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时间:2019-05-13 12:09: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第一篇: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赣县发改委曾华宁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在国家、省发改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发展,较快地推动了我县农村经济的繁荣。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我县经济基础比较落后,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极大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改变公路、电力、水利等设施的现状,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一)农村公路建设方面

全县共有乡镇19个,行政村315个。至2005年底,尚有3个乡镇、27个村不通公路,占总数的15.8%、15.3%,里程达102公里,未通油(水泥)路的村208个,占总数的66%,里程达793.1公里。在已建成的通村通社公路中,有些公路虽然可以通车,但是,由于无后期的养护资金,道路质量差,通达水平较差;由于公路技术等级较低,全为泥石路,路基松软,路面狭窄,行车难,抗灾能力较弱,因地处山区,一到雨季便泥泞不堪,行车非常不便,有的根本就不能通车,在已修建的村级公路中,90%需要整治,所需资金投入较大;规划设计滞后,没有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缺乏建前、建中、建后各环节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措施。

(二)农村能源设施建设方面

我县在第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中,新建35kV变电站3座,改造35kV变电站2座,新建10kV线路262.87km,改造10kV线路161.36km,改造低压用户117182户,对部分村进行了农网改造,安装了一户一表,大部分村镇都已通电,全县有247个村,117182户完成农网改造,占全县总户数的87%。但由于缺乏资金,大部分村仍然使用老线路,线路、设备严重老化,供电能力低,电力弱,线路电耗高,农村使用单位电价居高不下,大大地增加了农村用电负担。目前我县仍然还存在无电村,仍然有25个村16959户的农户未实施农网改造,分布在12个乡镇。由于资金有限,又要完成80%以上的农户覆盖面,呈现网架结构不合理、网内设备陈旧老化,还有一些10kV线路需要改造未完善,对农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不便,制约着农用机械的推广使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农村电量需求量高,落后的电力配送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广大农户强烈要求加大投入,急需对剩余村的农网进行及时改造。

(三)农村水利基本设施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方面

全县现有各类大小水利工程16454座(处),其中:蓄水工程9808座,正常蓄水量4914万立方米;引水工程5755处,引水流量16.5立方米/秒;提水工程756处(台),总装机4144千瓦;堤防(河堤)135条,长度330公里,保护耕地4.97万亩,灌溉面积12.52万亩,占全县有效灌溉面积的48%。由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现有工程效益发挥较低,全县小

(二)型以上水库设计灌溉面积97685亩,实际效益只有65174亩,占设计效益的67%,还有三分之一的效益没有发挥。已建人饮集中供水工程19处,能解决25224人的饮水问题。现农村人口饮水人数为399506人,其中手压井、筒井、大口井人数288469人,引泉人数108677人。根据饮水水质直观调查认为多数为不符合饮用要求,加上水量不够,不能满足40升/人的日标准,供水保证率低于90%。

二、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来源不足。虽然各级每年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不少,但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来说还远不够。国家每年通过国债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等方面进行了扶持,重点进行了水库除险、人畜饮水工程、农田灌溉工程、村级道路整治等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但农村通路、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等困扰制约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农民饮水和农田灌溉得不到解决,要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必须继续加大资金的投入。

二是对基础设施的管理和市场化运作不够。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对设施的实物管理,对已有的设施没有形成资产的市场化经营模式,基本为无偿服务、无偿供给、无偿使用,致使供给越多,需求缺口越大,实现扩大再生产就越加步履维艰。

三是基础设施老化,保障能力下降。大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续建配套任务重;渠道标准低,倒塌淤积堵塞严重;病险水库未全部处理,全县尚有病险水库14座。由于缺乏维修资金支持,致使一部分基础设施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一些处于半瘫痪状态,或者是使用效率较低。

