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货物运输业“营改增”后的税收征管探索

时间:2019-05-13 09:1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道路货物运输业“营改增”后的税收征管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道路货物运输业“营改增”后的税收征管探索》。

第一篇:道路货物运输业“营改增”后的税收征管探索

道路货物运输“营改增”后的税收征管探索

随着“营改增”步伐的加快,8月1日道路货物运输在全国全面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道路货物运输改征增值税后国税部门如何管理成为摆在国税部门面前必须熟悉和掌握的一道新课题。

一、道路货物运输的行业特点

道路货物运输,是一种在道路上进行货物运输活动的运输方式。是一种能实现“门到门”的最快捷的陆上货物运输方式。它是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五种运输方式之一。

1、道路货物运输的主要特点: ⑴适应性强

货运汽车种类繁多,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能和适用范围,不仅能够很好地承担其他各种运输方式所不能承担或不能很好承担的一些货运任务,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⑵机动灵活

货运汽车单位载质量相对小,因而在货物运输中可以承担批量较小的货运任务,又能通过集结车辆承担批量较大的货运任务,并能实现较高的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⑶快速直达

道路运输比铁路、水路运输环节少,易于组织直达运输。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级道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在一定运距范围内,道路货运快速送达的优点十分突出。

⑷方便

由于汽车运输具有适应性强、机动灵活、快速运达等特点,使得货物承运既可以在固定的站场、港口、码头装卸,又可以在街头巷尾、农贸市场、乡镇村庄等处就地装卸,实现“门到门”直达运输。因而在很多情况下比其他运输方式更为方便,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

⑸经济

从各种运输方式的始建投资效果看,道路修建比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投资少,周期较短;从各种运输方式的运送效果看,由于公路网密度大,加上道路运输适应性强,机动灵活,对汽车货运选择最佳线路提供了便利条件,因而可以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相应地缩短货物运输距离,降低商品周转费用,加速资金流动,增加货物流动的时间价值,并相应节约了运力和能源,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目前道路货物运输的形式主要有:

(1)集装箱汽车运输:是指采用汽车承运装货集装箱或空箱的过程。主要运输形式有:港口码头、铁路车站集装箱的集疏运输或门到门运输和公路直达集装箱运输。(2)快件和特快件货物运输:是指在规定的距离和时间内将货物运达目的地的,为快件货物运输;应托运人要求,采取即托即运的,为特快件货物运输。(3)专线运输:也称专线物流、货运专线,在国内物流叫的比较多,就是指各物流公司用自己的货车运送货物至他的专线目的地.一般在目的地有自己的分公司.这样货车来回都有货装.开专线的目的是为了节约成本,但要建立在货量充足的前提下,不然就会亏本,所以专线公司一般走的时间不确定,货满车走,客户的运输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4)危险品货物运输:危险品运输是特种运输的一种,是指专门组织或技术人员对非常规物品使用特殊车辆进行的运输。一般只有经过国家相关职能部门严格审核,并且拥有能保证安全运输危险货物的相应设施设备,才能有资格进行危险品运输。

(5)冷藏运输:冷藏运输是指将易腐,易变质食品在低温下从一个地方完好地输送到另一个地方的专门技术。是冷藏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由冷藏运输设备来完成。

(6)零担货物运输:零担货物,是指一张货物运单(一批)托运的货物重量或容积不够装一车的货物(即不够整车运输条件)。是指托运一批次货物数量较少时,装不足或者占用一节货车车皮(或一辆运输汽车)进行运输在经济上不合算,而由运输部门安排和其他托运货物拼装后进行运输。运输部门按托运货物的吨公里数和运价率计费。零担托运规定:为便于配装和保管,每批零担货物不得超过300件,每一件零担货物的体积最小不得小于0.02立方米(一件重量在10千克以上的除外)。

(7)整车整批货物运输:凡一批货物的重量、性质、体积、形状需要以1辆或1辆以上货车装运的,均按整车条件运输。托运人托运同一到站的货物数量不足1车而又不能按零担办理时,要求将同一线路上2个或最多不超过3个到站的货物台装一车时,按整车分卸办理。货车装车或卸车地点不在公共装卸场所,而在相邻的两个车站站界间的铁路沿线时称为途中作业。装车和卸车地点不跨及两个车站或不越过装车地点车站的站界,这种运输称为站界内搬运。整车分卸和途中作业只限按整车托运的货物。

(8)大型、特型笨重货物运输:因货物的体积、重量的要求,需要大型或专用汽车运输的,为大型特型笨重物件运输。大型特型笨重物件具体是指长度在6米及以上;高度在2.7米及以上;宽度在2.5米及以上;单件重量在4吨及以上的运输货物。

(9)出租汽车货物运输:采用装有出租营业标志的小型货运汽车,供货主临时雇用,并按时间、里程和规定费率收取运输费用的,为出租汽车货物运输。

(10)搬家货物运输:个人或单位搬迁提供运输和搬运装卸服务,并按规定收取费用的,为搬家货物运输。

(11)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第三方物流内部的构成一般可分为两类:资产基础供应商和非资产基础供应商。对于资产基础供应商而言,他们有自己的运输工具和仓库,他们通常实实在在地进行物流操作。而非资产基础供应商则是管理公司,不拥有或租赁资产,他们提供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专业管理顾客的物流功能。

