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地方税收影响的研究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地方税收影响的研究
作者: 章建平日期: 2012-10-10
一、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营业税和增值税共存的矛盾所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已经将两税合一列为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避免重复征税现象,把现行征收营业税的行为全部或部分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畴,用增值税取代营业税。营业税作为流转税中的第二大税种,同时也是地方税体系中最大的税种,可以说,用增值税取代营业税是继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又一次大规模的税制改革,逐步从制度上解决了货物与劳务税收政策不协调的问题,此次改革需要对整个财税体制进行调整,重新构建税制。
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必要性研究
(一)现行政策分析
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为什么我国营业税需改征增值税?在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税种,二者分立并行。其中,增值税的征税范围覆盖了除建筑业之外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大部分行业则课征营业税。这一始于1994年的税制安排,适应了当时的经济体制和税收征管能力,为促进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这种划分行业分别适用不同税制的做法,日渐显现出其内在的不合理性和缺陷,对经济运行造成扭曲,不利于经济结构优化。
首先,从税制完善的角度看,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破坏了增值税的抵扣链条,影响了增值税作用的发挥。增值税具有“中性”的优点,即在筹集政府财政收入的同时并不对经济主体施加“区别对待”的影响,因而客观上有利于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做大做强,但是要充分发挥增值税的这种中性效应,前提之一就是增值税的税基应尽可能宽广,最好包含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在现行税制中增值税征税范围较狭窄,导致经济运行中增值税的抵扣链条被打断,中性效应便大打折扣。
其次,从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将我国大部分第三产业排除在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之外,对服务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由于营业税是对营业额全额征税,且无法抵扣,不可避免地会使企业为避免重复征税而倾向于“小而全”、“大而全”模式,进而扭曲企业在竞争中的生产和投资决策。比如,由于企业外购服务所含营业税无法得到抵扣,企业更愿意自行提供所需服务而非外购
服务,导致服务生产内部化,不利于服务业的专业化细分和服务外包的发展。同时,出口适用零税率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但由于我国服务业适用营业税,在出口时无法退税,导致服务含税出口。与其他对服务业课征增值税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服务出口由此易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最后,从税收征管的角度看,两套税制并行造成了税收征管实践中的一些困境。随着多样化经营和新的经济形式不断出现,税收征管也面临着新的难题。比如,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捆绑销售的行为越来越多,形式越来越复杂,要准确划分商品和服务各自的比例也越来越难,这给两税的划分标准提出了挑战。再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某些传统商品已经服务化了,商品和服务的区别愈益模糊,二者难以清晰界定,是适用增值税还是营业税的难题也就随之产生。
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求,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增强服务业的竞争能力,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推动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小额纳税人税负,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带动扩大就业;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将增值税征收范围覆盖所有的货物和劳务,不仅是与世界通行做法接轨,也是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的必然选择。
上述分析,可以说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这一改革的必要性。国际经验也表明,绝大多数实行增值税的国家,都是对商品和服务共同征收增值税。在新形势下,逐步将增值税征税范围扩大至全部的商品和服务,以增值税取代营业税,符合国际惯例,是深化我国税制改革的必然选择。现已确定的这一改革事项在上海先行先试,将为分步推进这一改革取得经验。可以预期,在上海拉开序幕的这一总体上使相关企业免除重复征税制约而在总体上减轻税负的改革,将促进一大批市场主体放开手脚发挥潜力,推进自身业务经营和发展中的专业化细分,提升服务水准,进而有利于提振消费和改善民生,增进百姓实惠,并有益于扩大内需、推进产业升级换代,加快转变生产方式。
(二)试点数据显示
今年1月1日以来,上海市共有12.6万户企业(其中,交通运输业1.1万户,现代服务业11.5万户;一般纳税人4万户,小规模纳税人8.6万户)纳入改革试点范围,由原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在上海市的精心组织下,实现了税制转换的平稳过渡。改革试点虽然时间不长,但已呈现出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降低了大部分纳税人税收负担。试点的小规模纳税人大多由原实行5%的营业税税率降为适用3%的增值税征收率,且以不含税销售额为计税依据,税负下降幅度超过40%;试点的一般纳税人中,85%的研发技术和有形动产租赁服务、75%的信息技术和鉴证咨询服务、70%的文化创意服务业纳税人税负均有不同
程度下降;加工制造业等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外购交通运输劳务抵扣增加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劳务纳入抵扣,税负也普遍降低。
二是拓展了试点行业和企业市场空间。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改征增值税,拓宽了加工制造业产业链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额抵扣范围。目前,试点地区纳税人来自外省市的订单已经开始增加,表明改革试点相应扩大了交通运输和现代服务业市场需求。
三是促进了企业分工细化和技术进步。试点之前,许多制造业企业基于外购技术的营业税负担问题,不愿意将研发环节从本企业分离。试点之后,由于外购研发技术负担的增值税可以抵扣,一些生产制造企业向外分离研发设计等业务的意愿愈来愈强。改革对深化专业分工、提高创新效率的激励和引导效应正在显现。
四是提升了商品和服务出口竞争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出口退税宽化和出口退税深化的制度效应得到了体现。在宽化效应方面,国际运输和研发设计被纳入出口零税率范围,推动了这类服务以不含税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深化效应方面,出口货物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交通运输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劳务所负担的进项税额可以得到退还,增强了这类货物出口的竞争力。
三、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地方税收的影响
营业税改增值税使地方财政收减少,收支缺口扩大,推动预算外、制度外收入膨胀。营业税是地方税,而且是地方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是中央、地方共享税,目前按中央75%、地方25%的比例分配,一旦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业税将有四分之三上缴中央,地方税收受到很大影响。而且,虽然地方在增值税方面收增加,但是远远比不上营业税收,这样一来,地方经济增长阻力增加、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不足程度扩大,产业政策实施弱化,地方财政风险增多,财政风险规模扩大。
