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杜青林讲话
杜青林:重温历史同心同行 推动统一战线薪火相传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团结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都作出了深刻论述,为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方向指引。统一战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要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论述为重点,沿着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老一辈团结奋斗的足迹重温历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始终做到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世伟业。
一、“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风雨同舟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经过不懈奋斗和努力,使民族摆脱百年屈辱、重获独立尊严,使国家走出悲惨境遇、迈向繁荣富强,使社会告别愚昧贫穷、进入文明小康。这些丰功伟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也充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同心奋斗的光辉历程。胡锦涛同志在今年年初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
重温历史,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经历各种考验,始终坚持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在近代中国寻求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虽有过不同的理想主张,但从一开始就在政治上同情和倾向中国共产党,特别是在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对独裁统治的过程中,逐渐认同并最终选择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一道,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社会制度转型、改革开放的经济体制转型以及新世纪以来的发展模式转型,共同创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受了“文革”浩劫、苏东剧变以及各种困难的严峻挑战,接受共产党领导愈加自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坚定。正是由于思想上的同心同德,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始终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巩固发展了长期和谐的政党关系,保持了民主团结的政治格局。
重温历史,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各个时期,始终与党和国家前进方向保持一致。在团结合作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牢牢把握社会发展潮流和方向;各民主党派充分体现进步性,坚持沿着中国共产党指引的正确道路前进。面对抗战胜利后中华民族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重大抉择,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毅然选择与中国共产党一道,为推翻三座大山,建立和平、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而斗争,主动走上新民主主义道路。面对新中国建立后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转变,坚持以《共同纲领》为目标,积极配合和适应社会主义改造,自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面对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决策,立足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把服务经济建设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重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由于目标上的同心同向,多党合作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重温历史,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发挥各自优势,始终与党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奋斗。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而走到一起,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而携手奋进。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从参与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重大历史事件,到围绕国计民生重大问题考察调研;从参与政治协商、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到在国家政权中与中共干部合作共事;从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反映社情民意,到协助党和政府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稳定;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到推动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带领各自成员及所联系群众,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正是由于行动上的同心同行,最大限度彰显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价值,最大程度激发了社会各方面的活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了不竭动力。
工商联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自成立以来始终与党的事业休戚与共,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新中国成立初期团结原工商业者为顺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活跃市场经济、加快结构调整、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二、深刻理解“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是对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优良传统和价值理念的丰富发展
“同心”思想是对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的最新发展,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为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重要指导。
——深刻揭示了多党合作的本质内核。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以合作、参与、协商为基本精神,以团结、民主、和谐为本质属性,其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同心。同心又不等于同一,而是体现在不同政党全面合作、始终保持 团结,不同力量有序参与、始终维护和谐,不同意见平等协商、始终发扬民主。坚持“同心”,就能准确把握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中国特色”,就能生动展现各党派亲密合作的“中国品格”,就能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民主的“中国气派”。——深化凝练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的基本遵循,也是我国和谐政党关系的生动写照。“十六字”方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是不可分离的命运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同心”思想的提出,抓住了“十六字”方针的精髓,从根本上回答了长期共存的根基所在,互相监督的目的所系,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保障所依。只有始终坚持“同心”,才能确保多党合作基本方针不偏离、不动摇。
