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兼职陷阱一
大学生兼职陷阱一--骗中介费
社会上仍存在大量不规范的中介机构,收取中介费。一旦交完费,“工作”则遥遥无期,或者找几个做“托”的单位让学生前去联系。几趟下来,学生打工热情锐减并对社会实践感到一片茫然。
大学生兼职陷阱二--收押金
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收取不同金额的抵押金或收取身份证、学生证作为抵押物。
大学生兼职陷阱三--保证金
常在招工广告上称有文秘、打印、公关等比较轻松的岗位或以优厚的报酬等作为诱饵吸引大学生,求职者只需交一定的保证金或者其他一些费用,如服装费,建档费等等即可上班。但往往学生交钱后,招聘单位又推托目前职位已满,要学生回家听消息,接下来便石沉大海。
大学生兼职陷阱四--骗培训费
一些单位要求应聘学生在“上岗”前先进行培训,同时要求学生自己掏腰包付培训费。但往往是培训进行后则以尚无工作等借口推脱学生。更有大学生兼职岗位在收取培训费后连所谓的“培训班”都尚未开班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学生兼职陷阱五--拖欠费用
一些不法之徒到处发布信息,利用学生涉世未深的弱点,先以高薪诱惑,等做完以后,却如石沉大海,迟迟领不到报酬。
大学生兼职陷阱六--骗色
有的娱乐场以高薪来吸引大学生兼职。工种有代客泊车、侍者、伴游,有的甚至是不正当交易,年轻学生到这些场所打工,往往容易误入歧途。这点女生需要特别注意。
大学生兼职陷阱七--传销骗人
社会上有许多人以销售人员的名义诱骗大学生去上岗工作,然后公司让学生交纳一定的提货款,再让学生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有的同学在高回扣的诱饵下,甚至去欺骗自己的同学、朋友。大学生兼职上当之后又往往骑虎难下,最终只得自己白搭上一笔钱。
如何识破兼职陷阱 精品大学频道
中介行为作为三方行为,不像购物一样直接,真的假的基本一看得知,有一定隐蔽化。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识别:
用人的主体是企业:
企业的工作方式决定了招聘的方式。比如,工资的发放,招聘的时间和地点。也就是说:求职者可以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中间方是信息交流的主体,也是问题最大的部份:
一、骗子信息的特点是:起点低、报酬优厚。很简单,如果工资很少或要求很高,就算他们不是骗子,一般大学生们也不会去。
二、除路边摊外,现阶段无工商执照经营的中介比较少,但是90%以上没有职业介绍许可证。有此证不见得好,但是由于为政府核定机构,受政府部门严格管辖,至少可以在产生纠纷时有上级机关可以处理。
三、收费凭证:如果是那种连自身公司名称、联系方式、地址也没有印上去的收据,大家就不用交费了,他们摆明了不准备长期做下去的,这么好的免费广告机会.四、以武汉市的平均工资水准800-1000元/月计算可知,90%以上的兼职工作薪资为30-40元/天,这个与现实的兼职工作的工资是符合的。一个没有特殊要求和条件的高薪工作完全是可疑的,高薪工作一般只可能产生于礼仪、模特、高标准高要求的工作、特殊技术、业务提成、按劳计酬,要求低,易上岗的工作不可能有高薪工作,人家还不如请个专职人员算了。
五、如果一个公司招聘人较多时,不可能是开介绍信一个两个的去面试,因为这会给用人单位造成巨大的麻烦和更多的招聘成本。一般是一起集合面试。所以某条信息一段时间内总是在招人,而且每次都是一个两个的时候,也是有问题的。
六、特别注意公司的名称:根据六年来的经验总结,凡属不注明公司名称或服务品牌,以“大学生联盟”、“诚信XX”、“XX诚”、“XX创业XX”、“大学生服务中心”、“XX高校联合XX”这种虚构名称来对外服务的机构生存期都不长久,不可能提供长期有效的服务,骗子多产生于此。
七、不要相信所谓大学生创办:此次报纸报到的事件,我猜想就是某个大学生
办的,又没实力为大学生服务,最后只能一跑了之。以前多个报纸报道事件,很多都说是大学生办的。原因在于,经统计:大学生创业真正成功的企业实体5%,也就是说即使是大学生正式注册的公司从事兼职服务,20家中也只有1家可以生存下来。更何况,绝大多数大学生办的从事兼职的机构是无任何注册证明的非法机构呢!
