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总复习教案设计(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3 12:5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三化学总复习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三化学总复习教案设计》。

第一篇:高三化学总复习教案设计

高三化学总复习教案设计

一、依据高考宗旨与学生实际水平,科学的组织总复习

高考的目的是为高校选拔有发展前途的新生,但同时必须考虑有利于促进中学教学,这就是统帅高考命题的主导思想,从近几年化学科高考试卷来看,试卷的整体结构,已趋于标准化、规范化和相对稳定,考查的知识范围、题型结构、知识结构、难易程度和学科能力层次要求都处于国家考试中心颁布的《化学科考试说明》规定的比例。I卷和II卷分工明确,前者以考查基础为主,但也组织了一定能力的考查题目。后者以能力考查为主,但注意了能力和基础知识的结合。依据上述命题的指导思想,《化学科考试说明》的各项要求及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确立高山复习分三轮进行,其各轮次的指导思想与时间分配如下:

第一轮:着重于完善中学阶段的化学知识结构,主要是依据课本这个中心,按其结构章节体系,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小专题复习,重视课本但不局限与课本。在复习中突出“全”“联”“活”三个字,所谓“全”就是复习时要细致准确,知识点要全,“联”就是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分散的要联系到一起,“活”就是通过专题训练使知识运用灵活化,以达到《化学科考试说明》考试目标中识记、理解的能力层次要求。此轮复习的时间约为总复习时间的5/8左右。

第二轮:着重于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通过分块归纳、组题训练,以提高考试目标中较高层次的综合应用,探究创新能力。此轮复习的时间约为总复习时间的1/4左右。

第三轮:着重于针对高考进行适应性训练,同时通过联系搞好自查,进一步从知识、能力、心理作好应试准备,此轮复习的时间约为总复习时间的1/8左右。

二、指导复习中的几点做法

1、第一轮复习方法的选择

第一轮复习是高三总复习的基础阶段,复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两个阶段的复习进行,务必抓紧抓实,是双基砸实。

为了搞好第一轮复习,我们对高三的复习方法不断地进行探索,复习方法不断改进,复习效果也不断提高。以前我们采用的是《单元过关法》,即按课本顺序把知识分为较独立的单元,每个知识单元按(1)讲(2)练(3)测(4)评四步程序进行。为了缩短复习时间,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在高三复习中又采取了(1)编制复习纲要(2)进行基础练习(3)单元测试的程序进行复习,既在单元复习前把提纲和训练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复习纲要对本单元系统复习,理清知识结构,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测试评价诊断学生水平,并设法进一步“补救”,这样逐单元过关,提高了复习效率。上述复习

第二篇:如何进行高三化学总复习1

清华学子谈:如何进行高三化学总复习

近几年来高考化学试题,总的讲覆盖面大,综合性强,单一知识点的测验题较少,单一识记题较少,基本实验内容的题较少。体现了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因此,高三化学总复习阶段必须坚持三到位。即基础知识到位,逻辑思维到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位。通过复习使自己将原来分课时分单元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网络化、规律化。具体复习方法如下:

一、阅读教材,以本为纲: 课本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复习的关键首先要过好课本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课本的阅读。阅读课本时,要全面看课本内容,如,书上例题,有关习题,课本演示实验和有关的分组实验。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复习不是单纯的重复,而是用旧知识的砖瓦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如果一味的看书,不细读、精读,是必引起味同嚼蜡之感。因此,在看书前必须明确章节学习目标。如化学平衡一章,要知道这一章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部分之一,它用动态的观点揭示了可逆反应的基本规律。这一章的重点在于动态和平衡,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在阅读中着重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勒沙特列原理及其应用。同时,必须通过看书对课本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可通过表解形式、图解形式加以归纳。如在阅读摩尔、反应热一章时,可列表如下 有了上述网络和基本概念的有效储存,在遇到问题时,才能迅速将知识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抓好基础、全面复习: 复习中,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上,不要猎奇,不要搞“偏、难、高”的内容。对于大纲不要求的内容,要坚决删掉。如磷酸式盐和碱的反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涉及量的关系的一类离子反应,硝酸盐的分解产物,过氧化纳与某些混和气体反应后,气体体积变化方面的内容,要少花精力。要把注意力放在抓基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关键上。举例来说,高一化学第一章《卤素》,重点应是第一节“氯气”。关于氯气的性质、制法、用途这些都是相互联系的,对 每一块都要逐个分解进行理解。单就制法而言,从反应原理、特点到具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净化干燥、验满、尾气处理各部分都必须注意到。但对后面第四节学习“卤族元素”时,类似的内容就不必这样很深入地讨论,只讨论本族元素的变化规律。总之,我们学习时必须善于抓住基础,理解基础,掌握基础。如果在复习中往高、难两方面延伸,做练习往难题、偏题、怪题等方面发展,就会使自己误入歧途、自找苦吃。

三、适时练习、注意总结: 做题时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之一。但决不是搞题海战术,逢题便做,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因此,在总复习过程中,要根据章节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做适量的练习。目的在于帮助自己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哪些问题已经模糊的。从而为精读打下基础。

四、自我强化,自测自评: 高考是对学生五种基本能力的考核,因此一个章节复习结束了,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验收,自己对自己也要进行验收。特别是综合复习阶段,要进行自我强化。强化的办法是:按照高考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试题,最好是近年来的高考题材和各类摸拟题。像统一考试有人监考一样,在120分钟内答卷,然后,对照标准答案,辨明正误,自我评分。通过自测自评,发现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查阅资料,及时补缺。对典型题目展开思路,寻求规律,总结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类型。制定新的措施。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应试能力,使高考受益。