广义的第三方物流可定义为两者结合.第三方。物流因其所具有的专业化、规模化等优势在分担企业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物流产业的形成和再造等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已成为21世纪物流发展的主流。

狭义的第三方物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化的、系统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的物流活动。

3、目前道路货物运输的组成运营方式主要有:

(1)大中型企业内部下属的汽车运输公司。主要承担本企业生产产品的销售外运、原材料采购等业务。如:钢铁、水泥等行业企业。车辆大多为企业自有车辆,靠挂车辆较少或没有。

(2)专门从事货物运输的汽车运输公司或车队。其运输车辆一部分为自有,在公司固定资产账上有明确购置时间、金额,所有权为公司,并按有关规定计提折旧,车辆运输发生的各种费用如实记入公司成本账;另一部分为靠挂车辆,性质属个体车靠挂,按月向运输公司上交一定数额的管理费,收入不计入公司账上,公司不负担任何费用,也不承担其他法律责任,公司账上只体现其管理费收入。

(3)联合车队。全部由个体车辆靠挂组成,因交通部门有相关规定,个体货物运输车辆必须要靠挂车队,才能核发营运证。这些车辆按月上交车队一定数额的管理费,车队负责为其办理各种手续,包括开具运输发票。其运输收入、成本、相关责任皆与车队无关。

(4)是货运代理业。是指纳税人自身不参与货物运输,而是向货主统缆一项运输业务,然后直接发包给有运输能力的公司(个人),从中赚取差价。

(5)是物流企业。是指在提供运输劳务的同时,还提供货物仓储、挑选整理等劳务。

二、道路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存在的难点

通过道路货物运输业的行业特点、运输形式、运营方式可以看出,道路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管理难点:

1、存在税务登记管理难。由于道路货物运输具有灵活方便、投资成本小等特点,因此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车辆多,但目前从地税部门接受信息来看办理税务登记的却很少,办理税务登记的主要是从事货物运输需要在地税机关开具发票的车辆,由于车辆的流动性和车辆业主的分散性、隐蔽性,税务机关不可能将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车辆一一进行登记,也造成了税收的流失。

2、存在道路货物运输收入核实难。

对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由于现金交易普遍,除与一些非常正规的大型企业使用企业专用帐户结算价款外,其余小型企业或个人则大量现金交易,导致存在大量收入不开票,除纳税人自行据实申报外,税务机关很难摸清企业的实际应税收入,这也就导致企业申报收入仅限于开票收入和很小一部分不开票收入,也造成了税收的流失。

3、营改增后存在虚开虚抵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难。

营改增后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企业税收管理一方面是面临增值税专用发票大量虚开的风险,由于营改增后道路货物运输增值税发票税率为11%,企业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企业可以抵扣11%,比原先的7%有了大幅提高,但是由于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的经营多样性和应税收入核实难的存在,导致企业的实际运输业务大而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业务小,面对利益的诱惑,道路货物运输企业就可能发生大量的“有业务虚开”,即将不开票收入转开给需要用票单位,从而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

另一方面面临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目前我国道路货物运输中由于过路过桥费和其他杂费及罚款所占运营成本比重较大,企业能够抵扣的进项税额偏低,主要是油料、车辆维修等,而油料成本仅占运输成本的1/3左右,这样面对较高的税率和偏小的抵扣,企业在利益面前就会想法多抵扣进项,而目前加油站经营中也存在大量个人加油不开票的现象,这就给运输企业取得虚假油料抵扣发票提供了环境,导致加油站出现大量“有货虚开”的发生,从而造成国家税款的流失。

三、道路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的对策

针对以上管理难点,国税机关要使道路货物运输业管理达到规范化、制度化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和风险应对:

1、强化税收政策宣传,争取社会多方支持。目前国税机关充分利用“营改增”的契机,强化税收政策宣传,将道路货物运输应该缴纳什么税、如何缴纳等税收知识通过多种媒体宣传到全社会,努力提高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是我们搞好征管的前提和基础。在向社会做好宣传的同时,还要积极争取社会多方支持,道路货物运输业虽然改征了增值税,但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分成未改变,因此仍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国税机关要将改征增值税后遇到的困难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他们的重视和支持,由党委政府牵头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国税部门工作。

2、加强信息交流,摸清税源存量。

抓好税务登记、摸清税源存量,是我们开展税收征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由于车船的流动性和隐蔽性,国税部门要想掌握全面的基础信息有一定难度,而交通、公安、农机等部门是运输车辆的主管机关,能详细掌握营运车辆数量、实际吨位、营运状况等真实资料,所以国税部门应主动地和这些部门积极协调,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切实加强信息比对交流,掌握正常运营车辆的真实资料,摸清车辆税源底子,逐户登记建档,加强重点监控,从源头上防止税款流失。

