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地方税收征管产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时间:2019-05-13 06:1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营改增对地方税收征管产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营改增对地方税收征管产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第一篇:营改增对地方税收征管产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营改增”对地方税收征管产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3年6期

来源: 时间:2014/5/16 16:09:30 阅读:49 次

楚雄州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营改增”是我国为进一步完善税制,将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实行结构性减税的重大战略举措,这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划入改征增值税范围的主要是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

一、“营改增”对地方税收的政策效应分析

(一)“营改增”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增值税自1954年在法国开征以来,因其有效地解决了传统销售税的重复征税问题,迅速被世界其他国家采用。目前,已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征了增值税,征税范围大多覆盖所有货物和劳务。我国1979年引入增值税,先后经历几次改革,尤其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增值税征税范围覆盖了所有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而对其他劳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则征收营业税。基本确立了对货物和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征收增值税,对其他劳务和无形资产、不动产征收营业税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税并存的货物和劳务稅税制格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营业税重复征税及税负不公的弊端日益突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即“营改增”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我国结构性减税的重点。“营改增”的目的是减轻企业税负,利用“金税工程”加强对国家税收的监控管理,其理论依据来源于营业税重复征税的固有弊端与增值税抵扣设计的合理性。逐步采用增值税替代营业税是国际通行做法,“营改增”是我国税制与国际趋同的改革。

2011年11月16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财税(2011)110号)以及《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1)111号)两个文件。从2012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营改增”改革试点正式启动。同年8月1日起,试点范围扩大至北京、天津等10个省市。根据国务院部署,自2013年8月1日起,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并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同时,择机将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新一轮“营改增”,是在2012年“1+6”(交通运输业及现代服务业的6个行业)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的“1+6”升级版(纳入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的改革推进。而这一改革也正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步骤。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按照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要求,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三次产业融合;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有利于优化投资、消费和出口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营改增”对地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营改增”是完善传统商品销售税的必然选择。传统销售税,以货物与劳务价款作为计税依据,在货物与劳务生产经营的各环节普遍征税,存在着税上加税、重叠征税的问题,且生产经营环节越多,重叠征税问题越严重,阻碍商品生产与经营的专业化发展,降低经济效率。改革将有助于消除目前对货物和劳务分别征收增值税与营业税所产生的重复征税问题,通过优化税制结构和减轻税收负担,为深化产业分工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改革前,增值税主要适用于第二产业,营业税主要适用于第三产业。“营改增”统一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税收制度,平衡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税收负担,特别是解决了第三产业重叠征税问题,将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对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产生间接的影响。

(三)“营改增”对地方财政收入带来的影响

首先,改革后营业税收入必然减少,影响地方财政收入。营业税目前是中国地方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营改增”之后,随着营业税收入的减少,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在所难免。目前,在试点地区,“营改增”的收入并未按照75%和25%的比例由中央和地方分享,而是在国税部门代征后全部返还地方,确保地方税收收入不受影响。但这仅是权宜之计,“不可能持久”,是试点时期的过渡性安排,以尽量避免政府对市场造成不必要的干扰。未来“营改增”实现全地区全行业覆盖后,在统一市场下流通的商品及服务将进行统一的抵扣,中央和地方的税收体系也将进行相应调整。“营改增”之后,如何形成地方新的主体税种,重构地方税体系是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其次,“营改增”带来的减税效应,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原增值税纳税人向“营改增”纳税人购买应税服务的进项税额可以得到抵扣,税负得以下降。“营改增”纳税人中,小规模纳税人由于3%征收率的降低以及增值税价外税特征导致的税基缩小,税负得以下降;部分一般纳税人由于增值税的先进计税方法及11%和6%两档低税率,税负得以下降。截至2012年年底,“营改增”试点的9省市参加试点的企业共计102万户,至2013年2月底更新为112万户,即每个试点省市每月增加试点企业数量约5%。在试点企业中,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数量比为15:85。所有小规模纳税人(包括个体户)基本都因“营改增”而实现了减税,减税幅度达40%。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营改增”试点开始至2013年2月份,全国共实现减税550亿元人民币以上。

第三,随着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试点范围由原来的“1+6”转变为“1+7”模式,“营改增”步伐在加速,深层影响逐步显现,将加剧削弱营业税在地方税收中的地位。2013年8月1日,经楚雄州国税局、地税局共同确认,正式签订划转协议1343户。仅8月1日至15日期间,新办“营改增”税务登记157户,截至8月15日,全州“营改增”试点纳税人达到1500户,均纳入国税部门管理。

二、“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地方税收征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国地税协作开展“营改增”相关工作难度大

目前我国省以下税务机关大部分是国地税分设(上海、西藏除外),增值税由国税征收,营业税由地税征收。“营改增”试点后原来营业税纳税人须由地税移交给国税管理,这就需要国地税进行密切协作。由于国地税两机构在管理机制和职能上的不同使双方的管理处于平行化,协作缺乏机制支持和监督,这将给协作的推动带来困难。尤其是国地税之间在管理权限和各自利益方面客观存在博弈关系,这更增加了协作的难度。

(二)部分划分的税目界定还不够明晰

2013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并适当扩大部分现代服务业范围,将广播影视作品的制作、播映、发行等纳入试点。按照改革计划,2013年下半年铁路运输和邮电通信等行业将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值得注意的是,“营改增”改革仅针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业税进行改革移交,但具体税目界定尚需进一步明确、细化,易引致越权管辖或漏征漏管的状况,既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也易引发税源竞争。

(三)部分地方税费征管难题凸显

增值税扩围,改变了企业原有的税收计算方式,征管模式也将发生调整,征管机关也会发生变化,税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税源管理的内容及方法亦随之调整。

