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治安特点及防控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9-05-13 11:2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治安特点及防控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治安特点及防控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篇:浅谈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治安特点及防控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治安特点及防控工作

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今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标志着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正在加快,但由于城郊结合部地区历来是治安复杂地区,治安问题突出,防控工作薄弱,给公安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如何立足职能积极维护城郊结合部的治安秩序,为城乡一体化建设作贡献,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结合青羊区实际,对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治安特点、防控工作以及面临的问题、对策提几点看法。

一、城郊结合部的治安现状及特点

(一)治安现状

以青羊区为例,其城郊结合部位于成都市西南面的二环路以外,有光华、金沙、东坡、苏坡、文家、黄田坝6个辖区,总面积40余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6千余人。该地区有著名的金沙遗址、西南财经大学、成都飞机公司、金沙汽车站、大型商场麦德隆、家乐福,三环路、光华大道、成温公路贯穿其中。2003年城郊结合部的6个辖区共发刑事案1419件,占全区刑事发案的26.6%,其中“两抢”307件,包括抢劫173 件、抢夺134件,占全区“两抢”发案39.4%,“两盗”274件,包括入室盗窃146件、盗窃机动车128件,占全区“两盗”发案36.4%;2004年1至6月共发刑事案885件,比去年同期610件上升45%,其中抢劫109件,上升41.6%;抢夺117件,上升64.8%;入室盗窃88件,上升27.5%;盗窃机动车50件,下降24.2%。

(二)主要治安特点

一是人、财、物流动大,刑事案件防控和侦破难度大。城乡结合部地区是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的“热点”,人、财、物的大流动也为犯罪分子特别是流窜犯罪分子提供了作案空间。近年来,发生在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流窜犯罪活动始终居高不下,并逐渐显现职业化、组织化倾向。今年2月,青羊分局黄田坝派出所抓获4名抢劫嫌疑人,经审查明,该4人在4个月内在城郊结合部采取暴力殴打的手段抢劫三轮车夫疯狂作案11起。今年3月,青羊分局东坡刑警中队摧毁一盗窃市政设施的4人犯罪集团,该集团专门购买一辆面包车作为运赃工具,在二环路以外的城郊结合部大肆盗窃窨井盖100余个。

二是管辖地域广阔,治安问题复杂,管理工作滞后。城郊结合部地区是城市向农村扩张的“大陆架”,其管辖区域往往是中心城区的几倍,随着大批农业人口就地转为城镇居民,公安机关在管理方式上既不能按照原有的农村管理模式,也不能完全实行城市化管理。同时,由于发展格局尚未定型,管理机制尚未完善,在很多方面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叉管理、重复管理、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的现象,存在较多的工作“盲点”和“盲区”。此外,城乡结合部地区违章建筑大量存在,由于生存空间大、生活费用低,招致大量外来人员租住,也使管理难度大大增加。2003年10月,青羊分局刑警大队和苏坡桥派出所在苏坡乡百仁村查获一个租用废弃厂房藏匿被盗汽车的窝点,当场缴获被盗汽车4辆。

三是开发建设速度快,潜在不安定因素多。城乡结合部地区在逐步进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过程中,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企业转型等问题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大量存在,如处置不当极易造成集体上访、堵路等群体性事件。此外,由于居住人员混杂,调解机构不够健全,致使各类纠纷大量发生,调解难度也相对增大,导致许多普通的治安和民事行为转化为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今年1至6月,青羊区6个城郊结合部辖区共发生群体性事件11件。6月1日至3日,苏坡乡黄土村一、二组村民400余人,因对94年和96年征地修建火车西站时的赔偿安置不满,连续三天阻断武青路、封堵火车西站,并提出新的赔偿要求,分局及时依法处置,防止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二、城乡结合部地区防控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城乡结合部地区在迅猛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不断扩展,形成了城乡交错、村企交错、居民与单位交错的复杂状况,社会面貌和格局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部分社区基层组织未能及时建立。这种状况直接导致社区管理、社区警务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滞后,极易造成防控上的死角和疏漏。同时,由于发展格局尚未定型,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公安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直接影响着治安防控体系的根基建设。