3、综合运用纳税评估方法,堵塞少报收入行为的发生 针对道路货物运输业现金交易多的管理难点,国税机关要充分运用纳税评估方法,采取合理核定收入与查账相结合的管理方法,通过营运能力分析法,就是根据某一纳税人全部车辆核定载质量,考虑实际经营中的影响因素,经过充分调研,测算出该公司所有车辆满负荷营运、正常营运、较差营运情况下的营业收入,然后与公司发票开票额和营业收入比对,从而找出涉税疑点的方法。以及通过油耗测算法根据纳税人评估期内所耗用的燃油数,利用耗油量、里程(公里数)、营运收入之间的关系,测算出与用油数相对应的营运收入,与纳税人帐面收入进行比较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以上多种纳税评估方法判断企业申报收入是否正常,进而堵塞少申报收入行为的发生。

4、核实道路货物运输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营运能力和资金结算,减少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的发生。针对道路货物运输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风险,国税机关要通过核实道路货物运输企业车辆数量、车辆运营能力,并结合企业货物运输合同、过路过桥费单据等信息判断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否正常,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业务通过银行帐户结算,有效预防企业出现大量虚开货物运输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的发生。

5、以油耗测算法评估油料费用是否合理,减少取得虚开抵扣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的发生。针对道路货物运输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抵扣进项税额主要是油料的问题,为了防止企业通过多取得油料抵扣凭证少纳税款问题的发生,国税机关要对企业抵扣的油料费用进行评估,以油耗测算法结合企业车辆的单位耗油和企业申报营业收入进行匹配,查看企业油耗与收入是否相符,若明显不符则查明是少计收入还是多抵扣油料进项问题,通过管理减少企业虚抵进项税额行为的发生。

第二篇:关于加强货物运输业税收征管工作

鄄城县地税局加强货物运输业税收征收管理

近年来,我县货物运输行业发展迅速,货物运输车辆和运输业务剧增,随着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家税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自2003年底以来,税务机关针对货运市场经济结构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流动性强和税收管理漏洞多、死角多的特点,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严格认定自开票纳税人和代开票纳税人,清理了大量的漏征漏管户,坚持开票即征税,开票者必须办理税务登记证的原则,将大量游离于税收日常管理之外的运输单位和个人及时纳入税务监控范围,使开票金额与征税依据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堵住了税款流失的漏洞。

一、我局货物运输业征管现状

(一)由县局政策科负责认定“代开票纳税人”工作。

在我县范围内提供公路、内河货物运输劳务的纳税人,到分局税收管理科领取并填报《货物运输业代开票纳税人认定表》,按照规定提交有关证件和资料;主管税务所首先对其资格进行审核,确认符合代开票纳税人条件的,将认定资料报送县局政策法规科进行复核。县局政策法规科按照有关规定确认“代开票纳税人” 资格。认定工作完毕后,认定资料分别由县局政策法规科及税务所留存。

(二)货物运输业发票代开和税款征收工作由办税服务厅的货运发票代开窗口负责为进一步规范货物运输业税收征收管理工作,堵塞征管漏洞,我局的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发票代开和税款征收工作全部由办税服务厅的代开票窗口负责。在各税齐整的同时,为纳税人代开货物运输业发票。

(三)办税服务厅负责电子信息的采集及上传工作

从2009年1月起,我县所有的代开票纳税人在每月10日之前向政策法规科报送《代开票纳税人货物运输业发票清单》纸制资料,向办税服务厅报送电子信息,办税服务厅连同地税局代开货物运输业发票的电子信息一并进行汇总,在每月15日前向县局上传数据,县局每月22日前向县国税局传递汇总数。

二、货物运输业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年货运发票金额与实际承运能力不符,实际运营状况难以核实。

目前货物运输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性质多元化,经营方式多元化,核算形式多元化,其中承租经营、挂靠经营成为普遍的生产经营方式。

(二)混淆业务性质,发票使用混乱

1、混淆公路、内河自开票货运业务和联运业务

公路、内河自开票货运业务是指具有公路、内河自开票纳税人认定资格的货运企业由其自备运输车辆从事的货物运输业务。

联运业务是指两个以上运输企业完成货物从发送地点至到达地点所进行的运输业务。联运的特点是一次购买、一次收费、一票到底。因联运企业发票可以抵扣后进行纳税申报,使得一些企业对不属于同一运输项目的运输业务进行相互抵扣,减少纳税申报。

货运代理业务是指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提供包装托运、代办运输手续、代提、代发、代办结算等服务项目的业务,不属于货运范畴,而属于货运过程中的中介服务性质,从营业税税目规定上划分应归为服务业税目。按照财税[2003]16号文中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单位和个人从事快递业务按”邮电通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一些运输公司的经营活动涉及了速递服务和代理业务,未和货运服务进行区分或者故意混淆,从而对所有业务均开具《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因业务量大,而所有业务不可能进行逐笔审核,为税务机关在监管上带来很大困难。

四、我局规范货物运输业管理的主要措施

通过四年来的货运管理工作,我局较为全面掌握了货物运输业自开票纳税人的基础信息、纳税信息、购票信息和开票信息,基本实现了“摸清底数,管户到位”的目标。针对年审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货运业实际情况,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规范货运业征收管理工作。

