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下)北师大版_第六单元复习
课题:第六单元复习课型:复习上课日期:2012年1月6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培养文言语感。
(2)积累名句,背诵精彩句、段。
(3)理解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复习,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语感。
(2)通过拓展迁移,提高赏析文言阅读能力。
重点:
(1)理解文言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2)积累古诗文名句,背诵精彩句、段。
难点:把握文章内容,评价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自主复习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学生准备:课前复习、准备助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
1.这节课我们复习第六单元的三篇文章。
2.展示本课复习目标
自主复习
提示:因为本单元知识量大,知识点集中,向学生布置自主复习的任
务。明确复习任务为梳理文言基础知识,具体包括:重点实词、虚词解释、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句子翻译、名句积累等。投影出示练习题:
学生看投影并思考回答
提示:自主练习题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文言基础知识题,需要学生强化记忆。讲评时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要求学生把出错的环节重点记忆,归类整理。
合作探究
投影出示问题:
分析归纳《童区寄传》、《李寄》、《狼》三篇文章的主旨立意、人物形象、写作特色。
教师巡视并参与、指导部分小组的讨论,了解学情,进行调控。学生小组讨论理解内容,进行主旨、人物形象、写法特点的概括,充分讨论后,小组代表进行归纳。教师及时点评、鼓励、引导、订正。展示交流
学法指导:归纳主旨是在借助注释,联系背景的前提下,总体阅读,整体把握,局部剖析进行概括。
学法指导:总结写作特色是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欣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进行评价。
学生明确
圈点勾画
记笔记
拓展迁移
总结反思
循序渐进,学有所获,让学生就本节课的内容、写法及感悟体验等仿照例句进行归纳,总结,反思,评价。(可以谈学习本文后从人物身上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主观看法或体验,引导学生学习人物的勇敢、机智。
布置作业
1、背诵《狼》及其他课文重点语段。
2、做试卷
第二篇:第六单元复习
(一)阅读《陈涉世家》回答问题。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1)会.天大雨()(2)今亡.亦死()(3)宜多应.()者(4)旦日..,卒中往往语()5)吴广素.爱人()(6)广故数.言欲亡()(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8)从民欲.也()
2、翻译句子: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陈胜认为当时的形势有利于发动起义,其理由是:(3分)
4、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2分)
5、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将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2分)
6、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出陈胜用以“威众”的两件事。① ②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可以看出陈胜具有__ _ _____的决心。
9、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
10、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民心动向,请概括出这一策略的效果是从哪两个方面得到证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回答问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仓鹰击于殿上()②天下缟素()③长跪而谢之()④寡人谕矣()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第③段中唐雎是怎样让秦王屈服的?(2分)
5、唐雎的形象鲜明,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塑造了他怎样的形象?(2分)
【甲】秦王怫然怒„„„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音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9.下面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人恒过然后能改 B.或异二者之为 何为者也
C.吾欲辱之,何以也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要离之刺庆忌也 甚矣,汝之不惠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
(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12.【乙】文中晏子在回答楚王问话时,“避席对曰”,“避席”写出了晏子的 态度,也隐含了他的不满。13.唐雎与晏子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唐雎主要是靠 取胜,晏子主要是靠 取胜。
(三)阅读《隆中对》回答问题。
甲】将军既帝室之胄.,………..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先帝知臣谨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
2.甲段中加点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 “身”的意思是 乙段中加点词语“不毛”的意思是 3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
4.“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蜀相》中的“ ”,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 ”
5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3分)(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6.选文中诸葛亮对三方形势的分析十分准确:分析曹操,指出他具
有政治和
优势;分析孙权,指出他具有地理和 优势;分析刘表,既指出他具有交通和 优势,也指出了他软弱无能的一面,此为刘备争霸天下定下了大计。
【甲】亮躬耕陇亩,……..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①
平陵②
人,徐③
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辫,而涉猎书传永平④
五年,兄固⑤
被召诣校书郎⑥,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扰当效傅介子⑦、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1”
注释:①扶风:汉朝郡名。②平陵:汉朝县名。③徐:徐县.汉朝县名。④永平:汉明帝年号。⑤固: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⑥校书郎:官名. ⑦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2分)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②不耻劳辱()8.乙文中有一个句子与甲文中的“时人莫之许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找出这个句子:
9.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译文:
10.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较两文在这方面有何异同,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答: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可计日而待也。
[乙]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
[注释] ①仪轨:礼仪制度。②约:省减,简约。③权制:合乎适宜
的制度。④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⑤物:指人,百姓。⑥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12.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先帝称之.曰能 诸葛亮之.为相国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终于.邦域之内 C.悉以.咨之 徒以.
