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我国的纺织服装行业形势将会如何?我们一一分析而来
2012年的纺织服装行业形势将会如何?我们一一分析而来
……千度神探整理于2012-02-1
5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纺织工业经济运行经历了诸多挑战。受到国际需求低迷、国内原料价格波动、货币政策紧缩、人民币升值、要素及用工成本上升等多重矛盾制约,目前增长形势比较艰难。2012年将会如何?
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纺织工业经济运行经历了诸多挑战。受到国际需求低迷、国内原料价格波动、货币政策紧缩、人民币升值、要素及用工成本上升等多重矛盾制约,目前增长形势比较艰难。2012年将会如何?国内外环境将有什么变化?出口和内销形势如何判断?原料市场行情怎么变化?纺织投资有何趋势?纺织行业有何新的增长点?不断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着力点如何选择?纺织企业该如何应对?等等。如此多的问题需要探讨,则为新年度的中纺圆桌论坛开启了富有挑战性的思维空间。
1、经济形势多变的大环境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从整体上来看,纺织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继续推进,用行择量,全面各项指标增长基本正常,运行的态势总体平稳。但是,行业运行面临国内风险较上年明显增多,原料价格大起大落,融资环境紧缩,国内要素和用工成本提高,外需增长低迷等一系列的因素加大了运行的压力。
●总体盈利利润增速回落较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1-11月全国1万6千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9526亿元,同比增长27.5%,化学纤维产量3074万吨,增长14.9%,纱产量2632万吨,增长12.5%,布产量568亿米,增长13.3,服装229亿件,增长8.5%,行业的生产情况基本正常,但是受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用电紧张,工资成本上升,外需不足等因素影响,生产增速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中下游产品增长减速更加明显。与一季度数目的比较,1-11月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增速下降4.1个百分点,化纤产量增速下降3.1个百分点,纱产量增速下降0.1个百分点,布产量下降6.2个百分点,服装产量下降6.1个百分点。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全国82个重点纺织产业集群调查数据,1-10月份集群地区规模以下企业产值同步增长为0.3%,增速较一季度下降9.1个百分点。
根据海关数据,2011年1-11月,全国纺织类服装出口2318亿美元,同比增长2.1%,增速较4月底降低6个百分点,行业出口额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产品价格的提升。据测算,受产品出口结构优化,以及生产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2011年1-11月纺织价格整体提高20.4%,对出口总额增长的拉动达到了98%。剔除价格因素之外,1-11月纺织服装出口数量同比净增长0.5%,其中服装出口数量净增加0.1%,部分出口订单向周边低成本国家转移,国际市场终端需求情况并不乐观。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全国县以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9%,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内销产值达到40101亿元,同比增长30.3%,比同期出口增速高出14.5个百分点。内销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达到82.9%,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但受物价上涨因素影响,2011年内需增长,1-11月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4.4个百分点,较2011年1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内销产值增速较一季度下降3.3个百分点。
2011年1-11月纺织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投资总额6101亿元,同比增长34.7%,增速比1-3月下降1.3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增长1.8%,投资新开工项目减速,企业融资环境紧张,以及资金不足,同时也反映出企业市场信心和投资意愿下降。新增投资区域分布方面,中西部地区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占比进一步提高,1-11月中西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增长55.7%和51.8%,明显高于东部地区23%的增速。中西部新增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30.6%和8.1%,较上年同期提高4.1和0.9个百分点,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步伐继续加快。显示行业的投资增速趋缓,区域布局继续优化。
尽管2011年纺织服装运行面临众多压力,但是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继续推进,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同比提高21.1%,行业生产效率稳步提升,三项费用的比例为5.6%,较上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银根紧缩造成企业利息支出大幅增长,但财务费用占三项比例与上一年基本持平,表明管理水平继续改善,企业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基本良好。
行业总体盈利,但利润的增速回落比较快。运行质量提高,内需扩大带来纺织行业盈利,实现持续盈利。2011年1-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2155亿元,同比增长29%,销售利润率为5%,与上年同期持平。但由于原料价格大幅波动,生产及农资的成本增加,行业利润增长持续减缩,1-11月增速较一季度下降24.6个百分点,10月当月利润紧缩仅有71.8%,较年初下降40个百分点。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重点产业集群调查数据1-11月,小规模企业利润增长11.4%,增速低于规模以上企业净40%,出口加工型小企业效益下滑更加突出,9个出口比重大于20%的服装产业集群当中,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仅为4.7%。
