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学期物理 第一章知识小结(超全)(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2:30: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二上学期物理 第一章知识小结(超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二上学期物理 第一章知识小结(超全)》。

第一篇:初二上学期物理 第一章知识小结(超全)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就停止,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

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Hz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的声带、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

到声音。

练习:①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L L L5200m/s 1500m/s 340m/s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声音的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

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

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的幅度叫振幅。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分散如:医生用的听诊器、向远处的人喊话时用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等。练习:☆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⑴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⑵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其声而知其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

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四、超声波与次声波

1.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

2.超声波指 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波。特点: 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为集中的声能等;应用举例测距、测速、清洗、碎石、焊接等。

3.次声波指 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特点: 可以传得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应用举例预报

地震、台风等,监测核爆炸等。

第二篇:初二物理上学期知识总结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对应应用如照相机. 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对应应用如幻灯机. 当u=f时,无像.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没有会聚点. 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放大镜. 物距越大,成的像越小,像距也越小.

a点在2f之外,所以成缩小的实像,b点在f和2f之间,成放大的实像. a到b过程中,物距减小,所以成的像变大,像距也变大.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会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当把蜡烛向左移动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光屏上得到的像变小,当把蜡烛向右移动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光屏上得到的像变大,平面镜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可以将凸透镜成的像在屏幕上.若画面太靠上时,应减小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所以A说法错误.

要使画面大一些,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应是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投影仪的镜头相等于凸透镜,胶片相等于物体,屏幕相等于光屏.

投影仪是根据物距处于f、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并且物距越小,所成的像越大,像距也越大.

晶状体变厚相当于凸透镜变厚,凸度增加.而我们知道,凸透镜的凸面实际上是球面的一部分,而它的焦点就是这个球面的球心,如果球面变凸了,球心就会更靠近凸透镜,那么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也就是焦距就会变小.

根据人眼的成像原理,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晶状体变厚就是凸透镜变厚了,这样改变的是它的焦距,不会是物距.而焦距的变化还要分析焦点位置的变化.

(1)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它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也叫实焦点;

(2)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会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凹透镜的焦点,同样用“F”表示,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叫虚焦点;

(3)从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通常用“f”表示;

(4)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透镜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的球心的直线; 光心:薄透镜的几何中心,通常用“O”表示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主光轴平行且宽度为a,照射到一个凹透镜上,经过拆射后在距透镜L的光屏上形成一个宽度为b的光斑,则此凹透镜的焦距为aL/b-a

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透镜后过焦点.“过焦点”:凸透镜会聚于焦点,凹透镜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②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③过焦点的光线,通过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过焦点”:凸透镜从焦点发出,凹透镜是会聚于焦点.

:(1)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过焦点;(2)将图中折射光线反向延长,与主光轴交与点F,则O、F之间的距离就是焦距f,如下图所示:该图简化成如下图所示:

大三角形和小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则有a/b=f/f+L,解得f=aL/b-a

(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实像都是倒立的,并且能在光屏上呈现;

(2)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都是正立的,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同时要知道光在玻璃玻璃表面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响度是表示声音大小的,音色是用来区别不同发声体的.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处感觉的声音的大小,由振幅和听者与声源的距离决定.

第三篇:初二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汇总

初二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汇总6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二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二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篇1

一、教学环境:

初二(七)班,总人数50人,成绩基础一般,不过班里的学生学习气氛较好!物理作为他们的一门新学科,有挑战也有机遇!由于学生刚处于发育阶段,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这给接受物理提供了个很好的前提;但又由于学生思维维能力还不成熟、认识水平还有限、学习基础还不够扎实,还有各个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一样,这就给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我作为本班的物理老师,既看到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今后的教书生涯中一定扬长避短,发挥各个学生的优势,不仅让学生成才更让学生成人!