五、考试认真,重视讲评: 高三复习以“知识升华”为能力,“提高成绩”为目的。一次考试或练习,实际上是一次信息反馈过程。试卷的讲评,是教师根据学生试卷反馈回来的信息,将知识清晰化、脉络化的过程。教师必然要通过错题分析,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总结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结合出现错误的性质,找出发生错误的根源,防止下次重犯。还要归纳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题多解方法中的最佳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和得分率。因此,学生本身要像对待高考一样,认真参加每次考评,专心听取老师对试卷的分析。老师的讲评课听好了,就可开拓思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坚定信心、胜利在望: 信心、意志、毅力是提高复习质量、复习效率、考试成绩的重要前提。因此,每个学生都要把思想意志品质的培养和磨炼贯穿于总复习的全过程。不要认为一两次考评自己的成绩不够理想,就片面地认为自己基础知识不牢固,审题能力差,应变能力弱,甚至认为自己笨,天生不是学化学的料,从而对学好化学失去信心,这大可不必。从化学知识的特征看,知识有些锁碎,难记爱忘。特别是十八、九岁的年龄段,又多偏重理解不爱记忆,要避免这点,可通过适当的综合练习加深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另外,对于化学基础较差、自控能力不强的同学来说,还可和那些学习有计划、有章法、成绩好的同学结成对子,共同制定复习计划,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我坚信,只要每个同学都注重基础,抓住重点,方法得当,坚定信心,努力拼搏,高考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高三化学备课组成员由我和金晓佩、王良之等老师组成。高三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有计划的安排高三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三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一次的测验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分别安排了汪萍琪、朱国英老师的示范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 3 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高三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三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三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一)、教研组工作的计划性

为使教研组工作具有实效性、前瞻性。化学组结合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和省市教研室的教学工作安排,制定了五年为期限的远期工作计划。着力培养和打造名师、名人,以名师为先导带动组内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教研工作。每学年,制定好相对微观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每学期结束,都要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总结计划的完成情况。

(二)、备课组工作的特色性和有效性

随着学校的发展,教研组不断有新教师加入,每周2课时的教研备课活动,既有多样的形式,更有务实的内容。

1、提前一周确定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做到四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备教学反思。具体的备课内容有:①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课时内容;②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手段;③完成所用资料或试卷,提出试题中的精讲题、易错题;④一人发言,其他老师参与,作有益补充,完善“四备”。

2、备课组工作的特色

①长期以来,化学组教师发挥团队优势,备课时畅所欲言,欣赏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了团队教学优势。教师外出参加省市教学比赛,均获得佳绩; ②重视新课程的研究性备课,用新课程教材的高一高二备课组互相备课,借鉴经验。重视新课程教材的二次开发利用,形成符合学生实际的学案,有选择地使用当前市面教辅资料,并进行课后教学反思;

③备课组内的互助交流。在高三年级的教学中,不同备课组的名师,教师都会对高三年级教师的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资料,教学建议,经验教训等。本学期高三化学备课组工作总体计划是:完成化学第三册教学内容,进行高考第一轮复习,本学期计划完成除有机知识外的所有知识点,以迎接08年一月底的厦门市第一次统考。第一轮复习的总体思路是:落实并夯实双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重视后进生的个别辅导,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此具体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1)组织备课组成员认真学习研究有关教材和考纲,了解考试动向,指导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供备课组共用。

(2)每周二上午定为集体备课时间,一方面落实前期的教学进度,另一方面通过集体备课,提高备课效率,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进行有效的教法调整和学法指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实行教学资源共享。

(3)加强组员间的听课,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能力。加强校际间的教研,积极参加市(区)其他学校听课、教研、交流活动。

(4)重视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加以重视,及时化解学生的问题,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

(5)坚持了两周一次的化学限时训练,每次训练有出卷人、审卷人,有答案、有讲评,试题围饶学生的弱点进行强化落实。每复习完一个专题进行一次大考,检测学生的复习效果,并及时进行分析,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篇:高三化学总复习经验小结

高三化学总复习经验小结

高三化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掌握的更为扎实、系统,应用起来更为灵活,解起题来也才能够有根有据,条理清楚。我们在高三化学总复习中重点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首先研究高考信息,把握高考复习方向

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首先要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悟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近年高考化学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虽然高考形式有多种版本(如3+2、3+理综、3+文理综合+1等),但只要根据当年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近3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2.关注新旧教材和新旧大纲的对比变化。与以往教材、大纲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大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2004年化学试题大家认为比2003年简单了一些, 2005年化学试题人们普遍认为比2004年又简单了一些,但从结构、题型上大体相同,体现了高考试题的稳定性。同时在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上每年都是有变化的。在复习过程中切不可模仿上一年的高考题,倒是前几年的高考题中耐考的题型及可变化的题型值得研究。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即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以后的复习中要进一步阅读,不断地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高考试题将超脱课本,但不会超过考纲。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大纲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但是,这些资料的使用必须合理,教师应拥有大量资料、获取各种信息,给予学生的应是简练和有效的,以免错误信息干扰学生复习、浪费时间。

二、抓纲务本,摆正课本与课外资料的关系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的同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必须提醒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教师应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 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教师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编写一些练习题,使复习过程更加完善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化学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

比如对化学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要反复记忆不断深化,同时要把对基本概念的复习变化为习题,否则,学生会对这部分內容感到枯糙无味。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规律性较强的知识,则应在化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化学用语的使用(如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等),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一一过硬

