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程改革经验交流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备课 :
细细磨课,磨出好教案
去年暑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启动了,在进行了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后,我们六年级的全体语文教师就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特点以及其指导思想均有了初步地认识。
为了切实落实新课改精神,开学初,学校就备课方面进行了改革,对老、中、青等不同的教师提出了不同的备课要求,要求我们在写出详细的教案的同时,还要写出每节课详细的课后总结,有条件的老师还可以使用电子备课。学校对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更是倍加关爱,为我们每人安排了一名有丰富经验的带教教师,对我们进行指导。有了这些带教教师的悉心指导,我们在教学中真是感到了有莫大的收获。尤其是在我们六年级组有语文首席教师崔老师、语文教研组组长刘老师和教导处副主任陆老师,有了她们,我们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真是可以用扎扎实实、切磋琢磨八个字来形容。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们年级组的老师对每一篇课文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学《卜算子 咏梅》,我们会为喜欢毛泽东诗中豪放的风格还是喜欢陆游诗中婉约的风格而争论;学《草船借箭》,我们会为当时的蜂箱河水流的流向而争论;学《匆匆》我们会为一个逗号的用法而争论,有时甚至还争论的面红耳赤。但争论过后,大家都会相视而笑,因为我们知道,在争论中,我们对课文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在备课中,我注意吸收他人的看法,博采众家之长,既丰富了自己的观
点,又在教学中给了学生以不同的见解。
新课改中更加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我觉得备课除了备知识,更要备学生的“可能”。也就是说,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应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考虑在内,学生不仅应该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也应该是我们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属点。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的教学经验并不丰富,对学生在课堂上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知道得并不全面,我们年级的老师经常进行不定时的年级教研,上课之前老教师先把往年的经验告诉大家,然后先上课的老师回来后也会把这节课中发生的问题告诉大家,大家就会纷纷发表看法,说说自己会如何处理这样的问题。
例如在讲第二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在我们年级组教研时我提到,我们班的学生在读这一段时谈了这样的感受:读了这一段他们感到敌人是那么凶残,因为当时敌人还在屋外,并没见到他们要抓的人,就已经开了枪,还又喊又叫,真是凶残。这时,陆老师接着又补充了一点,说从这一段中不仅能看出这一点,还能看出敌人心虚了,他们心中害怕,所以还没见到李大钊就迫不及待的开枪,乱喊乱叫,这足以看出敌人的心虚、胆小、害怕。听到这儿,我对课文句子的深层含义又加深了了解。又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前,我们深入地探讨了课文,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
候,两辆马车飞快的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小男孩捡起来拿着跑掉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他当摇篮。为了理解这句话,我们几个老师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那个小男孩应该也是非常穷的,否则他不会在大年夜跑到街上来,更不会拿起一只鞋跑回家去,他之所以这样做,正是因为他也太穷了,所以才会把任何东西都带回家去。正是因为这次讨论,我在备课时仔细的考虑了这个细节,没想到在讲课时学生真地提出了这个问题,有的同学说这个小男孩是在欺负卖火柴的小女孩,他应该是个有钱人家的孩子。对此我没有做过多地解释,只是问了一句:还有谁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吗?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书上说了这是个又黑又冷的夜晚,有钱人家的孩子都在家里围着火炉过圣诞节呢;有的说,有钱人家的孩子哪会去拿一只又大有破的拖鞋呢?争论中他们不但知道了男孩子也很穷,还进一步了解到了作者是在暗示我们在那个社会中还有许多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穷苦的孩子,对课文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通过同年级里每一位老师的交流,我学到了太多太多的知识。我不想讲太多怎样备课的大道理,只想说如果说上课是在为学生泡制一杯又浓又香的咖啡,让他意犹未尽的话,备课则是磨制咖啡的过程,磨得越细,则越好溶解、吸收。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概括我对备课的理解:字不在多,有用则灵;话不在长,点透就行。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第二篇: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提高课堂效率 提升办学水平
乌伊岭区小学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新课程改革也在我校全面铺开,这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我校正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以激励教育理念引领全校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扮演角色,在课改的浪潮中努力探索,不断实践。课堂教学,是课堂实施的基本途径。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材、合理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策略的采用,最终都要落在“原点”——课堂中体现。在2013年下学期班子会议上,明确了学校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方向和教学思路,教育要发展,校本教研必先行,提出了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打造高效课堂,使教师能真切地感受现代教育理念的精髓,感受教学活动丰富的内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几年来,我们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力求积极、稳妥、扎实、有效的推进我校的课堂改革“4+1”教学模式。经过不断的努力,课改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将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个总结,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一、加强组织领导、动员全面参与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科学规划,在实践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进而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我校成立了课堂改革领导小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改革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们身先士卒,深入课堂,与教师面对面的 交流与研讨,指导教师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材的编写特色,共同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同时,在全体教师中广泛的动员,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心系课改、人人参与课改”。全体教师焕发了极大的改革和创新的热情,使课程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二、简介“4+1”教学模式
1、我校的课堂改革教学模式:是“4+1”教学模式。
2、目标任务:是以“一二三”工作思路为指导,即围绕一个中心,深化两项改革,实现三个转变,推动小学学段课堂教学全面改革。
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实现课堂教学科学性、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打造高效课堂。
