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增收致富工作汇报
××乡××村增收致富工作汇报
县委,县政府:
一、××村的基本情况
××乡前寨村地处印松边境的马脑山下,离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仅靠一条坑坑洼洼的泥土公路与外界相通,交通落后,信息闭塞,自然条件较差,群众经济基础薄弱,是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贫困村。全村有9个村民组、292户、1030人,现有耕地面积614亩。有91户224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有外出务工人员329人,整家外出达68户。
该村以水稻、油菜、玉米等传统作物为主要作物,家庭经济发育程度较低,自然经济成分仍然较大。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外出务工、传统种养业和国家政策性补贴。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亲切关心和大力帮助下,全村人民群众不断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2010年全村居民人均年收入2768元。2011年,因受旱灾影响,经调查统计,全村主要农作物受灾减产624亩,绝收261亩,主要涉及水稻、玉米、红薯等作物,折合损失近34万元,人均减收近330元。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该村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增收致富工程,尽管遭受了年初的低温灾害和夏季的严重旱灾,仍然实现了减产未减收,据统计,前三季度,该村群众年人均纯收入增长水平有史以来首度居于全县前列,已经-1-
接近县里提出的年度人均增收目标。
二、主要增收渠道及发展现状
由于该村群众增收条件有限,要确保2011年达到农民人均收入实现4500元,必须坚持工资性收入、生产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多措并举。
(一)积极实行作物改种,全力推进秋冬种。全村秋冬种共计划840亩,其中白菜200亩、萝卜100亩、芹菜50亩、洋芋220亩、黑牧草120亩、小麦150亩。预计可实现总收入66.25万元,人均实现收入643元。前期已集中育种白菜3亩、萝卜1亩,9月8日降雨以来,已积极组织该村群众抢时种植,目前已完成改种550余亩,主要涉及洋芋、白菜、萝卜、油菜、小麦和牧草。
(二)畜牧养殖:以商品猪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以每头仔猪300元、牛400元、羊100元对农户进行补助。全村比上年增加出栏商品猪500头、牛100头、羊200只。可实现增加收入62.4万元,人均增收606元。积极发展川鹅养殖,计划发展川鹅5000只,实现利润20万元,人均增收200元。从5月份至今,全村已补栏生猪417头,牛132头、羊70只,养殖蝎子2000尾。
(三)林下养鸡:林下养鸡年出栏7万只,每只鸡按纯利润10元计算,实现总收入70万元,人均增收680元。该村目前有存栏鸡
1.7万羽,前期已出栏商品鸡3.2万羽,完成了任务的70%。10月份将再发放鸡苗1万羽。
(四)工程务工收入:全村共有329名外出务工人员,按人均
年纯收入8000元测算,预计可实现工资性收入257万元,全村人均收入可实现2500元左右。同时,积极组织群众就近务工。该村近期正在改建公路,劳动力基本由本村承揽,工程结束需劳动力600人次左右,按每人次60元计算,劳务收入可达3.6万,可实现人均增收35元。
(五)政策转移性收入: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群众人均可实现收入300元以上。
三、主要帮扶服务措施
(一)整合力量,明确职责,夯实增收帮扶的保障。我局与××乡党委政府分别成立了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和秋冬种改种服务工作队,全面落实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村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责任制。不定期地召开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分析解决相关问题。增收帮扶工作按年度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记入相关人员年度责任制考核结果中。
(二)抓住市场,保证销售渠道畅通。通过市场考察,通过乡养鸡办与重庆鲁渝立强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实行“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由公司统一提供鸡苗、统一饲料配送、统一药品标准、统一技术服务,对成鸡实行保底价回收,切实解决了养殖户后顾之忧。同时,积极寻求其他销售渠道,采取零售、上门收购等模式,以较高价格销往××、××、××等地,最大限度提高了养殖效益。
(三)增加种养业科技含量,全力提高种养业效益。一是及时
举办技术培训班,落实技术人员到村到户进行培训,共举办培训4期,接受培训人员近300人次,使农户进一步掌握了养鸡、养鹅等种养技术。二是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为养殖户选址规划、圈舍建设、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生产和经营各个环节提供技术服务,同时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及养殖记录。为了方便养殖户联系,还把技术人员的联系方式发放到各养殖户手中,做到随问随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区域性动物疫病,切实保障了养殖生产安全。
四、存在的问题
该村在增收致富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群众思想观念未有效转变,发展意识不强,仍然存在观望情绪。二是部分养殖户资金周转较为困难。三是群众缺乏市场意识,自己跑市场、找销路的能力不强,对政府依赖性较大。
××村秋种改种服务队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第二篇:增收致富工程工作汇报
