素质不高导致农村造血功能差。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还处在初级阶段。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只是追求数量的增加,未形成规模生产和集约效应。农产品加工多停留在初级加工上,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强。此外,农民的思想观念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发展有不小的差距,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观念逐渐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有所抬头。
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层组织建设薄弱已成为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在广西一些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医疗卫生、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无钱送子女读书、无钱看病等现象还比较多地存在,科技投入不足,抗灾能力低,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缺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建立或尚未健全。更为突出的是,农村中有活力的人大多外出谋生了,试点农村普遍缺少观念新、有知识、有魄力的干部,现有的干部总体上创新意识不强、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尚比较欠缺,村干部的凝聚力差、号召力弱,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以人才建设打造农村建设的核心动力
广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区,是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农村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之一。资金投入问题通过多渠道筹集将逐步得到解决,但新农村发展的根本在人。记者在一些试点村了解到,部分村容村貌改善较快、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迅速的试点村,往往依赖于一批服务于新农村各方面建设的外来专业人才,同时也依赖于当地头脑灵活、敢闯敢干,具有一定号召力、影响力的干部或带头人。
首先,医疗卫生和教育长期以来都是农村发展的短腿,这方面的人才匮乏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来切实予以解决。为有效解决乡镇卫生院医疗人才短缺的问题,可考虑把市(县)农村乡镇卫生院归属市区各大医院分别管理,医务人员轮流派往乡镇卫生院工作,乡镇卫生院采取“上、聘、下、召”的办法:“上”是送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聘”是聘用离退休专家,“下”是下派上级医疗机构骨干到卫生院服务,“召”是召回卫生院已经离岗“单干”的技术人才。
此外,在教育人才方面,可考虑市县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对口帮扶,组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开设主要课程的示范课,一对一与农村教师进行交流,可实施“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选派具有教师资格证的优秀教师到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进行为期一到两年的支教活动,参加支教的教师只转临时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和原单位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工龄、教龄和教师职务任职年限连续计算,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一定优待。可分期分批安排农村中小学教师到中、高等师范院校培养深造。
其次,要积极推动和支持城市公务员和各方面人才轮流到农村工作。通过从高校选拔自愿到农村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引导人才在区域城乡合理流动,多渠道解决制约农村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此外,要继续从每年招录的公务员中选拔一部分人到农村先行锻炼,通过安排中青年后备干部到农村挂职锻炼等途径,加大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工作力度。同时制定和完善农村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以高薪、高补贴和优先晋升职称等优惠待遇,促使各方面专业人才向农村流动,鼓励和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和创业发展。
第三,重视发挥本地乡土人才的优势和作用,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给本土人才提供机会和舞台,让他们真正成为传播最新农科知识的“宣传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要重用本土人才。一要摸清底数,建立和完善乡土人才的服务机制,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把具有开发潜力的转业退伍军人、高中以上毕业生、外出务工回村有一技之长人员、企业下岗人员等作为乡土人才培养对象。要根据本地实际,通过职业中学、中等专业技校等形式,培养懂经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政府要对乡土人才库的人才进行跟踪服务指导,提供科学指导和致富信息。
村干部将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优秀的乡土人才可以成为村级后备干部。乡土人才在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可以考虑到他们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把优秀乡土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行列,让一些“田间秀才”“种植能手”“养殖专家”发挥特长,进而带动和推进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一些高校可以根据农村实际需要,积极探索培养村干部的有效途经。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在坚持用人基本条件的前提下,不拘一格选人才、用人才,民主推选出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年龄适中、能热心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青年骨干,充实到村支部和村委会班子中去,使其发挥更大的组织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