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统筹城乡的理念编制挂钩项目实施规划(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11:1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统筹城乡的理念编制挂钩项目实施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统筹城乡的理念编制挂钩项目实施规划》。

第一篇:用统筹城乡的理念编制挂钩项目实施规划

用统筹城乡的理念编制挂钩项目实施规划

成都市国土规划地籍事务中心罗溢

在成都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城乡全面现代化进程、开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新局面的战略部署以来,政府各部门、社会各阶层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落实和执行。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是实现这一战略部署的重要途径之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要先行。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同样需要首先编制符合当地实际的挂钩项目实施规划,并将统筹城乡的理念融入到实施规划的编制中,以期更好地指导工程的实施,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一、实施规划引入统筹城乡理念的必要性

城乡统筹发展概念的内涵非常丰富:一是城乡平等;二是城乡互通,使城乡资源、生产要素在市场控制下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三是城乡优势互补,城乡要立足各自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克服各自的不足,实行优势叠加,提高经济效率;四是城乡协调发展,即通过协调城乡之间的产业关系、资源流动配置关系、农民和市民之间的关系,缩小城乡差距,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仔细分析这两个概念,其中有许多共通的地方,都强调通过以城带乡、资源共享、提高效益的方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是政策,是导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是具体措施和途径,因此,编制挂钩项目实施规划也必须符合统筹城乡的要求,并以此为最终目标。

二、统筹城乡理念在挂钩项目实施规划中的具体体现

1、统筹设置项目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选择是否科学,布局是否合理,首先要看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挂钩项目区由拆旧区和建新区构成,拆旧区要尽量布局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农田整备区,建新区要布局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以及城乡建设规划的城镇发展区之中,且整理后的土地要依据产业布局规划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用地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2、提高农户生活水平

一个挂钩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要看是否充分尊重搬迁农户意愿,且实施后农户的生产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改善和提高。挂钩项目实施规划编制时不仅要求农户搬迁意愿真实有效,还要做到准确可查。即,每户搬迁农户,需由户主在搬迁意愿上签字,并摁手印,作为实施规划附件备查;其次,由规划编制单位将现状图纸、拆旧地块编号和户主姓名、人口、面积等要素一一对应,详细登记后,纳入实施规划拆旧地块情况表,以供实施和复核使用。农户意愿了解完后,项目实施规划还需要项目区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对项目农户意愿真实性、产业发展、农民搬迁补偿、社会保险、再就业等情况作出安排和说明,而不是仅仅把眼光放在让农民搬个家,增加耕地和产生挂钩周转指标上。

3、体现“四性”原则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和布局要充分体现“四性”原则。项目实施规划虽然不直接规划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外观和建设布局,但是按照人均综合用地面积在55-75平方米的要求,为小区建设落实了最基本的用地面积和方位,确保小区建设能按照“四性”原则来实现科学规划和布局。

4、统筹全市指标

按照部省市三方协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可在全成都市范围内统筹设置项目区,也就是说,可以在不同的区(市)县之间设置拆旧区和建新区,组合成一个挂钩项目区。项目实施规划则需要跳出原有本区县挂钩模式,在项目区域位置图上将成都市行政区划图作为底图,全面反映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布局的情况,真正体现全域成都、统筹城乡的理念,将级差地租最大化。

5、统筹调整土地权属

挂钩项目的实施,不能损害搬迁农户的实际利益,尤其是农民新居被占地农户的土地权益,因此要将权属调整方案落到实处。挂钩项目实施规划要求,依据相关规定,运用统筹发展的理念,对项目区内所涉及的村组进行统筹调整,制定详细的权属调整方案,以确保土地所有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6、统筹协调相关部门

挂钩项目涉及的领域较多,情况较为复杂,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方能顺利完成。国土部门在牵头实施该项目时,还需要积极寻求当地政府的支持,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去协调其余各部门配合国土部门完成立项、实施、验收工作。具体就是让各区(市)县统筹办、规划、建设、林业、文物保护等部门在挂钩项目实施规划的相应环节出具意见和证明,承诺该项目符合各自所属规划,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各自工作的开展。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1、土地管理法规定,集体土地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但目前挂钩项目实施规划编制时并未充分反映村民小组这一级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权利。因此,我们将进一步研究维护村民小组权利的方式,并在规划中体现。