**镇关于“农民增收致富工程”的工作汇报
按照*****号文件精神要求,以县委《关于在农村创先争优活动中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工程”的方案》为指导,我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确保“农民增收致富工程”顺利实施
为了开展好“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活动,我镇将这项工作作为党委重要工作,提到了重要工作日程。
(一)设立组织机构。成立了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成员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领导小组,由镇党政办公室具体负责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协调、督办检查、宣传和日常工作。各党支部书记为“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活动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活动的全面工作,并对“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及时解决在“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活动收到实效。
(二)广泛宣传动员。接到通知后,镇党委立即召开了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各支部书记参加的动员大会,全镇统一制作宣传标语**条、版面**块,召开广播会、党员会***场次,及时全面传达了“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活动有关精神,为全镇开展“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活动营造了良好氛围,使全镇党员干部自觉投入到活动中来。
(三)制定活动方案。以县委的实施方案为指导,镇党委及时研究制定了《**镇关于在农村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农民增收致富工程”的实施方案》。全镇党员干部根据活动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都分别对如何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制定了工作计划。
二、多措并举,确保“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取得实效
(一)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提升特色产业水平。一是大力建设名优蔬菜生产基地。目前为止,我镇已建成蔬菜基地1600亩,其中高端蔬菜占有1000亩,辣椒种植500亩,莲耦种植100亩。到2012年底,将建成8000亩蔬菜生产基地,其中:露地蔬菜面积6000亩,大棚蔬菜面积2000亩以上。二是大力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我镇现有食用菌种植园一个,年产鲜菇500吨。到2012年底,初步建成年种植规模达到500万棒、年产鲜菇3000吨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三是大力建设有机鲜果生产基地。目前,我镇已种植有机冬枣800亩,樱桃300亩。到2012年底,以有机冬枣、樱桃为主的高效经济林面积达到3000亩。四是大力建设肉牛繁殖基地。目前我镇有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1个,年出栏量300头。到2012年底,建成300头畜位的标准化肉牛小区2个,年出栏肉牛达到600头以上。
(二)加强农业产业化合作,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一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我镇现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个,到****年底,全镇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5家以上,切实提升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到****年底,全镇涉农龙头企业发展到5家以上。三是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年内建成镇农贸市场。利用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产品交流网络,提高农产品网上交易率。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一是加快镇村一体化。我镇现已建成社区1个,新启动社区2个,五年内确保5个社区全部启动。持续推进拆旧复垦工作,深化社区体制改革,推动镇村管理向社区管理转变。二是建立健全了农业防灾抗灾体系。我镇今年新硬化河道**千米,新修桥涵**座,加强了河道内涝的治理工作。目前为止,已完成辖区内的林木病虫害防治任务,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高致病性禽流感4种主要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抗体水平达到了规定标准,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三是加快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今年以来,我镇按照绿化任务,完善了农田林网8000亩,完善了河渠绿化5公里,补植道路绿化2.3公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030亩;四旁植树5万株;义务植树10万株;工程造林800亩。到2012年,全镇林木覆被率达到23%以上,完成农田防护林网1万亩。已完成县分配的户用沼气建设任务。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延伸“五创”工程内涵,大力开展农村党组织“创业带富”工程,突出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到****年,全镇“双强”村党组织书记达到90%以上,“双强”村干部达到80%以上。加大对村“两委”干部带富能力的培训力度,每年对各村党组织书记轮训一遍。二是不断繁荣农村公共文化。到****年底,建成**个标准农家书屋。三是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安定稳定。以开展创建“平安乡镇”和“平安村”活动为载体,健全和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管理体系,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建立健全信访下移机制,畅通诉求渠道。
