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移动基站监控
移动基站监控
一、方案概述
移动通信业务与人民的生活已息息相关,为用户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已成为移动公司的重要任务。所以基站的全面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移动公司基站覆盖范围已经非常广,就连高山和偏远的乡村都已经建有移动基站。这为移动通讯的信号覆盖做了很大的贡献。但,这也给移动基站的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难题。随着移动网络的全面改造,为了提高工作效益,各移动基站均要实现无人值守。
在移动调度通讯中心建立监控中心,能够对各基站有关数据、环境参量、图像等进行监控和监视,能够实时、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各基站的情况,并及时对所发生的情况做出反应,加强对移动基站的维护管理,以确保移动信号的通畅,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二、特点综述
捷高移动基站网络视频监控管理平台,依托移动公司的3G网络,以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设备为辅助,可以将各基站的视频情况,实时发送到移动公司监控管理中心,可以实现真正的无人值守:
1、重点位置监控
可以对基站内门禁、电池组位置、电源柜、馈线口等位置进行监控。
可以对基站外空调室外机组、馈线、铁塔、室外接地线铜牌、外线输电线等位置进行监控。
2、数据采集上传
可以将基站的温度、烟雾火灾、水浸等环境参数采集上传至监控中心。
3、声光告警
在基站内、外安装的声光警号可以产生报警警示并起到威慑作用,以阻止偷盗行为的进一步发生。
4、警情通知
案发时一些相关责任人和负责人的手机都能立即接收报警短信(SMS),然后通过手机观看现场视频信息,监控中心也可以收到来自基站的报警信息。
5、视频录像
案发时有记录偷盗行为的图像、图像数据记录,可以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有效的证据。
三、平台架构
第二篇:联通和移动通信基站监控系统
联通和移动通信基站监控系统一、概述
随着通讯业的迅猛发展,安装在边远山区的移动通信基站的设备:空调室外机、天馈线、蓄电池、基站汇流板、室外变压器及架设野外的通信电缆被盗严重,为了加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网络维护水平,迫切需要解决通信设备的安防问题。
基于以上现状,正伟设计了一套GSM/GPRS平台的安防解决方案:通过GSM/GPRS/的话音、彩信、短信通道将各分散通信点的警告信息上传到中心的相关运维人员,从而使告警信息得到及时处理,提高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使得各项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科学,为管理人员日常的工作带来便捷和方便,也为公安机关及通信运营商打击犯罪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技防设备。
二、通信方案的原理
1.通过基于GSM/GPRS前端产品对现场的侦查将短信、电话、彩信等将通信站点告警信息通知到中心机房及相关的领导及维护人员并做出处理。
2.发生警情时将鸣响警笛报警,同时通过GSM/GPRS移动通讯网自动循环拨打预先设定的六组报警电话,智能识别工作人员是否接警,一旦接警,不再拨打该号码;并发送中英文短信到预先设定的工作人员手机上,通过短信内容识别报警基站,同时接警中心联网报警,中心机房可通过电话进行远程布防、撤防、监听现场。
3.系统本身带有录像的功能,作案份子从哪个防区进入现场作案,对应的现场摄像头进行抓拍彩图,同时发送彩信,同时该路摄像头进行视频录像,视频文件存储在产品自带的SD卡里,录像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设定,并且还可以远程进行控制。
4.彩信的操作,传统意义上的报警器,因为没有图片确认,一旦前端出现误报,没办法确认是否误报,本系统可以在后端进行控制,该产品可以连接四路的摄像头,可以控制任意一路发送彩信来进行图片确认是否误报,同时对犯罪份子的相貌有直接的彩信作为证据进行传递和存储。
三、基站监控系统结构
基站监控系统包括正伟GSM/GPRS/CDMA终端报警平台和接警中心。
1.GSM/GPRS/CMA终端报警:主机1,手槟1,遥控器2,门磁1,半球室内摄象机1以及部分配套线材,警号1,天线1,摄象机电源,主机电源,主机内置锂电。
2.接警中心:中心接警机1部,接警中心软件一套。
四、系统优势
1.报警及时: 基站被盗时,分机将报警信息第一时间通过语音和短信直接通知到相关偏听则暗,并准确告知基站位置及报警传感器名称,方便基站相关管理人员最快的速度了解现场情况并赶赴现场,管理人员可通过短信远程修改和设置分机参数。
2.监控范围广;
3.安装方便,全无线传输,维护成本低;
4.具有预防和震摄功能:基站被盗时,分机自动启动报警,并将报警信息通过语音、短信告知相关人员,主动(或被动)启动警笛、开启灯光进行震摄,直接对现场进行监听,对犯罪份子进行喊话,及时的制止犯罪行为;5.取证:当分机报警时,摄像头可将现场情况进行连拍,将图片传输到监控中心,也可将图片及录像片段存储。
第三篇:移动基站法规
北京市移动通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试行)
