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教育厅公文处理规则

时间:2019-05-13 12:3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教育厅公文处理规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教育厅公文处理规则》。

第一篇:山东省教育厅公文处理规则

山东省教育厅公文处理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公文办理工作水平和公文质量,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省政府印发的《山东省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结合我厅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统一、精简、高效的原则,做到及时、准确、安全。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实效,努力减少文件数量,压缩发文篇幅。

第三条厅办公室是全厅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厅办公室文秘人员要努力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作风严谨,恪尽职守。厅机关其他处室、厅属各单位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厅办公室,共同做好公文处理工作。

第二章公文类别

第四条省教育厅公文类别主要有:

(一)厅文件。

(二)厅办公室文件。

(三)厅函件。

(四)厅办公室函件。

(五)厅机关处室函件。

(六)厅属事业单位函件。

第五条厅文件用“山东省教育厅文件”套红文头,盖“山东省教育厅”印章,为厅一级行政公文。主要用于发布重要教育行政政策、措施、重大决定事项、通报事项、重要工作部署、重要事项批复和人事任免事项,向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报告、请示工作,转发教育部文件等。发文代字采用“鲁教×字”方式编制,如厅人事处2003年拟稿的第一个文件为“鲁教人字〔2003〕1号”。

第六条厅办公室文件用“山东省教育厅办公室文件”套红文头,盖“山东省教育厅办公室”印章,为厅二级公文。主要用于布置专项工作,通知有关事项,印发厅机关内部管理规定和转发教育部办公厅文件等。发文代字采用“鲁教×办

字”方式编制,如“鲁教人办字〔2003〕1号”。

第七条厅函件和厅办公室函件用“山东省教育厅”套红文头,分别盖“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省教育厅办公室”印章。主要用于一般性或常规性工作的安排、通知,与有关部门、单位商洽事项,专项用于综合性会议通知和上级机关批办件、督查件、领导批示件的办理情况报告等。分别采用“鲁教×函”和“鲁教秘办函”编号,如“鲁教人函〔2003〕1号”。

第八条厅机关处室函件用“山东省教育厅处室函件”函头,盖发函处室印章。主要用于与市教育局(含大企业教育处,下同)、高等学校相应科(处)室安排具体工作、联系具体事项,一般不发至市教育局和高等学校及其办公室。采用“鲁教×处函”编号,如 “鲁教人处函(2003)1号”,印在红色反线下居右。

第九条厅属事业单位、设在我厅的省属非常设机构及其办公室(以下简称非常设机构)可视工作需要,印发一般性、事务性公文,此类公文不具备教育行政管理效力。可使用套红文头,如“山东省教育电视台”、“山东省招生委员会”、“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由各事业单位和非常设机构自行编号,自行管理。发文代字中不使用“字”或“发”,可分别编“鲁教电视”、“鲁招委”、“鲁教科所”等。

厅属事业单位和非常设机构发布教育行政政策或向省政府报告、请示工作,应当以厅名义行文,编厅文件文号。

第十条厅文件、厅办公室文件和厅函件、厅办公室函件均由厅办公室负责统一制定发文代字,发文代字依据省政府办公厅公布的厅机构改革方案设计。因机构变更或处室调整等需要更改、增删、调整发文代字时,由厅办公室统一调整公布。

第三章发文办理

第十一条制发厅文件、厅办公室文件和厅函件、厅办公室函件应当按照以下程序:

(一)承办处室(单位,下同)拟稿,处室负责人核稿。

(二)文稿内容涉及其他处室职能的,主办处室组织会签;

(三)厅办公室审核把关。

(三)厅领导签发。

(四)厅办公室复核。

(五)印制。

第十二条公文拟稿人应认真拟稿,拟稿处室负责人应切实履行核稿人责任。公文拟稿做到:

(一)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规定;提出新的政策、规定要切实可行。

(二)主题鲜明,情况确实,各项规定、要求、结论符合客观实际。

(三)文稿层次分明,结构严谨,表述准确,文字流畅,言简意赅,字词规范,标点正确。

(四)文种使用正确,文字表述符合公文写作要求,行文关系和文稿格式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

(五)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当注明中文含义,日期表述应当写明年、月、日。

(六)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七)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惯用语、缩写语中作为词素的数字使用汉字外,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八)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的概括公文内容,并写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律、法规、规章、类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处室负责人核稿后应签名并注明日期,以示负责。

第十三条涉及其他处室职责范围的文稿,主办处室应主动与有关处室协商、会签,会签中遇有分歧意见时,有关处室要从大局出发,相互配合,协商一致;经协商仍不能达成一致时,有关处室应列明各自理据,报分管厅领导或厅长协调或审定,重大问题可提交厅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未协商一致和会签的公文拟稿,厅办公室不予受理。

属法规规章性公文或类规章性公文的文稿,应送厅法规处修正、会签。第十四条经处室负责人核签的文稿,送厅办公室进行文书处理和审核把关。厅办公室审核把关的重点是:是否确需行文,行文方式是否妥当,是否符合行文

规则和公文拟稿的有关要求,公文格式是否符合规定等。对于不符合办文格式和规范、结构散乱、要求不明确、措施不具体的文稿,厅办公室应退回拟稿处室修改或重拟。厅办公室审核把关时如对文稿内容作较大修改,应与拟稿处室沟通情况。

第十五条厅文件和厅函件须经文书处理和办公室主任或分管副主任审核并签字后,送分管厅领导或厅长签发。属于综合、全面、重大事项的,如事业发展计划和规划、重大政策制订颁发、人事任免、机构设置、重要外事活动、额度较大的财务分配与支出和主送省委、省政府、教育部的请示、报告等,经分管厅领导审核后,由厅长签发。属于某一方面工作的,由分管厅领导签发;涉及两位或两位以上厅领导分管的工作,经有关厅领导审阅后,由拟稿处室的分管厅领导签发。

公文拟稿在会签和办公室审核把关过程中修改较大、文面不清的,应出清样后送厅领导签发,经修改的拟稿须附在清样之后,供领导审阅和存档。

厅领导一般不签发未经厅办公室审核把关的文稿。

第十六条厅办公室文件和厅办公室函件须经文书处理后,由办公室主任或分管副主任签发,必要时可报分管厅领导或厅长审签。

第十七条厅领导签发后的文稿,厅办公室要再行复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复核确认没有问题的,按规定编号付印。

第十八条主送省委及其部委的文件、函件用纸采用16开型

(184mm×260mm),其他文件、函件用纸均采用国家标准A4型

(210mm×297mm)。左侧装订。

第十九条我厅与外单位联合发文按本规则规定拟稿、核稿、审核把关、送厅领导签发后,由承办处室组织与有关单位的会签。

外单位与我厅会签文件,由厅办公室登记后,交有关处室审核,经厅办公室审核把关,送厅领导签发。

第二十条代省委、省政府及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草拟文电稿,按本规则规定拟稿、核稿、审核把关,由厅主要领导签字。需要与有关部门会签的,拟稿处室组织与有关部门会签,之后送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单独发文的,送省委办公厅)按程序办理,不得径送省委、省政府领导签发。

第二十一条根据工作需要,我厅可分流某些厅文件和函件交处室负责管理。此类文件和函件实行单独编号,必要时使用专门文头。

第二十二条 公文由拟稿处室负责校对。已经签发的公文,处室和个人不得再行更改公文内容,如确有差错需要更改的,应送交厅办公室处理。

第二十三条各处室要努力提高发文办理速度,以免延误工作。处室会签一般不超过2个工作日,简单事项应随收随签;厅办公室文书处理一般不超过5个工作日。紧急文件应急件急办。

第四章收文办理

第二十四条主送省教育厅的各类文电须经厅办公室统一签收、登记、审核并组织运转。

各处室不得直接接收、处理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主送我厅的文件。第二十五条收到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上报的需要办理的文件,厅办公室应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应由我厅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规范。对不符合规定和要求的文件,经厅办公室主任或分管副主任批准,可以退回报送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六条经审核,对符合规定和要求的文件,厅办公室应当及时提出拟办意见或送厅领导批办。