2、将统筹城乡的理念运用到集体建设用地整理集中使用项目(即小挂钩项目)中,扩大小挂钩项目区范围,争取能将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在更大的范围内统筹流转使用。

3、按照成都市全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要求,将挂钩项目实施规划编制与农地整理项目施工设计相结合,为两类项目“同步立项、同步实施、同步验收”提供便利。

四、结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规划的编制,必须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开展,从大局出发,并最终落实到各个具体细节,才能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将挂钩项目真正做成一项民心工程、信誉工程。

2009年8月

第二篇:城乡统筹编制规划座谈会材料

照金镇统筹城乡发展汇报

一、照金镇镇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照金镇位于耀州区西北部,地处耀、淳、旬三区(县)交界处,距耀州城区54公里,镇域面积1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415亩。照金历史悠久,传说隋炀帝巡游此地,身着锦衣绣袍,雨后映照泛金光,曰“日照锦衣,遍地似金,此地应为照金”,故得名照金至今。我镇辖13个行政村、49个村民小组、144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561人。照金处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平均海拔1450米,气候温凉,是天然植被保存比较完整的典型天然次生林区,森林覆盖率84.3%。照金亦拥有众多白垩纪宜君砾岩和凤凰山砾岩构成的石质山峰,沟溪纵横,山峦起伏,属典型的丹霞地貌,薛家寨、九龙寨等巨大的砾岩崖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具有“华山之险”,景区植物种类繁多,四季景色各异,又有“南山之秀”。可用16个字概括照金四季景色:“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观叶、冬可赏雪”。照金是煤炭重镇,也是核桃大镇,年产原煤250万吨以上,核桃收入占据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95元,由于历史原因,照金定位为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是全国百名红色旅游景区之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预计2010年中小企业总产值(属地统计)完成15.4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5.28亿元,农业总产值完成67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0元。

目前,我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抓手,以打造全国红色旅游名镇为目标,以农民增收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全力加快各项工作步伐,相信未来,一个更红、更美、更富裕、更有活力的照金会展现在大家面前。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镇坚持“强基础、兴产业、提服务、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把握“科学规划、创新制度、协调发展”的原则,并紧扣打造全国5A级旅游名镇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我镇农业经济以核桃产业和畜牧业为主,劳务输出、旅游服务为辅。全镇现有核桃32960,大核桃树26500株,注册了“照金宝”核桃商标,并在核桃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畜物业发展方面,成立生猪养殖合作社4个,肉羊养殖合作社2个,新建立生猪养殖场4个,肉羊养殖基地2个,全镇新增肉牛576头、肉羊645只,农牧业生产已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农牧业迈进;全年劳务输出2800人次,劳务收入1200万元,发展服务业个体营业户80余户,旅游服务收入成为群众新的增收点。同2009年相比,全镇中小企业总产值(属地统计)增加了8%,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增加7.8%;农业增加值达到16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0万元,同比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加765元。二是社会文明程度有所提升。照金、田玉、北梁三个村共计66户人移民搬迁已完成地基平整和施工设计,并已动工建设,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40平方米;投入60万的梨树、耀岭、代子三村的人蓄饮水工程即将完工;实施以“四清四改”和清理“三堆六乱”为主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录用市容卫生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37人,对镇村卫生进行定期打扫,极大改观了镇村环境卫生面貌;新建“双瓮漏斗式”厕所900口;安装卫星电视接收机1800套;实现小学免费教育,创建了市级教育强镇;新建了镇卫生院综合门诊楼,完成了13个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今年我镇共落实各种政策性补贴324.9万元,其中:农资综合补贴154万元,粮食直补25万元,退耕还林款137万元,地膜玉米补助4.4万元,家电下乡补贴4.5万元;摸排和搬撤危房危窑户228户801人,发放民政救济款14.3万元;全面实施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185户436人办理了农村低保;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新农保参保率达到86.2%。截止目前,我镇在排水、电力、电信、文化、教育、医疗、群众体育等基础设施方面都做基本做到了配臵到位,社会事业健康稳定发展。