●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指出,2012年纺织行业面对的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从大环境来看,行业发展形势会趋紧一些,特别上半年形势可能比较严峻。一方面欧债危机持续,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将对消费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作为国际市场消费主体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预计国际市场需求仍将疲软。出口企业面临着需求不足,竞争压力和贸易摩擦将会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居民消费增长难度在加大,国际投资需求有所放缓,预计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在原料价格波动,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涨,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尚未达到实质性改善的情况下,纺织作为竞争型行业,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
他说:“尽管如此,纺织服装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基本属性,也决定了国内外市场需求并不会出现大幅度的萎缩,特别是我国内需市场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仍将保持不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各种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政策措施也将继续落实。随着通货膨胀压力逐步达到缓解,纺织服装国内需求仍有条件稳步扩大,继续成为纺织行业发展首要支持。同时,也应该看到国际市场竞争虽然更激烈,但我国纺织行业所具备成熟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形成了集成竞争优势,质量和市场份额方面仍然具有较为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
王天凯认为,趋紧外部环境形成了市场倒逼机制,带来新一轮洗牌促进行业升级和调整。因此,预计2012年我国纺织行业的产销,效益仍将继续有所增长,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运行指标,有望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是增速将较上年有所减缓。其中由于经济下行情况,终端市场对消费品提价承受空间可能会更少,预计行业出口和效益增速下降的幅度将会比较明显,规模以下中小企业,特别是加工型的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将会比较突出,根据以上对纺织行业经济形势总体判断,2012年全行业上下应当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精神,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按照中央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强自主协调发展的工作要求,对新一年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各种困难问题,利用充分客观和清醒的认识,在进一步增强对行业发展信心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来积极的应对。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在宏观层面上给大家分析了当前我们处于的状态。潘建成指出:“刚刚发布的第四季度企业景气调查的结果,大家可以看到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双双回落,怎么样理解双双回落。我认为这么几点:首先,指数在回落,但是我们往往很多人都关注经济增长相对数,但是没有注意到绝对数。其次,企业家的信心是绿色的,反映了当前社会上企业家的信心下滑得比较厉害。当整个经济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往往信心下滑有放大的作用。担心经济增长为了什么,非常重要一点是为了就业。而如今并未出现大量的失业,农民工返乡。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意味着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增长。现在经济增速的回落正好是向潜在增长率的一种回归,是一种理性回归,是宏观调控的结果。”
潘建成还谈到,非常高度景气的IT行业,连续三个季度景气度高达65%。说明了国家主观
上政策上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生的作用。第二说明客观上国内企业在困难的时候,也主动进行创新,突破,结构升级,结构升级当中很重要的是怎么样通过信息化来完善企业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对信息,IT产业产生巨大需求。
他还谈到,批发零售贸易业,社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景气度相对比较平稳,比较高,明显高于工业。说明这些行业其实跟消费密切相关,消费是平稳增长的,甚至正在逐渐酝酿一种突破,这也是纺织服装行业,在面临外需下滑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一个还相对良好的态势的原因。消费是收入函数,收入达到一定层次对消费推动力必然是加大的。
潘建成说到出口时这样认为:“纺织行业对出口是很依赖的,这种依赖要分析国际形势,重点还是看美欧。今天美欧出现不同情况,并不完全一样,美国经济最近在温和回升,可以看到最近消费者信心在上升,失业率在下降。当然,我不能说是可持续的,但至少说明美国经济没有进一步的往下走。这为我们2012年出口提供了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条件,但是问题在于欧洲欧债危机,以及应对欧债危机之后需要采取的一系列紧缩政策,都会产生影响。那么,欧债危机不是短期能解决的,这是一个问题。”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张燕生谈到欧债危机对纺织服装的影响时这样说:“经济是有内在率的,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如果在内部政治较量方面能够很快的达成一致,然后使欧洲目前的困境能够触底,这样欧洲债券债就不会脱离控制。因为欧洲经济毕竟是世界最富裕经济,欧洲人完全有能力救自己,欧洲人如果在政治上,27个国家能够实现一致的话,加上国际救助,加上同舟共济,实际上这场危机就不会像人们想的那么恶化。但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对世界,对欧洲就是一场灾难。