属于综合、重大事项的文件,由厅办公室登记、审核后送厅长或分管厅领导批办,厅办公室按照厅领导批办意见运转。属一般工作事项的文件,由厅办公室登记、审核并提出拟办意见送厅领导审阅,厅领导作出批示的,按厅领导批示意见运转;厅领导圈阅的,视为同意厅办公室拟办意见并由厅办公室负责继续运转。

第二十七条厅办公室应当认真阅读文件内容,严格按照厅领导分工和处室(单位,下同)职能划分提出拟办意见。

属于重要政策和重大事项的文件,应送厅长和分管厅领导审阅;属于某一方面工作的文件,送分管厅领导审阅。涉及两个以上(含,下同)处室职能的文件,厅办公室一般只送主办处室的分管厅领导审阅。

第二十八条各市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和厅属各单位报送的属于我厅常规性、程式化的审批事项的请示类文件,厅办公室登记、审核后批交有关处室处理或提

出意见,待我厅发文批复时一并将有关单位的请示附上,送领导审阅审签。

第二十九条主送我厅的各类函件,如教育部司局函件、省直有关部门、单位函件等,由厅办公室登记、审核后直接交相关处室办理。函件内容涉及重要事项的,承办处室要及时向分管厅领导汇报。

有关单位主送处室的信函、传真、资料,由厅办公室径交处室处理。

第三十条承办处室收到交办的公文后应当及时办理,不得延误、推诿。有规定办理时限的,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厅办公室要负责催办。需要两个以上处室办理的,主办处室要主动与会办处室协商并负责汇总、答复办理情况,会办处室应积极配合主办处室的工作。

对不属于本处室职责范围的公文,应当及时退回厅办公室并说明情况。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各处室可通过厅网站,将一些普发性的工作安排通知和宜于公开的政务信息实行网络传输、发布,以便更加方便、快捷地处理公务,提高工作效率。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全厅公文处理电子化和自动化步伐。

第三十二条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和非常设机构内部的公文处理参照本规则执行。各处室要明确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建立严格的签收、登记、运转、保管制度。

第三十三条厅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和厅属各单位文秘人员应认真学习公文写作和公文处理知识,努力提高公文拟稿质量;处室主要负责人要熟悉公文处理程序和要求,对本处室公文质量负责。

第三十四条厅办公室定期组织公文质量评比,通报评比结果。提请对认真执行公文处理规定、公文质量高的处室予以表彰。

第三十五条本规则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山东省普通中小学

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

鲁教基函(2008)1号

各市教育局、莱钢教育处:

最近,我厅印发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鲁教基字„2007‟20号,以下简称《规范》),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为抓好《规范》的贯彻落实,全面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规范》,深刻把握《规范》的精神实质 《规范》是在对近年来国家和省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规定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将最基本、最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学校贯彻落实中最易出问题或偏差的要求做进一步明确后形成的,是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基本准则,是督导评估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情况的简明政策依据。贯彻落实《规范》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均衡分配和使用教育资源,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确保基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系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教育公平、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需要,是依法治教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各地要迅速把《规范》精神原原本本地传达到每一所中小学、每一位教职工及每一位教育行政干部,并通过举办学习班、研讨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抓好学习、讨论,务必使每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都能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完整、准确把握其含义,自觉在各自的工作中予以落实。

二、加大宣传力度,为贯彻《规范》要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贯彻落实《规范》,需要学生、家长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各地要高度重视《规范》的宣传工作。要积极协调当地宣传部门,充分发挥当地主流媒体的辐射作用,并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向全社会及学生家长宣传,让《规范》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组织中小学通过校园电台、电视台、校报校刊、校园网、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向广大师生宣传《规范》及落实《规范》的重要意义。通过以上措施,让全社会及广大家长、师生支持《规范》的实施,营造全面贯彻落实《规范》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立即行动起来,将《规范》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各地要在抓好《规范》传达贯彻的同时,切实抓好《规范》的落实工作。要加强对落实《规范》工作的领导,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精力投入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各地要尽快制定落实意见,指导、督促所属中小学根据《规范》修订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将贯彻执行《规范》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大事抓紧、抓好。要增强落实《规范》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要立足于眼前,从纠正当前学校普遍存在的随意调整课时、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节假日加班加点等问题入手,切实解决好社会反映强烈的各种违规办学行为,建立起有效的《规范》落实机制。要按照《规范》的要求,尽快调整作息制度,确保从2008年春季新学期开学时执行新的学校作息时间。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对中小学贯彻《规范》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各地要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接受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寒假在即,抓好《规范》出台后的第一个假期的工作,有效制止各种违规补课、加班行为,是对各地、各级中小学的一个严峻考验。各地一定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制止假期乱办班、乱补课的违规行为,确保让全体师生过一个正常的假期。

各地贯彻落实《规范》的情况和寒假放假时间及有关工作的部署情况,请于1月25日前以书面形式报我厅基教处。

二○○八年一月十一日

第三篇: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

时间:2011-12-31 09:06:42 来源:

作者:

鲁教基字〔2007〕20 号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 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我们拟定了《山东省普 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现印发给 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把《规范》要求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 个环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 核心任务。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 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将 贯彻执行《规范》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 大事来抓。各地、各中小学校要根据《规范》修订和完善学校管理制 度,将《规范》要求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二、加强监督检查,形成落实《规范》要求的督导评估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落实《规范》的意见,定期、不定期对 中小学贯彻《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把监督检查情况纳入考核 的重要内容,与评选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教育强乡镇、验收 规范化学校、个人评优以及职务升降结合起来。市、县(市、区)要-1-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接受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各级政府 教育督导机构,要将贯彻落实《规范》要求作为综合督导各地教育工 作尤其是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定期、不定期组织专项督导,并 及时向社会公告评估督导结果。

三、加大处罚力度,及时制止各种违反《规范》要求的行为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教育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反 《规范》的各种行为,要根据情节轻重分别给予学校通报批评、责令 整改、撤消先进称号、取消评优资格等处罚。对出现多个学校多次违 反《规范》行为的县(市、区)、乡镇,要撤消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已经颁发的各种荣誉称号,已经被评估认定为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的,建议省政府撤销其称号。对因违反《规范》造成严重影响或 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学校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 可根据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对相关责任人或建议对相关责任人给予相 应处分。二○○七年十二月二十日-2-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

一、办学方向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 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行政规 章,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 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基 础。

二、校务管理 2.实行校长负责制、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坚持依法治校,实行校务公开。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民主管理学校。密切与家 庭、社区的联系,建立社区教育管理机构,让家长、社区代表参与学 校管理,监督学校日常教育教学。3.完善学校常规管理,制定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涵盖学校全面工 作、符合素质教育需要和学校实际的管理规章。建立健全各种管理档 案。4.坚持基础教育面向大众的性质,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为落实 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注重教育公平,规范办学行为,按规定收费。坚 持均衡编班,均衡配置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不举办“校中校”,不分 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未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举办实验班。

三、德育管理 5.将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 规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 〔2004〕 号)8、-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 发〔1999〕9 号)的要求,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6.健全德育工作机构和德育工作制度,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充分 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 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效,克服形式主义。教师实行一岗 双责,既教书又育人,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把 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7.大力加强校园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力求净化、绿化、美化、秩序化、人文化、教育化,营造平安、文明、和谐校园 氛围,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 神文明建设基地。