两项改革:一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
三个转变:一是教学方法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转变,二是课堂师生活动由以教师讲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三是学生学习方式由以听为主的被动学习向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的主动学习转变。
3、基本理念:
1、以学定教。
2、平等交流。
3、引导自主。
4、尊重差异。
3、总体模式
“4+1”教学模式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汇报、教师点拨,当堂检测,每日一练。
“4”就是课堂的四个环节。
自主学习:是课堂的第一个环节,这个环节教师不再是“教”,而是“导”,学生不再是“听”,而是自主的“学”,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生以教师设计的“导学案”为线路图,进入课程,熟悉知识。
“合作交流”是课堂的第二个环节,侧重学生的交流学习成果、讨论自主 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强合作意识,发挥集体智慧。
“展示汇报、教师点拨”是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研讨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关注学生,对学生在汇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点拨,达到拓展提升的目的。
“当堂测评”是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测评题,在设计时考虑到学困生,开始时降低难度,在逐渐提高难度。
“1”就是每日一练。
对学生当天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巩固,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坚持课堂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1、教师教法之变:
教师由原来的主讲者变为现在的组织者,教师们从台上走到了台下,由主演变成了主导,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源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教师们的观念在不断地更新,他们改变了以往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主动“学”。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对子互学,组内群学,能在教师温馨提示的帮助下进行圈点勾画式的学习,能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自己所不懂的知识与方法。运用“4+1”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努力关注学生发展中的差异性,精心呵护和培育学生发展的每一种可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发展。
虽然我们的课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我们也相信在校领导和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我们的课改成果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它的未来是美的,虽然我们苦点、累点,可也是苦中有乐啊!因为我和我的学生都在课改中快乐地成长着。“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会在课改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坚持走下去,更坚信,我们会越走越远……(二)学生学习方式变了。
学生学习方式多了,活动空间大了,思维变的活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开始由“厌学”转向“乐学”。我们的学生已经开始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分享学习的快乐,在展示交流中展现与众不同的想象与创造。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平台。过去一直提倡的讨论,质疑等课堂活动,有了一定的内容,有了一定的时间,教师把持课堂的现象明显改变。课堂上,师生间的关系平等了,学生越来越自信了,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了,与众不同的见解越来越多了。
三、课改中的困惑与反思
纵观我校的课堂教学,小组讨论近乎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标志。的确,学生在一定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进行小组讨论,不仅扩大了课堂的参与率,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耐心,倾听别人观点,吸收他人思想,优化自身学习效果的能力。但是小组讨论这一颇为盛行的学习活动形式,究竟发挥了多大功效呢?可以说,小组讨论纯粹流于形式,无实效可言。在课堂上,仅有少数学生能围绕老师提的问题展开讨论,其它学生则无所事事,甚至在下面打闹,说话,每每讨论一会儿后,老师便暗示停下来开始汇报,交流,结果可想而知。可以说,小组讨论是流于形式,毫无实效可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期待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宽容,可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并且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其实,学生精彩的表现与教师热切的期待是密不可分的,期待仅是过程,而精彩才是结果。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作为教师,为了追求表面的流畅,当提出的问题后,从内心深处总是希望回答问题的学生少出错,不出错,能直奔主题,节省时间最好,当学生对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上来,或者有困难时,作为教师显得就那么不沉稳了,甚至有些急躁,不愿意继续等待,或催促,或换人,还有的甚至自问自答,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哪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当 4 然也就毫无精彩可言。
2、要提高青年教师素质。我校组织开展“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的教师读书活动,如《教育的价值》、《教育的智慧》等,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使每一个青年教师都要熟悉课程理念、熟悉课程标准、熟悉教学策略、熟悉教材内涵。保证教研运程科学、快速,体现新课程,新生命。
3.抓学科教学研究,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制定教研专题,各学科教研组要抓住本学科教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制定出研究和实施策略,围绕研讨专题,依托有效课堂构建,搞好专题研讨活动;开展课例研究,要组织学科展示交流活动,把最新的教研成果呈现出来,使大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加强领导,积极交流,展示教研强势效应。
教研工作还是学校的立校之基。希望各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努力发掘自身的教研优势,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教研计划,创新教研措施,制定教研创争目标,积极争创特色学校和教研示范学校,以扎实踏实务实的教研工作作风,打
