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防止求职陷阱

时间:2019-05-15 14:0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如何防止求职陷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如何防止求职陷阱》。

第一篇:大学生如何防止求职陷阱

大学生如何防止求职陷阱

又到新一届的大学生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了,由于大学生没有求职经验,缺乏社会阅历,容易轻信别人,所以每年都有一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受到种种迷惑而上当受骗。有的在街头、桥下陷入私招的陷阱,工作数月,加班加点却领不到工资;有的在试用期内苦干实干,实习期结束却被单位以不合格为由辞退而白干数月。那么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该怎样避免上当受骗呢?

一,要选择正规的中介

求职时尽量到大的、正规的人才市场或人才机构,不要求职心切,一见招聘的字样就去应聘。求职时千万要小心那些无营业执照,无职业介绍许可证或人才交流许可证的非法中介,他们常常以找不到工作不收费为幌子,诱惑求职者入套,乘机向求职者敲诈勒索。

二、拒交各种名义的费用

求职的大学生应该知道:任何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抵押金、风险金、报名费、培训费等行为,都属非法行为。如果在求职中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坚持拒交,并向招聘单位所在区、县举报,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三、不轻信许诺到外地上岗

面对非法中介或私招滥雇者声称的承接外地企业或北京总公司某某外地分公司、分厂的高薪招聘,不论其待遇多么好,千万不要轻信他的口头许诺,一定要到劳动保障部门咨询,并办理相关的手续。

四、发觉被骗,及时报案

大学生一旦发觉上当受骗,要及时向招聘单位所在地的人事局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或公安派出所报案,寻求法律保护。

另外,大学生在求职前或求职过程中,应主动学习一些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提高自己的求职素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链接:招聘陷阱大揭底

针对以往大学生常常遇到的招聘陷阱,省人才市场的专家总结了招聘陷阱的一些特点,希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应聘时注意。

陷阱一:直接诈骗

有一些非法的中介机构,看准了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收取高额的中介费却不履行合同,不能够及时为同学们找到合适的工作。更有甚者竟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交钱后就找不到人了。

陷阱二:预交押金

这类骗局通常在招工广告上称有文秘、打印、公关等轻松体面的工作,求职者只需交一定的保证金即可马上上班,但往往是求职者交钱以后,招聘单位又推托说目前职位暂时已满,让学生回家听信儿,接下来便石沉大海。

陷阱三:骗培训费

这些单位一般在录取后,以不熟悉业务需要进行业务培训为名,要求求职者缴纳一定金额的培训费,在经过短暂的培训后进行严格的考核,然后以没有通过考核为理由辞退求职者。而那些正规的单位都会向求职毕业生说明试用期,即使求职毕业生在试用期没有通过,也会得到相应报酬,至于培训费,则由公司负担。

第二篇:大学生要防止求职九大陷阱

大学生要防止求职九大陷阱

2006-11-20 18:12

为给初涉职场的大学生提个醒,记者将接到的新闻热线加以整理,并参阅相关资料,曝光以下九种求职陷阱,提醒大学生在找工作时要雾里看花,拥有一双慧眼。

以高薪为诱饵

初次求职大学生对薪水常有高于实际上的要求,因此一些用人单位即以夸张、离谱的高薪为饵,如“欢迎社会新人,薪水3000元起„„”等,诱使求职者上钩。

条件宽松有隐情

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人才市场,常有矮一截的感觉,因此只要在招人广告上看到“无经验亦可„„”等字眼,就会眼睛一亮,不加思索地争着填写履历,对招聘公司的背景则一概不问,最后可能吃亏。有的用人单位提供一些虚而不实的职位,并冠以“高级主管”等头衔,又强调无需经验,里面肯定大有文章。求职者应放下虚荣冷静分析,毕竟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

粉饰工种

市场上推销员等业务人员工作辛苦,报酬不高,但用人单位需求甚多,于是普通的工作往往被极力粉饰,求职者直到上班的第一天才知道实情。想必是业务人员难寻,用人单位方才出此招数。

扣留证件

初次求职者一般经验缺乏,加之防备松懈,因此市场上有人设陷阱,诱骗无经验的求职者(尤其是学生)从事不正当的商业行为,或用不当手法扣留求职者保证金、证件等,使无辜者受害。

当心成为枪手

如果招聘单位让你写一篇文字材料,他们未必是想检验你的水平,也许他们对你写的材料本身更感兴趣。所以即使写,也不能太长。抵押陷阱

虽然国家劳动部门早就明文规定,任何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收取求职者的押金,或者以身份证、毕业证等作抵押。但目前仍有相当多的企业以便于管理为由向求职者收取押金或抵押身份证。企业在收取押金或身份证之后,便会为所欲为,求职时一定要小心。