《中国财政年鉴》公布的地方财政决算收入数据显示,早在1998年,除了山西、黑龙江、江苏和云南外,全国27个省级行政区的营业税收入都已经超过增值税分享收入;而到了2008年,地方税收收入的31.8%来自营业税,19.3%来自增值税分享收入,只剩山西和黑龙江的增值税分享收入超过营业税收入,其他省份都是营业税收入高于增值税分享收入,约一半以上省份的营业税是增值税分享收入的两至三倍,北京市的税收收入中营业税收入是增值税收入的四倍。
营业税改增值税,也就是增值税扩围,由于直接影响流转税税负,因此对物流企业流转税税负影响显著,同时,由于增值税扩围,也会影响到固定资产折旧、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所得税等,因此也会间接影响效益。
营业税是地方收入中的第一大税,如果营业税被增值税替代,直接的后果就是地方政府将失去第一税种,这会给本不完善的地方税体系造成很大冲击,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将会陡增。
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是结构性减税的重要举措。面对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我国果断实施一系列涉及范围广、实施力度大、针对性强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财政收入已经连续多年快速增长,2011年更是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国际金融危机等外部形势依然严峻。我们着眼于营造更好的财税环境,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甚至加大结构性减税的力度,减轻税收负担,激发和保护企业的发展活力,实施“放水养鱼”的灵活税收政策,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结构性减税本身就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部分,而积极财政政策又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
结构性减税是优化我国财税政策的基本方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无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我国将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同时,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其中就包括在上海进行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并会稳步扩大试点范围。
从这次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方案设计来看,改革应具有明显的减税效应。从试点行业来看,若采用小规模纳税人的简易计税方法,可使用3%的征收率,会低于或不高于现行任何一个行业的营业税税率;若采用一般纳税人的一般计税方法,由于抵扣政策的实施,不会存在重复征税的现象。总体看,通过税率设置和优惠政策过渡等安排,预计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对现行征收增值税的行业而言,无论在上海还是其他地区,由于向试点纳税人购买应税服务的进项税额可以得到抵扣,税负也将相应下降。但是,对于不同行业和不同的企业,因具体情况不同,减负程度也不尽相同。
对地方政府而言,部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会造成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但从长远看,企业负担减轻了,投资意愿会有所增强,经济增长有了持续的动力,放大到一个经济周期看,地方财政收入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有所增加。
(一)调整增值税中央与地方分成比例,加强地方税体系建设
分税制改革对中央和地方的财力进行了相应的划分。中央和地方都有了自己的固定税种收入,但这些固定税种收入对于中央和地方来说,规模和比例都比较小,而更多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共享税收入。此次税制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降低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但事务并没有相应减少,致使地方财政困难可能会加剧,同时也可能增加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财力分配的博弈强度。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财政收入不断提高,财力相对比较富裕,此次税制调整一定程度上将会再次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中央财政具备了调整地方政府共享税比例的条件和空间,同时中央也可以把调整共享税比例作为一项政策激励手段,在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的同时,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实现各地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缩小各地方财政收支因税制改革而带来的巨大波动。
同时,要加强地方税体系建设,营业税并入增值税后,考虑到营业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地位将受到影响,所以积极培养税源,重现选择地方税主体税种,合理调整辅税税种,进一步优化地方税制结构。最后,金融政策上予以适当权力下放,允许部分地区发行地方债,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财政自主权。
(二)加快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税收管理水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增加了增值税的征管难度,特别是对劳务征税,其复杂程度并不亚于对商品和货物征税,甚至要更加复杂,对劳务征收增值税,需要根据提供劳务的企业的特征,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征收制度,以便实施对劳务征收增值税。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信息资源也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税收征管工作中,如何解决征纳双发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仅是增值税面临的改革问题,也是全面提高我国税收管理水平面临的严峻考验。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能简单理解为信息化就是以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而是对税收管理业务的再造。一方面,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资金进行软件的升级。国、地税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再逐步实现与相关部门的联网,构成一个网络平台。另一方面,信息化的持续发展离不开精通业务和技术的复合人才,所以对人才的培养、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加快信息化建设是建立税收管理工作规范、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基本要求。
(三)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整体优化税制。政府的税收定位应从以前单纯追求GDP的增长向追求可持续发展转变。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改革,不仅是完善税制的必要,更应该认识到,增值税的完善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业属于低碳行业,优化营业税制、增值税制,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同时,通过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鼓励科技创新等税收优惠措施,鼓励和引导有效生产、合理消费。
(四)提高政府支出效率,缓解支出压力。在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后,因消除了大量重复征税的因素,可能会在短期内出现税收收的增长减缓的势头,这无疑降低了政府进行改革的动力,从实际来看,我国仍存在较大的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促进国内经济持续发展,保障民生的政府支出压力,这种压力的缓解,政府更多地寄希望于税收收入的增加,但这种做法无异于“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使我国财政陷入“悖论”境地,极大地制约增值税税基的拓展。
