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

时间:2019-05-13 12:3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

第一篇: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

一填空

1、对于可受光照的植物来说,光照(充分)的植物生长较好。

2、植物的茎和叶的生长都有(向光)性,根的生长有(向水)性和(向地生长)的特性。

3、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由(茎)把水分运输到(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4、由于(条件)的不同,各种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各不相同,但都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5、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肥料)等。

6、不同的物体对不同的色光产生不同的(吸收)和(反射)作用。

7、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

8、表面光滑的物体比表面粗糙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一些。颜色浅的物体比颜色深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一些。

9、白光并不是单独的一种色光,而是混合光,通过三棱镜可以折射出(赤、橙、黄、绿、蓝、靛、紫)七色。

10、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

1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2、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音)。

13、乐音有三个要素:(响度)(音高)(音色)。我们把乐音的强弱叫做(响度),把乐音的高低叫做(音高),而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

14、人能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声源、介质、听觉系统)。

1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每秒(340)米。

16、常见的管弦乐器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17、你知道的中华民族乐器有(二胡、古筝、琵琶)等。

18、一件乐器仅能发出声音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发生变化才能演奏音乐。

19、用橡皮筋作弦时,声音的高低与橡皮筋的(松紧度)有关。

20、弦乐器是通过弹拨(琴弦)、击打(琴弦)或用(琴弓)摩擦琴弦,使之振动发出声音。

21、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它的作用是(使声音变大)。

22、音量的单位是(分贝),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分贝。

23、健康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24、(噪音)的直接影响是精神状态不好,还可导致多种(精神)疾病。

25、(疾病)是健康最大的敌人,它是由于长期心理压力过重造成的。

26、小强互黄昏就看不清东西,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他的体内缺乏(维生素)。

27、运动后,(心跳)和(呼吸)都会加快。

28、要注意食品安全,要做到(到正规商店里购买)(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

29、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神经)。神经系统在人体内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

30、人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心脏的作用类似于“水泵”,使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

31、蚯蚓喜欢(潮湿、阴暗)的家。喜欢(剩饭剩菜)(甜食)(酸食)等食物。

三、选择

1、窗台边的花草(B)A、对称地生长B、靠窗户那边长得好些C、背对窗户那边长得好些D、以上都对

2、植物生长志下列那些因素有关(A、B、C)A、光照B、温度C、水分D、以上都对

3、对于可受光照的植物来说,光照(A)的植物长得好些。A、多B、少C、不多不少D、以上都不对

4、验证猜想最有效的方法是(C)A、找资料B、问老师C、实验D、问专家

5、在做植物向光性生长实验时,除(C)条件外,其它条件要基本相同。A、温度B、湿度C、光照D、水分

6、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除了湿度、光照、水分以外,(营养)也很重要。A、土壤B、气候C、营养D、以上都对

7、建筑物窗户开得很大是为了(B、)A、省材料B、采光和通风C、省时D、以上都不对

8、光线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路线是(C)A、曲线B、线段C、直线D、都不对

9、利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大棚的材料要选择(C)A、厚的塑料B、橡胶C、塑料薄膜D、金属材料

10、关于光的直线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C、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1、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A)A、月亮B、打开的手电筒C、点燃的蜡烛D、萤火虫

12、红旗看上去是红色的,这是因为(D)

A、红旗吸收了红色光B、红旗反射了红色光C、红旗本身就是红色的D、红旗不但反射了红色光还吸收了其它色光。

13、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D)A、我们的眼睛把光反射到了黑板上字上B、我们的眼睛把光照葫芦画瓢射到了黑板上字上C、黑板上字反射光的能力强D、字把光线反射到了我们的眼睛里

13、下列物体(A)反射光的能力最强,(F)反射光的能力最弱。A平面镜B、桌面C玻璃D、水面E、书、F地面

14、下列(D)种颜色反射光的能力最强,(B)反射光的能力最弱。A红色B黑色C、绿色D、白色E、紫色F、蓝色

15、下面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有(),属于光的折射的有()。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有()。

A、水面波光闪闪B、月食和日食C、老师戴近视镜看书D、妈妈爱照镜子E、用照相机照相F、厚玻璃板下的字靠近玻璃板的表面

16、下列那种情况光的传播路径不会改变(A)。A、在水中打开手电筒B、阳光照入水中C、阳光穿过一片云雾D、灯光照在墙壁上

17、普通的白色光是由(D)颜色组成的。A、4B、5C、6D、7E、818、三原色指的是(B)三种色。A、红紫蓝B、红绿蓝C、蓝黄绿D、红黄蓝

19、我国古曲(B)被美国航天者带入了太空。A、《高山》B、《流水》C、《梅花三弄》D、《不了情》

20、下列属于膜的振动而发音的乐器是(C)A、口琴B、钢琴C、鼓D、牛角

21、下列靠吹气发音的乐器是(A)A、笛子B、鼓C、古筝D、二胡

22、听声音可以辨别乐器,因为不同的乐器(C)不同。A、音量B、音质C、音色D、音律

23、下列对声音的产生的描述正确的有(B)A、只固态物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B、物体振动得越厉害产生的声音音量越大C、有的物体振动了也不能产生声音,比如我的肌肉颤动就没发出声音D、不管是什么物体,只要振动了就会产生声音

