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总结
高二历史工作总结
本学期,根据学校高效课堂的研究目标,我把教学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备课方面。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备课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在备课上下功夫,对于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将本学期我在备课方面得到的一些收获与心得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立足教材,制定合适目标
在备课之前,我先通读教材,弄清楚每个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然后开始备课。备课的一般流程是先精研教材,然后阅读教学参考上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接着做每课的训练题,参考网上下载课件,在融会贯通之后,再设置教学目标和理清教学流程。关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本学期我主要集中精力在知识目标的设定,而对于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设定则几乎忽略。但从这两年的高考来看,更突出的是考查学生在新情景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下学期这方面必须加以改进。
二、研究学情,更新教学方法
备课过程中我注意研究学生学情,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更多的采用引导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得出结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力的培养。丰富课堂内容,补充课外知识,联系社会实际,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极力避免教学的模式化、固定化,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主动性。
三、加强学习,完善知识网络
现在的高中历史教材将整个历史按照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和整理,打破了传统教材按时间顺序编排的体例,并且历史教材上出现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很多,在备课时,每一课教学参考上的知识补充拓展都是我必 1
看的内容,碰到一些比较陌生的内容,我会上网搜索,翻阅大学教材,或者主动向米老师和田老师请教,务必弄明白,弄透彻,在这个基础上再开始备课。总之,加强学习,完善知识网络,弥补知识的漏洞,极力避免被学生问倒的情况出现。
四、齐全环节,流畅教学过程
在备课时,我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特别是导入和过渡,好的导入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热情,好的过渡则能让教学过程更为流畅,圆转如意。
在这里,我想重点说一下我准备在下学期推行的一个措施,关于板书的措施。自从多媒体课件盛行以来,我们更多的借助多媒体课件,上课时有很多时候,一节课黑板上一个字都不写,基础好、注意力集中的学生能够跟上老师的思路,但还有很多学生上课时就比较茫然,有时候连学习的内容都找不到,或者学完一节课,糊里糊涂,不知道学到些什么。鉴于这种情况,我准备采取两个措施,一是强化预习,二是在上课之前,将知识结构写在黑板上,既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也方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思路,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强化预习,学生也要积极准备
加强预习,有助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这是早有定论的事实。本学期,我曾在几个快班布置了预习的任务,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如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时间不够,历史是副科,不重视等等,效果很差,后来不了了之。让学生根据课本先自行解决,将教材变为一个个的材料阅读题,从中阅读、提炼必要的信息,既提高课堂的效率,又锻炼学生的能力。
总之,一个忙忙碌碌的学期已经过去,既充实,也有遗憾,下学期我将继续在教学研究方面努力,多钻研,多思考,努力的提高自己。
第二篇:历史总结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这学期我担任九年级历史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一方面,由于我校地处边疆贫困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刚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同学们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有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不浅。
为了调动初中学生学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构建了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创新模式,打破了过去以一张试卷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模式,进行了多元化指标体系的探索。它在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的原则下、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选择开放性的考试内容,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开放式考试在某些问题上不强调评价标准的一致性。鼓励提出独特、新颖的观点。具体形式是:①写历史小论文,②制作历史小报③制作历史小画报④历史小制作等。每学期初,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种考试形式,学生在制作开放式考试作品中,融入了他们的智慧和创新,例如制作历史小报时,就必须通过翻阅本学期的教材,概括出小报的主题,再进行文字组织和版面设计,可以是手工制作也可以用电脑制作。凡此种种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颖的,都是创新。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因为历史的特殊情况,学生在不断学习中,会出现好差分化现象,差生面扩大,会严重影响班内的学习风气。因此,绝对不能忽视。为此,我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我把这批同学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第二组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因此,除了课堂效果之外,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上课时,我坚持课后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即时消化。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好里堡镇中小学校
教师:由国权
2011年12月
第三篇:历史总结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1、隋朝的建立?
北周末年,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建立隋朝,地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灭掉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1、隋文帝的功绩?