二、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主动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2、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3、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4、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

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物理知识,知道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断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5、进行思想教育

物理教学必须结合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物理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阐述物理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求实的科学精神,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介绍科学家热爱祖国的事迹,介绍我国历史上的科学技术贡献,绍我国现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讲述祖国和家乡建设的发展前景及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培养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树立为祖国和家乡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6、培养刻苦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需要动脑、动手,并克服一定困难才能达到的。刻苦学习的精神不仅对学生当前学好物理是必要的,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也有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刻苦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要。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习惯,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习惯,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习惯。自学能力对每个人都是终身有用的。培养自学能力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行相关的资料收集和有针对性的阅读,设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引言

第二周—第四周:第一章声现象

第五周—第八周:光和眼睛

第九周: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上)

第十周:期中复习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第十三周: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十四周—第十六周:第四章物态变化

第十七周—第十九周: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二十周:期末复习

第二十一周:期末考试

第二十三周:总结所学知识

初二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2)的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识与技能:(1).学生对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没有明确的认识,有待于使他们有初步的认识,有待于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学生对机械运动、声和光等自然界常见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还不清楚。(3).学生对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不是很清楚,对物理学不仅指物理知识,而且还包含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含义没有认识。(4).具有实验操作积极性,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的能力有待于培养,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的方法不够规范。(5).对记录实验数据,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简单的实验报告的写法,以及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的能力有待于培养。

2.过程与方法:(1)学生经历过观察自然现象的过程,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够在观察中发现一些问题,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3)学生对拟定探究计划、制定实验方案的能力还没有经历。(4)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不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学生对自然界有好奇心,有对大自然的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愿望。(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活动。(3)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布于众的愿望,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三、教学计划

1、教材分析

教材在内容选配上,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注意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教材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全书共5章,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第四章声现象;第五章光现象。

2、教学目标

(1)第一章物态变化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会正确使用常用的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熔解、凝固现象,理解这些过程中晶体和非晶体的不同温度特点。知道液化、汽化现象,知道蒸发与沸腾过程中吸热,理解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2)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a、刻度尺和量筒、量杯的使用,能测物体的长度和体积。b、认识质量的概

念,并能够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c、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并能应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d、初步了解纳米材料和“绿色”能源。e、结合密度概念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f、结合本章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3)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a、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b、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c、知道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第四章声现象

使学生了解振动使物体发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是一种波,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5)第五章光现象

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颜色;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

3、措施:

(1)认真研究新教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恰当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法中。

(2)认真分析学生状况,确定出优生与待努力生的层次,制定相应方案。

(3)充分发挥课堂效率,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4)重点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进行学生自主探究的训练。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5)及时进行单元检测,认真总结,认真反思,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

四、教学安排

周 次 内 容

第一周 物态变化、温度

第二周 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

第三周 升华和凝华、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第四周 复习和总结、测试和评卷

第五周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第六周 探究——物质的密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第七周 复习和总结、测试和评卷

第八周 运动与静止、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第九周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的测量

第十周 复习和总结、测试和评卷

第十一周 准备期中考试、期中考试和评卷

第十二周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十三周 乐音、噪声与环保

第十四周 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

第十五周 复习和总结、测试和评卷

第十六周 光的传播、光的反射

第十七周 学生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十八周 光的折射、物体的颜色

第十九周 复习和总结

第二十周 期末考试

初二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篇3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三个班共有学生245人,其中一班79人,三班82人,四班84人,由于刚接手这三个班,对他们的情况不太了解,只能通过上期期末统考成绩和上课情况来作大致评估,每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尖子生少,学困生较多,两级分化较突出。上课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够灵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作进一步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之,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这是新开设的一门科目,新科目,新起点,新观念,难教难学,这就需要师生在本期倍加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指导思想:

本教材是经教育部直接领导由课程标准研究小组反复的研讨而完成的,在使用这套教材时,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新的物理课程理念中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就要关注每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联系的教学,不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为1—5章,包括声、光、热、电的现象及基本知识。

四、教改措施: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的养成,加强与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相联系的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学习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认识物质的形态及形态及变化,物质的属性及结构等内容,了解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等内容,初步认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初步认识声光电等自然现常见的现象,了解这些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C、初具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D、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E、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2、过程和方法:

A、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B、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C、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D、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E、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书籍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F、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B、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C、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D、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E、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F、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六、具体措施:

1、鼓励科学探究的教学

A、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B、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C、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2、帮助学生尽快小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3、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A、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

由于物理学与生活、社会有着极为深密和广泛的联系,困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本地实际,进取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作图片、投影、录像、光盘、CAI课件进行教学。