(五)发展地方经济,保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发展地方经济是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水平的根本途径。经济发展和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是源与流。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必然就会有税收收入,即有源必有税,源多税必大。因此,发展地方经济才是解决地方财政困难的根本出路。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产业转型,依靠科技的手段,搞好产业链,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发展中的作用,做到整合区域信息,打破区域限制,以完善的法制法规为地方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作者单位:宜春市地税局)
第二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税收专题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税收专题
主讲老师:王越
一、目前营改增的形势
2012年1月上海,8月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和厦门、深圳,明年继续扩大试点,并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内试点,总体目标是在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全国全部实行增值税,不再存在营业税。
二、营改增的背景
1.增值税相较于营业税税制最大的优点是实行抵扣制,以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营业税并不考虑抵扣问题,除少数规定可以差额纳税外,基本全部按流转额全额纳税,重复纳税弊端无法避免。
【例如】
A公司(一般纳税人)销售100万元给B公司,B公司(一般纳税人)销售200万元给C公司,增值税税率17%,则A公司增值税17万元,B公司增值税17万元,但如果是营业税,则A公司营业税17万元,B公司营业税34万元。
2.增值税有利于发票管理
购买方可以凭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其有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利益需求,但是营业税企业取得的发票不能抵扣,其索取发票的利益需求显然较之增值税,明显不足。
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大大降低征纳成本,有利于税收管理。《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令2008年第52号)第八条规定:“纳税人兼营应税行为和货物或者非应税劳务的,应当分别核算应税行为的营业额和货物或者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其应税行为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或者非应税劳务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行为营业额。”
如果一旦实行营改增,则上述规定显然就不再需要,因为已全部征收增值税。
三、课程讲授安排
课程以北京此次营改增实施办法为主轴,按照税制的要素,即纳税人、税率、征税对象、计税依据、计税方法、减免税、征管等进行讲解。
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
第一章 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以下称境内)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以下称应税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纳税人。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应当按照本办法缴纳增值税,不再缴纳营业税。
单位,是指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单位。个人,是指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本条是关于试点纳税人和征收范围的基本规定。《企业所得税法》(主席令第六十三号)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三条一款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条所称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包括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 1
织。”
因此行政单位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但行政单位是增值税的纳税人。
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人合伙企业属于单位,而非个人,因此不适用增值税起征点的规定。第二条 单位以承包、承租、挂靠方式经营的,承包人、承租人、挂靠人(以下称承包人)以发包人、出租人、被挂靠人(以下称发包人)名义对外经营并由发包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以该发包人为纳税人;否则,以承包人为纳税人。
单位以承包、承租、挂靠方式经营的,以发包人为纳税人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一)以发包人名义对外经营;
(二)由发包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果不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以承包人为纳税人。第三条 试点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应税服务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称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一般纳税人,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
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规定标准的其他个人不属于一般纳税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提供应税服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选择按照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本条是关于试点纳税人分类、划分标准的规定。理解本条规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含减、免税销售额、提供境外服务销售额以及按规定已从销售额中差额扣除的部分。如果该销售额为含税的,应按照应税劳务的适用税率或征收率换算为不含税的销售额。
另外应当注意的是: 对于试点地区原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的自开票纳税人,无论其提供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是否达到500万元,均应当申请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试点事项规定
第四条 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成为一般纳税人。
本条所称会计核算健全,是指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
本条是关于小规模纳税人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规定。
第五条 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纳税人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具体认定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本条是关于试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规定。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以下称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其代理人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在境内没有代理人的,以接收方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
