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乡村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社会实践报告 参加人员:**、***、***、**、***·**
实践时间:2012年2月15——2012年2月20日
时间地点:河南省开封市**县
实践主题: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卫生文明城市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整治工作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作为环境整治重要内容的生活垃圾处理情况如何,这是我们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因此我们对家乡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为期6天的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我县城乡现日产生活垃圾近500吨,年产约17.5万吨,其中县城日产生活垃圾约80吨,年产2.8万吨,约占垃圾总量的16%。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量仍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在垃圾构成上,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等无机垃圾及建筑垃圾所占比重增长较快,约占垃圾总量的25%左右,这类垃圾不易降解,对环境污染较大。目前我县生活垃圾都是采用简易填埋式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单
一、原始。而且在垃圾填埋场建设上因受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配套设施建设简易,填埋场周边截排洪沟等防污基础设施几乎都未实施到位,垃圾填埋场产生的二次污染非常严重,周边群众意见强烈。
调研期间,调研组对我县城乡结合部,黄池镇及原亭头乡集镇和部分自然村卫生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中发现,县城区一、二级主干道和住宅小区内生活垃圾的处理相对及时,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仍是县城卫生死角。沿护城河两岸倾倒垃圾现象仍很突出,城河中白色垃圾随处可见。在原亭头乡集镇,居民随意在沿路两侧和附近沟塘中堆放垃圾,集贸市场内污水横流,卫生状况不堪入目。而在农村,生活垃圾基本上还处在一种自生自灭、放任自流的状态,村庄周边的空闲地、沟塘等已成为农村 “天然垃圾场”。农村垃圾的随意倾倒,对农村村容村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重视不够。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文明卫生城市虽是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但环境整治并没有真正引起县乡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上,长期以来,政府不论是舆论宣传,还是工作举措都缺乏必要的力度。
(二)城乡居民的卫生意识不强。由于受长期的卫生习俗影响,城乡居民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之政府缺少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城乡居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现象较普遍,已成为垃圾处理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
(三)资金投入不足。调研中了解到,县乡两级政府在垃圾处理上的投入虽逐年有所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垃圾处理工作的必要支出。由于受经费的滞约,县城区垃圾中转站数量和垃圾转运车辆偏少,机械老化,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不全等,严重影响了城区保洁质量和垃圾处理效果。在农村,因经费原因,乡镇集镇保洁人员过少,且工资偏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更为薄弱。少数乡镇集镇和大部分村至今都没有建立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大多采取露天堆放,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每一个垃圾堆放地都成了一个污染源,大量的污水由地表渗入地下,对我县生态环境,尤其是水源已造成严重污染。
(四)垃圾管理工作机制不活。目前,我县垃圾管理工作仅靠县乡环卫部门单兵团作战,各部门、各单位配合环卫部门做好垃圾管理工作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各部门、各单位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
(五)垃圾无公害处理水平不高。垃圾填埋是我县生活垃圾处理的唯一方法,在垃圾的分类收集,综合处置和循环利用方面我县尚未破题,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滞后。且因各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防漏措施等都达不到技术指标,从而对水体、土壤、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二次污染,与垃圾无公害处理要求相差甚远。
三、关于做好城乡垃圾处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城乡垃圾的有效处理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与城乡居民的身体健
康密切相关,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要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强化对城乡垃圾管理工作的领导,加大宣传,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卫生意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垃圾管理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在发挥好环卫部门主力军作用的前提下,动员各行业、各部门和广大城乡居民对垃圾管理工作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逐步形成全社会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加大投入,加快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是做好垃圾管理工作的基础。首先,县乡两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垃圾中转站、填埋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尤其是短期内县城要争取建1—2个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同时要适当增加县城和乡镇集镇保洁人员及其工资待遇。