(一)严格认定程序。分局对符合货物运输业营业税纳税人规定的企业按照认定规程严格进行认定。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坚决不予认定。主要做法:一是分局对需认定企业应提供资料打印成册,发送给申请认定的企业,要求企业提供所有资料,看企业提供资料是否完整;二是对资料提供完整的企业进行实地核查,检查车辆、账簿建立情况以及发票管理情况,详细掌握企业情况。三是做好已认定企业发票管理辅导工作。对符合自开票纳税人的企业,在发给其认定证书同时,详细讲解发票的使用、保管、以及清单电子信息的上报上传工作。

(二)认真做好年审工作。一是认真进行货运发票的信息汇总工作,每月按时上报《货物运输业营业税征收管理情况统计表》,数据详实可靠;二是根据《货物运输业营业税纳税人认定和年审试行办法》,对辖区内原已认定为货物运输业营业税自开票纳税人进行年审,对符合年审条件、资料齐全完整的自开票纳税人通过年审,不符合条件者,坚决取消其资格。

五、进一步提高货运业税收征管工作实效的建议

(一)联合相关部门,促成行业综合治理

货运业涉及公路、交通、运管、交警、保险、工商、税务等诸多部门,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行业治理工作,因此需要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之间通力协作,建立顺畅、灵活的综合治理机制。例如与相关部门开展定期或不定期联合检查清理行动,在各个环节和关口做到层层把关,有效杜绝货物运输企业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规范税收经济秩序。

(二)建立信息交换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借助互联网络平台,通过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资源的统一,准确全面的掌握货物运输企业的营运车辆底数、经营规模以及相关信息,以便于行业性综合治理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纳税人税法意识

针对货运企业规模较小,货物运输企业的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帐务处理、发票开具不够规范的现状,应采用宣传和培训并举的方法,一方面举办税收业务培训班,向纳税人系统讲解货运发票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业务知识,使其掌握管票、开票、用票、识票的正确方法,规范健全企业内部货运发票管理机制;另一方面采取各种渠道和形式做好货运业税收法规的宣传工作,使货物运输企业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发票开具人员充分认识到税法的严肃性和约束力,明确涉税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效提高纳税人的税法意识。

第三篇:全面实施“营改增”后 加强税收征管的思考

全面实施“营改增”后税收征管上存在的问题

全面实施“营改增”后,虽然能进一步促进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有效消除营业税的重复征税现象,减轻纳税人负担,但在国税部门税收征管方面上仍存在几点问题。

(一)税收政策执行难度大

1.“营改增”注释范围复杂,增加执行困难。与营业税相比,“营改增”后应税范围注释中的概念和项目更多更细,增加操作难度:第一,项目划分过于细致,记忆难度更大。以营业税中的“交通运输业”为例,在“营改增”后就被拆分到交通运输业和物流辅助业。第二,同一性质的行为散布在不同的项目,影响后续征管。以咨询服务为例,“营改增”后涉及4个征收品目。第三,对一个服务行为进行拆分,增加管理难度。快递业务在“营改增”后被划分为“收派服务”和“交通运输业”两部分进行征税,如何划分销售额成为征纳难点。第四,类似服务有不同规定,执行存在差异。如对运输工具提供的清洁消毒服务中,“飞机清洗消毒服务”“船只专业清洗消毒检测服务”属于“营改增”范围,但对于车辆(列车)的清洁消毒服务没有规定,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差异。

2.适用税率级次多,容易造成税负不公。不考虑零税率的情况,目前增值税适用税率有17%、13%、11%、6%四档,不同行业、项目的税率差给征纳双方都带来不便:一方面,税率差的存在,令企业觉得存在行业歧视;为降低税收成本,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税收筹划,增加经营成本;另一方面,进销项税率差的存在,高扣低征或低扣高征现象明显,为虚开发票的存在提供市场,为税收征管埋下隐患。

3.差额征税政策存续,不利于抵扣链条完整。在“营改增”后,某些行业保留差额扣除政策,主要有被扣除的款项是代收代付性质、无法取得专票作为抵扣凭证、在税法上不作为销售处理三种情形。差额扣除政策的存在,使得增值税层层抵扣的链条并不完整,而且用于差额扣除的发票不需要经过稽核比对,增加了多扣除、虚假扣除的可能,另外对于扣除部分是否允许开具专用发票有不同规定,增加税务机关监管难度。

4.混合销售难以分拆,增加计税难度。“营改增”后,若纳税人的一个销售行为涉及到多个税率的服务且未分别计价(如广告设计、广告产品制作的一条龙服务),应如何征税,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带来了实操困难。首先,纳税人该种行为能否适用“营改增”中的“混业经营”政策能存在争议。其次,要求纳税人将其服务拆分为几部分收入以对应不同税率计税,与现实经济活动脱节。再次,即使纳税人愿意按照“混业经营”政策的要求进行划分,也存在难以划分、划分是否准确,税务机关如何判断纳税人划分合理性的问题。