对于纺织服装企业来讲,张燕生认为目前由于欧洲债务危机,全球投资者信心目前还存在问题,因此欧元在贬值。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微认为:“经过30年高速增长之后,我们当前经济运行下降有我们经济周期调整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影响,更重要是经过30年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还会不会以以往高速增长态势来发展。实际上,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按照1990年国际美元口径计算,在人均GDP达到8千,1万美金阶段上,各国经济增长速度都会发生应有变化,像日本、韩国、德国、美国都有这样的变化,要有高速增长转入较高速增长,再到中等速度增长。中国恰恰处在这么一个转变阶段上,当前经济运行回调和速度发生变化,可能也恰恰说明我们也正处在这样一个阶段上。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在未来增长中,把我们潜在的增长率比较好的发挥出来,同时让我们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企业自身的救赎
既然大环境不够给力,2012注定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年份,那么企业们只有奋力前行,不畏风暴,依靠自身的努力实现自我救赎了,正所谓“天助自助者”。
●危与机的辩证法
“刚刚过去的2011年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系统性风险和市场风险较2010年明显加大,在市场多重因素作用下,国内纺织行业迎来了自2008年以来最困难的一年。”中国中纺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赵博雅日前在中纺圆桌论坛上的一席话很好地概括了2011年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整体处境。
以棉纺企业为例来看,2011年受棉花行情基数下滑,以及国外市场缩水订单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棉纺织企业举步维艰,产品出现滞销,成品库存量大幅上升,加之紧缩货币政策使得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导致众多棉纺织企业资金周转,生产经营都异常困难,只能通过限产,或者停产来缓解压力。
但这也许还不是最坏的,已经到来的2012年,我们所面临国际国内形势更加复杂。联合国最新预测数据显示,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下滑2.6%,远低于其之前4.6%的预测值。而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在这种大环境下自然无法独善其身———2012年纺织行业面对的环境仍然十分复杂,从大环境来看,行业发展形势会趋紧一些,特别上半年形势可能比较严峻。另外,预计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在原料价格波动,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涨,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尚未达到实质性改善的情况下,纺织作为竞争型行业,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但是,在市场阶段性的走势之间,仍蕴藏着一些技术,需要我们敏锐,动态地予以捕捉和掌控。因为“危”与“机”从来就是形影不离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哲学辩证法告诉我们的道理。
再看欧债危机,现在问题比较突出的不是美国而是欧盟,因为欧债危机不断蔓延,过去是边边角角的国家,现在有一些主流欧洲国家债务危机有扩散。现在我们关心的是,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来说,欧盟是一个主要市场,在欧债危机不断蔓延情况下,我们今年对欧洲出口可能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这是很多行业内的人关心的。
对于这个问题,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张燕生研究员也认为,2012年欧美经济确实仍然会不好。他分析说,一个是缺少需求,另外一个是缺少信心,第三个是缺少办法。“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也包括一些重要官员,都表现出一种担心,担心欧美的经济会不会陷入日本式的,一个比较长的经济停滞;另外一个方面非常担心中国和新兴市场会不会减速;也就是说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引擎在哪里?这是目前比较担心的。特别是欧债危机对纺织服装企业的影响是,全球投资者信心目前还存在问题,因此欧元在贬值。”
不过,看似绝境的表面,仍然有机会。“欧洲主要经济像德国这些国家的经济,应当讲目前经济态势还是比较稳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纺织服装行业作为国内有竞争力的行业,2012年即使是困境,在欧洲仍然有机会。尤其对优秀的企业来而言,今年仍然有比较大的商机。”张燕生很肯定地说。
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的分析则更显出乐观情绪。在他看来,当前社会上企业家的信心下滑得比较厉害。回到3年前会发现,其实当整个经济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往往信心下滑有放大的作用。也就是说,企业本身并没有那么糟糕,但是因为大家的担心比较多,所以信心下滑得就厉害了。
所以他说:“在这个时候,需要历史地来看问题。现在相对数是在往下走,但是绝对量在往上走。相比较于10年前,基数已经大大不同,当中国人均GDP接近5千美元的时候,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这个增速其实不是低,而是很高了。”
●创造企业自己的兴奋点
“没有哪一次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这是恩格斯的一句名言,被三阳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建民拿来引用,以阐释作为一个企业经营人的在恶劣的外部大环境下自我的豁达和信心。
不仅如此,他还建议其他企业在2012年市场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最好能把握这样几点。首先是坚守企业自身的定位,“不论是高端定位,中端定位,还是低端定位,都要坚守,不要随随便便改动。”因为“现在环境太复杂,在很多宏观政策还没有落地的不明朗情况下改变自己战略,有可能夭折。”所以,在徐建民看来,坚守政策能使企业走在小路上,也会进入一种大道,如果这个时候随便改变战略,有可能顺着大路走就会走到一个死胡同,因此坚守战略非常重要。第二点是要维持好有价值客户,因为“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客户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但客户有大有小,质量有高有低,所以一定要维护好质量好的客户。他还风趣地用一个歌曲的名字调侃道,这叫《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应该把特殊关怀给咱们比较大的客户,在这个时期才能够过去。”第三是要制造兴奋点,“做企业如果把困难都放大,那企业是没有活路的,所以自己还得要从中找乐,就是要制造兴奋点。”至于兴奋点怎么制造?徐建民的观点是,宏观东西是改变不了,因为作为企业来讲,大门以外你说了不算,只能适应,大门里面你说了算,那就去改变,用改变去适应市场。具体来说,所谓的兴奋点制造,不外乎从技术创新等方面入手,以及做一些策略调整和运行机制调整。其实,也就是练内功。
