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发展灯光夜市的调查报告
关于发展灯光夜市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区一些村镇,尤其是圩镇的中心地带,出现了以经营成衣、鞋袜、音像制品、小百货、小食品为主的灯光夜市。为了摸清我区灯光夜市的发展现状,加强对灯光夜币的规范管理,我局组织了专门调查组,对我区灯光夜市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我区灯光在市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因作为小商品市场,灯光夜市在我区是近年涌现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区灯光夜市的发展趋势是数量越来越多,有的已初具规模,其兴旺程度甚至超过了正规市场。据我们调查,目前我区有灯光夜市约3O个,经营摊位约350O个从业人员近60O0人,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3个。灯光夜市之所以发展势头猛,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六个方面:
1、从宏观上看,近年来,涌人我区的外来人员明显增多,为了谋生,他们自发从事流动经商活动。
2、“商业旺区”、“商业旺镇”的发展定位,为营造宽松的经济环境打下了基础。如实行购房人户政策,激活了我区房地产市场,从而使区镇人流渐多,人气渐旺,为灯光夜市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镇村为整治乱摆卖,加强城镇管理,对流动商贩实行划定地段集中摆卖经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灯光夜市的发展。
4、在圩镇商业旺地或工业区边缘,因人流密集,容易形成灯光夜市。由于投人少,经营风险低,在这些地方设立灯光夜市,极易产生集聚效应,形成规模。
5、受利益驱动,一些单位积极开办灯光夜市。目前,我区的灯光夜市有企业开办的,有行政村开办的,大部分则是镇城管理部门开办、管理的。作为小商品市场,灯光夜市同样有培植财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收取押金,二是按月收取摊档租金。
二、对灯光夜市的利弊分析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现阶段我区灯光夜市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不可忽视的负作用。其积极作用有:l、兴办灯光夜市有助于搞活商品流通。由于灯光夜市低廉的商品价格,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带动消费;为一些滞销商品、自产农产品打开销售渠道。
2、兴办灯光夜币有利于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减少流动商贩乱摆卖所带来的一系列城镇管理问题。
3、兴办灯光夜市可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外来人员的涌人存在一个安置问题,开办灯光夜市可以给外来人员提供一些就业机会,从而减缓了外来人员给当地社会带来的人口压力。
4、开办灯光夜市,能为完善当地基础建设培植财源。灯光夜市也存在以下弊端:
1、审批管理失控。由于灯光夜市开办主体和开办程序不明确、审批、监管关系未理顺,使灯光夜市可以随时开办、随意搬迁、管理随意性大。
2、为营造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所起的作用有限。许多单位开办灯光夜市的主要理由是为下岗职工创造再就业机会,然而,由于就业观念及效益等方面的原因,下岗职工特别是我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巾经营的极少,在灯光夜市经营的大多为外地来我区的无业人员。3有些灯光夜市成为藏污纳垢之地甚至管理“死角”。灯光夜市出售的商品大多质量低劣,粗制滥造;有些属假冒伪劣商品。有些灯光夜市公然出售色情刊物和淫秽影碟。灯光夜市的性质特点,使其极易逃避监管。4不利于城镇消防安全。由于灯光夜市经营摊档比较简陋,档与档连成一排,没有配备任何消防设施,电线乱拉乱接,消防条件差,火险隐患大。同时,又因堵塞通道,也妨碍了消防安全。5造成工商税收流失。我区现有灯光夜市摊位总数约350O个,除了开办单位收取管理兼外,税务、工商部门尚未介人管理,据有关部门匡算,按每个摊位月征税收120元计(定额税),每年全区灯光夜市流失工商税收约42O万元。
6、灯光夜币的过度发展影响了创建文明区、文明镇工作。灯光夜币毕竟是小型集币,占道经营,阻碍交通;乱搭乱建,造成“市场冲市容、流通冲交通”。一些灯光夜市缺乏必要的服务设施,垃圾到处扔,污染了生活和工作环境。
7、灯光夜市缺乏宏观调控管理;难以上规模上档次。
三、关于规范我区灯光夜市管理的若干建议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对我区灯光夜市进行规范管理。
(一)加强规划,积极引导
1、加强宏观规划。必须把灯光夜市的项目和设点纳人我区城镇总体发展规划,按平均3万人有一个中心市场,平均10万人有一个灯光夜市的标准建设。力求做到灯光收而与正规集贸市场相协调,与我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使之形成布局合理的灯光夜市网络,避免建设资金的浪费。
2、加强审批监管。针对目前我区灯光夜市管理无序的状况,区、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完善审批制度,确保夜市的建设、管理有法可
第二篇:关于发展灯光夜市的调查报告
关于发展灯光夜市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区一些村镇,尤其是圩镇的中心地带,出现了以经营成衣、鞋袜、音像制品、小百货、小食品为主的灯光夜市。为了摸清我区灯光夜市的发展现状,加强对灯光夜币的规范管理,我局组织了专门调查组,对我区灯光夜市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我区灯光在市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因
作为小商品市场,灯光夜市在我区是近年涌现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区灯光夜市的发展趋势是数量越来越多,有的已初具规模,其兴旺程度甚至超过了正规市场。据我们调查,目前我区有灯光夜市约3O个,经营摊位约350O个从业人员近60O0人,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3个。灯光夜市之所以发展势头猛,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六个方面:
1、从宏观上看,近年来,涌人我区的外来人员明显增多,为了谋生,他们自发从事流动经商活动。
2、“商业旺区”、“商业旺镇”的发展定位,为营造宽松的经济环境打下了基础。如实行购房人户政策,激活了我区房地产市场,从而使区镇人流渐多,人气渐旺,为灯光夜市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镇村为整治乱摆卖,加强城镇管理,对流动商贩实行划定地段集中摆卖经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灯光夜市的发展。
