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三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时间:2019-05-13 11:2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通过“三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通过“三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第一篇:通过“三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通过“三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我们这次论坛所讨论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质问题。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逐步实现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中国现

代化的最困难之点。解决这个问题,在围绕“农”字做文章的同时,也要注重在“农”字以

外做文章,“功夫在农外”。“三农”问题,过去主要是农业生产的问题,现在则要从“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找出路。要通过“三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用先进技术改造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通过城市化实现大量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把农村经济纳入全国统一的市场化和社会化的轨道。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状况,是迄今为止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各类国家的普遍规律。我们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快速推进工业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单位资本吸纳的劳动力相对减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粮食和其他农产品长期供不应求。当时采取的对应之策,是严格实行统购统销和城乡分割。结果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1957—1978年,21年间城市化率仅提高2.5个百分点。如果按照这个进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算起,中国基本实现城市化要400多年时间,我们显然不能再在这样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政策逐步放宽,城市化速度加快。1985—2000年,城镇人口增加2.1亿,城市增加339个。1978—2000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由70%降到50%,城市化率达到36%(1978年是18%,统计口径有不可比因素)。2002年提高到39%。因为起点低,现在我国城市化率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也明显低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这说明,在城市化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专家和世界银行专家所做的研究,得出大体相同的结论:在20世纪最后20年9%以上的经济增长率中,劳动力流动的贡献在16%左右,也就是1.5个百分点。大量农民工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增强了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也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开展,现在一些城市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已经离不开农民工。今后二、三十年,我国还会保持劳动力便宜的优势。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一个重要的支撑点。

十六大所提出的奋斗目标,是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根据我们的预测,2000—2020年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5.9%降到10%左右,第二产业由50.9%降到30—40%,第三产业由33.2%上升到50—60%;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由50%降到35—30%,每年下降0.75到1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达到55%左右,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大体上相当于过去十多年的进度,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情况是必须考虑的。

一是,我国人口多,又处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转折时期,就业压力大,给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带来的特殊困难。这种情况决定了,实现城市化将是一个比较长的渐进的社会转型过程。按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计算,2035年前后才能达到70%。在这个长过程中,城市化会表现出多样化的过渡形态,;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形式会多种多样,很多人不会很快同土地彻底脱离,就业困难时还会回到农村。土地是农民生计和农村稳定的基础,必须始终给予高度注意。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慎重态度。部分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但要统筹规划,节约使用,保护农民的权益。有研究报告称,在土地转让费总额中,征地费用所占比重很低,一些地方不到5%。在不少地方,50%以上的农民上访同土地使用权转让有关,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这是县、乡收入的重要来源,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是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城乡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一些地方建设各种“形象工程”的财源。廉价征地使农民遭受的损失,一部分变成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一部分进了开发商的腰包,造成一些人的暴富;不少腐败和犯罪案件同土地转让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关。需要有新的立法和政策,既保证国家建设用地,又保证农民的土地权益。一些地方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开发,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样做,从短期看,原始积累会少一些;但从长远看,工业化进程并不会放慢,相反,因为农村社会稳定,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市场扩大,会保证工业化更迅速、更稳妥地进行。这也是工业化的两种思路问题。除土地费用之外,还有农村教育经费,国家财税体制,以及行政体

制改革问题。总的来说,要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在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上,适当向农民和农村倾斜。这也是保证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一个带根本性问题。

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对城市化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地区发展不平衡,新中国成立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不平衡,今后发展仍将具有不平衡的特点。城市化的进程也将是不平衡的。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发

达地区进展快些,经济落后地区进展会慢一些,不可能齐头并进。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以及其他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小城镇星罗棋布,成为当地经济的中心,甚至成为全国性的某种商品的集散地;在没有经济基础的地方就不要不讲经济效益,人为地造镇。讲城市化和城镇化,实质是一样的,都是指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不必回避“城市化”的提法,因为“城镇化”的“镇”,实际上是作为经济中心的小型“城市”;“城市化”的“城市”,也可以包涵现在所说的作为经济中心的“小城镇”。用“城镇化”的提法,是要注意发挥

小城镇的作用,防止一些国家人口拥入大城市所产生的“城市病”,这样的问题是必须引起注意的。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作用,要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实际社会经济效果来权衡,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要重视小城镇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但现阶段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渠道还是大中小城市。因为城市人口规模大,第三产业容易发展起来,有聚集效应,成本低,这些优势是小城镇所不具备的。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的变化,现在城市形态也在变化,比如卫星城、城市带、城市群、大都市圈等等,这都是城市化的具体形态。