(二)征纳双方适应难度大

1.新增户口多,税收管理员少。预计全面扩围后,新增“营改增”试点纳税人约900户,差不多是前阶段“营改增”试点纳税人的4倍,而基层国税部门每年新增人员名额相当有限,户口的大量转移与当前国税部门税收管理员偏少的矛盾会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营改增”工作实施科学化管理。

2.新增行业多,管理经验缺乏。在前期的“营改增”工作中,国税部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在不久的将来,剩余的行业都将完全“营改增”,这些新增行业的特点,经营模式、收入和成本构成如何,税收征管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在哪,如何运用税收政策加强对它们的管理等等,成了摆在国税部门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3.国、地税管理差异,纳税人不适应。全面推行“营改增”后,新增“营改增”试点纳税人面对国税部门和地税部门在管理上关于纳税人划分、计算方法、纳税申报、科目设置、发票使用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存在业务与心理的一个适应期。

(三)税务机关监管难度大

1.业务真实性难以判断。如交通运输业由于其行业特性,处于不停流动之中,且业务的地域范围不固定,可远可近,运输业务是否实际发生、开票的票面内容与实际是否一致难以判断,执法风险大。

2.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不高

较大部分纳税人税法观念不强,自觉主动纳税意识淡薄,经营地点不固定,少数纳税人做假帐、帐外帐偷逃税款,税务机关管理难度加大。

3.纳税申报表多变问题。“营改增”试点每推出一个行业都涉及到纳税申报表内容的修订和调整,而纳税申报表的修订和调整,不仅涉及到试点地区的纳税人,而且还关系到非试点地区纳税人和原增值税纳税人。每一次申报表修订后,造成表式指标复杂化、表内逻辑性弱化、申报系统升级滞后化等一系列问题,不但加重了税务机关宣传辅导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纳税人填报申报表的质量。

加强税收征管的对策与建议

(一)注重税务队伍建设,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一方面加强培训,增强对“营改增”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二是积极引进人才,针对“营改增”工作,引进相关专业的人才,缓解国税部门人数紧缺的局面。三是优化岗位设置,根据不同的岗位,配备不同人员,特别是基层一线和办税服务厅,要配备政策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确保“营改增”工作顺利开展。

(二)注重宣传,做好政策辅导。一是持续加强“营改增”试点纳税人相关政策的宣传,重点宣传纳税人关注的税收政策、会计核算、纳税申报、操作流程等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对重点行业企业采取上门辅导、集中培训等形式对试点纳税人开展专心辅导。同时,做好税务机关的内部培训辅导,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方式,使税务人员特别是基层一线管理员全面掌握试点政策,提高一线人员的执法水平。

(三)注重优化纳税服务,及时解决纳税人涉税难题。一方面,针对“营改增”纳税人,要提供热情服务,开通绿色通道,让“营改增”纳税人顺利办好各项业务,实现“营改增”的平稳过渡。另一方面,强化沟通,确保征管服务质量提高,对实施“营改增”的纳税人,跟踪回访,研究解决难点,建立快速处理机制,扩大受益面,赢得企业更多的支持。

(四)注重加强部门沟通协作。一是加强国税内部各部门协作。“营改增”不仅涉及国税机关的增值税管理部门和征收管理部门,还涉及企业所得税、收入核算、法规和信息中心等业务部门。因此,部门间应齐心协力,确保“营改增”试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加强和地税等部门的沟通协调。“营改增”后,加强与地方财政、交通等部门的联系,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各部门及政府对“营改增“工作的支持。

第四篇:浅析“营改增”后公路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浅析“营改增”后公路货物运输业

税收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公路货物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全面发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公路货物运输业更是快速增长,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但由于货物运输车辆具有流动性大、区域广、营运收入隐蔽等特点,造成税收征管难度大、税款流失风险高。现结合税收管理实际,对当前公路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的难点及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一、XX市公路货物运输业现状

自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试点启动以来,XX市国税局不断健全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实施,着力强化推进改革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顺利完成了交通运输业试点工作。

目前,试点纳税人户数稳步增加。截至2015年3月,全市已确认交通运输业试点纳税人XX户,其中,公路货物运输业户数最多,为XX户,占试点纳税人的93.9%。2013年8月—2015年3月,公路货物运输业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共实现增值税税款XX亿元,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税收保障。与此同时,公路货物运输业的涉税风险也日益凸显。

二、公路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难点

当前,公路货物运输业呈现经营主体多元、经营方式复杂和经营活动流动性较强等特征,同时部分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日常税收征管难度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从纳税人方面来看

1、财务核算难健全,成本核算混乱。交通运输业具有分散性、流动性和隐蔽性特点,挂靠经营普遍,实际车主和名义车主往往不一致。车籍所在地、企业注册地和实际经营地往往不一致。除此之外,由于车辆的全国运营特性,部分过路费过桥费等无法取得票据,驾驶员常采取重复取得单一地费用发票或直接购买发票方式结算。联运企业相互结算无正规手续,仅通过结账单或收据作为付款凭证,直接计入当期成本,从而侵蚀所得税税基,给人为调节利润埋下隐患。按照增值税管理,需要纳税人按规定进行财务核算,但面对目前交通运输业的经营现状,运输企业对挂靠车辆的经营业务难以全面掌控管理,企业根本无法做到按实核算收入和成本。

