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烟台在职研究生培养基地简介
弘文烟台在职研究生培养基地简介
弘文烟台在职研究生教学中心隶属于海华教育集团,是专门为在职研究生提供教育机会的社会力量办学的教育机构。2013年,成为中国海洋大学校外第8个官方研究生培养基地,下设多个高校在职研究生教学中心和研究生校友会组织。是主要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证券、教育、医疗卫生等行业在职人员提供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教育的学习中心。
弘文烟台在职研究生培养基地,秉承“服务于想改变的人”的理念,全面权威细致的管理服务,让广大在职人员在自家门口就可以读研,省去舟车劳顿。7大优势助您考研全程无忧。
基地成立3年来,在校生规模近千人!9大校友俱乐部,工作之余变得丰富多彩;搭建高端人脉平台,助您事业再次腾飞!
基地目前合作的高校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青岛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多所教育部直属及省属重点院校。
招生热门专业:
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项目管理、金融学、企业管理、计算机技术、工业工程等专业。
费用收取:
1、报名费:网上报名费均为国家统一收取,实行网上缴费。
2、学费:考生录取后,学费由考生所报考院校统一收取。
3、教材费:由考生所报考院校统一收取。
4、班费:由基地负责统一收取,分班后,由各班选出的班委负责保管和记录费用开支,基地负责监督。班费全部用于各班级学员统一的课程、学习、活动等开销。
5、异地管理费:无。
基地不收取任何异地管理费用和其他任何额外费用。
基地考研7大优势
●名校名师烟台本地周末授课; ●考前免费辅导,高录取通过率;
●报考至毕业学习过程全程无忧; ●国家承认重点高校学位证书;
●高校统一收费无需任何管理费; ●免费跨专业、跨学校辅修;
●高端校友人脉平台。
第二篇:哈工大在职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职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
哈工大工程硕士学员:
为进一步规范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管理,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济南市公用事业局及济南市海纳教育培训学校之相关规定,对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如下:
一、培养模式与培养年限
在职研究生培养年限为2.5——5年,整个培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程学习,约1-1.5年,第二阶段为工业实践与论文工作,时间约1年。即在职研究生可在2.5-5年期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二、学习期间管理
(一)研究生班学习期间的管理工作由海纳学校负责。
(二)所有学员必须按时参加学习,按照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规定,出勤情况将记入个人课程考核成绩(占30%);培训上课期间实行签到制,由学员本人签到。
因安全、生产、经营等原因确实不能正常上课者,必须履行请假制度,请假程序为由个人书写请假条,所在单位领导批准,交给海纳学校管理人员备案。若请假条不能送达时,可将请假条传真至海纳学校(0531-89016801),未参加学习且未请假者按旷课处理。
(三)严格遵守上课时间,不允许迟到、早退。
(四)海纳学校于每次课程结束后,及时汇总出勤情况报济南市政公用事业局,并在群里下发考勤通报。
三、课程学习
(一)所有课程由哈工大统一选派教师定期授课,无论任何原因,学生缺课1/3上课学时,将被取消此门课程的考试资格,必须重修此门课程。
(二)所有学员(考录及跟班修学分人员)若无特殊原因必须参加每次课程。现在一次课程结束后随堂考试,若因个人原因未修得学分,学员需去哈工大本校修该门课程的学分。只要有一门课程没有学分,将无法参加论文答辩,无法结业
(三)学生必须在完成培养计划规定课程后,方可进入工业实践及学位论文培养环节。
希望广大学员认真遵守各项规定,顺利完成学业。
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
哈尔滨工业大学
济南市海纳教育培训学校
二〇一二年五月三十一日
第三篇:在职研究生培养单位鉴定
鉴 定
兹有----同志,于2012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学学院一年来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习中,能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我校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自觉抵制和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
思想上,他积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在实际生活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为助力国家早日实现“中国梦”的而刻苦努力学习。他积极参与学院各类政治学习和党员民主生活会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他始终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衡量自己,主动进步。
考勤、纪律上,他能够严格遵守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日常管理规定和考勤、纪律,无违纪违规行为,上课、听课考勤良好,无早退、旷到等现象。
学习上,他目的明确,方法得当,学习积极性较高,在读期间除了上课时主动参与老师的教学外,还主动旁听与本专业相关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提升自身的专业造诣,积极参加校内课题申报并撰写多篇专业学术论文,科研能力较强。
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学院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第四篇:在职研究生
一、培养方式
服务期满留任特岗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的方式,学习年限按培养学校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执行。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
二、培养学校及招生计划
(一)培养学校
具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资格的部分高等学校(名单见附件1)。
(二)招生计划
服务期满留任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计划单列,不得挪用(各培养学校招生计划见附件1)。
各培养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办学条件、培养能力和社会需要,自行确定招生领域。请于2011年12月1日前以书面形式向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进行招生领域备案。
三、报名及录取
(一)报名条件
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历;参加中央特岗计划和参照中央特岗计划实施的地方特岗计划,服务期满且继续留在当地学校任教;近3年考核合格且至少有一次考核优秀的特岗教师。同等条件下,获得县级及以上荣誉称号者优先录取。
(二)报名办法
符合条件的特岗教师于2011年12月10日至20日期间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http://www.xiexiebang.com/n141131c39.aspx
第五篇:在职研究生
2010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秋季入学双证班)招生简章
消息来源: 时间:2009-10-14 10:14:5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拥有十余年开展MBA、MPA专业学位教育的经验,目前上述各类研究生已毕业2600余人,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各学位点在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教学评估中均获得较高评价。