二、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虽然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成绩,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从共性上看:

一是城乡差距较大,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缺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这些原因造成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尤其是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对农民增收的支持能力弱。

二是城乡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无论是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

三是城乡资源配臵失衡,影响了一体化建设进度。政府对城区的基础设施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在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相对较少,城乡资源配臵的不均衡,影响了一体化建设的进度。

四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方式普遍粗放,产业单一,产业链条短,特别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靠天吃饭的现象未根本扭转。就我镇而言,农业主导产业为核桃,但目前核桃产业链条短,核桃深加工尚处于空白,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特别是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不强。03、06年和今年我镇核桃产业都遭受了严重的倒春寒灾害天气影响,核桃几乎绝收,给广大果农造成严重损失。

五是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从个性上看:一是缺少了统筹发展的总体性规划依据。也就是说缺乏规划引领;二是虽然城乡统筹发展的口号从上到下都在喊,但却没有出台操作性较强的相关政策,统筹城乡发展缺少相关政策指导;三是城镇规模较小,城镇承载能力较差。镇区面积由前几年不足300亩发展到现在的500亩,近期规划3600亩。镇区是统筹城乡的最前沿阵地,“以镇带村、以村促镇、镇村联动、整体推进”应该是最基本的思路,现实是照金的发展空间有限;四是农民自身积累严重不足。针对照金实际,发展旅游服务业和运输业,资金有多大的障碍?出来后能不能立足发展下去?农民离土不离乡的思想根深蒂固,还涉及到土地流转等好多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经验。

(二)存在原因

我镇城乡统筹发展中出现了不协调、不匹配、不和谐的现象,这种不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自然原因。我镇13个村在中存在“先天性”差异。沿路村交通便利,人员信息交流占据先天发展优势,而其他各村人车难至,交通不便,出行困难,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及往来都受到限制,经济发展不利因素较多。

二是政策原因。由于受到照金红色旅游的依托,薛家寨所在地田玉村,陈家坡会议旧址所在地北梁村、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所在地照金村这三个村普遍受到较多的关注,镇上以及区上对这几个村的投入和倾斜也较多,在客观上也加大了村与村之间的发展差距。

三、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了存在的各种客观和主观问题,下一步我们的重点就是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

一是打造“一心两轴六点”的镇村新格局。以镇区为中心,以柳照路、耀旬公路为轴线,完成环镇区公路网建设,打通耀淳县际公路,提升柳照、耀旬公路等级,向照金周边敞开东南西北四方大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将偏远村与沿路村进行合并,形成形成尖坪、照金、田玉、北梁、高塬、代子六个中心村,对中心村基础设施进行集中配臵,提高水、电、路、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使中心村成为主要的生活区。

二是以照金—香山景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编制完成旅游服务业发展规划,打造照金、田玉、北梁对三个旅游服务专业村,对三个村的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形成旅游服务产业园区。计划发展260家旅游服务个体户,其中三星级以上农家乐100户,每户经营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发展旅游产品零售个体80户,发展消费品零售个体40户(超级市场3个),发展住宿、娱乐等其他服务业个体户40户(三星级以上3户),通过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使全镇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促使4000—6000农村人口从第一产业转入第三产业。

三是统筹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镇村基础设施规划等级和建设标准。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将农村基础设施按照城镇标准进行规划设计。

四是建立人才引进和劳动力输出服务平台,加强人力资源流通。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向城进行镇转移空间。聘请专业人员对农村进行农家乐培训,从礼仪、服务、技术等方面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镇的基本能力,将具有在城镇创业和从业能力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五是抓机遇,多措并举,上项目。打响照金镇被列入全国百名红色旅游景区的国字招牌,在实施好重点镇建设项目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级园林城镇项目,陕甘宁生态能源经济协调发展试点项目、国家级生态区试点项目等,使镇村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2010年11月29日