增值税、营业税的特殊地位使得改革也必然影响着其他税种的征收管理。以地方税务局为例,随增值税附征的地方各项税费及个人所得税征管“营改增”前就存在问题,改革后征管衔接困难将进一步凸显:一是零星户到国税部门开具发票时按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应代征的地方各项税费及个人所得税税款流失。二是达到和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个体工商业户,使用发票超核定额或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个体工商业户发票使用偶尔月份达到增值税起征点补缴增值税情况,涉及到的随增值税附征的地方各项税费及个人所得税,都是在每年开展“增值税、消费税”比对工作时补征,易造成时间跨度大、滞纳金征收难度大等问题。

(四)国地税信息资源共享困难

由于试点是分地区、分行业且所面向的产业属于流通、服务范围,加之“营改增”需要信息化支撑,给税收征收管理带来较大难度。长期以来,国税、地税征收管理信息系统自成体系,各自征管信息系统无法直接对接,大量的基础资料和历史数据移交并进行税收数据分析存在重重困难。由于国税、地税信息化建设的差异,国税、地税各自的网络链接能力、网络覆盖范围、数据处理能力和方式、设备装备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客观存在,造成国税、地税实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障碍,增加了国税、地税信息资源共享的难度。

三、“营改增”后改进地方税收征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把握“营改增”政策要求,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积极研究“营改增”的热点、难点问题,不仅关乎地税征管质量,也直接影响“营改增”的效果及后续征管。因此,地方税务机关应树立全局意识,提升征管质量。应依据相关税收政策,积极解决好征管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第一,严格把握移交范围,不失职、不越位。2013年8月1日开始的“营改增”改革仅针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税种也仅仅涉及到营业税,其他行业、其他税种均不在移交范围之内。第二,严格把握对交通运输业自开票纳税人申请的审核,严防突击办理自开票资格的现象。第三,对享受营业税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严格把关,防止擅自扩大享受税收优惠范围。

(二)调整地方税源结构,重塑地方税收主体税种 重视“营改增”的地方税收减收因素,地方税务机关要从调结构的大局出发支持好本次税制改革,认真领会改革必然引致地方财政与地方税收建设的新契机,新一轮税制改革以调整地方产业结构为目的,终将改变地方政府财力获取渠道。“营改增”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面覆盖商品和服务的增值税,增值税共享税的性质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而中央政府在这样的格局下将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地方政府将不会着重发展某一类型产业,地方扭曲的产业结构将会得以调整。随着“营改增”等税制改革的推进,地方产业结构将逐步优化,税源结构将日趋合理,客观上增加了各级税收收入,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也将会得到进一步规范。要强化对财产行为税(如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等)的税收征管。各级地方税务机关通过加强征管及税源调查分析,积极培植地方税收新的主体税种,促成进一步完善地方税收体系。从国际经验来看,可担此重任的既包括房地产税收,也包括在我国欠发达而资源富集的西部丰富的资源税等税源。

(三)强化税源管理,提高税收征管质量

要充分利用地税部门征管信息全面、协税护税网络健全的优势,强化税收征管,严防税收流失。加强对地方税源的培植力度,尽量减少因改革导致的地税收入的下降。

1.重新划分机构职能,建立和规范税源监控体系,是巩固和完善新的税收征管模式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总结,现行的营业税分行业管理模式已相对成熟完善,征管质量和效率已得到了极大提升。特别是营业税是地方税务部门管理的主体税种,在当前税收由中央国税和地方地税两个管理机构管理的格局下,改革必然涉及机构融合和管理体制的重大调整。为真正体现“管为基础,从源头上控制”的原则,地方税务局应明确税源监控主要在于真正落实“管事”的问题,做到“管事”专业化、合理化,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设臵岗位,明确职责,衔接流程,监督考核到位。

2.发挥纳税评估作用,搞好重点税源监控。通过实践可以发现,管好了重点税源企业,也就牵住了税收任务和纳税服务的“牛鼻子”,抓住了税收工作的主要矛盾。通过对重点税源的评估,能够带动一般税源的管理。因此,要把主要税源企业列为重点评估对象,对其实施全面监控,确保税源管理质量。

3.落实“蹲企服务”活动主旨,明确税源管理职责。按照省局提出“访企业、察税源、送政策、优服务、解难题、促发展”的工作方针,积极协调解决、汇总上报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把“蹲企服务”与“营改增”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针对大企业分支机构多、纳税环节多、核算头绪多、控管不深不细的状况,应深入企业,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企业真正“家底”,并通过对各项会计指标进行评析,找出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症结,促进企业实现财务核算、纳税行为规范化、程序化,有效防范涉税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益。

(四)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国税部门的沟通协调

1.做好信息修改和维护工作。改革开始后,要及时对划入“营改增”纳税人的税务登记信息、税种鉴定信息、发票管理信息等相关内容进行修改维护,保证数据大集中信息管理系统基础征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做好纳税人的信息反馈工作。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各县市局在税户排查、信息传递、发票衔接、税款清理等过程中,要加强跟踪和管理,对于改革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建立上报制度,及时将问题提交省、州局研究决定。

2.加强与国税局的沟通协调。一是要和国税部门建立正常沟通渠道,明确专人负责协调联系,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要和国税部门密切关注舆情社情,正面引导,共同研究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三是要和国税部门共同密切关注税源流动情况,及时调研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四是要和国税部门按有利于平稳过渡和不影响纳税人正常经营的原则稳步推进工作。

