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抗菌药物自查整改报告
南社分院抗菌药物自查整改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规范处方书写,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全辖区居民用药安全,经本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检查、研究总结,形成自查报告,内容如下:
一、自评结果
从自查总体情况来看,本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基本符合要求。具体评价情况为:
(一)自查过程
1、医疗情况
(1)操作规范:通过现场观察和询问的方式了解,医生在接诊病人后,能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包括问诊、检查、处理、会诊、转诊等;护士护理操作规范,严格 “三查七对”,严格无菌操作,且动作熟练。
2.门诊处方抽取情况
(1)、门诊处方平均药种超标。经统计,本院人别处方药数超过5种,有对疾病用药不合理现象,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医生诊疗水平不高,用药缺乏针对性。
(2)、处方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处方药品剂型、剂量和使用方法书写不规范,处方有涂改,其原因是医生对处方书写规范要求掌握
不严。
(3)、平均处方药品费用高。其原因一是病情重,用药档次高;二是医生诊疗水平不高,用药缺乏针对性,开大处方。
二、改进计划
1、规范门诊用药和处方书写。具体措施为:(1)加强培训。开展抗生素、激素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及处方书写规范知识的培训,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抗生素、激素的用药指针及处方规范要求,严格处方书写。(2)加强督查。卫生院成立医疗服务督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处方、病历等医疗文件进行抽查,发现不合格的及时纠正。在处方规范化方面具体由药房负责,要求药房在给药前认真审查处方书写质量,对书写不规范退回重新书写,并做好记录作为不合格处理。2.严格考核,奖惩坚硬。将门诊用药和处方书写规范纳入考核内容,每月督查组和药房把当月督查情况交财会室,财会室对门诊用药或书写不合格的处方分别按1张扣2元进行处罚。
3.纠正诊疗中用药缺乏针对性、开大处方、用高档药等现象。具体措施为:(1)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2)严格奖惩。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计划,我院将长期执行,做好积极发现为题积极上报积极改进,取长补足,并请县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给我院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南社分院 2013年8月25日
第二篇: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自查整改报告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自查整改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我院根据市卫生局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开展该项活动,近一年来活动进展顺利,亦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将近阶段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已按照相关政策和市卫生局指示精神,制定了相应的院内规章制度。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相关政策以及市卫生局指示精神,我院根据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抗菌药物分级原则》、《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超常预警和动态监测制度》、《细菌耐药监测制度》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并根据《35种抗菌药物分类遴选基本原则》制定我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为进一步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根据已制定的规章制度,结合“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将具体工作深入细致开展到临床实际工作中,积极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工作。
1、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且明确院长为第一责任人,业务副院长为具体责任人,各临床科室主任为直接责任人,院长与各临床科室主任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步骤和要求积极开展此项活动。
2、积极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各级各部门有关会议精神并做了积极动员,同时还认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了两期抗菌药物有关知识培训,培训后进行考试。做到人人知晓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3、按照实施方案的具体目标要求对医院的抗菌药物目录进行认真梳理,严格筛选,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不超过35种,三代头孢类品规数量、氟喹诺酮类品规数量均未超标,强化“一品二规”结构,每种药品通用名称下只保留1-2个生产厂家的产品,形成了我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已上报市卫生厅局备案。
4、认真落实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制度。制定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规定各级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严格执行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住院医师只能使用非限制级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主治医师可使用非限制级和限制级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副主任医师可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5、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每月按照处方评价标准对门诊处方不少于100张进行点评,对处方点评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科室及个人,要求立即整改,并扣科室当月绩效考核分、个人承担相应处罚。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有明显下降,6、对每月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动态预警监测,监测结果在科主任、护士长例会上公布,会后向科室传达。对未达标的科室进行预警,要求整改。每季度对抗菌药物使用量、金额做出排序,分析其合理性并进行通报公示,及时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对超常使用抗菌药物的,及时给予停止使用。
7、每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
8、积极推行临床药师制度,开展临床药师工作,加强对临床药师的培养。
三、存在不足
1、通过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我院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以及使用时间、接受清洁手术者,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方面有待加强管理。分析原因,有些科室对我院的抗菌药物的各项组织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组织学习力度不够,个别医生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内容含糊不清,没有严格按照《指导原则》使用抗菌药物。同时,我院手术间无层流设备,空间达不到无菌条件,医师对术后患者的感染率产生担忧心理。