24、弦乐器一般都有一个共鸣箱,这是为了(B)

A、让发出的声音更美妙动听B、让发出的声音更响亮C、让发出的声音更低沉D、让发出的声音更有规则

25、用木棒高敲打鼓会发出声音,我认为是(C)振动发出了声音。A、木棒B、鼓皮C、鼓箱D、鼓里的空气

26、健康的标准是(D)

A、身体没有病B、不胖不瘦,身体强壮C、能吃能睡无大病D、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7、下列是心理健康因素的有(A)A、情绪状态B、心脏健康状态C、生理疾病D、以上都不对

28、下列哪些现象属于青春期的正常心理现象?(D)A、对自己的身体变化感到奇怪和不安B、不由自主地想引起异性的注意C、对家长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怀疑甚至排斥D、以上都对

29、控制噪音的有效方法有(ABCDE)A、禁止车鸣笛B、给洗车等安装消声器C、在公路两旁植树造林D、在工厂四周修筑隔音墙E、佩戴耳塞或耳机状消声器

30、我国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一般从(C)岁开始。A、8-10B、9-11C、10-12D、11-1331、青少年的聪明食品有(C)A、快餐面B、烘烤C、鱼、蛋黄、海带、瘦肉、动物内脏、蔬菜水果、豆制品、牛奶等D、泡泡糖 32下列行为不利于健康的有(ABD)

A、很晚才睡觉B、不吃早餐C、学习一段时间后休息一段时间D、怕用坏了脑子,所以从不动脑筋想问题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偶尔抽烟有利健康B、少量饮酒可促进血液循环,对身体无大碍C、吸烟对人体最直接的损害就是消化系统D、不管是少量饮酒还是大量饮酒,对身体都有无大碍

34、青春期,在学习、生活中有困惑,可以采取下列(D)种方式来解决。a跟父母或信赖的老师交流B、向心理辅

导老师或心理咨询专家咨询C、从健康 的书刊中寻找答案D、以上都对

三问答题

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2.我们设计的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一、在声源处控制:如在城市,禁止汽车鸣笛,给汽车、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二、三、在传声途径上控制:如在公路边植树形成“绿色音屏”,或安装隔音板。在接收处控制:如人佩戴耳塞或耳机状消声器。

第二篇: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A)

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空气、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受阳光的影响),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根有向水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在阳光、水灯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第三篇: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植物角里的科学

《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

教学目标:

1、能对现象的原因、条件、过程和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借助资料完善自己的猜想。

2、会从众多的问题中选出科学问题,能通过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猜想。

3、乐于接受他人的观点,学会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

1、借助他人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猜想,但又不迷信权威。

2、通过各种方法选出科学问题。教学难点:选出科学问题。

教具准备:几盆身子倾斜的花草,资料卡,图片,关于植物的书籍,准备好资料本。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提问

在每组桌子上放置一盆倾斜的凤仙花,斜向南方。

师:不知道什么时候,窗台边上的凤仙花,都悄悄的把头探向了窗外。它们倾斜着身子,好像被窗外的某种力量所吸引。有标记的这里向着南方。你们能找到答案吗? 学生思索,可以有少部分的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现象?比如路边的哪棵树、盆景、向日葵(教师出示照片)。对于这些现象,我们有哪些认识和疑惑?请同学们交流。

二、猜想与假设

师:谁有这么大的魅力,让花草为之倾倒?请同学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条件、过程进行猜想。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记录学生的猜想。师:要找到真正的答案,我们很有必要要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作出更全面的猜想。比如科学家的研究、学者的报告,书上的资料等。

三、分析与总结

师:这么多猜想,究竟真正的答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分析大家作出的各种猜想,对于明显不符合实际的猜想,我们应及时排除,以确保更具有价值的假设能得以研究。这样获得的问题,才更可能是一个科学问题。(板书《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师:哪个假设最不可能成立呢 ?说说理由。请同学说出判断的方法和结果。

