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污染”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3 12:1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白色污染”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白色污染”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第一篇:白色污染”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白色污染”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

韩立钊1 王同林2 姚 燕3

(1.济南市槐荫区环境保护局,山东济南250117;2.济南市环境保护局,山东济南250014;

3.济南第二机床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17)摘要 论述“白色污染”的危害、形成的原因,我国塑料废弃物管理现状,提出了解决我国“白色污染”防治对策。

关键词 塑料废物;白色污染;污染治理;回收利用

中图分类号 X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3专-0402-03“白色污染”的危害

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废弃塑料所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公害。尤由于废塑制品大多呈白色,对环境的污染通常被称之为“白色污染”。废弃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物对市容和景观的破坏。其主要表现在:

(1)铁路沿线一度形成白色长廊,由于铁路餐饮服务业的特点,铁路行业已成为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的主要用户。由于管理不善,旅客随手扔垃圾甚至列车员沿线随手倒垃圾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主要铁路干线沿线形成白色长廊。

(2)江河湖泊岸边成为天然垃圾场,由于垃圾收集系统的缺乏,江河、湖泊沿岸的居民长期把天然河流作为垃圾消纳场,随意倾倒垃圾,致使水面上形成百花花的一片顺流而下,在河流、湖泊、水坝的岸边形成“白色半岛”。(3)旅游景区、城郊结合部白色垃圾成片,在旅游景区,由于游客随手丢弃废物者较多,景区垃圾收集容器少,环境卫生管理措施不严等原因,使得废塑料袋和快餐盒到处可见,严重破坏了风景区的自然景观。由于传统的垃圾管理模式,只是简单地将城内的垃圾运往城外,因此,城郊结合便成了垃圾的天然堆放场,由于没有任何防污措施措施,故在垃圾场周围垃圾到处飞扬,其中塑料废物由于质轻,很容易挂在树枝上、电绕上形成“万国旗”,令人触目惊心。塑料包装废物对环境的危害不仅产生视觉方面的污染,而且还会带来一些更大的潜在危害。潜在危害是指塑料废物

进入自然环境难以降解而带来的长期的在环境问题,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表现在:

(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2001年第1号消费警示:当温度达到65°C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因此,2001年4月23日,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告》,要求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40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1975年,美国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和饮料。在我国,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组曾经暗访了塑料袋的生产厂,这些生产厂所用原料是废弃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生产时,首先用机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个水池里清洗(名曰消毒),取出来晒干,再用机械把它压成膜,制成各种塑料袋。记者问老板,这种塑料袋用来装食物,是否对人体有害,该老板毫不遮掩地承认这类薄膜未经消毒,肯定有害于身体,他本人从不用这种塑料袋装食物。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同学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

解的,其分子量在2万以上,只有分子量降为2000以下时,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这一过程至少需200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从而影响农作物对水基础设施较差,管理水平较低,未形成一整套垃圾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的封闭系统,现有的垃圾收集、贮存、运输、处置设施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远远不能适应实际的需要,造成垃圾管理上漏洞、死角很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4)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

2.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消耗量大幅度提高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质轻、防水、耐用、廉价、生产技术成熟等优点,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到非常广泛的使用。据国际塑料团体理事者协会(CIPAD)的报告,2001年世界塑料产量为1.81亿万,t日本东京大学国际产学研究中心主任山本良一专题报告“从每一秒看世界变化”,披露了塑料与其他统计数据的比较, 2001年世界每秒生产塑料8.2,t每秒消费4.9,t 2008年世界塑料年产量已逾1.9亿万kt。据统计,只有约195万t(不包括民间收集量)的塑料包装废物被回收利用,绝大部分进入生活垃圾。由于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大,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亦大幅增加,至2000年全国年垃圾清运总量已超过1.4亿t并按8%的幅度增长。历年全国无序堆放的垃圾总量多达60亿,t占用土地5亿km2,严重污染大气和地下水资源,更有引发气体爆炸事故的发生,垃圾已成为城市一大公害。我国垃圾处理起步较晚,多。现存多数垃圾场的选址、设计、建设、运行极为不科学,有的城市随意在郊区的地或在江、河、湖岸露天堆放垃圾,底部无防渗及渗滤液收集措施,顶部没有导气及防止扬散措施,垃圾场周围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垃圾飞扬,成为较严重的污染源。

2.2 公民环境意识较差,随手乱扔废弃的行为很普遍

由于长期以来人们环境意识淡薄以及良好卫生习惯尚未形成,随手乱扔废弃物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比比皆是。因此,在人们经过的地方如铁路沿线的路上坡上、城郊公路两侧、商业街、车站、农贸市场周围,各种废弃的塑料袋、快餐盒、饮料瓶随处可见,在旅游胜地、河湖水面也可以看到塑料垃圾漂浮物而大煞风景,消费后的塑料制品随意报抛弃,在感官上使人不快,造成“白色污染”。3 我国塑料废弃物管理现状