四、教学管理 8.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 教学活动,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开展好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四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因地制宜开发学校课程,形 成学校特色。9.高中学校要建立学生选课制度,为学生自主选课提供科学指 导。高中指导学生选择发展方向不早于第二学年末,尊重、保障学生 通过选择课程实现选择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的权利,不强迫学生选择 文、理或艺、体发展方向。10.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走读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 6 小时,中学不超过 8 小时。晚间、双休日和其他法 定节假日不上课。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 1 小时。睡眠时间义 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少于 9 小时,高中不少于 8 小时。寄宿制学校学生 晚自习结束时间,初中不晚于 21 点,高中不晚于 22 点;早上统一起-4-床时间,初中不早于 7:00,高中不早于 6:30。义务教育阶段走读生 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 7:30,上课时间不早于 8:00。高中走读生早上 到校时间不早于 7:00,上课时间不早于 7:30。积极开展学生自主实践性学习。学生自习时间不分配到学科。按 照规定安排寒暑假期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到校上 课或集体补课,不收费上课和有偿补课。11.学生家庭书面作业实行总量控制。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 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 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 1 小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 1.5 小时;高 中布置作业要涵盖所有学习领域且总量不超过 2 小时。提倡布置探究 性、实践性的家庭作业。12.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 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每学年参加 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小学生不少于 10 天,初中生不少于 20 天,高中 生不少于 30 天。13.实行校本教研制度,研究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重 点、难点问题,提高课程计划实施质量和单位时间内教学效率。鼓励 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 分发表意见。建立各种业务档案,充分发挥业务档案材料在教育教学、教研科研中的重要作用。14.选用国家和省颁布的教学用书目录规定的教材。学校开发课 程不编写和使用教材。不向学生统一征订教辅资料,不接受任何单位 和个人推销的省定教学用书目录以外的书刊和音像制品。

五、学生管理-5-15.在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下开展招生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学 校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一律实行划片招生,不举行或变相举行 选拔性考试。高中坚持全面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将初中学生综合 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引导初中全面实施素质 教育。严格遵守国家和省关于规范招生行为的要求,不作违规招生宣 传,不违规提前招生,不到规定区域外招收学生,不超出学校合理规 模招生。高中不违背“三限”政策招生,不采取不正当手段招生,不 接收已按规定程序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16.认真执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建立科学的 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按照规定时间和要求注册学籍,并及时组织注册 信息的核对、勘误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发现学生辍学,立即向主 管部门报告,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使其复学并做好有关工作。17.高中实行日常班和教学班双重班级管理模式。日常班班主任 负责学生日常管理、组织开展学生基础素养评定等工作;教学班任课 教师负责具体课程(模块)学习期间的学习管理。18.严格控制班额。小学每个班级不超过 45 人,初中不超过 50 人;高中日常班班额以 50 人为宜,最多不超过 56 人;教学班参照日 常班班额和教师、教学场所情况合理安排。19.健全学生管理和学生自治组织,健全学生管理制度。以《中 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加强学生日常管 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积极支持学生开展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指导和管理。20.建立学生奖惩制度,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按规定 处理和帮助犯错误的学生。对犯错误的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努力帮助其认识和改正错误。义务教育阶段不开除学生学籍;高中不-6-轻易对犯有严重错误的学生做出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的决定。建立处 分学生的相关听证、申诉和复议等工作制度。21.认真执行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家庭生活困难学生救 助制度,帮助家庭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建立健全家庭生活困难学 生救助档案。

六、教师管理 22.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基本依据,加强教职工思 想道德建设,使广大教师能够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 师表;认真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和组织课外活动; 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维护学生的合 法权益;不向学生推荐任何教辅资料;不搞有偿家教。23.执行教职员工职业(执业)资格制度,实行持证上岗。重视 教师培养和培训,制定并落实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员专业发展中长期规 划,促进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员教育观念、专业理论和技能的不断更新 和提高,组织教师进修,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24.依法保障教师权益,不安排教师在法定休息日、节假日上课,不安排教师辅导学生晚自习。

七、评价管理 25.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中小学全面推行日常 考试无分数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 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其中,初中学生实行以学业考试和基础性发展 目标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综合、动 态的成长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小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 行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一般为 A、B、C、D 四个等级)。初中实行学业考试制度和基础性 发展目标评价制度,学业考试成绩和基础发展目标评价等级作为学生-7-毕业和升学的主要依据。严格考试管理,不组织、不参加未经市级以 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活动。26.高中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严密组织学分认定、基础素养 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和体质健康达标测试,客观记录、严格管理、及时上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中学建立诚信制度、监督举报制度、评价结果公示和复议制度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质量保障制度,严肃查 处弄虚作假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严密组织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和高中学 生学业水平考试,不断加强考风考纪建设,认真处理违纪、舞弊、作 弊工作人员和考生。中小学校、班级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按考试成 绩给学生排名次等。27.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科学的教师 评价体系,不单纯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坚持内容全面、主体多元原 则,综合考虑师德表现、工作态度、专业发展、工作量、工作难度和 工作实绩等方面科学评价教师工作。28.在客观分析学生情况下,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考查学生 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程度和所用时间两个基本因素,不以考试成绩给 教师排名次。实行结构工资制度的学校,不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高低 作为评价和奖惩教师的主要标准。

八、财务管理 29.认真贯彻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 校经费收支、资金管理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如实提供财务资料。认真编制学校预算,依法组织学校收入,合理安排各项支出。加强财 务控制与监督,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坚持勤俭办学方针,提高教育经 费使用效益。-8-30.加强资产和校舍档案管理。建立健全资产购入、使用、报废 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按规定建帐、设卡,定期进行财 产清查,保证帐、表、卡、实相符。按有关专业技术要求,对仪器、图书、设备等进行科学分类、编号、登记,定期定位存放,完善相关 防护、维修措施,确保各类仪器、图书、设备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建立健全校舍档案,及时更新档案内容,保证档案资料齐全、完整、数据准确、绘图规范。31.加强校舍和校园环境管理。按规定进行校舍的建设和管理,未经批准不随意改动校舍结构和用途,不随意改建、扩建、拆除、出 租、出借校舍。按规定、标准要求,对校舍进行维护、维修和保养。建立健全校舍安全预警机制,定期对校舍进行查勘鉴定,发现险情立 即采取应急措施,同时向上级报告,争取尽快彻底解除险情。不使用 D 级危房。遵循校园绿化的宗旨和基本原则,提高校园绿化覆盖率和 绿地率,丰富校园园林景观,改善校园环境质量。

九、安全管理 32.根据国家《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生伤害事故 处理办法》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和安全工作管理 制度。建立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应急措施。33.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加强教学安全管理,确保教学安全; 组织学生户外活动要有安全措施; 组织学生校外活动有安全保障计划。34.定期对校舍、设施进行安全检查,防火、防盗、防坍塌、防 触电、防溺水、防滋扰、防中毒、防意外伤害等措施落实到位,及时 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发生事故。-9-35.加强门卫管理,禁止无关人员和机动车辆进入校园。建立学 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使用校车法定手续完备,制定 并严格执行校车管理制度。

十、卫生管理 36.根据国家《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 卫生管理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学 校卫生工作制度并严格执行。37.将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作为卫生工 作重点,全面推行学校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提高学校饮食卫 生自身管理水平,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38.制定突发性、群体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落实应急 措施,一旦发生群体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 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处置措施。39.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 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规程》的要求,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健康咨 询工作计划,增强学生健康卫生意识,增加学生健康卫生知识,促使 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40.按照要求开展教学卫生监督工作,确保学生食堂、宿舍、教 室和其他生活、教学场所环境卫生,空气、光照和学生坐姿、用眼习惯等符合卫生要求。-10

第四篇: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公文处理暂行规定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公文处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省国土资源厅电子政务办文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山东省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及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政务公开的有关要求,结合厅工作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暂行规定适用于在厅机关局域网内办理的行政审批公文和非行政审批公文。

第三条 国土资源厅政务大厅(以下简称政务大厅)统一负责受理行政审批公文和非行政审批公文。涉密件、机要件等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条 公文处理遵循规范统一、信息共享、优质高效、快捷便民、公开透明、权力制衡的原则。

第五条 政务大厅受理的各类行政审批、许可事项,除提交纸质文档外,需提交电子文档。

第六条 实施远程报批的网络运行办法另行制订。

第二章 政务大厅管理

第七条 政务大厅工作人员由厅办公室管理,在厅办公室统一领导下工作。

第八条 政务大厅设行政审批收发文(证)岗、非行政审批收发岗、收费岗、咨询督查管理岗。

政务大厅工作人员应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对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公文、材料进行登记并录入系统。

(二)收缴各类规费。

(三)发放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和其他国土资源管理权益证书,发放各类办结文件。

(四)协调、督办各类办文事项,承接办文咨询。

(五)受理约谈申请,安排约谈事项。

(六)向服务对象发布办文信息。

第九条 政务大厅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以下守则:

(一)勤政为民,忠于职守。

(二)廉洁自律,秉公办事。

(三)精通业务,操作规范。

(四)办文及时,效率优先。

(五)言行文明,礼貌待人。

(六)服务便民,解疑耐心。

(七)团结协作,严守纪律。

(八)环境整洁,仪表端庄。

第三章 公文受理

第十条 政务大厅负责各类公文的核对、启封、签收、登记并录入系统(本暂行规定另有规定的除外)。厅机关各处室接收的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公文以及参加省、部、有关部门会议带回的文件和材料,一律转政务大厅登记并录入系统。

第十一条 政务大厅依据有关规定接收行政审批申请及有关公文、资料,工作人员不得随意增减资料的类型、份数,机关各处室也不得要求申请人增减资料类型、份数。确因工作需要的,由经办处室提出依据,厅政策法规处审定并报厅领导批准后通知政务大厅受理。第十二条 政务大厅工作人员在接收公文、行政审批申请事项时难以确定是否受理的,请示厅办公室分管主任商有关处室确定。重大事项报请主管厅长决定。

第十三条 申请人要求撤回已受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的,需向政务大厅提出书面申请并录入系统,由办公室分管主任商主办处室批准,终止该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流程。政务大厅将有关资料整理,存档备查。

第四章 公文办理

第十四条 厅机关所有公文原则上全部在局域网上办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采取手工办理。

(一)特急件。

(二)省、部领导批示件。

(三)行政复议案件、裁决案件、听证案件。

(四)党内文件。

(五)系统暂时满足不了办文要求的。

(六)其它特殊公文。

第十五条 政务大厅应当将受理的各类公文按照办文程序,及时通过厅局域网传输至相关处室,相关处室应当按行政审批的流程审查、办理、成文。

第十六条 公文阅批按照厅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办理。

(一)国务院、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局的公文,报送厅长阅批。

(二)省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公文,国土资源部各司局、直属事业单位的公文,各市人民政府的公文,报送主管厅领导阅批。重要公文报送厅长阅批。

(三)各市国土资源部门、厅直属事业单位的请示、报告及其他单位的公文,报送主管厅领导阅批。重大问题报送厅长阅批。

第十七条 阅批公文时,应签署明确的阅批意见,并写明日期。对于一般报告性公文,可签名表示“已阅知”;对于有具体请示事项的公文,应当签名表示“同意”、“不同意”或其他的具体意见。

第十八条 行政审批事项涉及几个处室的,相关处室在网上并行审查,限时办结。

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主办处室应当汇总协办处室的意见,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在网上传至政务大厅,政务大厅在五日内发出。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十九条 主办处室对公文办理负直接责任,协办处室对公文办理负间接责任。

处室办文意见应当明确,办文意见由处室主要负责人签署。主办处室综合各协办处室的意见后提出最终办理意见,报厅领导审批。

主办处室应当主动协调解决办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调不成的,报主管厅领导协调解决。

对正在办理的公文,任何处室和个人不得向申请人泄露办文过程中的各方意见。

主办处室在公文办理中需调阅原始纸质资料的,可到政务大厅办理调阅手续。

第二十条 行政审批及其他需要集体研究的重要事项,由主办处室按照有关程序提出意见,报主管厅领导审核同意后,提交厅长办公会议或会审会议研究。第二十一条 办文时限按照政务大厅录入之日或补正材料受理之日起至公文办结时计算。行政审批类公文的办理时限,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非行政审批类公文的办理时限,由厅办公室主任提出拟办意见,报主管厅领导批准后决定。

第二十二条 行政审批事项依法需要报省政府、国土资源部批准的,由政务大厅负责办理上报事宜。需要向申请人发出的办文告知,主办处室应当将告知内容在网上传至政务大厅,由政务大厅负责发送。

第二十三条 承办处室在办结公文后,需要厅发文件的,由承办处室安排掌握相关政策、熟悉工作内容、文字能力较强的工作人员拟稿。重要公文处室主要负责人应当亲自主持、指导拟稿,认真复核、修改并签署意见。拟稿在网上传送,经办公室认真核稿后报厅领导签发。

第二十四条 严格执行公文签发制度。

(一)代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起草的文稿,由主管厅领导审核,厅长审签后报省政府领导签发。

(二)以国土资源厅名义报省政府、国土资源部和国家测绘局的请示、报告,国土资源厅颁布的重要规章制度、工作部署等公文,由主管厅领导审核,厅长签发。

(三)国土资源厅一般性业务工作的公文,由主管厅领导签发。

(四)与省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发文需会签的,经主管厅领导审核并签署意见后送有关部门会签,由厅长签发;收到的需会签的公文,由有关处室提出会签意见报主管厅领导签发。重要公文的会签意见由厅长签发。

(五)以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名义发文,属根据厅领导指示办理的,由厅领导签发;属办公室职权范围内的由办公室主任签发;厅机关处室业务工作以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名义发文的,由主管厅领导签发。

(六)根据省政府授权,省政府局部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由主管厅领导审核,厅长签发;耕地在200亩以下、其他土地300亩以下的土地征用和农用地转用审批,由厅长签发或由厅长委托的主管厅领导签发;耕地在200亩以上、其他土地300亩以上和需报国务院审批的,由主管厅领导审核,厅长审签后报省政府领导签发。

(七)厅领导签批的特殊公文的制发,按厅领导要求办理。第二十五条 厅领导签发后的各类公文,任何处室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确需修改的,由厅办公室报请签发厅领导同意。

第二十六条 行政审批办结文件或证件由政务大厅统一发送。政务大厅应做好发文、发证登记,各部门不得自行将办结公文、证件交来文单位或个人。

非行政审批公文的校对、装订、发送仍按原渠道和程序办理。第二十七条 电子信访由厅信访室受理。对电子信访件,信访工作人员要做好邮件登记,并按信访规定统一交办,办理结果由厅信访室统一答复。

第二十八条 实施电子政务过程中形成的电子类、纸质类资料等,实行分类整理、集中统一管理。

电子政务系统中形成的所有数据资料,由厅信息中心实行“双备份”,分别由厅信息中心和厅档案室管理。

目前系统暂不能录入和传送的特种纸介质文件,由政务大厅负责保管。处室调阅的公文在公文办结后应当及时交政务大厅,由政务大厅按照档案管理要求整理、归档,定期向厅档案室移交。

第五章 信息公开与发布

第二十九条 下列信息应当公开:

(一)土地、矿产、测绘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二)依法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主要内容;

(三)土地、矿产、测绘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审批要件目录及审批结果;

(四)土地、矿产、测绘违法案件的依法行政处罚依据、处罚程序、处罚时限及重要典型案件处理结果;

(五)土地、矿产、测绘依法收费的项目、标准、依据和缴纳时限;

(六)征地补偿标准;

(七)土地资源统计资料、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资料、公益性地质调查资料、地质环境资料;

(八)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相关利益的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文件。

第三十条 根据政务公开需要,厅办公室会同信息中心确定在厅局域网、电子触摸屏和政务大厅公开的信息和内容,信息中心负责实施。

第三十一条 信息公开时间应与内容相一致。凡具有相对稳定性或经常性的,应长期公开,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随时获知;凡阶段性或临时性的,应随时公示,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及时知悉。

第三十二条 厅机关内部文件的办理,如内部使用的通知、公告、信息等,一律在厅局域网上发布。其中,通知、公告由主办处室在网上发布;政务信息由主办处室拟稿,办公室审定后发布。重要信息需经厅领导签发后发布。

第三十三条 政务大厅内设臵电子屏幕、触摸屏、办事明白卡、办事指南等,供申请人查询。

第六章 考核与奖惩

第三十四条 电子政务系统界面、任务、授权使用规定。

(一)电子政务系统界面设臵的文件、内部通知、信息等,属必读文件,厅机关工作人员应当认真阅读。未读必读文件影响工作的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

(二)厅机关工作人员上班必须首先打开电脑,对工作任务进行确认,根据电脑指示的任务安排工作。处室负责人要及时指定任务的具体承办人,承办人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工作任务。

(三)工作人员因公外出等原因不能及时处理公文的,应当委托有关人员处理。未按时限办理或办文质量达不到要求的,处室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

