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5篇

时间:2019-05-13 12:0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

第一篇: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

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是保证党政领导机关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战略举措,是改变当前领导机关干部队伍来源结构性缺陷的迫切需要。要畅通渠道、加大力度,打破体制性障碍,建立健全从基层一线遴选和培养党政领导干部的机制,促进形成重视基层的干部工作导向。一是注重从具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人员中选拔上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在换届和届中调整时,要注重选拔优秀乡镇(街道)领导干部。二是注重选拔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对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年轻干部,要有计划地安排到基层培养锻炼。三是坚持和完善从基层考录公务员制度。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力度,各地在招录公务员的时候,要拿出一定数量的乡镇(街道)机关工作岗位,专门招考优秀村(居)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和到村(社区)任职两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各级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要逐年提高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除部分特殊职位外,中央和省级机关将逐步停止从没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招录公务员。

第二篇:坚持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各级领导干部

坚持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各级领导干部

谢庆山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工作的干部,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工作,是培养干部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机关干部来源单

一、提高机关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措施。按照在基层培养干部、在实践中锻炼干部、在一线选拔干部的原则,积极探索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不断改进方法、完善措施,努力形成有利于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宽干部培养选拔的来源和渠道,加大在基层和实践中培养选拔干部的力度,努力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中坚力量。

一、高明区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主要做法

高明区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干部锻炼成长的基础阵地,采取有效措施,将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派到基层经受锻炼,同时把条件具备的优秀基层干部及时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探索出了一条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有效途径,取得明显成效。

(一)完善基层干部的补给机制,安排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为加强区直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到基层锻炼的管理,建立有利于青年干部健康成长的良好机制,今年我区出台《高明区直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到基层锻炼管理办法》,要求2007年及之前录用(指通过公务员考试录用,下同)的现为股级及以下职务的公务员(工作人员),没有镇(街)以下基层工作经历的,各单位应有计划地安排到基层锻炼,以挂职的 -1-

方式为主,锻炼时间3-6个月。新录用公务员在试用期内派到各镇(街道)对口部门或挂钩村(居)委会、或区直单位在镇(街道)的派出机构锻炼,时间为6个月。

(二)开展“十百千万”工程,安排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从2005年开始,省委组织开展“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我区先后派出三批共157名干部到南海、三水、顺德开展驻村工作,深入农村基层一线,与村民一起同学习、同工作、同劳动。广大驻村干部在驻村期间不但经受了锻炼,磨练了意志,增长了阅历,丰富了农村工作经验,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真实情况有了更新更深的了解,还有效地克服了年轻干部经历单一的缺陷,宣传方针政策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处理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三)推进干部互派锻炼机制,安排年轻干部多岗位锻炼。从2006年4月开始,从各镇(街道)和部分区直部门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互派锻炼。到目前为止,全区已选派了两批共24名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双向互派锻炼。年轻干部在发挥自己的才干和桥梁作用,得到锻炼提高的同时,有效地增进了镇(街道)和机关单位的沟通联系,促进了相关对口部门的交流和了解。干部互派工作使年轻干部进一步开阔视野,解放思想,磨炼意志,转变作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执政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懂机关工作,又熟悉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

(四)加大机关与基层的干部交流力度,注重基层一线出干部。2006年镇级换届,从机关调整了7名担任副局长以上职务的机关干部进入镇级班子;根据民主推荐的结果,各镇街都提拔了1名在镇街工作多年、群众基础好、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中层干部进入新班子;

从2005年公选到镇(街)培养锻炼的27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中提拔了3人;2007年各镇(街)和区直单位在民主推荐、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选拔一批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德才素质好、文化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优秀年轻后备干部。今年从镇(街)提拔了1名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副科职领导到机关单位担任“一把手”。

(五)落实联点挂钩工作,加强机关干部与基层的沟通。今年,我区联点挂钩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抓项目、增效益、促发展、建和谐”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扎实推进阶段性重点工作,实现了四个“突破”:一是联点挂钩单位把联点挂钩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被动变主动有突破;二是机关党支部活动与村党支部活动实现了互动,更加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转变机关作风有突破;三是积极为村(社区)做好事办实事,社会主义新村镇建设有突破;四是采取了有效措施,协助镇(街道)、村(社区)处理上访“老大难”问题,信访维稳工作有突破。