(二)动态控制能力不强

城郊结合部地区管辖区域面积大,道路交通状况复杂,要求公安机关应具备更高的动态控制社会能力。而城郊结合部地区公安派出所普遍存在警力少,民警责任区面积大,警种配置参差不齐,装备较差等问题。治保会巡逻队的经费不能及时得到保障,群防群治工作往往处于落后状态,安全小区创建工作大部分还处于起步阶段,覆盖面偏低。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防控实战效能的发挥。

(三)社会防范机制亟待完善

一是勤务模式跟不上治安形势的变化。城郊结合部地区居住人员混杂,盗窃、抢劫案件多发,特别是晚上11点至次日早晨5点这一时间段案件高发。由于公安机关在此时段街面处警警力紧张,巡逻防范措施难以落实,目前三环路以外的区域没有固定的巡警和交警。二是社区防范机制跟不上治安形势的变化。城郊结合部地区在发展中存在私房出租户多、外来人口多、三无人员多,治安形势复杂的情况,而公安、工商、文化、税务等部门配合不够,在管理上还不到位,导致无证出租、无证暂住、无证经营等问题突出,加上基层治保组织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致使以外来人口和重点人口管理为重点,以厂企单位、居民住宅防范为主的社区防范机制很难跟上治安形势变化。

三、加强城郊结合部地区防控工作的对策

(一)因地制宜,积极构筑防控体系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要针对城郊结合部地区防控工作自身基

础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按照“长期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因地制宜、从打牢基础着手,加强防控体系建设的组织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逐个地区、逐个阶段地抓好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青羊分局光华派出所通过认真分析辖区治安状况,主动与辖区的西南财经大学等6所大中专院校联系,建立了由派出所和财大保卫处、学工部、团委、后勤服务中心共同参与的校园内外一体化防控机制,形成了由派出所负责校园周边,保卫处负责校园大门、学工部负责学生宿舍区、团委和后勤服务中心负责学生寝室的4道防线,防控机制建立后4至6月,该辖区6所院校及周边共发刑事案17件,比1至3月的33件少16件,下降了48.5%。

(二)强化治安卡点的查截堵控功能,构建防控工作的动态管理“支撑点”

城郊结合部作为城区与外界的通道,是犯罪分子入城和出逃的必经之路,因此,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根据道路设施的分布情况和实战需要,按照“联通全局、攻守兼备”的原则,合理规划和建设一批能够控制全区主要出入口的治安卡点,配齐配强卡点警力和装备,建立健全卡点的盘查、堵控运行机制,形成能攻善守,堵截查控犯罪分子的有力屏障。

(三)建立健全路面巡逻机制,在治安防控网中织起严密的“控制线”

针对城郊结合部地区管辖地域广阔,城镇、乡村交错,交通道路点多线长,防范力量薄弱,犯罪分子易于流窜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巡警为龙头的快速反应机制建设,有效整合各警种、各部门的力量,尽快形成既分工协作,又相互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一有警情,一呼百应。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巡警和派出所在社会面巡逻防控中的主力军作用,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到街面上,努力做到以快制快,以动制动。尤其要有针对性地增加重点地段和时段的巡逻密度,切实提高控制发案和抓获现行的能力。派出所则在分局的统筹指挥下,把巡逻作为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的主要勤务模式,积极组织保安和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巡逻活动,解决好第一时间报警、出警,有效强化路面控制。

(四)加强外来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夯实公安基础工作

针对城郊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口多、成份复杂、流动性强的特点,积极推行民警上门“家访”制度,摸清辖区外来人口实际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查处。规范出租房屋管理,铲除违法犯罪的滋生土壤,增强防范效果。今年4 月,金沙派出所与办事处等有关单位密切协作,在辖区兴建了占地6000余平方米的“民工公寓”,1000余名民工入住公寓,实现了集中统一管理,截止今年6月,公寓内未发生一起刑事治安案件。草堂派出所在辖区有160余间出租房屋的青羊上街185号建立了外来人口服务站,给出租房屋编制了门牌,制定了“入住登记制”、“会客登记制”、“大宗物品进出检查制”,实行外来人口旅店式管理服务,今年1至6月,青羊上街185号仅发各类案件3件,比去年同期14件下降78.6%。

