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高考英语复习备考方案
2013年高考英语复习备考方案
胡承刚
我们高三年级即将进入了第一轮复习。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充分利用时间,高效地完成复习任务,全面梳理知识点呢?下面我针对本年级学情,谈谈我的复习备考方案以及实施的效果和其间出现的问题。
一.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反映以及几次考试的情况分析,当前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如下:
1.多选题失分多,说明词汇掌握不牢不准,同时也有读不懂句子意思的因素。
2.文章读不动,说明词汇量不够,阅读理解能力差。
3.完成句子得分低,说明句法意识欠缺。
4.答题时间不够,说明缺乏训练。
二.复习方案
这一阶段是单元同步复习阶段,也就是以教材为本,以考试说明、新课标为指导开展的复习。它是整个高三复习的必要阶段,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够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并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顺利迁移。时间较长,内容较细。
1.词汇方面:按模块分单元复习,归纳总结各单元重点词汇,短语及句型。在单元复习的同时注重整个高中相关知识的链接。力求做到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原来分散在各单元中的词汇、知识点加以梳理、归纳,构筑完整的中学英语知识体系;再以题型为线索,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完成由知识记忆向能力运用的成功过渡,为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打好词汇基础。以复习材料《高考365》为基础,适当增加相关内容。
2.语法方面:穿插分类进行语法复习。先句法后词法。首先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句子结构,对英语语法学习的系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再根据每单元的语法要求系统的复习每一个语法项目,使学生对于英语语法学习能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复习材料《高考365》为基础,根据高考以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做出适当的删减。
3.在掌握基础词汇和语法的同时,穿插写作和阅读方面的练习,写作训练从简单句开始,到并列句、复合句,到措辞技巧,再到段落、篇章循序渐进地进行。
4.在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的基础上,利用周练和月考的机会,对已复习过的知识进行检测,及时查漏补缺,巩固和提高。并每个单元的重点词汇及短语进行考查。
三.复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高二期末的复习,一部分同学找到了感觉,尤其是完成句子,正在逐步形成句法观,词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巩固,部分同学对英语学习有了信心。但问题也很突出:
1.复习速度慢,课拉不动。一个早自习复习一个单元的词汇完不成,语言点、句型最少两节课,课时训练一节课,两单元一次测试,评讲两节课,一周充其量能复习完两个单元。
2.该记的内容记得慢,忘得快,复习的效率不高。好不容易复习完一个项目,前面的又忘了。
3.所有的的问题可能都是由于一个因素导致:缺乏阅读素养。阅读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起来的,应从高一,或者更早开始抓起。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不是考试有阅读理解题,他们是不会阅读什么的。
针对这些问题,我对复习的方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1.词汇短语带着学生复习,而不是完全让他们自己记。
2.重点词汇句型重新讲,再辅以强化训练,最大限度地落实。
3.提倡课外阅读,哪怕是每天只读一篇文章也好。
虽然困难重重,但我还是会近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做到精讲多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复习策略,争取明年高考取得好成绩。
第二篇:2016高考政治复习备考方案
2016高考政治复习备考方案
高三政治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关注高考,明确高考目标及要求,从整体上系统复习高中政治所学内容,结合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学习和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复习模式。
二、工作重点:
1、认真研究2015年高考文综政治考试大纲、近三年高考试卷、新课程标准,把握高考知识考查范围、高考能力要求、总结高考特点、预测高考动态。
2、做好第一轮高考复习工作,力争考点知识的详细讲解与能力的训练(尤其是主干知识)、知识网络的构建一轮到位。挖掘考点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进行知识的延伸与迁移,关注它们与现实生活、时政热点的联系。并辅助以一定数量的习题训练,力争每节课有练习,目标生的练习每两天详细批阅一次,以达到激活考点知识形成能力的目的。课堂上精讲,留有时间让学生参与思考,做题训练。
3、在一轮复习备考过程中,关注政治学科高考应该具备的十项能力逐一对照与落实到位。
三、备考措施:
1、合理分配时间,高质量完成复习任务。我们政治备课组初步计划政治科目进行三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我们计划从2015年8月开始到2016年2月底结束,任务是完成254个知识考点的详细复习。帮助学生进行各知识点的积累、整理和拓展,让学生储备知识库藏,以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随时取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网络,让学生的知识能够比较系统化,从对知识零散的、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系统的、理性的认识,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政治素养,提高政治学习的能力。第二轮复习我们计划在2016年3月份开始到5月初结束。主要给学生讲重点、抓关键,突破热点,构建专题知识网络,强化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精选或组编仿真模拟试题,组织学生做套题,提高分析试题与解题能力,使学生知识水平和应试能力有一个较大提高,基本与高考要求相适应。第三轮复习我们计划在2016年5月初到时2016年6月2日结束,以学生自查为主要学习形式,以教师辅导答疑为主要授课形式,指导学生自查补缺,回归课本。同时注重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训练,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都能得到有效发挥,开展应试技能、技巧指导。