有先生也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尽忠益时者.
虽仇必赏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⑴以昭.陛下平明之理()⑵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⑶抚.百姓()⑷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1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⑵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15.[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加以说明。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以塞忠谏之路也。【乙】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1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光:(2)闻: 17.翻译下列语句。(2分)(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8.【乙】文中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建议,采用分等赏赐的办法激励群臣踊跃进谏,用【甲】文中的四字词语表达就是“ ”;【甲】文用“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来预期察纳雅言的效果,【乙】文则用“ ”来彰显纳谏的最终效果。(2分)19.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之后,《中国成语大会》再次掀起人们学习汉字、成语的热潮。学习成语要追根溯源,请从上面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成语写在下边。
【甲】文: 【乙】文:
20.诸葛亮和邹忌都善于劝谏,结合两文谈谈他们的劝说艺术对你人际交往的启示。
背诵《望江南》,回答下列问题
1.这首不到30字的小词,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是从 写到 ;就景物而言,先后写了、白蘋洲等。就人物情感变化而言,由希望到 以至最后的。“_______________”一词,写出了词中女子一次次失望之后内心的痛苦和哀伤。
2.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背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词中的哪两个典型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2分)A: B:
(2)词的末尾一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2分)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蕴含了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效
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诵《渔家傲 秋思》,回答下列问题。
1.“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 2.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2分)答:
3.就表达方式而言,这首词的上阙运用了,下阙运用了。(2分)
4.由“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词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表达塞外奇特壮美景象的诗“,”。
5.“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最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怎样的心理?(2分)
7.请简要分析画线句“”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这首词中的作用。
8.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9.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2分)
背诵《武陵春》,回答下列问题。
1.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4分)
2.诗中加点的“只恐”有什么表达作用?
3..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背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答下列问题。1.这词首融
与
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诵《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下列问题。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__________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4..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