(五)完善勤务制度,增强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首先要扎实推进勤务制度改革。城郊结合部的派出所要立足内部挖潜,通过推行弹性工作制,采用民警搭档制、警种间的联勤制等形式,把警力向案件多发的时段和地区倾斜,使警力在时段和空间上分布更加合理。其次,治安防范部门要从构建“大防范”格局出发,在认真分析城郊结合部发案特点规律基础上,牵头组织、协调城郊结合部派出所开展联动巡逻,提高巡逻效率。目前,青羊分局在认真分析城郊结合部治安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联勤巡逻机制,即从城郊派出所统一抽调民警和警车组成区域联勤巡逻队,同时抽调机关科室警力,在重点时段上参与辖区巡逻,刑警大队负责对挡审人员的审查工作。新的巡逻机制的建立,打破了城郊各所在巡逻时各自为阵的局面,有效整合了各警种、各部门的力量,形成了既分工协作,又相互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今年3月9日至4月9日,城郊结合部辖区共发“两抢”案40件,比上月下降12.5%,其中抢劫发案下降40%。

(六)建立和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提高化解不安定因素的能力

公安机关是管理社会治安的主力军,城郊结合部的派出所要积极依靠街乡党委政府建立和完善社区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有效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首先,要在各社区、企事业单位、市场及有关行业建立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形成以治安积极分子为骨干,治保、内保组织为纽带,政府职能部门为依托的社会矛盾调解网络;其次,要坚持“三个在前”,即发现走在萌芽前,调处走在明朗前,查处走在激化前;再次,要运用“四种方法”,即思想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四种途径,做到思想教育化解矛盾,落实政策化解矛盾,法律手段化解矛盾,减少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防止民事纠纷转化成刑事案件。

第二篇:浅谈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治安特点及防控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治安特点及防控工作

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升入发展,“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提出,标志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正在加快,但由于城郊结合部地区历来是治安复杂地区,治安问题突出,防控工作薄弱,给公安工作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如何立足职能积极维护城郊结合部的治安秩序,为城乡一体化建设作贡献,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结合鲇鱼山乡实际,对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治安特点、防控工作以及面临的问题、对策提几点看法。

一、城郊结合部的治安现状及特点

(一)治安现状

以鲇鱼山乡为例,其城郊结合部位于商城县县城以西,成三面环绕城关镇,与城关镇接壤的有紫云山村、柿子园村、大碑村、木头河村、新华村,总面积20余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万3千余人。该区域有商城县高中、二中、实验幼儿园等科教场所,荣基大酒店、万豪大酒店、华阳音乐会所、香港湾洗浴中心等歌舞娱乐场所,城建局、财政局等一系列党政机关、金刚台大道、黄柏山路,崇福大道、温泉大道、省道339、226线贯穿其中。2012年至今我乡共发刑事案件180余件,其中城郊结合部的5个辖区共发刑事案170余件,占全乡刑事发案的94%,其中“两盗”158件,包括入室盗窃32件、盗窃机动车126件,占全乡刑事发案88%,诈骗4起,占全乡刑事发案2.2%,故意伤害案件7起,占全乡刑事发案3.8%,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案件3

起,占全乡刑事发案1.6%。

(二)主要治安特点

一是人、财、物流动大,刑事案件防控和侦破难度大。城乡结合部地区是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的“热点”,人、财、物的大流动也为犯罪分子特别是流窜犯罪分子提供了作案空间。近年来,发生在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流窜犯罪活动始终居高不下,并逐渐显现职业化、组织化倾向。今年以来,商城县局共打掉多个系列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这些团伙分工明确,组织纪律性强,流窜于周边安徽、湖北等几省区作案高达几十起。

二是管辖地域广阔,治安问题复杂,管理工作滞后。城郊结合部地区是城市向农村扩张的“大陆架”,其管辖区域往往是中心城区的几倍,随着大批农业人口就地转为城镇居民,公安机关在管理方式上既不能按照原有的农村管理模式,也不能完全实行城市化管理。同时,由于发展格局尚未定型,管理机制尚未完善,在很多方面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叉管理、重复管理、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的现象,存在较多的工作“盲点”和“盲区”。此外,城乡结合部地区违章建筑大量存在,由于生存空间大、生活费用低,招致大量外来人员租住,也使管理难度大大增加。

三是开发建设速度快,潜在不安定因素多。城乡结合部地区在逐步进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过程中,因征地拆迁、工伤事故等问题引发的不安定因素大量存在,如处臵不当极易造成集体上访、堵路等群体性事件。此外,由于居住人员混杂,调解机构不够健全,致