三是管理和教育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某些混乱和社会的不稳定状态,需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和教育,使之有秩序地进行。除了改进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外,城市建设规划要考虑进城务工农民的居住条件,比如经济租屋的建造和经营管理问题。要通过培训帮助进城务工农民适应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进城务工农民的第二代已经成长起来,子女教育是个大问题。现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都有民工子女的非正规学校,事实上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但往往处于无人管的状态。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影响今后城市劳动力的素质和城市化进程,甚至可能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城市由于出生率下降,中小学校设施都有闲置的,也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方便。

过去害怕和限制农民进入城市有当时的背景,主要是农产品供应不足,城市又没有提供就业机会。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要有新的认识、新的政策和管理方法。在推进城市化方面,也有解放思想的问题。城乡分割是历史包袱,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得好,可以成为促进发展的契机。城市化的推进将会促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增加中国经济的活力,加快现代化的步伐。这也是一个历史机遇。

我国现在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已经降到15%,但城市化水平仍然滞后于工业化,大体相当于英国1850年(37%),北美1910年(41%),日本1950年(38%)。韩国20世纪50年代初是5%,30多年时间就达到80%以上,说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化进程会加快。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正是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对城市化的前景可以做乐观的预期。

最后我想强调,加快城市化进程,丝毫也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对农村发展问题关注。农民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即使城市化能够顺利推进,能够缓解农村发展面临的困难,2020年农村至少还会有5亿以上的人口,2030年至少还会有4亿以上的人口,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仍然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2020年之前,这个问题更为突出。

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有大量的理论问题、实际问题和政策问题需要研究。现在已经进行的研究,总的说还是初步的,需要继续深入,希望我们这次论坛在这方面有所推进。我这里只是说些个人很零星的想法。在座各位都是研究有素的专家,希望能听到大家的高见。

第二篇:促进三化建设

对“三三三”工作思路的认知

自分局开展关于推进“三化”建设,实施“三大”工程,实现“三大”目标的活动以来,我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对活动的意义和对分局的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随着这次活动的开展,个人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是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作了总体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基本要求,也是对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全面推进国家的各方面建设作了回顾,提出了具体方向和要求,这是自我要求和对国家发展目标的展望,也是站在历史高度和现实要求的基础上,对国家对政党都作出的展望,对当下党和国家建设任务和要解决的问题的客观全面的阐述。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总局和省局党组部署和要求,分局开展“三三三”活动扎实推进“三化”建设,既保证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也保证了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整体部署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张家口分局相对来说底子薄、起步慢,并且辖区内大部分煤矿的生产安全条件比较落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这是张家口分局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一大机遇,分局制定的“三三三”工作思路非常及时有效、贴合实际,能从根本上扭转分局的不利局面,为分局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制度问题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三三三”关键是第一个三,“三化”建设是基础,而搞好“三化”建设,首要的是抓好制度建设。分局已经编制并即将印发的制度汇编已经解决了“三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现在的首要目标已经变成了怎么落实制度。分局要抓住机遇,结合自身实践,尽可能争取省局、地方政府的支持,对照履行职能的要求,严格以制度促进工作,以制度规范工作,以工作完善制度。

从分局的实践基础看,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已同分局发展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并不因领导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领导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虽然半年来“三化”建设已具备了良好的现实基础,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应当说任务还很繁重,头绪也比较多,迫切需要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牵头抓总,扎实推进。要推进“三化”建设,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并且不断的总结经验,将分局应尽的职责充分体现到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中,保证“三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更高的层次上向前推进。要推进“三化”建设,还必须从工作实践中汲取动力,要深化认识,及时总结,将“三化”建设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通过分局之间、分局和省局之间的经验交流会、协作会等形式,大力推广,互相促进,不断提高 “三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推进“三化”建设、实施“三大”工程、实现“三大”目标是分局取得巨大进步的基础,自开展这项活动以来,我充分认识到了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把它融入到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如果这项活动一如既往的开展下去,对分局未来的工作促进是一次质的飞跃。

