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发展的利与弊
关于大学生当村官对农村社会发展利与弊的分析
摘要:为了促进农村的快速发展,中央实施了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职村官的政策.大学生当村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的需要,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意义深远。然而, 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群体,大学生村官有利也有弊, 初入社会的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和工作经验,在农村社会工作的进行中必定会遇到一些问题.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农村
大学生是社会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力军。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即选大学生当村官,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大学生当村官有利于推动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第一,大学生当村官,有利于先进思想与文化在农村社会中的传播发展。大学是先进思想文化的催生地,大学生在大学受到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作为当今社会的新生代,大学生是先进思想与文化的支持者与传播者。大学生村官能够将先进思想文化、先进的管理理念带进农村,有利于先进文化思想在广大农民之间的传播,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大学生对新文化要更加关注,能够及时感知新的文化与思想,有利于农村社会的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组织、有计划地选聘高校毕业大学生到村任职,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和农村就业,鼓励他们到新农村建设主战场施展才干,并通过他们把先进理念、现代知识和科学文化辐射到基层,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是时代发展的要求。第二,大学生当村官,有利于改善农村社会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大量转移,我国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甚至一些村级组织后继乏人,而大学生村官普遍不满30岁,具有年轻人的闯劲和开拓进取心。大学生当村官,有利于为农村基层组织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充实年轻力量,使大学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和农民发展经济的带头人;有利于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知识和年龄结构,为基层干部队伍注入新思路、新观念、新活力;有利于增强村级班子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第三,大学生当村官,有利于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我国是农业大国,不了解农业农村农民,就不能深刻了解国情省情;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大学生当村官,就是要突破传统就业思想,引导大学生确立面向农村就业创业的观念,在基层施展才干,在农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就是要让大学生在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的农村了解实情、磨
炼意志,在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中提高能力、增强本领;就是要促使大学生把向书本学习与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多地在为人民群众服务中学习知识、增进感情,早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二、大学生就任村官有一定的弊端
第一,大学生刚步入社会,普遍缺乏工作经验。大学生在大学中学习的内容大部分是理论知识,他们大都缺少实践的机会,实际工作能力不强。当今农村需要的是真正有实际工作经验并能够带领农民向前发展的领头人。大学生刚刚踏进社会,缺乏工作经验,不容易胜任或者适应村官这个岗位。当今大学生普遍缺少社会实践经验,真正关心和了解农村现状的很少,有解决农村难题能力的恐怕是少之又少。对于他们来说,处理起复杂的农村工作必定会有很大的难度,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很容易受到打击。
第二,大学生很难融入农村社会,处理农村社会的问题会有一定困难。农村工作是具体的面对现实的工作,不仅涉及一些法律或程序,更涉及到一些人情风俗或利益,极其繁杂,极其难干,各种各样的矛盾时不时地搅合在一起,直接面对众多利益交织、情理难分的农民们,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是很难驾驭的。况且领导层间的关系千丝万缕,在象牙塔里待久了的大学生们很难融入这个圈子,且不说生活习惯,处事方式,对待事物的观点,就说对于建设新农村,大学生提出的改革观点村领导班子能接受吗?就算接受了,他们敢放手一个没有社会经验的年轻人去干吗?能相信他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吗? 大学生被委派当村官,看似轰轰烈烈风光无限,成效如何却有待观察。
第三,大学生投身农村建设的持久性有待考察.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刚刚踏上社会,无论家庭还是事业,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从大学生本人的角度来说,作为年轻人,他们往往是开始干的时候热情高涨,当他们发现农村工作的复杂性与困难时,他们很可能会缺乏坚持的毅力.再者,有一部分大学生之所以选择村官,是因为他们毕业后没能立刻找到满意的工作.如果他们在以后找到了他们理想的工作,他们很可能就会离开农村岗位.从农村地区的领导层面来看,农村领导关注的是大学生村官能否带领农民长期奋斗并脱贫致富,如果大学生是否长久待在农村不能确定,领导对他们以后会不会长久待在农村心存疑虑,自然也就不会将重要任务交给他们,这也不利于大学生开展工作.三、如何解决大学生村官所面临的问题