试用陷阱

一些单位在试用期即将结束时,便以各种理由,炒求职者的“鱿鱼”。这样一来,求职者交了培训费不说,还当了几个月的廉价劳动力。

此类招聘对专业、户口等没有什么要求和限制。毕业生遇到上述可疑情况,应事先通过正规渠道联系证实,并向所在学校报告。情况严重的,应该向派出所或公安局报案,寻求法律援助。

非法人才引进

一些非法机构和个人通过弄虚作假,以给外地毕业生和外地人才落户为条件实行假接收,违规收取费用。

第三篇:求职应聘防止陷阱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求职应聘须知

眼下正值求职应聘高峰期,大批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我系2012届毕业生也将离开校园。求职心切的他们,在缺乏社会阅历、求职经验的情况下,面对各种花样翻新的大、中、小型招聘会、网络招聘会,很容易遭受求职陷阱。开始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则需谨慎选择,擦亮眼睛:

(一)常见求职陷阱

1、还没工作,就先收钱

还没有正式上班,雇主便先要求预付工作保证金、材料费、训练费、拍照费或意外保险费等等,要小心!

2、索取身分证明文件

不肖公司常借口办理各类手续,索取身份证和印章,让应征者糊里糊涂沦为犯法漏税的人头,要小心!

3、巧立名目扣克薪资

佯称为防止新人“学了就跑”,规定须做满多久才能领薪水;或面试时宣称有保障底薪,但却订定各种高额罚款,使底薪所剩无几,要小心!

4、每天在征储备人员助理

应征前可先透过政府单位网站,查询该公司是否为合法立案的企业。特别当征才广告长期连续刊登,且每次都以征求储备干部、兼职助理含糊带过,去电询问又对营业项目语焉未详时,要小心!

5、钱多事少,轻易被录取

声称待遇优厚、工作轻松、纯内勤、免经验、可借贷,去面试时发现根本没有问什么,就被轻易录取时,要小心!

6、地点偏僻,员工诡异

若面试地点地处偏僻,最好能有友人陪同并在外等候;而面试时若发现其他员工不像在工作,面试官态度轻佻时,女性求职者务必提高警觉,除不饮用公司提供的茶水外,最好尽快结束面谈离开。

(二)七大求职地雷区

1、保险公司

以招募员工为名,其实是藉机推销保险。

2、养生食品/健康器材

以招募员工为名,其实是藉机推销气血循环机、灵芝、胎盘素等健康器材或食品。

3、多层次传销

刊登广告征求创业伙伴,其实是推销直销产品,或游说加入直销体系。

4、培训机构

以招考为名,实际根本是各类培训班招生。特别是含有起点要求低,工资待遇高,能否突破10天高强度训练,或者培训后公司报销等宣传内容要注意。

5、地下期货/未上市股票

面试时刺探应征者是否有存款,之后伺机诱使投资期货、外汇,或未上市股买卖,甚至假造交易资料诈骗金钱。

6、演艺/模特儿经纪公司

要求应征者缴交训练费、拍照费、V8试镜费等,谎称做为付给导演与制作人的酬劳。

7、家庭代工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以征求代工为名,要求应征者以高价买进原料,辛苦完工后,却以各种借口刁难,不肯买回成品。

(三)求职宝典

1、利用身边资源多了解应聘公司

若为不曾听闻过的企业,面试前可利用相关公务部门、亲朋好友的信息或者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确认是否为合法企业。

2、坚持原则:

A)不带印章、不轻易上缴身份证明文件

如有必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并在复印件显著位置注明用途,就业推荐表原件不要轻易给予单位

B)不随意签字,不随意允诺

C)不要使用信用卡,不上缴任何费用

D)不提供家长信息,不填写与求职无关的信息表格

3、始终保持手机畅通,经常与家长、同学、学校联系

4、如感觉遇到陷阱及时与家长、学校联系

外语系学工办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四日

第四篇:大学生求职要防陷阱

大学生求职要防陷阱(来源:中国新闻网)

随着六七月就业高峰的来临,毕业生开始为求职而奔波忙碌。本报记者深入太原市就业指导中心、市劳动监察等部门,采访到求职者的种种遭遇和专家建言。希望毕业生在求职时,要多听、多问、多看、多想,避免就业路上的陷阱。