其次,要积极拓宽垃圾处理经费渠道。一方面要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加大对城乡居民卫生费和单位垃圾处置费的征收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国债资金的争取力度,弥补我县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足。同时,根据市场经济规律,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外资及民间资本等多种资本投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参与生活垃圾的开发利用,实现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和污染达标排放。第三,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农村垃圾收集池、公厕、垃圾中转站和填埋场的布点规范,促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有序化。
(三)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完善垃圾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县乡两级政府要针对我县城乡垃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认真研究,及时制定有关垃圾管理的指导性意见或地方性规定,明确城乡垃圾管理的主体、责任、权力和范围,大力推进城乡垃圾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避免职责不清、规范不严、随意性大的问题。要把农村垃圾处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排放治理有效结合起来,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要科学安排,强制推广。要大力引导城乡居民生活垃圾袋装化和垃圾分类收集。在农村,要积极推行 “户清扫、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运作模式,逐步建立长效卫生保洁机制。
(四)依靠科技,提高垃圾处理水平。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立足长远,把城乡垃圾处理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予以考虑,不断汲取外地垃圾处理的先进经验,积极争创条件,改进我县城乡垃圾处理方式,提高垃圾处理水平,按照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总体要求,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利用和开发,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社会、生态和环境综合效益的统一。
结语: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学习到了许多社会交际知识,并且对家乡的垃圾处理情况进行了了解,同时也对环保性的解决办法有了初步的认识。我相信在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广大群众的积极配合中,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再次看到“山绿、水清、天蓝”的一片大好景色!
第二篇:关于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2006-08-21 16:47 来源: 县人大城建工委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卫生文明城市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整治工作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作为环境整治重要内容的生活垃圾处理情况如何,最近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县市容局领导的陪同下,就此问题在县城和部分乡镇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我县城乡现日产生活垃圾近500吨,年产约17.5万吨,其中县城日产生活垃圾约80吨,年产2.8万吨,约占垃圾总量的16%。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量仍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在垃圾构成上,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等无机垃圾及建筑垃圾所占比重增长较快,约占垃圾总量的25%左右,这类垃圾不易降解,对环境污染较大。目前我县生活垃圾都是采用简易填埋式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单
一、原始。而且在垃圾填埋场建设上因受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配套设施建设简易,填埋场周边截排洪沟等防污基础设施几乎都未实施到位,垃圾填埋场产生的二次污染非常严重,周边群众意见强烈。
调研期间,调研组对我县城乡结合部,黄池镇及原亭头乡集镇和部分自然村卫生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中发现,县城区一、二级主干道和住宅小区内生活垃圾的处理相对及时,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仍是县城卫生死角。沿护城河两岸倾倒垃圾现象仍很突出,城河中白色垃圾随处可见。在原亭头乡集镇,居民随意在沿路两侧和附近沟塘中堆放垃圾,集贸市场内污水横流,卫生状况不堪入目。而在农村,生活垃圾基本上还处在一种自生自灭、放任自流的状态,村庄周边的空闲地、沟塘等已成为农村 “天然垃圾场”。农村垃圾的随意倾倒,对农村村容村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重视不够。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文明卫生城市虽是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但环境整治并没有真正引起县乡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上,长期以来,政府不论是舆论宣传,还是工作举措都缺乏必要的力度。
(二)城乡居民的卫生意识不强。由于受长期的卫生习俗影响,城乡居民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之政府缺少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城乡居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现象较普遍,已成为垃圾处理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