3.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与数学、物理、生物乃至社会发展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不仅在知识上有相互融合和渗透,而且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也有相同、相似或者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这一点不仅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如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化学与新科技、新发现等相互联系的试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复习中可以化学知识为主干,找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交叉点,并以此为基础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扩散,实现从单一学科知识和能力向综合科的综合知识和能力转化,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培养解决化学与社会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练习是化学总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再学习、再认识过程,也是促进知识迁移、训练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练习量必须合理,以保证质量为前提,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和陷入“题海”。通过练习要达到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5.考前两星期一般不发练习和讲义,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但我们认为最后一段时间学生不能光做题或者光看书,化学知识的特点是经常琢磨、经常看会记忆很深刻,经常做题手会快,一旦放三五天就会感到生疏,缺少竞技状态,所以要建议学生每天做半小时的试题,并且告诉学生在做题时应注意哪些方面,切不可盲目。如果选择题平时得分率比较高,那就可以多做判断题、有机题,若选择题每次都有丢分,一定要尽快总结失分之处,同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即再找类似的试题多做几道,找相应的薄弱环节试题加强训练,但不必要每天都面面俱到。

三、多思考,勤总结,不断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开动脑筋,多思善想。

1.精读教材,字斟句酌。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全面性是指对中学(初、高中)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重点性是指集中力量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人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如同分异构体的本质是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向内有组

成元素量的关系相同,向外有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判断等。精确性是指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联系性是指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应用性是指通过复习要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元素周期律、周期表涵盖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进行元素“位——构——性”相互推断,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比较各种性质的强弱,还可以进行变形等。

此外,要重视对化学实验内容的复习(包括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课本后的分组实验),而且尽可能地把操作过程展示给学生,通过这些典型实验,深入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反应原理、装

置原理、操作原理)、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的处理等,切实提高实验能力。2.学会反思,提高能力。能力的培养是化学总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它通常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值得注意的是,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就能办得到的,要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有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要常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教师要多学会反思

自己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获得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要善于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做完练习题简单地对对答案就万事大吉了,尤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进一步思考: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等,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严密性、敏捷性、深刻性、创造性和广阔性)。长期坚持,就能化平凡为神奇;能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地解决化学

问题;能驾御化学问题的全貌,抓联系、作比较、会归纳、能延伸;能另辟蹊径、不拘一格地解决实际问题。

四、保持良好心态,培养整体素质

健康向上、勇于进取、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是搞好复习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考成功的关键。而积极的心态有赖于平时的不断调整和锤炼。

1.正确对待考试。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考试是频繁的。要正确指导学生对待考试。成绩较好的学生,由于受高考一试定终身的负面影响,许多同学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考试本身所起的作用,从而每次考试都计较考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考试。这种观念必须予以改变,换一种方式思考,使学生真正明白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是练兵的绝好机会,都能够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后续复习中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高考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所以既不能因一时失误或遇到困难而气馁,也不能因成绩进步而沾沾自喜。对考分低的学生应更加关心,多加以指导,他们是提高平均分的最有效的力量。高分不是自己教出来的,平均分是自己教学效果的很好说明。

2.教师创设良好的复习心理环境和教学环境。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大多数高三学生来说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升学压力和竞争压力了,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带来消极影响,这对复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教师上课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复习的热情,课堂上要使得学生围绕着教师,教师是学生复习的领路人,要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自己的基础和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复习;教师要愉快地接纳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明确目标,变压力为动力,创造良好的教学合作气氛。

总之,化学总复习要为高考做好知识准备和精神准备,要有目标、有计划、讲究方法、注重落实,千方百计地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益。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复习方法,正确处理好课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练习题、模拟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想方设法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训练学生对知识再加工的能力。认真分析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摸清高考试题涉及的考点、知识点、热点及变化趋势,突出高考题的示范作用,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第四篇:《总复习》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2.在组织总复习时,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合理的评价。

〖教材分析

本节总复习课是把散落的知识点串“线”连“片”,形成一个网络清晰的整体知识结构。让学生想一想“本学期学到了什么知识,获得了什么学习方法,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哪些内容最有趣,哪些内容最有用,哪些内容还感到困难”,然后把收获写在书后面的“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这一页上,把问题写在书后面的“问题银行”这一页上,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整理本册知识。

复习课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首先给学生“说的自由”,让学生说说本学期学到了哪些知识,学得最好的是什么,使每个学生都能大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2.复习乘除法知识,掌握计算方法,形成技能。

这一环节许多练习题都是学生自编自答的,在练习内容上自由,同时,学生在练习的方式上也自由,可以单独练习,可以同桌练习,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通过游戏、对抗赛等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综合练习。

3.圣诞数学园。

首先把班级中学生出现的计算错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纠正,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大树治病,然后让学生通过计算将6个算式组成一个首尾相联的题链;最后让学生通过猜一猜、填一填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乘、除法算式中各个数之间的关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师资队伍强大、办学条件优秀的现代化城镇小学,本班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本市,家长对孩子的各方面教育都很重视。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都以“成功从这里开始”为理念,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主动学习的愿望也随之增强了,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课堂实录

(一)整理本册知识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堂特殊的数学课,我们不学新知识,而是把整本书上的知识来理一理、练一练,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进行的总复习。(板书课题:总复习)想一想,本学期我们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生1:我会口算乘法和除法。

生2:我会用竖式做乘法和除法。

(师板书:乘法和除法)

生3:我学会了观察物体。

(师板书:观察物体)

生4:我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和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师板书:千克、克、吨;年、月、日)

生5:我还会计算图形的周长。

师:哪些图形的周长?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生:我还学会了可能性。(师板书:可能性)

师:下面请你们把本学期的收获写在书后面的“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这一页上,把问题写在书后面的“问题银行”这一页上,然后与同伴进行交流。

师:口算乘除法和用竖式做乘除法,这些知识都属于计算,这节课,我们来复习计算的知识,对于这些内容,你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哪方面学得还不够好?

生1:我计算速度不够快。

生2:我计算速度很快,但很粗心,经常算错……

师: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能有所进步,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哪方面你们学得特别好?

生1:我计算特别快。

生2:我算得很准确。

(二)复习知识,形成技能

师:请同学们把卡片拿出来(卡片上是0~9这几个一位数),我们可以用什么形式进行口算两位数乘除一位数的活动呢?