使各类纠纷大量发生,调解难度也相对增大,导致许多普通的治安和民事行为转化为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今年以来,我乡6个城郊结合部辖区由于防控及时,未发生大的群体性事件,但往年时有发生,如崇福家苑停尸闹桑事件、商淮路新华村段停尸闹桑事件等。

二、城乡结合部地区防控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城乡结合部地区在迅猛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不断扩展,形成了城乡交错、村企交错、居民与单位交错的复杂状况,社会面貌和格局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部分社区基层组织未能及时建立。这种状况直接导致社区管理、社区警务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滞后,极易造成防控上的死角和疏漏。同时,由于发展格局尚未定型,管理体制尚未理顺,公安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直接影响着治安防控体系的根基建设。

(二)动态控制能力不强

城郊结合部地区管辖区域面积大,道路交通状况复杂,要求公安机关应具备更高的动态控制社会能力。而城郊结合部地区公安派出所普遍存在警力少,民警责任区面积大,警种配臵参差不齐,装备较差等问题。治保会巡逻队的经费不能及时得到保障,群防群治工作往往处于落后状态,安全小区创建工作大部分还处于起步阶段,覆盖面偏低。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防控实战效能的发挥。我所现有民警10人,文职人员2人,但接警量一直高居榜首,警力严重困乏,案件民警兼职社区民警,社区警务这一块处于零的状态,这也是造成案件高居不

下的重要原因。

(三)社会防范机制亟待完善

一是勤务模式跟不上治安形势的变化。城郊结合部地区居住人员混杂,盗窃、抢劫案件多发,特别是晚上11点至次日早晨5点、中午11点至下午2点这一时间段案件高发。由于公安机关在此时段街面处警警力紧张,巡逻防范措施难以落实,因其处于郊区,巡警基本不在此区域巡逻。二是社区防范机制跟不上治安形势的变化。城郊结合部地区在发展中存在私房出租户多、外来人口多、三无人员多,治安形势复杂的情况,而公安、工商、文化、税务等部门配合不够,在管理上还不到位,导致无证出租、无证暂住、无证经营等问题突出,加上基层治保组织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致使以外来人口和重点人口管理为重点,以厂企单位、居民住宅防范为主的社区防范机制很难跟上治安形势变化。

三、加强城郊结合部地区防控工作的对策

(一)因地制宜,积极构筑防控体系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要针对城郊结合部地区防控工作自身基础比较薄弱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按照“长期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因地制宜、从打牢基础着手,加强防控体系建设的组织规划,明确阶段性目标,逐个地区、逐个阶段地抓好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我所通过认真分析辖区治安状况,主动与辖区的商城高中、商城二中等学校联系,建立了由派出所和学校保卫处、学工部、团委、后勤服务中心共同参与的校园内外一

体化防控机制,形成了由派出所负责校园周边,保卫处负责校园大门、学工部负责学生宿舍区、团委和后勤服务中心负责学生寝室的4道防线,大大减少了校园周边案件的发案率。

(二)强化治安卡点的查截堵控功能,构建防控工作的动态管理“支撑点”

城郊结合部作为城区与外界的通道,是犯罪分子入城和出逃的必经之路,因此,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根据道路设施的分布情况和实战需要,按照“联通全局、攻守兼备”的原则,合理规划和建设一批能够控制全区主要出入口的治安卡点,配齐配强卡点警力和装备,建立健全卡点的盘查、堵控运行机制,形成能攻善守,堵截查控犯罪分子的有力屏障。这一措施以得到党委政府和县局的大力支持,现在视频监控系统正在安装调试中。

(三)建立健全路面巡逻机制,在治安防控网中织起严密的“控制线”

针对城郊结合部地区管辖地域广阔,城镇、乡村交错,交通道路点多线长,防范力量薄弱,犯罪分子易于流窜的特点,进一步加强以巡警为龙头的快速反应机制建设,有效整合各警种、各部门的力量,尽快形成既分工协作,又相互联动的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一有警情,一呼百应。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巡警和派出所在社会面巡逻防控中的主力军作用,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到街面上,努力做到以快制快,以动制动。尤其要有针对性地增加重点地段和时段的巡逻密度,切实提高控制发案和抓获现行的能力,把巡逻作为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的主要勤

务模式,积极组织保安和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巡逻活动,解决好第一时间报警、出警,有效强化路面控制。