(四)创设宽松环境,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现实中常见的课是课堂气氛沉闷,严肃有余,灵活不足,师生交流不够。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有些教师不想与学生有太多的交流。教师严肃呆板的教学风格就象一堵无形的墙,隔开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阻碍了学生参与教 学活动。因此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倡导民主型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和信任同时感到激励、鼓舞,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学生自然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当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而不是教师强迫的行为,教学气氛才能真正活起来。其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教学要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不能总是动用教师“权威”,而必须科学地分析学生参与和扮演的角色,并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鼓励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主要有课前演说、小组讨论或合作学习、师生谈话、知识竞赛或课堂辩论赛等。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我们的教学才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信息培训工作 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我校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校本培训,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
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
我们认识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手段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教师是关键。因而学校加大了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和运用网络进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训力度。课件制作提倡以自制为主,专业人员制作为辅。要求青年教师达到会制、会用、用好的程度。学校首先对教师进行了培训。培 训的方法采用双途径:即校内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发挥本校微机教师的特长,定辅导人员、定时间、定地点组织好校内的课件制作培训。通过培训,教师掌握了PowerPoint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初步达到了自制课件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科学、合理的制作课件,突出课件的辅助手段,课件要为围绕创设情景而选材,要为突破重难点服务,使用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达到最佳结合,追求低耗高效。
2、注重培训过程,充分利用各种继续教育资源
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使校本培训既立足于学校,又不固步自封。积极选送教师外出参加市、省级培训。
校本培训的开展对于促进我校教师观念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领导和教师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管理制度更加完善。通过校本培训,教师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师德师风不断改善,改革意识不断增强,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五、依托教研组,狠抓集体备课
我校对集体备课的要求是:
(1)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每学期开学后,各备课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并及时上报教务处。
7(2)教师应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做到不迟到、早退,不无故缺席,迟到、早退、缺勤将严格按考勤制度执行。
(3)集体备课要强化目的性和计划性,每次活动备课组长要明确目标和重点。
(4)集体备课时要先由中心发言人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发言,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然后其他教师再作补充。
(5)集体备课时要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教学内容,思考教学方法,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6)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规划落实教学活动。
学校为了规范学校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求各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研组计划、班级管理工作计划、教师教学计划、都能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这一指导思想下,结合本校实际,提出本学期教学目标,措施得力,既有常规安排,又有新点子、新思路,使这些计划都真正用于指导日常工作。并且,学校还要求所有计划都一式两份,一份上报教务处,一份留给自己,督促、指导自己平时教学工作。严格教学环节管理。从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试考核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要求。
(7)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教务处每月都不定期检查1至2次作业批改;并在校会上作反馈。每逢考试后都要分析考试成绩的质量,以此来规范我们的教学工作。
六、创新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工作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源泉。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推进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以创新机制为保障,主题活动为载体,只有不断学习、模仿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桎梏,才能推动课改前进的步伐。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重视教科研工作,抓好教研活动。
学校严格执行县教育局周三下午2:30——4:30为文科教研活动时间,周四下午2:30——4:30为理科教研活动时间,学校采取组织人人参与的集体教研和教研组长负责教研活动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课前准备--上课--观课--说课 ———议课,不断更新教师观念,不断改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切实解决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能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让教师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我们把优秀的教学随笔、教学设计,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学校的目的就是给老师创设一个平台,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同时让每位教师在互相学习中交流,在研讨探索中提高。
2、充分发挥教学骨干的引领作用
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教研科研成果展示周”活动,好几位老师用多媒体为全校教师上了校级公开课,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教师们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讨论、把合作、交流研讨、表演等新教法运用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激发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许多教师在这些活动中脱颖而出,他们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现在,先进的教学多媒体已经走进平常课堂,直观的教学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发挥远教功能,做好远程教育校本教研,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
我校每间教室内都按装了多媒体,我们要求每位老师必须尽可能的使用,由远教管理员对教师进行应用培训,按规定按要求进行电子备课,下载远教资源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做好使用记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直观性,从而也带动了成绩的提高。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从“要我学、要我用”变为“我要学、我要用”。使老师在实践中提高、在应用中精练、在回味中反思,达到“一个教师带动一部分教师,一部分教师带动全体教师,全体教师带动整个学校”的目的。
七、深化课改,提质增效。