4、在圩镇商业旺地或工业区边缘,因人流密集,容易形成灯光夜市。由于投人少,经营风险低,在这些地方设立灯光夜市,极易产生集聚效应,形成规模。
5、受利益驱动,一些单位积极开办灯光夜市。目前,我区的灯光夜市有企业开办的,有行政村开办的,大部分则是镇城管理部门开办、管理的。作为小商品市场,灯光夜市同样有培植财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收取押金,二是按月收取摊档租金。
二、对灯光夜市的利弊分析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现阶段我区灯光夜市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不可忽视的负作用。其积极作用有:
l、兴办灯光夜市有助于搞活商品流通。
由于灯光夜市低廉的商品价格,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带动消费;为一些滞销商品、自产农产品打开销售渠道。
2、兴办灯光夜币有利于村镇环境综合整治.减少流动商贩乱摆卖所带来的一系列城镇管理问题。
3、兴办灯光夜市可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外来人员的涌人存在一个安置问题,开办灯光夜市可以给外来人员提供一些就业机会,从而减缓了外来人员给当地社会带来的人口压力。
4、开办灯光夜市,能为完善当地基础建设培植财源。
灯光夜市也存在以下弊端:
1、审批管理失控。由于灯光夜市开办主体和开办程序不明确、审批、监管关系未理顺,使灯光夜市可以随时开办、随意搬迁、管理随意性大。
2、为营造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所起的作用有限。许多单位开办灯光夜市的主要理由是为下岗职工创造再就业机会,然而,由于就业观念及效益等方面的原因,下岗职工特别是我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人巾经营的极少,在灯光夜市经营的大多为外地来我区的无业人员。
3有些灯光夜市成为藏污纳垢之地甚至管理“死角”。灯光夜市出售的商品大多质量低劣,粗制滥造;有些属假冒伪劣商品。有些灯光夜市公然出售色情刊物和淫秽影碟。灯光夜市的性质特点,使其极易逃避监管。
4不利于城镇消防安全。由于灯光夜市经营摊档比较简陋,档与档连成一排,没有配备任何消防设施,电线乱拉乱接,消防条件差,火险隐患大。同时,又因堵塞通道,也妨碍了消防安全。
5造成工商税收流失。我区现有灯光夜市摊位总数约350O个,除了开办单位收取管理兼外,税务、工商部门尚未介人管理,据有关部门匡算,按每个摊位月征税收120元计(定额税),每年全区灯光夜市流失工商税收约42O万元。
6、灯光夜币的过度发展影响了创建文明区、文明镇工作。灯光夜币毕竟是小型集币,占道经营,阻碍交通;乱搭乱建,造成“市场冲市容、流通冲交通”。一些灯光夜市缺乏必要的服务设施,垃圾到处扔,污染了生活和工作环境。
7、灯光夜市缺乏宏观调控管理;难以上规模上档次。
三、关于规范我区灯光夜市管理的若干建议
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对我区灯光夜市进行规范管理。
(一)加强规划,积极引导
1、加强宏观规划。必须把灯光夜市的项目和设点纳人我区城镇总体发展规划,按平均3万人有一个中心市场,平均10万人有一个灯光夜市的标准建设。力求做到灯光收而与正规集贸市场相协调,与我区经济发展相适应,使之形成布局合理的灯光夜市网络,避免建设资金的浪费。
2、加强审批监管。针对目前我区灯光夜市管理无序的状况,区、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引起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完善审批制度,确保夜市的建设、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把好市场主体准人关。灯光夜市开办时,由工商管理部门依照规定督促进入夜市经营的商贩办理《营业执照》,对不具备经营资格的商贩坚决子以清理。文化、卫生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通过颁发《经营许可证》的方式对有关行业加强经营管理,共同把好市场主体准人关。
(二)规范管理,依法整治
1、目前我区灯光夜巾数量多、分布广、规模不一,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建议对我区灯光夜市实行“抓大放小”,分级管理,对具备一定规模、一定档次的灯光夜市,由工商管理部门参照有关条例统一管理;对规模较小、交易相对分散的小型夜市,由村镇有关部门加以协调管理,该取缔的要坚决予以取缔。
2、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加大对灯光夜市的联合整治力度,规范灯光夜市的经营行为。建议由各镇政府牵头,从城管、工商、卫生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组成联合管理机构,制定和落实管理制度,完善服务设施,不定期地进行巡查,依法治理。
3、立足长远,坚持两手抓,逐步规范夜市的经营方式。从我区的发展前景看,必须及早规范灯光夜市的经营方式,坚持清理与扶植并重,坚持建设商业兴旺区与创建文明区两手抓,使灯光夜市的发展纳人创建文明区的主轨道。
第三篇:关于夜市繁荣的调查报告
关于夜市繁荣的调查报告
学校:西南政法大学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08级传播学姓名:王欢学号:200809312
3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显著增加,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其中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消费方式的转变。
这次暑假我发现家乡最大的变化就是居民的夜生活变得十分丰富,夜市非常热闹和繁荣。因此我借用暑假的时间对这种现象做了相关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晚上出来活动的人群,包括老人、孩子和年轻人等;调查地点有各大超市门前的广场、公园、露天餐饮场所等;调查方法主要是采取现场访谈法、电话咨询法。
通过这次暑假调查我发现夜市繁荣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收入增加,进而促使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还有其他各方面的原因促使了这一现象的产生。本文主要对我县的夜市繁荣现象做了相关调查,探索夜市繁荣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夜市存在于发展职工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正文
