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2009-9-16 9:42:30
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王智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还是我党长期执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跨过去的坎,闯过去的关。是加快落后地区的跨越式发展,迅速大面积减少贫困人口,缩小贫富差距的根本战略选择。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顺应发展的规律,主动而发,乘势而为,尽快突破这个难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根据这次学习的收获和结合工作的实践,我认为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并应力求解决好。
1、要高度重视、科学吸取世界各国在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中的经验教训,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看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最终取决于城镇化、工业化的程度和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且相互支撑相互适应。而城镇化发展的速度和可持续则取决于工业化的水平。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历程欧洲大约400年,美国200年,日本100年。据统计,我国城镇人口已突破6亿,城镇化率达到45.7%,但工业化的进程并未完全同步。我国农村人口尤其多,发展不平衡,因此,对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和速度必须有一个清醒的估计和认识。今后相当时期内,我们的城镇化进程将会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力在城市和农村间双向流动就业。农忙在村,农闲在城。有工可做做工,无工做可务农。要高度警惕缺乏相对应的工业化水平而超前膨胀的城市化,形成空心城市,这已经成为不少经济转型失败国家的巨大烦恼和标志特征。出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拉美现象”。高城市化率低就业。农民失地失工,变成城市贫民,引起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所以,就全国而言,在较长的时间内,对于大多数农民既要保障他们进城务工的合法权益又要保障他们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这可能会是一个普通、长期的现象。至于像上海、北京、江浙一带情况较好,可以率先走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既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目前,我国除东部省份外总体上仍处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低级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且不平衡性,广泛吸纳就业的民营经济发展的不充分,第三产业规模比重不大,决定了城镇化、工业化推进的速度不可能太快。因此,必须以社会稳定为大局,以农民增收,缩小差距为重点,区分情况,因地制宜,大胆探索,积极稳妥地推进。
2、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高度关注贫困问题及城乡贫富的巨大差距。贫困是世界性问题,是对人类尊严的挑战,也是全球动荡的重要根源。2006年的世界和平奖授予孟加拉国小额信贷扶贫发明者尤努斯充分说明这一点。同时,贫困还是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的难点和重点。目前,我国在反贫困中已取得巨大成效,世界公认。但标准低、投入少、数量多,贫富差距大,与国际不接轨的问题非常突出。我国公布还有4007万贫困人口,按照国际深度贫困线,世界银行认为还有1.5亿左右。有专家称,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从2003年以来急剧加大,目前已达“黄灯”警线,若不采取坚决措施可能迅速恶化到红灯危险水平。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容回避的一个焦点问题。无论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都至关重要,也是一个不解决就迈不过去的坎。所以,从加速贫富差距缩小及让更多农民享受改革开放的红利,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角度,应该重新修订我国贫困标准,根据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0年不变的基本国情,参照国际贫困惯例,我国总体上始终应有10%-15%最贫困人口需要政府给予特殊的扶持或救助。因此,2010年后10年的我国扶贫发展战略理念应重新定位,把由“生存型扶贫”向“发展型扶贫”转变。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社会参与力量,建立刚性稳定投入增长机制。通过捐赠法、遗产法等的修订完善,使社会财富向贫困地区涌流。并建议从国家的层面上,参考国际上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设定我国城乡差距警戒线,以史为鉴,严防历史上因贫而起的无数动荡、**。
3、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高度警惕新形势之下的“剪刀差”,把农村的生产要素源源不断抽走,削弱或抵消了国家对“三农”扶持政策效应和支持力度。当前,城乡巨大差距形成和扩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的城乡三大“剪刀差”的存在和推动,即廉价土地,廉价劳动力,廉价农副产品。再加上城市工业资本及外来投资资本的“双重挤压”使城市投资环境更优更好,使农村的储蓄、人才源源不断流向城市和工业。这种没有城乡统筹的单向流动,使得农村更穷,农民更苦、农业更弱。我赞成这样一个观点:农业农村好比巨大的水库,一定时期内,可以承载诸多巨大压力和矛盾,提供诸多的需求和援助。但这个水库的基础很薄弱,只取不予,不加固,迟早会出大问题。所以,如何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解决好生产要素向“三农”流动,十分关键。浙江嘉兴在统筹城乡发展中,高度重视农民的利益、效益。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换社保,以宅基地换商品房,农民成为市民,有工可做,从事农业的农民仅占到5.7%,形成了“双赢”格局。
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一方面必须高度抓住生产力布局的优化调整,另一方面必须确保已开发中的资源让农村、农民受益。要舍得把一些大项目、好项目规划、布局在落后的乡村、贫困的地区,选择那些可直接应用最新技术与自然优势相结合,高附加值的朝阳产业。美国西部的发展正是选择了信息、电子等科技、军工产业,1/3由政府投资。产生了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效应。直接带动当地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同时,一些贫困落后地区往往是各种矿藏、水电资源富集的地方,要加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财政税收杠杆调节,积极探索完善当地参与型、合作型、股份制的资源开发模式,牢固建立城乡共享产业发展利益关系,解破外来资本的“飞地经济”、“围墙经济”难于释放对当地经济的“支点效应”和“联动效应”问题。要注重产业的就地加工和升值。坚决避免出现大资源、大开发,但当地群众没有得到大回报的问题,而是老板发大财,财政得小头,群众得零头,还吃苦头,“抬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局面。必须坚持资源开发的“四赢”,即企业发财,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生态保护。同时,国家要尽快出台政策,对确需保护的地方,应得到必要足够的生态补偿,使保护与开发得到大致同等回报。真正做到解决“三农”问题真心诚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