生1:以同桌为单位进行。

生2:以小组对抗赛进行。

师:现在请同学们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两位数分别去乘除每个一位数。

生:好。

师:你们算得这么开心,我也忍不住想参加你们的活动,好吗?

生:好。

师:下面请同学们写4道你最喜欢的乘除法算式,比较得数的大小。

生:420÷3,210÷3,102×7,150×6,……

师:请同桌当小老师帮你检查做得对不对。

(三)圣诞数学园

(出示圣诞老人的卡通像,同时放录音)圣诞节快乐,孩子们!欢迎你们参加游园活动,数学乐园一共有3个活动区,分别是“我是森林医生”“趣味接龙”“当个智慧家”。你想参加哪项活动?

活动方式:按所选题目将学生分为3组,自己寻找学习场所进行练习,每个活动区内的项目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集体完成。

1.我是森林医生。0 7 1 3 6 1 5 0

1_______

× 6 × 5 × 2 4)50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4_____

6042 136 60 1

2.趣味接龙:连一连,前一题的得数是后一题的第一个数。

56×3 84×6

252×3 168÷

2504÷2 756÷

43.当个智慧家:猜一猜,填一填。

□乘2得\ /□加上215得

526

□减去247得/ \□除以3得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1:我计算的速度比原来快了。

生2:我会出题了。

生3:我不但能出题了,计算也比以前准确了。

生4:我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

师:大家收获真多,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好!下课。

〖教学反思

1.复习课要重视知识的梳理,串“点”成“线”,连“线”成“片”。

让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是总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总复习课就是要把这些散落的知识点串“线”连“片”,形成一个网络清晰的整体知识结构。可以说,上好复习课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的有效途径,也是教给学生梳理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梳理知识的习惯的有效途径。

2.复习课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形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催化剂。这节课,我给学生的“自由”主要体现在“说的自由”“练的自由”和“问的自由”几个方面,让学生说说学到了哪些知识,学得最好的是什么,使每个学生都能大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许多基本练习题都是学生自编自答通过自由方式练习的,这样就使学生练得既轻松又扎实,不仅复习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提问的能力和自信的品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数学知识,同时兴趣、态度、习惯、情感也得到了发展。

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在进行“当个智慧家”这一环节时,我没有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树立自信心,使所有的学生通过复习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案例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能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回顾和整理所学的内容,评价学习的收获和不足;充分给学生以学习的自由,比如,学生自己谈收获和不足,自己出题练习,自己采用喜欢的练习形式;使学生在充分自由的氛围中复习所学的知识,突出体现了自主学习这一课改理念。

点评人:徐丽(黑龙江省宁安市实验小学)

〖编者点评

本案例中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教学过程中充满着趣味和挑战,使读者感受到生机盎然的课堂氛围,这都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如果教师能将时间放得更充裕一些,比如用一节课来组织学生自主归纳“本学期我学到了什么”,并在总结归纳的方式上鼓励多样化,可以说,可以文字,可以表格,也可以画图。在自主总结的基础上,经过小组合作达到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的目的。那么虽然没做一道题,但学生将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更有价值的体验。

第五篇:高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高中化学推断资料

1.颜色状态 状态 常温下呈液态的特殊物质: H2O、H2O2、C6H6、C2H6O、Br2、Hg、等

有色气体: NO2(红棕色)、F2(浅 黄绿色)、Cl2(黄绿色);

无色刺激性气体: SO2、NH3、HX(F、Cl、Br、I)

无色无 味气体: H

2、N

2、O2、CO2、CO、CH4、C2H2、NO。

溶液中的有色离子: Cu2-(蓝色)、Fe2+(浅绿色)、Fe3 +(黄色)、MnO42-(紫红色)。

Br2 在水中显黄(橙)色,在有机溶剂中显橙(红)色,I2 在水中显黄(褐)色,在有机溶剂中显紫(红)色。有色固体:(淡)黄(棕)色 固 体 : Na2O2、S、FeS2、FeCl3; 黑色固体: MnO2、C、CuO、FeO、Fe3O4、CuS CuS2 ;

紫(黑)色固体: KMnO4、I2 ;(紫)红色固体: Cu Fe2O3Cu2O e(OH)3 Cu; 蓝(绿)色 固 体 : Cu(OH)2CuSO4· 5H2O。

有色沉淀: ①白色沉淀:H2SiO3、AgCl、BaSO4(不溶于酸)、BaSO3、Mg(OH)2、Fe(OH)2、Al(OH)3、BaCO3、CaCO3、CaSO3、MgCO3 等;

②(浅)黄色沉淀: AgBr、AgI、S; ③红褐 色沉淀:Fe(OH)3; ④蓝色沉淀: Cu(OH)2;

⑤黑 色沉淀:CuS、FeS(一般为S的化合物)。

2.物质的特征结构10电子微粒可能为18电子微粒可能为14电子微粒可能为常见的正四面体结构有 N3、O2、F、OH、NH2、Ne、CH4、NH3、H2O、HF 特征结构10电子微粒:Na +、Mg2+、Al3+、NH4-、H3O+

18电子微粒:K +、Ca2 +、Ar、F2、SiH4、PH3、H2S、HCl、H2O2、N2H

4CH3CH3 CH3F CH3OH HS-

S2-

Cl-

O2 等。3.四面体型有:甲烷、CCl4、白磷、NH4 ;

4.三角锥形有 NH3;

5.直线型的多原子分子为 CO2(注意CO2 结构式: O=C=O 电子式O::C::O)经常考,几率90%以上 6.H 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常见元素中半径最小的是 H。7.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 的元素有H、Be、Al、Ge 等。

8.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或3倍的元素一定在第二周期常见的原子晶体单质是 金刚石和晶体硅

