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小结
2010年----2011年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小结
2010—2011学年度,根据学校要求,特别是新高考的形势需要,按照高三年级组的各项具体工作安排,高三历史备课组积极围绕学校各项工作要求,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尤其是在进行深入的教学研讨中探寻教学质量的突破与提升。经过一个学期备课组全体同仁努力工作,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高三的教学任务,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也发现了其中的某些不足,特总结如下:
一、备课组基本情况
在立足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强与省市其它高三历史备课组的联系,以便于相互交流、学习。本组内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教研、统一进度、统一考试、统一阅卷。高三历史备课组每星期一上午及星期六上午进行集体备课,就教学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共识,基本上按质按量地完成了集体备课的任务。
二、备课组活动情况
1、明确了每个学期的备课组活动安排和任务,并就备课、上课、作业、测试等环节进行总体规划。根据教学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讲究教学的实效性。只有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以及正常开展。
2、每次活动任务主要是两项:一是总结上星期集体备课的成功与不足;二是确定本星期的教学进度和工作安排。在进行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一名老师主讲,就某一课题谈设想和具体的教学打算,统一进度,统一作业。在下次备课组会议上,进行交流,由主讲人将反馈情况,记载入备课组活动记录中。事实证明,这对于提高教学实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3、备课组内进行适当分工。利用各自的优势,展开一些活动,如发挥老教师的经验和优势进行示范,对其他老师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便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尽快适应高三的教学提供了便利。特别是本届高三在试题、资料的选择及编写上花了大量的工夫,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保证作用。
4、利用备课组活动,根据学校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子课题研究出发,展开课堂教学范式的探究,以提高及弘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新课程的理念,尝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尽管高三的教学任务极为紧张,但是教学中力争精心备课、精讲精炼,以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文化。
5、认真组织全体成员学习理论知识,尤其是新课程的理念,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来,为2011年高考未雨绸缪。2011年高考势必将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新理念,因而对新教材的研究极其重要。在本学期的备课中,对新教材的研究是花了相当的时间的,只是这项工作还永无止境。心里无底,惟有多多钻研。
6、认真组织每次的阶段性测试,从命题、阅卷到分析,注重过程的把握,强调工作的细致和实效,重过程。在本学期的几次阶段性测试中,都能够贯彻以上工作思路,保证了教学的检测与及时调整。
7、根据学校的安排,认真组织各类公开课活动。通过群策群力,使公开课活动能展示我校教师的风采。本学期,根据学校安排,由顾建磊老师开了市级公开课。每次各类活动后均并进行深入地反思,及时总结,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起,以有利于今后工作的更好开展。
8、对本组的青年教师,重视传帮带,从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帮助他们,以使他们尽快成长,缩短他们成长的周期,在最短的时间内站稳讲台。但是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号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工作责任心还需提高,钻研还需加强。
三、几点感受:
1、进行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本学科内教师的交流,而且能取长补短,做到资源共享,发挥最大的群体效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统一评估。