第三篇:城乡增减挂钩项目宣传

城乡增减挂钩项目宣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国家推出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保护与保障“两难”困境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

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和项目区规划等,对项目区内村庄撤并和用地布局的调整,对利用不合理、不充分和废弃闲置的村庄建设用地进行调整利用,并将建设用地整理增加的耕地面积等量核定为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用于农村居民点和城镇建设。“挂钩”实行先安置再拆迁,先使用规划周转指标再归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一、项目依据

(一)200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11号)提出,“对以迁村并点和土地整理等方式进行小城镇建设的,可在建设用地计划中予以适当支持”,“要严格限制分散建房的宅基地审批,鼓励农民进镇购房或按规划集中建房,节约的宅基地可用于小城镇建设用地。”

(二)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土地管理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337号),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用地周转指标,主要通过“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和集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和村庄整理等途径解决”,对试点小城镇“可以给予一定数量的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周转指标,用于实施建新拆旧”。

(三)《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提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

(五)《关于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的指导意见》桂政办发(2017)121号

(六)《关于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号

(七)《关于加快推进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规〔2016〕6号

二、项目建设内容

(一)土地平整工程:通过平整土地,归并零碎地块,提高耕地平整度和集中程度;并通过土壤改良工程,提升土壤肥力,使耕地质量等别达到所在县较高等别。

(二)灌溉与排水工程:重点建设农田灌排配套设施,修建灌溉渠道、排水沟,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确保项目区耕地“旱能灌、涝能排”。沟渠主要采用浆砌实心水泥砖或浆砌块石结构。

(三)田间道路工程:建设农业生产配套道路,适度修建田间骨干道路,提高农业生产运输效率。连接村屯之间的主道可修建混凝土路面,田间机耕道路采用砂石路面。

(四)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旱涝防灾能力。加强项目区内的农田生态保护,包括沿山截水沟、农田防冲护岸等。

(五)其他工程:在田间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善以后,结合“美丽乡村”和扶贫等活动,适当考虑村屯巷道硬化、垃圾池、排污沟等村庄工程。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了,农民自愿。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和推动 自发开展耕地整治的作用,研究政策措施,加强指导监督,鼓励农民自愿前提下开展。

坚持量力而行,逐步推开。要从实际出发,充分结合当地农民自身经济情况量力而行,选择实施条件相对成熟,群众积极性较高的地区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来自下面几个方面:①农村宅基地超国家标准面积形成的潜力;②废弃建筑物压占土地形成的潜力;③由于村庄建设缺乏规划,村庄内部存在许多空闲地;④农村居民点内存在零星农用地; ⑤部分村庄搬迁而形成的整理潜力。

四、增减挂钩的效益

(一)增减挂钩是推进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机制。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建设,既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水平,又改变了农村落后面貌,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增减挂钩是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途径。我国耕地保护的基本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主导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重在以建设促保护,实现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二是建设项目占用耕地需要履行“占补平衡”义务,立足于耕地本身不能少。“增减挂钩”是“占补平衡”思路的合理延伸,是将建设用地整理增加的耕地面积等量核定为建设占用耕地指标,最终实现项目区内耕地面积有增加、质量不降低。

(三)增减挂钩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的重要举措。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建设用地在规划的引导下,有计划地拆建,促进土地在空间上的调整和互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耕地细碎分耕、集体建设用地粗放浪费等问题。

(四)增减挂钩是深化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助推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不受国家指令性用地计划指标的限制,只要各地有拆旧的潜力,且又能够获得周转指标,就可以突破计划指标的限制,额外获得城镇建设用地。

(五)有利于实现就地转移农民、就地工业化和就地城镇化。增减挂钩并不是简单地把农村的建设用地整理到现有城镇中去,它实际上也是促进现有具有发展潜力和发展较好的小城镇不断成长和壮大的主要手段,是为广大农村地区诞生和成长起来的小城小镇就地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发展空间的操作平台,加速了农民向中心城镇、集镇集中,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与速度。