第一、选聘大学生村官时要严格考察,综合考虑。一般来讲,综合素质比较好的大学生主动性、相容性、适应能力比较强,能较快地进入角色、打开工作局面。因此,选拔过程中,要认真组织面试和考察,通过多种方式考察应聘大学生的德才素质,掌握他们的政治表现、学习成绩、组织能力、纪律观念、身体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做到公开竞争、综合比较、好中选优。确保把那些思想政治觉悟高、综合素质好、学习成绩优良、品行作风端正的优秀大学毕
业生选聘到农村基层。要特别注重大学生的宣传能力和实践能力以保证大学生村关在农村能起到切实有利的作用。
第二、做好大学生就职之前的职业培训,加深大学生对农村工作的了解。现在的大学生在学校往往缺乏实践的机会,缺乏对农村情况的深入了解,即使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很多也没有参加农村生产劳动的经历。岗前培训,对大学生村官显得至关重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经验传授等方式,帮助他们学习和把握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学习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这样他们才能够深刻的认识农村,到农村之后尽快融入农民群众、适应农村工作。
第三、落实大学生村官各方面的社会保障措施,保证大学生村官的持久性。农村条件比较艰苦,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既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全面落实激励保障政策。比如,在人员编制、工资待遇、安家补助、户口管理、助学贷款偿还等方面的激励保障政策要确保兑现,并及时研究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调动大学生在农村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各级财政要保证大学生村官的办公经费,确保大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条件开展工作。
小结:大学生是一群代表先进思想的社会群体,大学生村官必定会对农村的社会文化与社会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学生村官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与建设,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是时代的需要。所有的事物都有一个从探索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只要我们在政策的实施中积极发现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大学生村官这个新生的社会群体必然会对农村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更好发挥大学生村管的作用》,出自《人民日报》,2009年11月11日 05版;
2、《大学生村管的社会评价分析》,出自《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大学生村官面临哪些问题?》,出自《学习时报》,作者:库世昌,2009年02月10日;
4、《大学生现状及相关制度建设思考》,出自《山东大学校报》,2009年09月04日;
5、《关于任用和管理大学生村官的思考》,出自《领导科学报》,2008年12月04日;
第二篇: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磨砺意志,奉献青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在担任……已有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里,农村实际工作让我对农村有所了解,对基层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但作为一名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怎么推动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呢?
首先,要了解农村、农民的特点,学会与农民相处并融入到农民的生活中去。开展农村工作,就要学会与农民打交道,适应农民的生活方式,接触村民,培养和村民的感情。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坚决不能只待在办公室,要多走进村民家中,走进田间地头,倾听他们的心声,体验他们的疾苦,了解他们的难处,真心实意和农民交朋友,然后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要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得到群众的尊重和认可;只有这样才能深刻体会农民农村的生活,才能在农村工作中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融入农村、农民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失去一名大学生村官应有的的文化素质,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能放弃“学习”这一给自己充电的行为,因为只有不断地进步才能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不断加强学习,在实际锻炼中求进取,在实践中掌握必要的农业知识和技能。作为
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需要随时关注国家惠民政策,尤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动向、新角度。我们的工作只有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相结合,才能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的新鲜血液,如果