4.写出猎时装束威武和气势之盛的句子是。5.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抒写自己出猎时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6.借用典故表明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12.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和报效国家的宏愿、伟大气概的句子是:,7.刻画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英雄形象,反映了作者杀敌立功愿望的句子是:。(3分)
8.道出词人最高理想,反映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句子是:
第三篇:第六单元复习
第六单元复习
一、生字词。
故障
厘米
联系
检查
责任
地址
脑海
驱车
歉意 毕竟 蓬松
蹦跳
茶杯
拨开
扭动
信赖
愈发
方案
淘气 陪伴 悬赏
泄露
发誓
灵魂
发财
皇榜
调集
奴仆
斥责 购货 单据
索性
纵身
谢谢
知恩图报
春光明媚
千恩万谢
见利忘义
洁白如雪
突发奇想
滥杀无辜
恩将仇报
背信弃义
肝胆相照
开诚相见
同舟共济
心照不宣
志同道合亲密无间
荣辱与共
唇亡齿寒
不由自主
郑重起誓
物美价廉
二、拼音与字词。
瞅
挨近
咂嘴
皇榜
滥杀
斥责
纵身
绿蔓
住处 调集
调达
泄露
王妃
毕竟 责任
立即
一卷干草
三、组词。
咂(咂嘴)
娇(娇嫩)
蓬(蓬松)
拨(拨弄)
驱(驱赶)淘(淘气)砸(砸坏)
骄(骄傲)
篷(帐篷)
泼(活泼)
躯(身躯)陶(陶器)造(建造)
扯(拉扯)
笼(笼罩)
蔓(绿蔓)浩(浩浩荡荡)址(地址)
(笼子)
(蔓延)
四、词语搭配。
检验产品 沙沙的落雪声 温暖的鸟巢 毕竟是件小事
善良机智的九色鹿
体格检查 哗哗的流水声 小鸟的鸣叫 究竟想干什么
神气十足的珍珠鸟
环顾四周 琅琅的读书声 悄悄地进发 居然落到我身上 深明大义的国王
支付费用 隆隆的机器声 拼命地挣扎 竟然把我当朋友 忽然探出头来 沙沙的下雨声
哈哈的欢笑声
喳喳的鸟叫声
温暖舒适的巢穴 无人知晓的情形
春光明媚的山林
五、近义词。
完全(彻底)
红火(兴隆)
懊悔(悔恨)
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六、反义词。
熟悉(陌生)说谎(诚实)尖细(粗大)
伤害(保护)危险(安全)相信(怀疑)
缩短(延长)机灵(笨拙)家喻户晓(无人知晓)
七、填量词。
两对珍珠鸟 一卷干草
四只笼子 三盆吊兰 五个球儿
一声呼唤
一只蜘蛛
一张网
一轮圆月 一弯新月 一台电脑
一封信
一扇门
八、按要求写词。
1.表示诚实守信的成语:言行一致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形容气愤的成语:咬牙切齿 怒发冲冠 火冒三丈 怒不可遏 3.描写九色鹿的成语:色彩斑斓 见义勇为 奋不顾身 义正辞严 4.描写调达的成语: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 见利忘义 忘恩负义 5.我知道的民间故事有:《九色鹿》 《牛郎织女》 《孟姜女》 《猎人海力布》
6.现代兵器:现代战车 现代战斗机 新型枪械 现代导弹
7.含“手”的成语:手舞足蹈(形容高兴)
妙手回春(医术高明)
情同手足(形容亲密)心灵手巧(形容聪明)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得心应手(形容熟练)
九、一字多义。
1.印在脑海里(留下痕迹)
2.好让我把钱寄给你(便于)
3.滥杀无辜(不加节制)
4.背信弃义(违背)
5.知恩图报(计划)
6.伴随(陪伴)
7.信赖(相信)
8.粗暴(粗野)
9.探出头来(伸)
十、关于诚信的短语、名言。
1.人无信不立。
2.言必信,行必果。
3.君子一言,驷马难追。4.火心要空,人心要实。
5.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6.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7.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8.一个人不诚实,就没有人相信他的话。-------伊索
十一、动物喻人。
1.铁公鸡:一毛不拔,吝惜钱财的人。2.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3.替罪羊:代人受过,替人挨揍有人。4.地头蛇: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5.笑面虎: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6.变色龙: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十二、造句。
1.竟然-------刚才还是艳阳高照,可现在竟然下起雨来,这个天气可真怪!2.亲密无间--------我的小红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3.心照不宣--------此时此刻,他俩心照不宣地相互对视了一下。4.同舟共济--------人民解放军和群众同舟共济,荣辱与共。5.唇亡齿寒-------我们两厂关系十分密切,唇亡齿寒,我们哪能不帮你们度过难关呢?
6.开诚相见-------小红车主人与我因为能彼此开诚相见,所以建立了真挚的友谊。
7.同舟共济-------在目前危难的情形下,我们要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克服难关。
8.置之不理------现在晋国要攻虢国,虞国不能坐视不管,置之不理啊!
