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坑分类标准
2014年天气 晴
根据基坑(槽)支护结构周边环境条件基坑工程分为3级,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应根据工程情况选用相应的安全等级。当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或开挖深度大于10m,或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以及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严加保护的基坑属于一级基坑;当基坑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时的基坑属于三级基坑;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如果基坑周围已有的建筑、设施(如地铁、隧道、城市生命线工程等)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这些要求。
基坑(槽)土方工程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当设计有指标时,以设计要求为依据,如无设计指标时应按表1-5的规定执行。
基坑变形的监控(mm)
基坑类别支护结构墙顶位移支护结构墙体最大位移地面最大沉降 一级基坑305030 二级基坑608060 三级基坑80100100
第二篇:建筑标准分类
甲类(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
乙类(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
丙类(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甲类、乙类、丁类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
丁类(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
第三篇:压力容器分类标准
压力容器类别及压力等级、品种的划分
A1 压力容器的分类 A1.1 介质分组
压力容器的介质分为以下两组,包括气体、液化气体或者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
(1)第一组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化学介质,易爆介质,液化气体。
(2)第二组介质:除第一组以外的介质。A1.2 介质危害性
介质危害性指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因事故致使介质与人体大量接触,发生爆炸或者因经常泄漏引起职业性慢性危害的严重程度,用介质毒性程度和爆炸危害程度表示。
A1.2.1 毒性程度: 综合考虑急性毒性、最高容许浓度和职业性慢性危害等因素。极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小于0.1mg/m3;高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0.1~1.0 mg/m3;中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1.0~10.0 mg/m3;轻度危害最高容许浓度大于或者等于10.0 mg/m3。
A1.2.2 易爆介质: 指气体或者液体的蒸汽、薄雾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混合物,并且其爆炸下限小于10%,或者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20%的介质。
A1.2.3 具体介质毒性危害程度和爆炸危险程度的确定 按照HG 20660—2000 《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确定。HG 20660没有规定的,由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参照GB 5044—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的原则,决定介质组别。
A1.3 压力容器类别划分方法
A1.3.1 基本分类
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应当根据介质特性,按照以下要求选择划分图,再根据设计压力p(单位MPa)和容积V(单位L),标出坐标点,确定压力容器类别:
(1)第一组介质,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见图A-1;(2)第二组介质,压力容器类别的划分见图A-2。
图A-1 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图—第一组介质
图A-2 压力容器类别划分图—第二组介质
A1.3.2 多腔压力容器类别划分
多腔压力容器(如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夹套容器等)按照类别高的压力腔作为该容器的类别并且按该类别进行使用管理。但应当按照每个压力腔各自的类别分别提出设计、制造技术要求。对各压力腔进行类别划定时,设计压力取本压力腔的设计压力,容积取本压力腔的几何容积。A1.3.3 同腔多种介质压力容器类别划分
一个压力腔内有多种介质时,按照组别高的介质划分类别。A1.3.4 介质含量极小压力容器类别划分 当某一危害性物质在介质中含量极小时,应当根据其危害程度及其含量综合考虑,按照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决定的介质组别划分类别。
A1.3.5 特殊情况类别划分
(1)坐标点位于图A-1或者图A-2的分类线上时,按照较高的类别划分其类别。
(2)本规程1.4条范围内的压力容器统一划分为第Ⅰ类压力容器。
A2 压力等级划分
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划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四个压力等级:(1)低压(代号L)0.1MPa≤p<1.6MPa;(2)中压(代号M)1.6MPa≤p<10.0MPa;(3)高压(代号H)10.0MPa≤p<100.0MPa;(4)超高压(代号U)p≥100.0MPa。
A3 压力容器品种划分
压力容器按照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具体划分如下:
(1)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釜、聚合釜、合成塔、变换炉、煤气发生炉等。
(2)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等。
(3)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的压力容器,例如各种分离器、过滤器、集油器、洗涤器、吸收塔、铜洗塔、干燥塔、汽提塔、分汽缸、除氧器等。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R0004-2009
(4)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容器,如各种型式的储罐、缓冲罐、消毒锅、印染机、烘缸、蒸锅等。
在一种压力容器中,如同时具备两个以上的工艺作用原理时,应当按工艺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来划分品种。