B、在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C、尽可能让学生得用身过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七、课时计划:

科学之旅 1课时

第一章:声现象 6课时

第二章:光现象 6课时

第三章:透镜及应用 6课时

第四章:物态变化 5课时

第五章:电流及电路 6课时

半期检测1—3章

初二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篇4

在这个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季节,迎来了新的学期,为了能圆满成功教学任务,打算从以下方面扎扎实实做起:

一、全面了解教材内容,抓住教材的重难点

《物理新课程标准》考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过去不同,它不单纯以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激发学生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物理学原理,而且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交融,以使学生获得对自然界更加本质的认识,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抓住教材中章节内容的重难点,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处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本质。

二、为了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注重教学方式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致电认实验为主、书本为辅,让学生多做实验,在实验中观察、讨论、质疑,发现物理本质,掌握基本知识,从而进行创新,发明。这样即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多做实验、改进实验以及自制实验器材是学好物理的关键。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能动性。

三、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课后反馈及辅导。

提高课堂效率尤为重要,这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质,还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师生互动性强,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自然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课后学生反映及作业反馈,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及失误,及时更正,适时辅导学生,避免学生知识失误越积越多,对一些不肯主动求教老师的学生,找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他们,力争做到不让一位同学掉队,不留尾巴。

四、教学进度的安排

力争做到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课时安排一致,大致安排如下:

科学之旅——1课时

第一章 声现象——6课时

第二章 光现象——8课时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7课时

第四章 物态变化——5课时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10课时

学生动手实验课堂—— 10课时

结余的课时用来复习、考试、查漏补缺

初二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篇5

新学年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开始,为了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为了明年中招有一个好成绩,使学生尽可能地多学到知识,成绩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特拟定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构成:

九(5)班共有学生39人,住校生居多,但是有八个走读生,给晚自习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时也影响学生学习成绩。

优生名单:郭培研,焦天亮,张云研,马超,杨柳,张龙悦,刘月瑶。

学困名名单:张浩,屈振科,牛晨旭,赵甜甜,张超英等

2、成绩分析:

从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良好,物理成绩基本满意,个别一两个学生没有达到制定的目标,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缺乏灵活应用的能力。二是对物理知识点理解不透彻。针对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本期工作的重点是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突破,如果能突破这两个问题,那么学生的物理成绩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3、学生思想状况: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差,心思未放在学习上,但这部分学生思维敏捷,爱动手动脑。还有一部分学生基础差,思维能力弱。教师充分把握住这一特点,将这部分差生规范过来,认真搞好物理学科的学习。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总析:

(1)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的目标。在内容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学生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讲究方法学习,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在知识选材上,把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适当提高难度,和题目的包含的知识范围。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

(3)教材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2、教学内容

第十二章温度和物态变化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及电功率

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第十八章电能从哪里来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二十章能源、材料与社会

三、工作目标

(1)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75分,及格率,85%,优秀率,40%

(2)学生素质:

通过一学期努力教学与辅导,让更多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学会自主探究,合作研讨。

使动手、动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构建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育教学方法与措施

1、抓好课堂教学,时间抓紧,把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抓实,抓好学生的学习状态。

2、科学地布置作业,减少重复作业,增加典型的知识点,必考点的作业,还有学生掌握不牢固的作业,提高作业的效益。坚持一周一考试的作业形式。

2、课后抽出固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学困生有进步,优秀生更上一层楼。

3、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学生做练习要保证时间,讲练习要保证效果,考试要得到真实水平,找出差距。

4、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拥有满足感及兴奋感。

5、书本为主、实验为辅进行教学,用实验来促进教学,用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点。

6、以讲练结合的方式,使生掌握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时,能用科学的的物理知识和科学的物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7、运用实验或实践让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等。

初二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篇6

一、教材分析及课程标准

第一章声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音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第二章光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与物的关系。

4.认识凹面镜的会聚作用和凸面镜的发散作用。

5.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1.通过实验,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第四章物态变化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植。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1.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3.知道电流,会使用电流表,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和掌握本学期各章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重视物理实验,让学生经历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进一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是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探究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感情,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增进对科学的感情,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光的传播、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