(三)资金投入不足。调研中了解到,县乡两级政府在垃圾处理上的投入虽逐年有所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垃圾处理工作的必要支出。由于受经费的滞约,县城区垃圾中转站数量和垃圾转运车辆偏少,机械老化,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不全等,严重影响了城区保洁质量和垃圾处理效果。在农村,因经费原因,乡镇集镇保洁人员过少,且工资偏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更为薄弱。少数乡镇集镇和大部分村至今都没有建立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大多采取露天堆放,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每一个垃圾堆放地都成了一个污染源,大量的污水由地表渗入地下,对我县生态环境,尤其是水源已造成严重污染。
(四)垃圾管理工作机制不活。目前,我县垃圾管理工作仅靠县乡环卫部门单兵团作战,各部门、各单位配合环卫部门做好垃圾管理工作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各部门、各单位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
(五)垃圾无公害处理水平不高。垃圾填埋是我县生活垃圾处理的唯一方法,在垃圾的分类收集,综合处置和循环利用方面我县尚未破题,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滞后。且因各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防漏措施等都达不到技术指标,从而对水体、土壤、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二次污染,与垃圾无公害处理要求相差甚远。
三、关于做好城乡垃圾处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城乡垃圾的有效处理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与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要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强化对城乡垃圾管理工作的领导,加大宣传,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卫生意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垃圾管理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在发挥好环卫部门主力军作用的前提下,动员各行业、各部门和广大城乡居民对垃圾管理工作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逐步形成全社会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加大投入,加快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是做好垃圾管理工作的基础。首先,县乡两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垃圾中转站、填埋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尤其是短期内县城要争取建1—2个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同时要适当增加县城和乡镇集镇保洁人员及其工资待遇。其次,要积极拓宽垃圾处理经费渠道。一方面要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加大对城乡居民卫生费和单位垃圾处置费的征收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国债资金的争取力度,弥补我县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足。同时,根据市场经济规律,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外资及民间资本等多种资本投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参与生活垃圾的开发利用,实现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和污染达标排放。第三,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农村垃圾收集池、公厕、垃圾中转站和填埋场的布点规范,促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有序化。
(三)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完善垃圾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县乡两级政府要针对我县城乡垃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认真研究,及时制定有关垃圾管理的指导性意见或地方性规定,明确城乡垃圾管理的主体、责任、权力和范围,大力推进城乡垃圾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避免职责不清、规范不严、随意性大的问题。要把农村垃圾处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排放治理有效结合起来,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要科学安排,强制推广。要大力引导城乡居民生活垃圾袋装化和垃圾分类收集。在农村,要积极推行 “户清扫、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运作模式,逐步建立长效卫生保洁机制。
(四)依靠科技,提高垃圾处理水平。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立足长远,把城乡垃圾处理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予以考虑,不断汲取外地垃圾处理的先进经验,积极争创条件,改进我县城乡垃圾处理方式,提高垃圾处理水平,按照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总体要求,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利用和开发,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社会、生态和环境综合效益的统一。
第三篇:沙湾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研报告
沙湾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研报告
沙湾幅员面积610.89平方公里,下辖8镇5乡1办事处127个行政村21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18.23万人。近年来,随着沙湾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和城乡经济的发展,生活垃圾已成为城乡居民一大公害,污染了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正视我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严峻形势,同时为我市人大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立法调研提供相关情况及决策依据,我局组织专人对辖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做了详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一)全区生活垃圾产生量