三、加强指导,确保“农民增收致富工程”顺利开展
(一)调查摸底,分类实施。活动开展后,各党支部组织人员
进行了摸底排查,逐户对人口状况、经济收入、增收项目、增收目标进行登记,建立了“农民增收致富工程”农户信息台账。根据农民意愿、发展趋势,确定了培育和帮带对象,制定了培育和帮带计划。
(二)结对帮带,注重效果。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村干部和农村有帮带能力的无职党员,与帮带群众结成了对子,明确了帮带对象、项目、目标,分别建立了帮带情况台账,并向群众进行了公示。镇党政班子成员每人分包联系1个村,党委书记与镇长每人培育了3个示范户,3名致富能手,帮带3个困难户;其他成员每人培育了2个示范户,2名致富能手,帮带2个困难户;机关党员干部按照日常分工分包联系村,并且每人培育1—2个示范户,1—3名致富能手,帮带1—2个困难户不等。村“两委”主要干部每人培育2个示范户、2名致富能手,帮带2个困难户;其他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根据自身能力每人培育1—2个示范户、1—3名致富能手,帮带1—2个困难户不等;有帮带能力的无职党员依据自身能力和特长帮带1—2个困难户。镇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及时跟踪问效,建立了“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推进情况信息台账和业绩档案。
(三)典型带动,加强督导。各支部加大了对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工程”的宣传力度,对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宣传。镇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要加大督查指导力度,每季度召开一次推进会,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存在问题:
一是个别党员干部对开展“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活动的认识不深刻,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二是个别党支部的“农民增收致富工程”活动和当前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结合不够紧密;三是实施的部分民生工程,镇村两级财力有限,存在经费严重不足。
下一步,我镇将更加注重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帮带制度,努力提高帮带对子的致富能力,发挥好致富能手、示范户的带动力;做好舆论宣传,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发掘、培育、树立模范典型,以点带面,全面促动;结合全镇当前的重点工作,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按照县委安排部署,扎扎实实地把活动推进深入,确保收到实效。
第三篇:农村增收致富经验交流
农村增收致富经验交流
农村增收致富>经验交流
肃南县皇城镇北峰村是一个以裕固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村,畜牧业是全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村党支部以争建创业型支部、争当服务型干部、争做带富型党员,促群众增收致富的'三争一促'活动为载体,组织引导党员创先进、争优秀、作表率,全村农牧民增收致富步伐不断加快。2011年,全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84元。
一、强素质、建班子,提高带动能力
我们始终坚持把提高党员素质、强化组织建设作为创先争优的突破口来抓。依托镇党校、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网络等培训资源,以'学会一技、扶持一户、辐射一片、带动一村'为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积极把产业协会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着力提高党员的致富带富能力,形成了'强本领、争先进、促增收'的良好风气。结合村'两委'班子换届,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努力拓宽选人渠道,把带头致富、热心为群众服务的'能人'选入村'两委'班子。同时,把优化党员队伍年龄结构作为重点,培养35岁以下入党积极分子11名,将6名产业发展能人、优秀青年充实到村干部后备库,全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针对牧民群众对发展生态畜牧业'坐、等、观、望'的实际,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引领党员示范户推广细毛羊集中舍饲喂养,舍饲喂养的细毛羊每只经济效益比天然放牧的至少增收200元。在党员示范户的带领下,牧户发展生态畜牧业,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积极性日渐高涨。
二、亮身份、比贡献,提升服务水平