比如,“不可能是风刮斜的。因为这几天没有大风;另外,窗户晚上还关着,没有北风吹过来。”我们可以通过报纸查天气预报,还可以实地观察。记录学生最后留下的科学问题。

师:我们不能对所有的猜想都进行探究,因为时间、能力、条件等都是有限的,怎么办呢?我们常常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来帮助我们作出更全面的猜想;同时又要对这些猜想进行选择,可以用观察、访问、分析等方法选出可能成立的假设,选出科学的问题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四、计划与组织 师: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怎么进行实验呢?请同学们讨论你们所选问题的实验思路。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交流。重点是思路的调整和肯定,材料的准备。

师: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思路,我们可以在这节课后准备好我们的实验材料。为下节课的实验做好准备。

《在实验中探秘》

教学目标:

1、经历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收集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获取结论、把实验结论和同学们共享的科学探究过程,知道植物的向光性和植物根的向水性。

2、在实验过程中能与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方案。

3、能和小组同学一起,坚持实验观察,并做好记载。

4、能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获取科学的结论。

5、在实验过程中能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产生新的问题。

6、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一人准备一株矮小的植物。

2、小组准备:探究记录本;标签纸4张;纸盒四只;水壶一只;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植物角的植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

教学说明:通过谈话,唤起学生关于植物角植物变化而产生的问题的记忆,提出研究问题。学生可能根据上节课提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和阳光照射的方向有关;和长期只在花盆的一侧浇水有关;和土壤里肥料分布不均匀有关等。学生的猜想有的有一定的依据,有的则是无依据的。如果出现不合理的猜想,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辨析,排除不合理的猜想。

2、提问:怎样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教学说明:学生可能会根据以往科学探究的经验,提出“做实验”。猜想只有通过实验才能验证,本环节旨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验证意识。

二、设计实验

1、谈话: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小组的猜想是什么?怎样设计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教学说明:小组内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教师要建议小组内相对集中地研究一个问题。

2、小组讨论:各小组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实验中涉及的因素有哪些?你们控制的变量是什么?怎样控制变量?请各小组讨论后制定实验方案。

教学说明:实验方案的制定,应该由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完成,相信学生经过三年的科学探究经历,能较好地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3、交流实验方案:你们小组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你们打算怎样进行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哪个小组给大家汇报一下? 教学说明:一个小组的实验方案如何,能反映全班同学设计实验方案的水平,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师生会发现一些实验设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有指向地指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

4、全班共同分析:他们的方案设计的合理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教学说明:在学生分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敏锐的眼光,及时发现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方案进行完善。

5、完善实验方案:请各小组完善你们的实验方案!教学说明:学生在分析样本后,会反思自己的实验方案,然后在小组内完善自己的实验方案。

三、组装实验材料

1、准备实验材料:我们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我们需要哪些实验材料?

教学说明:在准备实验材料之前,学生要根据实验方案,准备实验需要的材料。

2、分组组装实验材料。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方案组装实验材料。

教学说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可能有一些实验材料没有写进实验方案中,也有可能一些材料多余了,有可能对实验方案进行再次修改。

3、小组分工:怎样操作?怎样观察和记录?

教学说明:组装好了,小组同学应该有一个分工:有记录员,有操作员,有观察员……小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对实验的有序进行将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4、反思与评价:在组装实验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你认为本组同学表现如何?

教学说明:在实验装置完成后,有必要对组装实验的过程进行反思。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是一个不断修正实验方案的过程,也是一个在经历中获得积极体验的过程。对小组同学、班级同学积极性的评价,对本组同学经验的反思,都会是一种深刻的探究体验。

第二课时

一、汇报交流

提问: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验和观察,我们各小组都有哪些发现?

教学说明:学生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把学生这些观察报告在全班进行交流,有助于学生了解其他小组实验的成果,也是师生共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的需要。教师应引导向光性小组和向水性实验小组分别进行汇报交流。

二、归纳分析

1、讨论:各小组实验的情况有相同的地方吗?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发现分组实验实验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而进一步发现,控制的变量和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

2、思考:这些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现象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阳光控制组可以得出结论:植物生长向着有光的地方生长,这在科学实验中是证实;而水份控制组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生长方向和浇水的方向无关,这在科学实验中是证伪。

3、提问: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教学说明:在实验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是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的一般经历,这也应该成为小学生在科学探究实验中的过程。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是要鼓励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问题。

4、小结:我们在实验中,发现植物生长过程中,不断地向有光的地方倾斜,科学家通过研究也发现了这个秘密,这叫做植物的向光性;植物生长的方向与浇水的方向无关。

三、延伸拓展 问题:植物生长的方向与浇水的方向无关,植物的根的生长方向与浇水的方向有关吗?怎样知道?