(四)加强外来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夯实公安基础工作 针对城郊结合部外来流动人口多、成份复杂、流动性强的特点,积极推行民警上门“家访”制度,摸清辖区外来人口实际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查处。规范出租房屋管理,铲除违法犯罪的滋生土壤,增强防范效果。

(五)建立和完善纠纷调解机制,提高化解不安定因素的能力 公安机关是管理社会治安的主力军,城郊结合部的派出所要积极依靠街乡党委政府建立和完善社区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有效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首先,要在各社区、企事业单位、市场及有关行业建立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形成以治安积极分子为骨干,治保、内保组织为纽带,政府职能部门为依托的社会矛盾调解网络;其次,要坚持“三个在前”,即发现走在萌芽前,调处走在明朗前,查处走在激化前;再次,要运用“四种方法”,即思想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四种途径,做到思想教育化解矛盾,落实政策化解矛盾,法律手段化解矛盾,减少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防止民事纠纷转化成刑事案件。

第三篇:城郊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上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对策

城郊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及采取的对策

西营门街地处天津市城郊结合部,现有十个自然村、八个居委会和一个农场,与红桥、南开、北辰三个区相邻,在工业园建设、土地的连片开发上起步较早。一个街属泰和工业园,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工业、企业。全街外来务工人员多,居住人员结构复杂,私房出租户多,租住外来人口多,增大了我街治安防范工作的难度和压力,也给全街的平安创建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干扰。近年来,流动人口发案率越来越高,减少和控制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发案率,必须从发挥流动人口在平安创建中的重要作用入手,确保房屋出租聚集地的治安稳定。

一、城郊结合部流动人口管理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大部分流动人口没有固定住所,没有固定单位,行踪不定,所以很难像常住人口那样管理起来。现行的管理制度法规还有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流动人口法规制度落后,相应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方式落后,手段单一,治安管理、户口管理和计生管理互相脱节,信息共享性差。有些流动人口没有纳入公共管理的视线内,传统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是以街流动管理办公室牵头,协助其他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制度,很少从流动人口的角度出发,对流动人口的需求了解非常少,而直接能为流动人口及时的服务就更难了。

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不只是单一部门的管理工作,还涉及到如公安、工商、民政、计生、劳动、城管等部门,这些部门都有管理的业务。但 因彼此间缺乏协调,没有形成一个合力,只好各自为政,再加上手续繁琐,使外来人口无所适从,造成大家都管但都没有管好的局面,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还有些居委会、村委会、治保会等组织不重视流动人口的管理,很少与他们联系与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这也影响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管理专项经费缺乏,管理人员不足,出租房屋的管理仍很薄弱。自从取消对流动人口的收费后,这种矛盾更为明显,在流动人口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使得基层组织建设跟不上,管理者热情难调动,使得协管员、巡逻队员难配齐,专项活动难开展。各类出租房屋是流动人口的主要落脚点,目前的出租房屋多且乱,违章房屋、窝棚很多。违法出租房屋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出租屋房主只顾收取房租,而对租房人的更换、人数的增减和所从事的职业等都不闻不问,还有一些房屋出租者,以逃税为目的不主动到公安机关办理租赁房屋治安许可证,使一部分租赁房屋没有纳入公安机关的视线,这就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二、加强城郊结合部流动人口的管理的有效对策

如何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如何改善流动人口的管理体制,尤其是要把对流动人口的管理重心转移到服务上来,是各个部门应当解决的当务之急。为此我街积极贯彻开展了流动人口“维护社会治安志愿者筑城行动,并创新制定了一些新的举措和方法,如“三卡”、“三纳入”制度,“平安房屋出租户创建活动”。

(一)转变观念,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

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立足大局,有所突破,一我街流动人口管理协调小组积极与劳动、卫生、民政、工商部门齐抓共管,互相策应,做到 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这样既克服了各自人员不足、重复劳动,保证各部门任务的完成,又方便了广大流动人口;二街工商所、街劳服中心、街安全办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管理,用规章制度约束用工单位把好用人关、教育关、管理关,如果用工单位违反规定使用诸如无暂住证、身份证等证件的外来人口,相关部门应给予严厉的处罚;三尊重流动人口,杜绝在管理流动人口中“歧视”的做法,维护流动人口的权益,在育龄孕检、子女入学、健康查体、劳务纠纷,劳动保障,医疗养老保险等问题上,街教委、街劳服中心、街计生办做到增强服务意识,管理与服务并举。