2、选材恰当,以提高备考的质量。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我们计划在课堂探究问题的选材上主要以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为对象,让学生在积累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感受高考,认识高考,模仿高考,从而探索高考,实践高考,创新高考。在第二轮复习过程中,我们计划在课堂探究问题的选材上主要以本的热点、重点材料为对象,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感悟生活、理解生活、解释生活、分析生活,让高考政治知识点与生活逐步接轨。
3、坚持每周晚自习章节测试制度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要及时进行巩固,我们本计划充分利用学校安排的晚自习每周一测(每周晚自习进行章节测试)、每月一考(根据情况有时是单元、有时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全部检测),并做好分析总结工作,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夯实学生基础,使备考工作真正起到实效。
4、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树立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思想,不轻言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抓好整体教育的同时,做好两类学生的工作:一是尖子生的成绩稳定提高工作。二是抓好临界生特别是偏科生的转化工作,力争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我们计划在每次晚自习测试完后,都要对成绩靠后的学生询问指导。在第二轮复习时更要对临界生的指导。
5、坚持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制度,针对教学问题群策群力,寻找最佳解决方法。
高二政治备课小组
2015年4月30日
第三篇:2009届高考备考复习方案
2009届高考复习备考考案
----2009届高三英语集体备课组徐尉凯
为了有条不紊而又科学高效地组织与开展09年高考备考工作,09届高三英语集体备课组全体教师在高三学年伊始(08年9月20日)圆满结束高中全程教学任务后,经组内双边、多边探讨,共同就三轮复习的具体行动方案达成集体共识。
三轮复习时间长短不同,复习也各具侧重:
9月20日——3月20日侧重基础能力闯关
3月22日——5月9日侧重各项综合能力突破
5月11日——5月31日侧重考试心理和综合应用能力强化
9月20日—3月20日期间:
在带领学生完成英语语法中词法、句法结构梳理的同时,切实落实高中英语全程58个单元知识点的全面整合综合复习,并辅以具针对性和导向性的“专题+小综合”练习的加以巩固。为此,教师得根据所教学平台实际制定出切实、有效、可行而又特别具体的中长期复习方案,并勤于备课、耐心授课、专而全地设置巩固练习,做到工作有条不紊、循序渐进,训练有计划、有针对、有导向、有实效。学生得认真、务实地走好“课前复习—认真听课—勤于练习”三个关键环节。使学生在摸清语法结构和构建知识网络的同时掌握一定解题方法,提高解题基础能力,以便有充分的时间表进行听力、完形、阅读等专项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综合型考试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3月22日——5月9日期间:
严实完成一轮复习与巩固训练后,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和可用的时间也越来越紧。对此,本轮应帮助学生冷静地制订短期复习计划,降低难度,抓基本题、典型题。在听力、完形、阅读、改错、书面表达各项训练中,都应该突出对主干知识的复习;在巩固一轮所构建知识网络的同时,通过各专项专练将其进一步系统化。突出特定语境下词汇型和语法的常涉考点,特别是词汇中一词多义的巩固训练,减少或避免冲刺阶段出现“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同时要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强化专题专项训练,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解题速度及强化信息筛选与判断推理等解题能力。
5月11日——高考前夕
回归基础,保持感觉以从容心态。在一轮基础能力过关、二轮综合能力突破的基础上,高考前夕的五月最重要的莫过于帮助学生找到并保持好良好的语言知识感觉和运用能力感觉,让学生用最充实的自信感来增强考试的自信心。所以在五月下旬直至考前须一整合词汇表、二疏清语法重点难点、三精选精练精析、四精背范文,坚持每天读两篇文章,保持感觉和平静心态。
总之,只要教师信心十足而又耐心地组织学生耐心而自信地执行计划,把握命题者的思路,我们的学生就会符合高考优秀学生选拔的要求。
为此,我们集体备课组全体教师已统一认识:敢于克难攻坚,积极发挥个性、勤于探索创新,最终实现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创新。
考案实施保障措施
集体备课例行条例
教师组织全程复习和监控全程例行条例
教师落实:
一 全组教师统一认识、克难攻坚,发挥个性、探索创新,最终实现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创新
二 复习
1帮助学生梳理清晰的语法结构
2着实落实全程高中教材58单元的语言点全程复习中有针对性和导向性进行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
三考试
1分平台测试(具体情况个例处理)
2试卷制作与周考全程负责
3阅卷细则
师生:
严格规范考试行为与心态
全组教师统一认识、克难攻坚,发挥个性、探索创新,最终实现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创新
集体智慧变成集体行动力
尖子生短板——短板罪人
最大限度将学生推到最高平台
严实的态度和行动
地狱炼狱而后上天堂
逐渐壮大优秀生团队
优生工程:高度关注、全程跟踪
训练决定高度和深度:认清形势、克难攻坚!