我们坚持把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期盼的民生问题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我村牧业点分散,牧民群众诉求不能及时得到反映解决的现状,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筹资60多万元,建起了300平方米的村级阵地,设置了党员服务室、文化娱乐室、信访接待室等,阵地功能日趋完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我们大力推行以村干部联片抓点、村两委班子成员联院抓户、党员骨干联户包人;村干部工作接访、随机走访、民意暗访为主要内容的'三访'制度,并建立了'有事找党员'帮扶机制,根据党员特长,组织无职党员设立民意收集岗、民政监督岗、社会治安联络岗、计划生育监督岗、草原生态管护岗和民事纠纷调解岗6个岗位,进一步拓宽了掌握和解决群众诉求的工作平台,方便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形式。活动开展以来,全村党员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80多件,调处矛盾纠纷60多起。针对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结合公开承诺制度的落实,组织开展了'四亮四评'活动,通过党务公开栏、党员服务公示牌等渠道,让党员把身份亮出来,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全村党员主动走访'找'难题、开门纳言'征'难题、分层梳理'定'难题、争先恐后'领'难题、千方百计'破'难题,使党员干部找准了服务群众的着力点,服务群众的责任感明显增强,使30多件影响我村经济发展和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得到解决,使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气象。
三、明思路、调结构,拓宽增收渠道
我们坚持把发挥党员的带头引领作用作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群众收入的关键措施来抓,采取党支部引导、党员干部领办、致富能人带头、群众自愿联合的方式,组建了肃南县绿牧场畜产品专业合作社,并按照'支部+合作社+产业+牧户'的运作模式,把党员致富能人聚在产业链上,让牧民富在产业链上。针对合作社缺技术少资金等情况,村党支部一班人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120余万元,建成占地5600平方米的畜产品交易市场1处,多功能库房1座,高标准屠宰车间1座,冷冻冷藏库房1座,羊舍2座,储毛棚1座,购置冷冻冷藏设备4套,牛羊肉经过加工远销河南、宁夏等地,每公斤平均价格比本地市场高出4元以上。同时,通过内请、外聘等方式适时向合作社派遣科技特派员、法律咨询员、信息服务员等人员开展咨询帮扶服务。今年,我们又与本村在外务工能人联合,以固定资产入股的方式成立了肃南县皇家牧场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智力引、政策扶、资金帮、技术撑等措施,全村90%的牧户依托标准化生产、规模化销售、产业化经营走上了致富路。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开展'把协会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干部培养成协会致富带头人、把协会中带头致富的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的'三培养'活动,注重把有开拓精神、市场经验丰富、'双带'致富能力强的党员推选为专业合作社班子成员,针对牧区群众居住分散的特点,组建了细毛羊生产党员技术服务队,通过分片驻点的形式,积极为群众开展绵羊人工授精、疫病防治、羔羊育肥、机械剪毛、分级整理及上市拍卖等实用技术培训,并投入资金配套机械剪毛棚、剪毛机、分级台、打包机等设备60台(件),努力提高高山细毛羊产品的综合品质,打造出了在县内外享有盛誉的'赛美努'、'九排松'畜产品品牌。近三年,全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1000元多元,年均增幅达15%以上。《>农村增收致富经验交流》
第四篇:农民增收致富计划
某村农民增收致富计划
一、现状
某村289户1383口人970亩耕地。经优化调整我村农
业已初步改变了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小农经济模式,开始形成了农产品、中药材共同发展的农业种植新格局,农民收入也实现了较快增长。
二、增收致富计划
1、大力引导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通过签订合同,让种田能手“租赁承包”大面积土地,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某村北地约100亩地,去年新增种植中药材20亩,效益可观,今年收秋后预计大部分种上中药材,亩均比种植传统农作物多收入300元。
2、加快畜牧养殖业发展,某村现有养猪场一家,庭院养猪两户。大力发展养殖业,在技术,信息等发面提供支持。
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增加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收入。
4、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扩大农民到外就业,是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1)与周围企业联系,提供就业信息,介绍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到企业就业,是拓宽农民增收重要渠道;
(2)推进服务业发展。如:整治村东鱼塘垂钓餐饮服务,可增加村民就业。在挖掘当地资源潜力上多下功夫,如:“农 家乐”,农民就能增加收入。
5、认真抓好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整体 素质,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 者素声寿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组织村干部认真学习科技知识、市场知识和法律知识,提高农民的基本素质;
二是大力实施农民培训,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加强专业技术培训,让更多的农民掌握一种或多种实用技术,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再序转移。要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升劳动力市场竞争力。
小冀镇某村村委会
2011年8月
第五篇:怒江州扶贫增收致富
作业:
怒江州扶贫增收致富