自从分局提出“三三三”工作思路后,分局领导不遗余力的促进制度建设,督促相关科室编制完善了相关制度,切实落实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殚精竭虑的提高监察人员素质,开展了一系列业务相关的知识讲座和思想政治学习;全心全意优化分局形象,严格监察执法、严格执行执法监督和回访实施办法,积极开展廉政警示教育;这些都十分有效的推动了分局2011年下半年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结束,并为分局今年工作实现跨越式前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三三三”工作思路的实施中,分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思想压力大,工作效率不高,凝聚力不足。与先进分局相比,存在的不足主要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如:执法文书的制作,大案要案的数量。在新的一年里工作的主攻方向应该是切实提高分局的执行力和凝聚力,一切按法律法规及分局制度行事,以制度落实责任,以制度规范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减少杂音,降低内耗,把精力全部用在干事业上,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严格按照“三三三”工作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而促进分局跨越式发展。

我们分局的劣势是张家口分局底子薄,辖区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比较落后;年轻同志比较多,监察执法经验不足,和煤矿企业打交道的经验也不多,但同时这些也是我分局的优势,分局底子薄,辖区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比较落后,在有限的条件和基础上,比较容易出成绩,而年轻的同志朝气十足,活力十足,能闯能干,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上手较快,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锻炼,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对此我们应该定期开展集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讨,在提高本职业务水平的同时,拓宽每个监察员的知识面;定期组织业务交流,各室或分局之间定期进行业务交流座谈会,及时交流并解决监察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监察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提高监察人员的综合能力,才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搞好三项监察,搞好煤矿安全生产。

在以后的工作中,分局应大力倡导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廉洁高效、凝聚创造的精神。

第三篇:加快“三化”进程破解“三农”难题

农民增收难,主要难在粮食主产区。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科学的、实事求是地分析农民增收的难点和制约因素,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诸多原因,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三大矛盾:从宏观上讲,主要是农业集约化生产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的矛盾。20多年前实行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效推动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但是,随着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农业要求规模化大生产,而家庭联产承包制决定了,不可能实行规模化生产。“席地经营”不可能获得农业效益的高额回报。从中观上讲,主要是农业人口的过剩与城镇化发展的滞后之间的矛盾。在农村普遍缺乏资金流动、信息流动和实物流动密切结合的小城镇,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农业融资能力差,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农民就业不充分。从微观上讲,主要是农民综合素质与现代农业要求之间的矛盾。农民缺乏技术、缺乏信息、缺乏资金,造成与市场、与科技、与城市、与非农产业等方面的脱节,难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只有着力化解这“三大矛盾”,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就业增加的“三增”目标。近年来,我们针对“三大矛盾”,紧紧立足区情,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路子,大力实施农业集约化、农村工业化、农民非农化,延长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加快农业集约化,发挥土地最大效益。把优势农产品做大,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我们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把农业产业调优、调强、调出特色、调出规模。针对台儿庄区地多、水多、饲草多的资源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在规范土地流转的基础上,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构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具体工作中,一是以农业结构调整“万户示范工程”为抓手,以示范带动调整。农民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既是调整的受益者,又是风险承担者。为解决农民怕担风险不愿调、缺乏信息、技术不会调的问题,2001年4月以来,我们在全区农村实施了农业结构调整“万户示范工程”,通过三年的努力,现已发展年收入一万元以上的各类示范户2.3万户,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多村成基地”的发展格局,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调整的积极性,促进了主导产业的规模扩张。二是以搞活农产品流通为重点,靠营销拉动调整。全区农产品市场已发展到60多家,南洛蔬菜、泥沟蘑菇、张庄林果、马庄大牲畜、孟庄水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辐射面明显增强。我们还积极开拓外埠市场,加快建设销地市场。目前,我区已有3个企业列入第二批北京市实施“场地挂钩”生产基地,有3个品牌的农产品获得进京销售资格。我们积极依托这些企业和名牌产品,促进农产品销售。三是实施农产品优质工程,发展品牌农业。我们牢固树立“以质取胜、以质增效”的观念,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关,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生产的轨道。无公害大米试种成功并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检测,成为全省第一个无公害粮食产品,亩增收200多元;秋西瓜标准化生产技术被国家质检局认可,并在全国推广。先后有6种农产品通过了无公害产品或绿色食品认证。我们围绕这些产品,加快基地建设。建成了邳庄镇标准化生产示范镇和4万亩无公害水稻、水田藕基地,2万吨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1万亩无公害秋西瓜、甜桃生产基地,全区无公害基地面积达到8万亩。