八、信息总会存在不对称的情况,每个人的希望索取都会比能力多,如果你的要求能被他们满足一一满足,这个地方一定有问题。
第二篇:大学生寒假兼职(打工)安全陷阱实例
大学生寒假兼职(打工)安全陷阱实例
近年来大学生打工遭遇陷阱的情况屡见不鲜,为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同学度过一个平安愉快并且有意义的寒假,同时提高增强广大同学们假期打工时的安全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将大学生寒假兼职(打工)时常见的一些陷阱以及安全事故案例分类总结,针对不同类型的兼职,分析出此类兼职的特点、诈骗方式、及风险规避方案,提醒同学们学习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及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也提醒广大学生和求职者,打工、兼职应到正规劳务中介公司、职业介绍所、大型劳务市场等处应聘,以免上当受骗。
案例一:试用陷阱
有些企业在招聘时,并不明确告知试用期,试用期的工资往往很低,企业承诺转正后工资会大幅度上涨。但是,试用期即将结束时,企业便以各种理由炒求职者的“鱿鱼”。
危害:如果长期耗在某个企业的试用期内,不仅会让求职者蒙受很大经济损失,同时也对求职者的职业发展不利。
如何规避:在确定去这家公司之前,最好找到该公司的员工打听消息,询问那里的工作情况。如果已经去了该公司,更应该主动多和同事交流这些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做“冤大头”。一般同一单位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布相同的招聘广告,说明该企业招聘的人数多且急,求职成功的可能性较大。若一个单位数周后再次发布同样的广告,说明该单位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招聘单位在招聘广告上把职位写成是“市场总监”、“保险事业部经理”,结果到了岗位,应聘者却发现其实是去做“业务员”、“保险代理员”等。有的单位也会以“到基层先锻炼锻炼”为幌子,欺骗求职者,使他们继续工作下去。危害:粉饰招聘岗位使得求职者就职后往往大失所望,心理落差很大。但是有些求职者由于种种原因,可能选择了安于现状,继续这份工作,从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如何规避:求职的时候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仔细分析,询问工作细节。某些用人单位提供的虚而不实的职位,常常冠以好听的头衔,但是却强调无需经
验,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有一些招聘单位虽在招聘广告中列出要招聘的多种职位,其实这些职位都是做业务的,甚至是没有底薪的业务。
案例二:工资缩水
在某职业技术学院读文秘专业的李逸去年年底,通过朋友的介绍,在市区一家私营企业找了份工作,为公司作前台接待、打印资料、整理文档等。面试时与老板口头约定每月报酬是800元。李逸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份工作,工作一个月后,她却只拿到了600元的工资,而老板的理由是李逸在一个月中迟到两次,故扣除200元。而公司在面试时从未向她提及相关事宜。8月28日,李逸看假期即将结束,就找到老板,提出自己干到月底凑够一个月后便辞职返校。然而李逸未曾想到,老板当即将她辞退,只给她发了400元的工资,她向老板提出质疑,得到的答复却是,“突然离开导致公司人手不足,急需高薪招工”,老板以此为由,拒绝为她补齐工资。“工作了两个月,从未足额拿到工资。”因为着急返校,又拿不出工资约定的凭证,李逸最后只得忍气吞声,“没几家用人单位同意与我们签订书面协议,多是口头协议敷衍,我们的合法权益根本得不到保障。而且即使有证据起诉,我们也没那么多费用和精力。”
案例三 :被骗中介费
小苏家住谷城,是湖北文理学院大二学生。前不久,小苏在校园内看到一则暑期招聘启事启事上称,一个月基本工资150元,全勤奖200元,生活补贴30元。小苏心里一盘算,一个暑假可挣一学期的生活费,急忙拨通了招聘启事上的电话。
电话拨通后,一自称是王老师的人在电话里告诉她,要先面试。于是,双方约好见面,地点在学校附近的一店面。王老师介绍,该店面是租用的临时办公地点。
在简单地询问小苏的个人信息后,王老师让她回去等通知。3天后,小苏接到通知称,已被录用,但要预交车费及中介费用等,共计200元。小苏填写了一张表格,交了200元钱,对方通知她20日出发,去广东东莞一工厂上班。