从调查中发现,这种夜市繁荣的现象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并且在今年尤为突出。许多人从家里走出来参加各种活动,直接促使了夜市的繁荣,这种现象不仅有利于丰富群众的生活内容,而且会促进城市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经济承受能力的增强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同时还有其他方-1-
面的客观原因。
调查显示:从前市民晚上的生活十分单调,约有40%的人是闷在家里看电视以打发时间,在十点左右就睡觉了;约有45%的人或出去打牌或出去串门聊天,而且这些活动多是在室内进行;其余15%的人却是早早地睡觉了。与此相反,现在人们多喜欢在晚上出来活动,通过调查发现,在晚上人群聚集的地方每周出来3-4次的人约占65%,甚至有5%的人会每天晚上都出来参加各种文娱活动。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群众的夜间生活不再仅局限在家里的狭小空间中,而是从家里走了出来,活动范围变得更为宽广。
通过这次调查发现并不是人们不愿意出来,而是从前外面的夜间生活和家里一样单调,与其花费精力和物力出去还不如宅在家里。现在与从前不同在于,夜间外面的活动内容丰富了许多,群众有处可去、可玩,调查显示有超过48%的人是因为外面的娱乐活动多而出来的;约有30%的人是因为外面远比家里热闹,时间过得更快;约22%的人则是因为家里太闷太热,而室外的温度在夜里会很快的降下来,比较凉爽。夜间约有41%的人选择去广场玩,特别是各大超市门前的广场,因为这些广场多会放映露天电影,并且会有儿童游乐设施,调查显示选择去这些广场的人约有90%是和家人一块出来的,这样大人和孩子都会各有所乐、所玩,而且由于临近超市还能借机购物,真可谓一举多得;也有约24%的人选择去公园,不仅风景好、空气清新,而且比较凉爽;还有约35%的人会去露天的餐饮场所,在这些露天餐饮场所就餐的人有超过48%的人选择吃烧烤,约有27%的人吃麻辣烫,吃传统炒菜只占到约25%,从中也可以看出露天餐饮场所生意好而传统的餐馆在夏季的生意有所凋零的原因:因为烧烤和麻辣烫在室内不好操作,而且也不如在室外的氛围好(约有52%的人选择露天餐饮是因为气氛好,由此可见一斑)
晚上出来活动的人多是结伴同行,这样不仅会更热闹而且有利于人身财产安全,约有31%的人是和家人一起出来的,这些人一般去广场或者公园,因为这些场所有利于家人之间交流感情(由于现代节奏的加快,许多人只有在晚上才可以和家人在一起,这些地方更适合和家人一起出来玩耍,谈天说地的私人空间更广),这些人多选择距家不远的地方,并且多是选择步行或是电动三轮车;约41%的人是和朋友一起出行的(现代社会朋友是一个人的重要发展资源,及时联络感情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白天大家都没时间而晚上一起放松心情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这些人中学生多是选择自行车出行,而上班族多是选择摩托车或出租车,他们去的地方也多是不固定的,有以上列举的地方,也有其他的场所比如迪厅、酒吧;其余约28%的人则是和生意伙伴一起出行,在这些人中约有63%的人选择去露天餐饮场所,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许多生意和合作多是在酒桌上谈成的,此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通过此次调查还发现:在这些晚上外出的人中,月收入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的人约占有45%,约23%的人月收入在3000元至4000元之间,其中月收入4000元以上的约占12%,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只约占6%,由此可以发现晚上外出的人群大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承受能力。此外,这种夜市繁荣的现象只出现在夏季,在这些人中约78%的人都不会选择晚上外出,因为晚上太冷不适合室外活动,比如许多露天餐饮场所多会在冬季歇业或改为在室内进行营业,这就不能满足一些人外出就餐的要求了,因为他们注重的是露天就餐的那种氛围。
通过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人们进行的一切经济文化活动都是以经济水平所决定的。由于前几年的城镇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人民群众相对比较贫困,经济收入主要用来生活必需品(衣食住行等)的支出,很少有剩余的资金来承担其他消费,从而导致人们的消费结构十分不合理,限制了人们追求更高生活水平的愿望。随着我县对外资的引入以及发展政策的调整,这几年我县的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52.24亿元,同比增长17.19%,其中第三产业同比增长24.1%;【1】2009年的社会人均可支配收入8320元,同比增长5.3%,其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315元,增长4.3%。【2】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群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这些因素都直接促使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夜市的繁荣既是其突出表现也是其发展结果。
正是因为这几年我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政府才有足够的物力和财力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这几年政府不断改善道路建设,全县道路基本上畅通无阻了,这极为有利于人们的出行,尤其方便于晚上外出的人;此外,在一些公共场所特别是广场上设置了许多健身设施和游乐设施,甚至还会免费公开放映电影或播放音乐以供人们跳舞,这些措施都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夜间生活,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和情趣;并且,今年我县又新建了一个公园——蓝水湾,由于有一个比较大的人工湖,夏季晚上公园里会十分凉爽,公园里也会定期举办一些文娱活动,因此吸引了许多人去蓝水湾或消暑乘凉或放松心情。
群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也是夜市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前几年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还很少,而且多用于家庭的必要性支出,外出就餐消费支出只占很少的比例,更不用说用来支出文化消费的费用。但是现在群众的可支配收入较前几年有了显著增加,除去生活必需品的支出,人们还会有较多的剩余,这就为群众进行其他消费提供了可能。例如,在这些经常晚上外出的人群中,月收入都不错,他们完全有经济能力承担额外的消费支出(如和朋友外出聚餐、游玩等)。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也使群众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前几年人们出行时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占到了很大比例,而现在机动车辆的比例则大为增加,这种变化对人们的出行极为便利,尤其方便于晚上出行的人,这也是晚上外出的人增加的一个因素。