(**县文体广电旅游和外事侨务局)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针对怒江州“五位一体”的实际,大力发展怒江州特色产业,为广大群众创造一个稳定可靠的增收来源,使群众脱贫致富,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怒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行之路。
**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由于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特殊县情,导致起步晚、底子薄,脱贫致富难,整体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
一、生存环境恶劣、生产方式落后。**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95%以上国土面积为山区,地质结构脆弱,自然气候条件恶劣,各种自然灾害频繁;由于受土地的制约,耕地面积少,全县耕地面积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占80%,粮食生产不能自给,粗放的耕种模式,致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二、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贫困呈区域性贫困、条件性贫困、民族性贫困和素质性贫困,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贫困面和贫困程度属全省前茅,整体发展水平滞后,扶贫攻坚任务艰巨。
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全县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公共基础设施严重滞后,1
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足,人民群众无法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
四、生态保护任务重,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县有55.6%的国土面积被纳入自然保护区,而境内拥有的水能、矿产、旅游、生物和民族文化等五大资源,极具开发潜力,但丰富的资源特别是矿产和水能资源大部分处在自然保护区及“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内,受国家政策的制约,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资源优势一直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缺乏核心增长极,缺乏支撑的特色产业,自我造血能力不足,依靠国家扶持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
基于**县的特殊性,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作为从事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事业的部门,应该努力争取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发展生态旅游业: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三江明珠”—国内知名生态旅游品牌,努力把**打造成中国最具魅力的特色生态旅游县之一,使**成为大香格里拉旅游区的生态公园。以旅游业带动为主,打造“一区四片”,一区:独龙江生态旅游区;四片:丙中洛景片、迪麻洛景片、野牛谷景片、骡马道景片,大力开发文化旅游。
二是开发重点景区和线路。以县城为中心,构建五大特色旅游组团。以交通通道为纽带,以独龙江、丙中洛核心区为依托,着力打造独龙江、丙中洛、迪麻洛、野牛谷、骡马道五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迪庆、丽江等旅游热线的链接和旅游区域合作,开展联合营销,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构建
跨区域旅游协作网。
三是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加强五大旅游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结,形成片区大容量、高安全、快速度、无障碍核心旅游环线。加快改善旅游组团内交通条件,建设一批组团内便捷旅游环线。积极推进五条精品旅游线路交通、游路建设,形成以公路为主体的快速旅游通道,加强道路的旅游标识系统建设,规划一批汽车营地。
四是提升城镇旅游服务功能。加强独龙江乡、丙中洛镇、捧当乡、茨开镇、普拉底乡旅游接待和服务功能建设,把独龙江乡、丙中洛镇建设成为**片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对外形象窗口。完善和提升利城镇旅游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特色民俗“农家乐”,支持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小旅游企业发展,繁荣旅游市场。
五是旅游产品多元化开发。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实施特色民族村和独龙族、怒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工程,形成一批民族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旅游村和片区间的旅游网络。进一步开发根雕、奇石、酒、民族服饰、手工制品等旅游产品,大力支持休闲度假养生、农业生态及会展等旅游项目,形成有效带动群众就业和增收的支柱产业。
扶贫增收致富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各行业和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实现扶贫对象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2013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