文号:京环保辐字[1999]954号发文单位:
各有关单位:
为防止移动通信产生的电磁辐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我局制定了《北京市移动通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试行),现将该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为防止移动通信产生的电磁辐射污染,保护本市环境,保障公众健康,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无线寻呼通信、集群通信和蜂窝通信移动通信台(站)的单位,向建设移动通信台(站)单位出租房屋的产权单位或业主均应遵守本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建设移动通信台(站)必须防治电磁辐射污染环境,接受环境保护部门对其电磁辐射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和检查。
移动通信台(站)建设前应对拟建地点以及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其公众照射导出限值的功率密度大于40m W/cm2地区不得建设移动通信台(站)。
建设蜂窝移动通信基站前要预测用户密度分布,采用最佳的频率复用方式,合理地进行蜂窝分裂,尽量减少基站个数。
移动通信台(站)建设应合理布局,并保护城市景观。
射机房与发射天线电缆通过建筑物外墙部分颜色应与建筑物一致。在景观要求较高的建筑物上安装发射天线时,发射天线应做装饰,不得破坏城市景观。
建设移动通信台(站)的单位和个人在向计划、电信管理部门报送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每期工程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同时抄报市环境保护局,并按国家规定的程序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
新建移动通信台(站)前,建设单位应填报《北京市移动通信台(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表》,报市环境保护局审批,经批准后方可建设。
移动通信台(站)在现有频率或功率基础上改变频率或功率的,建设单位应填写《北京市移动通信台(站)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表》,报市环境保护局审批。经批准后,方可使用其他频率或功率改、扩建移动通信台(站)。
新、改、扩建移动通信台(站)正式投入使用前,须向市环境保护局提出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经市环境保护监测机构监测验收,验收合格的,由市环境保护局批准,办理验收手续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在住宅楼上建设移动通信台(站),建设前建筑物产权单位或业主应征求所住居民的意见,发生纠纷时须配合建设单位向居民做宣传解释工作。
无线寻呼通信、集群通信天线最低允许高度不得低于40米。
蜂窝移动通信基站室外天线最低允许高度由审批的环境影响审批表决定,但一般不得低于25米。发射天线主方向50米范围内、非主射方向30米范围内一般不得有高于天线的敏感建筑物。
在高话务量的居民稠密地区补充建设的基站,其设置的室外天线最 低允许高度不得低于16米。
移动通信台(站)室外天线安装在敏感建筑物上时,天线应安装在楼顶中央或者高层建筑物电梯间顶,天线与楼顶之间距离不得小于2.5米。
建设单位应在天线安装地点设置电磁辐射警示牌,警示牌式样由市环境保护局规定。建成后的移动通信台(站)的电磁辐射场的场量参数须符合《电磁辐射防护规定》中关于公众照射导出限值的规定。(在1天24小时内,发射台(站)周围敏感建筑物窗(门)外或有人群活动地点的电磁辐射场的功率密度在任意连续6分钟内的平均值应小于4040m W/cm2.)
本规定发布之日前建成的移动通信台(站)须在本规定发布之日起一年内补办环保验收手续。对不符合本规定要求的,由市环境保护局责令限期治理,难以治理的要停止使用或搬迁。
经市环境保护局验收合格的原有和新建的移动通信台(站),由市环境保护局发给验收合格标志牌。
对违反本规定第四条、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规定的,依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由市环境保护局依法处罚。
本规定中“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幼儿园、学校、住宅等建筑。
本规定自2000年4月1日起实施。
《北京市移动通信台(站)环境影响审批表》请直接到北京市环境保护局领取。
参考环保标准:
基站建设时,天线必须高于天线主射线方向距离天线22米以内建筑物1.2米以上。在这样情况下(包括在居民楼顶安装基站天线),通信基站是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不会对人体与环境造成危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第四篇:移动通信基站故障浅谈
移动通信基站故障浅谈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主要负责与无线有关的各种功能,为MS(移动台)提供接入系统的UM接口,直接和MS通过无线相连接,系统中基站发生故障对整个移动网的影响是很大的。引起基站故障的原因很多,但大多可归为以下四类,本文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对基站故障归纳分析如下:
一,因传输问题引起的故障
移动通信虽属于无线通信,但其实际为无线与有线的结合体。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与基站控制器(BSC)之间的A接口以及基站控制器(BSC)与基站收发信台(BTS)之间的ABIS接口其物理连接均为采用标准的2.048MB/S的PCM数字传输来实现。另外基站的各部件的稳定工作离不开稳定的时钟信号,而基站的时钟信号是从PCM传输中提取的,爱立信的基站不提供外部时钟输入的端口,这些基站设备是基于采用传统的PDH组网方试而设计的。
目前传输设备正从PDH向SDH逐步过度,而按照SDH的传输体制,由于指针调整的原因,其传送时钟是通过线路码传输,由分插复用器(ADM)专门的时钟端口输出。如果采用从SDH的随路码流中提取时钟的方法,将会带来诸如失步,滑码,死站的问题。如新桥站原采用爱立信RBS200设备,传输采用SDH系统,此站自开通以来一直不稳定,后经爱立信工程师到现场检查发现为基站同步不好,建议采用PDH传输系统,或基站采用RBS2000设备,(RBS2000对同步要求较RBS200低),后用RBS2000设备替换原RBS200设备,基站工作正常至今。
日常维护中经常有基站所有或部分载频不稳定,时而退服时而工作的现象,BSC侧对CF测试结果为BTS COMMUNICATION NOT POSSIBLE 或CF LOAD FAILED。此类故障大都为传输不稳定有误码,滑码而引起的。当传输误码积累到一定时,BSC无法对基站进行控制,数据装载,此时可在本地模式下通过OMT对IDB数据从新装载,复位后可恢复正常。
二,因基站软件问题引起的故障
基站系统中的软件是指挥和管理基站各部件有序,正常工作的。若基站IDB数据与基站情况不匹配,则基站一定无法正常工作。如在对北码头基站进行传输压缩(两条压缩为一条)后发现A,B小区工作正常而C小区工作不正常,说明BSC无法与C小区进行通信,于是怀疑与之想邻的B小区的软件设置有误,经查看发现B小区的传输方式被误设为STANDALONE(单独方式),一条传输时ABC各扇区的传输方式应分别设为CASCADE,CASCADE,STANDALONE,将B的传输方式改为CASCADE后基站恢复正常。
三,因基站硬件引起的故障
此类故障较常见,现象也较明显,一般有故障的硬件其红色FOULT灯会点亮,但有时不能被表面假象所迷惑。
例如唐闸基站B扇区一载频(TRU)退服,到站后发现此载频的红色FOULT灯和TX NOT ENABLE 灯都亮,于是判断为TRU硬件损坏,更换后故障现象依旧,此时更换TRU就犯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错误,TRU退服可能为其本身硬件故障也可能为与之相连的其他硬件或连线的故障。用OMT软件诊断后提示为CU到TRU间的连线故障,检查发现连线松动,重新连接后故障消失。对此类故障建议先用OMT软件进行故障定位,根据OMT的建议替换单元进行操作,而不能只看表面。
四,因各种干扰引起的故障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干扰也会影响基站的正常工作,有同频干扰,邻频干扰,互调干扰等。现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同频复用技术来提高频率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但同时也引入了各种干扰。
日常维护中新建站以及扩容站新加载频的频点选取不合理基站将无法正常工作,对此类故障应与网优配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取合理频点,消除以上干扰。
对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的各类故障应认真分析,找到其真正原因,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排除故障,提高网络质量。
第五篇:移动基站施工方案
1.1 屋面施工方案:
1.1.1 室外走线架材料宜采用 40mm×40mm×4mm 的热浸锌角铁和扁铁。室外走线架宽度宜为 400mm,横挡间距宜为 400mm,支架间距宜2000mm 左右均匀排列,支架在楼顶设置时应垫黑胶板。
1.1.2 从增高架或桅杆到馈线孔应有连续地走线架。
1.1.3 室外走线架安装应牢固、顺直水平偏差应不大于2%;垂直偏差不大于
1.5%。连接件应为镀锌件。如需焊接必须作防腐防蚀处理。
1.1.4 室外爬墙走线架支撑应牢固。宜采用角铁制作直角担为支撑架,用膨胀螺栓固定。
1.1.5 所有支撑加固用的膨胀螺栓余留长度应一致。(紧固后,螺帽余留5mm左右)
1.1.6 严禁在楼顶防水层上打眼加固走线架。
1.1.7 室外走线架在楼顶平面水泥墩和墙面上固定应稳固,与楼顶平面或墙面平行。砖垫的部分应用水泥墩固定。
1.1.8 基站外接交流电源引入,检查缆线的规格,敷设方式及路由,和电源配电箱空开负荷,安装接入操作必须由专职电工进行。
1.1.9 多雷暴地区应采用铠装电缆,地埋进机房,低压电缆入机房时,埋地长度应大于15米,且电缆两端铠装层接地。
1.1.10 缆线严禁系挂在避雷网或避雷带上。
1.1.11 穿墙入室时要使用专用开孔工具开孔,并注意留回水弯和做好防水处理。入室动力电缆禁止走馈线窗。
1.1.12 线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线径应符合要求,至少应大于16平方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