5、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把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新农村建设作为重点和抓手。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农村需要城市、工业化的支持,而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同样一刻也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当前,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农村除粮食安全、副食品供给及大量原材料提供外,人力资源、土地的保障则是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源源不竭的动力。我赞成这样的观点:中国现代化就是30%的农民。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必须加大城市、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支持的力度,这个力度的支点我感觉主要是对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和吸纳及新农村建设。正如云南省委白书记在昭通贫困地区调研时所指出的:大量人口生存在条件十分恶劣的地区,如果不能有效转移出来,可持续发展永远没有出路。要通过城镇化、工业化进程,通过劳务输出带动,通过创业再就业,通过一切行之有效的办法带动农村人口转移。非常深刻和准确。所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要顺应这个要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放手发展个私、民营经济,鼓励更多的创业主体出现。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与美国相差甚大。我国一、二、三产业就业结构为50%、21.4%、28.6%;美国则是2.6%、22.9%、74.5%,就是已就业的每个劳动力的生产力水平与美国相比大约是1:36,丰富的人力资本没有带来高的经济产业。同时,要抓紧对现有农村的改造,要加大加快新农村建设,痛下决心安排各项资金,每个行政村力争中央补助300万,每年建设十分之一,力争到2020年全部解决。另外,加大农业现代化推进速度,适时实施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这样,一方面减少农民,使进城农民有工可做,另一方面剩下农民安居乐业,过着丰衣足食的田园生活各得其所。
6、统筹城乡发展要高强度推进,把它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考察发达国家一般规律,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时才进入经济
相对过剩时代,而我国则在1000美元左右的低水平便出现了大范围的买方市场。这种来之过早的“卖难”致使我国农产品一方面“卖难”突出,同时又存在大量“短缺”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广大农村、农民收入太低消费不足,农村市场难于开拓。经济学常识表明,居民最终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如果消费长期乏力,会导致投资“踩空”,形成新的产能过剩。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也早告诫过我们,消费决定和剌激生产,只有生产与消费基本平衡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进而扩大再生产。而消费对GDP的拉动据测算,实际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带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远远高于投资拉动的0.22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提高1个百分点,大约最终拉动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因此,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发展的硬任务,硬指标,特别要增强主要消费群体农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对此应有主动性、紧迫感。要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全面整合资金,整合力量,形成合力。要真想、真抓、真干。同时要继续加大国家政策层面上的支持力度,坚持改革创新,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城乡统筹一定会有更大的成效。
第二篇: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们特别关注我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问题,他们结合各地的实际,从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到引导资金、文化、教育等要素资源向农村倾斜多个侧面,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出谋划策。
拓宽失地农民的就业途径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近郊土地越来越少,失地农民成为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以维扬区为例,目前失地的农村劳动者达14026人,其中就业的12707人,失业在家1319人,失业率9.4。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关系到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针对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创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社会经济环境。政府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劳动者就业及失地农民安置因素,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失地农民安置,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就业体制,消除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限制和歧视性政策规定。加大对近郊农业的投入,形成农村经济稳定增长机制,带动对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需求,减轻失地农民就业压力。
二要探索经济、就业双向增长的良性发展途径。政府在土地征用开发时,应优先考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从近郊实际出发,发展适度规模的介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之间的乡镇企业,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引导乡镇发挥近城优势,发展商贸业和服务业,扶持自主创业,建立失地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制度。
三要健全一体化劳动就业服务体系,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条件。对城乡劳动力实行统一的就业登记管理、备案、统计和发证制度,让失地农民同样享受有关城镇职工就业与培训的优惠政策。政府相关部门要担负起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工作,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农村“一户一就业”即农村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实行包户包干制。