(二)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流动人口自身素质

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大多数法制观念淡薄,文化素质低,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管理的同时,更增强服务意识,使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减少治安隐患。针对他们大多数人法制观念淡薄,文化水平低这一客观事实,一方面,街宣传部门结合各种活动,结合典型案例,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同时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多渠道,多角度地进行宣传教育,使之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提高流动人口知法守法的自觉性,达到预防违法犯罪的目的;另一方面 ,针对流动人口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街司法所、中北法庭有重点、有选择的宣传政府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政策,帮助他们掌握如何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街团委、街妇联也开展了对流动人口进行培训的活动,提高其生产技能,并依靠其既能与劳动在城市自食其力,谋到合适的职业,扩大流动人口的就业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减少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发生。

(三)开展流动人口“维护社会治安志愿者筑城行动”实现社会化 管理

自发性流动人口群体,有自己的组织者(或带领人),彼此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我们对这些组织者进行培训,充分利用并发挥起个人威信的正面效应,用他们自己的语言、风俗和关系趋强化其内部的管理,形成“亲帮亲、友帮友、同乡帮同乡”的风险防范机制。另外,由他们为公安机关提供大量的第一手动态资料,以便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动向。去年我们招募了35名流动人口志愿者组成街巡逻队,认真组织开展流动人口“维护社会治安志愿者筑城行动”,初步起到了预防流动人口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作用,也协助公安机关破获了一些刑事案件。今年按照上级规定的6‰的增建计划,制定了流动人口志愿者招募的数量和对流动人口志愿者的权益保护,意外伤害保险措施,充分调动流动人口志愿者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积极性。

(四)建立和落实管理防范工作责任制探索“三卡”、“三纳入”管理机制。

针对我街地处城郊结合部,私房出租户多,租房外来人员多,管理经费少,管理人员不足,容易成为各类违法犯罪分子落脚藏身的实际情况。今年我街在流动人口管理防范工作上,研究探讨了“三卡”、“三纳入”管理机制。“三卡”是指街综治委与村综治办之间、村综治办与村内用工企业单位之间、村治保会与村内房屋出租户之间层层签订了《流动人口管理防范责任卡》。今年以来,全街共有6个村与80多个用工企业单位和600多个房屋出租户按要求签订了《流动人口管理防范责任卡》较好地解决了流动人口管理防范上长期存在的“无人管,无人防”的问题。“三纳入”是:

1、派出所将暂住人口纳入户籍管理范围,使其同 常住人口一样进出都要履行登记手续;

2、是村(居)委会将外来租房人员纳入其职责管理范围,使其同村(居)民一样接受村规民约的管理约束;

3、是用工企业单位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人事管理范围,使其同正式职工一样给予严格的教育管理。通过落实“三纳入”管理制度,强化了各级部门、社会组织、用工企业管好流动人口的责任意识,消除了流动人口管理上存在的死角和漏洞,同时也减轻了流动人口管理经费、人员方面的压力。

(五)将流动人口纳入常住人口管理范围,规范“三清”、“三不”、“三无”的标准,开展了“平安房屋出租户”创建活动。

外来流动人口是在动态状态下进行流动,但在动态下的流动中又有相对稳定的一面,那就是“住”。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流动人口往往选择出租房屋作为自己的落脚点,出租房屋为外来人口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外来人有的流动人口利用租赁来的房屋制假售假,卖淫嫖娼,盗窃销赃。据有关方面统计,去年在抓获的几起外来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中,大都居住在我街出租房屋里。因此,管理好出租房屋是管理好流动人口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流动人口犯罪的综合治理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且也可以从源头上掌握和控制好流动人口。因此,我街创新性地开展了“平安房屋出租户”创建活动。

出租房屋的房主要做到“三清”:一是对每一名租房外来人员的基本情况清;二是对每一名租房外来人员所从事的职业清;三是对每一名租房外来人员的日常活动规律清。租房外来人员要做到“三不”:一是不参与任何违法犯罪活动;二是不违犯暂住人口管理的各项制度规 定;三是不故意与当地群众制造任何矛盾纠纷。所出租的房屋要达到“三无”:一是无刑事、治安案件发生;二是无不办证(暂住证)、不交税(出租房屋税)现象;三是无各类事故及不安全的苗头隐患。