就在出发的前两天,小苏接到电话。王老师说,之前联系的工厂不招人了,他们会再联系一家。可此后几天,王老师给小苏介绍的工作与招聘启事上宣传的待遇相去甚远。
由于迟迟找不到理想工作,小苏要求退中介费,对方却称,并不是没给小苏提供工作,只是她不愿意去,钱不能退。
几天后,小苏再次来到对方的办公地点时,发现已是人去楼空。
案例四:淘宝刷信誉,拍了东西就自动付款
临近放寒假,聊城大学大二学生小华(化名)在网上找了份工作,结果钱没挣着,反而被骗去600元生活费。事后,小华向聊城市公安局报案。
27日,小华告诉记者,她今年上大二,最近快要放寒假了,她感觉假期太长,想利用这段时间打工挣点钱。平时自己常上网,听同学说帮网店刷信誉不错,不用到处跑,在家就能挣钱。于是她就四处打听,也到网上寻找。“身边很多人干这个,都说还行,也不是很累。”小华说。
12月27日下午,小华在网上找到一个名为“钻手信誉”的刷钻中介人。“也没想太多,别人干这个都要交押金,她不要,我觉得挺靠谱。”小华说,那人还给她一个博客,说上面是刷信誉流程,只要拍下东西,等卖家把钱打给她后再付款。“这样就相当于我没少一分钱,便给网店刷了信誉。”
小华根据“钻手信誉”给的网店链接,到店里拍了一件价值297元的物品,却发现没有付款这一步,就直接把钱打进了店主账户。“这是自动付款,当时我不知道。”“钻手信誉”继续让小华买,并让她把网银中的钱全部用完。当买到第二笔时,小华感觉受骗。听说小华要中止任务并退款,“钻手信誉”便给她发了一个退款截图,但小华一直未收到退款。“我又用别的QQ加她,我PS了一张付款图,结果她也给我发了一张退款截图,可我根本没付款。”小华说。
根据小华提供的信息,记者加“钻手信誉”为QQ好友,个人资料显示,姓名为钱琴燕,所在地为北京朝阳区。“钻手信誉”表示,刷1000元以上的一律按5%提成,刷1000元以下的一律按3%提成,并给记者发了一个工作流程链接。被骗后,小华随即向聊城市公安机关报案。她表示,希望通过警方找到此人,也提醒一下其他人,以免上当受骗。
案例五:通过联系短信扣费
“我公司诚聘兼职打字员,每万字130元,不收取任何押金;工资每日结算,绝不拖欠;网络传递文本,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完全自由职业„„”提起现在仍然贴在网上的这则兼职招聘广告,南京某大学的一位女大学生至今心有余悸:“我当时按照网上说的进入了这家公司的招聘网址,公司要求我用手机领取个性签名作为‘网络工作证’,说是凭‘工作证’才能应聘。结果我发了几条短信过去都没签上名,信息费倒被扣了近20元。”
遇到同样骗局的还有济南某大学的学生小王。小王假期一直在网上泡着,半个多月前的一天,他看到一个广告链接,称网上兼职,2小时就可轻松收入300元。点击这个网络链接后,再登录网上兼职网站,醒目位置挂着“学历不限,只要会打字,2小时就能赚300元”的标语。网站自称已接受1000多家客户的文字和外包委托业务,因为缺少打字人员,所以在网络上招聘打字员。网站特别强调加入兼职不需要掏任何费用,工资当日晚20时结算,且一日一结,打入账户。小王按照网页上的提示输入了手机号码,发送手机短信后果然获得了一个员工号,而后系统又提示需要发送短信确认员工号,确认员工号后,还要开通应聘资格,接着又要发送身份证号、银行账户号等,连续发送了六个信息后,终于到了领取工作任务一项,但他没想到页面竟又跳到了用手机注册员工号的最初步骤。
开始,小王以为是系统故障,但委托外地的同学注册后,依然出现这种情况,而网站上公布的“联系我们”一项,只有一个邮箱。此时小王感觉自己受骗了,立即查询话费,发现手机被扣除了24元费用,平均一条短信两元。
案例六:招聘只为获取创意或方案——借脑
由于聘请专家或者专业人才的费用较高,有些设计公司或者营销公司为了节约成本,通过大规模招聘的方式来获取好的创意或者方案。这类招聘往往要求应聘者做案例,进行创意反馈。
危害:这些公司并无实际岗位,求职者会因此失去了别的工作机会。
如何规避:求职者事先要和公司约定好策划或者创意的劳动版权问题,声明
你的创意或者策划不得随意使用。
警方提醒
近期被骗的事主中,超过三成是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当前正值各大中专院校毕业放假期间,部分学生在应聘工作或寻找寒假工时很容易上当受骗。警方特别提醒广大学生和求职者注意以下几点:
1.慎与用人单位签协议,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权责明确的书面协议书,看清用人单位名称,以免对方耍花招;
2.拒交保证金及证件。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