第三十五条 各处室负责人负责本处室网上办文事项的督办;政务大厅负责厅局域网内所有办文事项的督办,每月将办文情况进行通报;厅办公室负责政务大厅工作人员工作态度、工作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厅人事处负责厅机关工作人员电子政务、季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

第三十六条 设立行政效能投诉监督电话和意见箱,建立行政审批事项跟踪回访制度。

厅监察室和办公室负责接受并处理行政效能方面的投诉。对行政审批办理无正当理由超时的,由厅监察室和办公室督查告知;对督查告知后仍不予及时办理的,责成其做出书面检查;情节严重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对在办文工作中认真负责,严格按法规政策办事,及时发现、避免工作中的差错、漏洞,挽回损失和影响的给予表扬。

第三十七条 对违反厅机关电子政务和网络运行管理工作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厅人事处牵头,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其考核评先资格,直至离岗培训。

(一)私自将申请人带到办公室及其它场所商谈办文事项、徇私办文的。

(二)在公文交收、办理过程中,不按规定登记、签收、保管,造成公文资料丢失的。

(三)无正当原因一个月内被督办3次以上的。

(四)办文质量低、差错多,带来不良影响的。

(五)由于其它方面原因,难以胜任工作的。

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厅监察室牵头,会同相关部门追究责任:

(一)以权谋私、索贿受贿、营私舞弊的。

(二)私自收取、截留、滞留公文造成严重后果或恶劣影响的。

(三)丢失重要公文的。

(四)领导批示后,擅自增删、涂改公文重要内容,或假冒领导名义要求修改公文内容的。

(五)个人违规操作,给网络及设备带来损坏的。

(六)履行职责不力,给工作带来重大损失或带来不良影响的。

(七)泄露审批办文中不同意见造成恶劣后果的。

(八)在公文办理过程中有其他违规违法行为的。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原相关规定与本暂行规定不符的,按本规定执行。

第五篇:山东省党的机关公文处理暂行规定

山东省党的机关公文处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促进山东省各级党的机关(以下简称党的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央文件发布、阅读、管理工作暂行规定》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党的机关的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布决策、部署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通报情况的重要载体。第三条

公文处理是包括公文拟制、办理、管理、整理归档在内的一系列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条

公文处理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行文机关要求和公文处理规定进行,做到规范统一、准确及时、安全保密。

第五条

党的机关办公室(厅)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其主要任务:负责本机关公文的制发、收文处理及公文的管理;负责本机关公文处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负责公文处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及安全保密;负责对下级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业务指导,组织业务研讨和培训。

第六条

党的机关办公室(厅)设立秘书部门或配备秘书人员具体负责公文处理工作。要建立公文处理工作责任制和激励机制,落实岗位职责,并对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第七条

党的机关办公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根据有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中央、省委文件的网络传输按照中央办公厅、省委办公厅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

第八条

从事党的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秘书人员应为中共党员,一般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应具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勤于学习,作风严谨,遵守纪律,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第九条

省委办公厅负责对全省党的机关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第二章

公文种类

第十条

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

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二)决定

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三)指示

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四)意见

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五)通知

用于发布党内规章、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周知的事项。(六)通报

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七)公报

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

(八)报告

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九)请示

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十)批复

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十一)条例

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十二)规定

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十三)函

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十四)会议纪要

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办法

用于对规范某项工作、活动等提出具体意见和要求。

细则

用于对条例、规定、办法等进行解释或说明,对贯彻条例、规定、办法等作出详细而具体的规定。

第三章

公文格式

第十一条

党的机关公文一般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横隔线、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组成。

(一)版头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或加圆括号标明文种组成。联合行文,版头一般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并用联署机关名称。

(二)份号

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标注密级的公文应标明份号。(三)密级

公文的秘密等级。根据秘密程度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四)紧急程度

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间要求。紧急文件分别标明“特急”、“加急”,紧急电报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五)发文字号

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和发文顺序号组成。联合行文,一般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

上报公文应标注“签发人”。“签发人”后面标注签发人姓名。联合上报的公文,同时标注联署机关签发人姓名。

(七)横隔线

隔开公文版头部分与公文主体部分的一条一般为中间带有实心五角星的红色横线。(八)标题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

(九)主送机关

主要受理公文的机关。主送机关名称应用全称、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的统称。决议、决定、意见、规定、会议纪要等文种不标注主送机关。(十)正文

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述公文的内容。

(十一)附件

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参考材料。公文如有附件,在文尾标注,也可在正文中涉及附件内容处标注“(见附件)”或“(附后)”。

批转的下级机关公文和转发的上级、同级机关的公文,不属公文附件,在批转、转发“通知”之后另页排印,不加附件标注。

(十二)发文机关署名

公文制发机关名称。发文机关署名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公文一般以机关名义署名,特殊情况需要以机关领导人署名的,应写明职务。

(十三)成文日期

公文制成的时间。一般署会议通过日期或领导同志签发日期,联合行文,署最后签发机关领导同志签发日期;特殊情况署印发日期。

(十四)印章

公文发生效力的凭据。除有固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无主送机关的公文和会议纪要外,公文一律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十五)印发传达范围

公文发放、传达的范围。一般用于普发性公文。(十六)主题词

反映公文内容、公文主题及公文种类的词。主题词按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编制的《公文主题词表》标注。《公文主题词表》中未涉及的词,根据公文内容拟定,后加“Δ”。

(十七)抄送机关

指除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的上级、下级和不相隶属机关。(十八)印制版记

由公文印发(翻印)机关名称、印发(翻印)日期和印制(翻印)份数组成。

第十二条

公文汉字从左至右横排。公文用纸幅面规格可采用16开型(长260毫米,宽184毫米),也可采用国际标准A4型(长297毫米,宽210毫米)。第十三条

党的机关公文版头主要形式及适用范围:

(一)《中共XX委文件》

适用于各级党委发布、传达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作出重要工作部署,转发上级机关的文件,批转下级机关的重要报告、请示等。

(二)《中国共产党XX委员会()》

适用于各级党委通知重要事项、任免干部、批复下级机关的请示,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工作等。(三)《中共xx委办公室(厅)文件》、《中共XX委办公室(厅)()》

适用于各级党委办公室(厅)根据授权,传达本级党委或领导机关的指示,答复下级党委或部门的请示,转发上级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报告、请示,发布有关事项,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工作等。(四)《中共XX部文件》、《中共XX部()》

适用于党委各部委发布本部委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工作等。(五)《中共XX党组(党委)文件》、《中共XX党组()》、《中共XX党委()》

适用于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部门党组(党委)对本机关和直属单位的党组织部署工作,向上级党委报告、请示工作等。

第十四条

党的机关制发电报,执行电报制发的格式规范。第四章

行文规则

第十五条

行文应确有需要,可发可不发的公文不发。凡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的不另发文,已全文公开播发见报的一般不另印发文件。

第十六条

行文要注重针对性、可操作性。贯彻落实上级机关文件精神的行文,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提出具体贯彻落实意见,不得照抄照转、层层转发。第十七条

党的各级机关行文关系根据各自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

(一)向上级机关行文,应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如需其他上级和相关的上级机关阅知,可以抄送。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问题;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向上级机关行文,不得主送、并报或抄送上级机关领导同志个人,不得主送上级机关办公室(厅)。向上级机关的重要行文,不得以本机关办公室(厅)的名义。涉及机关工作情况、请示事项类行文,不以机关领导同志个人名义向上级机关行文。

(二)报党委的文件如有必要同时报政府,主送单位应写“党委、政府”;报政府的文件如有必要同时报党委,主送单位应写“政府并报党委”。

主送“党委、政府”的文件,由党委办公室(厅)负责办理;主送“政府并报党委”的文件,由政府办公室(厅)负责办理。

(三)同级党的机关、党的机关与同级其他机关必要时可联合行文。联合行文时,联署机关对有关问题应协商一致,未经协商一致,不得使用联合行文名义,也不得各自向下行文。

减少不必要的联合行文。纯属党委或政府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一般不以党委、政府或党委办公室(厅)、政府办公室(厅)名义联合行文。