3、有利于增加同学科内教师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学校的“老带新”工作的实施,有利于全体教师的共同提高。
4、学校应为校际之间的交流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
5、备课组活动应重平时,讲究过程的实效性。应杜绝任何虚假的形式主义。
6、青年教师的培养应多一些制度的刚性,光靠老教师的带,可能并不是全部,尤其是责任心的问题。
四、努力方向
1、注重“热点”问题与历史的有机结合历史考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现实性,“以史为鉴”是历史课的重要社会功能,复习过程中,关注社会热点,并与历史史实有机结合,这是决胜高考的重要途径之一。
2、精选精练
高三练习多如牛毛,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精选精练是关键。教师要对练习的好话坏做出明确的判断,必须充分地对近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进行认真研究,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另外,根据当前的焦点、热点,结合历史学科的内容,精选练习。
3、强化训练
历史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在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练习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高考考试时间进行严格的时间限制;
(2)认真研究高考试题答案,了解答题要求;
(3)注意答题规范,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4)讲练结合,及时反馈,练习讲通讲透。
4、进一步贯彻不占用学生课外时间的原则。
陈燕
2011年1月
第二篇:初三历史备课组工作小结
初三历史备课组工作小结
李口中学沈正权
本学期在教导处、教科室的直接领导下,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历史备课组活动按时、有序召开,时间是每周二下午两节课,每位历史老师都积极准时参加,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如何上好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比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研究新课程,实施新课程
本学期是初三实施新课程标准,使用新教材,进行新课改的重要时期。如何实施新课程,用好新教材,上好新课改课,这是摆在全组老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这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
根据学校安排,组织全组老师对新课程标准、课改理论进行学习,使全组老师初步把握新课程的基础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涵,并充分利用备课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逐步做到组内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讲义、统一教案。做到课堂教学的完全公开,逐步形成了互相观摩、积极研讨的好氛围。学校的公开课活动给了我们老师一个很好的展示机会,既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也促进了新课改研讨氛围的初步形成,使教师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认识到更要细心专心全心去做好学好新课程改革。
(二)加强教学教研工作
充分利用我们的资料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大多数教师能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而且效果都不错,学生都比较喜欢,又让学生从中得到了更好地锻炼。
1、备课方面:全组教师都能在深入地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写好规范、详细的教案。
2、抽查识记情况:每节课上新课之前,必须先检查上节课的知识识记情况,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更好地进入下一堂课的学习。
3、听课方面:本组老师都能按规定完成听课任务,经常互相听课,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进行有目的地评课。
(三)加强课堂教学的模式化
教学内容地图化。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形象、直观地获得一些信息,从而能较快感知认识历史现象。