险入“传销道”

实例:小王是中北大学通讯专业的毕业生,即将毕业时,小王将求职信息发到了几个大型人才网。信息发出不久,广州一家电子公司给他打来电话,说他的情况符合条件,想对小王进行深入了解,近半小时的通话,对方不停地就组织过什么活动提问。通话结束时,对方留下了公司网址。挂掉电话后,小王立即浏览了该公司网站,了解到该公司是销售电脑配件的。小王对技术员的职位相当满意,3天后,他主动拨通了该公司的电话,对方说正要联系小王进行面试,嘀一声电话录音开始……小王顺利“闯”过面试,并与公司谈妥了3000元的月薪。公司要求小王一个星期内必须到广州报名。就在上火车的前一晚,小王在网上无意搜到了一则消息,“一个毕业生应聘到广州一家电子公司后,被公司人员安排到一间封闭的小屋内,强迫其接受传销知识,毕业生砸破了玻璃才逃离”,相似的求职经历把他吓出一身冷汗。

建议:若接到不熟悉或未投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先向有关部门查询、核实该公司的真实情况,再去面试。若一个单位长时期刊登同样的广告,说明该单位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被扣“身份证”

实例:某高校法律专业的大专生小李即将毕业,为了尽快还清助学贷款,小李找到了一家职介中心,希望尽快找一份高薪工作。职介以介绍工作为由,将小李的身份证等证件扣了下来,给小李介绍了一个跑长途货运的工作。可小李看过工作环境后,发现与职介描述的相差甚远,便要求职介退还他的身份证等证件,可职介却提出让小李给他们800元的介绍费,才能拿回抵押的证件。无奈下,小李报了警。建议:找工作尽量到正规的招聘会,如各大高校每年定期举办的招聘洽谈会。切记,不要将自己的任何证件交给职介或用人单位,也别将自己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透露出去。

收取“保证金”

实例:小李是陕西某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久前她回到太原老家找工作。在一次大型招聘会,她看到了某培训机构招聘中文教员的广告,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间的工资为每月800元,转正后每月底薪1000元,同时有代班提成。小李觉得能找到与专业

对口的工作很不容易,便毫无犹豫地投了简历,参加了面试、笔试。然而,签约时,公司却要求她交纳3000元的保证金,说是避免她在短期内跳槽,保证金在两年后返还。

建议: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不得有欺诈行为或采用其他方式谋取非法利益。而且,根据《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向求职者收取费用的用人单位,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给求职者造成损害的,还应承担赔偿责任。

骗交“培训费”

实例:师范专业应届毕业生小智,与不少同专业的毕业生一起参加了某保险公司下属培训中心教员的招聘考试,小智很快通过了笔试,并顺利参加了面试。一番面试后,公司已经决定录用小智。但是,被录用之前,小智要先进行保险业务培训,并要小智掏100元的培训费,小智感到纳闷,应聘的是教员职位,可为何要参加保险业务培训,公司对此解释为新来的员工都要到公司基层锻炼。

建议: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是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求职心切,掉入此类陷阱。根据规定,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毕业生说明试用期,即使求职者在试用期没有通过,也会得到相应报酬。至于培训费,一般由公司担负。

“高职”作诱饵

实例:小王是某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他和同学一起应聘一家颇具规模的保险公司的网络管理员职位。通过递交简历、笔试、面试后,他们被录取了。然而,一到公司,公司便要求他们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保险业务培训,随后,公司让他们拉业务,而且,之前许诺的工资待遇也完全变了样。对此,公司解释说新人都应熟悉公司业务,到基层去锻炼一下,小王这才意识到自己已掉进了招聘陷阱。建议:求职时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仔细分析,询问工作细节。某些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常常冠以好听的头衔,却强调无需经验,这里面肯定大有猫腻。有一些招聘单位虽在招聘广告中列出要招聘的多种职位,其实这些职位都是做业务的,甚至没有底薪。提醒:毕业生不在少数,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许多毕业生一看到招聘单位打着高薪、高职的招牌后,便迫不及待地投简历、参加面试、签合同。有的被骗后,忍气吞声,还有的因缴纳违约金而负债累累。希望毕业生在对招聘单位有疑问时,应及时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或学院团委咨询和反馈情况,获取帮助,切忌盲目应聘。

第五篇:大学生求职注意11个陷阱(模版)