(六)开展“民情日记”活动,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在农村基层干部中开展“民情日记”活动,由各镇(街道)干部、区直部门挂钩联系村工作的主要领导、村“两委”干部、各级驻村干部对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村级组织建设问题、村务民主管理问题、农村矛盾纠纷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精神文明建设问题、村容村貌整治问题等实行一事一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并跟踪记录办理的结果。结合工作目标考核和党政领导班子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考核,把“民情日记”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农村基层单位工作考核的内容,作为基层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之一。

(七)科学评价镇(街)班子实绩,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对镇(街道)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不断

完善镇(街道)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在实绩考核过程中严格把关,把握好指标编制、指标分解、考核评价等过程,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指标编制和分解、注重日常跟踪检查、注重考核程序的规范严谨),不断规范考核的过程,确保了考核工作的准确性。正确运用考核结果,发挥实绩考评的激励约束作用,进一步增强镇(街)领导干部的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干部的补给不足。基层是培养选拔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源头活水,但基层的干部资源又是枯萎的。虽然近几年来各地围绕基层干部补给工作都在探索,都在尝试,通过多种渠道,采取了多种形式,比如从高校选拔大学生村官、面向村干部招录公务员充实基层干部队伍等,但这种探索的步子还不是太大,或者说仍旧处于探索阶段,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充足的基层干部从哪里来的问题。

(二)基层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基层干部(尤指从基层成长,在基层工作的干部)很多都是“泥腿子”出身,虽然为人很踏实,作风很正派,工作很敬业,但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领导科学,都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了,需要走出去学习、充电、更新大脑。

(三)基层与机关的干部交流轮岗力度还需加大。地域的差异,交流单位地理位置的远近成了干部交流时的思想顾虑;镇(街道)收入与机关的收入差距,使镇(街道)的干部担心与机关干部交流后,会影响个人切身利益;有的干部不想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不愿接受新挑战;有的领导舍不得放走业务骨干,认为交流干部最好“甩包袱”。

三、完善基层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的对策思考

(一)加大对基层干部的补给力度,建立注重基层经验的干部遴选机制。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等,形成基层干部的补给机制。在每年的公务员招录工作中由扩大基层的招考比例、缩减机关招考比例过渡到全部在基层招考,机关补充人员须到基层来选拔。注重选拔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逐步建立从基层遴选干部的机制,形成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正确导向。制定相关规定,提出拟提拔的科级领导职务干部要具有一定的乡镇或村基层工作经历;对专业性较强的部门,拟提拔领导职务的干部要有2个以上岗位锻炼经历。

(二)实行干部培训与使用相结合制度,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干部的学习,尤其是党性知识和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广大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提高广大干部的党性观念、责任意识、公仆意识和敬业精神。进一步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干部参加教育培训和在职自学的任务,建立健全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干部学习学分制度、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制度、干部培训效果跟踪调研制度、培训项目申报制度、培训经费保障制度等。全面推行干部培训全员登记制度,及时了解、跟踪干部培训信息,防止多头调训、重复培训和漏训现象。干部的培训记录要登记造册,录入档案管理,及时记载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把培训的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的重要内容和干部升降、奖惩的重要依据,不断提高基层干部政治、业务和文化素质。

(三)切实执行干部交流轮岗制度,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对长期在机关工作、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或者长期在基层工作、需要到机关任职锻炼的后备干部,要根据干部的不同特点和岗位需求,进行横向交流和纵向交流,有步骤地使干部接受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不同岗位的锻炼,提高干部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宏观决策能力。一是坚持

分期分批、适度调整原则。每2年进行一次机关干部与镇(街道)干部的交流,每次交流都控制范围和数量,确保了工作的连续性;二是坚持严格程序、依规办事原则。在干部交流工作中,为防止领导干部个人或少数人圈定交流对象,建议由需要交流干部的单位提出多于需要交流人员1-2人,最后由组织部门决定交流人员名单;三是坚持听取意见、合理流动原则。为使干部发挥应有作用,我们应该广泛听取意见,加强与拟交流干部思想上的沟通,使拟交流干部深入理解组织意图,从而形成思想和行动的统一,减少岗位变化带来的不适应和负面影响。四是坚持用人所长、有所侧重原则。在实施干部交流时,我们根据制定的交流计划和拟交流干部的能力和特点,进行统筹安排,本着“工作性质相近、业务专业对口”思路,尽量使被交流干部能够充分发挥专长,提高干部的使用率。五是坚持多方兼顾、全盘考虑原则。在干部交流中,我们根据干部的思想素质、专业特长、适应能力、发展潜力等情况安排岗位,既可以与原来职务相当,也可以低于原来职务,对能力较强、政绩突出的还可以提拔交流。