教学形式疑问化和开放化。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设计程序式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进行探究发现,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新问题,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让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教师及时点评小结,指出最佳途径,揭示正确的规律和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训练化。教学本身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技能,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认识、理解、练习、再认识、再理解、再练习„„最后达到熟练的过程。
(四)反思
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里我们提出几个思考:如何让教师尽快地转变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起主体作用,而教师只在课堂上重视引导点拨?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历史,既能锻炼能力,又能在考试中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倒翁”?
总之本学期备课组各位老师统一协调行动、共同合作、共同配合,取得了较好成绩,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飞跃。
第三篇:高三语文备课组工作小结
高三语文备课组工作小结
忙忙碌碌、紧紧张张的高三一学年就那么过去了。本学年非同往常,因为本届是本校实施二期课改的第三年,也是实施二期课改的学生参加高考的第一年。面临这全新的情况,虽有区教研室有所指导,但更需的是全组老师的群出群力、集思广益、互组合作、自力更生。虽然学生高考成绩还不知,但全组老师是尽心尽力的,是对得起学生,也交代得起学校交给我们的任务的。
回想这段日子有得有失,为了更好地贯彻课改精神,体现转化为教学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作个小结以利再战还是很有必要。
一、团队精神的大发扬是本备课组的最大亮点,是取得各项良好成绩的根本保证。
1.年龄结构合理,全组老(陈励生)中(张君)青(邵海云、杨旭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既有经验又有活力,既有传统又能创新。
2.服从调配,分工合理,各司其职,效果显著。本学年中每位老师制作专题有: 张君:景中抒情诗的鉴赏(2004.12)、高三作文训练(2005.4)
邵海云:诗词理解鉴赏切入点(2004.11)、高三古代诗词名句类编(2005.5)杨旭芸:诗中即理诗的鉴赏(2004.12)高考对联题复习及命题方式前瞻(2005.5)
陈励生:古诗词基本知识概说(2004.11)、高考小作文的写作和现代文阅读简答题的答题
(2005.4)、高考作文备考(2005.5)、高三语文高考复习、应试须知(2005.5)3.教研气氛浓厚,能者为师,互帮互学,共同进步。在区高考模拟考中,杨旭芸执教的三班和七班、邵海云执教的八班名列于市重点班之中,得到区教研员的肯定。在区的两次统考中:第一次统考(第一学期期终)总平均分:95.53,区平均93.2分,位居第二。第二次区高考模拟考总平均分96.4,区平均分93.7,位居第三,都正常反映了民立中学的实际水平。
二、备课组有与区教研室、中心组保持一致的工作计划,并能全力一致执行之。
第一学期在高三语文复习策略上,区中心组要求各校以复习四大板块为主线,将第五册的新课文作为复习的例子使用,不要为上新课而上新课。我备课组认真执行了这一要求。具体来说,第一学期复习了古汉语中的实词、虚词,诗歌鉴黉的基本知识,作文中的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与之相应地,第五册中完成了第五单元文言文,第六单元古诗词及第一单元中的《蝶恋花·答李淑一》,第四单元的《说诗眼》等课文。
第二学期完成第六册中的小说单元《阿Q正传》诗歌单元的《琵琶行》《归去来兮辞》等,并全方位进行有针对性的高考复习。
三、课外复习用书不在多在于精,练习不应题海而强调评讲分析。
全学年教辅仅有三本:李雄豪老师编写的《高中文言文百段阅读训练》(一全年所用)、《高中新教材能力训练与测评》(第一学期同步教材用)、2005部分区县高考统考练习卷(第二学期用)。成本低但效率较高。
同时,发挥组内老师各自的优势,自编知识点讲义和练习,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学年计有重要讲义有:
古汉语词法(古今字、通假字、同形异义词、词类活用词、常用实词、考纲要求的120个文言实词、史传类文言文重要实词汇编、常用虚词)、句法(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习惯句式、文言文的翻译),文言文整体阅读、乌有先生历险记、文学文化常识(古代及其他)、古诗文背诵默写(唐诗、宋词各100句、用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填空、语文高考背诵篇目)等。
四、调动组内各位老师积极性,用心出好每次的月考卷,考后并作精细统计、分析了解每位同学的得失,评卷时细微、充分、有说服力,务必让学生有所得,能在以后举一反三。
五、加强作文理性讲评和实践指导,编好每次月考的讲评卷。
一学年编有作文讲义有:高三作文评讲
(一)上海高考题(话题作文“忙”)、高三作文评讲
(二)奥运随想、高三作文评讲
(三)“包容”、高三作文评讲(四)“个性”、高三作文 评讲