3.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建设。“营改增”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要加强组织领导、部门合作、统筹考虑。建议由政府牵头,建立财政、税务、国土、城建、房管、交通等部门相对接的涉税信息数据库,完善综合治税、协税护税体系。

(五)加强过渡期管理,确保“营改增”顺利实施

1.完善发票管理,降低执法风险。根据《云南省国家税务局 云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关事项的公告》(2013年第5号)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发票使用事项“经国、地税机关共同确认的‘营改增’试点纳税人2013年8月1日之前已领未使用的地税普通发票(不含货物运输发票),在2013年8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实行过渡期管理。在过渡期内,试点纳税人可继续使用结余的地税普通发票,但需在有效期限内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地税普通发票缴销手续。同时,应按照增值税相关政策规定向主管国税机关进行申报纳税,并凭地税机关出具的验旧或缴销证明申请领购国税发票(包括普通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值得注意的是,依据发票管理实践,过渡期内纳税人极容易出现发票遗失、不按规定开具发票,甚至不按规定到国税申报缴纳增值税,客观造成国税局、地税局的税收执法风险。经过沟通及调查,各级国税局对“营改增”后发票工作作了充分准备,地方税务局应要求移交的“营改增”管户尽快限期一次性办理地税发票缴销手续及相关税款结报手续,主动开具使用国税局发票,避免过渡期发票违法行为和税款流失。

2.加强税收优惠管理,合理纳税人税负。财税〔2013〕37号文件规定,从2013年8月1日起,纳税人发生的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和管道运输服务以及广告服务业务,其销售额中不得再扣除支付给同行业纳税人的金额,统一按照增值税计税方法计税,即使这部分纳税人截至本地区试点实施之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仍有尚未扣除的部分,也不得在计算改革实施之日后的销售额时予以抵减,但可以向原主管地税机关申请退还营业税。

财税〔2013〕37号文件同时明确,经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银监会批准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试点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所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残值),可在扣除由出租方承担的有形动产的贷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安装费、保险费后,以其余额做为销售额。但对于在改革实施之日前签订的尚未执行完毕的租赁合同,财税〔2013〕37号文件规定在合同到期日之前,仍应继续按照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缴纳营业税,不适用此项规定。

因此,加强过渡期前述业务征管,既是对纳税人合理税负征管工作的需要,也是确保“营改增”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政策措施。

3.加强税款征收管理,堵塞征管漏洞。一要成立“营改增”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包括税政、征管、计财、信息中心等部门。税政为牵头部门,其他部门协助配合。由领导小组综合协调“营改增”试点工作中的税户排查和确认、政策辅导、税源调查与测算、征管业务处理和相关部门配合等工作。二要做好收入测算和效应分析。各县市地方税务局要对重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税负变化实行跟踪管理,要在全面梳理“营改增”纳税人的基础上,按行业和结构等要素做好“营改增”改革对税源和税收收入的影响和效应分析,要注重分析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三要做好税款清理工作。对纳税人在“营改增”之前发生欠税、缓缴、延期申报、少缴税款以及偷税等情况的,各主管地方税务局应负责继续清理。纳税人改革前提供的应税服务已缴纳营业税的,在改革后因发生退款减除营业额的,应当向主管地税机关申请退还已缴纳的营业税。四要建立税源有效管控机制。加强税收政策宣传,让纳税人清楚“营改增”后还要向地税申报缴纳涉及的地方各项税费。强化申报机制和信息比对,“营改增”纳税人改革后提供增值税应税服务,到国税机关或国税机关指定单位申请开具国税发票的,其相应应征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地方税款(货运代开票涉及的附征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由纳税人于次月15日前自行申报缴纳,地税机关定期进行信息比对,防止漏征漏管。五要以此次“营改增”为契机,由政府牵头,落实县市级国税局代征附加的地方各项税费义务,由国税局代征零星户、个体工商业户开具(使用)发票补缴增值税附征的地方各项税费及个人所得税,同时按规定支付其代征手续费,以利于地方税务同国家税务局委托代征税款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篇:“营改增”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营改增”對地方经济地影响-营改增论文

“营改增”對地方经济地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地加深和市场经济地发展,我国原有地税收体制已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地发展要求,其中营业税和增值税重复征收地问题尤为凸显。本文从地方财政收入和企业两個角度分析了“营改增”對长春市经济地影响。并针對长春市地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营业税;增值税;地方经济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3-000-01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地加深和市场经济地发展,我国现行地税收体制中存再地诸多问题日渐明显,如重复征税就是普遍存再地问题,这否仅加重了纳税人地税收负担,也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地发展。再目前地国内外经济背景下,對我国地税收体制进行改革势再必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我国税收发展史上地一次重大改革。这次改革促进了市场经济地发展,有效地均衡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地收入,消除了企业重复征税地现象,有利於企业经济结构地调整,提高了居民地消费水平。

一、“营改增”再长春市实施地基本情况

2013年8月1日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地“营改增”税制改革再全国范围内实施。从8月份开始,长春市也正式开展“营改增”地改革工作,此次长春“营改增”试点具体包括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陆地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物流辅助服务、广播影视作品地制作、播映、发行等。其中,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鉴证咨询服务等地税率为6%;有形动产地租赁服务地税率为17%;交通运输业地税率为11%。

自8月1日零時起,长春市试点正式启动,经国税机关确认长春市共有一万四千余户企业被纳入“营改增”地试点范围,其中,一般纳税人有一千二百余户,占总户数地9.2%;小规模纳税人一万两千余户,占总户数地90.8%。已上纳税人已经全部完成再税务机关地登记工作,可已正常履行纳税义务。据悉,8月1日零時过后,吉林省中实环卫工程开发有限公司开出了全市第一张现代服务业增值税专已发票;吉林省亚通物流有限公司开出了全是第一张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已发票,这标志着长春市“营改增”工作地正式运行。