(四)建立关怀激励机制,鼓励干部扎根基层做贡献。办事情要讲规范、讲规章、讲制度、讲根据。我区出台了区级班子成员挂钩联点制度、镇(街道)工作实绩考核、机关效能建设考核等制度,以制度促管理、促建设。区直单位和镇(街道)领导班子也都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的工作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奖惩制度,并将各项制度汇编成册。将奖勤和罚懒结合起来,真正使工作认真、政绩突出的干部在精神上和物质上双双收益,使工作松懈、政绩平庸的干部得到应有的处罚,从而使干部在争创佳绩中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作者系高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第三篇:关于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意见

关于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

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的意见

中组发〔2009〕2号

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干部,是我们党干部工作的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选拔了大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具有专业知识的优秀干部。同时,也应该看到,党政领导机关干部队伍来源比较单

一、经历比较简单、素质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是加强党政机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从干部结构上保证党政领导机关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战略举措。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现就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要求

今后,中央党政领导机关要注重从市(地)级以下党政机关选拔优秀干部,省级和市(地)级党政领导机关要注重从县级以下党政机关选拔优秀干部;市(地)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还要注重从国有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生产一线选拔优秀人才,以逐步改善党政领导机关干部队伍结构,形成优秀人才到基层和生产一线去、党政领导机关干部从基层和生产一线来、良性互动的正确用人导向。

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切实把政治素质好、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基层干部和人才选拔到党政领导机关。经过5~10年的努力,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市(地)以上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要注重从担任过县级党政主要领导职务的干部和在国有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担任过主要领导职务的优秀人才中选拔。——地方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现空缺时,要优先从具有基层或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和人才中选拔。

——市(地)以上党政后备干部,一般要具有基层或生产一线工作经历:

——中央机关和省级布几关工作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中,要有一半以上具有基层或生产一线领导工作经历。

——中央机关司(局)级领导干部和省级机关处级领导干部中,具有两年以上基层或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比例一般要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要逐步做到基本上录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有条件的市(地)级机关也要比照执行。

二、方法途径

各级党委(党组)要结合换届和届中调整,根据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将具有基层或生产一线领导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和人才安排进入党政领导班子。

根据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结构和职位需求,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选拔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干部和人才:

——公务员录用。市(地)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录用公务员,要坚持凡进必考,并明确录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乡镇机关要拿出一定职位,专门招考选聘到村任职2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和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

——公开选拔。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时,要有一定比例的职位用于选拔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干部和人才。

——公开遴选。各级党政领导机关要有计划地面向下级机关公务员进行公开遴选。——公务员调任。要根据工作需要,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严格按照公务员调任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有计划地将国有企业、事业等单位中的优秀人才调入党政领导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

——职位聘任。机关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可通过公开招聘或直接选聘的方式,选拔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优秀人才任职。

三、相关政策措施

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

——加强党政领导机关干部到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培养锻炼工作。对缺乏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后备干部和优秀机关干部,有计划地选派到基层或生产一线任职、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以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对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新录用公务员,及早安排到基层或生产一线工作1—2年,以了解基层情况,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加大干部交流力度。进一步疏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之间干部正常流动的渠道。采取多种方式,推进上下级机关之间的干部交流。

——做好考核评价工作。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探索改进考核评价办法,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设定选拔干部的政治态度、思想品质、能力素质、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群众公认度等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完善试用期和退出机制。对选拔到上级党政领导机关的干部,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办理正式任职手续,考核不合格的,另行安排工作。

——重视关爱基层干部。要在全社会营造基层干事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对优秀的基层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干部,在晋级、奖励、评优等方面应适当予以倾斜;要加强对县乡等基层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培训,安排挂职锻炼,提高能力素质;要充分发挥财政保障作用,落实相关政策规定,确保基层干部工资、津贴按时足额发放。