对农村、农民、农业的知识都不了解,这不利于大学生村官在村开展工作。只有通过实践和学习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并利用自身掌握的科学知识开展农业生产。学习掌握农业知识,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当地的农业构架,了解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例如:主导产业、主要生产方式、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等,只有充分了解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要做到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尽快掌握必备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进而按照农村农民生产需求,建议指导农民全面掌握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并及时掌握农业科学发展的信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再次,要兢兢业业,做好基础的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每件小事情。作为一名村支书助理,不仅是执行上级命令的“技术人员”,同时也应该是一名“管理人员”。管理村委会工作包括农村各项基础工作资料的建档;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级事务的决策过程,在这些决策过程中监督程序是否完备,虽无决策权但有建议权,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归档;采用适合农民的方式对中央政策、科普知识、计算机、法律基础知识、新技术等进行宣传、推广;协助村两委做好日常的村政事务管理工作等。以上这些看似平凡、繁琐的工作,正是大学生村官应该做好的最本职的工作。正因为平凡,所以要用心去做,要善于从中发现可“创新”的点,寻求灵活的工作方式,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因为工作没有大小之分,不论大事小事,都需要我们抱着“事无巨细,惟有用心”的态度。我们应该养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踏踏实实地去做好、做细、做精的习惯,这样在开展农村工作过程中我们才能有所收获。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积极投入工作,努力实践,锻炼自己,完善自我。放低要求,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虚心好学,积累经验,用行动证明,用事实说话,到那时你会觉得路其实就在脚下。
最后,充分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结合村实践工作,引导农民思想转变,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一名大学生村官,无论所学的专业是什么,只要肯用心去思考,总能找到自己专业与农村工作的契合点,为村里的工作尽一份自己力量。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在农村完善硬件基础设施体系(包括交通、绿化、农业设施设备等)、完善基层社会服务体系(包括学校、医疗、社会保障体系等)、加强基层民主法制体系建设、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了给农村、农民建设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持,国家随即又推行了“大学生村官”政策,国家把你这个大学生放到农村,就算你学的是英语、戏剧之类的专业,似乎与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无直接关系的专业,但是只要你愿意,在新农村建设的任何一个小的方面完全可以做出或大或小的贡献来。即使确实无法用到自己的专业,你在大学学习的其它技能,如计算机网络使用技术、组织策划活动的能力等,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块砖、加片瓦。同时,思想转变是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农村,大力开展创业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并没有引起农民的足够重视。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学历最高的群体代表,要发挥教育、宣传作用,引导农民思想转变。鼓励农民利用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农业科学发展的信息,促进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自身收入水平。
总之,作为基层的年轻干部群体,作为大学生村官,一定要戒掉“走马观花、心高气傲、眼高手低”的学生气,戒掉“照本宣科、不求实际、纸上谈兵”的书本气,相反的,要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增长才干,时刻强化责任心,才能做好农村工作。大学生村官只有抓住了实现“自我长远发展”的前提,才可能让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实现自我长远发展,自我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只有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了,才能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引领农民共同致富,促进经济发展。另外,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促进经济发展是对大学生村官的基本要求。“农村工作无小事、农民利益大于天”,是基层干部常挂在嘴边的座右铭,就是要求大学生村官们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通过服务三农、助推经济发展,从而实现自我的长远发展。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就要在在基层工作的生动实践中挥洒青春、放飞梦想,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携手共建幸福村,同心共筑中国梦!
第三篇: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后,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在当前这个时期,大学生村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水平来或者说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推动农村经济向前发展。
首先,大学生村官要充分了解农村工作思路,掌握必要的农业知识,尤其是应该充分掌握和学习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才能指导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技术以及有关农业科学发展的信息。在任职期间,大学生村官首先通过要参加技术培训、产业发展能力培训、管理能力培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然后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现场示范等形式,对农民开展致富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使农村基层干群、农民全面掌握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生态环保等知识,树立“三农”可持续发展观,促进多元化发展的新农村建设,因此我们大学生村官必须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处理农村工作的相关的政策以及推动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等知识。