(四)党委及其部委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以党委及其部委名义行文;非党的机关的部门或单位以本部门、单位党组织名义向党的机关行文;党委工作部门向下级党委相关部门的重要行文,经党委领导同志审签后,文中可表述“已经X党委负责同志同意”。

(五)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六)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一般用函行文。

第十八条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对于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应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第十九条

向上级机关请示问题,应一文一事,不得在非请示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请示事项涉及其他部门业务范围时,应经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后上报;经协商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应在请示中写明。

党委各部委应向本级党委请示问题,向上级党委主管部门请示重大问题,需经本级党委同意或授权。各级党的机关受理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需要请示上级机关时,另以本机关名义行文,不得以转报形式将下级机关的请示上报上级党的机关。

第二十条

各级党的机关应严格按照行文规则行文。对不符合行文规则的上报公文,上级机关的秘书部门可退回下级呈报机关。第五章

公文起草

第二十一条

起草公文应做到:

(一)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内容相衔接。

(二)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提出的政策、措施切实可行。(三)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表述准确。(四)文字精练,用语准确,篇幅简短,文风端正。

(五)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准确。汉字和标点符号的用法符合国家发布的标准方案,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符合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

(六)公文中引用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必要时用括号加以标注。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公文标题使用简称时,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七)文种、格式使用正确,主、抄送单位标注及密级划定准确。

第二十二条

公文一般由发文机关起草,也可授权有关部门、单位代起草文稿。

部门、单位代党的机关起草文稿,一般应经党委授权或党委领导同志授意;未经党委授权或党委领导同志授意,有关单位认为有必要以党的机关名义行文时,应先行书面请示党委同意。下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批转公文,应书面写明理由、行文依据和会签情况。

第二十三条

起草重要公文应由领导同志亲自主持、指导,进行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并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办公室(厅)和有关部门要按照领导同志要求,做好公文起草相关工作。

第二十四条

书写公文应使用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纸张材料,书面修改和签批公文要使用钢笔、毛笔和碳素、蓝黑墨水,不使用铅笔、圆珠笔和纯蓝、红色墨水等,签批、修改时应在公文纸左侧留出装订位置。

第六章

公文校核

第二十五条

公文文稿送领导同志审批之前,应由党的机关办公室(厅)进行校核。党的机关办公室(厅)及部门、单位应设立专门岗位或确定专门人员负责文稿校核工作。公文校核的基本任务是协助机关领导同志保证公文质量。

第二十六条

公文校核的内容是:(一)报批程序是否符合规定;(二)是否确需行文;

(三)文稿内容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指示精神,是否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精神相衔接;(四)涉及有关部门业务的事项是否经过协调并取得一致意见;(五)文稿中所提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

(六)文稿中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和文字表述、密级、紧急程度、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是否准确恰当,汉字、标点符号、计量单位、数字用法及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第二十七条

文稿如需作较大修改,应与起草部门协商或请其修改。经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应报请领导同志审定。

第二十八条

联合行文由联署机关的秘书部门进行校核。党委、政府联合行文,公文内容属党委职责范围、起草单位为党委部门的,先由党委办公室(厅)校核办理;公文内容属政府职责范围、起草单位为政府部门的,先由政府办公室(厅)校核办理。

第二十九条

部门、单位代党的机关起草的文稿,统一由本部门、单位专门岗位或有关人员审核,并经主要责任人审签后,再送党的机关办公室(厅)按程序办理,不得直接送党的机关领导同志个人。未经党的机关办公室(厅)审核的文稿,党的机关领导同志不予受理,由党的机关办公室(厅)退有关部门按程序办理。

第三十条

已经党的机关领导同志审定的文稿,在印发之前秘书部门应再作校核。经校核如需作实质性修改的,须报原审批领导同志复审。第七章

公文签发

第三十一条

公文须经本机关领导同志审批签发。重要公文由机关主要领导同志签发;涉及某一方面工作的公文由分管领导同志签发。经党委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由主要领导同志或主要领导同志委托的领导同志签发。

党委办公室(厅)根据党委授权制发的公文,一般由党委秘书长或办公室(厅)主任签发。根据公文内容,有的可请党委分管领导同志签发,有的可请党委主要领导同志签发。第三十二条

联合行文,由其他联署机关的领导同志会签后,送主办机关领导同志签发。党委、政府联合行文,内容主要涉及党委职责范围的,由党委办公室(厅)组织会签;内容主要涉及政府职责范围的,由政府办公室(厅)组织会签。

第三十三条

党委工作部门代党委及党委、政府起草或要求以党委及党委、政府名义转(印)发的文稿,送党委办公室(厅)组织会签;政府部门代党委、政府起草或要求以党委、政府名义转(印)发的文稿,送政府办公室(厅)组织会签。

部门联合代党委、政府起草文稿或要求以党委、政府名义转(印)发文件时,须由各有关部门会签。会签意见不一致时,主办部门应同有关部门协商形成一致意见后再报党委办公室(厅)或政府办公室(厅),经协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加以说明并将不同意见一并报送。

第三十四条

领导同志签发公文,应明确签署意见,并写上姓名和时间;若圈阅,则视为同意。圈阅公文应注明圈阅时间。第八章

公文发布

第三十五条

各级党委机关公文的发布须经党委批准,除党委办公室(厅)根据党委授权可向下级党委行文外,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以及同级党委各部门、单位党组(党委)发布指示性公文。凡越权发布的公文,受文单位不予受理。

第三十六条

党的机关公文按一定的发布层次或根据文件内容和工作需要,在一定范围发布。中央文件的发布层次一般划分为“发至省军级”、“发至市地师级”和“发至县团级”。文件明确规定具体阅读范围的,以一定形式发布。

省委文件的发布层次一般划分为“发至市”、“发至市级”、“发至县”、“发至县级”。省委明确规定小范围阅读的文件,阅读范围一般以主送形式标注或另附说明。中央、省委文件需向社会广泛宣传的标注“此件公开发布”。市级以下党的机关的文件发布层次自行确定。

第三十七条

各级党委文件密级的确定、变更和解除,由党委授权办公室(厅)审核办理,并负责向各地区各部门通报。

第三十八条

公开发布各级党委文件须经各级党委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公开发布文件全文、摘要和消息稿。

(一)各级党委制发的标注“此件公开发布”的文件印发后,由其党委办公室(厅)适时通知有关新闻单位播发。

(二)未标注“此件公开发布”的文件如需公开发布,有关单位须书面请示文件制发机关,按照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一般在文件印发一个月后,由文件制发机关通知有关新闻单位播发。第三十九条

党的机关文件的印发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一)中央发至省军级以上的文件由中央办公厅统一印发;发至市地师级以下的文件,由省委办公厅按照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提供的文件样本版式统一翻印,翻印份数报中央办公厅核定。

(二)省委制发的文件由省委办公厅统一印发。其中机密级以下文件通过党委信息网络传输,需要翻印的由受文单位按传输件样本版式统一翻印,翻印份数报省委办公厅核定。(三)各市委制发的文件由各市委办公室(厅)统一印发或传输。

网上传输和公开发布的文件,印发少量份数,供各受文单位存档。通过密码通信传输的《中共中央发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发电》、《鲁发电》、《鲁办发电》由党委机要局按照文件发布层次和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条

发行文件严格按照文件印发级别和有关规定执行。

(一)发至省军级的中央文件,发副省级以上及其他相当于副省职级的党员干部所在单位。(二)发至市地师级的中央文件,发副市(厅)级及其他相当于副市(厅)级以上单位。(三)发至县团级的中央文件,发到副县(处)级及其他相当于副县(处)级以上单位。(四)发至市的省委文件,发正市(厅)级及其他相当于正市(厅)级以上单位。(五)发至市级的省委文件,发副市(厅)级及其他相当于副市(厅)级以上单位。(六)发至县的省委文件,发正县(处)级及相当于正县(处)级以上单位。(七)发至县级的省委文件与发至县团级的中央文件分发范围相同。(八)省委文件注明“可登党刊”的,登《山东通讯》,发至基层党委或党支部;注明“可自行翻印发至村党组织”的,由各市党委自行翻印发至村党组织。