大学生求职注意11个陷阱

陷阱一:“高薪”诱你搞传销

一些传销组织和传销人员利用大学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在网上以高薪招聘为名引诱毕业生上当,一些求职者因不了解情况而受骗。“只要你加入我们的团队,3个月后就拿到月薪3000元左右,随着你业绩的增加,你的工资将逐月增加。”两位上当的学生称:他们与这家公司洽谈时,公司不看毕业证书,只填一张表格,随后便通知他们说被录用了,并准备带他们去广西、云南等地。在去广西的途中,他们意识到是传销后,便在南下途中下车,逃了出来。目前,传销骗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新的形式,值得大学生求职者注意和警惕:一是“跨省招聘”.一些传销组织和传销人员知道,网上诈骗在当地很难实施,因为当地人都熟悉情况,编造的谎言很容易被戳穿,而外省的求职者往往不了解当地情况,容易得逞。二是“高薪引诱”.在网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时,提供所谓的好职位和高薪,引诱大学生求职者上当。三是“共同创业”.一些传销人员为了引诱大学生求职者上当受骗,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时,向大学生伸出“橄榄枝”,表达共同创业的愿望,一些大学生求职者信以为真,结果受骗上当。四是“网上恋人”.一些传销人员以在网上寻找恋人为名,诱骗大学生,一旦上当,便以各种理由拉其入伙。

陷阱二:高职诱惑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毕业生小薛同学向记者述说了自己求职受骗的经历。一天,小薛接到太平人寿保险公司的电话,被告知她已被该公司录取为“储备经理人”.小薛在兴奋之余不免纳闷,自己从未向该公司投送简历过呀?他们怎么会知道自己的电话?但小薛还是兴冲冲地来到该公司,可去过方知,原来是该公司从某招聘网站上的公开资料里“选”中了自己。而所谓的预先被录取的职位“储备经理人”则被换成了“理财专员”.经过一番培训后,小薛才知道,原来该公司把自己招来就是做保险业务员。有多名大学生有这样的经历:广告上

说是招聘“经理”,月薪1800元。当他们交了50元的中介费,办完手续后,被安排在离中介所不远处的一家公司工作。结果上班第一天,公司负责人就叫他们“先从基层干起”,让他们先在1个月内,每人推销价值1万元的保健品。1个月下来,他们6人中,没有哪一个完成了任务,自然被辞退了,不但连基本工资没拿到,还出了中介费。后来他们通过明查暗访,发现这家所谓的公司就是职介所的人开的,专门用来骗人的。

据了解,目前很多公司招聘业务员都是到各招聘网站搜集应届毕业生的资料,以高职加以诱惑。对于诸如此类“挂羊头卖狗肉”的招聘伎俩,毕业生一定要警惕,清楚自身实力,从基础做起,逐渐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要轻信高职诱惑。

陷阱三:骗培训费

以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求职心切,掉入此类陷阱。毕业生小刘同学接到某公司的面试通知,于是高兴地到该公司参加面试。一番面试后,该公司并没有当时就向他收取培训费,只是说让他先试用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是否录取他。小刘十分高兴,想好好表现一下,争取能留在该公司工作。于是,他起早贪黑地干了近一个月,结果却被告知:你干得不错,但专业知识不足,公司需要对你进行培训,请先交300元培训费。当小刘对此进行质疑时,该公司却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但此前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免谈,令小刘气愤不已。

值得毕业生注意的是,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毕业生说明试用期,即使求职毕业生在试用期没有通过,也会得到相应报酬。至于培训费,一般由公司担负。

陷阱四:“皮包公司”

毕业生小李收到一个房地产公司的电子邮件,被通知去面试。由于小李并未向该公司投送过简历,他怕遭遇“皮包公司”,为安全起见,决定上网先查一下。让小李惊讶的是,当他用GOOGLE搜索后发现,该公司居然用同一个电话、地址注册了4个公司,涉及医药、保险、建材等不同领域。该公司提出的给求职毕业生的待遇异常优厚,而招聘信息中对于学历的要求竟然是中专以上即可。该公司以低学历招聘求职毕业生,却提出付相当高的工资,值得怀疑。经其向工商部门了解,该公司已不存在。该公司是以低标准将毕业生招进来为公司干活,而其承诺的高工资是不会兑现的。

对此,求职毕业生们应该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接到一些自己并不熟知或者并未投放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该事先向有关部门查询、核实该公司的真实情况,并上网搜索一下该公司的网站,确定其规模与用人需求,然后再去进行面试。