其次,大学生村官要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村农户,深入各主、副产业,广泛开展调研,抓住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开展创收工作。大学生务农经验及社会工作经验缺乏,因此必须脚踏实地地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锻炼,才能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并通过广泛调研,根据实际抓住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积极探索农村发展的新思路,从而能够引导农民找到合适的致富项目。经济发展了,大学生村官的在村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
最后,大学生村官应主抓教育农民思想转变工作。教育才是实现
1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特别是在我们所任职的经济落后的农村,大力开展创业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并没有引起农民的足够重视。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学历最高的群体代表,要发挥教育、宣传作用。大学生村官要将“人人创业”理念普及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有计划地实施,不但要定期讲解国家的相关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更要通过作先进事例报告、播放教育片、村民谈心等形式将“脱贫致富”的思想深入地根植于心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向前发展,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有所作为。
在充分提高个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水平的同时,作为一名初到农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采取什么措施来推动任职村经济的发展也是我们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个人创业、全民创业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对于我们大学生村官而言,能够理顺农村各类创业实体,并为之开展有效的工作,是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下就如何理顺农村各个创业实体这一问题谈几点想法:
一、自主创业,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领路者
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干事创业,不是一件新鲜事,我们利用工作之余努力学习创业的必要知识与技能,通过一番认真地思考以后,满怀激情地走上创业之路。大学生村官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过程中,会遇到群众不接受的现象,那么我们作为村干部,自己带头搞实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针对我村的实际,积极主动地、有计划地发展了我村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经济。小川村由于土壤、气候和环境比较适合种植烤烟,而且烤烟是短、平、快的致富路子。今年年初,通过多方协调,与村两委干部一起努力,最终成功与县烟草公司达成协议,增加我村的烤烟种植100亩。项目落实后,每亩产值2千元以上,预计每亩地纯收入1500元以上,是水稻、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作物收入的3倍以上。由于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群众一时难以接受,烟农种植的各项投资较大,积极性不高,加上一些新发展烟农的种植技术不全面,导致收成较少,有的想打退堂鼓,针对这些问题,我同村常务干部积极联系镇农技站的技术同志在村开办烤烟种植技术培训,并邀请烤烟种植大户现场讲解烤烟的做法和经验,让广大烟农学习和掌握,加上我和村干部主动带头种植烤烟和深入农户家中做工作,最终得到了近百余户村民的积极响应,通过大家的努力,烤烟种植产量从原来的不足十万斤增加到二十余万斤,产值约三十余万元,预计2011年产量达40余万斤,积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目前已经形成近400亩的种植规模,预计烤烟种植将逐步成为本村的特色产业。
二、服务创业,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护航者
大学生村官具有一定的文化优势,在推动村里的产业发展和升级、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工作中,我们应为农民创业提供服务。一是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在种殖、养殖、产业化经营大户上下功夫,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民创业带头人。二是为农民创业者提供技术服务,定期邀请相关专家、行家为他们上门提供服务,力争使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小。
三是解决农民创业的后顾之忧,今年我村的烤烟种植达到一定规模,在村两委的大力努力下,与县烟草公司签订收购合同,消除农民创业疑虑,真正做到为农民创业保驾护航。
三、输出剩余劳动力,做促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协调者