四是规划设计缺乏前瞻性,不能满足当前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由于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以及强有力的措施保证,设计时往往只考虑到当前的利益,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超前意识不强,致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在存量上与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增量上也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要求,表现在设施建设工程规模小,骨干工程少。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当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今后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因此,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服务和引导,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实行农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对国家和集体投资的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发挥效能的前提下,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当地业主或农民承包经营,实行市场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以缓解设施在运行中的各种经费的不足。对村级一些小型基础设施可引导组建各种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形式,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通过走市场化道路,不仅解决了群众的饮水难题,而且还减轻了群众负担,企业得到了发展。

三是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之路。一是按照谁享受、谁负担和自愿的原则,引导农民或民间投资主体自主投入。运用联村联建、联户建工程,实行共同管理,共同经营,共同受益;也可实行政府搭台、业主开发、农民参与、滚动发展,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二是通过招商积极争取外来投入。为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要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多,由于目前农民承受力不强,农业效益不高,全部让农民进行自我修建很不现实;为此,必须改善服务环境,加大招商力度,争取项目资金和项目扶持。三是通过上级在各乡镇的农业项目实施,实行基础设施建设捆绑进行。

四是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坚持和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抓住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发动群众进行集中治理,并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建设项目入手,做到乡镇有重点、有特色,杜绝面面俱到。针对迫切需要,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科学合理地使用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减少资金的闲置使用。

五是明确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建设。由于资源和要素的约束,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的基础设施,因此必须坚持重点发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急需解决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上,防止出现资金分散,解决问题不力的问题。做到建设一个,发挥最大效益一个。

第二篇: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的义务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教育经费教育质量教育改革

作为具有9亿人口的农村,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以往的义务教育都不是真正完全免费的全民义务

教育。苏州市和北京市都宣布:从开始,将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全免费义务教育。这似乎昭示着,全国在“十一五”期间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已经拉开序幕,农村的义务教育即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正确认识和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农村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一、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农村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严峻。,中央党校组织的“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课题组”先后奔赴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辍学率出现了较大反弹,并不是统计所说的小学和中学入学率分别达到了98.6%和90%,辍学率远远高于普九所规定的3%,在很多地方达到了6%以上,一些农村学校不惜采取造假的办法来完成“普九”任务,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一)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义务教育环境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由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从硬件来看,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和城市相比有天壤之别,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看见过电脑,也没有图书室,有也只是聊胜于无。有些学校危改资金缺乏,潜在的安全危险仍然没有消除。以前分级办学,以村为单位负责,区县为辅;改革后农村以区县为主,上面的资金不能到位,农村的危房改造出现真空。比如说武汉市新洲区11所学校有危房,撤掉了8所,按照规定,应该把撤了的还建,8所学校危房全部还建至少需要30万元,而上面的(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经费只有15万,实际上落实到位的只有3万,基本上都没有还建。目前在农村,一方面由于生源减少,主要来自于计划生育和外出打工,学校进行合并,有些学校没有学生,成了空的;另一方面,村里面因为普九的债务,又把学校固定资产作为偿还债务的重要资本,学校合并并未形成资源整合,达到改善学校环境的目的。很多学校的校舍年久失修,房屋漏水,卫生条件状况很差,现代化教育环境离他们还很遥远。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农村孩子,在文化素质、综合素质和心态等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城市,客观上造成城乡教育的不平等,加深城乡之间的隔阂,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社会安定。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由于农村老师的工资普遍比较低,因此一般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所以农村中小学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低,但是同时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又严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整。比如武汉新洲区的三店街,教师不是超编,而是缺编,50岁以上的老师比重偏大,因为学校工资低,优秀的老师和毕业生都不愿意去。一般说来,农村高级教师每个月工资才1000多元,一般的老师只有600多元,民办的代课老师只有200多元,有些教了30多年的民办老师只有300多元,这样还不如出去打工。尽管如此,很多想要进来的毕业生还进不来。一方面主要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尽量往城里调,另一方面,学校宁愿增加代课教师,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报酬。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体音美教师,老师往往是全才全职,什么课程都教,如此可想其教学质量,很多学生到了小学六年级还不如城里的二三年级的学生,连自己的姓名都拼写不出来。