第四篇:汽车分类标准
汽车分类标准
目前,我国汽车分类标准比较混乱,汽车生产销售市场上没有统一的车型分类标准,就连国家各管理部门中,对于汽车的分类也不能做到整齐划一。
我国汽车分类旧标准(GB/T3730.1-88)是1988年制订的,分为三大类,即载货汽车、客车和轿车,各类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了细分类,具体为:
轿车按照发动机排量划分——
有微型轿车(1升以下)、轻级轿车(1-1.6升)、中级轿车(1.6-
2.5升)、中高级轿车(2.5-4升)、高级轿车(4升以上);客车按照长度划分——
有微型客车(不超过3.5米)、小型客车(3.5-7米)、中型客车(7-10米)和大型客车(10米以上);
货车按照载重量划分——
有微型货车(1.8吨以下)、轻型货车(1.8-6吨)、中型货车(6-14吨)、重型货车(14吨以上)。
新的车型分类是在参考GB/T3730.1-2001和GB/T15089-2001两个国家标准,它大的分类基本与国际较为通行的称谓一致,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由于各国在车型细分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对于乘用车
和商用车之下的细分类是按照我国自身的特点进行划分的。新分类具体情况描述如下:
乘用车(passenger car)在其设计和技术特征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和/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
与旧分类相比,乘用车涵盖了轿车、微型客车以及不超过9座的轻型客车,而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全部不属于乘用车。有一类特殊情况,即我们考虑部分车型如金杯海狮同一长度的车既有9座以上的,又有9座以下的,在实际统计中,该车均列为商用车,在以下商用车的解读中不再重复叙述。
乘用车下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多功能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四类。
商用车(commercial vehicle)在设计和技术特征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并且可以牵引挂车。乘用车不包括在内。
相对旧分类,商用车包含了所有的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在旧分类中,整车企业外卖的底盘是列入整车统计的,在新分类中,我们将底盘单独列出,分别为客车非完整车辆(客车底盘)和货车非完整车辆(货车底盘)。商用车分为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共五类。
GB/T3730.1-2001新国标将汽车分为乘用车(不超过9座)和商用车。乘用车下设11种类型,分别是普通乘用车、活顶乘用车、高级乘用车、小型乘用车、敞篷车、仓背乘用车等;商用车分为客车、货车和半挂牵引车。其中,客车有8种类型,分别是小型客车、城市客车、长途客车等;货车有6种,分别是普通货车、多用途货车、全挂牵引车等。按规定,这份国标是汽车行业的“通用性分类”,适用于一般概念、统计、牌照、保险、政府政策和管理的依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目前采用的车型分类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类,乘用车分为基本型乘用车、多功能乘用车、运动型乘用车和交叉型乘用车;商用车分为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据介绍,协会原本计划废止标准中“轿车”的分类,但考虑到“轿车”这个词在我国使用广泛,为了避免混乱,在现行分类时将过去人们认为属于轿车的车型归在“基本乘用车”的类别中。
在税收方面,新国标也逐渐成为通用的标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去年将消费税进行调整时,将小汽车分为了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两个子目,但具体分类仍然使用了排量的细分方法。其中,对乘用车(包括越野车)适用了六档税率,即小于1.5L(含)、1.5~2.0L(含)、2.0~2.5L(含)、2.5~3.0L(含)、3.0~4.0L(含)和4.0L以上。
由于历史沿袭的问题,很多管理部门的车型分类依然延续了老的汽
车分类方法。例如,公安交管部门进行机动车登记时,按照《机动车登记工作规范》,将汽车分为载客汽车、载货汽车、三轮汽车、低速汽车。
交通部在征收养路费时,根据《养路费征收管理办法》,按照车辆吨位大小进行收费。以北京为例,养路费按载重量计算,家用轿车1个座位为0.1吨,载重量一般按0.5吨计算。而在收取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时,交通部又以客车座位和货车吨位进行分类,收取费用。
第五篇:产品分类标准
行业标准
中国ECR委员会
PRODUCT DEFINITION AND SEGMENTATION
产品定义及分类
1. 目的:
“产品定义及分类标准”致力于为零售商品设立标准的品类定义和分类,使不同商业企业和制造企业采用相同的品类定义和分类,从而促进市场的标准化和各方的协作。该标准的使用将方便消费者选择商品和购买商品,提高商业企业商品管理的效率和业务决策,促进商业企业与制造企业在品类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合作,并为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
2. 意义:
-方便消费者选择商品和购买商品:“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帮助零售商选购符合目标顾客的商品、科学地陈列商品,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提高商业企业商品管理的效率和业务决策。“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帮助零售商根据自己的定位决定品类结构、是否突出/发展某个子品类、是否引进某个新品、商品价格策略等。商业企业把“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维护在计算机系统中,很容易地产生各种品类/子品类业务报表、进行品类分析(销量、销额、占用率、库存、利润等)、进行品类管理。
-促进商业企业与制造企业在品类管理、供应链管理的合作。“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帮助零售商与制造商进行生意情况回顾和制定联合生意计划、提高联合品类管理工作的效率、方便地进行数据共享。
-为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使不同零售商、制造商可以在行业内进行品类层次的交流合作,关键品类业务指标的相互比较,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3. 标准的产生和维护
由行业领先的制造商、零售商、顾问公司、行业协会等牵头来制订,向行业发布。
根据品类的发展定期更新。
4. 使用
-供商业企业和制造企业使用。
-制造企业在推出新品时,要向商业企业提供完整的产品信息,包括所属的品类、子分类等。
-把“产品定义及分类的标准”维护在计算机的数据库内,供报表和分析使用。
-在进行品类管理和深入业务分析时使用。
-商业企业和制造企业合作过程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