难点:让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研究方法探究问题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落实学校提出的“双思三环六步”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喜欢物理

3.注意提优、补差,同时促进中等同学的进步

4.坚持“阶段清”,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及时改进教学

5.课堂教学中注重思路教学,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领悟和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6.注重探究题的训练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四篇:初二物理上学期测试题

初二物理上学期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23分)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3吨=_________千克=_____________=毫克; 2米/秒=_________千米/小时; 7.8克/立方厘米=__________千克/立方米; 1米=_____________微米。2,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而产生的,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波的速度最慢的是________。

3,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4,在物质的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几种状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____________。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时需要________热,但_______保持不变。5,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如使镜面转动15度角,则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_。6,将一发光点放在放大镜的焦点上,则发光点发出的光经放大镜后变成_______光。如果放大镜的焦距是10厘米,被观察物体到透镜的距离_______10厘米时,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7,一个人向着对面的山崖喊了一声,1.2秒后听到回声,当时的气温是150C,那么人到山崖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

9,光在________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10,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_________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_或___________。

1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首先要使游码对准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然后调节__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________,这就表示横梁平衡了。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51分)

1,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

2,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前5秒通过的路程是12米,后5秒通过的路程是18米,那么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A,6米/秒;

B,5米/秒;

C.4米/秒;

D,3米/秒。3,对于烧开水时看到的“白气”,正确的说法是:()

A,这是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

B,这是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 C,这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珠;

D,这是水蒸气凝固成的小水珠。4,晒粮食时,将粮食摊开来晒效果较好,这是由于:()A,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温度有关; B,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表面积有关; C,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的体积有关;

D,液体的蒸发快慢跟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有关。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有关; 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的选取无关; C,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D,物体的平均速度,就是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6,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0C,那么480C的海波:()

A,只能是固态; B,只能是液态;

C,只能是气态; D,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液态。7,两只同样的水银温度计,其中一支玻璃泡上包有浸过酒精的湿沙布,则:()A,包有湿沙布的温度计读数较小;

B,包有湿沙布的温度计读数较大; C,两支温度计读数一样;

D,条件不够,无法确定。8,下面几种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水结成冰时要吸热;

B,冰在00C时一定会熔化; C,水的温度低于1000C时不能变成水蒸气;

D,给烧开了的水加猛火,水的沸腾加剧,但水的温度不变; 9,下面哪种现象是升华?:()

A,将水淋在烧红的铁上,水很快变干;

B,将固态的碘加热,碘变成紫色的气; C,冰熔化成水后再变成水蒸气;

D,在手擦一些酒精,酒精很快就变干。10,关于光的传播,下面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早晨穿过大气层的太阳光线是弯曲的;

C,光从空气中射到透明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D,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11,人在平面镜中成像时:()A,人距平面镜越近,镜中的像越大;

B,平面镜中的像总比实际的人小; C,平面镜中的像总比实际的人大;

D,无论人距平面镜多远,镜中的像的大小与实际的为的大小相同。12,关于照相机,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时,在胶片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

C,照相时,如果被拍摄的景物离镜头较近,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就应调近一些,才能在胶片成清晰的像;

D,照相机的镜头实质上是凹透镜。13,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质量越大,其密度也越大;

B,铁的密度不论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都一样大;

C,由密度公式 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空气也有密度,而且空气密度的数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14,关于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正立的实像;

B,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C,只有u >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只要f

15,甲、乙两金属块,质量之比是2:3,体积之比是2:1,甲、乙金属密度之比应为:()A,1:3; B,4:3; C,3:2; D,3:1。

16,用体温计先测得甲的体温为380C,若此体温计没有甩过就用它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50C和38.50C,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该体温计的读数应是:()

A,37.50C和38.50C;

B,380C和38.50C; C,37.50C和380C;

D,38.50C和38.50C。17,关于质量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总是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B,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体积大的物体,质量就大; C,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态、形状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D,一个物体拿到月球上后,质量就变小了。三,作图题(8分)

四,计算题:(8分)

1,甲、乙两地的铁路线长2430千米,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通过一个1050米长的隧道,用了1分10秒钟。求:(1)火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小时?