(三)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经费吃紧,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目前农村的义务教育的教育经费严重入不敷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目前大致徘徊在gdp的2.5%—2.7%之间,而教育法则规定政府应努力使教育投入达到gdp的4%,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加远远跟不上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如果政府对此漠然,对应负义务举重若轻,则民间设置再多的这个工程那个工程,都近乎杯水车薪。

第二轮农村税费改革彻底取消了农业税,也给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税费改革前,农村教师的工资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乡级财政拨款、农村教育费附加、从学生

第三篇: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的发展取决于农村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取决于农村的稳定,而农村社治安形势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近一段时间,农村的社治安状况令人担忧,农民普遍缺少安全感,农村社治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当前农村社会的治安现状,可以概括为:整体稳定,局部波动,隐患颇多,任务繁重。

一、农村治安的突出问题

1、暴力冲突有所增加。由于部分人员文化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心胸狭窄,有的因口角发生争执,有的因承包地、排灌水、收种农作物和宅基地边界等发生冲突,常常用拳头解决问题,因得不到司法的适时介入,从而使一些小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演变为刑事案件。如2002年年底,南郊镇某村村民薛某和钱某因为宅基地的划界问题而大打出手,薛某将钱某打成轻伤,后被故意伤害罪提起公诉。

2、侵犯财产犯罪日益猖獗。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消费欲望的膨胀,为达到对金钱和物质占有,部分外来打工者选择广大农村作为作案地点。在犯罪类型上表现为盗窃、抢劫、诈骗等;在区域上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偏远地区;在犯罪对象上分为鸡鸭、羊及农用物资;在作案方式上呈现团伙作案、流动作案;在赃物处理上表现为转移迅速、消化快捷、不留痕迹,往往在盗窃或抢劫后几个小时内就把赃物处理掉,销售渠道畅通,销赃远,隐蔽性强。笔者在司法机关了解到,2002年他们办理了一件外地打工者结伙行窃、收赃的案件:陈某等8名外地打工者因觉得赚钱不多,便结伙到几十个村庄大肆进行偷羊、偷鸡鸭,然后将偷窃的赃物销给2名本地人王某、赵某,短短半个月内,有上百户农民家的家禽家畜失窃,一时间人人自危,其所带来的危害性可谓不言自明。

3、~势力有所抬头。流氓恶势力抬头,村霸乡霸不断出现,他们为所欲为,无所顾忌,鱼肉乡里,百姓敢怒不敢言;封建宗教宗族活动十分频繁,续家谱,修祠堂;非法宗教活动频繁,宗教信徒队伍不断壮大。如2002年5月,陈某、彭某等利用自己在乡里的恶名,寻衅滋事,先是利用非法手段禁止金某在其乡里收购猪小肠,迫使金某无奈只得向他们交纳保护费才能做成生意。

4、黄赌毒等迅速蔓延。在读书无用论和一切向钱看等不正确思想的误导下,贫乏的农村社会文化生活,充裕的农闲时间,为黄赌毒提供了便利条件,淫秽物品泛滥。最为突出的是赌博风气日盛,参赌范围越来越广,赌资越来越大,赌博上瘾,难以自拔,赌债高筑,诱发盗窃、抢劫、杀人等犯罪行为,引起社会动荡,影响社会治安。2002年9月,公安机关在城厢镇某村破获一起10多人聚赌案件,收缴赌资竟达20万余元。

5、集体上访时有发生。农村财务管理混乱,重大决策不民主,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干群关系紧张,加上有的村干部挪用集体资财,打击报复有隔阂的村民,导致规模较大的集体上访,越级上访。

二、产生治安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引发的:

1、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与物质需要日益提高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村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社会生产力水平依然是相对落后,农村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仍占较大比重,原始的耕作方式,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意识,致使农村还没有完全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村经济仍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发展水平上;同时,大多数农民在摆脱贫困以后,已不满足于温饱水平,看到部分农民通过劳动致富及开始享受高消费,使他们产生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消费欲望的膨胀在不能通过正当途径满足之后,便用不法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违法犯罪就成为必然。