四要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凡失地农民都应参加就业前培训,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端正就业观念,了解择业方法和途径。要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以便就近就地吸纳消化。建立定点定向订单培训制度和区,乡(镇)村、企业、培训实体联合培训基地,鼓励各类企业吸纳失地农民。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近几年,我农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但各地实施的规范化程度、覆盖率、保障水平、操作方法及实际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统筹城乡发展、健全体系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政府组织和农民自愿相结合为原则,重点完善健全农村五保、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合作医疗、失地农民保障、养老保险等五项制度。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摸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每年核实一次,接受群众监督,完善农村低保投入机制和资金安全运行机制。
巩固提高农村“五保”制度,应认真核定五保对象和供养标准。加强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乡镇敬老院的集中供养率。县乡财政要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院的条件,增加供养人数,提高“五保”人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应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03]3号文件精神。多渠道筹集资金,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管理,专款专用。推进农村服务网络建设,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行业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对被征地农民对象分年龄段安置,同时积极鼓励和帮助失地农民再就业。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和乡镇企业的职工可根据尽同样义务、享受同样权利的原则,将他们纳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城镇保险体系。对纯农户的养老保险以家庭为主,可同社区保障和国家救助相结合,近郊乡、村经济基础较好、收入较高的地方,可对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民发放养老金。
资金投入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各级财政收入增长的部分应向农村社保体系倾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对经济薄弱地区给予适当扶持。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
近几年,我市各类教育取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中小学的发展速度缓慢,基础条件较差,教师队伍较弱,办学水平较低,教学质量不高。大量农民子女涌入城区就读,交借读费、择校费,甚至在城区租房陪子女读书,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教育费负担,而且使城区学生数爆满,社区管理压力加大,农村生源大量流失。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发展的关键。建议:
一要理顺管理体制,推进教育布局的均衡
二要坚持弱者优先,推进教育投入的均衡化。通过实施县乡联动,在逐年加大投入的
基础上,坚持教育经费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向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
三要统筹师资力量,推进资源配置的均衡化。认真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同时实行城乡换岗、定期轮岗、跟岗提高等教师换岗制度,使教师从单位所有变为城乡共享,流动方式从行政调动变为定期派遣服务。对家在农村的教师和志愿到农村的城区教师根据情况给予补贴,职称评定向农村教师倾斜。
四要整合管理资源,推进办学水平的均衡化。通过校际结对、校长兼职、委托管理、学校合并等措施,发挥名校牵动效应,以优带弱、以优扶弱,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治校能力。全面实施中小学“校园通”工程,统筹规划城乡一体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五要关爱弱势生源,推进教育机会的均衡化。
关心农村外出务工家庭“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去年,市妇联对高邮、宝应、江都、仪征等地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亲在外务工的农村中小学生占在校生总数43.8左右,部分乡镇工业不发达的乡镇,占比高达78。按照调查的比例估算,全市农村在校中小学生中约有19万名“留守儿童”,分布在几乎所有乡镇。大多数家庭是单亲监护或隔代亲属监护,绝大多数孩子希望得到父母关爱,少数孩子因学校和家长只偏重学习成绩而产生厌学情绪。
如果工作不到位,使“留守儿童”成了“问题孩子”,就不仅是家庭的不幸,也是社会的不幸。因此,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负起责任。
一要认真实施“蓝天教育计划”,保障务工人员带进城的“流动儿童”和留在家乡的“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城市的公办学校要为“流动儿童”提供同等权利的义务教育,对其中的困难学生给予关爱和资助;农村中小学要建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蓝天学堂”。
二要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通过家访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留守儿童”家庭联系卡,通过打电话,写联系卡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向家长反映。
三要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农村中小学应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或对教师进行相关心理指导培训,使他们有能力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把城市学校的成功经验引入农村中小学,帮助孩子们坦然面对成长的烦恼。对遭遇挫折或困难的孩子及时给予心理抚慰,帮助克服孤僻、胆怯、冷淡等心理。
四要动员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乡村组织要做好工作,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妥善安排孩子,落实好监护和教育责任。面向乡镇机关、党员干部和社会热心群众,广募“蓝天行动志愿者”,担当“代理家长”、义务辅导员,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行为习惯,与“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交流与沟通。社区或村组织还可就近组织孩子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作为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已成为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我们通过与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交谈、探讨,认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应重视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准确定位农村文化建设的多功能责任。通过文化活动,向农民传播文化知识、科学知识、创业技能,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提供解决生产生活中困难、困惑的途径和方法。