十三、表示看的词。
仰望:从低处向上看。
俯视:从高处向下看。窥视:偷偷摸摸地看。眺望:从高处向远处看。瞻仰:恭恭敬敬地看。端详:仔仔细细地看。环顾:前后左右地看。
打量:上上下下地看。
十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你看,珍珠鸟多可爱啊!用几句话写写的样子或是活动吧!(①样子:珍珠鸟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②活动:.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2.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两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3.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4.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5.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6.课文《珍珠鸟》第四自然段中有不少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依次有(起先)、(随后)、(渐渐地)、(先是)、(然后)、(再)、(后来)等,这些词语,恰如其分地说明了珍珠鸟和“我”亲近是一个(逐步信赖)的过程。
7.看着这可爱的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里的“不由自主”可以用(情不自禁)替换,这里的反问句的意思是(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8.《珍珠鸟》中细致介绍文中“我”为珍珠鸟精心安排的“家”:(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的家。)
第四篇:第六单元复习
第六单元复习
一、生字词。
姓名
故障 厘米 联系 检查 责任 地址 脑海 驱车 歉意 毕竟 蓬松 蹦跳 茶杯 拨开 扭动 信赖 愈发 方案 淘气 陪伴 悬赏 泄露 发誓 灵魂 发财 皇榜 调集 奴仆 斥责 购货 单据 索性 纵身 谢谢 知恩图报 春光明媚 千恩万谢 见利忘义 洁白如雪 突发奇想 滥杀无辜 恩将仇报 背信弃义 肝胆相照 开诚相见 同舟共济
心照不宣 志同道合 亲密无间 荣辱与共 唇亡齿寒 不由自主 郑重起誓 物美价廉
二、拼音与字词。
瞅
挨近
咂嘴
皇榜
滥杀
斥责
纵身
绿蔓
住处 调集
调达
泄露
王妃
一卷干草
毕竟
责任
立即
三、组词。
咂(咂嘴)娇(娇嫩)蓬(蓬松)拨(拨弄)驱(驱赶)淘(淘气)浩(浩浩荡荡)址(地址)砸(砸坏)骄(骄傲)篷(帐篷)泼(活泼)躯(身躯)陶(陶器)造(建造)
扯(拉扯)笼
(笼罩)
蔓
(绿蔓)
(笼子)
(蔓延)
四、词语搭配。
检验产品 体格检查 环顾四周 支付费用 沙沙的落雪声 哗哗的流水声 琅琅的读书声 隆隆的机器声 沙沙的下雨声 温暖的鸟巢 毕竟是件小事 善良机智的九色鹿 温暖舒适的巢穴 小鸟的鸣叫 究竟想干什么 神气十足的珍珠鸟 无人知晓的情形 悄悄地进发 居然落到我身上 深明大义的国王 春光明媚的山林
拼命地挣扎 竟然把我当朋友 忽然探出头来 哈哈的欢笑声 喳喳的鸟叫声
五、近义词。
完全(彻底)红火(兴隆)懊悔(悔恨)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六、反义词。
熟悉(陌生)说谎(诚实)尖细(粗大)伤害(保护)危险(安全)相信(怀疑)
缩短(延长)机灵(笨拙)家喻户晓(无人知晓)
七、填量词。
两对珍珠鸟 一卷干草 四只笼子 三盆吊兰 五个球儿 一声呼唤 一只蜘蛛 一张网 一台电脑
一封信
一扇门
一轮圆月 一弯新月
八、按要求写词。
1.表示诚实守信的成语:言行一致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形容气愤的成语:咬牙切齿 怒发冲冠 火冒三丈 怒不可遏 3.描写九色鹿的成语:色彩斑斓 见义勇为 奋不顾身 义正辞严 4.描写调达的成语: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 见利忘义 忘恩负义 5.我知道的民间故事有:《九色鹿》 《牛郎织女》 《孟姜女》 《猎人海力布》 6.现代兵器:现代战车 现代战斗机 新型枪械 现代导弹
7.含“手”的成语:手舞足蹈(形容高兴)妙手回春(医术高明)情同手足(形容亲密)
心灵手巧(形容聪明)握手言和(重归于好)得心应手(形容熟练)九、一字多义。
1.印在脑海里(留下痕迹)
2.好让我把钱寄给你(便于)
3.滥杀无辜(不加节制)4.背信弃义(违背)
5.知恩图报(计划)
6.伴随(陪伴)7.信赖(相信)
8.粗暴(粗野)
9.探出头来(伸)
十、关于诚信的短语、名言。
1.人无信不立。
2.言必信,行必果。
3.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4.火心要空,人心要实。