此外,通过调查还发现我县夜市繁荣的现象只出现在夏季晚上,这也是我县夜市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突出表现。究其原因主要有:由于我县冬季比较寒冷不适宜人们外出,而且有许多活动只适合在夏季进行(如室外健身、露天餐饮等);同时夏季白天比较炎热,许多人不愿意外出游玩,而晚上室外的温度会很快下降从而会变得比较凉爽,有利于人们进行一些活动;此外,白天大多数人会比较繁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外出,相对晚上会有有许多可供支配的自由时间,因此就会有些人利用这段时间来或和家人相处或和朋友交流沟通或放松心情为明天做准备。
结束语
此次暑期社会调查让我看到了家乡近几年的迅速发展,深刻体会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过对夜市繁荣原因的调查,使我加深了“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消费”的认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反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县夜市繁荣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群众的收入增加了,同时夜市的繁荣也增加了我县的财政收入。
在这次调查中我发现我县的夜市还有待加强管理,夜市繁荣的背后还存在许多问题:露天餐饮场所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在这次调查中我就亲身经历了几次因为食物卫生而引起的纠纷;广场上免费放映电影或播放音乐会产生很大的噪音,而且这些活动通常会持续到深夜,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在一些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会存在一些占道经营的现象,而且由于人流量比较大,会经常发生交通拥阻甚至是交通事故。这些问题亟待有关部门的处理和解决,制定相关的措施和制度来加强对夜市的管理,引导夜市发展的正确方向,促使夜市的繁荣带动城镇经济的发展。
这次暑期调查我主要采取的是现场访谈法,调查方式过于单一,因此收集的材料不是很全面,直接导致并没有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原因;同时有些调查对象会有所顾虑,不能准确的给出相应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调查结果。
参考文献:【1】《山东地方税务年鉴》(2009)
【2】《菏泽年鉴》(2009)
附录:
访谈提纲
1、从前晚上都在家里做些什么?
2、现在为什么喜欢晚上出来?
3、每周大约出来几次?
4、冬季是否会出来?
5、出来吃饭会选择吃什么?
6、为什么会选择露天餐饮场所就餐?
7、晚上外出会选择哪些地方?
8、通常和谁一起晚上外出?
9、你会选择何种出行方式?
10、您的月收入大约多少?
第四篇:中天街夜市地摊文化调查报告
调查小组:t小组 师范学院08心理咨询(2)班
指导老师:陈崇德
组长:蒙建全 组员:杨小丽、童文蕾、赵翠翠
背景:
城市一天天在发展,城市管理需要越来越规范化的管理。曾经街旁随处可见的小摊小贩在城市的规范化管理下正在减少,但是街头的小摊小贩形式的商业并没有消失。而是演变发展成了繁华于夜晚的、在固定区域内的夜市地摊,并成为市民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人 们对夜市地摊的存在与发展仍有需要看法,一方面这是市民生活文化的部分,为市民生活带来便捷,另一方面它对城市的管理和工商监管也带来了难题。在这样矛盾背景下,我们觉得要必要对夜市地摊进行调查研究,以发掘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及其文化意义。
意义和价值:
夜市地摊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夜市地摊文化是现行市民生活催生出来的文化,并日渐演绎为流行文化的一种,我们需要去寻根探讨地摊文化的催生与发展以及对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并对夜市及夜市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与开发,本次调查研究就是对荆门夜市的初步探索。
具体目标:荆门市夜市地摊的发展历程,探求得以发展的原因。
(中天街夜市地摊何时兴起,由于什么兴起,何时达到现有规模。)荆门市(中天街)夜市地摊的规模、以及商品种类。
(摊位的数量,商品的价值,商品的类型,商品的质量。)夜市地摊摊主人群的构成情况以及顾客来源。
(摊主的职业、收入情况、出摊目的,顾客的收入层次、年龄层次)夜市地摊的经营情况。
(商品平均利润,摊主盈利状况)夜市地摊的社会文化意义。(针对不同人群如消费者、摊主、周边商铺等)
(摊主、消费者、周边商铺、工商管理者)工商管理人员对地摊的看法。
(管理上的态度、相关管理措施)
研究方法:通过访谈
了解摊主职业,经济状况,出摊目的了解周围居民、商铺对于地摊看法
了解顾客的收入层次及看法
了解城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人员对夜市地摊看法通过查找文献
了解其他地区地摊的情况通过观察
观察夜市地摊的数量、商品种类、人流量及顾客年龄构成研究过程:
1拟定工作计划、准备相应工具,拟定访谈内容。
2实地访谈,分三次前往中天街调查
3整合资料,写成研究调查报告
研究条件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有时间与摊主进行沟通,但是可能在访谈中获得的答案不完整,而且可能有部分摊主不会配合访谈。
解决办法:提前准备好问题,并尽可能多访问一些摊主。
正文
一、夜市概述
夜市主要指在夜间做买卖的市场,可能贩售杂货、衣服、食品、电器零件、游戏等几乎任何东西。
夜市最早出现于盛唐,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那时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还有各种小贩、货郎叫卖,更增添了城市的热闹气氛。夜市常是热带、亚热带国家的重要观光景点,在中国大陆许多地方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夜市都是平民生活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夜市的种类有如下几种:
商圈夜市:
多为既有商圈延长营业至深夜,商家多有自家或承租店面,亦会吸引摊贩会在路边开张营业。好处是有助于当地的商业发展。在都会区由于商业兴盛、空地寻觅不易,夜市常是商圈夜市。
观光夜市:
若商圈夜市经过政府设计规划,并配合当地特色吸引游客,即称为观光夜市。有些观光夜市经营方式与商圈夜市无异,加强整洁及美化;同时也部分兴建集合式商场,由商家各自承租店面,可改善商圈夜市脏乱现象(例:武汉:户部巷)。