提高农民增收,在自主创业、服务创业的同时,我们大学生村官还应发挥自己的信息、资源、知识优势,整合各方面有利因素,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通过项目的落实既可增加村民的工资性收入,也为村里的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到村任职后,我发现本村主要劳动力大都在浙江、广东一带打工,而且收入不固定,于是决定和村两委一班人全力开展本村剩余劳动力输出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多次磋商协调,在县领导的牵头下与江苏阳光集团达成协议,并同意招收我村村民进厂务工,这样壮大了集体经济的同时也解决了我村近百名余名剩余劳动力,真正实现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总之,大学生村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实现自我长远发展,自我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只有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了,才能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引领农民共同致富,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服务三农,促进经济发展是对大学生村官的基本要求。“农村工作无小事、农民利益大于天”,是基层干部常挂在嘴边的座右铭,就是要求大学生村官们一定要强化责任意识,通过服务三农、助推经济发展,从而实现自我的长远发展。
作为大学生村官一定要戒掉“走马观花、心高气傲、眼高手低”的学生气,戒掉“照本宣科、不求实际、纸上谈兵”的书本气,时刻强化责任心,才能做好农村工作。大学生村官只有抓住了实现“自我长远发展”的前提,才可能让科学发展观在农村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到村任职,任重道远,在各级组织部门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人民群众的高度信任下,我们一定大学生村官能够做好任职村的工作,为任职村人民谋幸福,为任职村经济谋发展。
第四篇:浅谈对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对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刘明川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9期
摘 要:“大学生村官计划”是给大学生谋就业,为新农村找人才的“双赢”之举,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通过调查走访雅安市芦山县各乡镇(大川镇除外)所有大学生村官及其周围部分干部群众,了解大学生村官们的发展现状。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当地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希望能提出有实质性的意见,以便使“大学生村官计划”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新农村建设 问题 对策
近几年来,为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人才资源闲置浪费与农村基层组织对人才需求的矛盾,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具有较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全国许多地方实行了“大学生村官计划”政策。2008年3月,经中央同意,中组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农村任职。而中组部日前印发《关于下达2010年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的通知》,明确2008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补助的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名额由12万增至20万。大学生村官计划已由部分地区零星试点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一、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都做过相关调查研究,而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当地村官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较为突出的问题。
1.“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不稳定性、难落实性,村官利益难以保障
在对大学生村官以及其他村镇干部的调查显示,关于大学生村官工作难的原因,主要是当地经济条件较差,相应村官政策难以落实。甚至是同县不同乡镇相关待遇都会不同,对村官的重视和培养力度也不一,客观上打击了村官们的积极性和奉献热情。另外,政策被架空的情况比较严重。
2.“村官”借调现象严重,“村官”长期不在村
大学生村官本应下到村里,熟悉农村工作,在基层锻炼,为村民服务。但调查发现,当地超过八成“村官”被长期“借调”到乡镇政府,有些甚至才到村里几个月就被乡镇“借调”,一去不回。个别“村官”也是村里有重大事情才回村里工作,平时都在乡镇工作。
这种现象已经十分普遍,似乎已经成了各级“心知肚明”的现象了。究其原因,一些是“村官”托关系转入比较好的单位部门工作,把“大学生村官”这一头衔当做混入公务员的跳板;一些则是
某些行政机关单位借着手中的权利将本该去村里的大学生截留下来,让大学生们当看不到期满去向的“廉价劳动力”,而大学生村官们由于种种原因,对此无可反抗。
国家在选派大学生村官时,已经明确表示,不允许大学生村官长期不在村工作。《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的通知(组通字[2008]18号)第五大块《管理及服务》一章第五条,即:“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聘用期间必须在村里工作,乡镇以上机关及单位均不得借调使用。”由此可见,长期借调大学村官已属明显的违规行为。
3.“村官”工作内容与专业不对口,无明确职责,与村民关系淡薄
调查显示,当地大学生村官的日常工作繁杂,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且大多并无明确职责任务。而与其本身所学专业基本不对口,也未能在学校里掌握应有的农村工作经验和技巧。另外,对于绝大多数村民迫切需要的农技指导、市场信息、法律政策宣传等也基本未列入日常工作职责。受访者中学农技专业的学生仅2人,对于超过60%村民所需要的农技指导来说,专业差异实在明显。此外,村官基本上都在乡镇或村委办公室办公,很少下乡融入村民,这也导致了大学生村官实际上未能完成该计划的初衷,不能带领村民致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甚至当地还出现了80%村民表示从未与该村大学生村官接触的尴尬境况,“官民”关系淡薄。
4.“村官” 就业观念滞后,功利心态、投机心理严重