9.特殊的反应现象燃烧 H2+Cl2(苍白色火焰),C2H2(C6H6)+O2(明亮火焰,浓烈黑烟)。Na(黄色)、K(紫色)。淀粉遇 I2 变蓝,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使品红溶液褪色(注意考证很多考这个,将几种具有漂白性质的结合起来考:HClO,SO2,H2O2 等)

在空气中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NO→NO2 NH3 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Fe3遇OH-生成红褐色沉淀,遇苯酚显紫色,遇 SCN-显红色。Fe2 遇 OH-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生成红褐色;Fe2 +遇 SCN-无明显变化,通入Cl2后溶液显红色(注意继续通入Cl2可能会使红色消失,原因是产生HClO--漂白)思考:过量与不过量的问题?例如铝的三角转换量少生成沉淀,量多沉淀消失。

10.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溶液一般含 NH4+

11.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溶液一般可能含:CO32-、HCO3-、SO32-、HSO3-(S2-、HS-)等

4.特征反应(中学)(1)两 性 物 质 : 两 性 氧 化 物 如 Al2O3,两 性 氢 氧 化 物 如 Al(OH)

3、氨基酸等。

(2)弱酸弱碱盐:(NH4)2CO3、CH3COONH4 等。

(3)弱酸的酸式盐:如 NaHCO3、Ca(HCO3)

2、AaHSO3 等固体加热后不留残渣的物质常温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 I2、NH4Cl、(NH4)2CO3、NH4HCO3。Na、K、F2、Na2O2、CaC2。

(4)H2O2(MnO2催化剂)=H2O+O2↑ 有 MnO2 参与的化学反应(5)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 碱溶液反应的物质是:两性化合物(6)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K2mnO4 △= K2MnO4+MnO2+O2↑ 2NaHCO3 △ =Na2CO3+H2O+CO2↑ Ca(HCO3)2 △= CaCO3+H2O+CO2↑

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 NH4HCO3 △= NH3↑+H2O↑+CO2↑

(NH4)2CO3 △ =2NH3↑+H2O↑+CO2↑ 4HNO3(加热或光照)△= H O+4NO2↑+O2↑

铵盐与碱反应,如 NH4Cl 与 Ca(OH)2 Cu、C 等与浓 H2SO4 或硝酸的反应 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 Na2CO3、NaHCO3、Na2SO3、NaHSO3 等与强酸反应。电解饱和 NaCl 溶液、CuSO4 溶液、AgNO3 溶液等。Cl2 与 NaOH/Ca(OH)2反应 5.置换反应的类型

1.金属→金属 + 如 Fe +Cu2 +=Fe2 ++Cu,2Al+Fe2O3高温=Al2O3+2Fe(铝热反应的方程式,我不好编辑)实验室铝热反应的条件:镁条点燃加热或先撒碳粉再滴浓硫酸(产生巨大热量)3Fe+4H2O(g)△ =Fe3O4+4H2

2Mg+CO2点燃=2MgO+C(还有可能生成CO,具体方程式自己写出来吧)3.非金属→非金属(1)固态非金属→固态非金属 如:(1)2C+SiO2高温=Si+2CO↑

(2)固态非金属→气态非金属C+ H2O(g)高温=CO+ H2

(3)气态非金属→固态非金属 如:Cl2+2KI =2KCl+I2,Cl2+H2S =2HCl+S↓

O2+4HI =2I2+ H2O(4)气态非金属→气态非金属 如:2F2+2H2O =4HF+O2(5)气态非金属→液态非金属 如:Cl2+2HBr =2HCl+Br2 8.化合价变化 变价元素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是推断题的命题角度之一,常考到的元素有:Cl、S、N、C、Fe 等。

9.物质组成的特殊配比 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2:1 或 1:1 的特殊化合物有:Na2O、Na2O2 类,H2O、H2O2 类,CaC2、C2H4、C2H2、C6H6 类。

*10.物质间的一些特殊转化关系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是解无机推断题的精髓,熟记一般的转化网络如 “铝三角”、“铁三角”

11.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主要反应 工业制漂白粉 工业合成氨 氨的催化氧化 电解饱和食盐水 电解制镁、铝 工业制玻璃(将工业制取与实验室制取区分开来)2Cl2+2Ca(OH)2 N2+3H2催化剂 高温、高压 催化剂 △ =电解CaCl2+Ca(ClO)2+2H2O+2NH3↑ 4NO+6H2O 电解=4NH3+5O2

2NaOH+H2↑+Cl2↑电解=2NaCl+2H2O MgCl2 高温 =Mg+Cl2↑; 2Al2O3高温=4Al+3O2↑

Na2CO3+SiO2 CaCO3+SiO2高温=Na2SiO3+2CO2↑+ CaSiO3 工业制硫酸

4FeS2+11O2 +2SO2点燃=2Fe2O3+10SO2(或 2S+3O2 =2SO3)SO3+H2O=H2SO4 工业制粗硅

SiO2+2C催化剂 △= 高温Si+2CO↑

二、常见的突破口: 抓住题目的突破口,是解决无机推断题的关键。题目中的突破口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显性的突破口通常是 指物质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用途以及一些特征的反应现象;而隐性的突破口则往往是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或者物质 之间的转化关系。

1、物质状态 液态单质:Br2、Hg;

2、液态化合物:H2O、H2O2、H2SO4、HNO3 等;

3、气态单质:H2、N2、O2、F2、Cl2 等;

4、气态化合物:氧化物:CO CO2 NO NO

2SO2

5、氢化物:C2H2 NH3 H2S HX(并从特殊颜色﹑气味﹑相互反应等方面总结)

2、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

(1)焰色反应:黄色-Na;紫色(钴玻璃)-K。

(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 火焰颜色:苍白色:H2 在 Cl2 中燃烧;