2、社会管理任务的加重与社会控制弱化之间的矛盾。农村土地承包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同时,促进了农村社会关系及社会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变化,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带来了新的问题和矛盾,婚姻、家庭、生产、生活等民事纠纷大量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社会管理的任务和难度;而另一方面由于集体经济的相对削弱降低了基层组织的支配力,部分村干部不再愿意担当吃力不讨好的角色,导致相当一部分基层组织处于不健全或瘫痪状态,民事调解组织工作力度不够,民事纠纷调解不到位,矛盾化解不及时,造成矛盾升级,民事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农村的治安保障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发挥治安保护的作用;刑事案件不能得到及时侦破,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没有保障,导致对农村管理处于无序与混乱状态,农村社会控制力减弱,社会不稳定,治安案件多发。

3、思想意识的转变与教育的滞后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给农村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作用也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部分农民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他们把物质利益的获取作为自己的唯一目的;而另一方面,农村的教育机制不能及时调整,运转不协调,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部分未摆脱贫困的农民子女辍学,文盲、半文盲不断增加;村组很少召集开会,也很难召集,集体教育已经很难落实;教育的严重滞后,降低了农民的文化素质,使部分农民的错误观念不能得到及时纠正,遇事不顺,处理不当即可能演化为违法犯罪。

4、农村人口增长与农村土地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虽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并取得较好成效,但农村人口仍未按计划生育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村人口仍在不断增加,人口的增长,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宅基地的扩张,耕地的减少,使土地资源更加紧张,土地纠纷越来越多;有限的土地提供不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劳动力变得过剩,终日无所事事,势必给治安造成消极影响;生活物质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人口的增加导致生活水平下降,为生存、生活,在不能通过正当手段获得财产时,侵犯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尽快

建立和完善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教育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要用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法治理念教育武装全体农民,积极搞好公民道德进万家活动,认真抓好科普和移风易俗工作,培养广大农民的文明法治意识。利用生动有效、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在农村中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活跃乡村农民文化生活,在帮助他们学科技的同时,提高他们运用法律程序解决问题、矛盾的意识,使农民知法、懂法,自觉地用法、守法。并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用传统的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塑造人、感染人、凝聚人,不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层组织,把村委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抓班子、带队伍,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及村委班子领导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进一步健全与落实村务公开制度,凡是村里的重大事项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都要及时向村民公开,充分发挥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村民代表会议的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的作用,规范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

3、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加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积极培育经济增长点,搞好农村可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减少群众担忧,把农民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到发展经济上来,以推动农村经济更快发展,从而达到稳中求富,富而思进,繁荣农村的目的。充分发挥干部、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的联系纽带作用,积极引导广大村民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务实肯干,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为村民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帮助他们破除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小农意识和等、靠、要的不良思想,鼓励村民积极自我创造机会,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发展家庭经济,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对农村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农村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要尽快处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使农民确实看到违法得到处理,犯罪得到处罚,以震慑违法犯罪,取信于民;同时,提倡见义勇为,鼓励农民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弘扬正气,使广大农民敢于、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加大对基层干部的违法犯罪的查处工作,息民怨,平民心,把工作做到基层,把矛盾消化在村里。

5、建立广泛的治安防范机制。首先,地方干部要树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保一方安宁的思想,切实把社会治安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从人员、经费上予以保障,扎实抓好治安防范各项基础工作。其次,全面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组织,进一步发挥治保会组织防控农村社会治安的作用。第三,落实民警治安工作责任制,实行一村一警制,切实加强公安派出所对农村治安管理工作。第四,构筑预防体系。通过在农村广大群众中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村民的法制观念,提高村民的素质,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预防和减少各类违法犯罪。第五,广泛发动农民。农民是社会治安工作的受益者和参与者,要使农民将治安防范变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在农村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风气。