教学说明:一个研究的结束,意味着一个新的研究的开始。此环节引导学生对新问题进行思考,意在为进行新的研究打下伏笔。

《研究仍在继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就是在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延续和进步的。

2、让学生再一次经历从问题发现到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新的问题仍在发现中,研究仍在继续中,本课将主要引导学生研究植物根的向水性。

教学准备:油菜种子、不透光的纸盒四个,剪刀、胶带、花盆四个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在研究植物的身子为什么会长歪时,我们还有了新的意外的发现。你发现了哪些问题?

学生说一说。

二、合作探究。

1、反思与提问

学生交流自己的问题,教师引导进行选取。(“植物的根为什么会偏向有水的一边?”“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水分的吗?”)假如学生能提出更有价值且适宜他们研究的问题,教师也要加以鼓励和指导。

2、猜想原因,设计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以下两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 “研究根吸水的实验”主要目的是探究和证实植物是通过根来吸收水分的。具体方法见教材。实验中,还可以在瓶中的水里加入1-2滴红墨水,这样将有助于观察。第二个实验“探究根的向水生长实验”,是观察大豆或稻子等种子发芽后根的生长方向来说明根具有向水生长的性质。

三、分析与总结

这个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分析所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并做出结论。课文中的“知识链接”是对学生本单元探究学习的知识补充和综述,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第二课时

一、导入

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有许多特性,这对于我们更好的种植、管理植物有很大的帮助。

二、表达与交流

1、教师引导学生学生采用适当的形式进行成果交流,并应用到实践中。

2、写一份管好植物角的建议书并交流。

三、回顾与反思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内容,理清教材脉络。

2、试写出本次“旅行”经过的地方。

3、师生交流评议。

四、拓展

1、学生阅读“科学自助餐”,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

第二单元

让生活充满阳光

《让生活充满阳光》

教学目标:

1、知道进行一项大的活动(事情)首先要从整体上进行计划和组织。

2、能较好的分析讨论他人的经验。

3、培养学生严禁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活动整体构思意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活动整体构思意识。

教学准备:实验室进行暗室效果设计,下载的远程教育资源中的一些场景图片。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上课时,打开实验室的门(不大),让学生进入“暗室”。师:走进这个房间瞬间,同学们有什么感受?谈一谈.这时,学生的感受会有两方面,一是阴凉舒适,最多的是昏暗害怕、不方便。鼓励学生能从不同的侧面对事情进行评价,选定我们今天“想使这里亮起来”。

二、回顾反思

师:我们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采光不足的问题?师生交流。

三、计划与组织

师:假如你是地下停车场的负责人,你是那条街道的负责人,当你发现这里采光不足时,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大多能想到安上各种各样的灯,既节能又美观。(因为电视、生活中常见这样的场景。)没有去实地考察、广集方案的意识。

师:这么大的工程,我们怎么能一个人或几个人一商量就去草率的进行呢?想一想我们“郑东新区”是多么的美,我们的“水立方”、“鸟巢”、还有那世人称赞的“奥运会开幕式”,“奥运会的口号”,舞动的“京”字,熊猫的名字……这些活动大家都是通过什么方式做得这么出色呢?

学生讨论,但是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活动也可“招标”。师:人们对于一项重大的事情,不是拍拍脑门,一次冲动就做出决定的。很多时候通过招标、邀请、比赛、论证会等方式,广征方法和建议,从中筛选出最佳设计方案后,才进行实施的。我们也可以开展一个“采光设计方案邀请赛”,邀请我们全体学生参与设计,从中选取最佳方案,让其我们每个小组都来设计吧。

师:就像我们家卫生间、厨房一样,能通过改造就能达到我们的目的时,我们是不会把房子推倒重建的。也像我们身边的都市村庄一样,怎么改也达不到现代大都市的要求时,我们就会设计一套新的方案,重新进行建造。我们的设计方案相应的可以分成“改进型方案”和“理想型方案”两种。

出示15页的“采光方案设计邀请赛”图片,注意要求。师:你们对哪里的采光不足进行设计呢?怎样参加这次邀请赛呢?小组讨论,制定一个可行的研究计划。

小组讨论,写计划。(这时的学生还可能没有达到“实地考察,发现问题——搜集资料,制定方案——实验验证方案,用模型解释解决方案”的水平)教师巡视倾听、必要的指导。师:我们可以参考16页奇妙小组的研究计划,对比自己的方案,修改完善我们的总体研究计划。

教师进行小组指导。

四、交流总结。

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改进方案,师生评议。

《探寻光的路线》

教学目标:

1、逐步形成主动积极收集资料、依据计划进行研究的探究习惯。

2、能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部分建筑物采光不足的原因,知道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3、能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获取科学的结论。

4、探究光的反射原理,了解平面镜的反光作用,知道物体反光能力的强弱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有关。

5、感受探究成功的喜悦。教学准备: 教师:下载并整合的远程教育资源中关于光的传播教学课件;镜子,铝板,纸板,凸透镜等。学生:模拟建筑物(纸箱),电筒,弯管吸管;镜子,铝板,纸板等。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医院的长通道为什么会出现采光问题?