(六)化解了单纯征地模式下保耕地红线的巨大压力。增减挂钩将整理出的农村建设用地调剂给城镇的前提是必须有等量的农村建设用地要复垦为耕地,周转指标只是先期借给城镇使用,到期以大于周转指标面积的复垦耕地来归还,保证了耕地面积总量不会减少,但在拆旧区的农村耕地面积则是增加的。

(七)推进了资源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增减挂钩改变了单纯征地制度下只从农村抽取资源而很少向农村注入资源的做法,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统筹了城乡土地、资金、人员的双向流动。通过复垦中的土地整治,组建农民合作社和引入工商资本,促进了耕地集约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八)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挂钩政策实施后,推动了农民集中居住,农民居住环境、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

简而言之:项目是让群众得实惠,乡村振兴。

1、项目实施权属不变,原来是谁的仍然是谁的,项目验收后土地可种各种作物,不限制。

2、充分利用了村内空闲地、空心村,增加了耕地。

3、政府对地上建筑物(房屋)及占地和树木进行补偿,增加了群众的直接收入。

4、基础设施建设,给生产生活环境带来方便。

第四篇: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编制

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编制

一、编制要求:

1、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是项目管理工作过程的纲领性指导工作文件,应对项目管理的目标、依据、内容、组织、资源、方法、程序和控制措施进行确定;

2、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应当按照“项目管理委托合同”委托的内容及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的范围由现场项目管理部总管理工程师(亦称项目经理)组织编制,由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3、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编制目录应包含以下条目内容:

目录

 项目概况

 编制依据

 项目管理的总体指导思想

 项目实施的合同管理

 项目管理过程的采购管理

 项目管理过程的质量管理

 项目管理过程的进度管理

 项目管理过程的投资管理

 项目实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 项目实施的现场环境管理

 项目实施的信息管理

 项目管理过程对监理机构的工作的管理

 项目管理过程的风险管理

二、编制内容提要项目概况

1.1 叙述项目建设的审批过程各项文件情况(含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及审批、方案设计及审批、环境评价报告、施工图设计文件、工程建设预算书等);

1.2 项目的功能、投资构成(含投资来源及资金组织);

1.3 项目包含的各单项工程名称、面积、层数、结构形式及各功能

系统内容(含给排水、采暖通风、消防、强弱电、设备安装等系统);

1.4 项目所在地的周边地理、经济、人文、交通、市政、资源条件、环境分析;

1.5 项目建设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及地方法规文件对项目建设的要求。编制依据

2.1 项目建设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文件目录,地

方省市管理文件目录;

2.2 项目建设的审批过程各项文件目录(含施工图设计文件目录);

2.3 项目管理委托合同及业主和相关各方的要求与相关隐含要求;

2.4 同类建设项目的相关参考资料(含经济技术指标)。项目管理的总体指导思想:

建立以总管理工程师(项目经理)责任制为核心的科学合理的管理层次组织架构;建立能适应项目管理活动开展的各项制度;实施项目团队建设,形成统一思想、步调一致、沟通高效、凝聚力强的项目运作团队。

在项目管理中全面推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GB/T 19001-200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GB/T 28001-2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B/T 24001-2004);项目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按照“策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的工作程序循环原理”,采用风险管理、价值工程、痕迹管理等先进的国际项目管理理念,执行项目实施过程的现代化科学管理。项目实施的合同管理:

4.1 建立的合同实施保证体系(管理组织架构、岗位责任制及合同

管理程序);

4.2 根据项目实施内容拟定具体的招标项目名录、招标内容及招标

总策划书(或计划书)、规定的招标工作程序;

4.3 制定的合同评审及合同签订制度;

4.4 合同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

4.5 合同变更、合同纠纷、合同索赔的管理程序。项目管理过程的采购管理:

5.1 建立的采购保证体系(管理组织架构、岗位责任制及采购管理

工作程序);