2、临床药师制工作刚刚开展一年,处于初级阶段,工作开展尚不到位;我院每年拟招入临床药师不到位,现有临床药师参加工作不久,缺乏工作经验,有待完善。
3、部分监测不到位,如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生素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等尚未进行监测。
四、整改措施:
1、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全员培训。要求科室加强组织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学习,达到人人知晓。
2、落实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督导小组的职责,定期检查各科合理用药情况,把不合理用药的科室、医生全院通报。
3、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督查力度,严格落实奖惩措施。
4、严格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等,力争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各项指标在规定范围内。
5、临床药师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真正在临床药物治疗工作中起到积极作用,达到能和医师一起为患者提供和设计最安全、最合理的用药方案。
6、努力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和理论保障。
7、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药剂科 2012.05.14
第三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自查整改报告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和自查整改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我院成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小组并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和整改,现汇报如下:
一、调查情况
1、抗菌药物基本情况调查
(1)使用量排名前十位的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米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鲁抗)、头孢挫林钠、头孢西丁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利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替硝唑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注射用头孢他啶(齐鲁)、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2)使用金额排名前十位的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米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利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液、克林霉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鲁抗)、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头孢他啶(齐鲁)、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罗氏芬)、注射用阿奇霉素(0.25g)、替硝唑注射液。
(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2%,使用强度42DDD。(4)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96.2%。(5)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5.3%,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45%。
2、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以下不合理现象:
(1)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联合用药率过高。虽然我院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但仍然达到62%左右,与目前相关要求仍有一定差距。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达96%以上,远远高于标准的30%以下。
(2)未按照规范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 医师选用抗菌药物时,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给药方式和剂量存在问题。目前我院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者比例较高为主,这说明抗菌药物给药方式存在不合理现象。在使用剂量方面存在个别大剂量、超剂量现象。
(4)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间较长。
(5)预防用药品种选择还没有完全按照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规定执行;
(6)更换品种、联合用药依据不充分;(7)仍有越级使用现象。
二、自查整改报告
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有效地控制感染, 避免菌群失调及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 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不合理支出费用,制订了以下整改措施:
1、抗菌药物品种数量达到限定范围,做到品种结构合理。我院原有抗菌药物30余种,种类较多,删减困难较大。经院委会多次遴选,最后保留了疗效好、价格适中,不良反
应少,临床常用的15种抗菌药物供临床应用。
2、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抗菌药物特点、适应症、抗菌谱,参考国家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制定了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明确了各级医师使用权限并认真执行。
3、认真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每月定期对门诊处方和病区医嘱单进行点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医务科予以通报,督促整改。对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前十位抗菌药物进行公示。
4、努力规范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科室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用抗菌药物。各科主任认真贯彻落实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使用抗菌药物有明确的适应症,疗程适当。逐步杜绝长期用药、无适应症用药、联合用药的不良习惯。
5、加大管理措施,加强监督考核,加大奖惩力度。我们给各科室制定药品使用比例,降低药品费用,限制抗菌药物用量,对超比例的科室严格处罚,加大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责任人的处理和惩罚力度。
6、加强学习,持续改进。持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应使各级临床医师和药剂科工作人员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作用特点、体内过程(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适应证、不良反应等, 以便根据上述特点, 结合患者临床特点(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临床表现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7、尽早确立感染病学诊断,常规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中、重度感染住院病人入院第一天或开始发生感染时(使用抗菌药物前)即应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轻度感染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可酌情选择进行。取材及送检方法要正确规范。