四、加强领导

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各有关党组织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抓紧部署,坚持常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要坚持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把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大学毕业生引导到基层和生产一线,把经过基层和生产一线锻炼培养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逐步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选拔培养机制。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在党委(党组)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把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党政领导机关干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体制和机制,完善选拔方法,拓展选拔途径,加强政策研究、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选拔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要及时调查核实、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各地各部门根据本意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实施办法,认真组织实施。

第四篇: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研究

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研究

中央颁布的《2010-2020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把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11个重点突破项目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注重“培养选拔”“基层一线”成为选人用人工作的关键词和突破口,注重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是保证党政领导机关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战略举措,是改变当前领导机关干部队伍来源结构性缺陷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科学发展抓基层、打基础的根本要求。

一、主要做法与成效

基层一线是锤炼干部的熔炉,是干部成长的摇篮。区委把基层锻炼作为干部的必修课,把基层作为培养干部的大舞台,坚持扩大视野,强化激励,发现人才,建立关怀机制。

(一)广开视野,把干部培养的重点放在基层。一是加大从村、社区招录公务员力度。按照中央和市委要求,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招考乡镇公务员和公开选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担任乡镇领导干部。09年以来,共选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担任乡镇领导干部2名,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招录乡镇公务员3名,努力从源头上拓宽公务员招录渠道,为农村优秀干部打开了希望之门。二是加大对大学生“村官”培养锻炼力度。区委以今年的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为突破口,加大引进大学生担任村“两委”干部的力度,全区新选出的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178名,占总数的21.6%,比上届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56.8%的村(社区)配备了大学生村官。三是加大选派街镇、机关干部到基层培养锻炼力度。近年来,结合“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共选派了525名机关和街镇干部驻村,不断为优秀干部搭建基层培养锻炼的平台,取得了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培养锻炼干部的双重成效。

(二)强化激励,把干部交流的重点面向基层。一是注重干部培养性交流,提升干部综合素质。选派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和新提拔领导干部到基层一线岗位挂职锻炼,促使干部熟悉群众工作,提高处理实际问题能力。二是注重干部结构性交流,科学配置干部资源。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为重点,积极推进干部横向交流,针对年龄结构老化、知识层次偏低、工作活力不强的街镇领导班子,通过交流班子成员,形成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和专业结构梯次配备,提高班子的整体质量,最大限度发挥干部优势。三是注重干部调整性交流,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严格执行干部交流政策,明确镇街正职和区直机关正职、副职达到任职年限的领导干部必须进行调整性轮岗交流,让干部在新的领域获得新发展。

(三)发现人才,把干部提拔的重点瞄准基层。一是把新提拔的年轻干部放到基层一线磨练。将区级部门业务精通、实绩突出、发展潜力较大的优秀干部,放到基层一线去锻炼。本次乡镇党委换届提拔了14名表现较好,政绩突出的优秀干部到街镇担任班子。同时,以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为契机,首次提名优秀事业编制中层干部进入镇班子,探索遴选优秀年轻

干部尤其是非公务员身份作为镇班子领导候选人这一改革举措,走在了全省前列。二是把选人的眼光更多地放到基层一线。坚持把选人用人的视角放在基层,对矛盾较多、条件较艰苦的基层岗位或参与中心工作踏实肯干、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使用。在今年的干部调整中,有4名长期扎根基层、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被提拔到区直机关使用;有3名德才表现较好、群众公认的镇街副职被提任镇街正职。真正树立以实绩说话的用人导向,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做到了让“一线者有盼头”、“实绩者有甜头”。

(四)建立关怀机制,激励干部扎根基层创佳绩。一是在落实物质保障上留干部。我区积极改善街镇、村、社区干部工作的基础条件,加强街镇机关、村活动场所建设,着力改善办公环境,使基层干部住得下、能工作。二是在突出政治关怀上留干部。坚持工作要求上压担子、正常待遇上提职级、政治关怀上给荣誉。定期表彰基层一线优秀干部,把那些作风过硬、业绩突出的干部纳入推荐担当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先进模范视野,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荣誉感和工作责任感。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区委在培养和选拔基层一线干部的工作中,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基层干部的素质差异较大,一部分基层干部由于在文化水平方面的先天不足,难以适应信息化管理和电子政务工作的新要求。事业编制的优秀基层干部提拔受到一定限制,积极性受