受访者中只有3人选择是为农村发展做贡献,仅占12.5%,合同期满后,选择考公务员的占87.5%,只有一人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大都希望能以此为跳板走上行政人员之路。可见,大学生村官本身的择业观念落后,仅仅将村官作为过渡时期的无奈之举或通向公务员的“跳板”。大学生当村官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不能因为工作难找就饥不择食,更不能企图把当村官作为“跳板”。甚至当地有些大学生只干了几个月,立即通过各种途径离开农村,没有在农村长期干下去的想法,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轻视农民和农村干部,与群众没有深厚感情的现象,这种思想观念的错误直接对“村官”们平时的农村工作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
5.社会和村民的期望与“村官”自身能力的不相统一
社会期望广大知识青年投身农村,奉献“三农”,甚至是希望他们是完全无私的将青春热血洒向农村,不求任何物质回报。而当今现实社会中具有如此高思想觉悟的青年不多,这也是物质社会大背景使然。我们不能强行要求大学生“村官”们都必须具备如此高的思想境界。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他们还面临着成家立业养家糊口的境况。社会不能仅要求“村官”们该做什么,该怎么无私奉献,还应考虑保障“村官”们的物质利益,解决其生活困难,提高其福利待遇,改善其社会地位。这样,才能更加人性化,解决“村官”们的后顾之忧,激发其投身“三农”的热情。
另外,村民对“村官”们的期望也十分高,既希望“村官”能给他们带来农技指导又希望给他们多进行法律政策的宣传、农产品信息的传送、医疗服务等等。对于如此高的知识水平要求,与
当今高校单一的专业教育、城市专业不相统一。而农村工作复杂,内容繁多的特点也让很多大学生村官头疼,更是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很多村官们感觉自己一无是处,只能在办公室里做些文秘工作,久而久之,磨灭了原有的扎根农村,服务村民的热情。
二、对策建议
1.加大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将政策制度化、法律化、长期化,做好“村官”服务保障工作各级地方政府要提高对“大学生村官”政策意义的认识,把它放到更高甚至是战略高度上去认识与实施,要认真贯彻中央相关文件重要精神,避免虎头蛇尾,前紧后松,打好持久战。该计划必须使之在地方上制度化、法律化,依据各地情况,研究切实可行、各方面满意的“村官”福利待遇和激励制度、晋升制度,考核制度,选拔制度。各级村官办公室也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切实履行职责,不仅要做好“村官”管理工作,更要提供人性化服务,完成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后勤保障任务,当起保障村官合法利益的排头兵。
2.各方面协调,警惕和防治“借调”现象泛滥
对于村官“借调”泛滥的现象,社会和各级相关机关部门应提高警惕,防止计划被架空。各地主管部门应该认真研究,出台相应强制性法规。同时也应将相应村官管理文件传达到乡镇及以上领导,各级领导认真学习相关规定,防止“误调”现象的发生,提高文件精神的贯彻执行力度。各相关责任机关应该按照相关法规和文件要求,加大对长期“借调”、截留大学生村官的机关单位和个人的查处。
同时,大学生村官应该能够发现法律制度的不足,并给相关部门提出中肯意见;应该有自己对使命的正确理解,能够坚持立场,以农村事业为主,对不良长期借调行为说不;同时要履行自己的承诺,脚踏实地,不投机不被歪风邪气侵蚀,努力提升自身修养,在基层锻炼才能,不负国家厚望。
3.明确大学生村官职责,完善村官选拔、培养机制,引导“村官”融入农村
制定和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领导机关必须改变思维方法,不要总局限于让大学生去锻炼的理念中。领导机关必须按照农村基层的实际需要,一开始就给大学生村官明确任务,带着实际的、操作性强的具体项目去基层。但由于大学生有他们的局限性,乡级政府要采取帮带措施,让他们很快地在农村适应和成长起来,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领导机关应引导大学生村官尽快了解农村现实状况,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增强“村官”农村工作能力和技巧。
除此之外,高等院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整合教育资源,鼓励和引导优秀大学生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架起通向基层的桥梁。有条件的农业高校也应按照村官的实际工作需要,调整专业设置,设立村政专业,完善专业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4.支持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做好社会宣传工作
4.1 大学生们要在成才的过程中不断塑造自己的高尚品德,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树立科学的金钱观,反对拜金主义。要在与人民群众相联系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2 农业高校要把开展选聘大学生村官工作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引导大学生树立到基层建功立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 ,努力输送农村基层需要、农村基层满意的优秀高校毕业生。
4.3 社会要宣传学习新一代艰苦奋斗、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 ,营造扎根新农村建设光荣的社会氛围。政府要做好大学生村官待遇保障工作,解决其后顾之忧,并完善激励和晋升机制,鼓励大学生奉献农村。
4.4 相关部门要引导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要给予一定的实权,让其承担一定的“担子”,给他们建功立业的天地,让其充分发挥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村官们才会更有动力更有干劲。参考文献:
[1] 赵晓凯.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中存在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343~345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R].中央办公厅,2005,第18号.[3] 安勇.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误区及其对策 [J ].科技与教育.2007(6): 60~61.[4] 田晓超.论大学生村官政策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4): 7~10.