第七条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试点纳税人,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可以视为一个纳税人合并纳税。具体办法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行制定。
本条是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试点纳税人,可以视为一个试点纳税人合并纳税的规定。合并纳税的批准主体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具体办法将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行制定。依据这一规定,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总机构试点纳税人增值税计算缴纳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并批准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自2012年1月1日起按照上述办法计算缴纳增值税(财税[2011]132号)。《暂行办法》主要是解决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期间总机构试点纳税人缴纳增值税问题。例如:公司总部在试点地区,并在试点地区以外的其它省、市设有分公司和子公司,不属于试点范围,造成了该公司 2
改征增值税后的进销项不均衡问题,即:购买设备等费用大多发生在总部,进项税额大部分留在总部,而应税服务的业务分布在分公司和子公司,造成了进销项不均衡问题。为此,《暂行办法》明确该公司准予将其分公司和子公司的业务汇总到公司总部纳税,具体办法是:
一、公司总部、及其分公司、子公司均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二、公司的各分公司、子公司均按照现行规定在所在地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并将各自销售额(或营业额)、进项税额及应纳税额(包括增值税、营业税)通过传递单传至总部;
三、公司总部将全部收入汇总后计算销项税额,减除汇总的全部进项税额后形成总的增值税应纳税额,再将各分公司、子公司汇总的应纳税额(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作为已交税金予以扣减后,形成总部的增值税应纳税额。
第二章 应税服务
第八条 应税服务,是指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
应税服务的具体范围按照本办法所附的《应税服务范围注释》执行。本条是关于应税服务的具体范围的规定,试点实施办法所称应税服务包括交通运输业服务(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
第九条 提供应税服务,是指有偿提供应税服务。有偿,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
非营业活动中提供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不属于提供应税服务。非营业活动,是指:
(一)非企业性单位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为履行国家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收取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活动。
(二)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聘用的员工为本单位或者雇主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
(三)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为员工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
(四)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是指应税服务提供方或者接受方在境内。下列情形不属于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
(一)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提供完全在境外消费的应税服务。
(二)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向境内单位或者个人出租完全在境外使用的有形动产。
(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一条 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下列情形,视同提供应税服务:
(一)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但以公益活动为目的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二)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本条是关于视同提供应税服务的具体规定,对于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视同其提供了应税服务,理解本条需把握以下内容:
为了体现税收制度设计的完整性及堵塞征管漏洞,将无偿提供应税服务与有偿提供应税服务同等对待,全部纳入应税服务的范畴,体现了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同时,将以公益活动 3
为目的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排除在视同提供应税服务之外,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1.下列关于增值税的有关规定,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值税实行凭票抵扣制 B.增值税以增值额为计税依据
C.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的普通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D.小规模纳税人不得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A B C D 【正确答案】C 下列增值税纳税人,适用增值税起征点规定的是()。A.个人独资企业 B.军事单位 C.自然人 D.行政单位
A B C D 【正确答案】C 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含减、免税销售额、提供境外服务销售额以及按规定已从销售额中差额扣除的部分。A.36个月 B.12个月 C.一年 D.半年
A B C D 【正确答案】B 试点实施办法所称应税服务不包括()。A.水路运输 B.信息技术服务
C.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D.鉴证咨询服务
A B C D 【正确答案】A
第三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收征管问题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收征管问题
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征收管理的影响
1、营业税改增值税消除了重复征税,使税收征管更加简单,提高税制运行效率。货物生产需要消耗劳务和其他货物,劳务提供也需要消耗货物和其他劳务,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就消除了货物和劳务领域的重复征税问题,而增值税的缴纳是伴随着商品流转过程而由纳税人自行完成的,税务机关只要收取余额就行,从而大幅度简化了征收过程,降低了征收成本,提高了税制运行效率。
2、对于既从事增值税应税项目,又从事营业税应税项目的企业而言,虽然目前在增值税和营业税制度中均对混合销售以及兼营行为在税收处理上作出了相应规定,但是,在实践征管中,由于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属共享税与地方税收入,分别由国税局和地税局征收,导致两个税务机关经常在认定混合销售和兼营业务的适用税种时,发生矛盾与争议。这种矛盾与争议既体现为税务机关之间的冲突,也体现为中央与地方在税收管辖问题上的博弈,而其结果则往往会导致纳税人无所适从、两面受压。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这种问题将得到解决。
3、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发票的使用将进一步完善,税控系统也将进入劳务提供的行业,保障税款更加足额及时的缴纳,防止偷税漏税骗税的行为产生,征收管理更加简单方便,增加财政收入,减少征收成本。
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收征管中注意的问题