到影响。因此,要注重形成工作机制,创造性地抓好从基层一线培养干部工作。

(一)强化源头管理,建立完善基层干部补给机制。一是进一步扩大从基层干部中招考公务员的比例,探索从每年缩减区直机关招考比例过渡到全部从基层招考,区直机关补充人员须到基层选拔。二是加大从高校选调选聘大学生到乡镇、村、社区任职的工作力度,特别是针对乡镇干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实际,重点向乡镇选派一批综合素质高的大学生,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干部素质能力不高的问题。三是每年从区直机关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到基层任职,培养适合在基层发展的年轻干部。四是建立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后备人才库。采取符合基层岗位工作特点的后备干部考核的形式,把那些德才兼备、工作突出、群众公认的年轻优秀干部纳入到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后备人才库中,对纳入到人才库的干部要及时补充到上级机关去。

(二)强化公平竞争,建立完善公开选拔任用基层干部工作机制。在坚持常规性选拔基层干部工作的同时,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方式,加大从基层选干部到区、街镇副科级领导任职力度。每两年一次或者不定期通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方式,面向企业、农村、社区等基层一线选拔一定数量的年轻副科级干部,形成科学的干部梯队。

(三)强化素质提升,建立完善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一是每年选派基层干部到高校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加强与浙大、复旦等名校联系合作,以提高基层干部的理论知

识、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状况、新问题的能力为重点进行专题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二是选派年轻基层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金融、招商等部门进行挂职锻炼,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提高全局意识,提升服务基层的能力。

第五篇:完善“一线”工作机制

完善“一线”工作机制。

(一)推行“1+X”大院联防。大力推行“1+X”大院联防,即:以1个中心院落为纽带(1),把“看得见、叫得应、招得拢”的若干农户(X)组成一个治安联防大院,由大院群众民主选举院长,大院院长牵头,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普法宣传教育和义务巡逻等工作。同时,制作附有《居民安全守则》的“值日牌”,组织村民开展“传牌值日”活动,达到了“相互关照、邻里守望”的效果。同时,在大院设置具有“鸣号”功能的器具(比如吊钟、号锣、喇叭等)作为约定俗成的报警方式,发生警情时,由最先发现警情的群众发送报警信号,其他群众立即响应,参与应急处突活动,连续3年无刑事、治安案件发生,无火灾事故发生,无治安灾害事故发生。

(二)实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以居委党支部为核心,由居委综治专干牵头,有效整合综治、安监、信访、警务、调解、治保、民兵、义务消防、义务巡逻等力量,联动、联勤、联创、联建,消除过去相互推诿、各自为阵等现象,把综治、平安创建触角、把各部门的职责义务向最基层综治工作站和“1+X”联防大院最末端延伸,从源头上、根本上保障基层“有人办事”、“合力办事”。

(三)推行定期入驻联系制度。以综治站为阵地,以警务室为依托,以“一体化”运行手段,定期派驻公安民警、综治专干、一线法官、基层司法工作人员到综治工作站或“1+X”联防大院指导开展工作,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解决疑难问题。同时,大力开展“五走访”活动,即:每名综治维稳干部走访联系一户特困户、走访帮扶一名矫正对象、走访救济一名“五残”人员、走访帮助一名孤寡人员、走访疏导一名信访重点人员,把工作做到院、做到户、做到人。

(四)搭建干群互动交流平台。以综治站为依托,建立群众“红白理事会”和“群众述事台”,居委和综治站主动协助村民操办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每月召开一次综治议事会议,分析辖区治安稳定形势,针对性的制定和落实治安防范措施;重大事项实行“一事一议”制度,由居组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共同商议决定,居务公开,民主自治,激发了村民参治、参建、参创热情。

(五)组织群防群治队伍守家园。在每个大院建立义务消防队、义务巡逻队、平安志愿者和“竞建协调小组”等群防群治组织,全居委共有义务消防员142人、义务巡逻员142人、平安志愿者132人、综治信息员11人、防邪信息员22人,农村治安大家管、农家防范人人防,从源头上做到有人管、有人防。