第四篇:当前农村扶贫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当前农村扶贫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在消除农村贫困问题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消除农村贫困既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式。但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过程也存在不少新的问题,如扶贫资金投入加大,减贫速度却在变缓。本文阐述了农村扶贫开发的时代背景,分析了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扶贫开发;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002-01

一、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时代背景

随着我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的颁布,使得扶贫开发工作步入了新的阶段,由解决温饱问题阶段转为改善生态环境、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缩小贫富差距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扶贫由政府主导的传统模式,转变为渐进式、开发式扶贫模式,并且建立长效脱贫机制、政府与市场及社会三者的联动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构建多元化贫困治理主体,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提升的能力。新阶段下,为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对扶贫开发进行重新定位。政府相关部门在这一工作中应发挥主导作用,重点放在贫困地区的环境保护、改变其资源开发方式、提高扶贫对象的自我提升能力上,同时,要逐步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从而使贫困地区共享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丰硕成果。新扶贫模式由“输血式”扶贫转变为强调生活救助与能力扶贫的“造血式”扶贫,表现为:一是突出重点,主要扶持特贫地区;二是拓宽范围,使更多贫困人口受益;三是提升层次,努力形成大扶贫格局。

二、现阶段农村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1.贫困人口范围广,收入差距大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收入普遍较低,远低于城市人口收入水平,且农村贫困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例在逐步加大,这也和农村总人口流失有一定的关系。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农村经济整体落后,发展速度缓慢,造成一些中西部、西南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生活条件较差,更不用说公共服务水平。农村人口收入水平低下,其收入的富贫差距不断扩大,有些地区的贫困人口年均收入不足千元,这已经成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

2.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差,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当前,多数农村贫困人口都生活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区域,其交通不够便利,基础设施较差,水毁现象严重,而且逐步陷入“自然环境差一收入低一改善自然环境难一收入低”的恶性循环中,这也是制约贫困人口致富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一些贫困山区,矿藏、能源等然资源缺乏,产业基础薄弱,尤其是自我发展动能明显不足,人均收入普遍很低,并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这也成为地方政府农村扶贫开发的一大难点。

3.农村产业化水平低,缺乏竞争优势

从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看,多数农作物产品的加工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也导致产品的附加价值不高。多数贫困人口仍然从事传统的种植和养殖业,对自然灾害等的抵抗和防治能力不足,靠天吃饭现象占主导。他们使用传统的生产技术、工具,加工手段落后,产业缺乏集约化,农产品单一且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此外,对农产品缺乏精细化和深度加工,农民与当地食品企业之间合作不够,当地农产品品牌不强,缺乏竞争优势。

4.农村社保水平低,因病返贫等问题突出

目前,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使得很多农户长期处于贫困线以下,且得不到有效解决。尤其是特困地区,普遍存在着老而无人养、无能力养等问题,即使有少量积蓄,也会因病返贫或是因子女教育返贫,长期处于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另外,特贫人口占贫困地区农户人口总数的比例较大,而地方财政能力有限,每次发放的扶贫款项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户的贫困问题,这也使得因自然灾害、因病、因事故等返贫的农户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

三、解决农村扶贫开发问题的对策建议

1.注重智力扶贫,加大劳动技能培训

要解决农村人口贫困问题,就必须对症下药,找到符合实际的扶贫措施。只有加大对其智力扶贫,提高其劳动技能,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一是要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整体素质,尤其是要培养农村科技人才,加强对其实用技能的培训。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入一批能够全方面管理、引领区域发展的科技人才,通过传帮带的形式,逐步培养农村贫困地区的“能人”群体。三是要加大对农村企业及合作社负责人及骨干的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以及风险应对能力。

2.改善生态环境,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要加强农村贫困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要积极推广节水技术,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对污水的处理,加强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提高对水资源的再利用能力,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大农村贫困地区对基础设施建设,如水、电、公路、网络等基础设施。通过集中精力办大事的方式,逐项实施民生工程,尤其是农村道路建设,要提高乡村道路建设标准,最终实现村村通、乡乡通的目标。