(淡)蓝色:H2、CH4、CO 等在空气中燃烧;

黄色:Na 在 Cl2 或空气中燃烧;

烟、雾现象:棕(黄)色的烟:Cu 或 Fe 在 Cl2 中燃烧;

白烟:Na 在 Cl2 或 P 在空气中燃烧;

白雾:有 HX 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 白色烟雾:P 在 Cl2 中燃烧。

(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 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Fe(OH)2→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棕褐色:AgOH→Ag2O。(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SO2;(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NO;(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I2;

(8)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Na2O2;(9)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P4;

(10)遇 SCN 变红色、OH 产生红褐色沉淀、苯酚显紫色的离子:Fe3 ;(11)不溶于强酸和强碱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2)遇 Ag 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浅黄色、黄色沉淀的离子分别是:Cl、Br、I。(13)可溶于 NaOH 的白色沉淀:Al(OH)

3、H2SiO3;金属氧化物:Al2O3;(14)可溶于 HF 的酸性氧化物:SiO2;

(15)能与 NaOH 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单质:Al、Si、;化合物:铵盐;(16)能与浓硫酸、铜片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硝酸盐

(17)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任何强酸的离子:SiO32-;

(18)溶液中加酸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SO2、H2S;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可能是:CO32-、HCO3-;SO32-、HSO3- ;S2-、HS-;

(19)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的元素:N;(20)与酸、碱都能反应的无机物:Al、Al2O3、Al(OH)

3、弱酸酸式盐、弱酸弱碱盐等;(21)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K、Na、NaH;Na2O2、CaC2 及 Mg3N2、Al2S3 等;(22)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的反应:Ba(OH)

2、Ca(OH)2 与 NH4HCO3、(NH4)2SO4 等(23)先沉淀后溶解的反应:Ca(OH)2+CO2、AgNO3 氨水、Al3 +OH、AlO2 +OH、Ba(OH)2+H3PO4 等;(24)见光易分解的物质:HClO、HNO3、AgCl、AgBr、AgI;

(25)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合成氨、三氧化硫的生成、氨的催化氧化、制氧气等。一.金属部分: [题眼归纳] 1.特征现象:(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

(2)浅黄色固体:S 或 Na2O2 或 AgBr

(3)有色溶液:Fe(浅绿色)、Fe(黄色)、Cu(蓝色)、MnO4(紫色)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黄色(AgI、Ag3PO4)白色[Fe(0H)

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4)特征反应现象:白色沉淀 [Fe(OH)2 ] 遇空气 变成 红褐色 [Fe(OH)3 ]

(5)既产生淡黄色沉淀又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2O3 +2H =S↓+SO2↑+H2O(Na2S2O3 + H2SO4)(6)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并产生淡黄色沉淀: 2FeCl3+H2S=2FeCl2+S↓+2HCl

通 CO2 变白色浑浊:石灰水(过量变清)、Na2SiO3、饱和 Na2CO3、浓苯酚钠、NaAlO2 2.基本反应: 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①单质:Al、Si

②化合物:Al2O3、Al(OH)

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如: Al3+ ③Al(OH)3 AlO2-二.非金属部分: 2H2S+SO2=3S+2H2O 4N2+6H2O催化剂= 4NH3+6NO ?? ①Cl2+H2O=HCl+HClO ②Cl2+2NaOH=NaCl+NaClO+H2O ③ 还原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1.分清氯水、溴水的成分,反应时的作用和褪色的原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氯水中正因为存在可逆反应 Cl2+H2O HCl+HClO,使其成分复杂且随着条件的改变,平衡发生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移动,使成分发生动态的变化。当外加不同的反应物时,要正确判断是何种成分参与了反应。氯水中的 HClO 能使有色物质被氧化而褪色。反之,也有许多物质能使氯水、溴水褪色,发生的变化可属物理变 化(如萃取),也可属化学变化,如歧化法(加碱液)、还原法(如 Mg、SO2 等)、加成法(加不饱和的 有机物)等。值得一提的是有时虽然发生化学变化,但仍生成有色物,如 Br2 与 Fe 或 KI 反应。

2.区分清楚萃取和分液的原理、仪器、操作以及适用范围与其他物质分离方法不同。萃取和分液是物质分离的众多方法之一。每一种方法适用于一定的前提。分液适用于分离互不相溶 的两种液体,而萃取是根据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性有很大差异从而达到提取的目的。一般萃取和分液结合使用。其中萃取剂的合理选择、分液漏斗的正确使用、与过滤或蒸馏等分离方法的 明确区分等是此类命题的重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命题以选择何种合适的萃取剂、萃取后呈何现象、上下层如何分离等形式出现。解题关键是抓住适宜萃 取剂的条件、液体是否分层及分层后上下层位置的决定因素。分液操作时注意“先下后上、下流上倒” 的顺序。为确保液体顺利流出,一定要打开上部塞子或使瓶塞与瓶颈处的小孔或小槽对齐,与大气相通。

【易错指津】 1.CO2 通入 NaOH 溶液的判别错误。CO2 通入 NaOH 溶液的反应与 CO2 气体通入量有关。当 CO2 通入少量时生成 Na2CO3,当 CO2 通入 过量时生成 NaHCO3,CO2 通入量介于两者之间,既有 Na2CO3 又有 NaHCO3。因此推断产物时一定要 注意 CO2 与 NaOH 间量的关系。

2.Na2CO3 溶液中滴加盐酸过程不清楚。在 Na2CO3 溶液中滴加 HCl,CO32-先转化为 HCO3-,再滴加盐酸 HCO3-转化为 H2CO3,不稳定分解 为 CO2。