5.2 根据项目实施内容拟定具体的采购材料、设备名称、数量、产

品标准要求、进货时间要求及采购控制价格;

5.3 采购产品的检验(含中间质量巡检、产品规定的出厂检验、产

品进入现场的验收环节)、运输、移交、保管工作程序、职责。6 项目管理过程的质量管理:

6.1 建立项目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岗位责任

制、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控制程序等);

6.2 提出对材料、设备进场、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点抽检频次的质量管理工作程序(或制度);

6.3 质量管理的预控措施(含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核查及图纸会审、节能施工工序及材料的质量监督);

6.4 提出对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或规范名录);

6.5 制定对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处理工作程序。项目管理过程的进度管理:

7.1 建立工程进度管理保证体系(进度管理组织架构、总进度控制

目标、进度控制工作程序);

7.2 编制总体进度控制网络计划图(可规定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调整

周期);

7.3 提出对工程进度控制的各项措施策划。项目管理过程的投资管理:

8.1 建立投资管理的保证体系(投资管理组织架构、明确投资控制

目标、提出投资控制管理工作程序);

8.2 提出实施过程工程变更引起造价增加的投资控制工作程序。9 项目管理过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环境管理:

9.1 建立安全及环境管理的保证体系(安全及环境管理组织架构、明确安全及环境管理控制目标、提出安全及环境管理的工作程序);

9.2 编制安全及环境管理实施方案(含项目管理部机构人员活动及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及环境的监督管理内容);

9.3 施工过程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名录,提出

安全监督管理措施;

9.4 制定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安全及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0 项目管理过程的信息管理:

10.1 确定信息管理的目标,制定信息管理的工作程序;

10.2 确定信息传递与沟通的方式(含授权、会议制度、项目管理

月报、现场巡视检查制度、书面工作联系单及回复传递、网络信息传递等);

10.3 建立信息管理的安全保密措施及档案保存管理制度。11 项目管理过程对现场监理机构工作的管理

11.1 参加监理例会并提出指导意见;

11.2 审批监理机构提交的“项目监理规划”、“监理月报”、“各分

部工程的质量评估报告”、“监理工作总结”、“监理费用支付申报”等资料;

11.3 建立对现场监理机构工作情况、监理资料的抽检、巡视工作

制度。项目管理过程的风险管理:

12.1 制定风险管理制度;

12.2 编制项目实施过程的风险管理计划(含风险管理工作程序、确定风险管理目标)。

编者:陈长平

2012年5月

第五篇:基于城乡统筹理念的新农村规划建设[范文]

基于城乡统筹理念的新农村规划建设

摘要:近年来,“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了国家关注和改革的重点,全国各地也在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上一再给予关注和政策支持。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实现城乡统筹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我国工业社会的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全国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以定性研究的方法,在城乡统筹原则的指导下,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并为新农村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统筹;新农村;规划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城乡统筹原则已经逐渐地变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思想,而国家在不断强调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一次又一次地强调着“城市反哺农村”这一议题,以实现我国城乡共同发展的基本战略。在城乡统筹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这不仅是国家政策支持的结果,也是农村人民在城乡统筹理念指导下不断努力的结果。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合理科学的建设规划,这样能够保证农村土地资源和空间的合理利用,优化农村资源配置,促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

一、城乡统筹理念指导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为加快城市化步伐,提高城市化程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政,尤其是是七届三中全会以后,更是进一步落实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快了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建设步伐。我国所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主要是指通过城乡间各项资源的整合,促进城乡社会共同发展,加快城乡一体的产业化进程,促进城乡社会与空间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与利用,最终形成一体化的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新格局。

统筹城乡社会发展,首要的议题是不断扩大国家财政的覆盖范围,尤其是财政支出在农村地区的整合利用,注重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农村地区教育、医疗、环境和社会保障体系等的均衡发展与不断繁荣,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均等化程度和使用效率,从而