第四十一条

中央和省委文件的发送,省领导同志,省直各部门、各市、有关大企业、驻济高等院校、省驻外机构等单位,由省委办公厅直接发送;市属各县(市、区)及驻地高等院校、中央及省属单位等,分别由各市党委办公室(厅)代发。

第四十二条

省委办公厅负责全省中央、省委文件的核发工作,其中中央文件报中央办公厅核准。发文份数一般每年调整一次。收文单位需要调整发文份数的,一般于年底前向发文单位书面申请,经发文单位同意,于次年初作出调整。

第四十三条

省以下党的机关形成的文件,其印发级别和分发范围自行确定。第九章

发文办理

第四十四条

公文发文办理包括公文的核发、登记、印制(传输)和分发等程序。

(一)核发

秘书部门在公文正式印发(传输)前,对公文的审批手续、文种、密级、格式等进行复核。(二)登记

记录发文字号、签发人、印发范围和公文印制(传输)份数等。发文登记须由专人办理。(三)印制

1.公文字体、字号使用应规范统一。公文版头根据字数多少选用合适的字体。

2.公文中的数字除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成语、缩略语、概数等必须使用汉字外,其他数字使用阿拉伯数字。公文结构层次序数依次用汉字、汉字加圆括号、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加圆括号。

3.公文必须由机关内部打字(文印)室(所)或经省、市保密委员会办公室(保密局)批准定点的印刷厂印制。涉密公文在印制过程中要采取严格保密措施,尽量减少接触人员,绝密级公文要指定专人录入、校对、印刷、装订。承印单位对印刷废版、废页及不应归档的软盘等必须及时监销。(四)传输

省委印发的机密级以下文件,对具备密码传输条件的单位实行网上传输。

第四十五条

发送和传递公文进行编号、登记,并严格履行交接手续。发送涉密公文,使用《发文通知单》登记。《发文通知单》一式两联,一联随公文发出,一联留存备查。涉密公文要在封、包、袋上标明所装公文的最高密级、编号和收文单位名称,有时限要求的,标明紧急程度。发送绝密级公文,使用由防透视材料制作的、周边缝有韧线的专用信封,信封的封口及中封处应加盖密封章或加密封条;使用公文袋封装时,公文袋的接缝处应使用双线缝纫,袋口应用铅志进行双道密封。

第四十六条

涉密公文必须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指定专人送达,不得通过普通邮政或其他渠道传递;设有机要文件交换站的城市,在市内传递涉密公文,可以通过机要文件交换站进行。机密级以上公文和密码电报,须由机要交通和机要人员专车递送。传递绝密级公文实行2人护送制。

第四十七条

涉密公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真机传输,必须采用加密装置。电传公文不得明电、密电混用。密码电报不得明传、翻印、复制,回复密码电报必须用密传,明电、密电不得混用。因工作需要确需复印密码电报时,须经本机关、单位领导同志批准,由本机关、单位机要处(室)负责复印,并视同原电报管理。

第四十八条

在同一城区内,公文的分发可视情况采取集中交换、直接递送、市内互寄、单位自取等办法进行。

第十章

收文办理

第四十九条

公文收文办理包括公文的签收、登记、分送、阅读、传阅、注办、拟办、请办、承办和催办等程序。

(一)签收

接收公文履行签字手续。收到公文时应逐件清点,以签字或盖章方式签收,并注明签收日期,紧急公文应注明签收的具体时间。签收公文中发现收文份数不符或其他问题,要及时向发文机关查询,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二)登记

对公文的特征和办理情况作记载。登记内容主要包括收文日期、份数、公文标题、密级、发文字号、发文机关、分发日期及办理情况等。

(三)分送

秘书部门按照有关规定或根据公文内容确定的范围组织分送。

1.上级机关的发文,凡标注印发级别的,按该印发级别规定的范围及时限要求分送;未标注印发级别的,根据收文内容及有关要求确定分送范围。

2.下级及其他相关机关的公文材料,经筛选分类后分送。凡需要办理的作办件办理;对于阅件,根据收文内容及相关要求,合理确定分送范围,内容相同的情况报告类公文,可综合后分送。

(四)传阅(批)秘书部门根据领导同志批示或授权,将公文送有关领导同志阅知或批示。办理公文传阅(批)应有专人负责,并按照传阅(批)范围和一定的程序进行。传阅按领导同志排序由前向后递送,传批按领导同志排序由后向前递送。公文传阅、传批应严格履行登记和交接手续,随时掌握公文去向,避免漏传、误传、横传。

(五)注办

秘书部门对上级发文提出办理意见。秘书部门收到上级机关的发文,先行按规定的范围和时限要求组织分送,对于需要提出贯彻落实意见的,随时予以注办,提出注办意见,按程序送领导同志审签。领导同志收到阅件已有批示的,按领导同志批示意见办理。

(六)拟办

秘书部门对需要办理的公文提出办理意见,并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送领导同志批示。主送“党委、政府”的文件,由党委办公室(厅)负责办理;主送“政府并报党委”的文件,由政府力公室(厅)负责办理。

(七)请办

办公室(厅)根据授权或有关规定将需要办理的公文报请机关主管领导同志批示或请有关主管部门研究办理。对需要两个及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应指明主办部门。

(八)承办

主管部门对需要办理的公文进行办理。承办部门接到转办公文后要及时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向批办部门报告。

公文办理过程中,凡属承办部门职权范围内可以全权答复的事项,承办部门应直接答复呈文机关,同时抄送批办机关销案;凡涉及其他部门业务范围的事项,承办部门应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办理;凡须报请上级机关审批的事项,承办部门应提出处理意见并代拟批复文稿,一并送请上级机关审批。(九)催办

秘书部门对公文承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催办贯穿于公文处理的各个环节。对紧急或重要公文应及时催办,对一般公文应定期催办,并随时或定期向交办部门反馈办理情况。第十一章

公文阅读

第五十条

阅读文件严格按照文件印发级别和有关规定执行。

(一)中央发省、部和军队各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或党委(党组)书记的文件,供省委主要负责同志阅读,传达范围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执行。发至省军级的中央文件,供副省级以上及其他相当职级的党员干部阅读;发至市地师级的中央文件供副市地(厅)级以上及其他相当职级的党员干部阅读;发至县团级的中央文件,供副县(处)级及其他相当职级的党员干部阅读。

(二)发至市的省委文件,供正厅级以上及其他相当职级的党员干部阅读。根据工作需要,可传达到副厅级现职党员干部。

发至市级的省委文件与发至市地师级的中央文件阅读范围相同。

发至县的省委文件,供正县(处)级以上及其他相当职级的党员干部阅读。根据工作需要,可传达到现职副县(处)级党员干部。

发至县级的省委文件与发至县团级的中央文件阅读范 围相同。

(三)发至县团级的中央文件、发至县级的省委文件注明可登党刊的,登《山东通讯》,发至基层党委或党支部,供党刊发放范围的党员干部等阅读;公开播报的中央、省委文件,由各级各单位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传达学习;属于专业性或特殊性文件,按文件标明的范围阅读或传达;中央、省委印发的文件扩大阅读或传达范围的,按扩大后的阅读、传达范围执行。

(四)驻鲁的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以及党内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可阅读中央发至省军级以下、省委发至市以下的文件。

(五)在基层工作的省委委员、省委候补委员、省纪委委员、党内的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省政协常委会委员,可阅读中央发至市地师级、省委发至市以下的文件。(六)离退休干部按离退休前的职级阅读相应印发级别的文件,一般由党的组织关系所在单位组织传达或在机要阅文室阅读。

(七)企事业单位阅读中央、省委文件的范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确定。

(八)担任领导职务的党外人士阅读中央、省委文件,除仅限于党内阅读的外,原则上与担任同级职务的党员干部相同,一般在机要阅文室阅读或组织传达。限于党内阅读的文件,需要向各级民主党派传达的由同级党委统战部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十一条

市以下党的机关形成的文件,其阅读、传达范围自行确定。第十二章

公文报送

第五十二条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公文,统一由其秘书部门编号、登记后报送上级机关办公室(厅)按程序办理。除机关领导同志要求直接报送的公文外,下级机关主送上级机关的公文,不得直接送上级机关领导同志个人。