说到技术创新,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的是欧瑞康纺织集团,其总裁Mr.Babacan说,纺织品是很基础的一个物质,但它的使用却是非常多样和广泛的。所以,新的技术和创新可以帮助企业减少生产成本和创造纺织品新的特征、特点,以及优化企业的商业流程。在这种理念下,欧瑞康纺织集团尽全力采用新的创新、新的解决方案、新的材料来降低成本,并更加高效地来提供更多的纺织纤维材料,这无疑使得欧瑞康纺织集团的市场更加广阔。据了解,他们现在很多智能纺织品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服装领域。
“创新可以说是纺织行业的圣杯,通过创新我们可以在全球范围之内建立起更加广阔市场开拓更加广阔的领域。”Mr.Babacan的一句话应该适用于所有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
同样,因为有自己创造的兴奋点,而安然渡过各种“急流险滩”的还有江苏东渡纺织集团董事长徐卫民说,公司国内外总销售已经超过50个亿,总量提升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去年由于各方面不确定因素影响,一度时期对整个企业发展我也忧心忡忡,尤其是当政策不够稳定的时候,我那个时候就是在走钢丝,我不知道下面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情况,材料价格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上政策的不确定性,企业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很迷茫。”但这都过去了,2011年江苏东渡纺织集团有惊无险地度过了。因为,“在不同时期,我们采取了各种对应措施。”其实,很多企业对2012年的复杂情况都已经洞悉,并正在积极准备应对中,虽然很多企业家也说心里不是很有底,担心订单,担心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能否吃得消,特别是广大的中小企业,也许日子会更难过。但与其忧虑还未到来的,不如做好眼前的,“好的机会抓住他,不好的机会和逆境,从中来挖掘一些兴奋点。”这句话应该让所有行业内的人共勉。
第二篇:纺织服装:中印纺织服装行业比较分析
纺织服装:中印纺织服装行业比较分析
我们认为,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少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行业之一,未来十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世界霸主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在此前提下,人民币升值、反倾销、出口退税率下调、劳动力成本提高等不利因素反而有利于促进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结构升级,完成由低附加值产品重复建设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结构的进化。通过与对中国纺织服装业最有威胁的印度纺织服装行业比较研究,我们认为,中国与印度处于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印度正处于规模发展的初期,资源、环境因素与中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中国已经完成了产业的规模化建设,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我国是世界上纺织原料最丰富的国家,但却是纺织原材料成本最高的国家,从这一悖论中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目前遇到的恶劣的外部环境是产业内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纺织服装行业结构调整将成为中国少数几个通过市场竞争完成的产品结构升级的行业之一。印度纺织服装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纺织原料产出远小于中国,因此将会比中国更快地遇到资源瓶颈。在行业结构调整期间受益的企业无疑是那些具有世界竞争力、技术领先、规模优势、品牌知名度的大型纺织服装公司。我们重点推荐具有色织布垄断优势、技术优势的鲁泰和具有服装品牌优势、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的雅戈尔。纺织服装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目前受设限、反倾销、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以及东南沿海劳动力价格提高等因素的影响,行业竞争力有所下滑,部分欧美订单转移到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及南亚国家,侵蚀了我国原有的部分市场份额。作为世界纺织服装制造中心,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真正的威胁并非来源于人民币升值和反倾销所带来的利润率下滑,而是被竞争对手取代的可能性。印度以其充足的劳动力和原料资源,被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是2005年后中国主要的竞争对手。因此我们将中印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对比,以找到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方向。与中国一样,印度纺织业的产值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7%的份额,纺织服装行业是其国内重点扶持的行业之一,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纺织服装出口金额占出口总
值比重由25%下降到15%。尽管两国比重都有所下降,但纺织服装的出口仍然占据较大份额。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国民经济,还是在对外贸易方面,中国和印度的纺织服装业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两个人口大国,都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而纺织服装行业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能够缓解这方面的压力。纺织服装行业也都属于两国的传统行业,两国都具有资源方面的优势,因此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上,印度都被认为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最有力的竞争对手。纺织原料比较在纺织原料中,中国比印度具有明显的优势。印度黄麻和天然蚕丝产量居世界第一。而中国在棉花、化纤、蚕丝、苎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其中化纤、蚕丝、苎麻产量超过全球总产量的半数以上,亚麻居世界产量第二,也明显优于印度。