二、“营改增”對长春市经济地影响

(一)“营改增”對地方财政收入地影响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再一定程度上可已解决企业重复征税地问题,但是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实施之后,對政府而言,也會给长春市地地方财政收入带來一定地影响。尽管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有明文规定,原属於试点地区地营业税收入,再“营改增”之后,由国家税务机关统一负责征收,税款仍归地方所有,因改革产升地财政减收由中央和地方分别负担。但事实上,长春市地地方财政收入还是有所下降。

(二)“营改增”對企业税负地影响

1.對小规模纳税人地影响

长春市内,小规模纳税人地税负减少明显,下降幅度较大。對小规模纳税人而言,其否存再任何抵扣形势,统一按3%地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對於部分现代服务业而言,再“营改增”之前,绝大多数小规模纳税人按5%缴纳营业税,高於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地征收率,因此,再否考虑其她因素地情况下,部分现代服务业地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時地税负比缴纳营业税時地税负是有所下降地。据统计,再“营改增”后,长春市内近七成小规模纳税人地税负是有所下降地,其下降幅度达40%左右。

2.對一般纳税人地影响

對长春市内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言,再“营改增”之后,對於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言,其企业税负因进项税额抵扣范围扩大而普遍降低。對於长春市内原营业税纳税人而言,再“营改增”之后,其名义税率是比原营业税税率是有所增加地,其中,交通运输业为11%,有形动产租赁为17%,其她现代服务业为6%。虽然可已采取进项税额抵扣制度地,但大部分“营改增”企业实际可已抵扣进项再短期來说否多,由於税率增加,实际税负有所提高。

三、“营改增”后對长春市地方经济发展地建议

(一)大力宣传好“营改增”正面政策效应

长春市应大力宣传“营改增”地税收政策,广泛宣传试点工作地意义、目地和主要内容,争取得倒更多纳税人地理解和支持。一是要對“营改增”范围内地相关企业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對税收改革地认识;二是努力提高长春市经济地影响力,吸引其她地区地经济产业和业务,已此來提高我市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三是借助增值税可已进行进项抵扣影响力,尽力吸引企业扩大投资,扩大企业规模和业务。

(二)积极培育新地地方税源,壮大地方税基

有源必有税,源多税必大。积极培养地方税源才是解决地方财政困难、缓解财政压力地根本出路。因此,长春市要从长远角度考虑,加强對税收收入发展形势好、潜力大地产业培育,否断提高长春市地产业附加值,大力发展我市地各大企业经济,增强经济总量;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再行业发展、企业引进地过程中明确发展重点,多发展资源占已少、税收效益好地行业企业,加快地方经济地发展,已此提高长春市地地方财政收入。

(三)强化税收征管,堵漏挖潜增收

再实行“营改增”扩围后,地税收入中营业税将全部或大部分丧失,地税部门失去主体税种地支撑后,税收征管难度将进一步增加,组织收入地职能将面临弱化地风险。因此,地税部门应坚持依法治税,切实加强税收征管,提升组织收入地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信息管税地能力,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同時,要结合当前改革初期,认真开展好税源调查,认真了解纳税人地基本情况,确保营改增平稳过渡。

(四)加快联网步伐,防止税收流失

通过對财政、税务、国库和银行之间进行联网,尽快实现税收数据一次录入、多方共享,规范纳税流程,做好增值税地抵扣工作,提高税务机关地办事效率。充分利已社會综合治税平台,收集整理“营改增”涉税信息,了解纳税人地涉税情况,加强财政、国税、地税已及工商等部门定期沟通与联系,做好信息交换工作,实现综合治税,加强“营改增”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地管理,防止税收流失。

参考文献:

[1]胡萍.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政策改善研究[D].北京:华中师范大学,2013.[2]刘东辉.试论营业税改增值税對否同行业地影响[J].北京:经济师,2012.[3]张悦.营业税改增值税對地方分享收入地影响[J].北京:税务研究,2010.

第三篇:营改增对哪些企业产生影响论文

按照今年政府工作的安排,今年要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营业税这一昔日的地方大税种将由此退出历史舞台。2016年5月1日起,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如何看待营改增对相关行业的影响?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营改增全面实施有助于降低整体税负,将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其具体影响还要看细则,从目前看或对地产、生活服务业等偏利好。

整体税负将减少

我国从2012年1月1日开始,分行业逐步推行“营改增”改革。实施4年多来,只剩下建筑、房地产、金融和生活服务四个行业还未覆盖到。

不过,这四个行业却涉及了近1000万户纳税人,对应的营业税是1.9万亿,占原来营业税总收入约80%。财政部税政司曾表示,四个行业户数众多、业务形态丰富、利益调整复杂,尤其是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增值税制度设计是国际难题。

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全国纳入“营改增”试点的纳税人共计509万户,已累计减税4848亿元。全面推开“营改增”,将给企业带来多大利好?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曾表示,全面“营改增”的减税额度有望达到9000亿元。

关于四大行业营改增方案的具体内容,此前业内认为方案或者如下:即金融保险业或由5%的营业税改为6%的增值税,房地产和建筑业或由5%和3%的营业税改为11%的增值税,酒店、餐饮等生活服务业或由5%的营业税改为6%的增值税。

如何看待此次营改增扩大的影响?对此,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对记者表示,“营改增试点扩大,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从整体看是有利于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的,因为通过营改增后整体税负有所减少,有助于提升相关行业的利润,也有助于提升市场对股市的信心。”