教师做到对高考研究有特别深度和广度,能够预测且敢于预测高考试题和趋势。
全组务必始终严实勤奋,克己奉公!
第四篇:2013年高考数学复习备考方案
2013年高考数学复习备考方案
几年来安徽省数学学科单独命题,总的来说,试卷结构合理、难易程度适中,继承和发扬了全国试卷的优点,又有安徽自己的命题特色,符合安徽省招生和考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他们应有的水平,也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为了使我校在2013年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我们分析了近几年我省及各省和全国高考数学试题,经全体高三教师的共同商讨与精心的策划,本学期制定了如下复习方案。
一、去年安徽高考数学试题正确的处理了以下几个关系:
(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能力的关系
试题着眼于能力立意,但没有削弱对基础知识、思想方法的考察,对基础知识、思想方法的考察贯穿于整个试卷,如前5题都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如
均涉及周期函数,但却采用了间接的给出方式,需要考生挖掘题中所隐含的信息,并且体现了对文理科考生的不同要求。
二、对2013年高考的看法
安徽省2013年招生人数增加有限,高考录取率会连续两年走低,约为50%,低于去年,难度继续保持平稳,但选择题难度略有提高,2013年安徽省高考数学命题仍然会坚持“试卷立足于平稳过渡,局部创新"的命题原则.平稳过渡主要表现在:稳在试卷结构、题型题量上、稳在各部分内容及新增内容的分值比例上,稳在难易程度上。继续溶入新的教育理念,汲取新课程中的新思想,强调基础和能力的并存、知识与能力并举,在新旧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突出考查思维、运算、应用等几方面的能力,题型结构与试题难度没有变化,突出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考查,扩展和更新高考命题的重点、热点,加大新教材增加内容的考查力度。
主干知识突出化,数学学科共有130多个知识点,对于支撑高中数学学科的函数,不等式与导数,三角函数与向量,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内容在数学试卷中有较高比例,并达到了必要的深度和高度,从而构成了数学试卷的主体.它们的考查题型与方式不断更新,始终占据着高考试卷的突出位置。
学科知识综合化,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设计试题,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有利于考生展示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有利于考生从不同角度切人,形成多种解法,为考生的解题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思想方法主导化,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髓,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是高考数学命题多年来所坚持的方向.近几年的数学高考十分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并贯穿于整个试卷中。
新增内容工具化,新课程教材的新增内容为:简易逻辑、向量、概率与统计、导数这些内容给高中数学增添了活力,并提供了更多新的研究方法.如导数工具的引入与广泛运用,大大拓展了函数的研究范围;向量工具的引人,使得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与代数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应用问题生活化,前几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数学试题中,数学应用问题多以药物检验、射击、课程考核、数学竞赛、煤矿安全等为背景,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课本、贴近问题的实际,逐步形成了有数学内涵和教育功能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命题风格,体现了“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命题原则。
高等数学初等化,近年高考数学加强了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以紧密联系中学数学的素材为背景,设计试题,来考查学生潜能的命题基本思路,特别是学生进入高校后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如重点考查函数性质的描述、向量的应用、数列求和以及随机分布等内容.除此以外,将高等数学中的基础知识直接引用,以创新题的形式考查,如函数凸凹性与中值定理知识等.解题方法高等化,初等数学方法注重技巧,往往陷入:“偏、难、怪”的泥淖,而高等数学方法注重程序(通法),淡化技巧.数学新高考更注重解题方法高等化。
1、三角函数
文科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要求,由了解提升为理解,理科也是这样。文理科对三角函数图像的要求从了解提升为理解,提醒考生在复习中应做到熟练地画出三角函数图像,解决诸如,对称中心、对称轴、周期、单调区间等问题,在解答题中,要注意利用三角恒等式进行化简及函数三个性质的考查。