流动夜市:
多为在市区空地或市郊营业,平时可能作为停车场,在特定时间营业;商家全为摊贩形态,傍晚时到达场地,午夜过后全部撒除。此类型夜市好处是便于清扫及停车,及新鲜感较大(每次摊贩不尽相同),缺点是可能影响临近住家安宁。
(参考于百度百科“夜市”词条)
二、荆门市中天街夜市
荆门市中天街夜市属于商圈夜市,是以中天街商业步行街的基础上发展的起来的,其产生与中天街形成大致同时。为对荆门市中天街夜市进行深入了解,我研究小组分三次对中天街夜市进行集中调查,并在平时进行相关调查。调查对象有夜市商品及地摊主、过往顾客、周边商家、城市管理人员等。
调查时间为xx年10月1日到xx年12月1日,我调查小组分别于xx年10月11日星期1,xx年10月16日星期6,xx年11月4日星期4,前往中天街进行集中调查,得出结果如下:
1、关于中天街夜市的规模及商品
中天街夜市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为中天街主干道,即建设银行至大同服饰段。一部分为连接中天街的金虾路、中域街部分路段。金虾路部分主要经营各种服饰,中域街部分主要经营小吃。此范围内经营商品单一,且较少受城市管理人员的管理,多为商铺经营者的拓展经营,流动性较小。我们这里主要探讨中天街主干道部分夜市。
一般情况下晚7点左右中天街道路两旁开始聚集夜市摊主,开始占摊位,夜市开始时间随天气变化和城管人员离开时间而变化8点左右开始正式营业。其时间与城市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相关,城市管理人员下班时间即开始营业时间。城市管理人员延长工作时间时,开市时间也相应延迟,散场时间大约为晚10左右。
在规模上,夜市范围覆盖整个中天街步行街主干道。三次集中调查的结果显示,夜市摊位数量在180—240个左右,工作日与双休日无明显数量增减,冬季夏季规模差异也不大,即已形成较稳定的市场规模。商品种类大致可分为共12类,包括饰品、衣物、鞋袜、电子产品、化妆品、鲜花盆景、家具用品、水果、小吃、皮包皮具、小吃、玩具。商品范围涉及吃、穿、用、装饰等方面。其中衣物所占比例最大为32.63%,其次为饰品占25.79%,较多的还有鞋袜占17.37%,其余商品所占比例较小。
经营者的年龄分布上以青年为主,年龄跨度从18到70岁。18~25岁占50%,26~35岁占26。67%,36~45岁占10 %,其余为46岁以上。其中60岁以上有3人。另外经营者性别比例上,女性经营者较男性经营者多。
在诸多摊主中,大学生摊主往往容易被关注,首先是他们年轻甚至稚嫩的面孔,其次是他们的商品独特而新奇,往往独此一家。在一定程度上为夜市注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为夜市增加了可看性。是整个夜市文化中新文化注入的源头之一。
出摊目的出摊目的主要和经营者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有关,但在同一收入层次也有不同的出摊目,这一点在中低收入人群中和大学生及应届未就业毕业生中表现较突出。
在中低收入人群中,专门从事夜市地摊经营的经营者,目的即挣钱养家;零工、企业单位员工、家庭主妇及老人中,出摊目的包括打发时间、补贴家用及自我事业追求;自由职业者及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出摊目的包括锻炼自身能力及补贴生活费;个体店主及专柜经营者,出摊目的在于推销店中商品,了解市场需求。
4、对于工商管理与城市管理方面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关部门早已意识到中天街夜市存在及影响,但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干预,仅仅保持在维护市容的层次上对夜市地摊进行限制。可见,中天街夜市暴露出来的问题没有到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也说明了中天街夜市的发展繁荣是良性的。不可否认的管理缺陷,也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这一点就要求广大摊主为了中天街夜市的繁荣发展自律,管理部门积极寻求更优的管理方式。
总的来说,本次调查研究使我们较全面的了解了中天街夜市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详细的探讨了中天街夜市得以发展繁荣的原因。中天街夜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已然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对市民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这样的影响力体现在经济和文化上,我们着重揭示其文化影响力。中天街夜市展现出了更多的时尚和活力,在时尚传递的主线上,衍生出更多的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在夜市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文化享受。这些都使中天街夜市文化更加熠熠夺目区别于以外的夜市地摊文化,从而达到了“小夜市,大文化”的繁荣场面,成为荆门城市生活中一道独特的耐品的文化风景线。
四、相关探讨
近两年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日渐丰富,大家也开始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这时,路边整齐划一的商店里出售的统一规格的产品,就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此时,夜市地摊进行了华丽的转身,向着“创意集市”这样活动转变,借着“创意”、“时尚”、“潮流”等新鲜的外衣,平易近人的地摊文化以新的面貌兴起。
在一条有很多地摊的商业步行街,有着一些人气旺到看不到摊位的小摊,一直持续到收摊,那就是文化的推动。很快类似的商品就会充斥着这条街,甚至不断有新的商品充斥进来,只有文化才有这样的推动力,当这种文化的传播依靠地摊来实现时,新时代的地摊文化就出现了。新的地摊文化,不仅仅是方便市民生活,贩卖生活小型商品的脏乱集市。此时的地摊经营,变成一种文化正慢慢流传,他们逃离商场的贵族气,熏陶出朴实的华丽。他们有有限的数量“摆”出无限的乐趣。晒出了老板的品味,晾出了顾客的需要;卖出悠然自得,简单中呈现出繁华,平凡中透露出精致。这样的环境衍生了新的消费、新的文化传播途径。新的地摊文化照顾了需要她的客户群,并且创造了也培养了她的客户群,个性的、艺术的,超脱小摊概念的,分明是以盈利为目的,却带给人流连忘返的感触的,肯定能算是地摊文化。
近些年也有学者在讨论夜市的去留与发展之路,多数意见是一规范化的形式保留夜市,那么以规范化后的夜市还能保留她文化和特色吗?这就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就荆门市中天街而言,在各方没有明显冲突的情况下,民生应该大于所谓市容,地摊应该保留且发展。在发展中城管可由驱赶改为监管,限制过分占道,维护夜市秩序,同时工商管理部门也应当介入,不定期的检查商品质量和安全,由此引导中天街夜市的更好发展。
五、调查感想
调查已经结束,虽然过程颇有一些尴尬的场景,但是不妨碍我们对于这次调查实践的肯定,因为越挫越勇是我们的写照!有些夸张? 但是值得鼓励,不是吗?