1、试点的行业范围暂不宜扩大。从税制完善发展方向看,营业税全面改征增值税无疑是对的。但将营业税全面或大部分改征增值税,既涉及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的重大调整,也事关目前我国财政分配体制的变革,牵涉面广,情况复杂,需要统筹考虑。
2.适当降低交通运输业的增值税税率。交通运输业按11%的增值税税率征收,企业税负普遍上升,不利于交通运输企业发展。交通运输业是基础产业,交通运输服务是民生消费必需品,建议在保持原税负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按该行业进项金额占销售金额的平均比重,倒算出其增值税税率水平。
3.对税负增加的试点企业实行过渡性优惠政策。对少数因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而出现税负增加的企业,可在一定时期(如试点开始后的2年内)实行超税负部分即征即退或地方财政给予返还的临时性扶持措施。
4.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分配方式。既然同为增值税收入,不宜将有些行业的增值税收入作为中央与地方的共享收入,有些则完全划归地方。为了兼顾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宜将增值税仍作为共享税,并相应调整现行增值税收入中央与地方分享比例,扩大地方所占份额(如地方占40%),同时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
5.适当统筹国地税部门的征管人力资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国税部门负责征管的增值税纳税户数将大幅增加(上海增加了12万多户),同时其企业所得税也随之划归国税部门征管,国税部门征管一线人手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需综合考虑在国地税部门之间适当调配征管人力资源。
6.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宜尽早在全国全面推行。作为一项完善税制和结构性减税措施,试点的空间不宜太广,时间不宜太长,以免造成大面积的长时间的不公平竞争的税制环境。因此,这项改革在近期选择2~3个有代表性的省市先行试点,经过实践取得成功经验后,尽早在全国统一实施。
第四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相关问题汇总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相关问题
1.什么是增值税?
2.什么是提供应税服务?
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纳税人分为哪两类?如何划分?
4.境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如何纳税?
5.非营业活动中提供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不属于提供应税服务,什么是非营业活动?
6.什么是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哪些不属于在境内提供应税服务?
7.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是否缴纳增值税?
8.提供应税服务的增值税税率是多少?
9.提供应税服务的增值税征收率是多少?
10.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包括哪两个?
11.一般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如何计算?
12.什么是销项税额?
13.什么是进项税额?
14.简易计税方法的应纳税额如何计算?
15.纳税人提供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应税服务的,应如何纳税人?
16.纳税人兼营免税、减税项目的核算要求是什么?
17.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发生折扣的,应如何开具发票?
18.试点纳税人提供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如何纳税?
19.试点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如何纳税?
20.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取得的进项税额是否准予抵扣?
21.营改增纳税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22.增值税纳税人扣缴义务发生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23.代扣代缴增值税的纳税地点是在机构所在地还是应税服务发生地?
24.外地发生的应税服务应向服务发生地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税款吗?
25.总、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地区的,可以合并申报纳税吗?
26.提供应税服务哪些情况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27.财税[2011]111号文件规定:“个人提供应税服务的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其中,个人含个体工商户吗?
28.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吗?
29.什么是增值税差额征税?
30.哪些纳税人可以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
31.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都可以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吗?
32.什么是试点纳税人?什么是非试点纳税人?
33.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纳税人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的价款是否可以扣除?
34.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纳税人支付给试点纳税人的价款是否可以扣除?
35.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的哪些纳税人支付给试点纳税人的价款可以扣除?
36.增值税差额征税政策规定可以扣除的具体支付项目包括哪些?
37.增值税差额征税的计税销售额如何计算?
38.应税服务适用增值税差额征税的,本期应纳税额如何计算?
39.纳税人支付的价款如果既符合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同时也属于增值税差额征税可以扣除的项目,应如何处理?
40.截止目前国家有关营业税差额征税的政策规定包括哪些具体项目?
41.什么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4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税人,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标准是多少?
4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否需要办理有关申请手续?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是否需要办理有关申请手续?
44.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税人,是否必须申请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申请认定的如何处理?
45.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税人,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不认定一般纳税人?
46.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未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税人和新开业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税人,是否可以申请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47.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税人、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未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税人和新开业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税人申请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分别需要提交哪些资料?