棉花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2006年的棉花产量高达672.91万吨。但由于中国纺织业规模较大,对棉花需求远远超出棉花产量,2002年供需基本相当,2003年开始进口棉花,2006年,中国棉花市场对外依存度达35%。因此国内市场棉花价格高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印度是继中国和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产棉国,目前印度棉花产量不到中国产量的一半,但由于印度棉纺行业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印度自产的棉花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国内市场棉花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从对2007年国际棉花市场预测来看,全球2007年棉花产量略低于消费量,基本能够满足需求,棉花价格可能会稳中有升。而印度产量将有所增加,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会出口一部分棉花,因此印度国内棉花价格仍然会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而我国的棉花消费量预计有所增加,预计今年棉花缺口达400万吨。而配额只有89万吨,其余进口棉花将缴纳进口增值税,以保护国内棉农的利益。因此预计国内棉花价格将略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由此看来,中国棉花产量虽然较印度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国内需求旺盛导致进口依存度达35%,且棉花产量不稳定导致的价格波动对棉纺企业不利;相反印度虽然产量相对不大,但国内需求量小,棉花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对于具有棉花资源的棉纺企业来说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化纤中国化纤产业的生产设备、工艺水平比印度先进,在POY、DTY、FDY领域与印度相比有着相当强的实力,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都较好,特别是聚合工艺已经相当成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从2002年以来,中国的化纤工业始终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发展势头。2002年1月,中国合纤产量已达68万吨,而到2006年5月,达到155万吨,增长了127.65%。印度虽然是第五大合成纤维生产国,但其化纤工业发展远不如中国,2002年1月仅有6万吨的产量,到2006年5月达到8.7万吨,增长44%。且从近几年的产量情况来看,产出并不稳定,波动性较大。其它纺织原料此外,中国还有一些特有和稀有的天然纺织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蚕丝生产国,蚕丝产量占世界的70%以上。中国是亚麻主要生产国,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二位。苎麻纤维虽然仅占我国纤维总量的1%,但却占到世界苎麻纤维产量的99%。除棉花和合纤外,印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麻生产地、第二大生丝生产国,而其天然蚕丝产量居世界第一,原材料供应也较为充足。产成本比较从纺纱成本比较来看,中国的纺纱成本虽然低于平均水平,但仅低于意大利、美国、越南,却高于巴西、韩国、印度,印度是纺纱成本最低的国家,比我国成本低11%。从结构上看,我国纺纱成本高在原材料成本和水费上,尤其是原材料成本高出印度34.4%,比平均水平也高出21%,这是使我国纺纱成本居高不下的最重要的原因。如果我国纺纱的原材料成本降到第二大的意大利的1.42水平,则总消耗就能降到2.5美元,仅次于印度。由此看来,较高的原材料成本表明由于单纯规模扩张带来的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纺织行业最主要的瓶颈。最高的水费同样表明我国纺织行业存在的过度消耗,而我国“十一五”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促使纺织行业清洁生产、降低水资源耗用及环境污染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规范。我们认为,尽管我国是纺织原料最大生产国,但由于规模扩张过快仍然导致资源紧缺,而趋紧的外部环境有利于纺织行业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的转变。出口竞争力比较从纺织服装出口总值来看,中国远远超过印度。在2000年到2006年期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金额由480亿美元增长到1198亿美元,增长幅度达到149%。在此期间印度纺织服装出口金额由98亿美元增长到160亿美元,增长幅度为63%。出口能力从增长率来看中国也远高于印度,近四年来,中国纺织服装年出口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而印度只有10%左右。但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一个趋势,在2006年以后由于反倾销和欧美设限,导致部分订单流向
印度,致使印度出口增长幅度在2006年达到18%,已经很接近中国。尤其是印度基数较低,因此预计在未来几年其增速将超过中国。我们可以做个情景分析,按2006年中国出口金额1198.6亿美元,印度出口金额160.4亿美元计算,如果中国出口额年增长率分别为5%、10%、15%,而印度出口金额增长率在20%、25%、30%,则按最悲观的情景计算,印度纺织服装出口额超过中国也要10年的时间。出口结构从出口结构来看,中国主要出口国家是日本、美国和欧盟,印度主要出口国家是欧盟和美国。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各占纺织服装总出口金额的14%,而印度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占比则达到25%和27%,二者之和已经超过总出口额的一半以上,可见,印度对欧盟和美国的依赖性更强。此外,对纺织服装需求较大的日本市场,中国则具有绝对的优势。从两国主要出口国家占比发展情况来看,中国对日本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欧盟和美国则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开始由于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对欧美出口猛增形成了对日、欧、美三个主要国家的出口结构。而印度从上世纪末到2005年期间对欧盟的出口比重略有下降,在2006年才有所回升。尽管印度对欧美出口额所占比较较大,但从出口金额上相比,仍远低于中国对欧美的出口。中国对欧盟出口额为163亿美元,印度为44亿美元。中国对美国出口额为165亿美元,印度为47亿美元。因此在印度最重要的欧盟和美国市场,中国市场份额比印度高出近3倍。从2000年到2006年期间,印度纺织品出口额由46.6亿美元增长到68.4亿美元,增长幅度为61%,服装出口额由45亿美元增长到110亿美元,增长幅度为94%。在纺织品增长的26亿美元中,美国和欧盟纺织品增长仅为