根据调查统计,沙湾中心城区每日每日产生1公斤垃圾产生量,中心城区每日产生生活垃圾约为40余吨;城镇及村、组按每人每日产生0.6公斤垃圾估算,农村生活垃圾日产生量估算为110余吨。
(二)生活垃圾成分及危害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复杂电子产品和生活日用品等大量进入老百姓生活,垃圾的成分变得日益复杂,据环保专家对垃圾进行分类、称量统计,日常生活垃圾中含:剩余食物20%、纸张19%、煤炭16%、塑料12%、菜叶9%、废弃金属9%、电子产品6%、生物残骸5%、玻璃4%。这些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不可降解的玻璃和塑料合成产品;难以降解的塑料、纤维等产品;有辐射危害性废电池、电子产品中等;有些物质一旦进入体内就难以排出,如含铅、锌、铜等。细小固体废物会进入空气中,加重大气污染。这些物质一旦渗入地下,则会形成地下水污染。
(三)生活清运处理
1.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现状
我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位于太平镇费槽村5组,于2008年3月开工建设,2009年2月建成投入使用,设计日处理能力为100吨,总库容54.54万立方米,剩余库容量约21万立方米,总服务年限17年。
城区现有一座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位于城区污水处理厂侧,于2016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行,涉及日处理能力100吨,投资190余万元,主要用于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压缩转运。
我区拟于2018年计划在沙湾城南和葫芦镇新建两座日处理能力100吨的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其中,城南垃圾中转站拟用地面积6.4亩,建设面积420㎡;葫芦镇垃圾中转站拟用地面积2.18亩,建设面积400㎡;总投资约81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辐射中心城区城南区域和葫芦镇、轸溪乡等2个乡镇,使福禄镇、龚嘴镇、牛石镇、铜茨乡、范店乡垃圾运距变短、成本降低。
区环卫部门用于收集中心城区街道生活垃圾电动三轮车33辆,垃圾转运车4辆,扫地车4辆,洒水车2辆;各乡镇用于垃圾转运的车辆合计10余辆。
2.中心城区和集镇生活垃圾清运范围
中心城区和沙湾镇、嘉农镇、轸溪乡、葫芦镇、沫江办事处等乡镇生活垃圾由区城管局环卫车辆负责清运到太平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太平镇、踏水镇、碧山乡、谭坝乡、福禄镇、铜茨镇、牛石镇、范店乡集镇生活垃圾由乡镇自行租赁车辆转运至太平镇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3.村、组生活垃圾清运现状
全区大部分农村生活垃圾由村、组组织人力运输至集镇垃圾桶倾倒,并由乡镇租赁货运车辆统一清运至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仍然还有地理位置偏远、海拔较高、交通不便、人口分布不集中的村、组生活垃圾采用的就地掩埋措施进行处理。
4.城乡生活垃圾面临的形势
尽管我区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城乡环境从表面上来看有了很大改观,但在农村还有部分生活垃圾被集中堆放在偏僻角落,或丢弃于房前屋后,或被焚烧。乱丢、乱堆、乱烧的现象依然存在。
5.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2018年,我区将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按照前端(清扫保洁)、中端(收集清运至移动式压缩垃圾箱体压缩)、后端(车辆转运至无害化处理场)三段模式,积极完善我区城乡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确保我区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全覆盖。同时由区环保局、区供销联社等部门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监测和可利用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建设工作。
二、贯彻落实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
(一)执行法规,完善标准
1.改进垃圾处理运行管理。生活垃圾处理严格执行各项工程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切实提高设施运行水平。垃圾填埋场制定作业计划和方案,实行分区域逐层填埋作业,缩小作业面,做好雨污分流和防飞散工作,科学实施消杀除臭,防止垃圾渗滤液和填埋气体无序排放,有效控制垃圾异味。
2.全区各乡镇、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加强了对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3.区治理办及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和省的现行标准和规范,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标准。
(二)建立考核评价制度
我区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部门建立了针对现有的生活垃圾处理场、生活垃圾中转站和环卫清扫保洁承包公司的考核评价细则,全面加强了对已建成投运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状况和处理效果的监管。
(三)加大监管力度,落实目标责任
我区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部门切实加强了对生活垃圾处理监管队伍建设,按照部门分工认真履职尽责,加强对垃圾收运和处理工作及设施建设的监管,完善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化指标,落实了城乡垃圾处理监管目标责任。
三、我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面临困境。我区城乡生活垃圾目前主要是采取无害化填埋处理,填埋场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其产生的恶臭、废水、苍蝇与鼠害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严重影响周边老百姓的生产与生活。由于源头上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无法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日益增多的城乡垃圾已经大大缩减了原有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使用年限。
(二)农村乱丢、乱堆、乱烧垃圾的“三乱”现象严重污染环境。