自新课程改革方案实施以来,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革、学生的学法转变。做到以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为核心,以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组织为重点,以提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指导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为突破口,构建学习型、合作型、研究型的教研组。我校开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方向,以减负提质为目的的体验式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合作学习是从学习组织形式的角度对学习的分类,相对于个人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实现相互间的信息与资源整合,不断整合和完善自我认识,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通过全校师生的合作和努力,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体验式小组合作学习已表现出极强的优势。当然,课改实验工作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轻松事情,不同于某些工作能立竿见影。课改实验的成效有可能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凸显出来。但我们坚信,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们必须顺应这个潮流。在课改的道路上虽然步履维艰,但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坚持不懈地探索、尝试、提高。总之,在实践新课改的路上,我们还刚刚起步,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已知的或未知的困难,但既然已经走上的课改之路,我们决不会退缩,相反,我们会迎难而上,劈荆斩刺,我们相信,前面的路会越来越光明!
虽然我们的课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我们也相信在校领导和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我们的课改成果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它的未来是美的,虽然我们苦点、累点,可也是苦中有乐啊!因为我和我的学生都在课改中快乐地成长着。“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我们会在课改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坚持走下去,更坚信,我们会越走越远……
第三篇:课程改革经验交流
★课程改革经验交流★
新的课程理念,提倡一种“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追求学生在互动的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目的在于改变人才的培养模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新课程实施以来,中学数学组获得了广泛的经验。
一、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改变过去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让学生自主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或途径
以前的教育是教师一步一步地教,学生一步一步地学,教师讲、学生听,这个观念从小就灌输到学生的脑海里了。这种教育,学生比较守规矩,比较有耐心,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这对学生上高中,进大学的考试有许多帮助,但是,如果让我们的学生动一动手,搞一个活动,搞一个社会调查、社会实践,那么他们的表现就不能令人满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过去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出来路让学生走,新的学习方式是要学生自己去找路,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平坡”、“消歧”。
三、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勤于辩论
以前的学生往往怕出错,怕显得无知,怕在人面前出丑,从而面对交流感到为难。另外,学生往往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思考,更不习惯怀疑和质疑。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我们必须帮助学生改变这种学习方法,让学生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启发学生勤于辩论、交流,把交流放到与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要通过交流、辩论,促使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从而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四、赞美并鼓励,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由于性格、基础知识、能力等诸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学习状况参差不齐。因此,在学生的学习上,要拒绝“齐步走”,在知识的进程上拒绝“齐步走”,在方法和手段上拒绝“齐步走”,甚至在结论和答案上也拒绝“齐步走”。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实践表明,对学生而言,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作为教师不应该一味指责学生的不足,而应找出学生的优点,沙里掏金,要客观地对待学生的优点,并且发自内心的赞美、赞扬他们。当教师真正做到这些时,就会惊奇地发现,教师真诚的赞美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
中学数学组
2003年10月9日
第四篇: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顺平县逸夫小学 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县考研室的指导下,认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更新观念,大胆课改,不断探索,坚持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教学工 作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扎实工作,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为目的,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 将我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计划,力促课改工作有序进行 领导的重视和管理的落实是顺利开展课改工作的前提。为此,我校在改革初 就成立了以校长担任组长、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各教研组长、骨干 教师为成员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程改革工作的规划、组织和实施,确保课程改革的扎实、有效的开展。在认真组织课改组成员学习各级各类关于课 改问题的文件和已有课改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为核心,以促 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重点,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及良好 的个性品质为目标,以教学评价改革为突破口的课改思路,并贯彻到课改过程中 并及时进行阶段小结并调整充实后期课改的内容。
二、加强教师培训,确保课改工作的有效开展 新课程改革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理念的更新,课标、教材是新理念 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能否领会新课标、新教材的本质,把握其中最精要的内容 是课改有效与否的关键,而这些都取决于教师的观念和水平问题。因此,必须加 强师资培训,才能使课改卓有成效。鉴于学校的现状,我们采用了请进来、走出 去和在实践中培训,在培训中提高等多种形式交替并进的方式。