3.提防非法中介机构。一定要到有资质、信誉好的职介中心找工作。进门先看该职介中心是否有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只有具备这两证的职介中心,才能从事职业介绍工作;
4.避免进入娱乐场所上当受骗。应聘前要清楚应聘岗位从事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不要被眼前的高薪所迷惑。
第三篇:兼职陷阱实例解析
大学生求职陷阱实例解析
陷阱名称:试用陷阱
有些企业在招聘时,并不明确告知试用期,试用期的工资往往很低,企业承诺转正后工资会大幅度上涨。但是,试用期即将结束时,企业便以各种理由炒求职者的“鱿鱼”。
危害:如果长期耗在某个企业的试用期内,不仅会让求职者蒙受很大经济损失,同时也对求职者的职业发展不利。
如何规避:在确定去这家公司之前,最好找到该公司的员工打听消息,询问那里的工作情况。如果已经去了该公司,更应该主动多和同事交流这些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做“冤大头”。一般同一单位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布相同的招聘广告,说明该企业招聘的人数多且急,求职成功的可能性较大。若一个单位数周后再次发布同样的广告,说明该单位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招聘单位在招聘广告上把职位写成是“市场总监”、“保险事业部经理”,结果到了岗位,应聘者却发现其实是去做“业务员”、“保险代理员”等。有的单位也会以“到基层先锻炼锻炼”为幌子,欺骗求职者,使他们继续工作下去。
危害:粉饰招聘岗位使得求职者就职后往往大失所望,心理落差很大。但是有些求职者由于种种原因,可能选择了安于现状,继续这份工作,从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如何规避:求职的时候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仔细分析,询问工作细节。某些用人单位提供的虚而不实的职位,常常冠以好听的头衔,但是却强调无需经验,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有一些招聘单位虽在招聘广告中列出要招聘的多种职位,其实这些职位都是做业务的,甚至是没有底薪的业务。
陷阱名称:招聘只为获取创意或方案——借脑
由于聘请专家或者专业人才的费用较高,有些设计公司或者营销公司为了节约成本,通过大规模招聘的方式来获取好的创意或者方案。这类招聘往往要求应聘者做案例,进行创意反馈。
危害:这些公司并无实际岗位,求职者会因此失去了别的工作机会。
如何规避:求职者事先要和公司约定好策划或者创意的劳动版权问题,声明你的创意或者策划不得随意使用。
陷阱名称:短信招聘陷阱
通过发送类似于“某单位因业务发展诚聘业务公关,月薪1万元以上,可兼职”之类的手机短信找到可能上钩的求职者,要求求职者在上岗前将一定数额的“押金”或者“培训费”存到某账户。
危害:求职者如果轻信这些短信,会白白浪费了钱财或者透露了个人信息。
如何规避:要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回个短信或者交点不明不白的钱就可以获得好的职位是不可能的。
求职陷阱实例解读:
实例1:“星级饭店”招聘男女“公关经理”,无需工作经验,无学历要求;底薪800元,月薪可达数万元,具体根据个人所得小费而定。要求女身高165cm以上,男身高180cm以上,长相好。
专家解读:这样的招聘广告往往是骗人的或是让人加入不法行业。所以一定要远离。
实例2:某企业招聘,把笔试或者面试地点安排在员工上班可见的醒目位置,或者特设招聘台,或者把笔试和面试时间安排在非员工工作时间。
专家解读:这种招聘的真正目的,很可能并非为了招新人,而是为了给现有员工施压,所以求职者不要对这些招聘抱太大希望。
实例3:某企业常年招聘,但从不透露到底要招多少人,且招聘的信息从不更换或者很少更换。招聘会上这些公司往往发给求职者很多宣传册、介绍公司文化的资料等。专家解读:这类企业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宣传或者为公司积累人才库,他们现在实际上并不缺人,所以求职者一定要查清楚底细,再去应聘。
职业规划专家认为,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求职者往往心情过于迫切,由此便容易掉入企业设计的陷阱。因此,建议大家在求职时不应该只看到某个职位的诱惑,而应该事先意识到,求职本身是有风险的,可能会遇到一些陷阱。