4.66亿,占18%。而在服装增长的53亿美元中,有40亿美元是对欧盟和美国的增长,占75%。可见,印度在近6年的增长中,服装增长幅度更大,且主要是由于欧美对服装需求的拉动,而纺织品增长则主要对欧美之外的国家。在2000至2006年期间,中国纺织品出口由136亿增加到374亿美元,增长率为174%,服装出口由357亿增加到1007亿美元,增长幅度为182%。其中服装增加的649亿美元中有228亿是对欧盟和美国的增加,占35%,日本服装出口增加很少。而纺织品增加的237亿美元中,对欧盟增加189亿,美国44亿,日本40亿,这三个国家之和占到总增加额的8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服装还是纺织品中国在出口金额和增长率两方面都远远超出印度。相对来说,印度的服装竞争力要强于纺织品。中国纺织品在欧盟还是具有相当大的竞争力的。行业地位及发展方向比较印度纺织部长JN Singh11月16日称,印度政府提出两项扶持纺织工业的重大计划,吸引纺织行业的私企经营者。政府对进入综合纺织园计划的织布、加工和服装企业提供40%的扶持。2005年印度政府对纺织业的投资大约1500亿卢比,今年的目标是将投资提高一倍。我国纺织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则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重点在于加快技术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加大原料结构调整,实现原料的多元化;加快重点行业调整,推进结构优化;提高纺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优化行业区域布局。2004年11月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发布,提出了以下科技进步目标:到2010年我国将重点突破28项关键技术及10项新型成套关键装备,大大提高纺织行业的科技水平,到2020年实现产业升级,建成现代化纺织强国。中印两国政府对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对产业未来发展也都进行扶持和规划,从两国纺织业政策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最大的区别在于:印度政府对纺织业的态度是扶持以促进其发展;中国政府对纺织业的态度是调整以优化结构。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其优势在于劳动力廉价,原料多样化,有传统设计技术,庞大的国内市场。但其投资不足而且分散,原料加工成本较高,设备更新跟不上,且一直以来企业规模偏小。可以认为,中国和印度纺织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印度处于规模增长的初级阶段,如果其纺织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将比中国更快地面临资源瓶颈。行业内重点跟踪公司推介我们的观点是:中国纺织业已经完成初级的规模化发展,在近十年内不会遇到威胁的前提下,外部环境的恶化有助于纺织服装行业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市场竞争进行的行业内整合,使纺织服装行业更健康地发展。在这期间,没有竞争力和规模优势的企业将被淘汰,有竞争力的企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看好纺织领域内具有全球竞争优势、规模优势和技术领先的公司,看好服装领域内具有品牌优势和良好的营销渠道的公司。鲁泰A:色织布龙头企业,主业专一,多年的色织布经营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2008年新建色织布项目达产后,其产能达到1.23亿米,居世界首位;其色织布全球市场份额居世界第一,目前已达到15%,具有稳定的客户渠道;色织布技术始终居国际先进水平,注重技术创新,不断进行新产品及新工艺研发。维持推荐评级。雅戈尔(9.84,-0.11,-1.11%):服装主业中以专卖店为主的营销网络的建设使公司始终把握市场环境,这保证其男装品牌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房地产及股权投资的地域性保证其战略多样化的成功,这反过来又为主业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这有助于其在未来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维
持推荐评级。
第三篇:一季度我国纺织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一季度我国纺织行业运行形势分析
一、基本运行情况
(一)生产平稳增长,服装产量下降。2012年1-2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销售产值7297亿元,同比增长13.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6%。纱产量444万吨,同比增长12.5%;布产量90亿米,同比增长15.3%;化纤产量572万吨,同比增长15.3%;服装产量38亿件,同比下降4.9%,其中梭织服装产量同比下降2.4%,针织服装产量同比下降7.5%。
(二)出口略有下降,内销增速减缓。2012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312亿美元,同比下降2.6%,其中纺织品出口下降2.6%,服装出口下降2.5%。1-2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1726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较去年同期低9.4个百分点。
(三)利润有所回落,亏损较快增加。2012年1-2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262亿元,同比增长19.6%;利润总额334亿元,同比下降2.3%。其中棉纺纱加工业利润同比下降5.1%,化纤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52.4%。1-2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亏损企业户数同比增长35.5%,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增长95.9%。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亏损企业户数同比增长91.1%,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增长404.3%。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市场需求减少,影响出口增长。欧债危机持续升级,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作为国际市场消费主体的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信心低迷,这些因素制约了发达经济体对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需求。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对欧盟出口额同比下降12.7%,对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港澳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都同比出现下降。对美日的出口虽有所增长,但增速同比分别回落0.8和6.4个百分点。