第五十三条

各级党的机关向上级党的机关报送各类简报类公文,应报上级党的机关办公室(厅)备案,凡未备案的,除特殊情况外,上级党的机关办公室(厅)不予受理。

第五十四条

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违反程序报送或报送的行文不规范的公文,可退回下级机关重新报送。

第五十五条

严格按要求的份数报送公文。各市党委、省直各部门党组(党委)等报省委的情况报告35份、请示5份。未明确要求报送份数的,由行文单位根据文件内容确定报送份数。通过党委信息网络传输的电子公文,报送份数与收文单位临时商定。

第五十六条

省以下各级党的机关要求有关单位报送文件份数自行确定。第十三章

公文管理

第五十七条

党的机关公文由机要秘书人员接收、管理,文件交接和签收要严格履行手续。设立党委(党组)的县(处)级以上单位应建立机要保密室和机要阅文室,并按有关规定配备专职的机要工作人员和必要的安全保密设施。

第五十八条

党的机关公文一般只发组织,不发个人。任何个人不得私自留存、销毁党的文件,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携带文件外出。

第五十九条

党的机关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应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执行。下级机关需要变更上级机关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须报经发文机关批准。

第六十条

公开发布的党的机关公文以及电子公文等,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涉密公文公开发布后即行解密。

第六十一条

建立文件管理责任人制度。各市委秘书长,各部门、单位分管领导同志为文件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六十二条

严格绝密级文件管理,确保绝对安全。

(一)文件实行专人专柜保管,由本单位秘书部门指定1名文件专管人员,负责绝密级文件的签收、保管和清退。文件专管人员名单报省委办公厅备案。

(二)绝密级文件不得传输、复制和汇编。阅读、传达绝密级文件要在符合保密要求的场所进行,文件不得摘录和借阅,其内容不得公开引用,传达时不得录音、录像和记录。

第六十三条

复制、汇编文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机密、秘密级文件确需复制或汇编的,应从严控制并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复制和汇编的文件应予编号、登记并视同原文件管理。摘录引用涉密公文内容形成的公文,按原公文的密级和知悉范围管理。

(一)复制、汇编发至省军级的中央文件,由省委办公厅报中央办公厅批准。

(二)复制、汇编发至市地师级以下的中央文件和省委、省委办公厅文件,报省委办公厅批准。

(三)文件翻印件应注明翻印机关名称、翻印日期和份数;复印件应加盖复印机关戳记;文件汇编本的密级按编入文件的最高密级标注,发送范围按编入文件的最高发布层次确定。

第六十四条

存储文件的磁盘、光盘及介质按所存文件的最高密级管理。未经公文制发单位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将文件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传输。第六十五条

会议形成的公文一般在会议结束时即行收回。经会议主持机关准许,与会人员带回本机关的公文,应及时交本机关公文管理人员管理。

第六十六条

各级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文件清退和销毁制度,对标有密级的文件定期进行清理、清退和销毁。

(一)中央、省委绝密级文件,由省委办公厅按季度统一组织清退。省委办公厅印发清退通知清单,各单位按规定的时限,由文件专管人员通过机要交通或机要通信退省委办公厅。

(二)中央及省委机密、秘密级文件,驻济各单位由省委办公厅直接清退;各市、有关企业及驻地各单位,委托各市、有关大企业党委办公室(厅)负责清退,省委办公厅派员现场检查核实。(三)中央、省委未标注密级的文件,按内部文件管理,省里不统一组织清退、销毁。

(四)清退的中央、省委文件,其中中央绝密级文件由省委办公厅按退中央办公厅,其他文件由负责清退文件的单位按根据有关规定销毁。

销毁涉密公文,必须严格履行清点、登记手续,并经主管领导审核批准。销毁涉密载体,应当确保秘密信息无法还原。销毁纸介质涉密载体,采用焚毁、化浆等方法处理,粉碎销毁涉密公文,使用符合保密要求的碎纸机;化浆销毁送保密部门指定的厂家销毁,并由送件单位2人以上押运和监销。销毁磁介质、光盘等秘密载体,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彻底销毁。

未经清退核实的公文,有关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擅自销毁。禁止将公文作为废品出售。

第六十七条

机关合并时,全部公文应随之合并管理。机关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档案部门管理,其他公文按照有关规定销毁;临时设置的机构,当任务终了时,其公文集中移交同级党的机关办公室(厅)或有关部门管理。

工作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或退休时,本人所保管、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

第六十八条

密码电报按照有关规定管理。省委办公厅通过密码加密传输的文件按《山东省党委信息网公文传输管理暂行办法》管理。

第六十九条

各级各单位于每年5月底前将文件管理情况向上级机关作出书面报告。省委办公厅按通报全省文件管理情况。

第七十条

各级各单位制发文件的管理,自行制定管理办法。第十四章

公文整理归档

第七十一条

公文办理完毕后,秘书部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他有关规定,及时将公文的定稿、正本、有关材料及软盘收集齐全,进行整理归档。公文整理归档工作接受同级档案部门指导、协调和监督。

第七十二条

党的机关形成的公文,由直接处理公文的部门负责整理,并按归档制度于次年第一季度归档于本机关档案室。两个及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整理归档,相关机关保存复制件。

第七十三条

机关领导同志兼任其他机关职务的,在履行所兼任职务过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职的机关整理归档。机关以及临时设置机构撤消时,其工作中形成的公文的整理归档按本规定第六十七条要求办理。

第七十四条

上级机关印发的公文,根据工作需要,下级机关及其部门、单位可留存l一2份备查。中央、省委绝密级公文各级各单位一律不留存。第十五章

公文保密

第七十五条

处理公文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国家秘密载体保密管理的有关规定。公文保密应遵循严格管理、严格防范、确保安全、方便工作的原则。

第七十六条

党内涉密公文的密级按其内容及如泄露可能对党和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危害的程度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第七十七条

发文机关在拟制公文时,应根据公文内容和工作需要,严格划分密与非密的界限。对于需要保密的公文,要准确标注密级,严格限制涉密人员;难于划分密与非密界限无法确定公文密级的,应申请上级或同级保密部门研究确定。公文密级的变更和解除由发文机关或其上级机关决定。

第七十八条

使用计算机打印涉密公文,必须采取保密防范措施。载有涉密公文的计算机软盘、硬盘和光盘等,应与同密级的纸质公文一样按保密要求严格管理。

第七十九条

泄露或出卖党和国家秘密公文、资料,丢失涉密公文或通过计算机及其网络泄密的,应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涉密公文出现失控等,要立即报告本机关领导,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绝密级公文及密码电报出现失控或缺失、泄密,除及时报告本机关领导同志并采取补救措施外,要及时报告上级发文单位和同级保密及公安部门。第十六章

第八十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各级机关及部门、单位党组织。过去我省有关党的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规定,凡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第八十一条

本规定所指“以上”、“以下”均含本级。第八十二条

本规定由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负责解释。第八十三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下载山东省教育厅公文处理规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教育厅公文处理规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省教育厅平安先进单位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表彰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鲁教安字【2009】1号 各市教育局: 近年来,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

    公文处理

    公文办理 第二十三条 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 第二十四条 收文办理主要程序是: (一)签收。对收到的公文应当逐件清点,核对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并注明签收时......

    公文处理

    第三章 公文处理 第一节公文的拟制 1.公文拟制包括哪些程序?应当做到哪些? 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应做到: (1)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完整准确......

    公文处理[大全]

    1. 公文处理程序的核心环节是(承办) 2. 不需要指明主送机关的是(决议) 3. 必须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成文日期的文种是(请示) 4. 公文的作者是指(发文机关) 5. 由公文起草小组共同酝酿,......

    2011年专升本山东省教育厅文件

    鲁教高字„2010‟22号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 专科升本科工作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我省普通高等......

    山东省教育厅学生军训文件

    山东省教育厅 关于做好中学生军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鲁教体函【2009】5各市教育局: 为进一步规范中学生军训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中学生军训工作是......

    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中办发〔2012〕14号) 中办发〔2012〕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单位,各......

    公文处理管理办法

    附件 公文处理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文处理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常态化,不断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