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师开具处方的管理制度
医师开具处方的管理制度
为规范医师开具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处方权管理
(1)处方权的获得:经注册的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由医务部按规定授予处方权。同时在医务部与药房签名留样或者专用签章备案后,方可开具处方。
(2)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由医务科授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药师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3)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方可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药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后,方可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
(4)反兴奋剂条例规定,依法享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方可开具蛋白同化制剂和肽类激素。
(5)试用期人员开具处方,应当经本院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
(6)进修医师经科室和医务科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处方权。
2、处方书写要求
(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
(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
(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8)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此外,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是使用药品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型、剂量、用法、用量等信息是要准确规范,药品的用法也必须使用规范的中文、英文等字体书写,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的字句。
(9)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
(10)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11)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应当与院内医务科、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
3、处方开具的相关规定
医师利用计算机开具、传递普通处方时,应当同时打印出纸质处方,其格式与手写处方一致;打印的纸质处方经签名或者加盖签章后有效。药师核发药品时,应当核对打印的纸质处方,无误后发给药品,并将打印的纸质处方与计算机传递处方同时收存备查。
3.1普通处方开具
(1)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2)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3)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
(4)处方开具当日有效。
(5)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
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3.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开具的要求
(1)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医师应当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3)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
病历中应当留存下列材料复印件: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4)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需要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须由医务人员出诊至患者的家中使用。
(5)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哌醋甲酯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功能障碍(ADHD),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0日。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6)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7)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
(8)对于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盐酸二氢埃托啡、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院内使用。
(9)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每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10)医生不得为自己和家人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第二篇:医师处方权管理制度
医师处方权管理制度
为规范医师开具处方,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处方权授予 一)普通处方权
1.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并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应及时向科室主任提出普通处方权申请,并提交医师资格证、执业证复印件。
2.医务部对申请处方权的医师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处方管理办法》、《执业医师法》等相关内容,考核合格后方可授予普通处方权。
3.医师获得普通处方权后,其签字式样应提供给医务部和药剂科留样备查,不得任意改动。若要更改签字式样,须重新登记备案。
4.执业助理医师或者见习医师、实习医师或者有执业医师证但未在我院注册的医师不得授予普通处方权,其开具的处方必须由我院具有普通处方权的医师审核签字后生效。
5.具有普通处方权的医师可以开具未明文规定限制开具的西药和中成药。中草药处方须由具备专业知识的医师(中医师)专门提出申请。
6.新调入我院的工作人员,如已取得医师资格证,并在我院注册后,可由其所在科室提出申请普通处方权。
二)麻醉、第一类精神科药品处方权。
1.医师须经过市级或院级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培训,合格后取得方可向医务部申请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2.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处方权后,需在医务科、药剂科备案签字样式及麻章样式。
3.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必须由获得麻醉药品处方权的医师签署。
三)抗菌药物处方权
为了规范我院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防止抗菌药物滥用,减少耐药菌产生,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我院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
1.执业医师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
2.患者需要使用限制级抗菌药物,应由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
3.患者病情需要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应严格符合临床用药指征或证据,并经院抗感染工作组制定相关专家会诊同意方可使用,处方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医师开具。4.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一天用量,且需补办手续。
二、处方权的取消
1.医院当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2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2.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规定:
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方权由其所在医疗机构予以取消:
(1).被责令暂停执业;(2).考核不合格离岗培训期间;(3).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
(4).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5).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6).因开具处方牟取私利。
3.调离、辞职及退休后未被我院返聘的医师,处方权自行取消。
第三篇:医师处方权管理制度
医师处方权管理制度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医师处方权管理制度。
1、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并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具有本院处方权。新调入、借调、进修的执业医师处方权需经所在科室考核,确能独立胜任工作者,由科主任提出,经医教部批准后方有处方权。
2、凡具有本院处方权的医师均应在医教部登记备案,并将本人处方签名留样或专用签章式样留于医教部、药剂科各调剂室备案。
3、在本院注册的麻醉、放射、介入诊疗专业执业医师具有开具本专业范围内的用药处方权。
4、试用期医师、实习医师无独立处方权,需经有处方权的医师审核,并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
5、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严格按本院《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管理制度》执行。
6、对于违反《处方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的医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将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第六章第四十五条、四十六条的相关规定,给予限制甚至取消处方权。情节严重者,由医教部上报州卫生局。凡调离、辞职、退休等各种原因离开医院的,由人事科通知医教部。上述两种情况的人员由医教部取消其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及普通处方权,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药剂科、门诊部。医教部、药剂科应分别在医师处方权登记表上备案。
7.退休返聘医疗专家的处方权,应由医教部通知本人,在医教部、药剂科处方权登记表上签字备案。
第四篇:医师开具的医嘱及处方总结分析及评价
医师开具的医嘱及处方总结分析及评价
为提高处方、医嘱的用药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骨外科2014年第二季度中每月分别对住院患者的处方和医嘱进行检查,现在将检查结果总结如下:
发现的问题主要有:
1、经一季度学习整改,本次检查制度熟知明显提高;
2、开具处方时患者身份信息准确,存在漏签名。
3、护士对医嘱均能进行核查,记录,准确后执行。
4、处方集医嘱合格率》95%。改进措施:
1、临床科主任要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科内学习,进一步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医师用药行为。
2、对开具的处方进行严格核对,特别是医师签名处,要能正确识别。
4、医师在开具处方后要认真检查,特别是患者的重要信息由无齐全,无误后,才能发出。
第五篇:如何开具规范的处方
如何开具规范的处方
文海岸
为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保障医疗安全。2007年5月1日起施行《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原则。要做到开具的处方规范,请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选择处方的格式
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为白色;急诊处方的印刷用纸为淡黄色,右上角表注“急诊”;儿科处方的印刷用纸为淡绿色,右上角表注“儿科”;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为淡红色、右上角表注“麻、精一”;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为白色、右上角表注“精二”。根据所开药物选用相应的处方格式。
二、规范书写处方内容:开具处方时要使用规定笔,不要用红笔、铅笔和易褪色的笔。
(一)前记要完整:处方开具准确时间、门诊就诊号完整、住院病人住院号清楚、姓名准确、完整、性别准确、年龄准确(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费别选择是否清楚、科别清楚、床号(住院病人)、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住院病人与病历记载相一致(除特殊情况外)。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还应包括患者身份证编号,代办人姓名、身份证编号。
1.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应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因儿童的给药剂量可根据年龄或体重进行换算。如新生儿、小儿及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和呋喃类等。禁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老年人(60岁以上)用药剂量是成人剂量的3/4。且有些药物不宜用于未成人和孕妇。因此,患者的年龄要准确。
2.临床诊断:临床诊断是用药的依据,所开药物应与临床诊断相符。
(二)正文书写要规范正确:以RP或R(拉丁文Recipe“请取” 的缩写)
标示,再分列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
1.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应分开开具。
2.药品名称:药品名称应使用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
3.药品剂型:容易写错剂型或漏写剂型。剂型错误,容易把“注射用”的药品错写成了“注射液”或把药品的“注射液”错写成了“注射用”;无剂型,如“安体舒通”,应为“安体舒通片”。
4.药品规格:规格错误或无规格。规格错误,如“注射用头孢唑啉钠0.5g”错写成“注射用头孢唑啉钠0.5ml”;无规格,如“地塞米松注射液 1支”,应为“地塞米松注射液5mg×1支”。一定要写准药品的规格。
5.药品数量: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1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
第一类精神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哌醋甲酯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时,每张处方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
第二类精神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需要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二级以上医院内使用;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
6.药品用法用量:药品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剂量过大,药物作用增强,毒副作用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大,用药时间过长时,药物可能在体内蓄积产生不良反应。药物剂量小,则达不到治疗目的。
7.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
8.处方要求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9.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10.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11.写清每日给药次数及每日给药次数要准确:根据药代动力学,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它β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但这些药易出现1日1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1日给药1次。
12.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应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13.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
(三)处方用药要合理:处方中药品间应避免存在配伍禁忌、重复给药现象;药品用法用量要合适;静脉注射溶媒选择要合理;药品每日给药次数、给药方法及时机要符合药代动力学;普通人群、特殊人群(老年、儿童、妊娠期、哺乳期)药物选择及剂量应适当;肝、肾功异常患者药物选择及剂量应适当调整。
(四)不要忘了后记:医师签名(或盖专用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盖专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