陷阱五:中介陷阱

委托人才中介公司寻找就业单位不失是一种有效的求职途径,但应选择政府主办的或社会信誉好的大型人才中介机构,一些不知名的人才中介往往设施简陋,无正规的人员机构,是不够资源共享质的“黑中介”,当求职者交纳数目不菲的中介费后,中介方就会列出种种理由来推辞甚至从而骗取求职者的中介费。

陷阱六:招聘会陷阱

此类招聘会大多名不符实,常常对外宣传有多少用人单位和岗位,职位层次有多高,等等,实际上多为虚假宣传。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只有主管部门组织或批准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活动才是合法的。

陷阱七:电话陷阱

一般而言,毕业生在收到用人单位的回应后,会主动进行联系有些人正是利用毕业生的这一心理,让毕业生给一些收费很高的信息台回电话,以骗取高额电话费。

陷阱八:合同陷阱

在合同中,有些单位设置一些模棱两可或带有诱惑性的条件,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项条款,慎重签约,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陷阱九:地点陷阱

很多企业在全国各地有分部,而参加招聘会的往往是总部的人力资源部门。因此,毕业生在应聘时容易产生错觉,以为工作地点就在总部所在的大城市,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故意不予以说明,结果毕业生上岗后被分到其它地方,对此,毕业生在面谈时必须咨询清楚。

陷阱十:收保证金哄你买东西

有两名毕业生遭遇了这样的求职经历:他们经一家职介所介绍后,到成都一家化妆品代理公司应聘业务主管,经过初试、复试后,公司负责人称要试用3个月,叫他们先学会推销公司代理的化妆品,每人交了150元信誉保证金,但没有拿到收据。经过实践,他们发现这些产品根本无法推销。后来他们在一家大型商场了解到,这套化妆品的销售价格是70至80元。原来,这家公司采用这种“招聘”办法,变相地向求职者卖化妆品。

陷阱十一:“没经验也可”引你入“套”

据了解,由于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求职者具有工作经验,这样将一些应届大学生挡在了职场之外。刚毕业的大学生在人才市场,常有“矮一截”的感觉。因此,当应届大学生在广告上看到“无经验也可”等字眼时,就会眼前一亮,不加思索地争着填写履历,对招聘公司的背景则一概不问,最后可能吃亏。一名大学生填了表后,对方要求收取100元的保证金,屡次找工作受挫的他,毫不犹豫地交了这笔钱。半个月后,他被宣布走人,要求退还保证金,他却拿不出凭据。

下载大学生如何防止求职陷阱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如何防止求职陷阱.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求职陷阱案例

    求职陷阱案例汇编 (招生就业指导处二○一二年十二月汇编)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也越来越高,求职心情非常迫切。许多毕业生为了找到一......

    招聘陷阱花样翻新专坑求职大学生

    新年刚过,不少毕业生开始找工作,许多在校大学生也利用假期时间找兼职打工。但许多黑公司、黑职介同样抓住“机会”打着招聘的幌子进行欺诈。录用大学生巧立名目为收钱毕业于师......

    求职大学生因何陷入传销陷阱

    大学生求职缘何陷传销陷阱 今年3月以来,湖南高校共接到3起关于学生参与传销的报告,涉及6所高校上百名学生,其中湘北某市电大一名成教学生一度被传销组织控制。 时下,正值高校毕......

    装修合同补充协议(防止装修陷阱)

    补充协议 XXXX年X月XX日,甲方签订的《XXX住宅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XXXXX设计方案》含“温馨提示”、“备注”内容是由乙方事先拟定的,未充分考虑甲方的设计装修要求和......

    求职陷阱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 2015年7月,小君到郑州会展中心参加了一场大型招聘会,看到郑州用友云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用友”)正招聘会计,她便投了简历。小君说,该公司宣传单页上承诺的......

    如何规避求职陷阱

    如何规避求职陷阱 这是来到苏信的第二年,毕业已不是很久远的事,但是我对社会缺乏了解,也没有求职经验,为避免以后不必要的损失,特地整理规避求职陷阱的一些常识。 1、拒交各种名......

    大学生求职时遭遇“试用陷阱”尚难维权

    在人才市场供需双方失衡的情况下,“试用期”也成为一些用工单位获取廉价劳动力的途径。一些用人单位为降低人力资本,大量招募短期员工,且不签订劳动合同,待三个月试用期满,就以各......

    王斌:友情“陷阱”(大学生求职防范传销)

    前言: 屡屡发生的传销事件,再次凸显出大学生陷入求职陷阱的高发性,这几例个案中,受害者所受得教育程度呈不同的分布特征,有专科生、本科生及名校的法律本科,但有受害的共同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