我国人均塑料制品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统计显示,目前,亚洲人均塑料消费量为17kg。其中日本预计10年内以41%的速率增长, 2010年将达到121kg。北美人均塑料消费量由1980年的45kg增长到1999年的 88kg,到2010年将达到145kg。西欧人均塑料消费量的增长率与北美相当,到2010年将达到132kg。我国目前人均塑料消费量约12kg, 2010年将增加到22.8kg,相当于目前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用于包装方面的则更低。但由于塑料包装废物引起的“白色污染”问题却较这些国家严重。目前国家还没有颁布防止“白色污染”的专门法规,仅在一些法规中涉及到一些相关的规定。如1996年4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提出,在食品工农业产品包装中采取易回收、易处置、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的材料,鼓励生产和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和纸制品等替代产品。为防止“白色污染”的加剧,许多地区制定了防治白色污染的地方法规。如杭州市于1995年9月由市环卫

局、工商局、卫生局联合发布了《关于禁止使用泡沫制快餐盒的通告》,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规定了禁止销售、使用泡沫塑料制作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1997年6月北京市环保局与市工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对废气的一 原因造成环境中污染物随处可见,回收困难。因此,限制或禁止使用难

以收集、处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物,减少和控制使用包装材料避免过度包装,严格地进行适度包装。

4.4 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次性塑料制餐盒必须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北京市生产、经销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自行回收利用废弃餐具,或者委托其他单位回收利用。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国办发[2007]72号。以下简称“限塑令”)。“限塑令”自2008年6月1日实施,“限塑令”颁布的主要原因在于塑料袋的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但“限 ·403·塑”并非“禁塑”,尤其当缺乏真正相对环保的替代品时,塑料袋的重要性仍然不可否认。我国“白色污染”防治对策

4.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向企业领导、广大消费者进行深入的环保宣传教育,认清“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治的重要意义。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废塑料的回收,提高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包装材料, 适度包装,节约资源,不用或者少用一次性包装产品。提供垃圾分类回收,反对随手丢弃垃圾、减少垃圾产生量。4.2 完善立法、加强执法

(1)制定国家层次的有关塑料包装废物的专门法规;

(2)制定地方层次的有关塑料包装废物的法规;

(3)制定有关塑料包装废物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技术标准;

(4)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监督管理。4.3 限制或禁止使用难以收集处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物 在形成“白色污染”的废塑料中,几乎全部为塑料包装物,尤其是一次性发泡塑料上餐具和一次性超薄塑料袋等。前者在我国的年生产能力达到90亿只,由于重量轻、体积庞大、难以清洗干净等原因造成回收成本高、难以有效利用。后者,由于使用面非常广、很薄等

污染的根本途径

限塑令”所针对的塑料袋主要指的是PE塑料袋,回收后绝大部分被加工成再生塑料粒子和再生塑料制品。但由于目前国内的生产消费仍处于“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传统模式,使得包括塑料袋在内的大量可再利用的资源被直接当作垃圾扔弃。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统计,我国每天塑料袋使用量高达30亿个,其中仅用于买菜的塑料袋就达10亿个。目前,仅北京每年废弃的塑料袋就达23亿个,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4万,t占生活垃圾总量的3%;上海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9万,t占生活垃圾总量的7%。因此,我国废弃塑料袋的回收具有强劲的资源优势,在正规操作下,可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而且有利于遏制垃圾泛滥、减少“白色”污染。废塑料回收后,进行分类、清洗后再通过加热熔融,即可重新成为制品。从组成看,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均由碳氢元素组成,而汽油、柴油等燃料也是由碳氢元素组 成,只不过分子量较小。因此,把这几类塑料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使之裂解,把裂解产物进行分馏,可制得汽油与柴油。近年来,一些国家大力开展3R运动:即要求做到废塑料的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目前,在德、日、美等国家,由于重视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处理,已经实现了塑料的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消除了白色污染。

4.5 加强防治“白色污染”高新技术的开发 加快符合国情的防治“白色污染”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对已取得的污染防治科研成果,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推广应使其发挥应有的效。同时加大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尽快拿出能够完全符合市场需求并且具有环境友好特性的产品,以丰富和完善绿色包装产品市场。

(编辑:温武军)

第二篇:浅谈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浅谈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水资源的严重短缺与水环境的严重污染,不仅困扰着国计民生,更是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极大的制约。本文主要从我国水环境的污染现状为出发点进行分析,并加之对我国水环境的控制现状进行了解,提出了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关键字:水环境

污染现状

控制现状 防治

正文:水是生命之源,在人类的生产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日趋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制约。我国水资源面临严峻形势,本来就因为我国人口多,导致人均淡水资源量低,再加上现在水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得原本就水资源短缺的我们变得更加严重。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短缺资源,成为制约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之一。因此,应认清我国水环境污染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水环境污染的防治给予高度的重视,以实现我国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一、我国水环境的污染现状

我国水污染状况触目惊心。总体看,水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水污染形势仍然严峻。从我国河流的水污染现状来看,中国七大水系的国家环境监测网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满足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的Ⅰ~Ⅲ类断面已经只有41%,而丧失了一切使用功能的劣Ⅴ类河流断面已经达到了27%。从我国湖泊的水环境质量现状来看,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43%的湖库为丧失一切使用功能的劣V类水,并且湖(库)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从我国海洋水环境质量现状来看,我国近岸海域污染状况仍未得到改善,局部水域污染严重,并且无论赤潮面积还是赤潮发生的次数,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值得引起重视。从地下水水质状况看,地下水污染存在加重趋势的城市仍然在增加,大部分地区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很多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已经由于地表水的污染而受到严重污染,对广大农民的饮用水安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水环境污染的根源来自于工业排放的废水、污水,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农业化肥、农药流失等。据统计,从1998 年起,我国生活污水排放量已经超过了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大部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水体中,加剧了水污染。又由于农业化肥、农药的低效利用,使大量营养物质随地表径流流入水体,加重了水体污染。在农业污水中,农药、化肥含量比较高。由于我国水土流失比较严重,致使大量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库,受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从而导致水质恶化。城市生活垃圾引起水污染中,多为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病菌多,也进一步加剧了水污染。工业排污废水中,有很多废水超标排放,致使许多河流遭到污染,河段鱼虾绝迹,城市水域也面临严重污染。地下水和近海域海水也正在受到污染,供饮用和使用的水正