“平安房屋出租户”创建活动是指各村治保会和各小区居委会要以治安防范为重点,以确保“三无”为目标,组织巡逻队员和治安片长,与辖区内每一个房屋出租房户分别签订《创建“平安房屋出租户”责任卡》。街开展创建“平安房屋出租户”活动办公室统一在每年的十一月下旬进行“平安房屋出租户”的评选。凡被评为“平安房屋出租户”的,街综治委统一颁发“平安房屋出租户”门牌,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对违法违规出租房屋而发生刑事、治安案件的房屋出租户,由派出所和村治保会出面停止其房屋出租,并对所在村(居)进行通报批评。此项活动强化了每一个房屋出租户参与平安创建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平安创建的积极性和自觉主动性。绝大多数房主和租房外来人口的平安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形成人人想平安,事事保平安的浓厚风气;房屋出租聚集地的治安状况有较大改观,本地群众和外来人员的安全感明显增强,外来人口发案率要呈下降趋势;外来人口与当地群众的关系有明显改善,突出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少。

总之,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是长期而又艰巨的,我们要根据新时期下流动人口出现的新问题、新特点,及时转变管理思路,研究新方法、新举措,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管理水平,而且还要同各单位各部门密切配合,搞好综合治理,是我国的户籍制度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方向转轨。

西营门街流动办 2008年6月20日

第四篇:如何加强治安巡逻防控工作

如何加强治安巡逻防控工作

治安巡逻防控工作是及时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有效手段,也是加强社会治安动态管理、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措施。为加强治安巡逻防控,全面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巡警大队以县局“飓风行动”为契机,根据城区夏季发案特点,积极改革巡逻机制,调整巡防思路、优化警力组合、转变巡逻模式,形成一套快速高效、覆盖全县的巡逻防控体系。

一、科学划分巡逻区域,实行网格化布警。

巡警大队在对府谷城区违法犯罪发案特点、多发部位等情况进行综合研判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巡逻区域,将原来的五个巡逻区域重新划分增加为七个巡逻区域,每个巡区自成一个网格,配备巡逻民警,把治安控制面细化到每个网格,责任落实到每个巡警。巡逻区域的增加,消除了部分街面结合部的“空白点”,实现了城区巡逻的“无缝连接”。

二、警力跟着警情走,加强重点巡逻控制。

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在“全时空覆盖,全天候控制”的总前提下,紧扣社会治安现实动向,灵活调整勤务安排,切实防住案件高发的时段、路段和部位,全力做到“猫鼠同步”。根据犯罪分子夏季“抢夜”的特点,巡警大队及时将重点巡逻时间调整为19:30至次日7点,安排民警在案件高发的夜晚进行巡逻、盘查和预伏守候,提高了巡逻防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根据警情的重要复杂程度,把警力合理部署在案件高发、防范薄弱、群众需要的夜市、居民区重点单位等重点地段,不断提高社会面的见警率、管事率。通过动态巡逻防控,最大限度的压缩犯罪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三、转变巡逻模式,重点投入步巡警力。

加强巡逻防控工作,要积极调整巡防思路,转变巡逻模式,把被动执行巡逻任务转变为主动防控巡逻;把盲目巡逻,定时、定线路巡逻转变为合理针对巡逻、重点筛查巡逻,对治安复杂区域,增加巡查力度。以县局“飓风行动”为契机,巡警大队与武警积极配合,采取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武装巡逻,特别是在案件高发的夜间,巡警大队采取“20:00——23:00车巡、23:00——5:00步巡、5:00——7:00车巡”的方法,重点投入步巡警力,提高精确打击力度。

四、盘查与快速反应并举,严厉打击街面盗抢犯罪。

巡警大队坚持“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方针,加大对街面犯罪的防控和打击力度,进一步提高盘查工作,加强对可疑车、可疑人、可疑物的盘查检查,及时上网比对核实,切实提高发现和打击犯罪的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巡警职能作用,接110布警后快速反应赶到现场,第一时间抓获现行犯罪。