(五)“沟通”、高三作文评讲
(六)另类语文、高三作文评讲(七)“借口”等。
六、坚持组织学生每堂课完成《高中文言文百段阅读训练》的串讲练习,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
总之,上述是本学期行之有效的几点,体现了本备课组的特点。
至于向题当然也有,教训也多多,建议也就在其中。现择其要点如下:
1.默写诗文是容易拿分的。临考前备课组又综合了一份诗文默写讲义(约200句),加上原先课内必默诗文讲义,居然把本次高考六句背默的诗文全都覆盖了,这是不容易的。然而我们并不乐观,因为学生未必默出、写对。其中原因就在学生有隋性,需要老师督促,虽然我们把默写讲义化为两次书面默写的练习让同学默,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我们并没叮紧,这真是遗憾的事。
2.现代文阅读题的正确率不高也是学生的通病,这是否与两期课改只求“感悟”两字,老师对“感悟”的是非、优劣、雅俗不作明确评述有关?殊不知无论何种级别的应试答案,其唯一性、确定性、排它性是母庸置疑的。因此我们平时就要严格要求学生,作深入浅出、具有充分说服力的条分缕析,相信长期的坚持是能解决学生“学”与“考”的矛盾。
3.文言文阅读更是两期课改同学的致命弱点,因为缺乏系统的知识链,基础不扎实,没有积累,又不懂知识的迁移,应变等,成在问题也就自然的事。同样在现代汉语中应有的语法、修辞,诗文鉴赏的手法术语等“双基”,学生中也十分缺乏。面对这实情,首先老师就得破除高考中不考语基的偏见,引导同学重视必要的“双基”,相信真能如此,学生阅读能力会有质的提高。
4.最成问题的还在作文。学生在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语言、结构、书写等方面都有不少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此应作理性讲述、范文引路、实践指导。同时还必须教育学生不能忙于学习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不关心身边事、社会事、国家事,因为高考作文都是紧扣现实而写。要关心智促学生的书写习模,要让学生知道能写一手好字在电脑阅卷中是占大便宜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得让学生懂得,阅卷老师由于受电脑的限制,不能展示整张作文卷,而只能按卷面三个誉写版面的顺序评阅。于是,要想给评卷老师好感觉,打高分就在于内容的大气、词语的华美;而只有形式结构的精巧、严正就显得小气而无用,这不能不说是这类同学的悲哀,是网上阅卷有失公允的大缺陷,相必以后能得以改善。但问题是目前,面对现实我们就不得不应变,我们老师要研究、要指导。
最后,从有关部门得知,民立本届语文高考平均成绩超上海市区重点平均成绩二分多,位列市西、育才之后,较好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
高三语文备课组
2005.9 2
第四篇:高三语文备课组工作小结
回想这学期的工作,我们努力落实“科学备考”精神,力争做到备考工作“实际具体,可行有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整个备课组工作得到了“扎实、有序、有效、优质”的开展,为确保高考最后冲刺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在备考的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具体总结如下:
一、立足考纲,明确清晰地把握备考方向
在高考备考中,备课组老师们首先认真学习、理解《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了解、分析了高考信息,认真研究了题型,从而对高考趋向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不仅教师要关注、领会、理解,我们还要求学生也了解、明确,知道考什么、怎么考。学生一上高三,感觉到学习的程序、学习内容与高
一、高二有很大的不同,面对诸多科目、大量的习题训练,对如何安排语文的备考复习感到茫然而又着急。针对学生的情况,结合高考情况的变化及相关备考要求,我们想到要引导学生认识把握《考纲》要点,了解考点,做到心中有数。于是我们将考纲说明作为一种备考资料印发给学生,也还专门用了一定的堂上时间给学生作一定的解读,使学生也能明确备考内容和方向。比如:如何理解“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的层级要求;又比如“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一说法的隐含的要求是什么等等。
俗话有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花点时间让学生认识理解考纲,我们认为这是有必要作的一点“磨刀”工夫。
二、制定方案,扎实有序地落实目标
十月底,学校在浦江石象湖举行了毕业班复课工作研讨会,高三语文备课组代表高中部备课组作了大会的研讨性发言,阐述了语文备课组的备考方案,得到了与会领导和老师们的肯定。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掌握好备考的节奏,遵循学习的规律,做到循序渐进,有的放矢。1.将大纲、课标、学情三者有机结合,体现科学性。
2.收集信息,与市、区高三中心组的备考策略取得方向上的一致,体现现实性。二是突现阶段性重点,立足学生的实际,做到具体可行,扎实有效。我们把整个备考复习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夯实基础阶段(0.5诊前)