在不知不觉中减少。

二、我国水环境的控制现状

我国曾经采取的措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了治理水污染的努力,其中包括:1)制定法律,1982年制定了海洋污染防治法,1984年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2)1990 年“八五”计划开始,确定了淮河、海河、辽河“三河”和太湖、巢湖、滇池“三湖”为重点治理的水域,并相继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治理水污染的零点行动,对污染企业实行关停并转,严格管理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投资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3)对一些严重污染的水体,如淮河,还采取了专门行动。

但根据我国当前的水污染状况,可以说曾经做过的这些努力收效甚微。那么,我们的工作收效甚微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

(1)基本的认识误区:重视经济发展,轻视环境保护,甚至把二者对立起来。虽然我国早就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中央也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但很多地方官员关注的首要问题仍是经济发展。而环保工作却是“讲的多,做的少”,环境保护做得不好。(2)污染泛滥的根本原因: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我国的环保法律体系虽然已经建立,但权威性极差,企业违法排污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多企业还有一套对付执法检查的手段。(3)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关键问题:抓重点、搞运动与抓全面、打持久战的关系。既要抓重点,“三河、三湖”污染严重,应该加强防治,同时绝对不能放松对目前污染较轻的水体进行污染防治,在抓重点、搞运动的同时,应该看到全面地、持久地执行环保法律、政策和标准是至为重要的。

目前我国水污染控制的现状有以下几点:(1)城市废水处理率低,处理水平不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大,我国污水排放总量逐年增加。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大,污水处理率逐年提高,但是直到最近几年,城市污水处理率仍然不是很高。(2)工业污染源控制不力,排放大量污染。虽然按照环境保护部门的统计,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已达91.2%,但调查表明,上述数据极不可靠,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不够得力,工业废水处理设备也不能保证完好的运行状态,工厂违法排污的现象还十分普遍。(3)对非点源污染控制的重要性还认识不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和农村非点源污染不可忽视,城市中含有大量污染物的初期雨水或排入污水管网的雨水也未经处理便进入了环境水体,加剧了水体的污染程度。近年来中国正逐渐认识非点源污染对于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但非点源污染排放仍然比较严重。

三、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水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近年来在严重缺水和水污染双重压力下,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水环境,显得及为迫切和重要。水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推进才能奏效。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水环境恶化,逐步恢复江河湖库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1、完善水环境治理的法规体系,加大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力度:要加强《水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的学习宣传, 增强全社会的节水、环保意识;应加大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力度,确保各项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保证限制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的实施;严格做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鼓励发展低污染、无污染、的项目;严查不法排污现象,依法规范各类污染源的排污行为。

2、以水域限制排污总量为依据,加大点源污染防治力度:开展水资源保护的首要工作是进行点源污染防治,消除点源污染。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对工矿企业废污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进行防治。各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应以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为依据,加大对其进行防治的力度。应加快建设和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和处理能力。应力行节约用水,加强生活用水管理,大力推广节水型器具。对严重缺水城镇,应适当考虑再生水利用,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3、严格控制工农业、生活和航运污染源:关、停、并、转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分区,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轻的新型项目。要对耗水大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走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农业污染控制区, 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 发展生态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以市场为导向, 进行农业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使用高效、无污染的绿色肥料, 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在城镇排水管网系统建设中, 要尽快实现雨污分流;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沼气池,并带动养殖业的发展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措施, 发展喷灌、微灌,减轻对河湖的面源污染。积极开展航运污染综合整治工作, 对沿线码头进行规范整顿, 对落后的水泥船实施禁航, 对运输船舶要求安装油水分离器。

4、提高水环境监测能力:水环境监测是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信息支撑必不可少的工作手段。针对目前我国水环境监测能力与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要求不相适应的现状,应加快水环境监测设施、设备、仪器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监测能力,使其能够对各污染源、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及每项污染物进行全面监测,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决策提供足够、可靠的信息。

四、总结

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现阶段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及其它水问题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果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无论在提高供水能力,保护水源地,减少水旱灾害风险等方面取得多大成绩,都有可能被水污染的加剧及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所淹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水环境污染的防治,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参考文献:

[1]张桂杰、郑念发、李鹤.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防治[J].能源与环境,2010.07 [2]薛玉宝、郗慧群.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10.03

[3]孙海涛、夏文兴.水环境污染的危害与防治[J].民营科技,2011.07 [4]钱易.中国水污染控制对策之我见[J].环境科学,2007.07 [5]孟伟.中国流域水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战略[J].中国环境科学,2007.05 4