第五篇:2016农村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
2016农村大学生村官心得体会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一直都备受关注,自1982年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问世以来,农村问题越来越受到中央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致力于农村的开发与建设。针对农村领导班子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思想观念陈旧等方面的不足,中央从2016年开始便将大学生村官这一政策推向全国。2016年10月,在通过考试与培训后,我也有幸地进入了这一班子。
我被分到了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却对农村有着太多的不了解,该村离我家也不是很远,就十来公里路,但在这之前我并没有来过这里。初来乍到,新鲜、陌生令我对这未知的一切充满热情和激情。所以尽管家人对我为什么放弃那么好的工作跑回来很不理解,朋友的不屑我都毫不在乎,只一心想要在这里大有所作为,我开始构思着我将要在这里做些什么。但是,在第一次与村上干部共餐后,我便有着强烈的不适应感,客套、进酒让我觉得我跟这群人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一度地,我陷入了恐慌与焦虑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加之在我一次又一次想要做点什么又不知道怎么去做之后,我崩溃了,想要放弃了,我开始想,我这样做是为什么,我能做什么。我什么都不能做,甚至有时候还越帮越忙。这样的想法,让我在无形中疏远了和村上的关系,直接导致很多工作开展的不顺利。曾经讲起话来滔滔不绝的我也不想再去说什么了。看着周围同事工作得那么顺利那么开心,心理的落差让我对这个工作变得越来越不那么热情了,我甚至开始想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这份工作。后来,通过领导和同事的开导,慢慢地,我冷静了下来,开始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别人能做好的而我却不能。问闻想过后,找准了原因,我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放下自己的身段,努力让自己去适应一些原来很不适应的东西,渐渐的把自己融入到这个集体中,真正认识到是自己错了,于是沉淀下来,开始认真工作。
从最初的走访,到新农合的收缴,残疾人的换证,高龄低保入住敬老院,社会抚养费的追收,再到最近的生猪疫苗注射等,我发现,村里的人其实都很好,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难相处,只要你态度好点,微笑多点,回报你的必然就是热情和更多的微笑。倘若你愤世嫉俗,放不下身段,讨厌了就板着脸,把自己的不顺心带进工作,不能正确定位,那你必然会受到别人的排斥。其实像我们这样刚出大门的大学生,有工作激情,但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特别是象我这样一个女大学生,确实是很难实地深入到农民群众之中。所以如果不能快速定位,努力适应,不被理解这是肯定的。在村,我感概颇多。
关于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补贴,其实极少人享受得到。但是,很多农户自发的在一些坡地和容易滑坡的地方种上了很多树,在我们村,已有三个颇具规模的林场和一些分散的小树林,生态时常被村民提到嘴边,所以,别说农村人就不懂这不懂那,其实很多方面他们懂得比谁都多,只是曾经不怎么被重视罢了。
关于铺路建设:村三组,有10多户住户比较掉散,而其中有好几家住户家里都有上千斤的树木和竹子,于是从08年起他们便开始自愿组织修路。在三组胡组长的带头下,很多农户自愿无偿让出修路时会占到的自家自留地。尽管在此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导致这条路到现在还没修通,但是三组组长表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一定会克服,这条路一定会修起来的。所以,别说农民都是“小农意识”,其实,他们比谁都清楚“要得富,先修路”这个道理。
当初的那种浮躁正在渐渐退去,以前的恐慌和焦虑消失了,工作的灵活性更让我渐渐的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如今,我也不会再滔滔不绝,只是,现在的不语是因为沉淀下来后,发现自己再说什么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想要认认真真的做,努力让自己从父母眼中的孩子转变成百姓眼里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