二、模拟实验。

1、实验探究光传播的路线

(1)演示实验:我们需要哪些材料来做模拟实验?

(2)思考:光是怎样传播的?为什么光照不到建筑物的内部?为什么会出现影子? 学生猜测,大胆假设。

(3)学生实验:我们用弯管吸管能看见日光灯吗?为什么?

师生共同利用弯管吸管观察日光灯,通过这一小实验探究光的传播路线。

2、阅读资料

(1)谈话:通过弯管不能看见日光灯,说明了光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师生评议。(日光灯不能透过弯管进入我们的眼睛,说明了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2)知识链接:阅读课文第17页。

了解什么是光源。教师和学生共同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光源。

(3)课件演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等。教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利用课件直观地演示光直线的传播的现象,了解古人怎样研究和利用光直线传播原理的。(墨翟)

三、问题解决

1、谈话:光是直线传播的,能不能让光改变方向?怎样才能解决采光问题?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大胆进行假设。

2、实验探究:我们能利用手中的镜子,让手电筒的光照射到任意一个地方吗?利用其他材料能不能呢?

师生共同利用镜子做改变光传播路线的实验,教师可以指定某一个方位,让每一组学生利用镜子把手电筒的光照射到指定的地方。在使用镜子之后,再利用文具盒等身边常见的材料再次实验。

3、拓展研究:各种材料反光性能有什么不同?

师生利用各种粗糙程度不同、颜色不同的材料,依次进行反光实验,通过实验了解各种材料的反光特点。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材料越光滑,反光能力越强;材料颜色越浅,反光能力越强;什么颜色的材料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有哪些发现?把我们的发现记录到记录本上。

四、拓展学习

1、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光的反射现象? 学生交流,师生评议。

2、作业:请课后收集和查阅有关光传播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交流收集的资料

1、谈话:同学们收集到哪些关于光传播的资料?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共享你的成果?

2、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3、教师课件展示:光导纤维、放大镜汇聚光线等。

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课件把生活中难以见到的光导纤维等高科技,以直观的图片或视频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改变光传播路线的新方法。

二、设计方案

1、谈话:我们刚才交流了这么多改变光传播路线的资料,我们怎样解决采光不足的问题呢?请各小组利用文字、图画或者图结合的方式,分组设计解决方案。

2、交流展示:我们的方案设计好了,请各小组向大家展示你们的设计,其他小组同学注意倾听,提出好的建议。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3、阅读:自主阅读P28/29页的科学自助餐。

4、改进方案:请各小组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建议,结合科学自助餐里的启示,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三、拓展

实验验证我们的方案能否成功。

《把光请进来》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案,能分析、评价并试图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案。

2、能在研究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

教学重点:能在研究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案,能分析、评价并试图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学准备:手电筒、大小不同的纸盒、实验记录表。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前面的设计是否成功呢?用什么办法检验最有效?(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把光请进来》

二、实验与验证。

1、制作模型,验证自己的设计方案。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交流,发现设计中的不足。

3、再次修改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教师指导。(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模拟实验这个科学研究过程)

三、整理与分析。

1、学生小组分析实验结果,提出评估和改进,并进行反复实验验证。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分析实验信息,寻找新的问题。

四、反思与总结。

根据第二次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改进,不一定设计都能变成现实。

《我的阳光小屋》

教学目标:

1、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想象,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一个“阳光小屋”。

2、自觉收集关于光的资料,并能利用相关的资料,对本小组 “阳光小屋”的设计进行创新。

3、通过实验制造人工彩虹,知道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所反射的光的颜色所决定的。

4、在实验过程中能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产生新的问题。

5、乐于展示小组成果,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教学准备:

1、教师:各种颜色的纸片、玻璃纸;三棱镜;下载的远程教育资源中光的分解课件等。

2、学生:各种颜色的纸片、玻璃纸;三棱镜;记录本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学习。

1、谈话:设计采光方案中大家有什么收获?

2、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激趣导入。

二、表达与交流。

1、思考:我心目中的“阳光小屋”是什么样的?