第三篇: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作者:杨芙蓉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28期

摘要近年来,黔江区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迅速,随着规模化养殖场数量的不断增加,养殖污染问题呈堆积化态势,制约了生态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成为黔江区畜禽养殖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亟需解决的问题。阐述了黔江区养殖现状,分析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推进黔江区畜禽污染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黔江区;畜禽养殖;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8-09788-02 作者简介杨芙蓉(1981-),女,重庆人,助理工程师,从事环境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20140826 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划分将黔江区确定为生态保护发展区,既要在生态保护中推动发展,又要在发展中搞好生态保护。黔江区地处渝东南中心腹地,主要以山地为主,辖区内有30个街道、乡镇,养殖业是黔江区农业的主要产业之一。畜牧业迅猛发展,畜禽养殖量不断增加,同时也致使畜禽排放粪污量激增,各种废弃物相应增加。如果这些粪污处理不当,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引发各类突出的环境问题,甚至成为灾难。如何治理好养殖污染,使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促进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友好,是建设生态区、实现美丽新黔江面临的一大课题。

1畜禽养殖基本情况

黔江区养殖业以生猪养殖为主。据2013年统计数据可知,黔江区较大规模养殖场有407家,年存栏量165万头生猪当量,占全市养殖总量的5%左右。年存栏生猪100头以上养猪场154家(500头规模以上养猪场51家、1 000头以上养猪场20家、3 000头以上的养猪场7家),其中规模化养猪场(常年存栏量300头以上)53家,区内养猪场平均存栏量2 863头。规模化养牛场(常年存栏量100头以上)7家,年存栏肉牛50头以上的养牛场7家,年存栏量1 964只;规模化养羊场1家,年存栏量810只;规模化养鸡场(10 000只)7家,年存栏量5 000只的养鸡场6家,年存栏量20.35万只;兔场3家,年存栏量8.535万只[1]。

规模化养殖场主要集中在沙坝、石会、五里、马喇、中塘、鹅池、金洞、邻鄂等乡镇。畜禽养殖产生大量的粪污是畜禽污染的主要源头。据统计,全区规模场年产生湿粪15.45万t,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污水56.15万t;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COD和NH3N排放量分别占全区COD、NH3N排放总量的60%和51%,是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2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污染物治理的基础设施不配套,污染物处理利用率低

目前,黔江区中小规模养殖场(以下称规模养殖场均为存栏生猪当量100头及以上规模)中还有65家养殖场未进行清污分离,占规模化养殖场总数的61.3%;57家养殖场未实行粪污干湿分离,占规模化养殖场总数的53.8%;71家养殖场未建成沼气池,占规模化养殖场总数的50%,直接排污至区内主要河道的养殖场有7家,加大河流的环境污染程度,形势不容乐观。已建成规模养殖场的污染物大多数都是经简单处理后直接排放;另外,现有的粪污处理设施都比较简陋,污染物排放量大于污染物治理设施的处理能力,部分规模养殖场的储粪池、沼气池、沉淀池等治理设施都未进行防渗处理,成为地下水的潜在污染源[2]。

畜禽粪污管网还田配套面积不够。目前,黔江区规模养殖场中只有24家养殖场进行了粪污管网还田处理,还田总面积仅有281.4 hm2,大部分干粪露天堆放,对周围环境污染较重。畜禽粪便中有害微生物、致病菌及寄生虫卵增加来自粪便中病原体可能引起的疾病传播风险。畜禽养殖污染引起的投诉日益增多,纠纷不断发生,已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2.2养殖场区划及污染控制实施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各级环保部门对畜禽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的重视和管理不够。加上规模化畜禽养殖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和政策导向等原因,畜禽养殖场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制度滞后,因此各级环保部门尚未对畜禽废弃物的环境污染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

畜禽养殖、污染物治理管理部门间的职责模糊不清,各部门协调配合不畅,对规模化养殖场畜禽废弃物的治理监管力度不大,使污染物治理设施建设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不能很好执行,造成设施建设不够规范,畜禽养殖废弃物不能做到达标排放[2]。从黔江区实际情况来看,畜禽养殖业环境影响评价环节中未批先建居多,不符合养殖区划的现象严重。目前,全区规模化养殖场在禁养区的有18家,占规模养殖场总数11.8%;在限养区的有46家,占规模养殖场总数的30.06%。

2.3农畜脱节致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难

传统的一家一户养殖模式中产生的粪污作为有机肥能够就地消纳。随着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粪污量急剧增长,众多规模养殖场需要大量粪污还田土地[3]。但是由于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分散种植面积急剧缩小,黔江区85%的土地是山地,集中规模化种植难以形成,且多数养殖场未发展种植业,造成畜禽养殖的粪污不能得到就地充分消纳,农畜结合脱节,致使大量畜禽养殖粪污直接排放。畜禽养殖粪污处理途径单一。目前,养殖场粪污处理主要以修建沼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池、就近浇灌农田为主,处理途径相对单一;配套有机肥加工企业、农业季节性有机肥加工少;生态循环养种基地配套发展甚少。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对策与建议

3.1完善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养殖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