1、认真做好课改年级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在每学期参加县教育局教研室 组织的新教材统一培训的基础上,按照“边实践,边培训,边提高”的工作思路,抓好对科任教师的校本全程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包括:关于新课程的认识,新课 程标准及解读,各年级科学新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新学习材料,品德与生活新教材等。每学期第 1-3 周完成系统学习任务并在之后的教研活动中常抓不懈,在 实践中边培训,边提高,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浓化学习研究气氛,促进教 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2、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切实提高备课的实效。设立学科备课组,每月分别在星期二第 3 节集中教研、备课活动一次,要求备课活动要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切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浓化教研氛围,要着重解决教学过程中 碰到的疑难问题。
2、组织教师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我们要求教 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看报,查阅杂志,围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 的学习方式”专题,推荐好文章、好材料,在教研活动中交流,讨论。各人能联 系工作实际,进行检查对照,并谈学习体会或写学习心得,把专题的学习研究引 向深入,提高学习效果。所有学习资料及时交教研组、教务处存档。
三、扎实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教务处在进一步统一认识、调动上下各方积极性的前提下,开展新课程理念 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围绕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 1
式,构建与新课程相适 应的课堂教学方式这个中心课题,加大课堂改革力度,努力提高教学效益。在教 研活动中,我们组织教师讨论如何备课、教师的角色定位,推行一些好的做法,研究课堂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倡导教师在备课中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教 学内容的开放,除了教科书外,还应有音像资料、图书资料、网上信息以及来自 社会生产、生活的知识和信息; 二是教学形式的开放,形式灵活多样,讲究实效; 三是师生关系的开放,多创设一些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境,以利学生锻炼思维、开发智力、发展个性。为此,在集体备课时,由执教老师做中心发言——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学科指导组要认真倾听,并在各自事先 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出谋划策,提出改进意见,对于出现的问题大家要互相探讨。我们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的优势,加强研讨,力争在课堂上出精品。为了引 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提升自己,学校要求教师课后撰写教学小结、课后记,反思课堂教学得失; 开展了随堂听课活动,教师在本年级、本学科和跨学科听课,以专业的眼光挖掘课堂背后的教育理念,然后撰写听课记录,每学期学校组织检 查评比。
四、扎实抓好教学评价改革工作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改伊始,我们就对教学评价改革予 以充分重视。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在全面开展教学评价改革的基础上,初步形成“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型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要坚持一 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原则,解放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要体现以人为本,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为评价理念,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 且要更加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 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转变从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 能掌握的情况为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为让老师们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有效地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校着力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尝试。评价课堂教学——看“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新型师 生关系的建立。评价教师——看教师是否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评价课堂教学和教师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全面进行评价:
1、教师自评。让教 师认识到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老师的教学最有发言权。
3、指导组评。由学校领导及学科指导组定期或 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情况作出评价。评价学生——看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 础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并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五、初步收获和体会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教师投入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 课程给学校带来了新气象,教师、学生、学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观念的更新来看,“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是教 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等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 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得以体现;从课程教学来看,教师更加注重调动学 生的兴趣、情感,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发现探究。从学生的 生活经验入手,寻找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这些都表 明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并努力实践,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艺术、专业知识、文化知识正在向新课程要求更新,学校出现了教师合作的文化 氛围。
(二)学生学习表现出合作、探究与交流的学习行为 新的课程改革,虽然学生学习还是以听老师讲课为主,但与同学讨论 交流的小组合作学习和社会调查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并冲击着原有 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会了交流合作,学会了学习方法,学会了搜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
(三)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的课程改革,不仅带来了教师和学生的方式的转变,更加促进教师 反思与构建新的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新的师生关系。课堂较多地出现了师 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师生关系正由传统的“师道尊严”向新课 程倡导的“教学相长”转变。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能注意给学生提供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机会。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表现 了宽容和帮助,给他们创造学习机会,教师注意与同学交流合作,解决疑 难问题,老师们说的是鼓励性的话,比以前和蔼可亲了,学生也不再惧怕 老师。