近年来,项目管理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和各类组织之中,大量应用领域急需精通项目管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擅长项目决策与运作的高级项目管理人才。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aster of Project Management, 简称MPM)教育致力于培养从事项目决策、计划、实施、评估等项目全寿命期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主要涉及信息工程、制造工程、建设工程、国防工程、金融工程、农业工程、国际项目等诸多行业项目和相关服务项目。■ 招生人数:80人。
■ 培养目标:能独立从事各类工程管理领域项目决策和评估、项目融资、项目组织、项目实施和控制、项目风险管理、项目团队管理等工作;具有战略意识,能够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 报考条件: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三年或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后工作五年。工龄计算截至2010年9月1日。
■ 报名程序:网上报名、现场确认、资格审查等环节。网报时间:2009年10月16-31日。网报地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
■ 入学考试: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首先,获准报考者,需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统考。考试时间2010年1月下旬,具体时间及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为准;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100分)、英语二(100分)、数学二(100分)、管理学(100分)。各科考试时间均为三小时;其次,初试合格者须参加我校组织的复试,按总成绩择优录取。2010年9月入学。■ 复试分数:复试分数线由本校自主划定。
■ 学习时间:基本学制三年,优异者可申请二年毕业。上课方式可选择全日制或周末上课。■ 专业方向:项目决策与评估、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运作管理和国际项目管理等。
■ 学历学位:学完规定的学分,考试成绩合格,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者,由中国科大授予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毕业证书和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位证书。■ 培养费用:全部学费2.6万元,分两次付清。
咨询电话:0551-3492022,3492103 联系人:罗老师、钱老师
2010MBA(秋季入学双证班)招生简章
消息来源: 时间:2009-10-14 10:16:56 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最早产生于1908年的美国,上百年来培养了无数优秀企业家和各类精英人才,无论在校园还是在社会上,MBA都是一门显学,为有志之士提供了平步青云的第一个台阶。
中国科大MBA教育开始于1998年,十多年来,累计招生人数3300多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毕业学员遍布全国各地,很多毕业生走上了领导工作岗位,并且收入水平和职业声望都有极大提高,在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全国MBA教学评估中,中国科大MBA教育排在全国前列。
■招生规模:350人。
■培养目标:具有战略眼光和创新意识、遵守道德和法律、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技能、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
■报考条件: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三年或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后工作五年。工龄计算截至2010年9月1日。
■报名程序:网上报名、现场确认、资格审查等环节。网报时间:2009年10月16-31日。网报地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
■入学考试: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首先,获准报考者需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统考,考试时间为2010年1月下旬(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考试科目为英语二(100分)和综合能力(200分),两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其次,初试合格者需参加由中国科大自行组织的复试(复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英语应用能力、心理素质、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等)。初试和复试成绩加总后择优录取,2010年9月入学。
■复试分数:复试分数线由本校自主划定。
■学习时间:基本学制三年,优异者可申请二年毕业。上课方式可选择全日制、周末上课或月度集中上课。
■专业方向: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与金融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等。
■学历学位:学完规定的学分,考试成绩合格,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和通过答辩者,由中国科大授予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证书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
■培养费用:全部学费4.5万元,分两次付清。
咨询电话:0551-3492022,3492103 联系人:罗老师、钱老师
2010MPA(秋季入学双证班)招生简章
消息来源: 时间:2009-10-14 10:19:59 中国科大是全国首批的24所试办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2001年开始招生,目前累计招收MPA研究生1500多人。
中国科大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MPA品牌,启动“十百千万”工程,即建设十门精品课程、举办百场报告会、建设一千个案例、开展万里行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006年11月以“优秀”通过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全国首批MPA培养院校MPA教学合格评估”,教育品牌步入国内一流。
■ 招生人数:150人。
■ 培养目标:致力培养具有和谐管理理念与引领应用创新的公共事业领导者和管理者。■ 报考条件: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三年或国民教育序列大学专科毕业后工作五年。工龄计算截至2010年9月1日。
■ 报名程序:网上报名、现场确认、资格审查等环节。网报时间:2009年10月16-31日。网报地址:http://yz.chsi.com.cn或http://yz.chsi.cn
■ 入学考试: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首先,获准报考者需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统考,考试时间为2010年1月下旬(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考试科目为英语二(100分)和综合能力(200分),两科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其次,初试合格者需参加由中国科大自行组织的复试(复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英语应用能力、心理素质、专业知识、综合能力等)。初试和复试成绩加总后择优录取,2010年9月入学。■ 复试分数:复试分数线由本校自主划定。