——集中体现了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最大优势在于实现了广泛民主与集中领导相统一、尊重多数与照顾少数相统一、团结稳定与充满活力相统一,能够将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统一意志和行动。“同心”正是这种优势作用发挥的源头活水。只有同心,中国共产党才能有宽阔的胸襟和气度,容纳不同意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才能有真挚的态度和勇气,敢于建诤言、讲真话,使多党合作在各展其长中形成叠加优势,在各尽所能中发挥更大潜力。——鲜明提出了多党合作的目标方向。我国多党合作不仅是要巩固和谐政党关系,更要共同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同心”思想既是基于历史经验的总结升华,也是着眼未来发展的更高追求。同心同德是思想上的最高境界,要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进共识;同心同向是目标上的高度契合,要求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信念;同心同行是行动上的根本准则,要求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共同实践汇聚力量,不断增强多党合作事业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三、按照“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要求推动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在推动“十二五”规划实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征程中,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按照“同心”思想,强化政治共识,凝聚智慧力量,发挥独特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新形势下重温历史、同心同行,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最大政治共识,也是践行“同心”思想的根本立足点。要以“同心”历程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认真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引导广大成员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以“同心”理念深化主题教育,引导广大成员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多党合作实践发展,树立参政为民、服务社会的新典型,展示团结合作、携手共进的新风貌。以“同心”立场清醒认识复杂形势,引导广大成员正确看待改革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理性分析国际局势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奋斗的信心决心。
新形势下重温历史、同心同行,就是要全力推动“十二五”规划实施,共同致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十二五”美好蓝图付诸实践,把全面小康宏伟目标变成现实,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使命,也是统一战线践行“同心”思想的重大任务。要以服务主题主线为大方向,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最核心的课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紧迫的问题,深入考察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共同谱写推动经济社会第三次亮丽转型的新篇章。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出发点,把百姓的事当作国家的大事来议,把群众的忧当作自己的问题来解,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共同创造发展成果惠及13亿人民的新辉煌。以打造“同心”品牌为总抓手,深入做好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工作,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彰显多党合作服务科学发展的新优势。
新形势下重温历史、同心同行,就是要不断完善协商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优势。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力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政治协商是多党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集中体现。要着眼体现协商民主特点,推动优化多党合作制度顶层设计,健全运行机制,使政治协商更加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着眼提高协商民主质量,积极投身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实践,通过扎实调研提高建言献策的水平,通过发挥智力优势增强共商国是的能力。着眼增强协商民主实效,团结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最
广泛地反映各种利益诉求,使社会各群体的意见和愿望得到有效表达,使政治协商成果在党和政府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
新形势下重温历史、同心同行,就是要巩固发展和谐政党关系,自觉承担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责任。和谐是“同心”思想的理念体现和重要基础。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是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政党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要深刻领会政党关系和谐的内涵,正确认识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团结合作的关系,不断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充分发挥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着眼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团结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共同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新形势下重温历史、同心同行,就是要搞好政治交接,推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政治交接既是人事的交替,更是精神的弘扬,实质在于把“同心”的理念一代一代传下去,把“同心”的事业一茬一茬发扬光大。推进政治交接,要弘扬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广大成员传承老一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信念,热爱祖国、心系人民的情怀,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品格,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巩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长期合作中形成的重要政治准则,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加强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共同选好符合时代要求、公认度高的领导干部,努力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好、综合能力强、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的代表人士,实现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作者杜青林 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
上一页1
第二篇:新任省委书记杜青林讲话
新任省委书记杜青林讲话
杜青林在讲话中说,中组部副部长王东明同志宣布了中央的决定,并作了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四川的关心和重视。张学忠同志所作的饱含深情的重要讲话,使我们深受鼓舞。王东明同志、张学忠同志在讲话中,对进一步做好四川的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殷切希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