针对目前养殖场的沼气池、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不配套等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在重视工业污染治理的同时,要加大对养殖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2]。严格按照环保部发布的《农村小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中的畜禽养殖治污设施建设要求,大力推广雨污、粪尿、净污“三分离”技术,采用干清粪工艺,实现粪尿干湿分离,建设沼气池、沼液储存池、人工湿地、氧化塘等污染处理设施,完成畜禽粪便废渣储存设施和场所的配套建设改造工程,实现粪尿的无害化处理。建立养殖生态治理与政策补助挂钩机制,对符合养殖条件的养殖场、合作社纳入扶持对象,政府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同时支持引导养殖场的配套产业发展。

积极引导养殖场增加污染治理投入,修建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和开展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改善养殖场内外环境。对于生猪存栏100头以上的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实现干湿分离,干法清粪,粪便、沼渣堆肥发酵,沼液还田,还田面积不足的采用工业污水治理模式或“沼气池+氧化塘”方式,污水经过“厌氧+好氧”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实现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畜禽养殖场必须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实现生态经济型无公害化生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畜牧业。

3.2加强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制度和落实力度

严格执行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重庆市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畜禽养殖区域划分管理规定和重庆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养殖污染控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07〕103号)以及黔江区政府办《关于印发黔江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域划分及养殖场污染控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黔江府办发〔2013〕85号文件),层层落实畜禽生产发展规划和畜禽粪便及污水的治理规划,按照进退有序的原则,逐步取缔在“禁养区”范围内的养殖场,逐步削减“限养区”的饲养总量。各级政府在加强生态治理的同时,将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大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要充分考虑消纳土地、配套产业,合理布局“适养区”内的养殖场。合理确定养殖规模,避免盲目追求建大场,同时规模养殖场之间保持相对距离,防止大量粪污无法治理消纳和养殖场之间相互污染的问题。

3.3推进畜禽养殖与土地消纳配套,提高治污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采取建池蓄粪的养殖户(场),应与自有或周边的耕地及所种植作物相匹配。沼气发酵模式,其沼液常年产生,应与周边农业种植(如蔬菜、花木、林果等)业主做好对接,签订消纳协议,避免成为另一种污染源。就某一养殖场而言,养殖规模应与生产水平、防疫条件、粪污处理能力相适应,切勿盲目求大,污染周边环境[4]。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工程是一种能源与环境的综合性工程,要加强对畜禽粪便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摸索,大力推广畜禽污染防治无害化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努力降低治理成本,提高科技含量。总结现有成功的各类治理技术和治理模式,大力推广综合治理工艺,推广“能源生态型”、“能源环保型”的处理模式以及发酵床养殖(也称畜禽粪便原位降解健康养殖,多应用于养猪,以木屑作为发酵床主要原料,接种优势菌种,降解畜禽粪便)的环保生态养殖技术,促进种养业协调发展,缓解畜牧用地和环境污染给畜牧业带来的制约,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向资源循环型社会发展,形成生产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产业,实现畜禽污染物生态利用和零排放的目标。3.4积极推进农村畜禽养殖发展生态模式

充分发挥政府协调和服务职能,结合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在大型养殖场和养殖密集地区开展沼渣沼液输送和施用、沼气发电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建成有机肥加工厂,生产商品有机肥,农田推广使用有机肥,从根本上解决了地区性过剩和季节性用肥矛盾的问题,实现就近区域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3]。结合 “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求,制定农村畜禽养殖业实现循环生态经济相关配套政策。由各级政府政府规划、指导养殖场选址,根据辖区实际规划建设一批与土地肥料消纳面积相适应的生态养殖小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契机,大力推广“猪-沼-藕”、“猪-沼-鱼”、“猪-沼-果”、“果园养鸡”、“鱼鸭联养” 等种养结合模式[5]。①从政策上鼓励在荒地、草地、林地面积大的地方建设养殖场,从选址的第一步上充分考虑生态平衡,同时实现种养结合,建立以镇、乡为单位的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养殖的销售铺好路;②选取符合条件的养殖区,打造养殖与农田(水田、旱地)、茶(果、桑)园、花卉基地、养殖水面和民俗生态旅游统一的生态养殖示范区,既可以实现旅游、观光,也可为科研提供实习基地,有利于探索更先进的畜牧理念。4小结

综上所述,推进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需要黔江区生态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一方面,政府应增加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补助和投入,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养殖业主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应结合黔江区“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求,政府规划选址,发展种植-养殖-环境一体化生态无公害化畜禽养殖模式,打造养殖和民俗生态旅游统一的生态养殖示范区,解决畜禽粪尿污染问题,提高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邵丽萍,施美联,黄玉芬.缙云县养殖场畜禽排泄物治理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对策[J].牧业观察,2010(4):300.[2] 钟溪德,严小东,唐欣.浅谈防城港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4):11,17.[3] 严建刚,许秀平.探索农牧结合模式,推进畜牧生态养殖[J].中国畜禽导刊,2009(22):21-22.[4] 徐惠敏.环境容量约束下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对策[J].管理观察,2010(19):299-300.[5] 高岩,王小军,闫文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建议[J].环境经济,2013(Z1):109-110.

第四篇:水资源污染现状及防治

水资源污染现状及防治

我国地大物博,我国水资源丰富,拥有七大水系统和太湖、巢湖、滇池等湖泊,另外还有溪流、地下水等充足的淡水资源。进入现代文明以来,由于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没有充分考虑环境容量的问题,使目前我国大部分水体已经被严重污染。人们在水体保护方面缺乏必要的经验的同时,又在利用的过程中存在各种误区,导致环境恶化,水资源枯竭。当今社会,准确认识我国的水体污染现状,并找到合理的治理方案已经迫在眉睫。

一、什么是水体污染和水污染的水质指标?