2、流动性强,“回程收入”难确定。货物运输车辆尤其是长途货运车辆完成单向运输任务后,返回途中一般承接“顺路”(配货)货物运输业务,取得回程收入,该种业务具有隐蔽性强、收入不固定、业务不确定、无管理参照值等特点,税收管理及调查取证难度很大。只有规模大、内部管理规范的公司,对该部分业务做了具体的内部管理规定并纳入核算,但即使是这类企业,也由于 2 竞争激烈,很多直接将“回程收入”作为外聘司机薪酬,或根本在账面上不反映营业收入,这都增加了税收征管的难度。

3、虚假抵扣手段繁多,燃油抵扣难控管。由于交通运输业的行业特殊性,多抵扣进项税额、人为调节税负的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繁多,避税现象严重。比如由于私家车加油不需开具发票,加油站普遍持有大量富余的销项发票,运输企业则低价购买油票进行虚假抵扣。又如部分运输企业大量购进加油卡,分发油料款至加油主卡和多个副卡中,取得加油站专票用以抵扣,却将部分加油副卡转让给其他联运企业及个人以充抵运费,造成油料款与运力严重不匹配。少数企业利用修理费、更换配件等名义额外取得专用发票抵扣,汽车轮胎大量采购现象尤为明显。税务机关既难以通过车辆油耗来测算实际应抵扣金额,也难以确认是否为当期车辆耗用,不仅影响了增值税核算,也影响到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列支。

(二)从税务机关方面来看

1、经营主体分散,税源监管难度大。公路货物运输相对灵活方便、投资成本较小,因此个体、私营、散户的运输车辆近几年增长速度较快,营运能力占比逐年上升。因其具有经营业务分散、服务对象不固定、不需出具发票、现金结算等特点,此类运输业户办理税务登记的比例较低。目前,在国税机关办理税务登记申报纳税的,主要是需要开具发票的规模较大的运输户。此外,车 3 辆户籍与营运地不一致的现象较普遍存在,例如挂本地牌照长年在外地经营的车辆,或挂外地牌照长年在本地经营的车辆,国税机关都很难有效进行控管。

2、行业风险模型尚未建立,管理手段欠缺。由于长期以来,交通运输业一直由地税机关进行管理,营改增以来的时间较短,基层国税机关管理人员对其管理经验欠缺。同时,对交通运输业的研究不足,税收监控模型尚未建立,风险应对数据尚未完善,使税收管理难度增大。

3、代开专票监管尚未规范。目前,税务部门发票代开窗口针对小规模纳税人以及个体运输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该行业认定一般纳税人的销售额标准高达500万元,在此限额内都可以多次代开,代开窗口工作人员根本没有条件核对业务真实性。同时,有些社会车辆虽然已挂靠到运输企业,但仍然能够到税务机关代开专用发票,或直接为他人代开专用发票,以谋取不正当利益、赚取税率差利润。税务机关尚无有效的监管手段加以遏制,由此形成了涉税风险,监管细则及操作规范亟待完善。

4、标准不一,存在普通发票管理隐患。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中工业企业、商业企业认定标准的年销售额分别是50万、80万,而“营改增”试点运输业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为年营业收入500万。因为普通发票未纳入防伪税控管理,不能交叉稽核比对,税务机关难以确定业务真实性,纳税人易发生虚开行为,给基层税务机 4 关在日常管理中带来不小的执法风险。

5、挂靠经营,政策界定不明确。营改增前货运纳税人分为自开票和代开票纳税人。试点后,部分代开票纳税人由于规模较小等原因没有取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为能向劳务承受方提供专用发票,采取了挂靠经营模式。目前挂靠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车辆不过户,与运输公司签订挂靠协议,被挂靠方收取管理费;第二种是车主将车辆过户到公司,公司收取管理费,代办保险、代交各种税费,但收支均不纳入财务核算;第三种是车主将车辆过户到公司,将公司承揽的运输业务取得的收入入账,车主自己承揽的业务不入账等。以上三种模式均由公司对外开具货运专用发票。现行政策对挂靠经营的税收管理虽然有规定,但标准不明确。“挂靠经营”模式操作如不规范,极易造成虚抵挂靠车辆发生的进项税额,甚至可能出现违法代开专用发票行为。

(三)从地方政府方面来看

“招商引税”如火如荼,引进企业良莠不齐。个别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招商任务而对引进企业不加甄别,导致引进企业良莠不齐,很多外地企业冲着部分优惠而来,在本地成为无车辆、无管理人员、无经营活动的“三无企业”,实质就是把外地经营业务拿到本地来开票的开票公司。

三、强化公路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的对策

针对公路货物运输业的行业特点,应进一步加强税法宣传,5 强化税收管理,防范税收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一)强化政策宣传,提升纳税人遵从度。

1.开展税收政策解读,积极宣传相关税收政策和税务管理规定,利用评估、约谈等方式帮助纳税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准确签订挂靠协议、严格落实成品油进项抵扣,吃透用好税收政策,正确履行纳税义务。