二要拓展农村文化传播的多元化途径。主流文化要强化,坚持开展“四下乡”的活动,鼓励和扶持乡村组织的文体赛事、文艺汇演等公共文体娱乐。宗教文化要管理,要防止封建迷信活动蔓延。民俗文化要培育,使其向积极、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休闲文化要引导,不能任其自流。
三要适应农村文化受众的多层次需求。
四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的多方位管理。对窗口型阵地,即乡镇文化站建设,应在功能到位上下功夫,增加投入,完善设施,整合现有文化资源和优势。对流动型阵地,即民间艺人队伍,应完善监管,逐步提升民间艺人队伍素质。对社会型阵地,应在依法管理上下功夫,将文化市场管理延伸到农村集镇。
确保农民饮用水安全
我市农村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水源地管理不规范,工业污水、码头和造船业污染、垃圾及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影响饮用水源水质。二是农村地表水普遍污染严重,水源水质达标率相应较低,加之水质监测能力薄弱,乡村水厂不同程度存在水质问题。三是9未普及自来水地区,农民只能饮用河水、呆塘水和井水,水质问为确保农民饮水安全,建议:
加强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工业企业的监管。严格控制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周边地区新建项目的审批,加大水源保护区内码头和造船业等对生态环境破坏违法行为的查处。尽快搬迁水源保护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垃圾堆放场。
加强水质监测和信息发布工作。对境内长江、夹江、大运河等46条重要河流、湖泊水环境实施每月一次正常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同时对全市20个重点乡镇水源地每个季度例行监测一次,加强对县级以上水源地的例行监测。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广无公害综防技术、减少农药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推广配方施肥、平衡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对禽畜养殖场粪便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整合乡村小水厂,推进区域供水,统筹解决农民饮用水问题。有计划地合并和关闭小水厂,逐步扩大区域供水范围。对乡村水厂加强质量监管,配齐消毒设施和必要的检验监测设备。环保部门要依据水质安全技术标准加强监督检查,将水质状况定期向群众公布。农业、水利、卫生、建设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配合,严格管理,确保广大农民能够饮用到安全、放心、卫生水
第三篇: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2007-12-12 14:29:49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2)文章标题: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编者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们特别关注我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问题,他们结合各地的实际,从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到引导资金、文化、教育等要素资源向农村倾斜多个侧面,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出谋划策。
拓宽失地农民的就业途径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近郊土地越来越少,失地农民成为富余劳动力
滞留在农村。以维扬区为例,目前失地的农村劳动者达14026人,其中就业的12707人,失业在家1319人,失业率。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关系到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针对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创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社会经济环境。政府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劳动者就业及失地农民安置因素,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失地农民安置,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就业体制,消除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限制和歧视性政策规定。加大对近郊农业的投入,形成农村经济稳定增长机制,带动对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需求,减轻失地农民就业压力。
二要探索经济、就业双向增长的良性发展途径。政府在土地征用开发时,应优先考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从近郊实际出发,发展适度规模的介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之间的乡镇企业,促
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引导乡镇发挥近城优势,发展商贸业和服务业,扶持自主创业,建立失地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制度。
三要健全一体化劳动就业服务体系,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条件。对城乡劳动力实行统一的就业登记管理、备案、统计和发证制度,让失地农民同样享受有关城镇职工就业与培训的优惠政策。政府相关部门要担负起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工作,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农村“一户一就业”即农村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实行包户包干制。四要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凡失地农民都应参加就业前培训,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端正就业观念,了解择业方法和途径。要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以便就近就地吸纳消化。建立定点定向订单培训制度和区,乡(镇)村、企业、培训实体联合培训基地,鼓励各类企业吸纳失地农民。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近几年,我农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但各地实施的规范化程度、覆盖率、保障水平、操作方法及实际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统筹城乡发展、健全体系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政府组织和农民自愿相结合为原则,重点完善健全农村五保、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合作医疗、失地农民保障、养老保险等五项制度。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摸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每年核实一次,接受群众监督,完善农村低保投入机制和资金安全运行机制。