近年来,我区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卫主管部门和乡镇增加了垃圾运输车辆,并安排了专人清扫保洁,给村民配备了垃圾桶并建起了垃圾池,一些重点路段与区域配备了专门的保洁员,开展了环卫检查评比,农村脏乱差的环境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集镇及村、组清扫的生活垃圾并未全部实施无害化处理,只能就地掩埋或乱堆、乱弃。垃圾中所含水分和淋入的雨水产生的渗沥水流入周围的地表水和渗入土壤,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直接焚烧生活垃圾,产生大量二噁英,严重污染了空气,同时还会产生其他的有机物和颗粒物。
(三)城乡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推行难。
我区城乡生活垃圾普遍采用混合收集方式,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还未开展。一是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普遍未养成。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仍然停留在宣传发动阶段,多数居民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参与垃圾分类的愿望和热情不高。二是分类设施和设备未配置到位。我区尚未配置垃圾分类运输车,没有建设分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目前我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收运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距离城乡生活垃圾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工作目标还比较遥远。
(四)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不足。
全区还未正式开始征收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费,财政对城乡清洁投入虽然显著增加,但仍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环卫保洁工作需要,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队伍经费保障等资金缺口较大,特别是乡镇环卫经费严重不足。
四、生活垃圾处置的对策建议
(一)出台措施,强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分类是资源化减量化的前提和基础,不从源头上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减量化与资源化就无从谈起。垃圾分类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资源,而且能减量70%以上。一是要根据我区城乡实际,遵循“源头分类、源头减量、源头资源化”的原则,出台城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办法,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制度。二是要建立健全各种资源的回收利用网络,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加快分类收集、运输配套设施的建设。三是要以政策导向、经济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对生活垃圾的分拣中心、回收利用企业、再生处理企业加以鼓励,促进其产业链的形成和延长,提高资源利用率。
(二)健全机制,不断完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链条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参与相结合,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的基本原则,加快健全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发挥政府监管、市场运作的不同作用和优势,不断增强环卫工作的动力和活力。要积极借助企业力量,切实减轻政府投资压力,解决环卫设施不足问题,提升城乡环卫保洁工作水平。
(三)城乡统筹,切实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一是要加大农村环卫工作经费投入,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担、多元筹措的指导思想,采取财政为主、收费补充、市场运作方式。要按照“谁污染谁付费”的环保原则,对镇村居民、商铺、企事业单位适当提高卫生保洁和处理费。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垃圾治理,鼓励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将农村环卫作业中经营性服务项目推向市场。二是要统筹考虑城乡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切实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出路。积极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减量,鼓励农村居民对可腐烂生活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对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后余下的不可腐烂垃圾进行统一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置,建立“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区(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真正解决农村生活垃圾的乱丢、乱堆、乱烧的污染之患。
(四)着眼长远,加快推进我市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工作。传统的简单垃圾填埋处理方式,不仅对周边土壤、地下水源、空气形成严重的污染,而且已经处于无地可埋的境地。待2019年乐山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产运行后,我区城乡生活垃圾将转运至乐山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焚烧,使生活垃圾真正获得无害化处理,实现废水、废气、废渣零排放,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避免卫生填埋处理方式大量占用土地空间且产生的二次污染。同时,建议尽快将我区餐厨垃圾处理统筹纳入市级餐厨垃圾处置项目试点区县。
乐山市沙湾区城市管理局
2018年7月26日