在实际的调查中我们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每个组员都在挑战自己、突破自己,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严谨和求实的研究态度和诸多研究方法。在完成报告之际,回顾调查研究的过程,不得不说:不是我们成就了报告,调查的过程成就了我们。尽管这个报告还有许多不足,我们仍需要不断努力,争取在将来的教学和科研上继续这样的研究态度,作出更有价值的研究。
阅读更多:
湖南医疗保险制度的调查报告
关于白色污染的环境调查报告
关于消费者网购的调查报告
中国在校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第五篇:当地夜市地摊文化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12月14日-2012年12月21日
调查人员:T小组 师范学院08心理咨询(2)班 蒙建全、杨小丽、童文蕾、赵翠翠
调查背景:
城市一天天在发展,城市管理需要越来越规范化的管理。曾经街旁随处可见的小摊小贩在城市的规范化管理下正在减少,但是街头的小摊小贩形式的商业并没有消失。而是演变发展成了繁华于夜晚的、在固定区域内的夜市地摊,并成为市民生活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人 们对夜市地摊的存在与发展仍有需要看法,一方面这是市民生活文化的部分,为市民生活带来便捷,另一方面它对城市的管理和工商监管也带来了难题。在这样矛盾背景下,我们觉得要必要对夜市地摊进行调查研究,以发掘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及其文化意义。
意义和价值:
夜市地摊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夜市地摊文化是现行市民生活催生出来的文化,并日渐演绎为流行文化的一种,我们需要去寻根探讨地摊文化的催生与发展以及对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并对夜市及夜市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与开发,本次调查研究就是对荆门夜市的初步探索。
具体目标:荆门市夜市地摊的发展历程,探求得以发展的原因。
(中天街夜市地摊何时兴起,由于什么兴起,何时达到现有规模。)荆门市(中天街)夜市地摊的规模、以及商品种类。
(摊位的数量,商品的价值,商品的类型,商品的质量。)夜市地摊摊主人群的构成情况以及顾客来源。
(摊主的职业、收入情况、出摊目的,顾客的收入层次、年龄层次)夜市地摊的经营情况。
(商品平均利润,摊主盈利状况)夜市地摊的社会文化意义。(针对不同人群如消费者、摊主、周边商铺等)
(摊主、消费者、周边商铺、工商管理者)工商管理人员对地摊的看法。
(管理上的态度、相关管理措施)
研究方法:通过访谈
了解摊主职业,经济状况,出摊目的了解周围居民、商铺对于地摊看法
了解顾客的收入层次及看法
了解城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人员对夜市地摊看法通过查找文献
了解其他地区地摊的情况通过观察
观察夜市地摊的数量、商品种类、人流量及顾客年龄构成研究过程:
1拟定工作计划、准备相应工具,拟定访谈内容。
2实地访谈,分三次前往中天街调查
3整合资料,写成研究调查报告
研究条件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有时间与摊主进行沟通,但是可能在访谈中获得的答案不完整,而且可能有部分摊主不会配合访谈。
解决办法:提前准备好问题,并尽可能多访问一些摊主。
正文
一、夜市概述
夜市主要指在夜间做买卖的市场,可能贩售杂货、衣服、食品、电器零件、游戏等几乎任何东西。
夜市最早出现于盛唐,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那时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还有各种小贩、货郎叫卖,更增添了城市的热闹气氛。夜市常是热带、亚热带国家的重要观光景点,在中国大陆许多地方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夜市都是平民生活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夜市的种类有如下几种:
商圈夜市:
多为既有商圈延长营业至深夜,商家多有自家或承租店面,亦会吸引摊贩会在路边开张营业。好处是有助于当地的商业发展。在都会区由于商业兴盛、空地寻觅不易,夜市常是商圈夜市。
观光夜市:
若商圈夜市经过政府设计规划,并配合当地特色吸引游客,即称为观光夜市。有些观光夜市经营方式与商圈夜市无异,加强整洁及美化;同时也部分兴建集合式商场,由商家各自承租店面,可改善商圈夜市脏乱现象(例:武汉:户部巷)。
流动夜市:
多为在市区空地或市郊营业,平时可能作为停车场,在特定时间营业;商家全为摊贩形态,傍晚时到达场地,午夜过后全部撒除。此类型夜市好处是便于清扫及停车,及新鲜感较大(每次摊贩不尽相同),缺点是可能影响临近住家安宁。
(参考于百度百科“夜市”词条)
二、荆门市中天街夜市
荆门市中天街夜市属于商圈夜市,是以中天街商业步行街的基础上发展的起来的,其产生与中天街形成大致同时。为对荆门市中天街夜市进行深入了解,我研究小组分三次对中天街夜市进行集中调查,并在平时进行相关调查。调查对象有夜市商品及地摊主、过往顾客、周边商家、城市管理人员等。
调查时间为2010年10月1日到2010年12月1日,我调查小组分别于2010年10月11日星期1,2010年10月16日星期6,2010年11月4日星期4,前往中天街进行集中调查,得出结果如下:
1、关于中天街夜市的规模及商品
中天街夜市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为中天街主干道,即建设银行至大同服饰段。一部分为连接中天街的金虾路、中域街部分路段。金虾路部分主要经营各种服饰,中域街部分主要经营小吃。此范围内经营商品单一,且较少受城市管理人员的管理,多为商铺经营者的拓展经营,流动性较小。我们这里主要探讨中天街主干道部分夜市。