48.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纳税人在改征增值税之前的营业额如何确认是否超过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标准? 49.减免税是什么? 50.减免税分为哪些类别?
51.纳税人发生减免税行为,是否需要在申报前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或审批?
52.纳税人在执行备案类减免税之前,必须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哪些资料备案?
53.纳税人申请报批类减免税的,应提供哪些资料?
54.纳税人不符合减免税规定条件而享受减免税优惠的,如何处理?
55.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共制定了多少项过渡优惠政策? 56.什么是即征即退?
57.上海试点地区的13项减免税政策都包括哪些? 58.上海试点地区的4项即征即退政策都包括哪些? 59.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纳税人如何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 60.原有的一般纳税人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使用的申报表是否相同?
61.一般纳税人进行增值税纳税申报时,需要填报哪些申报表和清单?
6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及其附列资料主要填报哪些内容?
63.一般纳税人即征即退项目如何填报申报表?
64.一般纳税人应税服务实际计征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体现在申报表的哪些栏次?
65.《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如何进行纳税申报? 66.需将2012年6月30日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挂帐的一般纳税人,如何申报挂帐的留抵税额?
67.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的纳税期限有何规定?
68.纳税人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的,或者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是否办理纳税申报?
69.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填报的纳税申报表有调整吗? 70.现有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是否也使用调整后的纳税申报表?申报项目有何变化?
71.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只从事“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业务,应如何填报申报表。72.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只从事“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务,应如何填报申报表。
73.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既从事“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业务,又从事“提供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务的,如何填报申报表?
74.《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小规模纳税人)》“应税货物及劳务”申报项目与“应税服务”申报项目可否合并计算? 75.什么情况下可以申报“应税服务扣除额”?
76.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征税范围包括哪些行业? 77.应税服务的税率和征收率有哪些?
78.纳税人如何确定其经营业务是否属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范围?
79.专用发票有几种? 80.专用发票的概念? 81.专用发票价格是多少?
82.专用发票的基本联次及用途是什么? 83.专用发票各联次是什么颜色的? 84.发票开具的规定是什么? 85.专用发票开具的规定是什么?
86.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写规定是什么? 87.什么是未按规定保管专用发票?
88.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什么情况下不得开具专用发票? 89.专用发票作废条件? 90.增值税专用发票如何作废?
91.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如何作废? 92.什么是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 ?
93.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由哪级税务机关审批,审批的依据是什么?
94.不得领购开具专用发票的规定是什么? 95.什么是虚开发票?
96.什么是虚开专用发票和构成虚开专用发票罪?
97.一般纳税人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时,开票专用设备和专用发票如何处理?
98.丢失专用发票抵扣联怎么抵扣进项税额?
99.辅导期一般纳税人领购专用发票限额数量有何规定? 100.辅导期一般纳税人怎样在一个月内多次领购专用发票,如何预缴增值税?
101.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是否必须使用防伪税控一机多票系统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102.专用发票的税控系统是指什么?
103.纳税人开具专用发票的开票专用设备是什么? 104.开票专用设备的初始发行内容是什么?
105.开票专用设备初始发行后,信息发生变更怎么办? 106.纳税人购买开票专用设备,能否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 107.什么是红字专用发票? 108.如何开具红字专用发票? 109.红字专用发票需要认证吗?
110.小规模纳税人如需开具专用发票,怎么办?
111.未达起征点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申请代开专用发票吗? 112.小规模纳税人申请代开专用发票时需要什么手续? 113.代开专用发票后发生退票如何处理? 114.代开的专用发票如何开具红字发票?
115.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可以申请代开专用发票吗?
116.9月1日以后北京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哪种专用发票? 117.9月1日以后北京市货物运输服务企业,原开具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试点后还可以继续开具吗?
118.收到试点地区企业开具的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可以抵扣吗?
119.试点前提供改征范围内的应税服务开具的发票,试点后发生折让能开专用发票吗?
120.什么是增值税专用发票报税?报税期限如何规定的? 121.因报税盘质量等问题无法报税的如何办理? 122.未按照规定进行报税的如何处罚? 123.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报税方式有哪几种? 124.什么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 125.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如何抵扣? 126.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证方式有哪几种?
127.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有关规定是怎样的? 128.零税率应税服务的范围是什么?
129.提供零税率应税服务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主体是谁? 130.什么是免抵退税办法? 131.退税率是多少?
132.对于零税率应税服务提供者属原适用免退税计税方法的出口企业,适用哪种计税方法?
133.零税率应税服务提供者如何办理出口退(免)税认定? 134.零税率应税服务免抵退税申报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135.零税率应税服务提供者办理增值税免抵退税申报时应提供哪些凭证资料?