第四篇:关于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调研报告.txt机会就像秃子头上一根毛,你抓住就抓住了,抓不住就没了。我和你说了10分钟的话,但却没有和你产生任何争论。那么,我们之间一定有个人变得虚伪无比!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相遇是缘,相知是份,相爱是约定,相守才是真爱。关于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2006-08-21 16:47 来源: 县人大城建工委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卫生文明城市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境整治工作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作为环境整治重要内容的生活垃圾处理情况如何,最近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县市容局领导的陪同下,就此问题在县城和部分乡镇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我县城乡现日产生活垃圾近500吨,年产约17.5万吨,其中县城日产生活垃圾约80吨,年产2.8万吨,约占垃圾总量的16%。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量仍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在垃圾构成上,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等无机垃圾及建筑垃圾所占比重增长较快,约占垃圾总量的25%左右,这类垃圾不易降解,对环境污染较大。目前我县生活垃圾都是采用简易填埋式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单
一、原始。而且在垃圾填埋场建设上因受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配套设施建设简易,填埋场周边截排洪沟等防污基础设施几乎都未实施到位,垃圾填埋场产生的二次污染非常严重,周边群众意见强烈。
调研期间,调研组对我县城乡结合部,黄池镇及原亭头乡集镇和部分自然村卫生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中发现,县城区一、二级主干道和住宅小区内生活垃圾的处理相对及时,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仍是县城卫生死角。沿护城河两岸倾倒垃圾现象仍很突出,城河中白色垃圾随处可见。在原亭头乡集镇,居民随意在沿路两侧和附近沟塘中堆放垃圾,集贸市场内污水横流,卫生状况不堪入目。而在农村,生活垃圾基本上还处在一种自生自灭、放任自流的状态,村庄周边的空闲地、沟塘等已成为农村 “天然垃圾场”。农村垃圾的随意倾倒,对农村村容村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重视不够。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建文明卫生城市虽是各级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一,但环境整治并没有真正引起县乡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上,长期以来,政府不论是舆论宣传,还是工作举措都缺乏必要的力度。
(二)城乡居民的卫生意识不强。由于受长期的卫生习俗影响,城乡居民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之政府缺少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城乡居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的现象较普遍,已成为垃圾处理工作滞后的重要原因。
(三)资金投入不足。调研中了解到,县乡两级政府在垃圾处理上的投入虽逐年有所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垃圾处理工作的必要支出。由于受经费的滞约,县城区垃圾中转站数量和垃圾转运车辆偏少,机械老化,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不全等,严重影响了城区保洁质量和垃圾处理效果。在农村,因经费原因,乡镇集镇保洁人员过少,且工资偏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更为薄弱。少数乡镇集镇和大部分村至今都没有建立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大多采取露天堆放,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每一个垃圾堆放地都成了一个污染源,大量的污水由地表渗入地下,对我县生态环境,尤其是水源已造成严重污染。
(四)垃圾管理工作机制不活。目前,我县垃圾管理工作仅靠县乡环卫部门单兵团作战,各部门、各单位配合环卫部门做好垃圾管理工作的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各部门、各单位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
(五)垃圾无公害处理水平不高。垃圾填埋是我县生活垃圾处理的唯一方法,在垃圾的分类收集,综合处置和循环利用方面我县尚未破题,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滞后。且因各垃圾填埋场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防漏措施等都达不到技术指标,从而对水体、土壤、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二次污染,与垃圾无公害处理要求相差甚远。
三、关于做好城乡垃圾处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城乡垃圾的有效处理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与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各级政府要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强化对城乡垃圾管理工作的领导,加大宣传,不断增强城乡居民的卫生意识,引导居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垃圾管理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在发挥好环卫部门主力军作用的前提下,动员各行业、各部门和广大城乡居民对垃圾管理工作给予积极配合和支持,逐步形成全社会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加大投入,加快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是做好垃圾管理工作的基础。首先,县乡两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垃圾中转站、填埋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尤其是短期内县城要争取建1—2个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同时要适当增加县城和乡镇集镇保洁人员及其工资待遇。其次,要积极拓宽垃圾处理经费渠道。一方面要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加大对城乡居民卫生费和单位垃圾处置费的征收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国债资金的争取力度,弥补我县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足。同时,根据市场经济规律,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外资及民间资本等多种资本投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参与生活垃圾的开发利用,实现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和污染达标排放。第三,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搞好农村垃圾收集池、公厕、垃圾中转站和填埋场的布点规范,促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化、有序化。