2、交流:把自己的创意与同学们分享? 师生交流评议。

三、计划与组织:设计我的“阳光小屋”。

1、谈话:同学们的想象独特而丰富,如何把我们的创意变为现实呢?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2、制定计划:怎样实现我们的设想?我们小组的阳光小屋是什么样的?我们打算怎么研究? 提示:可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表现本组的研究计划。

3、交流:请各小组交流修订计划。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反思与改进。

第二课时

一、收集和阅读资料。

1、谈话:同学们的“阳光小屋”设计的各具特色,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希望自己的“阳光小屋”美丽明亮。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屋更漂亮?

2、阅读资料:请同学们阅读P25页资料卡,了解更多关于光的知识。通过阅读资料,交流观点,学生会获取更多关于光和色彩的关系。

二、制作“人工彩虹”。

1、提问:“彩虹小屋”的设计很美,我们能不那制造人工彩虹呢?

2、谈话:怎样制造“彩虹小屋”?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制造彩虹。

3、实验:用手电筒将一束光线通过纸板的缝隙,透过三棱镜投射到纸屏上,观察纸屏上有哪些颜色?

如果现象不明显,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白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组合而成。

4、实验:将人造彩虹投射到不同颜色的纸板上,纸板会呈现什么颜色?(教师辅以课件进行展示)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不同颜色的物体反射不同的色光。

三、制作“彩虹小屋”。

1、试一试:“彩虹小屋”能看见彩虹吗?

2、交流:我们的“彩虹小屋”有什么成功的经验?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第三课时

一、交流“阳光小屋”的设计。

1、讨论:经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对自己的设计有哪些新的想法?怎样改进我们的设计?

2、学生交流。

二、提出新的问题

1、谈话: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又有什么新的问题?

2、思考:对这些问题,我们打算怎么研究? 学生小组交流,代表汇报。

3、记录:请同学们把这些问题存入问题银行中,找合适的机会我们再研究。

三、单元教学评价

1、思考:如何评价我们本单元的学习?从哪几个方面评价我们的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评价中来,自己制定评价的内容和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自我评价:我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有哪些值得肯定的地方?

3、小组评价:我们小组的同学表现有哪些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4、班级互评:其他小组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5、小结。

第三单元

大家动手做乐器

《奇思妙想——设计篇》

教学目标:

1、会搜集和整理资料,能预测结果并进行验证。

2、会动手制作、改进并演奏简单乐器。

3、知道有关声音的基础知识。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录像(交响乐合奏、自制乐器演奏)、橡皮筋、吸管、树叶、尼龙线、金属管、金属片、玻璃杯、易拉罐、剪刀、胶水、细线、直尺、队鼓、锣、钗、三角铃、口琴、塑料泡沫颗粒。

教学重点:知道有关声音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会动手制作、改进并演奏简单乐器。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主题。

1、(播放视频课件)利用多媒体再现优美的合奏场景和旋律,帮助学生感知乐器的类型及其不同的音效,激发学习兴趣,揭示“大家动手做乐器”的单元教学主题。

2、羡慕这些演奏者吗?我们也用自制的乐器来办个音乐会,好不好? 教师板书课题。

二、确定目标。

1、师生交流。

你都知道哪些乐器呢?

学生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给这些乐器分类。(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

2、拓展视野。

教师此时向他们提供一些自制乐器的品种,供他们参考、选用,从而确定制作目标。同学们可以模仿已有的乐器,也可以自己发明一种乐器。

教师展示自制乐器的图片。(图片展示:吸管风琴、铁管编钟、土琵琶、柳笛等。)

3、确定目标。

同学们中间有会演奏乐器的吗?

本单元,我们将自制一种简单的乐器,并用它来演奏一首乐曲。请大家讨论,准备做哪一种乐器呢?

小组讨论,将确定的乐器名称写在“科学资料本”上。请各组汇报自己的乐器名称。

三、可行性分析

1、制作乐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否则,是不会成功的。想一想,我们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写在“科学资料本”上。

小组讨论后认为,制作“可乐音乐罐”这件乐器,需要这些条件(教师帮助归类、板书): ①样版:别人做过这种乐器没有?我们可以参考的品种有哪些? ②工具和材料:铝易拉罐、吸管、直尺、小刀、剪刀、胶布 ③知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怎样调整声音的大小和高低? ④技术:会在易拉罐上挖孔 ⑤经济:买七个易拉罐饮料

还有一个方面,也决定了制作的成功与失败——小组怎样合作才能成功?

想一想,制作自己的乐器,我们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需要解决的困难有哪些?

如果有些困难是无法解决的,那恐怕得重新确定制作目标了。预测一下,制作过程中存在着不可解决的困难吗?