3.推进农村产业化扶贫进程,培育优势产业

农村扶贫开发应着力在优势产业的培育和扩张上,依托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等特点,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确定支柱产业,并将其做大做强,形成特色优势和产业集群。要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适当允许农村人口之间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逐步发展规模经济。同时,要鼓励农村龙头产业做大做强,加强农民、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之间的协作,将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与产业化扶贫有机结合,提高农村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4.构建并完善农村社保保障体系

要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切实保障扶贫对象的参与权利,使其共享扶贫开发的成果。由于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存在一定差距,而农村贫困人口更没有经济实力参与缴纳社会保险,因而无法获得养老、医疗保障。因此,政府应作为其生活保障的主要承担者,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包括:研究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设立农村养老保险机构,为贫困地区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构建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为特贫人口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切实实施农村低保政策,为丧失劳动能力等的特贫人口或因灾返贫的农户提供帮助。

第五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摘要]: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业是农民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发展的强大内力和支撑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各级党员干部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的发展决定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的完成,对我国的发展和稳定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农业基础设施;小康社会;科学发展

农业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业的先行资本,农村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必备条件,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以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支撑。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快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1乡镇负债多,无力投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农业发展中,中小型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一般是由乡镇一级的政府财政分担,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比较落后,乡镇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小,财政收入少,同时,政府的财政负担十分严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只依靠乡镇政府的投资。很多农业基础设施都是由乡村筹资兴办,比如农田水利设施、人畜饮水设施、道路的建设和植树造林工程等,由于农村实行小规模和分散式管理,因此,农民的投资能力十分有限,造成很多农业基础设施无法兴建,也有许多基础设施遭破坏后无力修复和管理

1.2借贷资金不足

现阶段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来承担对农业的信贷任务,但是,对于农业基础设施来说,回收期长,效益较低,短时间内无法取得可观的效益,因此,很多商业银行不愿意提供大量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1.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

很多地方对农业基础设施的作用认识不足,对于兴建农业基础设施没有科学有效的措施

保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与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发展。同时,农业基础设施布局不够合理,有的位置不当,存在相互矛盾的问题,有的地方浪费资源,使用率很低。有些地方发展农业基础设施是不注意技术改进,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含量低,许多设备陈旧、老化,有些高消耗、低产出,运行效率极低。

2原因分析

2.1政府的重点不在农业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领域是主要侧重点,国家用行政手段控制农产品价格,长期实行固定不变的低价,牺牲农业以促进工业的发展,忽视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国家财政对于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数量有限,严重阻碍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2.2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乡镇机构改革中,很多税费部门都在加强,而水利、农机部门却转制,面向市场,这对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很大的打击。同时,对于基础设施的管理不到位,有的基础设施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利,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管理人责任心不强,没有尽到应有的维护责任,并且经常出现人为的破坏。

3加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3.1调整财政政策趋向,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要解决资金的制约问题,当务之急是尽快改变目前的主要由政府投资的形式,广泛开辟资金来源渠道,建立稳定有序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进一步完善“谁投资、谁受益”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要改革现行的农村财政管理体制,明确界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利用的资金范围,增强预算内的财政能力和投资能力。

3.2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

加大地方财政的投资,鼓励、吸收企业等社会力量进行农业投资。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基础设施回收收益。

3.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因地制宜。

由于我国很多地区自然条件差,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要从各地区实际情况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改善环境,增加农民收益。

总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以及农民生活生产的基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农村经济繁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载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现状、成因及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农村由封闭型向开放型急剧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矛盾和不安定因素,抓好农村社会治安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一、当前农村社会治安现状一是刑......

    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论当前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概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何针对......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摘 要:农村的义务教育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本文在切身感受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提出了一系......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的调查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现状的调查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弊端摘要: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农村......

    关于当前社区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合集五篇]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已成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农村稳步发展 ——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 赵雨 刘艳丽 张丽娟 赵妍 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08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推进新农村建实施意见的通知日河南省2008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推进新农......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远景设计研究院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不仅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之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