社会的发展对巡防工作不断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巡警大队将继续根据社会需求,不断改革巡逻机制,努力预防减少各类治安和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确保当前全县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第五篇:欠发达地区扶贫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欠发达地区扶贫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历史、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在欠发达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难度和压力依然很大,仍然存在一些较大的困难和问题。以**县为例,目前仍有贫困村50个,占全县总行政村数的58.1;有贫困人口3.88万人(人均纯收入元1300以下),占农村人口的21.2。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条件依然比较脆弱。**县现有农业基础设施,相当一部分是20世纪50至70年代所建,年久失修,损毁较重,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村集体财力匮乏,农民无力投入或因耕地分散不愿投入等原因,造成农业基础设施严重缺乏,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大大降低,小灾小返贫,大灾大返贫的现象依然突出。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尤其是龙头企业量小质弱,带动能力差,农产品加工增值仍徘徊于很低的水平。三是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乡村群众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不强,主动拓展市场、搞销售的能力不足,农业新技术的普及推广相对滞后。四是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据初步统计,**县农村劳动力80以上是初中毕业,外出打工大多从事纯体力劳动。工资性收入一至在低水平徘徊,增长空间有限。五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县绝大多数村是负债村,村级债务从几十万到七八百万不等。经过几年的化债,村组织已倾其所有,从目前来看,村级组织靠自身化解债务的潜力几乎为零。

二、对策和建议

1、适当调整扶贫资金的投入重点和范围。扶贫资金应在保证贫困区域和重点贫困村、贫困户投入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一是向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倾斜,加大对贫困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投入,促进贫困区域劳动力转移,增加贫困农户的现金收入。二是向贫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倾斜,按照公共财政原则,采取财政投入、补贴、贴息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尽快改善贫困乡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向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开发倾斜,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化基地,带动更多的的贫困农户通过产业脱贫。四是向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和卫生医疗方面倾斜,对贫困农民看病及子女上学给予适当进行补贴,减轻贫困农户的负担。

2、合理确定扶贫资金项目。在确定农民增收项目时,以人畜饮水、乡村通路、通电视等为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改善基础环境,坚持因村制宜、因户制宜,逐户落实增收项目,努力避免短期行为、重复性项目,减少资源浪费。充分尊重贫困农户的意愿,严格按规划安排和实施项目,逐步形成参与式扶贫开发机制。

3、实行扶贫资金分配与扶贫成效挂钩的制度。在扶贫资金分配上,充分考虑综合因素,更加注重扶贫工作成效。县里对乡村的资金分配,坚持在科学规划、贫困农户参与项目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安排项目资金。同时实行“定脱贫项目、定资金扶持额度、定脱贫项目实施验收”的考核办法,促进扶贫开发工作。

4、拓宽融资渠道,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打破条块分割,整合各类扶贫项目,统筹安排扶贫资金,合理配置扶贫资源。打破行业界限和所有制形式,创新扶贫机制,引导社会各类闲散资金参与扶贫开发,兴办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扶贫。同时,各类扶贫资金都要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实行合同制、报账制管理。纪检、财政、审计部门定期对扶贫资金进行监督检查,防止挤占挪用扶贫资金,从而使扶贫资金切实发挥作用。(**县委)

下载浅谈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治安特点及防控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城郊结合部地区的治安特点及防控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治安巡逻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茶叶林社区旅发大会期间加强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按照《钟山区在旅发大会期间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荷城街道办事处旅发大会期间加强社会治安巡......

    法院安保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法院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正存在社会转型期,是一个动荡与发展并存的时期,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特别是近几年来,各地法院连续发生多起恶性事件,人民法院的......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2007-12-12 20:02:06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加强人口......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提纲: 一、面临的问题 (一) 执行政策不严肃(二)依法管理不到位(三)奖罚政策落不实(四)保障机制不健全(五)技术服务水平低二、对策 (一)强化宣传,充分认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法律地位和......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发与实施,表明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从国策必须过渡到国法的要求,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它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法律地位得到提高,对我......

    当前司法警察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司法警察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自设立以来,一直在保证审判活动顺利进行,维护司法权威和尊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自《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颁发与实施,表明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从国策必须过渡到国法的要求,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它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法律地位得到提高,对我......

    浅谈防控廉政风险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浅谈工商廉政风险防控的原因与对策 摘 要:现代管理学中的风险管理理论,就是通过选择最有效的方式,控制各个环节中的风险,消除潜在隐患,工商部门开展查找廉政风险原因,建立防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