(二)内外棉价差较大,影响纺织行业国际竞争力。今年以来,棉价维持在19500元/吨左右,比进口棉价高3000元/吨左右。内外棉价差较大不仅增加了棉纺企业负担,更减小了纺织全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1-2月,因国际棉价走低,进口棉纱单价下降15.1%,进口棉纱数量增长26.2%,而同期出口棉纱数量同比下降19.3%,出口棉制服装数量同比下降16.2%。
(三)融资难、融资贵加大企业负担。有大量中小企业的纺织行业,不仅面临融资难,更面临融资贵的问题。多数纺织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难以得到信贷支持,而得到信贷支持的企业又不得不面对银行上浮利率、采用承兑汇票、难以全额获得贷款、贷款周期过短等问题,企业最终承担的利率普遍较基准利率上浮10%-30%。
三、2012年上半年走势判断
尽管当前问题较为严峻,但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下,纺织行业通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能够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劳动生产效率,行业仍能保持平稳发展。2012年2月,纺织行业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28.3%、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5.9%、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1%,不论量还是质都出现回升势头。预计3月份纺织行业生产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出口有望止跌回升。在国内市场增长和国际市场缓慢复苏的支撑下,预计上半年生产、销售和出口能保持较为平稳的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E05)
第四篇:中国纺织与服装行业SWOT分析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SWOT分析表我国纺织服装制品出口贸易内部环境S-W分析
1.1 S—内部优势分析
(1)制度环境方面: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对纺织产业予以扶植,特别是为推动纺织集群经济发展,各地政府不仅在税收政策和简化办事程序上予以支持,更以民间协调人的身份,积极促动企业间的合作与协调,引导企业共同发展。外贸管理制度方面,目前已由原来的经营权审批制调整为上报备案制,扫清了我国外向型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制度障碍,使得原来只能依赖外贸经营单位出口的相当
部分纺织服装生产企业有了更大的外部发展空间。出口退税方面,从2004年开始,政府开始着手清理退税拖欠工作,目前各地退税清理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大大减轻了外贸出口企业的资金负担,激发了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对中小型纺织服装企业来说,影响尤为明显。
(2)企业网络方面:为推动纺织品集群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投入大量人财物,极力打造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增加配套协调项目。目前已初步形成几个以专业市场为核心,以广大生产加工企业为依托的,集原材料生产、纺织、染整、后处理、成衣成品制造、仓储、货运、展销、零售于一体的纺织品产业集群经济带,其中以长三角、珠三角、闽南地区发展尤为成功。纺织品集群经济的建立,为企业编织经营网络,加强彼此间合作协调能力,进行柔性生产和转包活动提供了较为完备的物质保障。
(3)资金技术方面:在政府和商业银行的努力与协调下,各地纷纷推出对于中小纺织企业的优惠金融安排,对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利率优惠,鼓励其进行技术和生产投资。在技术层面上,通过企业间技术合作、引进外来技术、技术人员专业培训等,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技术水平已有很大的提升,面料生产方面一直以来是我国纺织服装生产的薄弱环节,以前用于出口高档服饰的工艺面料绝大部分只能依赖进口,目前这种情况已有很大改观,多数面料已能够由国内自行提供。
(4)人力资源与劳动力供给方面:我国劳动力资源充沛,同时,我国又是传统的纺织服装生产大国,在长期的发展中培养了相当大部分的经营管理人员,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另外,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交往不断加深,人员的国际化流动加剧,亦有相当多的外国技术、经营管理人员进入我国的纺织服装领域,为我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与管理经验。
1.2 W—内部劣势分析
(1)制度环境方面:自入世以来,我国在政策调整上,虽然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管理体制仍然僵化,国家为促进中小纺织企业发展,给予各种优惠税收政策和金融扶植,但未能及时有效地落实。有些地方政府在职能转变上一时不能适应角色任务的调整,办事效率不高,服务水平低下。法律方面,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从实际执行来看,并没有真正做到对纺织品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产品设计非法抄袭、模仿、商标盗用现象相当普遍。
(2)企业间的相互联系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都是处于一种分散经营,各自为政的状态下发展,企业过分片面看中市场的占有率和企业间竞争,往往忽略合作的可能性。这直接导致资源过度用于“内耗”,产业整体竞争力下降。尽管各地政府为改变现状,极力推行产业集群经济,但远未达到预期效果,有些地区仅仅是把各个企业人为地在地域上予以集中,远未真正发挥集群经济的巨大优势。
(3)资金技术方面:近几年我国各个行业的资金需求很大,对纺织服装企业在资金投入上造成挤压,特别是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正处于技术升级的关键时期,资金需求较以往有更大的要求,目前仍有很大缺口急需填补。技术方面,我国虽然在投入方面较以往有所增加,技术进步也很快,但与美欧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经济增长贡献率是评价一个产业技术水平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纺织产业的贡献率仅为20%,大大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后续发展。