杜青林说,党中央决定我来四川工作,这是对我的信任。我坚决服从组织决定。党和人民让我主持四川省委工作,这既是责任,更是义务。感谢党中央给了我向大家学习,与大家一道为全省8700多万各族人民服务,共同开创四川美好未来的机会。从现在起,我就要做一个真正对四川各项事业极端负责,一心一意为全省父老乡亲谋利益的四川人。
杜青林说,在祖国大家庭中,四川是令人向往的地方。因为工作关系我来四川多次,每次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对四川充满着深厚的感情。这里,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自古即被称为“天府之国”。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巴蜀文化,抚育了许多名垂青史的名人志士。红军长征在这里突破了艰难险阻,踏上胜利征途。四川各族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谱写过很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诗篇,为我国革命事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创造中华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四川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四川是个大省。地理位置独特,区域优势明显;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农业基础坚实,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工业规模较大,自主创新活跃;科技教育实力雄厚,是继北京、上海
之后我国重要的科研基地。
杜青林说,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各项事业都充满生机与活力。四川发展势头强劲,现在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工业基地,是西南地区商贸、金融、科技中心,为国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以张学忠同志为书记的省委和以张中伟同志为省长的省政府直接领导下,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四川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在西部地区都名列前茅。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第9位,粮食总产量居全国第3位,地方财政收入居全国第9位。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四川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为能在这样坚实而良好的基础上开展工作,感到很荣幸。感谢历届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四大班子,机关各部门、各行各业及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
要特别感谢我们的老省委书记***同志、张学忠同志。近年来,张学忠同志带领省委一班人,坚定地贯彻中央的部署、决策和指示,创造性地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四川实际的重大决策和措施,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四年多来,张学忠同志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我省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杜青林说,中央决定让我主持四川省委工作,这个岗位责任大、担子重、要求高。我一定在党中央领导下,紧紧依靠省委的集体智慧,省级四大班子的密切配合,驻川部队和武警官兵的共同努力,以及全体共产党员、老同志、各级干部的精诚团结,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尽职尽责,不负重托。我会十分热爱这片孕育生机、充满活力热土上的一草一木,备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脚踏实地地继承发扬四川干部、群众多年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发展,团结拼搏,群策群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把构建和谐四川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
杜青林表示,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定不移地把推进四川更好更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目前,四川正面临发展的大好时机。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指示精神,抓住机遇推动发展,整合各类优势资源,激活各种生产要素,高扬讲科学、重实干、求发展的主旋律,将干部群众的思想注意力和工作精力,引导到实现把四川发展得更好更快这一根本任务上来。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抓好关系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大事。从省情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上来,力求在推动发展全局上有新举措,在发展的关键环节上有新突破,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上有新进展。
第二,高度自觉地把构建和谐四川,作为重要目标。四川人民具有勤劳、智慧,质朴、谦和的风貌,这是我们建设和谐四川的人文基础和精神财富。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只有各民族的相互尊重、理解、支持,才能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要更加关注和切实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关注和推动解决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社会稳定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我们既要建设富裕繁荣的四川,也要建设文明和谐的四川。坚持区域发展的协调、城乡发展的统筹、各民族大团结、社会稳定祥和,努力实现社会更加和谐。
第三,始终不渝地把为四川各族人民谋利益,作为神圣使命。“天下顺治在于民富,天下和静在于民乐”。要把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要把群众的冷暖装在心中,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实现和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从能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办好群众急需、受益的实事,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尤其是要通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总之,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根本价值取向。常怀忧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职,多行利民之举,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要干在实处,造福全省各族人民要增得实惠。