四、制订计划

1.画小组路线图:师:在动手制作之前,我们要做哪些事?请用“路线图”的形式把小组的工作步骤画出来。(如果同学们没有接触过“路线图”,则教师要呈现下图,供学生参考借鉴)

“可乐音乐罐”制作小组行动路线图(为便于相互观摩、评价,要求学生将路线图用彩笔画出来。)

讨论、绘图,然后集中展示各组的路线图。2.画班级路线图

有些步骤是共性的,如解决这几个知识点的疑惑;有的步骤是具有个性的,各组之间不一样,如组员的分工、准备的工具与材料等。对于共性的步骤,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全班一起来解决;个性的步骤,由各组分头行动。(教师一边讲述,一边板书下图)全班行动路线图

3.绘制乐器结构图:

请同学们将准备制作的乐器画出结构图,要在图上标明所需要工具、材料及数量。(教师在银幕上呈现一幅乐器结构的样版图)(学生合作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下一节课我们首先解决同学们普遍存在的知识上的疑惑,希望大家课后也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心灵手巧——制作篇》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声音的大小与高低。

2、能找到改变乐器发声的响度与音高的方法。

3、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科学研究态度。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科学研究态度。教学难点:能找到改变乐器发声的响度与音高的方法。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适合制作乐器的材料。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学生说一说自己准备制作什么乐器,激发学生制作的欲望和兴趣。

二、动手制作。

1、选择材料。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教师巡视指导。

2、动手实验。学生小组实验各种不同材料发声的大小、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代表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3、制作乐器。

小组合作制作乐器。(教师强调在使用小刀、剪子时要注意安全)

4、改进乐器。

学生小组演奏乐器,发现不足,合作研究加以改进。

三、总结。

各组派代表汇报自己的制作成果。

《精彩纷呈——展示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摩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的产生、响度与音高的区别。

2、使学生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到人的耳朵。

3、学生能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4、通过展示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及合作能力。教学重点:

1、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的产生、响度与音高的区别。

2、学生能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教学难点:

通过展示活动,锻炼学生的表达与交流及合作能力。教学准备:学生制作的各种乐器。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二、展示交流。

1、教师公布规则。

2、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要求加以简单的介绍。(教师引导学生对展示的乐器进行评价,并试着提出改进建议)

3、师生共同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

三、拓展。

教师适时的引出噪声的话题,并引导学生探究控制噪声的方法。(学生阅读“科学自助餐”)

第四单元

登上健康快车

《我给健康下“定义”》

教学目标:

1、利用健康测试等活动,认识什么是健康,确定研究影响健康因素的主题。

2、对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

3、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什么是健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教学准备:人体健康测试记录表。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什么是健康?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完善学生的理解。板书课题:《我给健康下“定义”》

二、探究学习。

1、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五幅图。说一说:他们的行为健康吗? 师生交流评议。

2、人体健康测试。

学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21世纪人体健康标准,测试自己和好朋友的健康状况。并将测试情况记录在测试记录表上。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讨论。

分析:从测试结果中发现了什么?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 学生代表交流汇报,师生评议总结。

三、拓展活动。

学生小组合作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加以引导,学生自主确定主题)。

《登上健康快车》

教学目标:

1、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

2、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让学生共同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础上,搜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教学难点:利用自己擅长的形式解释本组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实验记录表、手表、跳绳、神经系统课件、血液循环系统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健康,那怎样才能做到健康生活呢?就让我们一起《登上健康快车》。

二、探究活动。

1、计划于组织。

(1)学生完成“脉搏频率与各种运动的关系”实验,并填写好实验记录表。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制定“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实验设计”研究方案。(3)学生自读“小资料”,了解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教师加以讲解引导。

2、事实与证据。

(1)学生搜集证据,对“情绪与脉搏快慢的关系”的实验加以研究。(2)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对研究情况进行交流。

(3)学生自读“资料卡”,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三、总结。

《健康大本营》

教学目标:

1、利用自己最擅长的表达形式对所研究内容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表达与交流,形成研究结论。

2、培养学生用科学改善生活、关注生活质量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科学改善生活、关注生活质量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珍爱生命。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科学改善生活、关注生活质量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珍爱生命。教学准备:搜集关于青春期的知识。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关于健康的一些知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健康大本营》。

二、探究活动。

1、学生走进“健康金点子区”,了解关于促进健康的一些金点子,对照自己日常的生活进行反省,找准需要改进的地方。

2、学生把自己搜集的关于健康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3、学生自由选择进入“运动娱乐区”或“测试区”,参与体验活动。教师加强指导。

三、拓展延伸。

学生自读“科学自助餐”,了解关于青春期的知识。教师加以适当引导讲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变化,了解青春期应该注意的方面。重点是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好奇的心理,用平常的心态度过青春期。

四、课堂练习。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挑战自我”。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亚健康状态和应对方法,帮助学生克服不良习惯,让身心健康发展。