136.零税率应税服务的免抵退税如何计算?
137.对新发生零税率应税服务的零税率应税服务提供者办理出口退(免)税有哪些规定?
138.试点地区的单位和个人向境外提供的哪些应税服务免征增值税?
139.向境外提供的免征增值税应税服务有哪些政策规定? 140.纳税人如何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141.初次申请审批专用发票的流程是什么? 142.增值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第五篇:浅谈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研究
浅谈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研究
2013-09-05 10:5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论文摘要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作为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受到广泛的关住。本文将基于笔者对上海试点地区的实证考察,以交通运输业为视角,研究“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情况。首先介绍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征税状况、“营改增”的背景;其次结合实际调研内容,总结了“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影响,分析了企业在税制改革后遇到的困难;最后提出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税制改革的完善发展途径。
论文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营业税 增值税
一、交通运输业征税状况
(一)我国目前交通运输业征税状况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交通运输业属于营业税税目,包括陆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装卸搬运,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3%,计税依据为全部营业额。豍第二,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2012年8月起,试点范围进一步扩至10省市,并将逐步扩展到全国。增值税是以商品或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我国增值税采取差额抵扣的方式,即根据销售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在扣除取得商品或劳务支付的进项税额,差额即应缴纳的增值税。
(二)交通运输业“营改增”背景1.对交通运输业征收营业税弊端。(1)交通运输企业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接受运输服务的企业只能根据运输发票就支付运费的7%进行抵扣,从而造成我国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中断。(2)由于营业税是对收入全额进行征税,不能抵扣成本和费用中所含的已纳增值税额,从而造成重复征税,加重纳税人负担,不利于纳税人在公平税负的基础上展开竞争。重复征税导致企业采取“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分工粗,效率低,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3)长期以来征收营业税使得很多交通运输企业会计账簿混乱,财务核算不符合规范。同时由于营业税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很多企业对技术研发、设备改造方面投入不足,不利于节能减耗,环境保护,也不利于交通运输行业的整体发展。
2.交通运输业特点决定其具备改革基础条件。(1)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专门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先行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与生产流通密切相关。
(2)运输费用目前已纳入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范围,运输发票已纳入现行增值税管理体系,改革基础较好。
二、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产生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据上海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在上海营改增政策实施初期,交通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基本全部实现减负,一般纳税人税负有所增加,据上海市统计局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58.6%的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税负增加。据测算营改增后运输业实际税负由原2%左右提升到4%左右,究其原因是部分进项税额无法抵扣,相关配套
措施未落地。随着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出台,试点初期存在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从上海财政部门公布的数据来看,2012年上海市交通运输服务试点一般纳税人实际缴纳增值税53.1亿元,与按原营业税方法计算的营业税额相比,减少税收0.8亿元。交通运输业行业税收增加幅度呈“逐月下降,渐趋平缓”的特征。
(二)“营改增”后试点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1.税率增幅较大。试点政策规定一般纳税人由原3%的营业税改为11%的增值税,税率上升8个百分点,增幅较大。
2.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少。交通运输企业营业成本主要包括油料消耗、过路过桥费、人工成本、场地租金、保险费等。(1)固定资产。试点政策11%的税率主要考虑交通运输企业购置固定资产可抵扣数额较大,但调研中发现固定资产抵扣数额大,但使用周期长,一般陆路运输所用的卡车要使用8年以上,轮船、飞机等更久,所以企业并不经常购置固定资产,并且试点政策从公布到正式实施间隔时间较短,有些企业刚刚购置完固定资产,造成试点政策实施当年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少。(2)油耗。目前虽然企业可办理油卡根据使用情况开具增值税进项发票,但实际执行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可使用油卡的加油站如果距离较远,在运输过程中司机往往选择较近的加油站先进支付油费。另一方面及时可以使用油卡,但企业需预先在油卡中垫付大量资金,并且司机要开具增值税发票需要持有公司营业执照、单位介绍信、税务登记证、身份证明等文件资料,但一个公司里往往有多个司机在跑长途,很少让司机带上述证件。(3)修理费、汽配费。对于长途运输而言,由于业务是在全国范围,故障也经常发生在运输途中,所以多数情况是寻找附近修理厂进行修理,而很少使用公司预先购买的配件,但长途运输道路沿线通常是一些小型维修场所,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并且可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场所维修费用相对较高,企业也很少选择。(4)占企业成本较大的过路过桥费、人工成本目前并不能开具增值税发票,也是造成企业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少的重要原因。