第四,坚持不懈地把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作为根本责任。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我要自觉地、坚定地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的大政方针在四川得到全面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正确行使权力,提高工作效能,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建设充满活力、繁荣富裕、文明和谐、山川秀美的四川。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事情靠大家办,发展靠大家干,努力提高决策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注重用改革开放的思维和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难题,用开拓创新的思路和举措化解发展中的矛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看干部,选人用人凭德才、论政绩、重民意。一定要搞五湖四海,一定要搞任人唯贤,让优秀干部脱颖而出。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以实干兴省,以实干富民。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以身作则,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自觉接受监督。要把“为民、开拓、务实、清廉”这八个字鲜明地写在四川干部队伍的旗帜上。总之,我有决心、有信心在大家的支持帮助下,向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全省各族人民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张中伟在讲话中说,中组部副部长王东明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省委主要领导职务变动的决定,并作了重要讲话,我们坚决拥护。张学忠同志、杜青林同志也作了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张中伟说,张学忠同志在四川工作四年来,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团结带领省委一班人,充分发挥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作用,在历届省委工作的基础上,集中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从四川实际出发,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呈现出风正人和事业兴的可喜局面。省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四川省情认识,提出了“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思路;坚持改革开放,着力实施“三个转变”,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配置资源,构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狠抓工业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发展,推进自主创新,突出了加快四川发展的工作重点。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几年,四川经济年均增长12%以上,经济总量一年上一个千亿元台阶,在全国的排名由第10位上升到第9位。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全省社会事业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持续推进,社会政治保持稳定。张学忠同志政治上强,思想理论水平高;事业心强,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敢抓敢管,善于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亲民爱民,求真务实,与老百姓有深厚的感情;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作风民主,关心同志,带出了一个廉政勤政的好班子,带出了一支作风过硬的好队伍。四年来,张学忠同志跑遍了四川的山山水水,与全省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为四川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让我们向张学忠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张中伟说,中央决定杜青林同志担任四川省委书记,这是对四川的关心和重视,我们表示坚决拥护和支持。杜青林同志既有丰富的地方领导工作经历,又有中央国家机关领导工作的丰富经验。他政治立场坚定,驾驭全局能力强;思想解放,开拓创新,敢于负责;作风民主,团结同志,善于抓班子带队伍;为人正派,要求自己严格。在农业部工作期间,对四川非常关心,多次深入四川农村调查研究,给予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杜青林同志是中央给四川派来的又一位好书记,我们对杜青林同志来川主持工作表示欢迎。我们一定要全力支持杜青林同志工作,在以杜青林同志为班长的省委领导下,把四川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让党中央放心,让全省人民满意。
张中伟说,省委主要领导职务变动,是全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一心,扎实工作,努力促进四川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四川”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召开。
第三篇:学习杜青林文章情况汇报
学习杜青林《重温历史同心同行,推动统一战线薪火相传》情况汇报
根据县委统战部和相关文件精神,我学习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的《重温历史同心同行,推动统一战线薪火相传》的文章。
下面将我校此次学习情况做以下汇报
在这次学习讨论活动中,全体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重要时刻,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历程,重温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肝胆相照的历史,具有特殊意义。要把对前辈的追思与怀念,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化为一种精神力量,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让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风雨同舟的历史再续新篇,让统一战线、多党合作的光荣传统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统一战线要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心”思想为重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力推动“十二五”规划实施,共同致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完善协商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优势;巩固发展和谐政党关系,自觉承担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责任;搞好政治交接,推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同心同行,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世伟业。
通过此次学习活动,使我校教职员工在思想上有个新的认识,在行动上有了奋斗的目标。
第四篇:杜青林在四川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杜青林在四川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坚定信心,明确思路,强化措施,扎实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会议期间,大家参观考察了成都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刚才,春城同志介绍了成都市的做法和经验。近年来,成都市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中心城市地位日益突出。今年2月,成都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3个“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成都市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其做法和经验值得各地认真学习借鉴。
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是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无烟工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世界看,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已超过众多经济部门,成为全球的重要支柱产业。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大大高于同期3%的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到了90年代,世界旅游总收入已超过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近10年的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在10%以上,成为世界上新兴的旅游大国。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客源接待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旅游业方兴未艾。国际旅游重心的转移和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现代经济产业的互动共融,经济社会开放度的提高,为我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提供了难得机遇。