3.CO2 通入 CaCl2 溶液中是否有沉淀的分析错误。可用反证法:如能产生沉淀,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Cl2+H2O=CaCO3↓+2HCl。因 CaCO3 溶于盐酸,故反应不能发生。因为 CO2 只有通入中性或碱性溶液才能产生 CO32-,并同时产生部分 H+,若原溶液无法消耗这部分 H+,则不利于 CO2 转化为 CO32-,也就无法与 Ca2+形成沉淀。若要使 CaCl2 与 CO2 反应生成沉淀,就必须加入部分碱溶液中和 CO2 与 H2O 反应而产生的 H+。同理,该思维方式适 用于 CO2、SO2 通入 CaCl2 或 BaCl2 溶液。(前面提到的物质的过量与不过量的问题)

4.不要把 Na2CO3+SiO2 ?? ?? Na2SiO3+CO2↑与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相混。前者是工业制玻璃的反应式之一,是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反应,而后者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若交换条件,两者均不发生反应。

硝化反应:C6H6 ①与金属反应:Cu 酯化反应:C3H5(OH)3 ②与非金属反应:C、S ③Fe、Al 在冷、浓 HNO3 钝化 ④ Pt、Au 能 溶 解 于 王 水(浓 HNO3: 浓 HCl=1:3)⑤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Fe2+、SO2、H2S、HI 1.氨水显弱碱性的理解: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少部分电离出 OH-、NH4+,所以氨水具有弱碱性(涉及可逆反应)。注意以下两点:(1)氨水遇 Al3+、Fe3+、Mg2+分别可以生成 Al(OH)

3、Fe(OH)

3、Mg(OH)2 沉淀,但氨水中滴加 Ag+ 溶液开始出现沉淀 AgOH,继续滴加沉淀即溶解生成银氨溶液;(2)氨水遇酸、酸性氧化物可以成盐,又根据氨水与酸的量关系分别得到正盐和酸式盐。如: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的离子方程式 NH3•H2O+SO2=NH4++HSO3-是错误的。2.NO、O2 被水吸收的分析错误。NO、O2 被水吸收实质上发生如下反应:2NO+O2=2NO2,3NO2+2H2O=2HNO3+NO。生成 NO 还可以继续氧化,生成 NO2 再溶于水,这是一个循环反应。如无任何气体剩余,最终产物应为 HNO3,恰好 反应的量的关系:4NO+3O2+2H2O=4HNO3,实际反应中可以有 NO 或 O2 剩余,但不能两者兼有之。3.氮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NO2 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但 NO2 不是硝酸的酸酐。掌握酸酐的判 断方法。NO2 与溴蒸气不能用湿润的 KI 淀粉试纸检验。4.NO3-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氧化性强弱表NO3-,ClO4-....等等,自己翻资料)可以将 Fe2+氧化为 Fe3+、SO32-氧化为 SO42-,将 I-、Br-、S2-氧化为 I2、Br2、S。5.检验 NH4+离子,可加入烧碱溶液后,必须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NH3,否则不一定有 NH3 放出。

四、硫和硫的化合物 【知识网络】 H2S=S+H2

2H2S+3O2(过量)=2H2O+2SO2 ①2H2S+O2=2H2O+2S↓ 强还原 性

②H2S+I2=2HI+S↓ ③H2S+2Fe3+=2Fe2++2H++S↓ ④ H2S+H2SO4(浓)=S ↓ +SO2+2H2O 氧化性

⑤ 3H2S+2HNO3=3S ↓ +2NO ↑ H2+S=H 2S +4H2O

S+O2=SO

2Fe+S=FeS 2Cu+S=Cu2S S+2H2SO4=3SO2 ↑+2H2O

3S+6KOH=2K2S+K2SO3+3H2O ①SiO32-+SO2+H2O=H2SiO3↓+SO32酸

②CO32-+ SO2=CO2+ SO32③HCO3-+SO2=CO2+HSO3-④SO32-+ SO2+H2O=2HSO3①2SO2+O2=2SO3 SO2+Cl2+2H2O=H2SO4+2HCl 使 KMnO4 溶液褪色 3Mg+SO2=MgS+2MgO ②2H2S+SO2=3S+ 2H2O ↓ 氧化性与还原 性 弱氧化 性 特性

③ 2S2-+3SO2=3S 漂白性: 使品红溶液褪色 浓硫酸:脱水性

HCOOH(酯化反应)

强氧化性

Fe、Al 钝化

催化剂 + 脱水剂

与 Ca3(PO4)2 制 H3PO4、过磷酸钙作干燥剂 C2H5OH浓 H2SO4 170℃ =C2H4 ↑ + H2O 【易错指津】 1.掌握常见物质的俗名、组成、用途. 本章中出现的物质俗名比较多,有些名称之间又特别容易混淆,如冰晶石和重晶石、芒硝和硝石、大苏打和苏打或小苏打等,还有名目繁多的矾盐。这些虽属识记性的知识,但也应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 进行记忆,注意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对记忆其化学组成有帮助。同时要及时归纳和比较,以便清楚地区 别它们。2.熟悉有关各种价态的硫元素性质及转化,以作推断题(主要是框图型)。牢固掌握各种代表物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知识网络和反应原理,就可避免死搬硬套。对于框图型等推 断题,也要善于找“题眼”,挖掘题中隐含的提示,注意对题设条件的充分应用,尽量缩小范围。推断 时不仅要关注网络的结构,还要注意题干提供的不起眼的信息,如颜色、状态、式量、用途等都可能成 为突破的切入口。3.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漂白性 SO2 和 Cl2 虽都有漂白性,但漂白原理和现象有不同特点。氯气的漂白原理是由于溶于水生成次氯 酸的具有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褪色后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而 SO2 是由于它溶于水 生成的亚硫酸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褪色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又能恢复原来的颜色。如:通入 SO2品 红 溶 液褪 色加热至沸腾又变红色