8、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之前,可在临床诊断基础上预测病原体种类,进行经验治疗;试验结果报告后应认真参考试验结果选用药物。抗生素治疗2~3 天后如未见效再更换其它药物。
9、做好病情及用药记录。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在病历上记录患者感染的临床情况及抗生素应用的情况,包括用药原因、疗效、不良反应、耐药情况等。
10、掌握预防用药的适应症和用药时间。明确预防用药的用药时间及疗程。手术预防用药一般用至术后24 小时,最迟不超过48小时。治疗感染用药通常用药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11、掌握联合用药的指征和原则。二联用药的指征是: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和(或)混合感染;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需长期用药,为避免单一用药而致细菌耐药、二重感染或毒性者。三联或四联用药的指征是:经二联用药疗效不明显的严重或混合感染;大型或污染手术;结核等特殊疾病的联合用药按相应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
12、尽量避免在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因易引起耐药菌产生或变态反应。
13、密切监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对必须做过敏试验的药物要严格按规定进行,熟练掌握急性过敏反应的抢救措施,慎用有较明显毒副反应抗菌药物,执行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14、注意特殊生理、病理状态下的用药。儿童、老人、孕妇、肝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药物,尽量避免使用毒副作用较大的品种,如氨基糖甙类、氯霉素、四环素等。并根据临床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如剂量、间隔时间、疗程等
15、加大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宣传力度,及时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合理用药的教育,制作宣传栏,让公众真正明白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的细菌耐药性的严重后果,使其懂得感冒、喉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这类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不仅无效,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会增加,以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第四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自查整改报告
威海海大医院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和自查整改报告
为了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2012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我院成立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小组并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情况进行自查和整改,现汇报如下:
一、调查情况
1、抗菌药物基本情况调查
(1)使用量排名前十位的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替安、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鲁抗)、克林霉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利君)、替硝唑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庆大霉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他啶(齐鲁)、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2)使用金额排名前十位的抗菌药物:注射用头孢替安、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利君)、克林霉素注射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鲁抗)、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用头孢他啶(齐鲁)、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罗氏芬)、注射用阿奇霉素(0.25g)、替硝唑注射液。
(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2%,使用强度42DDD。(4)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96.2%。(5)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为?DDD。
(6)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5.3%,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45%。
2、抗菌药药物使用中存在以下不合理现象:
(1)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联合用药率过高。虽然我院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但仍然达到62%左右,与目前相关要求仍有一定差距。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达96%以上,远远高于标准的30%以下。
(2)未按照规范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 医师选用抗菌药物时,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给药方式和剂量存在问题。目前我院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者比例较高为主,这说明抗菌药物给药方式存在不合理现象。在使用剂量方面存在个别大剂量、超剂量现象。
(4)抗菌药物预防用药时间较长。
(5)预防用药品种选择还没有完全按照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38号文的规定执行;
(6)更换品种、联合用药依据不充分;(7)仍有越级使用现象。
二、自查整改报告
为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有效地控制感染, 避免菌群失调及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 加强抗菌药物的使用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药品不合理支出费用,制订了以下整改措施:
1、抗菌药物品种数量达到限定范围,做到品种结构合理。我院原有抗菌药物50余种,种类较多,删减困难较大。经院长办公会多次遴选,最后保留了疗效好、价格适中,不良反应少,临床常用的35种抗菌药物供临床应用。
2、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抗菌药物特点、适应症、抗菌谱,参考国家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制定了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明确了各级医师使用权限并认真执行。
3、认真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每月定期对门诊处方和病区医嘱单进行点评,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医务科予以通报,督促整改。对使用量和使用金额前十位抗菌药物进行公示。