3.企业增值税专业知识缺乏。由于增值税对会计核算要求较高,但交通运输业长期以来征收营业税,使得企业缺乏增值税的专业知识,无法短时间内根据国家政策规划企业经营策略,进行纳税筹划达到节税目的。一些企业存在财务会计不符合规范,账簿混乱,无法正确计算应纳税额,正确区分可抵扣的进项发票等问题。
(三)上海营改增试点在全国推广的意义上海市根据“营改增”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企业税负增加的问题制定了相应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设立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财政专项资金,对税收负担增加的企业给予财政扶持。针对交通运输业出台包括“营改增”后税负增加累计超过5万元以上的企业可以申请返还税负增加额的70%、对外省市运输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燃油、配件等费用已实际支出额进行抵扣等配套措施,保证了营改增工作的顺利进行。“营改增”上海模式在全国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效应,通过了解试点地区的营改增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总结营改增政策的不合理之处,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营改增税制改革顺利进行。
三、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法律制度发展完善
(一)进一步扩大试点地区直至扩展到全国交通运输业由增值税取代营业税是我国税制改革的最终目标也是根本的发展趋势,将试点地区进一步扩大并逐步扩展到全国范围既有利于我国增值税税收体制的完善,又可以避免试点地区产生的“税收洼地”效应,减小税制改革对非试点地区交通运输业及上下游相关行业的影响,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相关税收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的建设1.税率设计方面。从国际上看,各国实行增值税的税率基本可归类为基本税率(标准税率)、较低税率(优惠税率)和较高税率三档。对于交通运输业,各国普遍采用基本税率和较低税率,部分国家对交通更运输业设置为零税率,主要适用于出口商品与劳务,也有一些国家对公共运输实行零税率。从我国试点地区的情况来看,交通运输业“营改增”试点后企业税负普遍上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试点政策设置的税率没有经过严格实证测算从而设置过高造成的,有关部门应分析总结试点地区试点企业的数据进行测算,规定出更加合理的增值税税率。另外,也可以参考国外的经验,设置差别税率,对公共交通领域征收低税率或零税率,以促进我国公共交通的发展。
2.放宽一般纳税人标准。试点政策以年销售额500万元为界作为区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标准过高造成小规模纳税人规模大,征管不到位等问题。而小规模纳税人由于仍然不能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数量过多仍不利于我国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税制改革。同时小规模纳税人由于其财务账簿不健全,发票管理等不规范,数量过多也会加重国家核定征税负担,还会引发一系列违法违规开具增值税发票的犯罪现象。因此,合理划分两类纳税人的划分标准,逐步扩大一般纳税人范围,才能保证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广泛延伸。
3.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1)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一套完善的配套措施,如上海市政府针对税负不降反升的企业出台了配套的过渡性财政扶持政策,设立了营改增试点财政扶持资金,按照新税制规定缴纳的增值税比按照老税制规定计算的营业税确实有所增加的试点企业为扶持的对象。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由于税制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保证企业的良好发展。在“营改增”试点范围逐步扩大的情况下,值得其他试点地区参考借鉴。(2)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科学的进项税额抵扣机制是增值税的灵魂所在,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保持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把占企业成本较大的过路过桥费、油费也纳入增值税抵扣链条中。
(三)完善税收征管环境,加强税收征管水平,加强宣传1.随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不断推进,产生的必然趋势是中介组织的发达。针对交通运输业目前财务账簿混乱、企业内部专业人才缺乏的现象,国家可以出台政策充分发挥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律师等中介组织中专业人士的作用,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加强交通运输企业建账建制。
2.加强国家的监督管理。交通运输业作为“营改增”试点行业,由于政策颁布实际那较短,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使一些纳税人利用法律法规的漏洞进行避税,形成一些灰色地带,这就需要国家加强监督,及时出台措施进行规制。
3.加强税收征管水平。交通运输业原来由地税局征收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由国税局负责征收,加上交通运输企业本身数量多、规模小、流动性强、税源难以掌控,国家更应该完善税收征管环境,提高税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税收征管水平。
4.加强宣传引导。增值税本身是一个优良的税种,但由于其计税方式相对复杂,所以有关部门应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解读,利用网络、媒体等多种方式培养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提高纳税人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也应引导企业积极进行纳税筹划,制定适应国家税收政策的企业发展战略,合理节税。
“营改增”税制改革的初衷在于实现结构性减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造成很多交通运输企业税负不降反升的现象,这一方面是企业自身不能适当进行纳税筹划,制定适当的发展策略,但更重要的是我国制定的税收政策存在一定问题,缺乏实证研究测算、税率设置不合理、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完整等原因。本文通过对上海交通运输企业实证考察中反应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我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税制改革的发展完善提出一些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