巩固提高农村“五保”制度,应认真核定五保对象和供养标准。加强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乡镇敬老院的集中供养率。县乡财政要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院的条件,增加供养人数,提高“五保”人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应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03]3号文件精神。多渠道筹集资金,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管理,专款专用。推进农村服务网络建设,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行业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对被征地农民对象分年龄段安置,同时积极鼓励和帮助失地农民再就业。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和乡镇企业的职工可根据尽同样义务、享受同样权利的原则,将他们纳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城镇保险体系。对纯农户的养老保险以家庭为主,可同社区保障和国家救助相结合,近郊乡、村经济基础较好、收入较高的地方,可对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民发放养
老金。
资金投入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各级财政收入增长的部分应向农村社保体系倾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对经济薄弱地区给予适当扶持。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
近几年,我市各类教育取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中小学的发展速度缓慢,基础条件较差,教师队伍较弱,办学水平较低,教学质量不高。大量农民子女涌入城区就读,交借读费、择校费,甚至在城区租房陪子女读书,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教育费负担,而且使城区学生数爆满,社区管理压力加大,农村生源大量流失。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发展的关键。建议: 一要理顺管理体制,推进教育布局的均
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第四篇: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编者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们特别关注我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问题,他们结合各地的实际,从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到引导资金、文化、教育等要素资源向农村倾斜多个侧面,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出谋划策。
拓
宽失地农民的就业途径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近郊土地越来越少,失地农民成为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以维扬区为例,目前失地的农村劳动者达14026人,其中就业的12707人,失业在家1319人,失业率9.4。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关系到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针对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创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社会经济环境。政府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劳动者就业及失地农民安置因素,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失地农民安置,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就业体制,消除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限制和歧视性政策规定。加大对近郊农业的投入,形成农村经济稳定增长机制,带动对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需求,减轻失地农民就业压力。
二要探索经济、就业双向增长的良性发展途径。政府在土地征用开发时,应优先考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从近郊实际出发,发展适度规模的介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之间的乡镇企业,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引导乡镇发挥近城优势,发展商贸业和服务业,扶持自主创业,建立失地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制度。
三要健全一体化劳动就业服务体系,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条件。对城乡劳动力实行统一的就业登记管理、备案、统计和发证制度,让失地农民同样享受有关城镇职工就业与培训的优惠政策。政府相关部门要担负起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工作,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农村“一户一就业”即农村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实行包户包干制。
四要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凡失地农民都应参加就业前培训,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端正就业观念,了解择业方法和途径。要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以便就近就地吸纳消化。建立定点定向订单培训制度和区,乡(镇)村、企业、培训实体联合培训基地,鼓励各类企业吸纳失地农民。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近几年,我农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但各地实施的规范化程度、覆盖率、保障水平、操作方法及实际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统筹城乡发展、健全体系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政府组织和农民自愿相结合为原则,重点完善健全农村五保、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合作医疗、失地农民保障、养老保险等五项制度。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摸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每年核实一次,接受群众监督,完善农村低保投入机制和资金安全运行机制。
巩固提高农村“五保”制度,应认真核定五保对象和供养标准。加强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乡镇敬老院的集中供养率。县乡财政要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院的条件,增加供养人数,提高“五保”人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应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03]3号文件精神。多渠道筹集资金,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管理,专款专用。推进农村服务网络建设,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行业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对被征地农民对象分年龄段安置,同时积极鼓励和帮助失地农民再就业。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和乡镇企业的职工可根据尽同样义务、享受同样权利的原则,将他们纳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城镇保险体系。对纯农户的养老保险以家庭为主,可同社区保障和国家救助相结合,近郊乡、村经济基础较好、收入较高的地方,可对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民发放养老金。