4、努力规范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科室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用抗菌药物。各科主任认真贯彻落实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使用抗菌药物有明确的适应症,疗程适当。逐步杜绝长期用药、无适应症用药、联合用药的不良习惯。
5、加大管理措施,加强监督考核,加大奖惩力度。我们给各科室制定药品使用比例,降低药品费用,限制抗菌药物用量,对超比例的科室严格处罚,加大对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责任人的处理和惩罚力度。
6、加强学习,持续改进。持续加强对医药人员的培训。应使各级临床医师和药剂科工作人员了解各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作用特点、体内过程(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适应证、不良反应等, 以便根据上述特点, 结合患者临床特点(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临床表现等)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7、尽早确立感染病学诊断,常规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中、重度感染住院病人入院第一天或开始发生感染时(使用抗菌药物前)即应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轻度感染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可酌情选择进行。取材及送检方法要正确规范。
8、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之前,可在临床诊断基础上预测病原体种类,进行经验治疗;试验结果报告后应认真参考试验结果选用药物。抗生素治疗2~3 天后如未见效再更换其它药物。
9、做好病情及用药记录。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在病历上记录患者感染的临床情况及抗生素应用的情况,包括用药原因、疗效、不良反应、耐药情况等。
10、掌握预防用药的适应症和用药时间。明确预防用药的用药时间及疗程。手术预防用药一般用至术后24 小时,最迟不超过48小时。治疗感染用药通常用药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11、掌握联合用药的指征和原则。二联用药的指征是:单一药物不能控制的和(或)混合感染;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需长期用药,为避免单一用药而致细菌耐药、二重感染或毒性者。三联或四联用药的指征是:经二联用药疗效不明显的严重或混合感染;大型或污染手术;结核等特殊疾病的联合用药按相应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
12、尽量避免在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因易引起耐药菌产生或变态反应。
13、密切监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对必须做过敏试验的药物要严格按规定进行,熟练掌握急性过敏反应的抢救措施,慎用有较明显毒副反应抗菌药物,执行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14、注意特殊生理、病理状态下的用药。儿童、老人、孕妇、肝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药物,尽量避免使用毒副作用较大的品种,如氨基糖甙类、氯霉素、四环素等。并根据临床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如剂量、间隔时间、疗程等
15、加大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宣传力度,及时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合理用药的教育,制作宣传栏,让公众真正明白滥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的细菌耐药性的严重后果,使其懂得感冒、喉痛、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这类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不仅无效,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会增加,以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威海海大医院
2012年7月24日
第五篇:古城镇卫生院抗菌药物自查整改报告
古城镇卫生院抗菌药物自查整改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规范处方书写,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全镇人民用药安全,经本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检查、研究总结,形成自查报告,内容如下:
一、自评结果
从自查总体情况来看,本院的抗菌药物使用基本符合要求。具体评价情况为:。
(一)自查过程
1、医疗情况
(1)操作规范:通过现场观察和询问的方式了解,医生在接诊病人后,能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包括问诊、检查、处理、会诊、转诊等;护士护理操作规范,严格 “三查七对”,严格无菌操作,且动作熟练。
2.门诊处方抽取情况
(1)、门诊处方平均药种超标。经统计,本院处部门处方药数超过5种,有对疾病用药不合理现象,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医生诊疗水平不高,用药缺乏针对性。
(2)、处方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处方药品剂型、剂量和使用方法书写不规范,处方有涂改,其原因是医生对处方书写规范要求掌握
不严。
(3)、平均处方药品费用高。其原因一是病情重,用药档次高;二是医生诊疗水平不高,用药缺乏针对性,开大处方。
(4)门诊抗生素联用及激素使用超标。经分析二者超标使用主要是由于医生对抗生素抗菌谱掌握不牢、对激素使用指针对性掌握不严,致使用药大包大揽,缺乏针对性。
(2)《基本药物目录》使用率低。卫生室现有国家基本药物176种,村卫生室现有56种,对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低,造成药物品种少,有病无药治现象。
(5)卫生院开展义务人员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培训较少。对义务人员培训重点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办医改发【2009】13号)、《中国国家处方集》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为题的通知》(卫办医改发【2009】38号)等相关文件、法律、法规的学习次数较少。
二、改进计划
1、规范门诊用药和处方书写。具体措施为:(1)加强培训。开展抗生素、激素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及处方书写规范知识的培训,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抗生素、激素的用药指针及处方规范要求,严格按《基本药物目录》开展诊疗工作,严格处方书写。(2)加强督查。卫生院成立医疗服务督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处方、病历等医疗文件进行抽查,发现不合格的及时纠正。在处方规范化方面具体由药房负责,要求药房在给药前认真审查处方书写质量,对书写不规范退回重新书写,并做好记录作为不合格处理。
2.严格考核,奖惩坚硬。将门诊用药和处方书写规范纳入考核内容,每月督查组和药房把当月督查情况交财会室,财会室对门诊用药或书写不合格的处方分别按1张扣1元计算扣除绩效工资。
3.纠正诊疗中用药缺乏针对性、开大处方、用高档药等现象。具体措施为:(1)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2)严格奖惩。
4.提高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品品种的使用率,以满足临床用药。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计划,我院将长期执行,做好积极发现为题积极上报积极改进,取长补足,并请县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给我院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彭阳县古城镇卫生院 2011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