2.优化纳税服务,加强政策宣传和纳税辅导。通过网络公告、QQ群、“纳税人讲堂”、上门“一对一”辅导等方式,扩大税收宣传面,引导广大纳税人树立正确的依法纳税意识。有针对性地对本区域道路交通运输业纳税人开展警示教育,增强企业纳税意识,降低涉税风险。

(二)加强公路货物运输业企业日常征收管理,防范税收漏洞。

1、加强户籍管理。与当地交通、公安车辆管理等部门加强联系,利用第三方信息,建立车辆信息共享机制。利用交通、运管等车辆管理部门车辆存量信息及新增车辆的信息,建立车辆税源管理档案,详细记录车主基本情况、家庭住址以及车辆载货量、载重量等情况。与交通运管部门建立信息互换共享的平台,及时掌握辖区运输车辆底数和变化情况,将正常运营的纳税人全部纳入管理。借助交通运管部门管理的优势,在办理车辆年检等环节,实行先税后验等管理程序,联合进驻征收或委托代征,使个体非 6 固定业户税款能够征收到位,堵塞税收漏洞,规范纳税秩序。

2、规范回程收入管理。加强回程收入管理,既可提高企业财务核算能力和效益,同时又可有效规范纳税秩序、增加税收收入。建议上级国税机关统一测算不同规模企业回程收入占总营运收入的比重,作为基层税源分析监控的参照。同时搭建全省统一平台,加强各地之间的信息共享,采集配货单位经营信息,确定承运单位的运输数量及金额,便于信息的比对应用。

3、明确车辆挂靠标准。全面核实、登记被挂靠企业和挂靠人信息,将挂靠人挂靠的车辆类型、牌照号、驾驶员名称、道路运输许可证、道路运输证、核载吨位及挂靠合同等信息经过详细调查后,分别登记造册,统一管理,并要求企业定期予报送相关资料及时更新。对于没有进行报备的挂靠车辆不予认可,明确车辆挂靠标准,坚决制止多头挂靠或随意挂靠的行为。

4、强化成品油抵扣管理。一方面加强对加油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的管理,通过加油企业提取运输企业加油卡信息,监控大额油费抵扣数据,实行以油测税的投入产出测耗法。部分运输企业固定包揽某一个或几个企业的物流运输业务,线路也较为固定,加油站加油也是定点加油,针对这种企业,可以采取专用发票稽核系统取数,动态监控加油抵扣量的方法,以吨公里油耗法估算营业额,作为发票发放的重要参照数据。另外,建议要求纳税人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将车辆道路运输证证号在发票上 7 注明,以控制虚假挂靠的“代销油卡”行为。另一方面,利用多方面信息综合测算运输企业吨公里油耗行业标准,成评估模板,对于油耗偏离幅度较大的企业进行重点评估。

5、监控异常指标,加强数据分析。主管税务部门应对运输企业一般纳税人涉税指标异常变动严格监控。定期对运输企业的开票金额、开票数量、进项税额、税收负担率等涉税指标进行重点监控,并对变动异常指标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指标及时移交评估或稽查。

6、开展日常巡查,强化后续管理。着重查看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承运能力等与申报情况是否相符,对已核定的发票信息实时核实调整,企业领购发票数量及金额应控制在实际承运能力范围内。每次巡查采取照相、录像等手段,保留视听材料证据,发现异常的,经集体研究决定后,及时采取停票、调整限量限额等措施,或将有关情况反馈给评估、稽查部门,进一步采取风险应对措施。

(三)推进社会综合治税,建立齐抓共管长效机制。积极取得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与配合,充分发挥协税护税作用,努力营造齐抓共管的大管理格局。通过地方政府对“招商引资”企业提出严格要求,地方优惠政策与税收遵从度相挂钩,督促其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日常经营和财务核算,从源头上遏制虚假代开行为。同时,加强与交通、运管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 8 相关情况,建立涉税情况双向核查机制,形成良好互动局面。

第五篇:营改增后地方税收征管变化与改革思路

摘要:营改增的试点和实施是近年来我国税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营业税改增值税有效改善了重复征税的现象,在加快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国内经济的转型。但是,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的实行,也出现了部分客观问题,比如税收管理流程变化、环节和机构调整等亟待商榷,出台合理解决方案。对此,本文以增值税变革为研究背景,对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对地方税收征管产生的一些影响和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税改制度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 地方征税 变化 改革思路

一、营改增的意义指向

营改增的实行对于推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都大有裨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结构性减税内容的发展和完善,且有益于消除重复征税的现象,有效减少企业税收负担,使其收益进一步增长。同时,营改增对于我国财政税收来说也是一个震撼性的举措,有利于我国劳务和出口货物可以通过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到国际市场,提升我国劳务和出口货物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我国出口结构转型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此外,通过对以往国内增值税数据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即是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有效举措,亦有利于财税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营改增改革后地方税收征管变化