“目前还未出台细则,因此难以下结论对哪些行业是利好。不过,对准备购买办公楼的是利好,因为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一位不愿具名的会计师对记者坦言。

营改增对各个行业影响不一

如何看待营改增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四个行业的影响? 对此,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记者表示,“营改增全面实施后,对建筑业而言,因为劳动力成本/折旧不能抵扣增值税,或会在较短时期内对建筑类行业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长期内对营改增政策的修改将可能抵消不利影响。对房地产而言,如果土地成本不可抵扣,最终行业利润下降幅度可能会更大,反之则对企业经营业绩有利。对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而言,属于利好信息,将会显著减轻企业的负担。”

上述会计师表示,“地价、利息目前没有明确是否能抵扣,如果地价、利息能进来抵扣的话,会降低房地产企业税负。金融业由5%的营业税改为6%的增值税,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实际税负率是5.66%,再考虑到进项可抵扣,租金、购买设备这块能抵扣的话,基本上影响就不大。生活服务业如餐饮服务行业,这块的主要成本就是人工、租金、采购。如果租金和采购能抵扣,有可能税负会降。” 建筑行业分析师认为,短期来看,考虑到材料、人工无法足额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甲方供应材料情况下发票难以进行抵扣等,大部分企业税负将有所增加,但营改增可能仅适用于新签项目,预计负面影响不大。长期来看,随着建筑企业发票管理力度加大,引进高科技设备并减少人力投入等,减负效果将逐步体现。更多相关建筑行业分析信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建筑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对于地产业,证券地产业分析师认为,如果营改增后能按6%计税并抵扣土地成本,将会极大改善企业的税费负担。如果仅以6%税率征收,对建安成本、财务成本等较高的企业利好也十分明显。从政策的基调来看,房地产企业的税费减免将逐步进入实质阶段。

证券研报指出,证券业方面,券商如果可抵扣比例超过40%,营改增或有增厚业绩效果,其中人力成本能否抵扣至关重要。保险业方面,免税和进项抵扣确定至关重要,预期寿险免税设计或在营改增后能得以延续,而产险受益幅度或

依然较高。信托业方面,考虑营业成本中管理费用/资产减值占比60%/40%,其中人力成本占比超过70%,人力及减值如何抵扣将非常重要。

第四篇:全面实施“营改增”后 加强税收征管的思考

全面实施“营改增”后税收征管上存在的问题

全面实施“营改增”后,虽然能进一步促进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有效消除营业税的重复征税现象,减轻纳税人负担,但在国税部门税收征管方面上仍存在几点问题。

(一)税收政策执行难度大

1.“营改增”注释范围复杂,增加执行困难。与营业税相比,“营改增”后应税范围注释中的概念和项目更多更细,增加操作难度:第一,项目划分过于细致,记忆难度更大。以营业税中的“交通运输业”为例,在“营改增”后就被拆分到交通运输业和物流辅助业。第二,同一性质的行为散布在不同的项目,影响后续征管。以咨询服务为例,“营改增”后涉及4个征收品目。第三,对一个服务行为进行拆分,增加管理难度。快递业务在“营改增”后被划分为“收派服务”和“交通运输业”两部分进行征税,如何划分销售额成为征纳难点。第四,类似服务有不同规定,执行存在差异。如对运输工具提供的清洁消毒服务中,“飞机清洗消毒服务”“船只专业清洗消毒检测服务”属于“营改增”范围,但对于车辆(列车)的清洁消毒服务没有规定,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差异。

2.适用税率级次多,容易造成税负不公。不考虑零税率的情况,目前增值税适用税率有17%、13%、11%、6%四档,不同行业、项目的税率差给征纳双方都带来不便:一方面,税率差的存在,令企业觉得存在行业歧视;为降低税收成本,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税收筹划,增加经营成本;另一方面,进销项税率差的存在,高扣低征或低扣高征现象明显,为虚开发票的存在提供市场,为税收征管埋下隐患。

3.差额征税政策存续,不利于抵扣链条完整。在“营改增”后,某些行业保留差额扣除政策,主要有被扣除的款项是代收代付性质、无法取得专票作为抵扣凭证、在税法上不作为销售处理三种情形。差额扣除政策的存在,使得增值税层层抵扣的链条并不完整,而且用于差额扣除的发票不需要经过稽核比对,增加了多扣除、虚假扣除的可能,另外对于扣除部分是否允许开具专用发票有不同规定,增加税务机关监管难度。

4.混合销售难以分拆,增加计税难度。“营改增”后,若纳税人的一个销售行为涉及到多个税率的服务且未分别计价(如广告设计、广告产品制作的一条龙服务),应如何征税,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带来了实操困难。首先,纳税人该种行为能否适用“营改增”中的“混业经营”政策能存在争议。其次,要求纳税人将其服务拆分为几部分收入以对应不同税率计税,与现实经济活动脱节。再次,即使纳税人愿意按照“混业经营”政策的要求进行划分,也存在难以划分、划分是否准确,税务机关如何判断纳税人划分合理性的问题。

(二)征纳双方适应难度大

1.新增户口多,税收管理员少。预计全面扩围后,新增“营改增”试点纳税人约900户,差不多是前阶段“营改增”试点纳税人的4倍,而基层国税部门每年新增人员名额相当有限,户口的大量转移与当前国税部门税收管理员偏少的矛盾会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营改增”工作实施科学化管理。