完成教材高中第五、六册的教学内容,并以《核按钮·教材梳理》为纲,完成对前面1—4册教材的梳理复习,包括知识的梳理、归纳、应用,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专题复习,注重课内与课外、专题与综合相结合的复习训练。本阶段重点目标是夯实学生课堂知识学习基础,进一步为提高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铺垫。第二个阶段:专题复习阶段。(二诊前)
以《核按钮·考点各个击破》为纲,系统梳理高中阶段的知识,建立考点体系,明确复习重点,关注备考盲点,突破训练难点。本阶段的重点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并逐步巩固比较完整、全面的备考复习框架;促进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形成。其中,“一诊”之前重点抓第ⅰ卷的专题训练,“一诊”到“二诊”之间重点抓第ii卷的专题训练,同时强化综合训练。目标要求:巩固识记能力考点的复习效果;进一步加强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加强现代文(文学作品)阅读:梳理“表达技巧”知识;结合文本理解文句意蕴;分析把握层次结构等。提高做题速度(限时训练),利用早读做早测,完成“小阅读”;利用堂上时间,限时完成大阅读。巩固复习,针对学生的常错点、易错点,基础为主,查缺补漏,补短扬长。
第三个阶段:综合强化阶段(高考前)最后的综合模拟阶段。其中,“三诊”之前进行大量的综合模拟的训练,提升综合解题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强化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三诊”之后的基本思路是:适量训练,保持感觉;回顾总结,强化能力;稳定状态,顺利冲刺。
三、精选习题,“勤”“巧”结合,高效优质地进行训练。
重视真题的选择性训练。往年的高考试题是精雕细琢的产物,它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与试题拟制者对话。搞清楚了这些题目,揣摩了拟题基本思路,临考时对试卷就不会有太多的陌生感,能够触类旁通。所以,我们让学生尽量多的接触经典的高考试题,做高考经典题可以让学生体会哪些是常考点,哪些是必考点,丰富习题印象,积累做题感觉。我们选择备考资料的基本原则: 1.体例分明,简洁明确; 2.例题典型,答案翔实; 3.适度拓展,利于发散。“有效训练”体现以下几点:
1.针对性强,注重解决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 2.由点及面,构成系列,逐步推进; 3.引导思考,点拨规律,总结方法;
4.基本训练与强化训练结合;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
四、强调规范,“简”“明”为体,提高得分技巧。考试是一种“规则下的活动”,因而有自己的“格式”,这些“格式”涵盖了试题的模式和组织结构,包括题目的设计、表述和指导语、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组织与要求等。那么,以最接近考试格式的思路要求约束作答就是考试规范的体现。备考中,我们反复强调,希望学生重视作答的规范,强化得分意识。比如做现代文阅读题,如何答才是比较规范;作文写作,如何体现文体规范。重视规范,可以把能得到的分拿多、拿满,这里的“规范”包括:1.答题思路的规范。准确把握题意,明晰答题要点;2.答题表述的规范。说得出来,讲得准确;3.答题格式的规范。书写工整,有条理,无错字语病。
五、培优扶中辅差,分层落实,整体提升。
根据学生的情况,在以下专题的处理上,教师确立分工,做到分层落实,整体推进与个别辅导相结合:(1)古诗文阅读(翻译、读透、虚词);(2)现代文阅读(结构篇章、手法归纳、要点表达);(3)语言表达(压缩、仿写);(4)作文(立意、语言、个性化)。
六、关注动向,掌握最新信息,清醒明确地前行。
通过网络及参加各类教学研讨活动,留意备考形势的推进变化,吸收各方的信息,并做好我们的备考计划的适时调整。
1.积极参加区、市教研活动,从备考的上层动向了解相关的备考动向,吸收外校同行的备考经验,确是一种很好而有效的学习。
2.主动参加区里组织的评卷工作,这有利于我们作更具体客观的分析比较。因为可以“跳出来”,因为对他人有所了解,看得清楚了,也就更能看清自己的问题。
3.科学分析每一次检测结果,注意从相关数据的统计中既分析学生作答的得失情况,也了解相关题目设置的情况。
4.注重与外校的互动交流。11月中旬,我们备课组曾与青白江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进行了一次教学研讨会,老师们在作文的备考方面收获了很多富有现实价值的建议和策略。
七、精诚团结,分工合作,勇敢地朝目标奋进。
完整明晰的方案,切实具体的步骤,这一切的实施还需要一个敬业的、富有战斗力的集体来贯彻、完成。我们备课组的五位成员,分工协作,发挥各自所长,整个备课组工作得到了“扎实、有序、有效、优质”的开展,为确保高考最后冲刺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
下一阶段的任务更为具体繁重,我们需要进行新的学习和接受新的挑战。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一如既往的努力,争取下一步走得更为扎实,更为精彩!