5.黄金失去可再得,名誉失去难挽回。6.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7.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8.一个人不诚实,就没有人相信他的话。-------伊索
十一、动物喻人。
1.铁公鸡:一毛不拔,吝惜钱财的人。
2.哈巴狗: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3.替罪羊:代人受过,替人挨揍有人。
4.地头蛇: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5.笑面虎: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6.变色龙: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十二、造句。
1.竟然-------刚才还是艳阳高照,可现在竟然下起雨来,这个天气可真怪!2.亲密无间--------我的小红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3.心照不宣--------此时此刻,他俩心照不宣地相互对视了一下。4.同舟共济--------人民解放军和群众同舟共济,荣辱与共。
5.唇亡齿寒-------我们两厂关系十分密切,唇亡齿寒,我们哪能不帮你们度过难关呢? 6.开诚相见-------小红车主人与我因为能彼此开诚相见,所以建立了真挚的友谊。7.同舟共济-------在目前危难的情形下,我们要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克服难关。8.置之不理------现在晋国要攻虢国,虞国不能坐视不管,置之不理啊!
十三、表示看的词。
仰望:从低处向上看。
俯视:从高处向下看。
窥视:偷偷摸摸地看。眺望:从高处向远处看。
瞻仰:恭恭敬敬地看。
端详:仔仔细细地看。环顾:前后左右地看。
打量:上上下下地看。
十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珍珠鸟》文章生动细致地描述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及在“我”的爱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道理。
你看,珍珠鸟多可爱啊!用几句话写写的样子或是活动吧!(①样子:珍珠鸟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②活动:.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雏鸟的可爱、有趣。2.白天,它(淘气地陪伴着我);傍晚,它就在父母的两三呼唤声中,(飞到笼子边),(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绿叶(钻进去)。
3.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对雏鸟的友爱
课文《珍珠鸟》第四自然段中有不少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依次有(起先)、(随后)、(渐渐地)、(先是)、(然后)、(再)、(后来)等,这些词语,恰如其分地说明了珍珠鸟和“我”亲近是一个(逐步信赖)的过程。
.看着这可爱的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这里的“不由自主”可以用(情不自禁)替换,这里的反问句的意思是(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珍珠鸟》中细致介绍文中“我”为珍珠鸟精心安排的“家”:(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而又温暖的家。)
4.《诚实与信任》
课题中的“诚实”主要指“我”的诚实,可以从下列几处表现出来:课文写“天很黑,又有点雾”、“能见度仍很差”是讲环境恶劣,潜藏着事故的隐患,“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更增加了出事故的可能,可见事故的责任并不完全在“我”,可出事故后,在“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的情况下,“我”还是严于责己,主动承担了全部责任,将“写明自己的姓名电话”的字条压在了小红车的雨刷下,希望车主与我联系,电话中,我首先道歉,后声明我不小心把你汽车的反光镜碰坏了,并表态费用由我支付。课文中的“信任”主要指我的诚实给了小红车主人一种信任感,所以小红车主人说:“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作者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做题目?想想看,还能换个题目吗?