(4)人力资源与劳动力资本方面:我国在劳动力的专门教育方面相对比较匮乏,使得我国的劳动力生产率低,适应性差。另外,纺织服装制品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劳动力成本直接影响行业的整体利润水平,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我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劳动力的供给上,从2004年起,城市生活成本不断上升,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吸引力已大幅下降,这导致原来主要依靠外来务工人员的部分企业面临很大的劳动力缺口压力。
(5)国内竞争环境方面: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根植于广大分散式经营的手工作坊式企业,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客观上造成企业竞争性强、规范性差的特点,无序竞争现象严重,低价竞争仍然是企业的主要竞争方式。据资料显示,2005年1~10月,我国出口美国纺织服装数量同比增长61.70%,而出口总值同比增长仅有49.58%,大大低于数量的增长幅度。我国纺织服装制品出口贸易外部环境O-T分析
2.1 O——外部机会分析
(1)贸易自由化方面。《多种纤维协定》的有效执行和纺织品配额的全面取消,使得我国“长期受配额影响最大的国家”地位有了实质性改变。据WTO预测
中国纺织品和成衣在美市场份额将增加到50%,欧洲29%。事实上,2005年我国出口美国总额为195.76亿美元,同比增长66.09%,占美国进口该类产品892.07亿美元的22%,虽未达到WTO的乐观预测值,但总体已有很大增长。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高达1 146.85亿美元,同比增幅更达到了20.61%,可以预见,贸易自由化的总体态势必将给我国出口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
(2)国际合作方面。①外商直接投资:在劳动力资本负担不断上升的压力下,从20世纪90年代始,国外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到我国投资设厂,如日本富士纺织公司在我国就设有四家合作服装企业,其中三家是从织布开始的一条龙式生产企业,其他还有日清纺、伊藤忠、佐丹奴、意大利马佐度等国际知名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合作投资,加入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国外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客观上推动了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05年1~7月,我国纺织服装制品出口总额为615亿美元,其中外资企业所占份额高达35%,客观上反映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②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较大的劳动力成本压力,加之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再有美欧在经历我国出口高速增长后,对我部分产品重新设限。为避开以上种种不利因素,很多企业转移到生产成本较低、投资环境相对较好的国家,如柬埔寨、越南、土耳其等进行直接投资设厂。2004年7月,商务部和外交部联合制定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为企业在对外投资方面对国别、产业进行方向性的指导,其中鼓励投资纺织服装业的国家数量超过1/3。这预示着我国在这方面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2 T——外部威胁分析
(1)《伊斯坦布尔宣言》。配额虽已取消,但纺织品贸易的自由化之路并不平坦,早在2003年3月,以土耳其、墨西哥、美国为首的纺织行业组织,为阻止我国纺织品出口增长,即提出了《伊斯坦布尔宣言》,要求对我国继续实行配额限制,截止到配额取消,已有52个国家的90多个行业组织签署,尽管该宣言由于违背WTO自由贸易原则未被认可,但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我出口纺织服装制品的态度,必将成为我纺织服装出口的一大障碍。
(2)“特保措施”的滥用。“特保措施”是WTO框架下认可的对于来自国外特定产品的剧烈冲击进行本国市场过渡性保护的一种特别保障措施。其初衷是避免进口国同类产业免于遭受国外产品的威胁性打击,但以美欧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我国2005年出口增加的情况下,未就对其国内造成实质性影响进行合理评估,即启动了“特保”措施,对我国出口纺织服装制品实行单方面限制,进而升级为贸易摩擦,严重影响了我国被“设限”产品的出口。
(3)“反倾销”问题。反倾销措施是WTO规则认可的有效保护本国市场免遭非正常竞争的合法措施,但长期以来,该措施却充当了进口国实施贸易保护的“保护伞”。而纺织服装制品作为我国出口的传统优势产品,由于其相对的敏感性,加之价格低廉,更成为国外“反倾销”调查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目前配额已经取消,国外在无法使用原有限制措施实施贸易保护的情况下,“反倾销”措施的滥用对我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其潜在不利影响将更大。
陈标
090400520
纺织与国际贸易0902
第五篇:2014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盈利分析
2014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盈利分析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预计增速有20%左右,休闲装业务调整充分,预计增速有10%,公司开始代理多个品牌,有望成为服装平台型公司;鲁泰A业绩地雷可能性不大,海外产能转移步伐超预期。
截至2014年5月18号,2014年纺织服装行业预测市盈率为14倍,2014年预测市盈率为12倍,在消费类行业中与医药、餐饮旅游、农林牧渔、商贸零售等相比估值有相对优势。
投资组合:20%海澜之家+20%美邦服饰+20%探路者+20%森马服饰+20%鲁泰A。理由:海澜之家加盟商的盈利能力不错,市场也尚具有一定的开店空间,加盟商开店的积极性很高,公司的模式这两年有望能运行下去,14年收入和利润的高速增长有望保持,股价下行风险不大,上行有空间;美邦服饰14年上半年业绩低于预期,下半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股价处于3年以来的低位,公司的O2O战略清晰,若市场给予其一定的溢价,中长期将有较好的收益;探路者转型为“在线户外旅游服务提供商”,可分享整个户外行业增长的盛宴,市值增长空间大,控股股东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承诺7月前不减持,股价近期调整,是比较安全的区域;森马服饰童装业务是亮点,预计增速有20%左右,休闲装业务调整充分,预计增速有10%,公司开始代理多个品牌,有望成为服装平台型公司;鲁泰A业绩地雷可能性不大,海外产能转移步伐超预期。相关报告《2014-2020年中国休闲装行业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