(四)学校评价追求多元性、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方式 评价改革是落实课程改革重要的配套措施,学校在课程评价方面的改 革,有了很大的改观,不仅表现在评价的观念、认识和评价的价值取向上 对新课程评价方式的认可,而且也在探索真正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 高的评价的方式方法,追求体现评价的主体多元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特征。对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建立多元化、新型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坐 标已由甄别式向发展性评价转变,教师既评价学生学习结果,又评价他们 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重视评价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 感。
(五)学校管理发生了变化 首先,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 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化组织。其次,使管理的重心更多地转向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 助和创造条件上,学校管理更加强调人文关怀,尊重教师,强调合作与交 流,为教师提供一些基本的、方向性的、示范性的帮助,广大实验教师接 受国家最前沿、最新的课程教改信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更新 了教育理念,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为适应课程改革,按照 新课程实施要求,学校不断优化物质教育资源,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 条件,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并为课改配备了实验设备,这些都带 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其社会效益和教育成果将会越来越被广大家长和社 会群众所接受和认可。
六、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在课改工作中,我们体会到新课程对指导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更突显出教 师的素质与新课程要求的落差,他们的理念、经验、素质都与学校、与课改的要 求有一定的距离。另外,当前教师没有什么辅助资料,活动准备比较费时费力。还有,目前我校每班人数比较多,在组织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时候,小组数量太 多,有时侯指导力度就会不够。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解决。2011 年 4 月 22 日
第五篇: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1000字]
实施有效教学 深化课程改革
——澂江六中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澂江县第六中学
实施有效教学 深化课程改革 ——澄江六中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新课程改革也在我校全面铺开,这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基础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点,努力深化基础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永恒的主题。我校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以激励教育理念引领全校教师在课改的舞台上扮演角色,在课改的浪潮中努力探索,不断实践。几年来,在校在市县教科所的领导和帮助下,在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我们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力求积极、稳妥、扎实、有效的推进这项改革。我们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重要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学校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改进课堂学习方式,探索新的评价方式。经过不断的努力,课改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将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个总结,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动员,全员参与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科学规划,在实践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进而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我校成立了由木成校长任组长,教科室主任吴仕荣任副组长,学校党政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改革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施规划、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校本培训制度、领导干部听课、、评课、议课、研讨制度等。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们身先士卒,深入课堂,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指导教师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材的编写特色,共同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同时,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了广泛的动员,要求全体教职工“人人心系课改、人人参与课改”。在校领导积极参与、具体指导和耐心帮助下,广大教师焕发了极大的改革和创新的热情,使课程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二)以人为本,规范管理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每一个人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我们从管理制度入手,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促管理,以制度促发展。我校通过教代会重新制定或修定了《教学月检查考核》、《教学绩效考核》、《教师综合考评方案》,等系列考核激励制度,创设了“求真务实、励志奋进、追求一流”的办学氛围和民主管理氛围。学校对教职工的工作考评,严格执行量化考核标准,将定性和定量原则贯穿其中,等级分明,客观公正。从德、勤、绩、能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在教师中形成人人争先,人人争优的局面。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激励机制,使一批教学有特色、有功底、善钻研、勤进取的符合课改要求的优秀教师涌现出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学校把课改经费的投入纳入全年预算,统筹安排各项费用。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课改培训,课改培训费用实施报销制度;鼓励教师购买相关参考资料,每学期给每位老师订一本教学杂志,帮助教师及时捕促课改的新信息;同时学校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加大对课改工作的奖励,如对研究性学习优秀成果的奖励、对课题研究的奖励、对各级获奖论文的奖励及对课改中的先进个人、教研组进行奖励等。
(三)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新课程改革,学校是主阵地,但同时也缺不了社会、家长等外在配合力量。为让社会了解、关心新课程实施改革工作,使学校、社会、家长在课改中形成合力,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每学期至少举行1次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和做法、汇报新课程的进展情况等,并采取座谈等形式,认真听取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的意见,同时进行相应的整改,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改革氛围。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树立新课程理念