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省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类型多、品位高、组合好、极具特色,拥有国家级旅游资源250多处、世界遗产5处、A级旅游景区106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8个。2006年,我省旅游总收入达到979.6亿元,相当于全省GDP的11.4%,旅游产业支柱地位基本确立。目前,我省旅游业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关口。从产业规模看,我省旅游业发展处于从注重量的积累到质与量并重的新阶段,但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还未充分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旅游产业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从产品层次看,我省旅游业发展处于资源由初级开发向深度开发转变的新阶段,要突出四川特色,挖掘文化内涵,延伸产品链条,推进旅游产品创新。从组织结构看,我省旅游业发展处于以壮大市场主体做强产业的新阶段,要整合旅游资源,培育旅游大企业集团,提升旅游企业的整体素质。从关联效应看,我省旅游业发展处于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互动的新阶段,要引导旅游产业要素向优秀旅游城市、优势区域和精品旅游景区聚集,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集群,形成配套完善的旅游综合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地走跨越发展之路,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关键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旅游业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对外开放、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四川和富裕人民群众结合起来,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促进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是实现富民强省的重大举措。加快发展旅游业,既是强省的紧迫需要,也是富民的现实选择。旅游业是一个需求旺盛的服务产业,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发展旅游业,既促进投资,也拉动消费,还能创汇,充分体现了“三驾马车”的拉动作用。随着我国人均GDP将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快升级,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大幅度上升,正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日益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据测算,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去年全省总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36.5%。扩大内需,必须紧紧抓住旅游这个重要着力点。旅游业是一个充满
活力的富民产业,对就业增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旅游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包容性强,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力都有需求,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目前,我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近40万人,涉旅从业人员180多万人。其中,涉旅从业人员新增21万人,占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的三分之一。我省不少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开发一个景区,带富一方群众。九寨沟县原来是省级贫困县,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8.7%,从事旅游业的劳动力占全县的一半。旅游业是一个优势突出的强省产业,对产业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直接带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业网点的发展,而且能够间接地带动城市建设、文化娱乐及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专家分析,旅游产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商业、饮食、交通等第三产业产值就增加4元以上。可以说,旅游“一业兴,百业旺”。去年,我省旅游产业带动相关行业实现增加值1000多亿元。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要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利用传统工业和现代工业资源,挖掘我省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促进其与向现代农业跨越、向工业强省跨越、向文化强省跨越协调推进、良性互动。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旅游产业总量不大、效益不高,与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旅游发达省份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去年全省旅游总收入位居全国第八位,与我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称。特别是接待入境游客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均不到1%(位列全国前5位的广东、北京等地均在2%和5%以上)。旅游产品不精,结构不合理,大众化产品多、特色精品少,观光型的产品较多、休闲度假型的产品较少。缺少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和要素的旅游龙头企业。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把握发展趋势,抓住发展机遇,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要求,立足现实基础,发挥资源优势,突出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条主线,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打造精品,开拓市场,加强管理,强化保障,推进旅游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加快富民强省全面小康进程。
下面,我就如何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讲几点意见。
一、打造旅游精品,夯实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基础
精品旅游区是跨越发展的基础。要强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打造一批具有四川特色、在国内外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精品景区、线路和城镇,提高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
(一)着力提升三大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峨眉山—乐山大佛、大九寨、青城山—都江堰是我省享誉海内外的三大精品旅游区,是四川的三大王牌,也是世界级的品牌。要加强生态保护,完善服务功能,打响世界遗产牌,提升整体形象,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突出峨眉山—乐山大佛“天下峨嵋、十方普贤”主题形象,挖掘佛教文化、茶文化内涵,整合蒙顶山、三苏祠等周边旅游资源,完善乐山市、峨眉山市旅游城镇配套功能。突出大九寨“人间仙境、童话世界”主题形象,加快建设藏羌风情走廊、红军长征文化中心等重点景区,完善漳扎、川主寺等旅游城镇的功能。突出青城山—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主题形象,把道教文化、水文化、饮食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结合起来,依托成都中心城市优势,整合开发青城后山、西岭雪山、银厂沟等旅游资源,打造成都国际旅游城市。