二是把龙头企业做强,加快农村工业化,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应当是生产、加工、流通紧密联结在一起,而不仅仅是农产品的生产。必须树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业产业观念,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我们按照“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市场”的思路,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发展产业链式龙头企业,实现农工商一体化。近年来,我们依托主导产业,培植了150多家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初步形成了以超越、翔宇两个玉米淀粉公司为龙头的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全区达到20万吨淀粉加工能力,年可加工玉米18万吨,使全区15万亩玉米全部实现加工增值。以丝绸公司、缫砍罚纬闪思胨砍癫盗矗壮可芰υ锏?00吨,较好的稳定了全区6万亩桑蚕生产,蚕农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普遍增强。以馋神食品公司、佳佳乳业为龙头,形成了肉制品、乳制品加工产业链,带动全区新上了10处大型奶牛养殖场、280多个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发展到5000多户,使畜牧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以天工织造、鲁棉公司为龙头,形成了棉花加工产业链,年可加工棉花40万担。以宏润、天顺木业为龙头,形成了林木加工产业链。此外,我们还成立了28个具有服务、沟通、协调、公正和监督作用的农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保证了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三是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好,加快农民非农化,让更多的农民创业致富。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从根本上致富农民,这既是工业化、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是突破人多地少资源约束的迫切需要。我们通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有效组织劳务输出等措施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为加快农民非农化步伐,使大批农村富裕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大力培育创业精神,放手发展民营经济。不断创新载体,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广大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素质,鼓励他们面向市场,发挥所长,创业致富。截止2003年底,全区民营经济单位达到14270家,其中民营企业达到600家,当年新增122家;实现税收8539万元,占全区税收总额的76.4%,同比增长26.1%。二是搭建创业载体和平台。规划建设了工业聚集区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更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已有50个总投资19.8亿元的项目入园经营,新增就业岗位1万多个。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以职业中专、农广校等为阵地,采取不同形式,加强对农民尤其是对青年农民的专业技术培训,增强就业能力。健全完善区、镇、村三级劳动就业服务网络,规范中介服务组织,有组织、有计划地向沿海和中心城市输出劳动力。去年以来,共组织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2万多名。

四是把支农政策利用好,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主体是农民,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农民是主体,并不意味着政府什么事情都可以撒手不管了。政府的作用是引导、服务和宏观调控,要克服“越位”和“缺位”现象,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在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扶持、引导工作,把农民的微观活动引导到发展规划的框架之内,为农民提供市场和科技服务,指导农民种,引导农民调,帮助农民销,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了“项目农业”,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高标准完成了10万亩涝洼地整理一期工程、二期世行中低产田改造、伊运河引水排涝和涛沟河回水段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积极协调农贷资金,实施了“信用致富”工程,有效的解决了农民上项目缺资金的问题。去年以来,先后发放小额农贷1.8亿元,受惠农户达1.4万余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荐]加快“三化”进程破解“三农”难题