■ 学习时间:基本学制三年,优异者可申请二年毕业。上课方式可选择周末上课或月度集中上课。■ 专业方向:科技政策与管理、公共安全与管理、公共事务管理、区域战略管理、廉政管理等。■ 学历学位:学完规定的学分,考试成绩合格,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和通过答辩者,由中国科大授予公共管理硕士毕业证书和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证书。■ 培养费用:全部学费3万元,分两次付清。
咨询电话:0551-3492022,3492103 联系人:罗老师、钱老师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MCHM)介绍
消息来源: 时间:2010-10-22 16:50:21
一、专业介绍
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了教育部首批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简称MCHM)授予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我国首批进入“211工程”、首批实施“985工程”的高校之一,也是唯一被纳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首任校长是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本学位点现有专职教师22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30年来,在文物保护、科技考古、博物馆学及科学技术史等方面形成了成熟且合理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现拥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学位点将利用本校科学技术史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二级学科及文物与博物馆研究中心的教学科研条件,重点培养文物保护、文物修复、科技考古、陈列设计、文物科技鉴定、传统工艺研究等方面,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
本专业建有文物保护实验室、文物修复实验室、科技考古实验室、考古残留物分析实验室、古陶瓷研究实验室、天文考古实验室、文献资料室、电子文献资料室等。目前已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省博物馆、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博物院等单位,及日本、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等国的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培养目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点强调传统工艺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在文物科学与博物馆学领域的应用,为各级文物管理及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考古所、传媒组织、社团组织等文化机构,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现代文博理念,能胜任文化遗产领域业务及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招生人数
2011年拟公开招考专业学位硕士生30人。
四、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教育部统一命题)②201英语(教育部统一命题)③348文博综合(满分300分,本单位自主命题)
五、参考书目及试题覆盖范围: 348 文博综合 参考书目
《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科技考古学概论》,赵丛苍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博物馆技术》,格林.汤姆森,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点击http://yz.ustc.edu.cn/userfiles/201010/***1968.pdf下载)
六、样题
点击 http://yz.ustc.edu.cn/article_288.htm下载。
七、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中心 联系电话:0551-3602484,3602861 E-mail:zhaist@ustc.edu.cn 联系人:翟老师
学位中心网站:http://mchm.ustc.edu.cn/
注:以上内容若与教育部及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不符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招生简章
消息来源: 时间:2010-10-20 15:57: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隶属于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该系基于在新闻传播、科学普及、网络传播、数字媒体等新兴的学科领域和交叉应用领域的长期研究和产学研结合优势,26年来为全国新闻与传播相关机构培养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多名毕业生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南方报业集团、上海文广集团等大型传媒单位工作或承担重要职务,他们秉着“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科大精神在我国的新闻传播、科技传媒领域做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MJC)学位中心,以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为核心,面向国家对新闻传播、科学普及、新媒体应用等紧缺需求,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致力于培养具有卓越的内容创意设计能力、优秀的平台运营管理能力以及出众的传播技能的传媒英才。
★培养目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点主要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开展,招收新闻与传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MJC)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 招生人数
我校2011年计划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40人,含推免生5名。考试方式为国家统考。
★ 接受推荐免试生 我校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点面向全国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招收推荐免试生,接收推免生名额为5人。凡获得所在院校推荐免试资格、符合报考专业要求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申请。申请人请完整阅读本招生简章,详情点击查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主页(http://gradschool.ustc.edu.cn/),按照相关要求申请。
★ 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生: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应有学士学位);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一般应有学士学位);(3)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4)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过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学习或工作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