(二)着力建设新五大旅游区。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优化旅游区域布局,建设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富民强省的旅游新项目,培育新的增长点。建设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加强与云南、西藏的合作,构建以康定机场为中心的“环贡嘎两小时”旅游圈,将亚丁建成世界级高山自然生态和香格里拉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建设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突出民族风情特色,重点打造泸沽湖、邛海、螺髻山、红格温泉等休闲度假景区,完善西昌、泸
沽湖、攀枝花旅游线。建设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以邓小平故居、朱德故里为重点,构建两小时旅游圈,着力开发阆中古城、千年绸都、华蓥山、剑门蜀道、中国死海等景区,建成世界知名的伟人故里和三国文化精品旅游区。建设川南生态文化度假旅游区,以蜀南竹海、兴文石海、自贡恐龙博物馆等景区为载体,大力开发和弘扬竹文化、酒文化、盐文化。建设“两湖一山”休闲度假旅游区,以三岔湖、龙泉湖和龙泉山为重点,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休闲度假基地。
(三)着力完善五大旅游精品线路。坚持围绕线路整合旅游资源、整合产业要素,以线路连精品,以精品带区域,建设以九寨沟、黄龙、三星堆、都江堰为重点的九环线,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三苏祠和彭祖山为重点的成乐环线,以卧龙、四姑娘山、“情歌故乡”康定、海螺沟为重点的西环线,以武侯祠、庞统祠、七曲山大庙、剑门关、阆中古城为重点的三国文化旅游环线,以邓小平故居、朱德故里、川陕苏区、泸定桥、夹金山、卓克基官寨、毛尔盖等为重点的红色旅游线路。加快精品环线重要景区的建设,增强旅游环线的吸引力,提高配套产业的集聚度。
二、开发旅游市场,拓展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空间
旅游经济是“窗口经济”,更是品牌经济。要以品牌景区塑造为突破口,做好旅游宣传促销,提升品牌的品质和内涵,提高美誉度,把我省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一)拓展国际国内市场。要下大力气开拓省外市场。对于传统的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要以打造集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品和深化营销方式为突破,深度挖掘市场潜力。积极培育东北、中部、西部等经济次发达地区的旅游市场。大力开拓入境旅游市场,继续巩固港澳台、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传统客源市场,依靠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深度营销,深入挖掘这些传统客源市场的潜力。以资源的唯一性和文化的异质化为吸引力,努力培育欧美、澳洲等新兴客源市场。
(二)强化市场营销。围绕旅游整体品牌形象,创响大熊猫、太阳神鸟、“农家乐”三大品牌。创新营销理念,坚持政府主导与企业参与相结合、品牌形象宣传与产品线路推介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提高营销专业化水平。深入研究目标市场消费群体,根据客源市场的需求,组合不同的资源特色、主题,围绕线路打造、设计旅游产品。综合运用公关宣传、媒体宣传和活动宣传等多种宣传手段,形成叠加宣传和跟踪促销攻势。强化整体营销,建立健全旅游、外经贸、外宣、文化、新闻等多部门横向结合,省、市、县纵向结合的宣传促销体系。
(三)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探索互惠共赢的合作机制,通过多种形式,联合开发跨区域精品线路,积极开展产品共享、联合促销、互送客源、信息互通等活动,不断拓展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加强省内旅游区域合作,按照产品和线路的特点,明确区域发展方向和区域分工,打造以景区为载体、交通为轴线、城镇为支撑的旅游经济区域。加强与周边省份和旅游发达省份的合作,打造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川黔渝“金三角”生态旅游区、“川陕旅游协作区”,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强国际旅游经济合作,开展与境外旅行商、旅游企业及航空公司的协作,拓展海外主要客源地。加快开通成都直飞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等主要国际客源市场的航线,争取开通更多的连接主要旅游景区与海内外旅游客源地之间的直通航班,积极推进直航、延伸拓展航线和旅游包机业务。
三、加强旅游管理,营造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环境
坚持依法治旅,加强诚信建设,强化安全管理,营造让游客感到安全、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
(一)加强旅游规划管理。通过科学制定和严格实施旅游发展规划,指导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有序开发,实现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制定总体规划。按照向旅游经济强省
跨越的新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原则,修订和完善《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要注重资源整合,力求富有创意、突出特色、体现个性、展示文化。搞好规划衔接。把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起来,把旅游总体规划与各种专项规划有机统一起来,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十一五”期间完成重点旅游县和重点景区的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景区规划要注重特色,体现自然景观的独特风貌和旅游景区的独特魅力。严格执行规划。坚持旅游开发先规划后建设,严格按照规划实施,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二)加强旅游景区管理。加强景区接待服务区建设。通过开发新景区景点,扩大景区景点的游客容量。按照景区景点环境容量,科学制定最佳游客接待量和游览线路,优化旅游环境。绿化美化净化景区环境。学习借鉴九寨沟、峨眉山等景区建设管理经验,整治景区及周边环境,切实解决好排污、卫生、噪音等问题,改变脏、乱、差现象,美化旅游环境。完善景区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景区内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景区内的游览条件。增设景区内的停车场所和游人休息服务设施,设立标准、科学、美观的标识、标牌,使景区服务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运行良好。做好景区景点外围和周边地区、旅游沿线的村镇、居民点建设,搞好旅游沿线的绿化、美化,关闭严重污染环境的“五小”企业,净化旅游环境。
(三)加强旅游市场管理。规范旅游经营秩序。在旅游景区和旅游沿线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照有关部门颁发的经营服务标准,定点、合法、文明经营。严厉查处无证照经营、宰客、强买强卖等违法行为,坚决取缔黑社、黑导、黑车,坚持不懈地净化旅游市场。加大市场执法检查力度。坚持普遍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加强旅游市场检查,尤其要加强每个假日黄金周前的集中检查。工商、物价、公安、卫生、旅游、交通、质监、环保等部门要密切配合,整顿旅游市场秩序,及时处理投诉案件,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切实加强导游管理。引导行业自律,规范导游行为,完善相关制度,提高服务水平。严禁导游人员欺诈游客、强制消费、降低服务标准、强索小费和私拿回扣等违规行为。大力推进旅游诚信建设。建立旅游企业信誉等级评估、公告体系和违规记录公示制度,完善旅行社诚信经营机制。倡导文明经商,诚信无欺,树立“和谐四川、诚信旅游”的良好形象。
(四)加强旅游安全管理。旅游业的安全性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旅游安全管理,构建旅游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切实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交通、场所安全。加强对旅游企业、车辆和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场所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景区设施安全。加强对景区电梯、索道、游艺机和游乐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监督管理,未经安全检查许可的特种设备一律不准投入运行。确保景区食品卫生安全。旅游接待场所要切实搞好餐饮卫生,提高餐饮质量。卫生、质检部门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四、强化四个支撑,为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提供有力保障