(一)征管环境的变化

其一,国地税的管理格局。长期以来,我国税收工作由国税和地税两个部门共同实施,国税与地税人员和工作量相对均衡,国税与地税共同进行税收征管,保证地方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但是,随着营改增的实施,国税和地税机构势必会产生重大调整,其中,地税系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在主体税源的带动作用缺失下将迎来全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国税机构也会进行适当调整,国地税共同征管的格局将会被打破,但这也是营改增的必然结果。其二,地方政府的关注度。税收与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关系密切,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势必会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造成影响,而地方政府对于营改增所投入的关注力度近年来也逐步加强。

(二)征管环节的变化

其一,税源监控管理问题。受经济、税收政策的影响,以及内部管理水平的差异,涉税信息在汇总过程中往往无法保证税收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诸多汇总问题将给税收管理部门带来较大的征管难度。此外,目前国内许多企业都存在跨行业经营行为,除了主营业务之外,企业还经营其他项目。由于增值税税率上的差距,企业为降低税收负担,可能会直接转移收入项目,以达到减少税款的目的,此举必然造成税收征管机构监管难度提升。其二,发票管理问题。发票虚开、代开问题较为严重,这将对地方税收增长带来巨大阻碍。同时,国内税率设定为不同行业的税率有着一定的差距,使得企业拆分经营的可能性增大。而企业一旦拆分经营,交由其他行业的企业代开发票,将导致业务的真实性无从查起,造成大量税收无端流失。

三、营改增后地方税收征管应对思路

(一)出台补充政策

营改增政策的试点和实施,对地方原有税收征管工作影响众多。对此,必须要出台对应的补充政策,以提升营改增政策实施的平稳性,减少税收征管难度;要在原有划转增值税的基础上,将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进行一并划转,以协调国税和地税部门工作负担,强化税源监管;要加强对国外增值税政策的借鉴和学习,对国际上统一标准税率予以深度解读和研究,以进一步优化目前国内增值税的税率层次,降低行业之间的税负差异问题;要统一税率标准,在保证税收简单、便捷的同时,加快营改增政策的深化和落实,推动我国税收整体改革步伐。

(二)推动征管规范化

首先,税收部门应该保证税收征管信息的有效性和完善性,采取地毯式排查方法,与工商部门联合进行信息的比对,在线上、线下公示各种信息,做好信息的更新和完善工作。其次,必须要加强对信息准确性的核查,对各行业的重复信息、虚假信息和垃圾信息予以剔除,并对错误信息进行校正和修订,以保证信息的整体质量。

(三)改善税收环境

税收环境的优化和改善,对于营改增政策的深化和落实是极为必要的。首先中央与地方税收机构必须要重新确定增值税分成比例,合理确定增值税分成比例。客观而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势必会降低地方税收总额,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建设造成重大影响。所以,增值税比例应该适当向着地方税收机构倾斜,尽可能保证地方经济的平稳发展。其次,国税、地税机构应该注重对联合办税服务厅的建设,整合纳税服务资源,协调国税与地税的工作关系,充分构建专业、高效的纳税体系,以形成高效率的征管氛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营改增”为首的财税体制改革关系到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政府、企业、居民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是改革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各级财政部门要及时调整税收征管措施,继续加强收入监测分析,大力支持税务等相关部门依法加强征管,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坚决杜绝收取过头税、虚收空转财政收入等违法违规行为,尽可能保障政策的公平性,充分发挥税务改革带来的机遇和优势,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下载道路货物运输业“营改增”后的税收征管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道路货物运输业“营改增”后的税收征管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营改增”后地税征管的思考

    “营改增”后地税征管的思考 3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从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以下简称“四行业”)纳入试点范围。其中......

    省局营改增征管问题解答(五篇)

    省局营改增征管问题解答(一) 一、营改增纳税人无实际经营,要求地税注销而地税未注销,拒绝在国税办证的,是否需采集?(湘潭市局) 答:此种情形不进行采集,在《信息表》中的“不符合改征范......

    营改增材料

    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背景 1、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17%......

    营改增后建筑业税收筹划重点

    建筑业税务筹划方面 “营改增”后,建筑施工企业在税务筹划方面应做以下工作:首先,做好纳税主体资格的备案。由于不同的增值率下,作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负不同,因......

    营改增会计及税收实务练习题

    一、单选题1、增值税属于哪种税收类型。A.所得税类B.流转税类 C.财产税类 D.资源税类2、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的税率为。A.11%B.6%C.13%D.17%3、一般纳税人提供财政部和国家......

    营改增对地方税收征管产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营改增”对地方税收征管产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3年6期 来源: 时间:2014/5/16 16:09:30 阅读:49 次 楚雄州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营改增”是我国为进一步完善税制,将以前缴纳......

    我国公路运输业的特点及营改增后的应对策略

    说明我国公路运输业的特点及营改增后的应对策略? 营改增之前,货运行业缴纳3%的营业税,开出可以抵扣7%的增值税发票,数量、金额均较多,营改增之后,税率变为11%,且增值税发票较难取得......

    “营改增”后企业税收筹划的思考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营改增”后企业税收筹划的思考 “营改增”后企业税收筹划的思考 摘要:随着“营改增”方案由试点到逐步向全国推广,其对企业的影响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