我认为,分析水体污染的状况,首先要了解水体污染的概念。人类的活动使得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自净范围就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关键因素在于人类活动。

那么,表示水污染的水质指标主要有哪几项呢?1.化学需氧量(或称化学耗氧量,简称COD):用强氧化剂(如重铬酸钾、高锰酸钾或碘酸钾等)在强酸和加热回流条件下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并加入银离子作催化剂,把反应中氧化剂的消耗量换算成氧气量即为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

2.氨氮: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排泄物,雨水径流以及农用化肥的流失也是氮的重要来源。

3.总磷:是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其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化肥、有机磷农药及近代洗涤剂所用的磷酸盐增洁剂等。

二、我国水体污染现状简析

在工业发展的初期,人们更多地考虑发展生产、追求利益,忽视了工业三废对环境的影响而自然排放废水、废气和废渣,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水体和环境的污染。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历程,污染的空气、发臭的河流和遍地的垃圾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初期的历史景象。中国近几十年也在经历这一历史时期,并已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我国以前的发展主要着眼于经济方面,对于环境保护等相关方面基本处于“高污染”状态。关注初期,由于资金、经验等的不到位,使我国的水体污染情况进一步恶化,造成现状严峻的局面。

据有关资料得知,截止1996年,我国七大水系污染轻重排序依次为: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黄河、海滦河、大辽河。

长江干流由于水量比较多,因此水污染相对比较轻。但支流主要城市河段岸边水域污染严重,对沿岸 饮用水源构成威胁。据统计全流域水质符合地面水1、2类标准的占42%,3类的占29%,4、5类的占29%。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个别河段铜、砷化物超标。

珠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360亿m³,其水质在广西境内良好,大多数河段均能满足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的要求。但进入广州境内水质明显变差,仅能满足一般工业用水的需求。广州境内排污量大,水体重金属污染严重,导致溶解氧大大下降,水生生物较少。

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水质符合1、2类标准的仅占6%,3类的占23%,属于4、5类的占71%。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酮、氰化物。其中太子河的本溪段污染最重。松花江污染从时间分布来看,冬季尤其是冰冻期有机污染重于夏季。这是因为冬季气温低,水体大气复氧能力差,河水对有机污染净化能力降低。

黄河流域水污染严重,尤其是支流汾河、渭河、湟水河、伊洛河的部分河段污染极为严重。黄河主要污染指标为COD、BOD5、氨氮、高锰酸钾、挥发酚。

据实际调查,干流年纳污量98.5万t,其中COD91.5万t,氨氮6.02万t,挥发酚485t,石油类1663t,氰化物54.1t,总铅1373t,总汞2.97t。黄河干流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支流,支流等标污染负荷比占67%,直接来自污染口的污染负荷比占24%。

淮河流域水污染严重,1994年发生了3起特大污染事故,其中以7月15日-20日淮河干流鲁台子段到蚌

埠间段发生的污染事故最为严重,群众反应强烈。此次污染在一段时间内给淮南、蚌埠、淮阴、连云港市区、盐城等地数十万居民生活用水带来严重影响,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其中1、2类的水质占16%,3类的占40%,4、5类的占44%。

另外,太湖、巢湖、滇池等湖泊也受到不同程度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水质日趋下降。

同时,我国的饮用水源污染非常严重,符合饮用水标准者约占30%,在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各主要城市地下水超采,且严重超采现象十分普遍。比较突出的有太原、西安、北京、南京、石家庄、苏州、大同、唐山、保定、青岛、烟台等。而大连、青岛、烟台、北海等城市的海水入侵现象日益突出。

三、水体污染的治理和防治

如此严重的水体污染,不仅是对环境的破坏,更是对人类自身生命之源的破坏。我们在分析的同时,更实际的是做出应对的措施,以改变现状。虽然维护的人力财力巨大,但是这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苦果,只有靠我们自己来承担。

1、增强法制约束力,加大处罚力度,让有些违规的行为得到法律的制裁,让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到提升。

2、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将主要的需水工业搬迁部分到南方,缓解北方水少、工厂多的局面,减少水质恶化。

3、建立水资源保护区,为从整体上解决我国水环境恶化的问题,必须有计划地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水资源保护区,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对一些原始的水源必须严格保护,将各区内水资源的分配、水费、排污费的收取、治污资金的筹集有效地统一起来,就能够实现从局部到整体治理步骤的实现,从而解决我国水环境问题。

4、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废水治理结合起来。加强对企业资源利用率的管理,适时淘汰有些耗能大污染严重的企业。

5、.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的污染。要解决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难度更大,需要通过综合防治和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措施进行控制。

6、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合理制定水资源规划,根据水的供需状况,实行定额用水,并将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资源统一开发利用,切实做到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同时,为了有效地控制水污染,在管理上应从浓度管理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管理。