(三)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完善垃圾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县乡两级政府要针对我县城乡垃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认真研究,及时制定有关垃圾管理的指导性意见或地方性规定,明确城乡垃圾管理的主体、责任、权力和范围,大力推进城乡垃圾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避免职责不清、规范不严、随意性大的问题。要把农村垃圾处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排放治理有效结合起来,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要科学安排,强制推广。要大力引导城乡居民生活垃圾袋装化和垃圾分类收集。在农村,要积极推行 “户清扫、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运作模式,逐步建立长效卫生保洁机制。
(四)依靠科技,提高垃圾处理水平。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立足长远,把城乡垃圾处理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予以考虑,不断汲取外地垃圾处理的先进经验,积极争创条件,改进我县城乡垃圾处理方式,提高垃圾处理水平,按照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总体要求,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利用和开发,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社会、生态和环境综合效益的统一。
第五篇:关于社区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调研报告
碧海蓝天社区辖区生活垃圾处理情况汇报
根据安排,社区对辖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基本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实地走访查看辖区居民院落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后,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区生活垃圾处理情况、主要做法及成效 碧海蓝天社区下辖8个居委会,辖区共有成型居民院落56个,楼栋数1216栋。每月垃圾产生量约3255吨,生活垃圾产生量随季节波动,夏秋瓜果蔬菜旺季和冬季燃煤取暖时,垃圾产生量较高,6、7、8月份是最高峰。生活垃圾主要由易腐类垃圾(橱余、果皮、植物等),无机类垃圾(渣石、陶瓷制品、建筑装修废料、灰土等)、废品类垃圾(纸类、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织物、玻璃制品、橡革制品等)和有害类垃圾(废灯管、废电池等)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易腐类垃圾占52%,无机类垃圾占23%,废品类垃圾占24%,有害类垃圾占1%。当前辖区生活垃圾主要采用集中收集后清运至压缩站处理,对于无机类垃圾清运至指定定点处置。
主要工作成效方面:一是形成了常态清扫保洁机制。配备了清扫保洁员对辖区背街小巷、居民院落生活垃圾进行了清扫及集中清运,设置垃圾收集容器收集生活垃圾,对辖区公共区域实现了全覆盖、常态化保洁。二是完善了环卫基础设施。近年来,辖区配备勾配式垃圾斗332个,果皮箱等小型收集容器554个,对辖区生活垃圾统一收集清运。三是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在辖区部分小区设置分类垃圾收集容器,对可回收垃圾及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二、辖区生活垃圾处置面临的问题
(一)垃圾种类多样化,分类收集工作较难。当前社区居民院落的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多,垃圾种类也发生了变化,橱余垃圾、塑料袋、玻璃陶瓷、快餐盒、装修废料、家具杂物、废电池、废灯管等多类并存,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难以回收、不可降解,严格分类难度较大。
(二)垃圾分类工作未落到实处
社区在部分居民院落设置了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并引导居民分类投放,但由于清运机制方面存在问题,分类设置的垃圾收集容器最终的垃圾也统一清运,未实现垃圾分类的意义。
(三)无机垃圾处理困难
由于城市发展,当前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更换淘汰的废旧沙发、桌椅、床垫等家具随意丢弃、堆放。而该类垃圾不能清运至压缩站压缩,社区每年均要清运320m³该类大件杂物。
(四)居民环保意识需要逐步增强
部分居民对垃圾分类及定点投放垃圾的意识不够,仍然存在垃圾随意堆放的现象,给垃圾清运工作带来了一定困扰。
三、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有关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城市垃圾处理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城市垃圾处理管理体系主要是为了确保对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够按照严格的体系来运行,建议制定合理稳定的废品回收价格和奖惩制度,制定并推行严格的垃圾分类分拣制度,保证垃圾分类收集和废品回收的持续发展。逐步减少混合原生垃圾实现垃圾的综合处理,针对垃圾的不用性质、不同种类,优化组合多种垃圾处理方式,最大限度地回收可用物质和能量,以废治废,以废变宝,实现垃圾处理集约化、资源化、专业化和无害化处理。
(二)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及定点投放等方面的宣传
充分利用声、屏、报、网等媒体渠道和宣传标语对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处理的重要意义进行全覆盖、多角度的宣传,彻底摒弃乱丢乱扔、乱泼乱倒等陋习,真正形成人人讲卫生、个个抓治理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位居民了解保护环境的重大意义及环境与自身的密切关系,引导公民合理消费,鼓励居民自主自愿地参与废物减量及垃圾分类回收活动,使每一个居民养成遵守环境、爱护环境的自觉行为。
(三)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垃圾发挥作用 投入资金建设垃圾发电站等环保处理生活垃圾的企业,变废为宝,妥善处置生活垃圾。
碧海蓝天社区服务中心 2018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