建设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我校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放在了课程改革的首位。
首先,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到玉溪六中、华宁四中听课,参加教研活动,观摩学习。2012年,根据《澂江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县外优质教育学校脱产培训方案》我校认真制定培训计划,按时派出教师参加培训,共外派到玉溪八中参加培训20人,云大附中参加培训的教师36人,参加培训教师观课648节,集体议课144节,主题教
研72节,成果交流36节。让他们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课堂教学新脉搏。每学期初,安排教师参加市、县的各级新课程培训,积极参与兄弟学校开展的各级教研活动等。其中,我们特别注重参加红塔区、华宁四中的有关教研活动,让教师开阔更大的眼界。同时,要求每次学习后都及时撰写培训总结或反思。
其次,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或业务学习的时间,集中学习一些上级的有关课改的文件精神和先进的经验、案例等。
三、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成果展示周活动
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我校加强对教研工作的领导,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和职能,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教研长效机制,做到:校长的管理中心是教研,科室的服务中心是教研,老师的工作中心是教研。绩效考核的重点是教研,使教研工作成为学校发展的高速轨道。
如何面对现实,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重视教育公平,促进学校和谐优质发展,是教学研讨会的主题。通过教育科研活动探讨对教师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全体教师要把自身成长作为一种需要,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让想当一名好教师成为内在的需要,激发其产生自主发展的动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为进一步打造我校的教研强势、教研优势,巩固和持续澂江六中教研活力、实力。结合实际,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务实的态度来落实常规
1、大力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以人为本,发展学校的关键,是以发展老师的业务能力为根本,来发展学校的优势教育品牌,形成学校的强势教育教学效应。各校要围绕教研中心,着力提升全体老师的教研业务水平。有计划、有系统、有重点的强化好两项培训工作。
2、要提高青年教师素质。我校组织开展“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的教师读书活动,如《教育的价值》、《教育的智慧》等,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使每一个青年教师都要熟悉课程理念、熟悉课程标准、熟悉教学策略、熟悉教材内涵。保证教研运程科学、快速,体现新课程,新生命。
3.抓学科教学研究,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制定教研专题,各学科教研组要抓住本学科教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制定出研究和实施策略,围绕研讨专题,依托有效课堂构建,搞好专题研讨活动;开展课例研究,要组织学科展示交流活动,把最新的教研成果呈现出来,使大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加强领导,积极交流,展示教研强势效应。
教研工作还是学校的立校之基。希望各校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努力发掘自身的教研优势,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教研计划,创新教研措施,制定教研创争目标,积极争创特色学校和教研示范学校,以扎实踏实务实的教研工作作风,打造澂江六中教研强势品牌。
(三)聘请有关专家、领导来校作相关的讲座、报告。如我们先后邀请《玉溪教育》主编杨争鸣老师来校作报告,市教科所副所长刘永林做课改的专题讲座,华宁四中校长刘瑞昌老师介绍课改经验等。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强化了教师素质,锻炼了教师队伍,让教师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教学身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四)创设宽松环境,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现实中常见的课是课堂气氛沉闷,严肃有余,灵活不足,师生交流不够。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有些教师不想与学生有太多的交流。教师严肃呆板的教学风格就象一堵无形的墙,隔开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阻碍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因此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倡导民主型教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建立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和信任同时感到激励、鼓舞,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学生自然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当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而不是教师强迫的行为,教学气氛才能真正活起来。其次,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教学要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不能总是动用教师“权威”,而必须科学地分析学生参与和扮演的角色,并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鼓励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主要有课前演
说、小组讨论或合作学习、师生谈话、知识竞赛或课堂辩论赛等。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我们的教学才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信息培训工作 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我校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校本培训,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培训模式。
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
我们认识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手段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教师是关键。因而学校加大了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和运用网络进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训力度。课件制作提倡以自制为主,专业人员制作为辅。要求青年教师达到会制、会用、用好的程度。学校首先对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的方法采用双途径:即校内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发挥本校微机教师的特长,定辅导人员、定时间、定地点组织好校内的课件制作培训。通过培训,教师掌握了powerpoint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初步达到了自制课件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科学、合理的制作课件,突出课件的辅助手段,课件要为围绕创设情景而选材,要为突破重难点服务,使用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达到最佳结合,追求低耗高效。
2、注重培训过程,充分利用各种继续教育资源
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使校本培训既立足于学校,又不固步自封。积极选送教师外出参加市、省级培训。