下窑街道“一线工作法”提高为民服务质量。“一线工作法”即:知民情、察民意,情况在一线掌握;正风气、树形象,能力在一线提升;抓载体,创特色,活动在一线开展;解难题、办实事,问题在一线解决。下窑街道把“一线工作法”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载体,将工作重心下移,要求全体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当中去,主动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党员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联系,提高了为民服务的质量。街道将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作为此次活动的抓手,采取党员领导干部帮社区、每周二下社区、建立调查联系点、记录民情日记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真正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查找出来,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为了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街道坚持“抓班子带机关、抓机关带支部、抓支部带党员、抓党员带群众”的“四抓四带”党建工作思路,领导班子努力做到“四带头、四提高”,即带头讲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头讲民主,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带头高标准、严要求,提高廉洁自律的能力;带头深入基层搞调研,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决策的水平。全体党员干部把为民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活动开展以来,跃进社区投资5万元建成了计算机培训中心,投资1万元硬化了2条长300米左右的道路;新跃社区投资5000元完善了图书室;二坪台社区投资6000元绿化了社区周边环境;针对社区内孤寡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居民开展上门服务。通过“一线工作法”的深入开展,树立了以民为本的理念,增强了工作合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街道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矿区街道“五定措施”确保活动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矿区街道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效衔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结合“组织工作落实年”、“行政效能建设年”活动,实行“五定”工作措施,着力解决工学矛盾,找准活动与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从多方面入手,实现了活动开展与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确保创先争优活动任务落到实处。一定责任。活动领导小组依照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对党组织和党员分层分类,将活动任务、责任细化并落实到岗、落实到人,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和约束,使创先争优活动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二定标准。对机关党组织、四村党支部创建“五个好”、共产党员达到“五带头”规定了统一标准,力争达到评优树先有标杆、比学赶超有方向。三定进度。坚持“超前不超时,保质又保量”原则,循序渐进,同步推进,使每个阶段的工作有具体时间表,与区委同步合拍,有始有终。四定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抓好本职工作,坚持把“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的工作原则贯穿和融入到维护稳定、改善民生和服务发展工作之中。尤其是近期,沉陷区居民和小煤矿从业人员因拆迁赔付和小煤矿关停多次到街道和窑煤公司群体上访、围堵企业大门和产销系统,街道和四村主要领导亲临现场,耐心细致地做上访人员的思想工作,控制了事态进一步扩大,化解了群众情绪,较好地维护了稳定和企业的正常生产。五定目标。通过活动开展,力争到2012年,3个党支部达到“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准,10%的共产党员达到“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标准

三、工作要求

l、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推行“一线工作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三届五次党代会、区十一届二次党代会精神在作风建设上的具体要求,也是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措施。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抓好落实,确保“一线工作法”取得实效。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定期深入一线开展工作,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2、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各乡镇(街道)、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同时,带领和督促班子其他成员认真落实好“一线工作法”。机关干部要定期向单位汇报自己在一线开展工作的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3、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及时发现、总结和宣传“一线工作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宣传典型,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使“一线工作法”成为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的有效载体。

4、加强廉洁自律,树立良好形象。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开展工作,做到“七个减少”、“四个不”,轻车简从,食宿自理。切实做到减负不添负,帮扶不包办,帮民不扰民,切实树立起良好的公仆形象。

下载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坚持和完善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制度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完善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的对策研究

    关于完善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的对策研究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发展,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本文拟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这项制度......

    构建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问题研究

    课题文章样式 构建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问题研究 中共翁源县委组织部课题组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格外关注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工作的干部,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优秀......

    深入一线服务基层

    深入一线 服务基层 推进部门“三定”工作有效运行 中源县委编办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本着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单位的宗旨,围绕政府机构改革“三定”方案的制定,合理设置和调......

    服务基层一线

    “服务基层一线、服务科学发展”工作措施山东中铁华盛机械有限公司 为使创先争优活动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中心,积极主动为农村基层组织排忧解难,为新农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现......

    如何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如何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 第56期科级进修班施宣博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和组织建设......

    坚持“四个在一线”[★]

    坚持“四个在一线”省审计厅坚持“四个在一线”,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一是坚持调研在一线。以“下基层、蹲现场、问民计、解难题”为主题,扎实开展基层调研活动。每个厅......

    生产一线培养选拔优秀干部

    一、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选拔优秀干部 1、 (1)优势 第一,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干部在基层有着多层次、多岗位的实践锻炼经历,有较强的领导才干和领导经验。在基层一线实际工作岗位......

    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

    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 时间上的界定 在基层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国有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