资金投入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各级财政收入增长的部分应向农村社保体系倾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对经济薄弱地区给予适当扶持。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
近几年,我市各类教育取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中小学的发展速度缓慢,基础条件较差,教师队伍较弱,办学水平较低,教学质量不高。大量农民子女涌入城区就读,交借读费、择校费,甚至在城区租房陪子女读书,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教育费负担,而且使城区学生数爆满,社区管理压力加大,农村生源大量流失。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发展的关键。建议:
一要理顺管理体制,推进教育布局的均衡
化。县级政府应切实承担起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责任,巩固和完善“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城乡学校布局调整的力度。根据区域功能划分、城市化进程和乡村建制调整情况,进一步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二要坚持弱者优先,推进教育投入的均衡化。通过实施县乡联动,在逐年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坚持教育经费向农村中小学倾斜,向薄弱学校和弱势群体倾斜。
三要统筹师资力量,推进资源配置的均衡化。认真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同时实行城乡换岗、定期轮岗、跟岗提高等教师换岗制度,使教师从单位所有变为城乡共享,流动方式从行政调动变为定期派遣服务。对家在农村的教师和志愿到农村的城区教师根据情况给予补贴,职称评定向农村教师倾斜。
四要整合管理资源,推进办学水平的均衡化。通过校际结对、校长兼职、委托管理、学校合并等措施,发挥名校牵动效应,以优带弱、以优扶弱,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校长治校能力。全面实施中小学“校园通”工程,统筹规划城乡一体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五要关爱弱势生源,推进教育机会的均衡化。
关心农村外出务工家庭“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去年,市妇联对高邮、宝应、江都、仪征等地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父母亲在外务工的农村中小学生占在校生总数43.8左右,部分乡镇工业不发达的乡镇,占比高达78。按照调查的比例估算,全市农村在校中小学生中约有19万名“留守儿童”,分布在几乎所有乡镇。大多数家庭是单亲监护或隔代亲属监护,绝大多数孩子希望得到父母关爱,少数孩子因学校和家长只偏重学习成绩而产生厌学情绪。
如果工作不到位,使“留守儿童”成了“问题孩子”,就不仅是家庭的不幸,也是社会的不幸。因此,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负起责任。
一要认真实施“蓝天教育计划”,保障务工人员带进城的“流动儿童”和留在家乡的“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城市的公办学校要为“流动儿童”提供同等权利的义务教育,对其中的困难学生给予关爱和资助;农村中小学要建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蓝天学堂”。
二要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鼓励教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通过家访用知识引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留守儿童”家庭联系卡,通过打电话,写联系卡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向家长反映。
三要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农村中小学应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或对教师进行相关心理指导培训,使他们有能力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把城市学校的成功经验引入农村中小学,帮助孩子们坦然面对成长的烦恼。对遭遇挫折或困难的孩子及时给予心理抚慰,帮助克服孤僻、胆怯、冷淡等心理。
四要动员社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乡村组织要做好工作,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妥善安排孩子,落实好监护和教育责任。面向乡镇机关、党员干部和社会热心群众,广募“蓝天行动志愿者”,担当“代理家长”、义务辅导员,关心“留守儿童”的思想、学习和行为习惯,与“留守儿童”进行面对面交流与沟通。社区或村组织还可就近组织孩子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作为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要素,已成为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我们通过与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交谈、探讨,认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应重视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准确定位农村文化建设的多功能责任。通过文化活动,向农民传播文化知识、科学知识、创业技能,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提供解决生产生活中困难、困惑的途径和方法。
二要拓展农村文化传播的多元化途径。主流文化要强化,坚持开展“四下乡”的活动,鼓励和扶持乡村组织的文体赛事、文艺汇演等公共文体娱乐。宗教文化要管理,要防止封建迷信活动蔓延。民俗文化要培育,使其向积极、文明、健康的方向发展。休闲文化要引导,不能任其自流。
三要适应农村文化受众的多层次需求。
四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的多方位管理。对窗口型阵地,即乡镇文化站建设,应在功能到位上下功夫,增加投入,完善设施,整合现有文化资源和优势。对流动型阵地,即民间艺人队伍,应完善监管,逐步提升民间艺人队伍素质。对社会型阵地,应在依法管理上下功夫,将文化市场管理延伸到农村集镇。
确保农民饮用水安全
我市农村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水源地管理不规范,工业污水、码头和造船业污染、垃圾及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影响饮用水源水质。二是农村地表水普遍污染严重,水源水质达标率相应较低,加之水质监测能力薄弱,乡村水厂不同程度存在水质问题。三是9未普及自来水地区,农民只能饮用河水、呆塘水和井水,水质问题更加严重。为确保农民饮水安全,建议:
加强对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工业企业的监管。严格控制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周边地区新建项目的审批,加大水源保护区内码头和造船业等对生态环境破坏违法行为的查处。尽快搬迁水源保护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和垃圾堆放场。
加强水质监测和信息发布工作。对境内长江、夹江、大运河等46条重要河流、湖泊水环境实施每月一次正常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同时对全市20个重点乡镇水源地每个季度例行监测一次,加强对县级以上水源地的例行监测。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广无公害综防技术、减少农药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推广配方施肥、平衡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对禽畜养殖场粪便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发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整合乡村小水厂,推进区域供水,统筹解决农民饮用水问题。有计划地合并和关闭小水厂,逐步扩大区域供水范围。对乡村水厂加强质量监管,配齐消毒设施和必要的检验监测设备。环保部门要依据水质安全技术标准加强监督检查,将水质状况定期向群众公布。农业、水利、卫生、建设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配合,严格管理,确保广大农民能够饮用到安全、放心、卫生水。