2.新增行业多,管理经验缺乏。在前期的“营改增”工作中,国税部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在不久的将来,剩余的行业都将完全“营改增”,这些新增行业的特点,经营模式、收入和成本构成如何,税收征管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在哪,如何运用税收政策加强对它们的管理等等,成了摆在国税部门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国、地税管理差异,纳税人不适应。全面推行“营改增”后,新增“营改增”试点纳税人面对国税部门和地税部门在管理上关于纳税人划分、计算方法、纳税申报、科目设置、发票使用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存在业务与心理的一个适应期。

(三)税务机关监管难度大

1.业务真实性难以判断。如交通运输业由于其行业特性,处于不停流动之中,且业务的地域范围不固定,可远可近,运输业务是否实际发生、开票的票面内容与实际是否一致难以判断,执法风险大。

2.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不高

较大部分纳税人税法观念不强,自觉主动纳税意识淡薄,经营地点不固定,少数纳税人做假帐、帐外帐偷逃税款,税务机关管理难度加大。

3.纳税申报表多变问题。“营改增”试点每推出一个行业都涉及到纳税申报表内容的修订和调整,而纳税申报表的修订和调整,不仅涉及到试点地区的纳税人,而且还关系到非试点地区纳税人和原增值税纳税人。每一次申报表修订后,造成表式指标复杂化、表内逻辑性弱化、申报系统升级滞后化等一系列问题,不但加重了税务机关宣传辅导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纳税人填报申报表的质量。

加强税收征管的对策与建议

(一)注重税务队伍建设,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一方面加强培训,增强对“营改增”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积极引进人才,针对“营改增”工作,引进相关专业的人才,缓解国税部门人数紧缺的局面。三是优化岗位设置,根据不同的岗位,配备不同人员,特别是基层一线和办税服务厅,要配备政策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确保“营改增”工作顺利开展。

(二)注重宣传,做好政策辅导。一是持续加强“营改增”试点纳税人相关政策的宣传,重点宣传纳税人关注的税收政策、会计核算、纳税申报、操作流程等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对重点行业企业采取上门辅导、集中培训等形式对试点纳税人开展专心辅导。同时,做好税务机关的内部培训辅导,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方式,使税务人员特别是基层一线管理员全面掌握试点政策,提高一线人员的执法水平。

(三)注重优化纳税服务,及时解决纳税人涉税难题。一方面,针对“营改增”纳税人,要提供热情服务,开通绿色通道,让“营改增”纳税人顺利办好各项业务,实现“营改增”的平稳过渡。另一方面,强化沟通,确保征管服务质量提高,对实施“营改增”的纳税人,跟踪回访,研究解决难点,建立快速处理机制,扩大受益面,赢得企业更多的支持。

(四)注重加强部门沟通协作。一是加强国税内部各部门协作。“营改增”不仅涉及国税机关的增值税管理部门和征收管理部门,还涉及企业所得税、收入核算、法规和信息中心等业务部门。因此,部门间应齐心协力,确保“营改增”试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加强和地税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营改增”后,加强与地方财政、交通等部门的联系,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各部门及政府对“营改增“工作的支持。

第五篇:营改增对策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应注意的问题

一、施工合同签订

包工包料合同,是施工企业的上上策,营改增以后建筑业增值税的税率是11%,我们签包工包料合同,我们给税务局上交的税是11%,材料费可以抵扣17%,材料费按60%计算,60%17%,是10.2%,所以营改增以后材料费可以抵扣10.2%,但是我们开发票是11%,11%减掉10.2%,我们只交0.8%的税,0.8%的税比营改增之前3%的税,降低了2.2%的税,只从材料费来看,营改增之后,签包工包料合同,税降低了2.2%。

人工费,营改增之后是很难抵扣的,人工费在20-30%,人工费按30%来算,总包给业主开票,是按11个点来开票,30%11%,是3.3%,所以营改增以后,我们的税是3.3%,但是,营改增之前,人工费是3%,营改增之后,多了0.3%的税。

工包料的情况下,材料费降低了2.2%的税,人工费多了0.3%的税,等于降低了1.9%的税,其他的辅料先不考虑,所以只要营改增,我们签包工包料合同,一定会比营改增之前,税负会更低,所以我们在与业主谈业务的时候,能够签成包工包料合同,是施工企业的上上策。

二、营改增以后,材料费的抵扣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如何抵扣增值税

我们先来熟悉一下公式: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

(销项税=工程结算*11%,进项税=各类成本*对应的税率)

这个公式,说明:

营改增以后,施工企业交多少增值税,不是取决于你的产值,而是取决于你能够抵扣多少。

营改增以后,只要你的合同签订,增值税销项税就确定了。进项税的确定,要看施工企业拿到的增值税进项发票能不能抵扣。

增值税普通发票的情况比较简单,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不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就不能拿来抵扣的。

营改增后,工程成本不能随意改动

营改增之前,有的建筑公司要么把人工费变成材料费,要么把材料费变人工费。营改增以后,这个比例不能随意改变,否则就是虚开发票。

因此,营改增以后,必须要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虚开发票,如果被税务机关查到,是要受刑事处罚的。

实践当中,像房开公司,会有很多施工公司让你多开建安发票给他,因为多开建安发票,施工企业可以少交土地增值税。营改增以后,这种操作绝对不能进行,是犯罪行为。

二、常见可抵扣的进项

1、电话费:

可以抵扣11%,只限于公司座机电话费,手机费不允许抵扣进项税(手机是实名制的,属于个人,因此不能抵扣)。

2、材料费:

可以抵扣17%,但不是所有材料都可以抵扣17%。

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没有供应商开具销售清单的开具“材料一批”、劳保用品、办公用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Ⅰ、索取材料费增值税发票注意

索取材料费的增值税发票时,必须遵从一下几点:

01、从供应商处买材料,一定要索取对方开具的销售清单。

一般来说,购买的品种会比较多,因此必须是材料供应商从税控机里面开出销售清单,盖上发票专用章,否则不能抵扣增值税进项税。

这一点,一定要写进采购合同。在采购合同里面要明确,对方如果汇总开票,有义务提供加盖发票专用章的销售清单。

02、采用定点采购制度,定期结算,定期开票

劳保用品、办公用品,一般是很难拿到增值税发票的。营改增以后,公司应该推行定点采购制度。通过定期结算,定期开票,这样才能拿到增值税专票用来抵扣进项税。

题外话:

建筑企业,营改增以后,应该多做工作服(一季度做2套,1年8套)。

可以说,工作服是最省钱的,一来可以抵扣17%的增值税,又可以抵扣25%的所得税,又不用交个人所得税,实在是一箭三雕。

但是,不能通过购买的方式进行。直接购买工作服的费用,叫做职工福利费,不能抵扣进项税,而且要扣缴个人所得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公告第34号文件第2条规定,工作服必须跟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服装厂签订工作服的订做合同。必须在合同中约定:

01、在工作服的某一部位,一定要有该公司的标识或标记;

02、工作服货款的支付,必须公对公账户进行,不能现金支付。

符合以上条件,开具的发票才可以抵扣17%。

Ⅱ、如何选择材料商更合算

营改增后,公司要在选定供应商时不能一味从价格角度考虑,而应该从降低成本和降低税负两个角度去综合考虑,找到一个平衡点来确定供应商是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

营改增以后,企业采购时一定要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

从采购价格来讲,一般纳税人的材料商肯定会比小规模纳税人(个体户)的材料商价格更高。

但是,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获得增值税专票后,可以抵扣17%的增值税进项税,又可以抵扣25%的企业所得税,合计可以抵扣42%的税金。因此,营改增以后,选择一般纳税人的材料商更合算。

举例:有2个供应商A、B

A(一般纳税人):报价11万7000元

B(小规模纳税人):报价11万。

从A处买,采购成本是10万(11.7万=10万+10万*17%)

从B处买,采购成本是11万。

从A处买,采购成本少1万,相当于未来利润多一万,多缴企业所得税2500元。实际上,未来交税时就少交17000-2500-7000=7500元,实际相当于公司多盈利7500元。

从B处买,采购成本多1万,也就是未来利润少一万,少缴企业所得税2500元。但是,没有增值税专票抵扣,相当于多缴增值税1.7万,总计未来公司多付资金流7500元。

因此,从一般纳税人A处买更合算。

Ⅲ、特定材料的开票要求

材料部分,像砂石料、商品混凝土,只能抵扣3个税点。因为砂石料和商品混凝土的销售商,可以选择开3%的增值税专票,也可以开3%的增值税普票。

营改增以后,砂石厂、混凝土公司一定选择简易计税的,所以一定要在采购合同中写清楚,要求对方提供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中国的税法,对简易计税不能开专票的规定做了列举,因此并不是简易计税都不能开专票。

当具备以下条件:

材料是砂土石料、自来水、商品混凝土,采用清包工或甲供材合同的老项目,房开企业选择简易计税时,可以开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因此,采购合同中,一定要特别注明“材料供应商开具3%的增值税专票”。

税法中明确列出的,简易计税开增值税普票的情况:

1、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体工商户,可以到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只能抵扣3%。个人只能到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所以,从个人那里买砂石料或租赁设备,只能代开增值税普通发票。

2、据财税2008第170号和财税2009第9号等文件规定,适用按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政策的,应开具普通发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开具普通发票,不得有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纳税人销售旧货,应开具普通发票,不得开具或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IV、关于购置固定资产

建筑企业应关注“营改增”的实施时间,在实施“营改增”前尽可能延后购置固定资产,实施“营改增”后,建筑企业购置固定资产时,在会计处理上要按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将进项税额从原价中扣除,资产的入账价值将比实施营业税时有相当幅度的下降。采购固定资产时,如果供应商是一般纳税人,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时,则应采用“一票制”结算,采购价款中包含运输费用,由供应商直接开具税率为17%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给建筑企业,这样采购运输可以抵扣17%的进项税,较运输费用11%的税率可多抵扣6%的进项税。如果供应商是小规模纳税人,在签订采购合同时,则应采用“二票制”结算,采购价款中不包含运输费用,与运输公司单独签订运输合同,由运输公司开具交通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样建筑企业可以抵扣11%的进项税额。、关于材料采购

(1)商品混凝土的采购。建筑企业尽量选择不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的供应商,如果因业主指定、质量标准或其他原因选择了享受免征增值税优惠的供应商,建筑企业要与供应商沟通协调,要求供应商降低采购价格,来弥补建筑企业减少的进项税抵扣额;同时建筑企业也可以采用自行购置水泥,委托商品混凝土生产单位加工生产的方式,将适用高税率的水泥用于本企业的进项税抵扣。如果建筑企业必须选择规模小不具有《混凝土分包作业资质》的分包商,建筑企业可以与分包商谈判,由分包商自行挂靠到具有《混凝土分包作业资质》的企业,为控制建筑企业自身的进项税抵扣风险,建筑企业一定要做到合同、付款、发票三流一致,并且要求分包商提供被挂靠企业是正常经营企业、无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记录等违法行为的证明。

(2)针对“甲供料”的采购方式,建筑企业在与业主单位签订合同时,应根据建筑业增值税法的要求完善相关合同条款。对业主单位供料或甲供设备款,明确应以建筑企业的名义与销货方签订采购合同。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甲方指定采购单位,建筑企业直接进行采购并付款,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给建筑企业。二是由建筑企业同甲方及供应商签订三方协议,采取建筑企业委托甲方采购并付款的形式,供应商将增值税专用发票直接开具给建筑企业。采取上述方式后,这样建筑企业可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发票进行抵扣。