第五篇: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20092010学,根据学校要求,特别是新高考的形势需要,按照高三年级组的各项具体工作安排,高三历史备课组积极围绕学校各项工作要求,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尤其是在进行深入的教学研讨中探寻教学质量的突破与提升。经过一个学期备课组全体同仁努力工作,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高三的教学任务,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也发现了其中的某些不足,特总结如下:
一、备课组基本情况
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由四位教师组成:薛主任、曹伟、陆萌、孙孝利。在立足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强与其它学校高三历史备课组的联系,以便于相互交流、学习。本组内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教研、统一进度、统一考试、统一阅卷。
高三历史备课组每星期五下午进行集体备课,就教学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共识,基本上按质按量地完成了集体备课的任务,同时在教研组范围内,就高三教学开展专项研讨。虽然其它教学业务有时会影响和占用周五的集体备课活动,但是由于我们几位老师就在一个办公室,集体备课活动几乎每天都在进行中。彼此都受益匪浅。
二、备课组活动情况
1、明确了每个学期的备课组活动安排和任务,并就备课、上课、作业、测试等环节进行总体规划。根据教学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讲究教学的实效性。只有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以及正常开展。
2、每次活动任务主要是两项:一是总结上星期集体备课的成功与不足;二是确定本星期的教学进度和工作安排。在进行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一名老师主讲,就某一课题谈设想和具体的教学打算,统一进度,统一作业。在下次备课组会议上,进行交流,由主讲人将反馈情况,记载入备课组活动记录中。事实证明,这对于提高教学实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3、备课组内进行适当分工。利用各自的优势,展开一些活动,如发挥老教师的经验和优势进行示范,对其他老师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便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尽快适应高三的教学提供了便利。特别是本届高三在试题、资料的选择及编写上花了大量的工夫,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保证作用。
4、利用备课组活动,根据学校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子课题研究出发,展开课堂教学范式的探究,以提高及弘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新课程的理念,尝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尽管高三的教学任务极为紧张,但是教学中力争精心备课、精讲精炼,以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文化。
5、认真组织全体成员学习理论知识,尤其是新课程的理念,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来,为2010年高考未雨绸缪。2010年高考势必将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新理念,因而对新教材的研究极其重要。在本学期的备课中,对新教材的研究是花了相当的时间的,只是这项工作还永无止境。心里无底,惟有多多钻研。
6、认真组织每次的阶段性测试,从命题、阅卷到分析,注重过程的把握,强调工作的细致和实效,重过程。在本学期的几次阶段性测试中,都能够贯彻以上工作思路,保证了教学的检测与及时调整。
7、根据学校的安排,认真组织各类公开课活动。通过群策群力,使公开课活动能展示我组教师的风采。本学期,根据学校安排,每人都有两节校级公开课,大家对于公开课都高度重视认真准备精心上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孙孝利老师在本组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参加了县市省三级优质课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县市第一名、省二等奖)。为我校争得了荣誉,同时也促进了历史组的教学教研活动登上更高的台阶。每次各类活动后我们均并进行深入地反思,及时总结,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起,以有利于今后工作的更好开展。
8、注重对高考形势的研究,重思考、重渗透,力争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是由于新高考仅是第二年,还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参考,一切都在摸索之中进行。
9、对本组的青年教师(陆萌),重视传帮带,从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帮助他们,以使他们尽快成长,缩短他们成长的周期,在最短的时间内站稳讲台。走向成熟。作为第一次上高三的年轻教师,陆老师不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教学工作都做的有声有色,每次月考都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学校领导的大会表扬。
三、几点感受:
1、进行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本学科内教师的交流,而且能取长补短,做到资源共享,发挥最大的群体效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统一评估,有利于年级组和教务处的工作检查和安排。
3、有利于增加同学科内教师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学校的老带新工作的实施,有利于全体教师的共同提高。
4、学校应为校际之间的交流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参赛教师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支持!
5、备课组活动应重平时,讲究过程的实效性。应杜绝任何虚假的形式主义。
6、学校工作应统筹安排,而不能随意造成备课组活动的冲突。
四、努力方向
1、注重热点问题与历史的有机结合 历史考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现实性,以史为鉴是历史课的重要社会功能,复习过程中,关注社会热点,并与历史史实有机结合,这是决胜高考的重要途径之一。
2、精选精练
高三练习多如牛毛,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精选精练是关键。教师要对练习的好话坏做出明确的判断,必须充分地对近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进行认真研究,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另外,根据当前的焦点、热点,结合历史学科的内容,精选练习。
3、强化训练
历史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在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练习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高考考试时间进行严格的时间限制;
(2)认真研究高考试题答案,了解答题要求;
(3)注意答题规范,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4)讲练结合,及时反馈,练习讲通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