(2)火车以这个平均速度从甲地开到乙地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五.实验题(5分)

1,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移动凸透镜,在地上得到一个亮点,并用刻度尺测出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这样做是为了

实验时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____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蜡烛的像成在__________。六,问答题(5分)

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里走出来,眼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3×103、3×109、7.2、7.8×103、1×106 2,振动、气体 3,冰水混合物、1标准大气压的沸水 4,凝固、液化、凝华、吸、温度 5,150度 6,平行、小于 7,400、90 8,204米 9,均匀介质、3×108 米/秒 10,玻璃泡、容器壁、容器底部 11,平衡螺母、中线。二,选择题:

1,A 2,D 3,C 4,B 5,D 6,D 7,A 8,D 9,B 10,B 11,B 12,D 13,A 14,B 15,D 16,A 17,B 18,B 19,C 20,D。四,计算题:

1,(1)15米/秒、54千米/时(2)45小时 2,0.8千克/米3。五,实验题:

1,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屏。2,54、25、45、20、2.7 六,问答题:

提示:这是液化现象,因为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里走出来时。眼镜片的温度较低,在眼镜片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温度下降,液化成小水珠粘在眼镜片上,所以夏天,戴眼镜的人从空调房里走出来,眼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

第五篇:初二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初二上学期物理教学计划

张春喜

一、指导思想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三、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物理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1、进一步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物理教育观念。各校都要围绕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特别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进一步加强物理观察、实验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做演示实验或随堂实验;落实学生实验,认真思考和操作;并适当增加探索性和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加强实验意识和操作训练。

3、进一步突出应用物理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并举的观念。物理教学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积极探索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要尽可能地扩大物理教学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物理实践活动要以问题为中心,初步训练一些科学工作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等。物理科普讲座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与物理相关的现代科技常识。以上项目每期至少各进行一次。

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优良学风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社会生活的能力。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做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以及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实际,反对离开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抽象的“讲条条”、“读条条”。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注意适应新情况,增强时代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体现学科教学的鲜明特点;要注意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博,努力运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注意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四、具体措施:

1、继续做好物理单元过关评价检测的工作。

2、对照《物理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备好每一节的教

案,不打无准备的仗。

3、积极准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尽可能开设出要求完成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较多的科学探究过程。

4、及时布置作业,及时检查或批阅作业,有时采用面批的方法,及时反馈教与学的情况,以便改进不足之处。

5、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辅导学生,解答疑问,点拔思路,也以便学困生完成作业。

6、做好每一章的复习和测试工作,做好期中复习和期末复习工作,完成教学的结尾工作。

7、适当的开展相关的社会实践工作,多联系生活、多联系社会,突出“科学技术社会”的观点,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七、课时计划:

第一章:机械运动

6课时 第二章:声现象

6课时 第三章:物态变化

10课时 期中考试复习5课时 第四章:光现象 11课时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9课时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9课时期末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教学计划

张春喜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现做计划如下: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实验重点: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加强分组实验。

三、实验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中。2.创造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四、实验措施:

1.对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通知单和实验记录。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操作。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4.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竞赛活动。

5.积极组织并指导物理课外兴趣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五、内容和时间安排

时间 第三周

内 容 测量平均速度

第六 周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第七周 第九周 第十周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组)第十一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组)第十六周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下载初二上学期物理 第一章知识小结(超全)(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二上学期物理 第一章知识小结(超全)(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二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初二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1、上好第一堂课,认真批改作业,鼓励学生提问,耐心给学生讲解。认真做好备课、上课、课后总结的工作。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物理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

    初二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初二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一) 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

    初二物理小结

    初二物理知识总结 一, 电路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初二上学期知识总结

    初二党期末物理不用担心,基础知识整理好了!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

    初二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2010年

    初二物理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一) 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

    初二上学期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宁家埠中学 卢丹 本学期我校物理教研组在学校领导和物理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结合本校实际,围绕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目标,以学......

    初二物理上学期教学总结

    2013—2014上学期物理教学总结 黄圃镇中学物理科组 王建平本学期我任教初二级物理教学任务,也是第一次承担人教版物理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

    初二物理上学期章节总结

    初二物理上学期章节总结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