实现城乡整体上的一体化目标。农村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我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农村土地的使用和规划,一方面保证了农业生产用地的面积和质量,另一方面,也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用地范围,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指导思想不明确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产的发展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生活水平提高后人民有了更高的积极性去为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这两点的相互促进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中心问题。但现阶段农村地区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缺少相应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导致上述指导思想难以真正落到实处,城乡统筹的指导理念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城乡统筹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似乎成了一句空话。虽然我国近几年不断加大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资金投入,但难以改变空洞的建设思想这一首要问题。

2、新农村建设重点轻面,缺乏区域统筹

一直以来大部分地区的建设规划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繁重的建设任务也难以切实完成。因为农村地区一般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也较多,所以新农村规划和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存在一些难度,多数地区都选择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的方式,开展示范村建设等活动。以这些重点村庄建设为基础,推及更广泛的地区,带动整体共同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很多具体规划都是针对这些典型村庄的具体情况设设置的,而这些设置并不能适用于所有其他的地区,所以在将这些经验和方法应用到其他地方时难免会出现种种问题。在新农村规划过程中,因农村建设规划缺少整体的宏观统筹,也造成了较多不必要的浪费,从而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

3、规划标准难以做到完全统一

虽然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有一段时间、并取得一定进展了,但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并表现出经验问题,所以至今仍无统一标准和模式可以遵循。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国当前在新农村规划和建设的模式有很大的差异,内容和形式都多种多样,致使所建的村庄在功能规划、道路交通建设和景观建设等方面都各不相同,难以达到一体化的标准。另一方面,因为现阶段各地的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的相应管理部门不统一,因而建设的指导思想也难以达成一致,各个单位不仅缺乏重视程度,更表现出经验不足的瓶颈问题,致使新农村建设水平良莠不齐。上述因素的混合与交叉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新农村建设在低质与低价之间的不断恶性循环。

三、城乡统筹理念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1、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农村地区信息化进程

城乡统筹需要城市与乡村同步发展,而不应当牺牲乡村利益,这就要求我国尽快缩小城乡在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差距。现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城市地区的信息化步伐逐渐加快,然而与此相对比,农村地区的信息化程度却远远不足。所以我国应该重视加强乡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加大农村地区基础建设支出,首先实现城乡之间的信息一体化,从而进一步推进整体一体化。

2、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积极倡导社会力量加入农村建设

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广大、人口众多,且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都较为落后,因此,建设新农村需要政府加强财政投入,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与管理。因此,一方面政府要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同时将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引入农村,支持新农村建设,从而进一步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政府也要给予农村地区一定的政策支持,加快农村地区发展和开发的速度,将大量的人才和资源引入农村地区,支持农村建设,优化城乡资源配置情况。

3、重视新农村建设的编制方法,做好建设内容衔接

现阶段,我国规划种类多样、项目繁多、形式多样,这些项目和形式虽然其编制主体相同,但是因其规划目的和性质不同,各个种类和形式所进行的具体规划也不尽相同,且由于其是分别编制的,所以难免存在项目间的衔接问题,解决好规划内容的衔接问题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和重点。对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来说,由于其编制的单位小,面积小,内容丰富,所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便于综合规划和统一管理。另外,因为农村地区发展要素较为简单,所需规划的内容也较为简要,所以,与其他规划项目相比,便于统筹管理,以及最终形成综合性的结果。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和规划需要重视项目和内容的衔接工作,使规

划成为一个具有较强综合性的整体,能够做到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强社.基于城乡统筹的新农村建设路径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9(1):15

[2]杨守春.城乡统筹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新农村建设.2006(5):13

[3]叶斌.困惑与创新——新时期新农村规划工作的思考[J].城市规划.2010

(34):30

[4]涂海封.“城乡统筹”和“两型社会”背景下新农村规划设计探讨[J].规划设计.2010(3):46

[5]黄晓芳.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新农村规划体系构建初探[J].规划师.2010

(7):77

下载用统筹城乡的理念编制挂钩项目实施规划(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统筹城乡的理念编制挂钩项目实施规划(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