第四篇:加快“三化”进程破解“三农”难题

加快“三化”进程 破解“三农”难题是一篇关于会议讲话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

农民增收难,主要难在粮食主产区。要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科学的、实事求是地分析农民增收的难点和制约因素,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诸多原因,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三大矛盾:从宏观上讲,主要是农业集约化生产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的矛盾。20多年前实行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充分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效推动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但是,随着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农业要求规模化大生产,而家庭联产承包制决定了,不可能实行规模化生产。“席地经营”不可能获得农业效益的高额回报。从中观上讲,主要是农业人口的过剩与城镇化发展的滞后之间的矛盾。在农村普遍缺乏资金流动、信息流动和实物流动密切结合的小城镇,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农业融资能力差,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农民就业不充分。从微观上讲,主要是农民综合素质与现代农业要求之间的矛盾。农民缺乏技术、缺乏信息、缺乏资金,造成与市场、与科技、与城市、与非农产业等方面的脱节,难以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只有着力化解这“三大矛盾”,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就业增加的“三增”目标。近年来,我们针对“三大矛盾”,紧紧立足区情,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路子,大力实施农业集约化、农村工业化、农民非农化,延长和拓展农业产业链条,有效的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把龙头企业做强,加快农村工业化,健全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应当是生产、加工、流通紧密联结在一起,而不仅仅是农产品的生产。必须树立从“田头到餐桌”的农业产业观念,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我们按照“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市场”的思路,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大力发展产业链式龙头企业,实现农工商一体化。近年来,我们依托主导产业,培植了150多家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初步形成了以超越、翔宇两个玉米淀粉公司为龙头的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全区达到20万吨淀粉加工能力,年可加工玉米18万吨,使全区15万亩玉米全部实现加工增值。以丝绸公司、缫砍罚纬闪思胨砍癫盗矗壮可芰Υ锏?00吨,较好的稳定了全区6万亩桑蚕生产,蚕农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普遍增强。以馋神食品公司、佳佳乳业为龙头,形成了肉制品、乳制品加工产业链,带动全区新上了10处大型奶牛养殖场、280多个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发展到5000多户,使畜牧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以天工织造、鲁棉公司为龙头,形成了棉花加工产业链,年可加工棉花40万担。以宏润、天顺木业为龙头,形成了林木加工产业链。此外,我们还成立了28个具有服务、沟通、协调、公正和监督作用的农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保证了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四是把支农政策利用好,加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主体是农民,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农民是主体,并不意味着政府什么事情都可以撒手不管了。政府的作用是引导、服务和宏观调控,要克服“越位”和“缺位”现象,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放任自流,必须在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扶持、引导工作,把农民的微观活动引导到发展规划的框架之内,为农民提供市场和科技服务,指导农民种,引导农民调,帮助农民销,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了“项目农业”,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高标准完成了10万亩涝洼地整理一期工程、二期世行中低产田改造、伊运河引水排涝和涛沟河回水段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积极协调农贷资金,实施了“信用致富”工程,有效的解决了农民上项目缺资金的问题。去年以来,先后发放小额农贷1.8亿元,受惠农户达1.4万余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荐]加快“三化”进程破解“三农”难题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五篇:三农评论

深化综合改革 更好服务“三农”

《 人民日报 》(2015年04月03日 01 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对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做出全面部署。这对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供销合作社作为服务“三农”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应有之义,也是供销合作社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服务能力的必然要求。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深刻变化,农民生活需求加速升级,迫切需要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要多层次、多样化、便利实惠的生活服务。供销合作社长期扎根农村、贴近农民,有比较健全的组织体系和经营网络,有为农服务的深厚基础和独特优势,最有条件成为新时期服务“三农”的骨干力量。与此同时,供销合作社还存在着与农民合作关系不够紧、综合服务实力不强、层级联系较松散、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等问题,必须通过深化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在服务“三农”中更好地发挥优势,担当起更大责任。

为农服务是供销合作社的根本宗旨。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就要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大局,始终把服务“三农”放在首位,做到为农、务农、姓农。不管怎么改,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方向不能动摇。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要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为根本,以强化基层社和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为重点,推动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面向农业现代化、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繁荣城乡经济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

供销合作社历史悠久、职工众多,是一个老系统、大系统,综合改革任务十分繁重,面前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不可能一蹴而就。供销合作社发展很不平衡,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农民需求也多种多样。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应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发挥各地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鼓励大胆探索、试点先行,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要坚持合作经济基本属性,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顺应市场规律,又履行好社会责任,确保这项改革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不断提高供销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和服务水平,奋力开拓中国特色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

下载通过“三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word格式文档
下载通过“三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情系三农

    情系三农,关注农民工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经与管理学院2010级4班 行政管理专业 小组成员:张英 沈玲玲 王威力 朱国超 张玉 王元捷 阿种达石 邵茂勋 辜丽玲 郑彩美 黄......

    专题三 聚焦“三农”(汇编)

    聚焦“三农” 浙江省富阳中学何志兴 【背景材料】 材料一201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2日在京闭幕。会议指出,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是:......

    三农演讲稿

    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听众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东买里乡中学教师黄春香。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一根网线连四方,万紫千红总是春》。 记得在我上小学时,老师曾......

    服务三农[范文模版]

    所谓“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个农民大国(70%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就有“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的说法。 农业、农村、农......

    “三农”演讲稿(最终定稿)

    扶农兴盛,助龙腾飞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农业文明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它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产生及其深远......

    三农调查报告

    三农调查报告 ——论城镇化土地是农民的立足之本,如果失去土地,很多农民就失去了赖以谋生的基本手段。 “城镇化”的提出过程,其本身就是一个汲取了各种不同意见的讨论和妥协的......

    三农论文

    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三农......

    浅析“三农”问题

    浅析“三农”问题 班级:xxx姓名:xxx学号:xxx内容摘要:“三农”问题是指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地域、以农业为纽带相互交织为一体的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总称。“三农”问题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