《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第五篇: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文章标题:关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调研报告
编者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市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期间,委员们特别关注我市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问题,他们结合各地的实际,从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到引导资金、文化、教育等要素资源向农村倾斜多个侧面,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出谋划策。
拓宽失地农民的就业途径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近郊土地越来越少,失地农民成为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以维扬区为例,目前失地的农村劳动者达14026人,其中就业的12707人,失业在家1319人,失业率9.4。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关系到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针对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创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宏观社会经济环境。政府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劳动者就业及失地农民安置因素,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失地农民安置,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加快建立城乡统筹就业体制,消除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限制和歧视性政策规定。加大对近郊农业的投入,形成农村经济稳定增长机制,带动对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需求,减轻失地农民就业压力。
二要探索经济、就业双向增长的良性发展途径。政府在土地征用开发时,应优先考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从近郊实际出发,发展适度规模的介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之间的乡镇企业,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引导乡镇发挥近城优势,发展商贸业和服务业,扶持自主创业,建立失地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制度。
三要健全一体化劳动就业服务体系,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条件。对城乡劳动力实行统一的就业登记管理、备案、统计和发证制度,让失地农民同样享受有关城镇职工就业与培训的优惠政策。政府相关部门要担负起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管理工作,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建立农村“一户一就业”即农村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实行包户包干制。
四要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素质和就业能力。凡失地农民都应参加就业前培训,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道德教育,端正就业观念,了解择业方法和途径。要根据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以便就近就地吸纳消化。建立定点定向订单培训制度和区,乡(镇)村、企业、培训实体联合培训基地,鼓励各类企业吸纳失地农民。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近几年,我农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但各地实施的规范化程度、覆盖率、保障水平、操作方法及实际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以统筹城乡发展、健全体系和突出重点相结合,政府组织和农民自愿相结合为原则,重点完善健全农村五保、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合作医疗、失地农民保障、养老保险等五项制度。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摸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每年核实一次,接受群众监督,完善农村低保投入机制和资金安全运行机制。
巩固提高农村“五保”制度,应认真核定五保对象和供养标准。加强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乡镇敬老院的集中供养率。县乡财政要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院的条件,增加供养人数,提高“五保”人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应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03]3号文件精神。多渠道筹集资金,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管理,专款专用。推进农村服务网络建设,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行业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对被征地农民对象分年龄段安置,同时积极鼓励和帮助失地农民再就业。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和乡镇企业的职工可根据尽同样义务、享受同样权利的原则,将他们纳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城镇保险体系。对纯农户的养老保险以家庭为主,可同社区保障和国家救助相结合,近郊乡、村经济基础较好、收入较高的地方,可对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民发放养老金。
资金投入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各级财政收入增长的部分应向农村社保体系倾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对经济薄弱地区给予适当扶持。
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化
近几年,我市各类教育取得到长足发展。但是,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中小学的发展速度缓慢,基础条件较差,教师队伍较弱,办学水平较低,教学质量不高。大量农民子女涌入城区就读,交借读费、择校费,甚至在城区租房陪子女读书,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教育费负担,而且使城区学生数爆满,社区管理压力加大,农村生源大量流失。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发展的关键。建议:
一要理顺管理体制,推进教育布局的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