诚实是做人最起码、最基本的品质。作者以“城市与信任”为题,就是要告诉人们“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诚实与信任”课题还可以用“诚实比金钱更重要”“诚实的心灵”等
5.《九色鹿》课文写九色鹿为了救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沉着、智慧
调达:财迷心窍,背信弃义
第五篇:七下第六单元第29课《马》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29课 课题:《马》
(主备:济钢鲍山学校 刘春娣 复备:)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马》一文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全文可以分两部分,第一、二段写的是人类驯养的马,第三、四、五段写的是野生的马,通过对比,表现了两种状态下马的不同生存状况。2.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对家马和其他动物的描写于野马的对比的写法,突出野马的特点。3.教学难点
学习通过对家马和其他动物的描写于野马的对比的写法,突出野马的特点。【学情分析】
初一上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篇布封写的科学小品文《绿色的蝈蝈》因此对布封略有所知,因此对作者不必做过多介绍。学生对“马”这一动物并不陌生,但 1
真正让学生自己说“马”的特征,却不一定能说清楚,这也正是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应该让学生掌握的即多角度感知事物,观察事物要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
1.学生基本能通过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大意;能 理清文章的行文特点。能通过讨论,揣摩出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还需要教师指导,更好的体悟作者蕴含文中的深挚感情。【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积累语句,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对比的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3.通过指导学生抓关键句,品味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和感悟能力。
4.理解作者对野马的赞美,反思人类对待家马的态度,明白应该关爱动物,善待生命,与大自然的动物和谐相处。【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 导入新课(2分钟左右)1.播放马的图片,导入新课。(师:欣赏了这么多马的风姿,请大家来谈谈观看后的感受吧!)
2.学生谈感受。
3.作者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像课文中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雅高贵的绅土。
二、自主学习
【活动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利用工具书掌握字音、字形、字义。2.概括文章写作内容:
明确:本文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马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设计意图】达成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积累语句,整体感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活动二】浏览文章,在文章中圈划出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的特点。
明确:①人工驯养的马:a.勇毅。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b.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意。②天然野生的马:a.美质: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感觉自豪而不屑于受人照顾。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被赋予“强壮、轻捷和遒劲”的美的品性,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b.美德:天性绝不凶猛,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相互间没有“妒忌 ”,从不为己争斗。c.美貌:在所有动物中,马“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又高贵姿态。
【设计意图】达成目标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对比的作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三、交流探究
【活动三】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师:在我们对布封笔下的两种生存状态的马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课文中作者优美的文学笔调,读出其中的美点,美处。教师板书提示:
品味语言:
1、可从修辞方面品析语言;
2、可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方面品析语言;
3、可从文章的写作方法方面品析语言。
明确:
1、①拟人手法的出色运用:“它的一切动作都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它甚至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表达作用: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人工驯养的马德驯良。②排比修辞得灵活运用:“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表达作用: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天然野生的马的自由奔放。
2、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不屑于受人照顾”、“自由地游荡、蹦跳”等生动传神地讴歌了野马自由奔放的生活,以及对野马由衷地赞美。
3、文章的写作方法:两处对比的成功运用。3
①家马和野马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野马的自由奔放。②驴、狮子、牛、骆驼、犀、象等得外貌与马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马德美貌及高贵的气质。
【活动四】对于文中写的“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作者布封分别抱有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同情人工驯养的马,赞美天然野生的马。)教师板书小结:
马:人工驯养的马(同情)
勇毅: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
驯良:服从主人,满足主人愿望
天然野生的马(赞美)美质:精力充沛,精神高贵
美德:热爱和平,团结和睦
美貌:身材高大,匀称优美 【设计意图】达成目标3:通过指导学生抓关键句,品味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和感悟能力。达成目标4:理解作者对野马的赞美,反思人类对待家马的态度,明白应该关爱动物,善待生命,与大自然的动物和谐相处。
四、综合建模
布封的《马》既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文,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的由衷地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马可以说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但我们人类呢?是否应该好好反思自己呢? 【当堂检测】给加黑字体注音
剽悍 慷慨以赴 抖擞
驯良 驾驭 窥伺
鞍辔 羁绊 疮痍
阔绰 观瞻
妍丽 一撮毛 鬣 无垠 庇荫
犷野 妒忌 畸形 相得益彰
觑 鬃毛 【作业设计】
A层:收集有关马的成语、典故
B层: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你喜欢的一种动物(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