四、心得

作为当代大学生,了解我国如此严峻的水体污染状况,颇有危机感和责任感。我深深地体会到,要解决现有的水污染问题,不仅要有各级政府和企业不断加大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基本建设投入,还必须依靠科技的支撑,建立科学的工作平台,提升自身的能力,通过重大科技攻关与科技创新,攻克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国内实际需求的关键技术突破和成套技术方案,减少污水处理的成本,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投入学习,或许并没有直接投入学习水体污染治理的工艺,但是,各行各业均与水资源息息相关,只要我们有心,一定可以将这个问题尽早解决好。

24620122204413

临床医学系 易万煜

第五篇:公湖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公湖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学生:胡钟文

学号:2823103010 【中文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导致我国当前公湖污染严重,污染特征多为有机型,绝大多数湖泊呈中、高营养化。本文先分析我国目前面临主要的污染现状,然后本文综述了目前较常见的湖泊污染整治技术,包括物理化学整治技术、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其中生物生态技术将在湖泊污染整治及生态恢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公湖污染;湖泊整治; 湖泊富营养化;废水处理;合理利用 ;富营养化;

【正文】

一、近几年的污染事件: 1、2007年太湖蓝藻持续暴发,贡湖饮用水源一度出现污染,严重影响了无锡上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随后,巢湖、滇池、三峡库区支流等流域也不同程度地出现水华,进一步大规模爆发的隐患仍然存在。2、2007年江苏沭阳饮用水源地遭受污染,城区供水被迫关闭,供水中断超过40小时以上,城区20万人口饮水用水受到较大影响。3、2008年云南宗海水污染事件,使很多昆明人到现在还不能、更不愿完全相信他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后花园”阳宗海因为沿湖企业长期违法排污,导致 “满湖砒霜”,成了人人敬而远之、谈之色变的“毒湖”。

这样的案例在百度上一搜,满屏皆是,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公湖污染现状相当严重。

二、我国的公湖现状及原因:

农业面源污染对湖泊水质影响很大,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湖泊水质直接影响我国整体水质状况.目前,许多湖泊严重污染,湖泊周边地区成为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地区.调查资料显示,农业面源污染成为主要污染源之一。城市及工业污染对湖泊的水质影响更严重,国内湖泊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以及淤泥污染,湖泊水质污染及生态恢复是我国当前水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水体富营养化十分严重。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来源旅游、娱乐、洪涝调蓄排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任意排放等导致湖水中的碳、氮、磷含量过多,光合作用下,水体中藻类原生质的生成有赖于碳、氮、磷的存在,碳、氮、磷是生成藻类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构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决定性因素。由于藻类可利用的氮远比可利用的磷多,因此,磷常被作为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湖泊富营养化可分为天然营养化和认为富营养化。认为富营养化是当代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人类处于经济生产的需要,忽视自然规律,一方面以点、面源形式通过河渠、径流等水文过程向水体排放生活、工业和农业废水;另一方面又采取种种措施破坏水生植被(如水产养殖)、缩小湖体自净容量、在沿岸带进行各种工农业生产活动,从而加剧了湖泊富营养化进程。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长期的积压在湖底导致湖底的淤泥中养分过剩,也是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湖泊污染治理与预防