去年安徽卷三角函数约占10分,低于前年,属考查的主干内容之一。去年各自主命题省市的三角函数考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与三角函数单调性有关的问题;与三角函数图像有关的问题;应用同角变换和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及化简、证明等问题;与周期性和对称性有关的问题;三角形中的问题.三角函数突出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考查,三角变换的难度有所降低,同时,以三角形为载体,以三角函数为核心,以正余弦公式为主体,考查三角变换
及其应用的能力,已成为考试热点.2、向量
去年安徽卷向量考查一题,与空间几何结合,考查向量的基本运算,向量是新增的重点内容,它融代数特征和几何特征于一体,能与三角函数、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自然交汇、亲密接触.在处理位置关系、长度、夹角计算上都有优势,向量作为代数与几何的纽带,理应发挥其坐标运算与动点轨迹、曲线方程等综合方面的工具性功能.2006年,不少省、市有这方面的匠心独运的试题,而我省的高考卷中,仅有第6题和第14题两个基本题.第19题立体几何虽可以运用向量解法,但传统方法也较简单,无法凸现向量的价值,没有出现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题,向量运用没有新动作.因此加大对向量的考查力度,充分体现向量的工具价值和思维价值,应该是今后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向量和平面几何的结合是高考选择、填空题的命题亮点,向量不再停留在问题的直接表达水平上,而与解几、函数、三角等知识有机结合将成为一种趋势,会逐渐增加其综合程度.3、函数与导数
从去年安徽省自主命题的内容看,函数考查力度加大,特别是文科,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有向抽象函数发展的趋势.函数的图像应注意平移、伸缩变换与对称变换的利用,注意函数的对称性与函数值的变化趋势.要重视函数的最值与反函数的新题型.函数的导数作为研究函数性质的一种新工具,在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等方面有着传统工具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函数与导数的结合是高考的热点题型,如江苏卷以立体几何为背景设置了以函数为主体,与导数综合的应用题,福建也设置了函数应用题。2006年导数应用型试题的出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因为三次函数的导数是二次函数,所以对三次函数的命题也是有可能的.导数与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综合,可以命出有特色的试题,也应加以重视.4、立体几何
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诸如空问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与证明,线面之间角与距离的计算,尤其是以多面体和球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与计算,仍然是立几考查的重点.由于空间量的引入,更为传统的立体几何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几何推理运算化开辟了新的途径,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更使繁杂的立体几何问题的解决变得思路流畅,从而形成了数形结合的又一大亮点.立体几何试题往往有传统解法和向量解法两种,近几年高考命题时向量解法.和传统解法各占50%,模型也多样化 如台体.5、解析几何
解析几何的重点仍然是圆锥曲线的性质,包括:直线的倾斜角、斜率、距离、平行垂直、点对称、直线对称、线性规划有关问题等等.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以及轨迹问题,仍然以考查方程思想及用韦达定理处理弦长和弦中点为重点,常考常新.坐标法使平面向量与平面解析几何自然地联系并有机结合起来。相关交汇试题应运而生,涉及圆锥曲线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也是命题亮点.6、数列与极限
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Sn和an之间的关系等都是经常考查的重点,需要灵活掌握、应用.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而不等式是深刻认识函数与数列的工具,三者综合的求解题与求证题是对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双重检验,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新热点.递推数列的考查也有加大的趋势,试题往往以比较抽象的数列入手,给出数列一些性质,要求考生进行严格的逻辑论证.找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或证明数列的其他一些性质,考查学生思维能力与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一些基本的方法如错位相减,迭代法也常考常新.7、概率统计