(5)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3.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通过初试后,须加试两门本专业基础课。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
(二)报名
1.考生报名前须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网上报名:2010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考生通过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按报名网站的提示和要求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网报期间考生可修改本人信息(含预报名信息)。
现场确认:网报成功后,考生本人需到选择的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考生请于11月10日—14日8:30—12:00、13:30—16:30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携带本人学生证),以及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报名号,进行现场确认。未到现场缴费、照像、确认报名信息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
(三)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类别码为0553)
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为国家统考,时间: 2011年1月左右(具体见教育部有关报名公告通知),考试科目如下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考试参考书目:《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沃纳塞·佛林等著华夏出版社 2001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网页(http://gradschool.ustc.edu.cn/)下载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可以证明自身研究潜能的各种材料。符合复试基本要求的同等学力考生须笔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具体复试科目请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中心http://mjc.ustc.edu.cn 通过复试的考生,根据相关通知参加入学体检。
★学费、培养方式和学位授予
(一)学费
总额为3万元,在新生入学报到及第二年开学注册时分两年平均缴纳。
(二)培养方式
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录取后于2011年9月入学,学制3年,实行学分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原则上为双休日集中授课。成绩优异者最多可提前1年毕业,学习时间最长不超过4年。本专业学位将强化应用型课程和专业实践,突出案例分析和实际调查研究方法。建立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外兼职导师为新闻与传播业内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深专家,将参与学术前沿讲座、专业实践指导、论文指导等多个环节的培养工作。
(三)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学完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修满学分,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并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组织的学位论文答辩,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国家颁发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中心 电话:0551–3602620;3607132 联系人:李老师、于老师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金寨路96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23楼 邮编:230026
安 徽 大 学
2011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2011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11]28号)精神和要求,现将2011年我校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名条件及招生对象
2008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国有大中型企业管理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二、招生名额:60
三、报名办法 第一步 网上报名:所有报考者须满足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报考者要进行资格自审,必须认真阅读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资格。如不满足相关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即使报名参加了考试,我校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符合报考条件的报考考生在7月1日至14日期间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http://www.xiexiebang.com),按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和本人电子照片。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第二步 现场确认:在7月15日至18日,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地点(网上报名成功后会有具体地点信息提示)缴纳报名费、校验身份证件、签字确认报考信息。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持规定的身份证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至现场确认点,由工作人员核验,通过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鉴别仪验证报名信息,并拷贝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内数码照片文件(持护照者除外),本人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上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
第三步 资格审查:考试成绩发布后,通过我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登录学位网下载本人《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资格审查表》,本人签名后将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考生应于复试报到时到我校进行资格审查,复试报到时间约在2011年12月中下旬,具体时间请关注本网站通知。届时须出示以下材料:
1)签有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资格审查表》。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3)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四、考试科目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