求职者应该保持相对冷静的心态,要有客观冷静的意识。事实上,很多求职陷阱都有清楚的破绽可寻。例如,以某种名义向求职者索取钱财,这是明显的可疑行为。但是,由于人在本能上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往往在此时不容易保持冷静的态度。从而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或许付出100元或者几百元就能获得一个职位。
对于求职所做的付出,求职者应该要有心理底线。很多人在求职中受骗也是侥幸心理导致的。要把握自我,不能失去判断,尤其是不要有依赖心理,不要把改变的权利永远放在对方手中。例如,公司一再拖延实习期,让你陷入无限期等待状态,此时,留或不留应该早做判断。
一大学生应聘兼职被骗2600元 求职谨防骗局广州警方提醒:向求职者收取押金、保证金、培训费都属非法行为
新快报讯 记者 李国辉 实习生 汪董 通讯员 张毅涛 程琛 报道 暑期来临,走出校园打工、求职的学生逐渐增多,而打学生哥歪主意的骗子们也跃跃欲试起来。日前广州某师范学院的学生就被招工骗子以收取保证金、培训费的名义讹走2600元。广州警方提醒广大学生和求职者,打工、兼职应到正规劳务中介公司、职业介绍所、大型劳务市场等处应聘,以免上当受骗。
案例1
招工陷阱骗走学生哥两千六
本月7日,广园西路某师范学院的学生温某联系应聘了一家外文印刷厂的兼职打字员工作。对方开出了不错的薪水,但要求其必须先交纳保证金及相关培训费。兼职心切的温某不知有诈,按照对方的要求,在本月10日、12日分三次从银行的柜员机共汇款人民币2600元到对方账号。不料钱汇完后,对方即再也联络不上,小温才发现被骗,只得向警方报警。案例2
上门应聘搬运工被讹一千五
上月中旬,事主邓某夫妇在花都区花东金田市场工业区看到一个写着某公司招聘搬运工的广告,于是两人按招聘地址上门应聘,被该公司人员先后收取夫妇俩报名费、伙食费、保险费1550元人民币。之后两人才惊觉被骗,在本月7日向警方报警。
警方提醒
近日被骗的事主中,超过三成是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当前正值各大中专院校毕业放假期间,部分学生在应聘工作或寻找暑期工时很容易上当受骗。警方特别提醒广大学生和求职者注意以下几点:
1.慎与用人单位签协议,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权责明确的书面协议书,看清用人单位名称,以免对方耍花招;
2.拒交保证金及证件。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
3.提防非法中介机构。一定要到有资质、信誉好的职介中心找工作。进门先看该职介中心是否有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和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只有具备这两证的职介中心,才能从事职业介绍工作;
4.避免进入娱乐场所上当受骗。应聘前要清楚应聘岗位从事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不要被眼前的高薪所迷惑。
第四篇:大学生需高度警惕的几类兼职陷阱
大学生需高度警惕的几类兼职陷阱
浏览众多招聘网站,经常会看到“学历不限、性别不限、年龄不限,有电脑能上网就行”、“国内大型出版社招打字员”、“能辩别颜色、无色盲”等招聘信息,给出的工资都不低,一些手工艺公司,兼职工资一天百余元,然而,其中不少存在招聘骗局。
一、“手工艺品、为画上色”等借招聘变相收费赚钱
国家明文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然而,大学生兼职遭遇“收费”行为仍屡见不鲜。近来,有媒体报道称,有些招聘“兼职泥画上色员”存在欺骗行为,虽然也签定兼职合同,但需兼职学生自己购买画板、上色工具近300元,招聘单位称,如完成400元作品,材料费退还。但实际操作中,许多学生遭遇的情形是“不是费几天也没画好,就是画好了对方不满意要求重画”。
热心网友提醒大学生,这类兼职关键看两点,一:别提前交钱,什么钱都不行,二:让你先买他们的什么原料一点要当心,切记切记,别先付钱。
二、高薪兼职打字员
这类招聘陷阱的招聘单位被称为“某国内知名出版社、印刷企业,因业务需要,需招聘兼职打字录入、排版校对人员,有电脑会打字就行。在家就可完成。详情QQ联系”等,对此类兼职诈骗媒体多次曝光过,但许多招聘网站上这些骗局仍不断出现,迷惑刚踏入社会、单纯、好奇心强、有兼职愿望的大学生们。因此,对于这些违规行为,亟需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扫除这些“乌烟瘴气”,净化求职环境。