排列组合与概率统计是近代数学的重要分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是数学应用考查的主流题型,且对随机变量考查的深度与难度有明显加强的态势,分值超过其所占课时的比重.这部分考查内容包括:二项式定理的运用;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在选择题填空题中,抽样的方法是重点,在解答题中,排列、组合与概率是重点.其考查方式往往以排列组合为基础,着重考查学生应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科考查重点为等可能事件概率题型、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题型、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题型、独立重复试验概率题型,以上四种与数字特征计算一起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构成一道综合题,属于容易题。;文科以等可能事件、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求法为主.,文科卷以“抽样”相关内容为题材设计试题,正是我们极易忽视的考点,所以要考纲要求复习,不能猜题,押题。
8、不等式
不等式作为一种工具广泛地应用在涉及函数、数列、解几等知识的考查中,历年各地高考卷多次考查不等式,2005年安徽使用的全国卷I的理科压轴题的不等式证明题,还难到了不少考生.但2006年安徽卷不等式受冷遇.未见单独不等式试题,2007年安徽考了一些基本的不等式,如简单的指数和对数不等式,也提醒我们不能随意猜题押题,要按照考纲要求进行系统复习并在今年复习中对不等式引起重视.不等式重点考五种题型:解不等式(组);证明不等式;比较大小;不等式的应用;不等式的综合性问题.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不等式性质、解法及均值不等式.解答题一般都是在与其它知识的交汇中考查含参量不等式的解法或与数列、函数综合的不等式证明.9、新信息迁移题、探索性试题、高等数学初等化题
“新信息迁移题”主要通过学生观察、阅读理解所定义的新概念、新运算,从中获得解题所需知识、信息,并立即将其综合应用到实际解题过程中,考查其阅读理解、知识迁移能力和后续学习的潜能.2006年的新信息迁移题在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中频繁出现,2007年出现又偏少。高等数学下放题“数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竭力倡导的一种研究性学习方式,近年来,高考明显加大了对学生直觉猜想、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等重要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考查力度,由归纳得到猜想,由类比发现新知等试题都有较高的能力要求,对阅渎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代数推理能力及归纳猜想、类比发现等创新意识均有较高要求,旨在进一步考查学生后续学习的潜能,提高试题的区分度,一般作为作为压轴题出现。
10、创新题型
新课程的实施特别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在高考中如何体现和考查,是摆在命题者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在知识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是2006年各地高考题的一大亮点.两个不同的数学知识点如何交汇,为什么可以交汇?引起交汇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下面仅从引起数学知识交汇的几个“关键词”来探究一下,以引起注意。
①“周期”——引起三角与数列交汇
周期是三角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而在数列中有一种特殊的数列叫周期数列,把两者交织在一起,使考查的问题新颖别致,有效地反映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②“角”——引起向量与三角交汇
平面向量中的夹角是引起向量与三角交汇的主要因素,它把向量与三角函数有机地综合在一起,使三角问题得以充实与加强,有效地考查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③“几何”——引起向量与解析几何的交汇
向量具有“数”与“形”的双重功能,而解析几何的本质是利用“数”去研究几何问题,“几何”是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有效地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④“坐标”——引起向量与数列交汇
向量中引进坐标形式,其目的是显示其运算功能,若把坐标点列化,则易与数列交汇,由向量与数列交汇而出现的问题形式新颖,极易体现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试验次数”——引起概率与数列交汇
概率是某一件事发生的频率的极限值,它是基于大量实试的基础上产生的结果,“试验次数”是概率的基本特征,它可按次数的顺序把试验结果排列成一列数来反映事件发生的规律,正由于这方面的原因,把概率与数列交汇于一起是顺理成章的事。
⑥“函数”——引起数列与导数交汇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数列中好多问题都可以转化为函数问题解决,而导数是处理函数问题的重要工具,所以数列很容易与导数交汇。
⑦“点列”——引起数列与解析几何交汇
数列与圆锥曲线的交汇是近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引起交汇的主要因素是“点列”,点列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点”是解析几何的基本元素,另一方面“列”是数列的基本特征,把两者结合起来,能多角度考查学生驾驭数学知识的能力。
⑧“切线”——引起导数与函数、解析几何交汇
导数的引入对研究函数和几何中的切线带来便利,从而使切线为导数、函数、解几的整合提供了方向,通过切线把这三者完美地交汇在一起,出现了大量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试题,体现出现行高考稳中求新的特点。