Cl2褪色加热至沸腾不显红色(不恢复)

紫色石蕊通入Cl2很快变成红色 继续通入变为无色(生成次氯酸)

4、特殊的反应类型:往往是题目的隐性突破口。

(1)单质 A + 化合物 B → 单质 C + 化合物 D 即置换反应,可以是金属置换出金属(最常见的是铝热反应)或金属置换出非金属(被置换出来的非金属应该是还原产 物,而还原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故通常是 H2 或 C),也可以是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常见的是卤素单 质之间的置换或 F2 置换出 O2、当然卤素都能置换出 S,另外 C 可以置换出 Si、H2)或非金属置换出金属(此时的非金 属必作还原剂,而常见的还原性非金属只有 C 和 H2)。

(2)A 的化合物 + A 的化合物 → A 的单质 + 化合物 B 该反应通常是一个归中到单质的反应,该单质必为非金属单质,常见的是 S、Cl2、N2。

(3)单质 A + 强碱 →两种含 A 元素的化合物 该反应是一个碱性歧化反应,单质 A 通常是 X2 或 S;

(4)单质 A + 单质 B → 化合物 C ;C + 单质 A → 化合物 D 综合以上两个反应,可知 A、B 两种元素可以形成 C、D 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必定有一种元素有变价。若有变价的 元素是金属,则必为 Fe;若有变价的元素为非金属则该元素通常是 C、N、S 或 O 等,故以上 C、D 分别是 NO、NO2 或 CO、CO2、或 SO2、SO3 或 Na2O、Na2O2 等。(5)一种物质分解得到两种以上产物: 常见的有 KMnO4、NaHCO3、NH4HCO3、(NH4)2CO3、NH4I、Cu2(OH)2CO3 等的分解。

(6)电解类型(惰性电极): 生成两种产物:电解质分解型或电解水型或熔融的 NaCl 等。生成三种产物:放氧生酸型或放氢生碱型。生成三种气体:电解氨水或 NH4Cl 溶液。

三、思维方法 可以是正向思维,即从前向后推导,也可以是逆向思维,即根据特征先确定后面的物质;还可以从 中间开始向前向后推导,究竟按哪一种思维方式,应根据题干信息和框图信息找出的突破口的位置确定。具体归纳有如下几种 1.寻找特征反应和特殊现象法 能表现特殊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物质,往往具有特征反应,或在反应中产生特殊现象。例如,焰色 反应呈黄色是钠元素的特性;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铜;遇碘显蓝色是淀粉的特性(该现象也常用于判断 NaOH 盐酸 置空气中 碘的存在);固体单质 溶液 白色沉淀 先灰绿色后变为红褐色,是铁及其化合物所特有 的现象;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是 SO2;NO 遇到氧气变红棕色;氨气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等等。这些都是特殊的信息,都可以作为解推断题的突破口。2.利用转化关系尝试法 由于某些推断题的结论只有较少的可能性,因此可将每种可能的结论代入题内尝试,即可找出正确 答案。或记住一些重要的转化关系,答题时,将试题框图形式与记住的转化关系对比,寻找相似关系,常使复杂的推断变得轻而易举。3.利用层层推进法 根据题目的明显条件(突破口),先推出第一层的结论,利用所得结论和其他已知条件,逐一推导,将较深层的结论一一推导出来。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层次清晰、环环相扣的推断题。

4.小结: 无论推断题属于哪种物质形式,均遵循这样的推理思路:迅速浏览、整体扫描、产生印象、寻找突 破口、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面分析(正推或逆推)、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依物质的特 性或转移特征来确定“突破口”,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借助推断题的形式表示如下)。结构特征 推 断 题

抓关键 隐蔽条件(突破口)明显条件

反应特征 现象特征 其他特征 推断 结论 检验

无机推断题经常人为制造一些“陷阱”引导学生走入“思考的误区”,应对“陷阱”的良策一般是: ①做完题后一定要代入验证;②给“陷阱”假设后,推不下去时及时回头,切忌“一头撞死”。另外,答非所问是考生解答此类试题经常出现的错误。要求写元素名称而错写成元素符号,而要求写元素符号 又答成元素名称或分子式; 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 要求画离子结构示意图而错答为原 子结构示意图;把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写成“克” ;把物质的量、摩尔浓度、气体体积、质量、溶解度、密度、压强等的单位漏掉;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配平;热化学方程式 不注明物质的状态等。因此在答题时必须注意:①答名称还是答符号、化学式;②答离子方程式还是化 学方程式;③答现象还是答结论;④答规律还是答具体物质或具体内容。

下载高三化学总复习教案设计(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三化学总复习教案设计(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总复习方案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学方案 一、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六个教学班,其中九(1)班、九(3)班、九(6)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学习能力强些,而九(2)班、九(4)、九(5)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

    高三化学复习建议

    高三化学复习建议 一、高三教学中存在的的问题 1.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薄弱,主要体现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和电极反应书写错误较多。 2.化学实验知识不过关,化学实验现象......

    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合集]

    一轮复习中,考生依据课本对基础知识点和考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扫描,已建构起高考语文基本的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思维方法。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三化学复习知识点归纳,希望......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一、第一轮复习的总体思路: 1、善待课本,巩固双基,降低重心、挖掘隐形关系 2、善于总结,把握知识网络 ,认真对待课堂 3、讲究方法,立足实效、归纳技巧 4、重视......

    中考化学知识点 总复习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绪言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

    中考化学复习总资料

    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

    如何进行九年级化学总复习

    如何进行九年级化学总复习1.将课堂还给学生,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 传统的复习课形式: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练、教师讲,教师一直在唱独角戏。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现......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经验谈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经验谈:理科综合与高三化学教学 土左一中安玉贤 一、增强改革意识,确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观 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