初试科目为英语、综合能力,共计2门,均为全国联考。参考书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年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综合能力考试大纲及报考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版)。
复试科目为政治理论,由我校单独组织。
五、考试时间
全国联考的时间为2011年10月29日、30日。考试地点见准考证(说明: 现场确认工作完成后,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检查汇总有效报名数据,为考生编制准考证,并将相应数据回传至学位网。10月15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准考证不再寄发)。
政治理论考试和面试时间待联考后另行通知。届时考生请携带准考证和本人身份证参加复试。
六、其他
1、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修满所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我校组织的答辩,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安徽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2、学制:三年
3、学费:11000元/学年
4、我校2011年考试成绩、复试分数线等事宜均及时通过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发布,我校不再邮寄纸本的考生成绩单和复试通知书。
安徽大学研究生院
二○一一年五月
安 徽 大 学
2011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招生简章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2011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学位办[2011]28号)精神和要求,现将2011年我校招收在职人员攻读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名条件及招生对象
2008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人员。重点招收政府部门和非政府公共管理机构人员。
符合报考条件的政府部门管理人员须按照国家公务员局的统一要求,持省级人事部门的推荐意见进行资格审查。
非政府部门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非政府部门人员录取比例一般不超过本校当年招生限额的20%。
二、招生名额:50
三、报名办法
第一步 网上报名:所有报考者须满足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报考者要进行资格自审,必须认真阅读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报考资格。如不满足相关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即使报名参加了考试,我校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符合报考条件的报考考生在7月1日至14日期间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http://www.xiexiebang.com),按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和本人电子照片。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第二步 现场确认:在7月15日至18日,到各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指定地点(网上报名成功后会有具体地点信息提示)缴纳报名费、校验身份证件、签字确认报考信息。现场确认时,考生须持规定的身份证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至现场确认点,由工作人员核验,通过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鉴别仪验证报名信息,并拷贝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内数码照片文件(持护照者除外),本人在报名系统打印生成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上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
第三步 资格审查:考试成绩发布后,通过我校公布的复试分数线的考生登录学位网下载本人《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资格审查表》,本人签名后将该表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档案管理部门),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单位人事部门公章(政府部门管理人员须由省级人事部门签署推荐意见)。考生应于复试报到时到我校进行资格审查,复试报到时间约在2011年12月中下旬,具体时间请关注本网站通知。届时须出示以下材料:
1)签有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的《2011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资格审查表》(政府部门管理人员还须由省级主管部门签署推荐意见)。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3)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如考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四、考试科目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
初试科目为英语、公共管理基础、综合知识(语文、数学、逻辑),共计3门,均为全国联考。参考书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英语(日语、俄语)考试大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版)。
复试科目为政治理论,由我校单独组织。
五、考试时间
全国联考的时间为2011年10月29日、30日。考试地点见准考证(说明: 现场确认工作完成后,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检查汇总有效报名数据,为考生编制准考证,并将相应数据回传至学位网。10月15日后,考生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准考证不再寄发)。
政治理论考试和面试时间待联考后另行通知。届时考生请携带准考证和本人身份证参加复试。
六、培养方向
公共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电子政务与政府信息管理;工商行政与市场监督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城乡社区发展与社会保障;公共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管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管理等。
七、其他
1、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修满所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我校组织的答辩,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安徽大学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2、学制:三年
3、学费:8000元/学年
4、我校2011年考试成绩、复试分数线等事宜均及时通过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发布,我校不再邮寄纸本的考生成绩单和复试通知书。
安徽大学研究生院
二○一一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