推进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必须强化基础设施、政策、企业、人才四大支撑,改善发展环境,创造有利条件,保障跨越发展。
(一)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旅游设施建设是推进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重要前提。要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功能。构建旅游快捷通道。加强旅游环线和对外通道建设,构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相连接、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以新五大旅游区和西环线等为重点,建设西昌—攀枝花、乐山—宜宾、雅安—泸定等旅游快速通道,加快建设绵成峨乐城际快速铁路。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加快成都双流机场第二跑道扩建和康定机场建设,尽快启动建设亚丁香格里拉旅游机场。积极发展嘉陵江、长江水上运输。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根据国际旅游标准,进一步完善住宿、餐饮、娱乐、购物、信息、安全等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接待档次和水平。继续抓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星级宾馆、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
农业旅游示范点认证工作,开展创建旅游强县试点工作。配合国家“金旅工程”,完善全省旅游信息网络综合平台,提高旅游信息服务质量和应用水平。大力发展旅游城镇。继续完善旅游功能,努力把成都市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把峨眉山、都江堰等建成国际旅游城市。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建成一批风情浓郁、特色鲜明、功能配套的旅游城镇。重点建设40个特色旅游小镇。
(二)完善旅游发展政策。省委、省政府已下发了《关于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决定》,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积极拓宽旅游扶持政策思路,研究制定乡村旅游企业、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企业以及高比例安置失业人员、残疾人员旅游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探索财政贴息贷款扶持旅游企业重大设施改造的政策措施。鼓励拓展市场化投融资渠道,积极引导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资,鼓励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支持市场前景好、吸纳就业多的旅游企业发展。研究利用相关行业专项扶持政策,进一步落实国家对西部地区和农村旅游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利用自然生态保护专项资金,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加大旅游扶贫项目开发,用好相关扶贫政策,吸引更多贫困人口就业,增加贫困人口家庭收入。
(三)做强做大旅游企业。壮大企业实力,增强带动力,形成跨越发展支撑力量。深化旅游企业改革。推动国有旅游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联合重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创新旅游企业经营机制,探索旅行社混业经营、旅游饭店连锁经营、旅游交通企业联合经营和旅游景区集团化经营。培育旅游大企业集团。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强强联合,培育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把峨眉山、九寨沟、锦江宾馆、四川航空公司、大陆希望集团、成都加州集团、成都文旅集团、四川新华集团、成都万贯集团、遂宁天友集团等10户企业培育成为我省龙头旅游企业集团,以大企业集团支撑带动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优势,做专做精一批中小旅游企业。加强旅游要素整合,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推动旅游消费升级,提高旅游综合效益。壮大民营旅游企业。把旅游业作为全民创业的重要阵地,全面放开旅游市场。鼓励民资、外资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等形式,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兴办旅游项目。改进对民营旅游企业的政务服务,营造更优的发展环境。
(四)壮大旅游人才队伍。推进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人才是关键。抓好旅游人才开发,完善旅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技术等级考试制度,规范旅游从业人员退出和淘汰机制。注重旅游管理人才和企业家培养,特别要重视培养和积极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外语水平高、涉外旅游经验丰富的旅游营销、策划、创意人才。抓好旅游教育培训,进一步规范旅游职业教育标准,办好一批重点旅游职业学校,调整和优化旅游专业设置,促进专业院校与培训机构合作,培养我省旅游业跨越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抓好导游队伍建设,完善导游人员服务标准、用工合同和报酬机制,加强对特种旅游、专项旅游所需的专业技能型导游培养,不断提高导游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
最后,我就以新的理念谋划旅游业发展再强调几点。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游客的消费特点、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大力开发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市场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以游客的满意为标准,充分体现对游客的关心和爱心,努力创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旅游环境,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为前提,做到规范服务、诚信经营,营造公平公正的旅游环境。二要突出旅游开发富民。利益分配上,要做到政府、业主、当地群众共享旅游资源开发收益;旅游规划上,要考虑当地群众的就业致富门路和方便群众的相关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上,要提高当地群众参与旅游经营的素质和能力。三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融入市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创新管理体制,形成统一管理、行业指导、企业运作的旅游工作格局;创新投资体制,形成政府抓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创新经营机制,形成以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互为补充的市场经营格局。四要倡导求真务实。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要开拓进取、加快推进,又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要培育增长点、形成新亮点,又要防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高标准、高起点,又要充分考虑现实条件,量力而行;要追求旅游业发展速度,又要注重旅游业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惠;要借鉴推广面上的经验,又要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五要做到合力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把旅游发展任务纳入目标管理,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旅游发展中的突出困难和重大问题,形成协调互动、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构建“大旅游”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旅游部门的牵头协调作用,整合林业、水利、建设、文化等部门管理的旅游资源,共同推动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进一步深化军警民共建安全文明旅游景区活动,努力形成推动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推进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富民强省全面小康进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第五篇: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谈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谈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伴随着瑞雪飘飘,××年迎面走来。岁末回首,一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可谓高潮迭起,成绩非凡。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高兴地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