“新信息迁移题”闪亮登场,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理解所定义的新概念、新运算,从中获得解题所需知识、信息,并立即将其综合应用于实际解题的过程中.这类题能较好地考查阅读理解、知识迁移能力和后续学习的潜能。
三、复习策略
1、全组教师认真研读考纲,注意研究近年来的、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以及今年自主招生的高校的考试题。考纲是高考法规性文件,是命题的依据,尤其要注意的考纲调整的内容理解。把往年高考试题与高考考纲以及省《考试说明》结合起来研究,对于我们吃透高考题,进一步挖掘高考题的复习功能,把握备考的难易尺度,提高备考效率有很大的作用。高考的考试说明对整个高考复习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对高考考试说明作全面细致的研究,力求作到以下几点:
(1)明确整个考试说明要考查的知识点。
(2)明确那些知识是降低要求或不作要求的。例如,求函数的值域要求很低,但不少复习资料在这方面搞得很复杂;解无理不等式,现在高考不作要求;复数较过去大大降低要求。
(3)明确哪些是重点要求的内容。如:求函数的单调性是必考内容,也是重点内容,函数是一重点要求;立几、解几考试的要求都高于教材;数列问题要求较高。
(4)明确对数学能力的考查要求。
(5)对一些基本内容,教材内容,考试要求,试题难度延伸。
2、加强训练过手, 重视归纳总结例题和习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高考第二轮复习即将开始,必然要做大量的练习, 在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明确练习的目的 , 各章、各节练习的知识技能、方法是什么 , 自己是否掌握 , 通过练习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还有什么遗漏 , 方法技巧上还有什么不足 , 要作有自的的练习。注意练习后的反思:每次练习后适当反思回味 , 体会这些练习的内容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 , 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比数学技巧更重要 , 复习中要对一些通性、通法进行提升, 淡化特殊技巧。继续注重夯实基础,发挥例题、习题在知识、方法上的示范性,注意解题的规范训练。进一步强化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应用,淡化技巧。重视解题指导,注重一题多思,一题多变,养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从同一个角度看待不同的问题的习惯,横向联系,纵向发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注重解题过程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与渗透;在理性思维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新课程非常推崇的数学教学模式:还要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认真改错, 不论是平时作业或高考复习中的定时练习、模拟考试, 做完后要认真改错 , 通过对自己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的纠正, 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知道, 学生平时坚持认真改错, 能力提高得快, 反之则练习效果差, 能力提高得慢.而要做到认真改错, 是一件即容易又很难的事, 这涉及到学习的认真程度、恒心, 也就是态度情感价值观的问题。
3、把握复习难度,摒弃题海战术
纵观近三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越来越“朴素”,既没有艰深的知识,也无冷僻的技巧,许多题目取材于课本的基本题或基本题的改造题,即使综合题也是由若干基础知识的组合加工而成。今年高考结束后,我们常听到如此感言:题目做多了并没有占多少优势!少做十套卷子也能考这些分数,早知这样,真的不要“杀猪用牛刀啊”。由此可见在高三阶段复习时,要排除各种复习资料的干扰,抓去主干知识强化复习,做到主干知识要精,新增内容要熟,不追求题海,但要做一题通一片,题目做完后要及时得总结反思,反思解题过程的来龙去脉,反思此题和哪些题类似或有联系及解决这类问题一般规律,反思此题有无其它解法,反思做错题的原因,从而不断提高练习的质量,提高其思维品质.此外,练习要有“度”,减少重复训练,跨出题海教学,要避免低认知水平上大运动训练,无休止地加深拓宽,尤其要避免“喜新厌旧”、一天到晚找“高、精、尖”的、最好是别人没见过的题目去做,试卷一张紧接一张,铺天盖地,学生负担苦不堪。实践证明,目前的高考复习,只要相信自己,相信学生,见好就收,定有汇报。
4、从平时起培训一定的应试技巧、应试必理, 高考实际上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 , 除了必备的知识、技能之外,考试技巧、应试心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考试技巧包括对各种题型的处理方法 , 合理的简化解题方法, 试卷的书写表达 , 中档题目如何不失分、难题如何多得分。
考试心理包括以平常心态参加考试, 克服考试的急燥、畏难心理 , 当试题有难点卡住后 , 如何调整解题次序 , 如何克服这些难点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影响。
考试技巧耕心理的训练不能仅仅在考试前谈一下就行, 良好的考试技巧、考试心理必须从平时的定时练习、模拟考试中开始训练, 才能逐步形成。
总之, 高考复习的策略应是强调双基, 提高能力 , 以中低档题为突破口, 全面复习, 使学生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