一般情况下晚7点左右中天街道路两旁开始聚集夜市摊主,开始占摊位,夜市开始时间随天气变化和城管人员离开时间而变化8点左右开始正式营业。其时间与城市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相关,城市管理人员下班时间即开始营业时间。城市管理人员延长工作时间时,开市时间也相应延迟,散场时间大约为晚10左右。
在规模上,夜市范围覆盖整个中天街步行街主干道。三次集中调查的结果显示,夜市摊位数量在180—240个左右,工作日与双休日无明显数量增减,冬季夏季规模差异也不大,即已形成较稳定的市场规模。商品种类大致可分为共12类,包括饰品、衣物、鞋袜、电子产品、化妆品、鲜花盆景、家具用品、水果、小吃、皮包皮具、小吃、玩具。商品范围涉及吃、穿、用、装饰等方面。其中衣物所占比例最大为32.63%,其次为饰品占25.79%,较多的还有鞋袜占17.37%,其余商品所占比例较小。
表1:商品种类分布情况
商品种类
衣物
饰品
鞋袜
其他
数量(摊)
249
346
所占比例
32.63%
25.79%
17.37%
24.21%
夜市商品价值均不高,每个摊位商品总值在千元以内,价格在1元到100元之间,质量参差不齐。最受消费者关注的是电子产品和化妆品的质量问题。其他商品质量较容易观察得出,消费者表示自己能分辨,以及商品本身价值就不高,也不会很在意质量。
关于商品的来源,多种多样。我们随机对摊主进行抽样调查,共调查访问了30名摊主。通过统计分类得出:商品来源地主要有荆门本地批发市场、武汉襄樊等邻近地区的批发市场、广州义乌等沿海地区批发市场、本市商铺专柜的商品及淘宝网等网上订货,还有摊主从外地零散带来的商品(这部分摊主主要为大学生,我们在关于摊主的调查中再着重研究)。商品来源于荆门本地批发市场及武汉襄樊等邻近地区的批发市场的摊主主要为专门从事个体经验的摊主及小部分业余从事夜市“练摊”的摊主,商品来源于广州义乌等沿海地区的则均为专门从事的夜市和个体经营的摊主。
2、关于中天街夜市摊主
人群组成在随机抽样中,共发现摊主人员组成主要有以下几种人群:个体店主、企业单位员工、零工、自由职业者、大学生、家庭主妇及老人、专门从事地摊的摊主。其中企业单位员工及自由职业者所在比例最大,均占23.3%、其次为大学生占11.2%。值得关注的是专门从事夜市和地摊经营的摊主所占比例较小,仅16。67%。
表2:摊主职业分布情况
职业
企业单位员工
零工、自由职业者
大学生
专业摊主
个体店主
主妇及老人
人数
43所占比例
23.33%
23.33%
13.34%
16.67%
13.33%
10%
由此看来,中天街夜市经营在专门从事夜市和地摊经营摊主较少情况下,仍能在较长时期保持相当规模,表明其在市民生活中的影响不仅仅在于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而是上升至市民生活文化层次。广大普通市民不仅是夜市的消费者更是夜市的经营主体,这点在其他地方仍是少见的。
经营者的年龄分布上以青年为主,年龄跨度从18到70岁。18~25岁占50%,26~35岁占26。67%,36~45岁占10 %,其余为46岁以上。其中60岁以上有3人。另外经营者性别比例上,女性经营者较男性经营者多。
表3:摊主年龄分布情况
年龄段
18-25岁
26-35岁
36-45岁
46岁以上
人数
所占比例
50%
26.67%
10%
13.33%
在经营者人群构成上,单独经营的约占四分之一,和朋友同学合伙经营的约占四分之一,家庭经营所占比例最大占一半以上。在家庭经营中各种家庭成员均有参与,有合作经营一个摊位的,也有邻近经营多个摊位。另外长期经营者占70%以上,其余为偶尔或周末进行经营,有5%的经营者表示是第一次来。
夜市经营者的收入情况也有较大差别,主要以中低收入者和无收入者为主,同时又有公司白领及经济相对富裕的主妇。
夜市经营者受教育程度上,约四分之一受过高等教育,其他经营者受教育程度多在中学层次。
在诸多摊主中,大学生摊主往往容易被关注,首先是他们年轻甚至稚嫩的面孔,其次是他们的商品独特而新奇,往往独此一家。在一定程度上为夜市注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为夜市增加了可看性。是整个夜市文化中新文化注入的源头之一。
出摊目的出摊目的主要和经营者的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有关,但在同一收入层次也有不同的出摊目,这一点在中低收入人群中和大学生及应届未就业毕业生中表现较突出。
在中低收入人群中,专门从事夜市地摊经营的经营者,目的即挣钱养家;零工、企业单位员工、家庭主妇及老人中,出摊目的包括打发时间、补贴家用及自我事业追求;自由职业者及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出摊目的包括锻炼自身能力及补贴生活费;个体店主及专柜经营者,出摊目的在于推销店中商品,了解市场需求。
在白领等中高收入者,出摊目的在于缓解、释放压力,或帮助朋友家人经营,同时补贴家用。将此作为一种娱乐休闲的方式。
3、关于中天街夜市顾客
在对于顾客的调查中,我们同样采取随机抽样访问及观察方式,访谈内容包括到中天街夜市的频率、是否购买商品及对夜市的看法,观察内容包括顾客人群组成及收入情况。
在受访人群中,表示第一次来的占3.8%,表示是到中天街商场购物路过的占17%,表示偶尔来的占47.3%,,表示经常来的占31.9%。40.3%的受访者表示只是来逛逛,看到喜欢或必要的就会买,仅14.5%表示是来买东西的,其余有路过人群及周围居民。
在人群组成方面,以青年人为主,以情侣居多,其次为家人一同出行,极少人为单独出行。收入层次上也有较大差别。
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在于看的人远远大于购买的人,真正购买的以中低收入者为主。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天街夜市仍能保持较兴盛的发展,表明夜市的发展不仅仅在于发展夜间小商业,而是提升至市民文化生活层次。即丰富了市民饭后散步消遣的去处,延长了城市的夜间商业活动。
4、关于工商管理及城市管理