第五单元

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案例分析:对蚯蚓的探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探究经历分析案例,体会案例中的过程与方法的科学性,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2、深入认识科学探究的各个重要环节。

教学重点:能结合自己的探究经历分析案例,体会案例中的过程与方法的科学性,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教学难点:深入认识科学探究的各个重要环节。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生谈话,教师向学生介绍弗罗蕾斯女士和她的《对蚯蚓的探究》一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教材,了解“对蚯蚓的探究”的一般过程。教师适时加以指导。

2、学生在自读教材的基础上思考教材中的问题,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学习。

3、学生代表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进行解答。师生共同评议小结。

三、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对蚯蚓的探究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板书设计: 探究过程: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表达与交流

《难忘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目标:

回顾过去难忘的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重点:回顾过去难忘的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过程。教学难点:回顾过去难忘的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过程。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提问:大家对以前的科学学习过程还有印象吗?对哪些活动的印象最深刻?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参与。

二、集体活动。

1、学生将自己在科学学习活动中印象最深刻的内容讲述出来,在全班进行交流。师生共同回顾重温。

2、学生制作“难忘的科学探究过程“卡片。

学生将自己最满意的科学探究活动按规定的格式整理成卡片,教师加以指导。

3、交流展示卡片。

三、小结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对制作的“科学探究过程“卡片进行评价。

第四篇: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

一、填空(24分)

1、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和()的过程。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来验证其可行 性,多试几次,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2、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普通的()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和()作用,比如:红花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他光则被吸收了。

3、()、()、()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4、光的传导器装置是由()、()、()等 三部分组成。传动器由电脑控制,接收器安装在屋顶,并且能全 天自动跟踪太阳。这种装置不但能解决高层建筑群中背阴房间的()问题,还能应用于()及()栽培等。

5、美国研制开发的(“ ”),是由嵌入两个大玻璃天 窗的多个()构成的。每个小塑料)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板都有几十个()的模块二、二、判断题(20分)

1、平面镜能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2、做实验其实不需要先拟试验方案。()

3、太阳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4、不同的物体对不同的色光产生不同的吸收和反射作用。()

5、红色的花朵只反射其他的光,而红色则被它吸收了。()

6、我们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是因为不同颜色的物体对不同 色光吸收和反射不同造成的。()

7、三棱镜有分解光的作用。()

8、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三原色。()

9、玻璃不能反射光。()

10、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选择题(20分)1、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A、月亮 B、打开的手电筒 C、点燃的蜡烛 D、萤火虫

2、红旗看上去是红色的,这是因为()A、红旗吸收了红色光 B、红旗反射了红色光 C、红旗本身就是红色的 D、红旗不但反射了红色光还吸收了其它色光。

3、我们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

第五篇: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学主要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探究过程依次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六组,称为“探究过程能力”,在强调培养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探究活动的选择上,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强调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开设“问题银行”,使学生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的科学品质;配有“小科学家记录本”,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在表现形式上,充分考虑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利用游戏、卡通、故事、童话、谜语、诗歌、连环画、科幻作品等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特别是重视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使学生从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内容分析

六年级上册包括五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 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 第四单元:登上健康快车;

第五单元:我们所经历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目标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验证自己的假设。

学情分析

1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2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5 5.4-5.8

内 容

开学报名、准备开课

1.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1.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1.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1.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第一单元复习

2.1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2.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

2.3调查小组在行动

2.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

第二单元复习

3.1小金鱼之死 3.2制订侦破方案 3.3做好侦破准备 3.4揭开金鱼死亡之谜3.5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 第三单元复习4.1寻找雨具的缺点 4.2我们的改进设计4.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4.4金点子行动课时 备注 3

5.11-5.15 4.5成果展示会 3 5.18-5.22 第四单元复习3 5.25-5.29 6.1-6.7 期末复习3 期末复习3

下载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期末试题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3分) 1、阳光是由()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2、()、()、()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 3、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4、植物角里......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总结5篇

    北乡小学六(1)班科学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 科任教师:王仕良 本学期我任本校六年级(1)、(2)、(3)班三个班的科学教学任务,执照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结合学校科学组的......

    (大象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五篇模版)

    (大象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学主要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探究过程依次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小结(精选合集)

    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小结 第一单元 植物角里的科学 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大象版科学主要以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作为教材的主线,根据探究过程依次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1(大全)

    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原创) 一、我会判断(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壤土。(2、轮换种植是改良土壤的一种方法。 3、降落伞的绳子越长下降速度越快。4......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B卷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B卷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40分) 1.在我国北京猿人遗址发现了早期猿人用火的遗迹。生活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 2.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的人类有......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期期末试题5篇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期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 1、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