第五篇:2014年_九年级英语复习备考方案
2014年九年级英语复习备考方案
为了更有效地搞好初三年级英语教学及考前复习,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特结合学校的工作安排和要求,拟好中考备考方案
一、新授阶段(2014年3月初)
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学计划及进度到今年3月初完成初三学年新课的教学。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好这一学年的词汇、短语、语法及相关语言的学习。
二、复习阶段(2014年3月中旬到6月初)根据近几年中考试题特点,英语的学习规律及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情况,确定了“三轮复习法”作为总复习方案,做到着眼全面,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把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系统全面又有所侧面的复习,能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所学的知识考出优异成绩。
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复习(2014年3月初到5月初)
针对学生对已学基础知识部分已遗忘的共性,本着“立足于教材”和“温故知新”的原则,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使学生从零散知识的学习自然过渡到知识的系统归纳上,使基础知识更加条理化,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在这一阶段我计划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知识点,讲透语言知识点的运用,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同时重点把握基础词汇、词组、句型,加强语法归纳与练习。要求同学们天天坚持按计划复习课文知识,勤记单词、词组、句型和要点,对于固定词组和习惯用语要背诵并能够默写,并不断通过反复练习,采取归纳总结、对比等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在教材整体处理及时间分配上,3月中旬开始总复习,先七年级开始,每一个单元一个课时,根据复习提纲,让学生对照着去复习。同时在课上再按时态等把语法总结复习一下,再针对学生的一些薄弱知识编写一些练习给学生加以练习。
2.第二阶段复习(2014年5月初到5月中旬)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针对中考题型进行强化练习,提高对各种题型的解题能力。结合我市的中考题形,对听力、单项选择、阅读理解、词汇运用、动词填空和书面表达等进行专项练习,并把重点放在学法的指导、解题技巧的点拨上,引导学生了解、熟悉各个题型的特点,强化分类练习。
(从现在开始,就必须要求同学们利用边角时间,天天进行15分钟的听力练习。练习时,要注重练习自己猜测听力材料内容的能力,捕捉重点细节的能力,抓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能力,正确辨别人物态度与感受及他们之间关系的能力。同时,还要精听与泛听相结合。
中考出现的阅读理解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题型。在进行练习时,应采取以下几步:
1、略读,了解文章大意。
2、带着问题,在原文中寻找答案。
3、对疑难问题进行仔细推敲,找到依据,确定正确答案。
4、再次回顾文章内容,确保万无一失。同学们可天天坚持做一篇阅读理解,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中考要求同学们能够运用学过的句型、短语和语言功能表达一定的意义或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复习期间要练习良好的写作方法,多进行看图写话、按中文提
示写作等练习,并不断总结改进。在练习写作时要留意先分析题材、体裁,领会要求,留意人称的正确使用,不漏掉要点,用自己最有把握的语句表达出来,避免使用复杂的长句,留意调整句式与顺序。最后要检查是否有拼写、标点、时态等方面的错误.同时,同学们天天背诵或摘录几句或几段,揣摩它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并且规定自己每周至少写二至三篇限时作文。总之,有了积累和练习,中考中的各类题型,特殊是阅读理解完型填空和写作这些在中考中占有绝对分值且带有趋分度的部分,到中考时,就会得心应手了。)
3.第三阶段复习(2014年5月中旬到6月初)
在第一、二轮复习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练习,以学生为主,对所复习的知识重新整理,归类把握,查漏补缺。通过精心设计的综合练习,彻底消除学生的模糊意识,强化考点。让学生互相阅卷,开展讨论,不懂的或不清楚的问题再由老师最后定夺,加深印象。
4.模拟练习(2014年6月初后的一个星期)
模拟练习是考前大练兵,是中考前的大热身练习阶段。运用一些模拟题,模拟考试时间、考场要求、答题方式等,对学生进行应考、应试技巧的练习,培养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应变能力。