在进行社会实践调查中,我们发现工商管理在夜市中基本处于盲区,未发现有任何工商管理人员出现,并进行管理。而在夜市管理中主要是城市管理人员(以下简称:城管)在进行相关工作,工作方式为劝阻经营者不要再道路两旁摆设摊点,如发现经劝阻无效则进行驱赶和没收经营工具,处罚的相关依据为城市市容管理的相关条例。
在调查者所观察情况中,经营者和城管之间没有发生冲突,相处较为和谐。只要经营者不在经劝阻后仍坚持占道经营,城管即不会进行处罚和驱赶。在城管下班之后,摊主即可开始经营,时间一般在晚8点到9点间。
三、结论
在对荆门市中天街夜市地摊规模及商品、摊主、顾客还有工商管理与城市管理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了多方面、多类型、多层次的情况,本调查着重于揭示夜市地摊的文化意义,对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荆门市中天街夜市地摊的规模较大、商品种类丰富涉及面广,已形成稳定的市场,成为荆门市经济文化活动中长期稳定存在的一部分,其发展与荆门市中型城市与发展速度密切相关,城市发展、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其商品来源广泛,反映了夜市地摊在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也发挥着一定作用。这些都表明中天街夜市地摊已然成为荆门市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荆门市中天街夜市地摊经营者身份职业多样、年龄跨度大,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都有参与,不是单一的小范围的经济活动,市民参与度较高。同时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
第一,非专门从事夜市地摊经营的普通市民是主体,经营者流动性较大,经常有新的摊主进入,夜市有较强的生命力与自我更新能力。广大市民不仅是夜市的参与者,更是直接构成的组织者,足见夜市在普通市民生活中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正是因为这种非专业的经营,使得盈利的意味有所淡化,文化休闲的意味增强。
第二,年轻人是主体,女性经营者多。年轻人代表着青春活力,女性代表着审美与细腻,经营者主体的突显,使得中天街夜市也具有了这样的特点,融入了更多的时尚元素和审美情趣,文化欣赏的层次得到提高。
此外,经营目的的多样性使得中天街夜市地摊衍生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大学生将夜市作为自我锻炼的平台,工薪白领阶层将夜市作为释放压力的地方,个体店主将夜市作为市场行情的风向标——这一系列的内涵都远远超越了夜市本身的盈利意义,使得夜市地摊愈发具有吸引力,我们不得不说这是文化的力量。
3、中天街夜市地摊的存在和繁荣离不开顾客的支持与推动。在对顾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夜市中看的人多买的人少、人们多结伴而行、实际购买者以中下收入者为主体等几个特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天街夜市地摊对于市民生活,文化观赏意义大于购买消费意义,即便购买的人数较少远远小于逛街观赏的人数,但是中天街夜市已然繁荣的发展起来了,足见其生命力。这样的生命力,除了盈利的推动更多的恐怕是文化的推动,大家在这场夜市中各取所需,盈利和购买只是很小一部分。整个夜市是各个阶层共同参与的,而实际购买者却以中下收入者为主体,这样似乎构成了一种不平衡。其实不然,正是这种主体间的差距形成了文化的流向和传播,不同的人群都在向其他群体展示着自己的文化,这种展示和传播是以商品为媒介的,以审美和生活理念为主要内容的,在顾客观赏和购买商品的同时,商品上体现的审美和生活理念随即向顾客传递。
4、对于工商管理与城市管理方面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关部门早已意识到中天街夜市存在及影响,但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干预,仅仅保持在维护市容的层次上对夜市地摊进行限制。可见,中天街夜市暴露出来的问题没有到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也说明了中天街夜市的发展繁荣是良性的。不可否认的管理缺陷,也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这一点就要求广大摊主为了中天街夜市的繁荣发展自律,管理部门积极寻求更优的管理方式。
总的来说,本次调查研究使我们较全面的了解了中天街夜市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详细的探讨了中天街夜市得以发展繁荣的原因。中天街夜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已然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对市民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力,这样的影响力体现在经济和文化上,我们着重揭示其文化影响力。中天街夜市展现出了更多的时尚和活力,在时尚传递的主线上,衍生出更多的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在夜市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文化享受。这些都使中天街夜市文化更加熠熠夺目区别于以外的夜市地摊文化,从而达到了“小夜市,大文化”的繁荣场面,成为荆门城市生活中一道独特的耐品的文化风景线。
阅读更多好范文调查报告:
煤炭开采引发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消防事业发展观调查报告
沿海基地消防工作调查报告
关于消防部队非现役用工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