(3)针对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水电费,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甲方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建筑企业可直接向甲方要求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二是甲方不是一般纳税人,则建筑企业可要求其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到其主管税务机关按3%征收率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三是建筑企业也可以采取由甲方支付,在工程决算总价款中直接扣减水电费的方式,以减少自身销项税额的发生。

(4)针对零星辅助材料的采购。在几个项目或三级公司比较集中的片区附近,选择一个一般纳税人身份的供应商,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统一采购零星物资。也可以在采购时,比较两种不同纳税人身份的供应商的报价,选择实际成本低者进行采购。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集中采购的途径,通过各大电商统一购买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劳保用品等,并要求电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VI、测算企业的税负临界点,通过提高增值税实际抵扣比率以降低税负

建筑企业实行“营改增”后,在两者税制下税负相等时,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占销项税额比重的抵扣率,即作为税负临界点。在测算税负临界点时,营业税是价内税,增值税是价外税,要区分销售额是否含税。由于营业税计入企业成本,应将其对企业所得税的抵扣影响作为测算因素,纳入整体税负的范畴。

一般纳税人缴纳营业税下的税负=含税销售额×营业税税率×(1+城建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企业所得税税率)

一般纳税人缴纳增值税下的税负=(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1+城建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1―抵扣率)×(1+城建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1―抵扣率)×(1+城建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征收率)

建筑企业原营业税率3%,营改增后增值税率为11%,适用的城建税率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地方交费附加2%,企业所得税税率25%。将上述税率代入公式,当二者税负相等时,所求得的抵扣率相应数值即为税负临界点:

含税销售额×3%×(1+7%+3%+2%―25%)=含税销售额/(1+11%)×11%×(1―抵扣率)×(1+7%+3%+2%)

由上式可知,等式两边的含税销售额可以去掉,即企业税负临界点的计算同收入无关,仅仅和税率相关,计算后抵扣率=76.61%,作为建筑企业的税负临界点,也就是可抵扣进项税额占销项税额的比重达到76.61%时,才可实现“营改增”后的税负平衡。因此,建筑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应以税负临界点作为参考依据,在统筹考虑专用发票获取成本及税负影响的前提下,力争以最大限度抵扣进项税额,提高增值税的实际抵扣比率,从而相抵企业的税负。

VII、筹划纳税时间,以便获取充足的资金时间价值

增值税实行差额缴税,即以当月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作为下月的应交税额。建筑企业应在实际操作中力争做到销项税与进项税额的确认同步。建筑企业应以实际收到工程价款日作为确认纳税义务发生及开具发票的时间,这样可以避免垫付税金,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现金流。提前收齐当期可供抵扣的进项税额发票并进行验证,保证当期销项税额同对应的进项税额可完全抵扣,减少当期的资金流出。

三、发票要求

1、各单位原则上应选择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供应商签订协议,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确保“货物、劳务及服务流”、“资金流”、“发票流”三流一致。

2.业务经办人员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在开票之日起15天内连同其他资料提交给财务部门。3.收到的发票名称应为营业执照单位全称,内容应完整,备注栏注明建筑服务发生地所在省、县(市)区及***项目,打印要清晰,且必须保持票面干净、整齐,发票的正反两面均不能留下任何脏、乱及签字的痕迹。

4.增值税发票抵扣联不可折叠,不能污损,密码区不能出格、压线,盖章不能压住发票金额。

最后由公司领导牵头,组织员工集体学习,让公司员工会区分增值税普通发票和增值税专用发票,要求各部门在成本消耗、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在同等价格和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商家,要索取符合要求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便于后续增值税税额抵扣。

下载营改增对地方税收征管产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营改增对地方税收征管产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营改增”后房地产业增值税税收风险研究

    “营改增”后房地产业增值税税收风险研究 房地产业营改增有助于畅通增值税抵扣链条、减少企业负担。 但由于增值税核算远比营业税复杂,房地产企业可能存在诸多增值税涉税风险......

    营改增后地方税收征管变化与改革思路

    摘要:营改增的试点和实施是近年来我国税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营业税改增值税有效改善了重复征税的现象,在加快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国内经济的转型。但是,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

    道路货物运输业“营改增”后的税收征管探索

    道路货物运输“营改增”后的税收征管探索 随着“营改增”步伐的加快,8月1日道路货物运输在全国全面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道路货物运输改征增值税后国税部门如何管理成为摆......

    营改增研究现状

    研究现状 从2012年1月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其初衷是提升现代服务业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减轻第三产业的税负,完善税基,避免......

    “营改增”后地税征管的思考

    “营改增”后地税征管的思考 3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从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以下简称“四行业”)纳入试点范围。其中......

    省局营改增征管问题解答(五篇)

    省局营改增征管问题解答(一) 一、营改增纳税人无实际经营,要求地税注销而地税未注销,拒绝在国税办证的,是否需采集?(湘潭市局) 答:此种情形不进行采集,在《信息表》中的“不符合改征范......

    营改增后建筑业税收筹划重点

    建筑业税务筹划方面 “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在税务筹划方面应做以下工作:首先,做好纳税主体资格的备案。由于不同的增值率下,作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负不同,因......

    营改增会计及税收实务练习题

    一、单选题1、增值税属于哪种税收类型。A.所得税类B.流转税类 C.财产税类 D.资源税类2、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的税率为。A.11%B.6%C.13%D.17%3、一般纳税人提供财政部和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