5、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做好考前心理辅导(2014年6月13日考前一星期)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同学们会感到学习任务重了,压力很大,特殊是一些英语学习困难的同学,更感到不知所措。我们应当针对具体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心理辅导,排除他们的紧张心理,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寻找适合自己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还要让同学们明白,九年级英语复习的起始阶段的重点是对所学过的知识的复习梳理,是对旧知识把握程度的检验和提炼。事实上,这是为同学们英语复习提供了一个重新整理,分类归纳,查缺补漏的机会。假如能让同学们意识到初始阶段复习的重要性,在新学期伊始为自己量身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抓住复习好时机,主动配合老师完成每一项复习内容,有信心参与,有针对性地进行旧知识练习,自觉完成知识内化过程。这样就会渐渐地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减少了,学习变得轻易了,知识内容的积累增加了,成绩提高了,学习也快乐多了。在考前十天左右,再不断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加强必胜信心的教育,紧张的心理自然也就消除了。
三、备战2014年中考复习策略
(一)中考英语复习备考是一个科学系统的过程,也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我们只有统筹规划,周密安排,切实落实,才能使复习达到预期效果。
1、第一轮:系统梳理
知识巩固:面要宽,点要全,以点带面,对初中所学知识进行整体横向梳理。复习形式:课本梳理
鼓励学生:一轮是一次飞跃机会。
协调教师:合理分工,精心备课,共享资源,共同进步。
2、第二轮:专项训练
•专项复习两步走:语法纵向梳理,题型专项提高
•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应试技巧点拨
•教师:合理分工,专人专项精备课,共享资源,共同进步。
•语法纵向梳理:根据中考说明中《语法项目表》出现的重点语法项目,帮学生梳理,注重基础语法点在语境中的应用,弱化模棱两可的语法知识。
3、第三轮:分块强化
根据中考题型,强化答题技能,巩固和训练学生对题型的熟悉和应对。
①听力②单项选择③完形填空④阅读理解⑤词汇运用⑥ 情景交际⑦书面表达
四、备战2014年中考复习策略
(二)加强研究
① 研究自己---知己: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心中是否有课标、教材和学生。② 研究学生---知生: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能力和发展情况。
③研究中考---知考:对照课标和考纲,研究中考变化趋势(找规律、共性、趋势、变化和差异)
④研究方法---知法:各种题型解题方法、技巧。
⑤研究练习---知练:考题精选、精练,加强有效性
科学备考,做好三研:研究中考试题——分析2011、2012、2013中考真试题 • 研读《课标》《考试纲要》——2014中考命题原则,命题趋势
• 研定授课方案——新课方案、复习方案
教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
五、备战中考教学建议
1.帮助学生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坚持到底
1)坚持每天大声读认真听,体会语言的使用性。大声读可以巩固知识,同时也锻炼听力,盲听和精听的有益结合,可增加学生的语言感觉。
2)做好知识整理。错过的题,有选择性的分类记入摘抄本。
2.老师要提高课堂效率。认真备课,每堂课重点、难点要烂熟于心,密切注意学生反映,及时调整授课方式。课堂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情趣性,使学生爱上英语课,争取课上让学生记住大部分内容,课下进行巩固练习。而且,从考卷反映出,不可整堂课灌输语言点,要注意能力的培养。
以学论教、以错定教
——教学反思常问五个问题
学生该听的听了没有?
学生该做/练的做/练了没有?
学生该想的想了没有?
学生该说的说了没有?
学生该写的写了没有?
改变教学只为应试的模式,重视学习过程
• 在难点问题上,改变只顾自己讲解的状况,站在学生视角,通过问题预设、任务预设给学生搭建脚手架,降低语法讲解难度,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更应着重帮助其掌握最基础的语言知识,对其组织一些循序渐进、难度要求相对较低的语言练习活动,从而保护其学习积极性。
2.改变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和策略
• 少讲解,多给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使之在“用”中学英语,在“学”中用英语。
• 复习课避免低层次的重复操练,避免使用传统的演绎式语法教学策略。
3.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
• 以阅读为纲加强综合能力的训练。阅读紧靠学习教材中的课文使远远不够的,《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是:五级学生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
• 使学生从“要我读”变为“我要读”,把阅读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 多关注语篇学习,掌握阅读技巧,在不同的情景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并进而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 教学中要选用适宜的阅读材料,所选材料要与《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所要求的合格初中毕业生的英语学业水平的要求相当。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