校本培训的开展对于促进我校教师观念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领导和教师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管理制度更加完善。通过校本培训,教师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师德师风不断改善,改革意识不断增强,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五、依托教研组,狠抓集体备课
我校对集体备课的要求是:
(1)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每学期开学后,各备课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并及时上报教务处。
(2)教师应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做到不迟到、早退,不无故缺席,迟到、早退、缺勤将严格按考勤制度执行。
(3)集体备课要强化目的性和计划性,每次活动备课组长要明确目标和重点。
(4)集体备课时要先由中心发言人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发言,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然后其他教师再作补充。
(5)集体备课时要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熟悉教学内容,思考教学方法,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
(6)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规划落实教学活动。
学校为了规范学校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求各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教学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研组计划、班级管理工作计划、教师教学计划、都能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这一指导思想下,结合本校实际,提出本学期教学目标,措施得力,既有常规安排,又有新点子、新思路,使这些计划都真正用于指导日常工作。并且,学校还要求所有计划都一式两份,一份上报教务处,一份留给自己,督促、指导自己平时教学工作。严格教学环节管理。从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试考核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要求。
(7)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教务处每月都不定期检查1至2次作业批改;并在校会上作反馈。每逢考试后都要分析考试成绩的质量,以此来规范我们的教学工作。
六、创新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工作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源泉。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推进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以创新机制为保障,主题活动为载体,只有不断学习、模仿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一些桎梏,才能推动课改前进的步伐。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重视教科研工作,抓好教研活动。
学校严格执行县教育局周三下午2:30——4:30为文科教研活动时间,周四下午2:30——4:30为理科教研活动时间,学校采取组织人人参与的集体教研和教研组长负责教研活动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课前准备--上课--观课--说课 ———议课,不断更新教师观念,不断改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切实解决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能积聚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让教师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我们把优秀的教学随笔、教学设计,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学校的目的就是给老师创设一个平台,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同时让每位教师在互相学习中交流,在研讨探索中提高。
2、充分发挥教学骨干的引领作用
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教研科研成果展示周”活动,好几位老师用多媒体为全校教师上了校级公开课,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教师们之间互相学习、互相讨论、把合作、交流研讨、表演等新教法运用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激发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许多教师在这些活动中脱颖而出,他们的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深
受学生们的喜爱。现在,先进的教学多媒体已经走进平常课堂,直观的教学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发挥远教功能,做好远程教育校本教研,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
我校每间教室内都按装了多媒体,我们要求每位老师必须尽可能的使用,由远教管理员对教师进行应用培训,按规定按要求进行电子备课,下载远教资源到多媒体教室上课,做好使用记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直观性,从而也带动了成绩的提高。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从“要我学、要我用”变为“我要学、我要用”。使老师在实践中提高、在应用中精练、在回味中反思,达到“一个教师带动一部分教师,一部分教师带动全体教师,全体教师带动整个学校”的目的。
4、实施课题引领作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课改
我校坚持科研兴教,已形成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广大教师积极研究课题,撰写论文,走科研兴教之路。2009年,我校申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我校“三生”教育的全面落实》和《发挥信息技术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中的有效运用》两个省级课题已经结题,省级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研究课题《学生学习主体价值研究》正在申报之中。
七、深化课改,提质增效。
自新课程改革方案实施以来,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革、学生的学法转变。做到以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为核心,以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组织为重点,以提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指导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为突破口,构建学习型、合作型、研究型的教研组。我校开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方向,以减负提质为目的的体验式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合作学习是从学习组织形式的角度对学习的分类,相对于个人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实现相互间的信息与资源整合,不断整合和完善自我认识,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通过全校师生的合作和努力,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体验式小组合作学习已表现出极强的优势。当然,课改实验工作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轻松事情,不同于某些工作能立竿见影。课改实验的成效有可能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凸显出来。但我们坚信,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们必须顺应这个潮流。在课改的道路上虽然步履维艰,但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坚持不懈地探索、尝试、提高。总之,在实践新课改的路上,我们还刚刚起步,我们还会遇到很多已知的或未知的困难,但既然已经走上的课改之路,我们决不会退缩,相反,我们会迎难而上,劈荆斩刺,我们相信,前面的路会越来越光明!澂江六中
2013-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