三、上网帮商家刷信誉
在网上搜索“淘宝店铺刷信誉”,就出现38万条相关信息。这类兼职大多为“帮淘宝店铺刷信誉,在家就可以做”,兼职人员的任务就是去淘宝商家购买物品,并给予好评,以达到刷信誉的目的。然而,这些商家一般不提供电话号码,多以QQ号联系,多数骗子以网络虚拟品如充值Q币、游戏币等为交易物品,并利用受骗者对网络付款机制不熟悉进行诈骗,虚拟商品交易一般是充值,一旦购买,交易即成功,在未确认收货前,钱已到骗子手中,事后,商家称“充值”业务无法退货推脱责任。对于此类骗局,大学生兼职时应及时报警。
近日,淘宝官方明文提醒,淘宝禁止“刷信誉”,类似兼职均为骗局。以上兼职需大学生高度警惕,大学生打工网将继续整理总结更多信息,帮助大学生安心兼职、快乐兼职。热心网友也总结了一些诈骗伎俩,为大学生防兼职骗局敲警钟:自称招聘,以各种名义交费,如押金、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等;自称打字,先交快递邮费,然后对方加你黑名单,玩消失;自称发贴,让你手机注册输入验证码,个性签名,暗中定制高价信息服务;自称赚钱,给你一个可疑链接,让你为之贡献点击率和人气等等。
第五篇:大学生兼职利大于弊一辩稿
感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大学生兼职的利弊问题,我方的观点是大学生兼职利大于弊。开宗明义,大学生是指在高等学校就读,素质相对较高且被社会赋予较高期望的群体。兼职,则是指在本职之外兼任其他的职务。基于大学生的特殊社会身份,我方认为此处判断利弊的标准应该为兼职是否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培养的进程。我方认为,大学生兼职利大于弊,理由如下:
首先,兼职能够赋予大学生除理论知识以外的多样化能力,从而推动大学生培养的进程。大学生处于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适当掌握一些课本以外的工作技能有益而无害。适当的兼职活动可以促使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加深理解,同时又在工作中收获能力的提升。增加与社会的接触也使得他们的社交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不仅积累了社会经验,更可以拓展人脉圈,这对大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实现以及今后角色的转变,都是极为有利的。
其次,兼职可以磨砺心智,增强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推动大学生培养的进程。我方不否认兼职存在弊端,因为任何人身处社会都会遇到风险和挑战,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也可能遇到挫折甚至受到欺骗。但不可否认的是,适当的挫折和打击能够
让大学生体会到在校园中没有过的心理挑战,从而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同时,兼职工作的选择过程也是辨别是非的能力得到提升的过程,大学生会逐渐懂得趋利避害,懂得保护自己,而这正是社会生存的必需技能。
最后,兼职有利于大学生提前明晰社会概念,帮助进行自我定位,从而推动大学生培养进程。兼职给予大学生一个通向社会的窗口,大学生们在此过程中提前领会工作的概念,同时形成对社会的大致认识,从而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基础。现实的工作处境也会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工作上的优缺点所在,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估,有助于将来找到恰当的定位,为职业选择提供导向,使自己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实现。
当今社会正处在转型升级,高速发展的阶段,要求更多全方位,高素质人才的参与。当代大学生作为下一代人才的源头,更应该通过类似兼职等社会活动锻炼自己,提升自己,最大程度地使自己适应社会的要求,以求将来服务社会。综上,我方坚持认为,大学生就业利大于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