——全年粮食总产增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为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好范文,全
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xiexiebang.com)
——前三季度农民出售农产品收入人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出售畜产品人均现金收入元,同比增长了,畜牧业产值有望首次突破万亿元;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生态养殖和深水养殖发展迅速,预计水产品总产量同比增长;农垦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利润增长以上;乡镇企业增加值预计增长。
——全国各类产业化组织总数发展到万个,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家,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超过万个;主要农作物订单面积比上年增加万亩,达到亿亩。
数字记录了成绩,数字也记录了发展。杜青林认为,××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是非同寻常的一年,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取得阶段性胜利,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杜青林指出,今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的成果,呈现的良好态势,是四大利好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政策好、市场旺、人努力、天帮忙,其中最关键的、最具决定性的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决策的政策效应。年初,中央号文件提出了个方面条实实在在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接着,中央决定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并推行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这三项补贴政策;随后,又出台了坚决保护耕地、加大农业投入、严格控制农资价格和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四项保障措施。这一系列政策措施,构成了新时期农业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
在这样一个起点和新高度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有哪些新的目标,将会面临哪些新的挑战?作为主管部门的农业部又会有哪些新的思路和举措?杜青林表示,××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力争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杜青林认为,明年继续保持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基本目标,有许多新的政策因素和工作措施的支持,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有三个“不可低估”:一是今年粮食生产是恢复性增长,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任务艰巨。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粮食播种面积增长的空间有限,农业基础设施还很薄弱,明年气候怎样、市场如何,都属不确定因素,会对粮食生产产生重要影响。实现粮食稳定增产的难度不可低估。二是农民增收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制约收入持续增长的障碍还没有根本消除。促进农民增收的因素较为脆弱,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农产品价格上升的空间有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打破,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远未建立起来,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不可低估。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与挑战更加严峻。农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入世过渡期即将结束,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放度会进一步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难度不可低估。
杜青林强调,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正处于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我国从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明年各项支农措施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这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强有力的推动和支持。借这一契机,农业部门既要着眼长远,致力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要立足当前,全力做好有利于实现明年“增粮增收”目标的各项工作。
杜青林介绍,围绕“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农业部门明年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七大方面,即:着眼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重点抓好粮食主产区,主攻粮食单产水平提高;着力于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全面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优势产业带建设,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加快畜牧水产业发展;着力于加强农业的科技支撑作用,启动科技入户工程,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主攻农业科技研发、攻关和推广,加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着力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探索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着力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健康发展;着力于提高农业竞争
力,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着力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强化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保障和服务。
据悉,在即将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将全面部署这七大方面的具体工作。杜青林表示,在全力做好以上各项工作的同时,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业部门政风建设,全面提升农业部门行政
能力和工作水平也是明年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