1. 底泥疏浚内 河底泥中的污染成分较复杂,主要污染物为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等。底泥中的硫和氮含量较高,这也是内河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以西湖底泥为例,可分三层,表层、软泥层和底基层。表层为流动和半流动的香灰泥,比重1.05g/cm,搅动后不易沉淀,影响水的透明度,直接影响水质的感观度 ;软泥层不能流动,微粘,有可塑性,比重 1.15g/cm;底基层一般不开挖。底泥和水体之间存在着一种吸收和释放的动态平衡,当水体污染较严重时,污染物释放影响尚不明显。一旦水体污染物含量减少,则底泥中的污染物将向水体中释放,导致水体中污染物含量进一步增加。因此底泥疏浚是治理污染湖泊污染源的必要措施。底泥疏浚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底泥所含的污染物(水体中的N、P及重金属等污染物),清除污染水体的内源,减少底泥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使河流及湖泊的容量增大。物理疏浚一定程度上会有明显的效果,通过疏浚设备水下挖土来完成清淤。但要面临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成本高;②疏浚过深将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③可能带来恶臭等环境问题。2. 曝气技术 湖泊的水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大气复氧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其中大气复氧是水体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大气复氧是指空气中的氧气溶于水的气液相传质过程,这一过程也称为天然曝气。但是单靠天然曝气,已污染河水的自净过程是非常缓慢,故需要采用人工曝气弥补天然曝气的不足。河道人工曝气具有占地少、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见效快等特点来说,是河流污染治理的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河道曝气技术是根据受到污染的河流污染后缺氧的特点,人工向水体中充入空气或氧气,加速水体复氧过程,以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增强水体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水体中的污染物得以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在湖泊水质变化的不同时期应用曝气技术,可以分别达到消除黑臭、减少水体污染负荷、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等目的。. 以预防为主 对于湖泊的保护预防大于治理,在湖泊受到污染以前就制定相关的政策和相关措施来保障湖泊的安全比污染后再治理效果更明显,而且开销也将更少。具体而言政府可以制定如下相关措施:①强化源头控制,预防新的污染。政府可以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包括环境准入标准、工程治污标准、排污收费标准,并一律停止审批和建设排放含氮、磷污染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工厂企业。对于达不到新排放标准的企业,一律停产整顿或关闭。在重点湖泊流域,禁止销售、生产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②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政府可以全面淘汰或关闭生产能力达不到一定规模的小造纸、小酿造、小化工、小纺织、小印染等企业和生产装置;在重点湖泊流域全面实施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以加强工业污染源氮、磷污染治理为重点,强化工业污染源的全面达标排放管理。③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如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湖泊流域内新建设的污水处理厂都应具有脱氮除磷能力,同时环保总局还应要求地方要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④严格控制农村生活和面源污染。如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有机绿色农业,控制畜禽养殖污染。⑤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可以在适宜的湖湾、主要河道入湖口等地区,建设生态湖滨带、前置带等工程,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减少沿岸地表径流营养盐的输入。同时禁止围湖泊造田、围湖泊养殖等缩小湖泊水面的行为,努力恢复湖泊湿地生态功能,绝不允许利用湿地搞占补平衡,防止湿地面积进一步萎缩。. 具体案例 2007年太湖爆发了大规模的蓝藻。由于连续高温高热,加上天气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暴发,水源水质恶化。导致自来水有腥臭味、严重到无法饮用、甚至连洗澡洗衣都无法用自来水了。据专家们分析,造成太湖富营养化的基本原因有3条:(1)农业和生活污水大量增加,仅此足以使太湖水中的含氮量超过三类水指标。(2)工业污染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排入江河,使流域内中小城市,周围的地面水都受到严重污染,形成黑水带,并随河网扩散而影响太湖。(3)养鱼、水运和旅游业等湖内的各种其它开发活动,也使污染物发生量直线上升。人口的快速增长、农业的超常规发展,加上对环保问题认识的滞后,在相当长时间内,大量未经处理的农药、化肥、人禽畜粪便直排水中,使水中氮含量猛增;同时,含磷洗衣粉源源不断排入水体,犹如给庄稼施肥一样,水中氮、磷含量的超多,形成水体富营养化。遇到夏季30 ℃以上的水温、充足的阳光,蓝藻等得到呈数量级疯长的最佳条件。2007年5月以来,太湖大部分水域藻类叶绿素的含量局部地区高达230 mg/L以上,这就为藻类生长提供了一个最为基础的物质条件,太湖呈全湖性的富营养化趋势。最终在大量的专家的出谋划策下,太湖的蓝藻事件得到了控制,但是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控制类似事件最根本的是要从环境因素控制“水华”的发生,如保持水体流动,管好污水排放,禁止磷污染所致的富营养化等,以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对于一些污染较重的水域,还可通过构建人工湿地系统来防止有害藻类对水质的污染。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加强对藻类营养品的质量监控,生活用水则要注意防止二次污染。湖泊治理最根本的地方在于控制外源。“治理湖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源控制,这是湖泊治理的基础,即切断或减少外来的污染源,如工业废水、农田灌溉水、生活污水等;一是排除内因,进行湖底疏浚、清理底泥,改变湖泊本身的富营养化来源。国外那些成功的治理案例都采用了这两大策略,其他的治理方案只是应急措施,属于具体技术,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湖泊的长期富营养化问题。”

四、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很多环境问题,水污染便是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河流湖泊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水源,大部分水体水质已经恶化,尚不能满足原有的功能要求。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水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开展河流湖泊的综合整治显得十分迫切。在治理过程中必须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综合考虑削减工业、农业污染负荷,控制新增污染,建设污水厂,妥善处理底泥,建设水体人工复氧系统,推广使用生物生态技术等各种治理措施及其相互配套,使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河流湖泊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环保总局将采取措施治理重点湖泊流域工业污染(2007年07月12日)

2、中国湖泊环境污染与综合治理

3、我国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技术策略

4、能源与环境 2007 第 4 期 总第 82 期

下载白色污染”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白色污染”的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白色污染”现状及处理的研究

    “白色污染”现状及处理的研究 一、什么是“白色污染”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由“节俭性”向“消费性”转变,一次性商品的使用大幅度增加,但市民回收废弃物的积极性运不如五、......

    论广南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论广南县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广南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蒙远智 663300 [摘要]近年来,广南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村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

    宁波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宁波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薛旭初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农业科技2006(1):16-19农业面源污染又称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重......

    “白色污染”现状及处理的研究(论文)[★]

    “白色污染”现状及处理的研究(论文) [日期:2006-04-23] 来源: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 作者:李卫华 [字体:大 中 小] 一、什么是“白色污染”。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由“节俭性”向......

    “白色污染”现状及处理的研究(论文)

    “白色污染”现状及处理的研究(论文) 相公中心小学 张爱 一、什么是“白色污染”。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由“节俭性”向“消费性”转变,一次性商品的使用大幅度增加,但市民回......

    汽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三、我国汽车尾气污染防治政策改善的对策建议 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汽车尾气的污染也给人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根据预测,我国汽......

    关于船舶污染的现状及防治的调查报告

    关于船舶污染的现状与防治的调查报告 徐帆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1170 一、调查背景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自古以来,海洋为人类发展提供着丰富的资源。海洋不仅是......

    关于船舶污染的现状及防治的调查报告

    关于船舶污染的现状与防治的调查报告 莫树金 一、调查背景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自古以来,海洋为人类发展提供着丰富的资源。海洋不仅是天然宝库,也为大量运输货物提供最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