1)励精图治,2)改革制度,3)发展生产,4)注重吏治,国家出现一些安定的局面,5)人口有的幅度增长,6)储集的粮食、布匹供政府五六十年开销。
3、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时间、地位、意义?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时间:从605年到610年。地位: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意义: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二课 贞观之治
4、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隋朝灭亡的原因:暴虐无道)
4、唐太宗采取了哪些措施形成了贞观之治?
1)吸取隋亡的教训,2)轻徭薄赋,3)重视发展生产,4)注意“戒奢从简”,5)合并州县,6)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任用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6、什么是贞观之治?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称当时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 开元盛世
7、武则天采取了哪些措施形成了“开元盛世”?
1)善用贤才,2)戒奢从简,3)重视发展生产,4)重视地方吏治。
8、什么是“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四课 科举制的创立
9、科举制诞生的标志和作用?
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作用: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
10、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及功绩?
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武则天:1)开殿试,2)设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11、科举制创制的意义? 1)改善了用人制度,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工读书的风气盛行,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第五课 和同为一家
12、唐朝时如何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第六课 对外友好往来
13、为什么世界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因为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
14、列举唐朝对外通好的条件?。。。
15、列举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成就?
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
第七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16、概括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特点?
李白:豪迈奔放、清新飘逸,人们称他为“诗仙”。白居易:气魄雄浑,沉郁悲沧,人们称他为“诗圣”,他的“三吏”,“三别”被后人成为“诗史”。
第四篇:历史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工作总结
李琦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按照学校的各项要求,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为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历史课,就连以前极讨厌历
史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不但听初中的,也听高中的。做到边听边学,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书店、到图书室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第五篇:历史总结
七年级(2)班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16年——2017年学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陈礼宾
时间过的很快,一个学期又结束了。本学期我担任了七年级(2)班的历史教学。在这里我对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本册教材是岳麓书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五个单元,每单元3—7课不等,五个单元共20课。每一课课前有课文提示,它虽然很短,但内容却是这一课学习中最重要的。关于课文的正文,你会发现有宋体字叙述的内容,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小字叙述的内容,是我们的阅读内容,也是帮助理解内容的。在课文中还安插了许多有趣的图片和地图,以及那些小框框里的善思、博闻、明理等,令我们对所学内容更感兴趣,引导我们去思考更多的问题。
通过对本册教材的内容分析,我们发现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大的不同,这对任课教师来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一个学期的历史教学,我的感触是很深的
首先谈一下自己认为做的好的方面:
一、注重研究教材。对每一篇课文在上课前都做了深入的研读,并翻查了大量的资料,力求在给学生一杯水的时候自己能够有一桶水,力求把课文上得生动有趣,学生爱听。
二、认真备课。不光是备教材,更是注重备学生。新课标的精神之一就是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这首先就要体现在备课上,根据不同的个体设计相应的教案。力求做到不光要因材施教,更要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去点拨引导。
三、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新课标精神讲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光要以学生为主体,还要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只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对过去、现在、未来有一个具体的、理性的认识,让他们参与到历史研究中来,培养他们的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以上四点,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做到了。只不过在深度与广度方面可能还不够,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最更遗憾的是记性不好,有时知识性的衔接不连贯。
下面来谈谈本学期自己认为做得不够好的几方面:
一、上课时有时后会好高骛远,脱离中学历史教育实际,超出了中学生思维水平,这样不仅让学生没听懂本课内容,也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起到不良影响。
二、信口开河,离题万里。有时候针对一个历史事件一讲就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学生爱听,但一节课下来教学任务没完成,重点也没体现出来。
三、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上课时生怕会遗漏知识点,眉毛胡子一把捞,这样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对于本课的内容也印象不深。
四、探究与实践课没有积极开展起来,新课标精神中是很重视探究与实践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找借口予以推掉。
以上几方面是本人在这个学期中做得很不好的地方。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会改正的。
总之,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历史教学,收获很多,感悟也很多。通过努力,本学期期末考试良好。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