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送”精品示范点简介

时间:2019-05-13 13:3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送”精品示范点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送”精品示范点简介》。

第一篇:“三送”精品示范点简介

“三送”精品示范点简介

“三送”精品示范点立足贫困村的实际,以“产业扶贫、民生扶贫、教育扶贫”为主要内容,把大坝村打造成“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到位、脱贫成效明显”的精品示范点。

产业扶贫,促进农民增收。建立“三送”干部与创业对象重点结对帮扶机制,根据大坝村实际,发展壮大了无公害蔬菜、生猪养殖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以鹰嘴蜜桃“二月赏花、七月品果”为亮点,建设了一批精品旅游休闲果园,做到观光农业、采摘农业与旅游产业相辅相,确保农民的稳定收入。目前,大坝村已建成罗塘鹰嘴蜜桃产业基地1个,基地共有果农56户,种植面积约700多亩,挂果面积400亩,年均总产量在40万公斤以上,收入400万元以上。

民生扶贫,促进环境提升。抢抓省直单位挂点联系大坝村的历史机遇,发挥“三送”挂点单位优势,整合各类资源,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行路难、灌溉难、住房难等问题。建设完成了大坑口、北辰、河坑等3条偏远小组道路硬化工程;兴建了大坝河背灌溉工程、河乙农饮水工程等;高标准、高要求建设大坝新区、河坑新村等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点。大坝新区规划建设住宅59户,目前,已完成二层以上40户,新区内基础设施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

教育扶贫,促进民情改善。将教育扶贫作为大坝村“三送”工作的一个重点,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力度,投资865万元建设省军区大坝希望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建设等扶贫开发项目,大力改善了中小学办公、教学、食宿等条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目前,中心学校教学楼、师生宿舍、食堂等配套设施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全面建成后可解决70名教师,1260名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

第二篇:关于打造竹园村“三送”活动示范点工作方案

历市镇竹园村 “三送”活动示范点建设

工 作 方 案

为进一步深化我乡“三送”活动,争当全县“三送”活动的排头兵,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按照“全覆盖、常态化、见实效”的要求,采取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做法,在竹园村开展“三送”活动示范点创建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思路

以建设“生态新村、绿色家园、秀美竹园”为主题,按照“发展绿色产业、突出生态优势、建设秀美竹园”的总体工作思路,以推进组织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提升、民生改善、文明创建五项工程建设为抓手,重点打造“一线一点(即上三线和赣州新桥艺品厂观光点)”产业示范园,通过现场展示,辅以展板、公示栏和宣传牌的形式,既充分展现“三送”活动带来的变化,尤其是在发展养殖、有机脐橙等绿色产业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又集中展现定南县“三送”活动的特色做法。同时,充分展示竹园仙境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建设独具一格的秀丽自然风光与富民产业发展交相辉映的靓丽生态新村。

二、工作重点

1、组织建设工程

(1)村级班子建设:健全村两委班子内部管理机制,完善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双述双评”、推行党务村务公开、村级事务“四议两公开”制度,实现村级各项工作决策科学化、工作程序化、管理制度化、村务公开化、监督民主化。

(2)村民自治体系建设:发挥农民群众监督的作用,将农

村老党员、致富能人、村民代表等集中到一起,成立村民代表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村务监督和村民理财小组、老年协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村民和村干部一起研究决定村级各类重大事项,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提升农村基层群众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水平。

(3)党员带头创业致富新机制建设:通过开展“三培两带两服务”活动,积极抓好农村党员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鼓励党员创业,推动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

2、产业发展工程

(1)建设果业观光示范带。以果业为依托,发展现代有机绿色农业,在公路两侧重点建设观光果业基地,同时依托现有的脐橙观光园,形成以观光、采摘为主的果业观光示范带。

(2)打造以大棚蔬菜为主导的产业基地。推广发展大棚蔬菜产业基地,鼓励农户积极发展时令果蔬产业,推广反季蔬菜和大棚蔬菜品种,努力建成城区的“菜篮子”。组建产业协会,发挥纽带联系作用,提高组织程度,引进龙头企业,鼓励乡村干部带头示范,采取“基地+农户”的形式,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3)大力发展养殖业。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发展“猪―鱼”结合的养殖模式,即将猪粪尿废水直接或间接地引入鱼塘养鱼。传统上为水产养殖提供肥料和饵料,变废为宝,形成科学的良性循环,降低养殖成本,为养猪粪便废水处理提供出路,该模式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重要作用。

(4)成立产业发展协会。采取由当地龙头企业牵头,积极引导大户和散户加入,成立产业发展协会。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和互助,进一步创新产业化经营机制,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使产业协会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加快重点流通经济组织建设,组建农产品流通协会,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3、环境提升工程

(1)新建一个文化休闲广场。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新建文化娱乐休闲广场,广场设置宣传廊,宣传廊重点介绍该村的人文历史和产业发展历史,让村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能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深入了解该村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进一步弘扬良好的村风民风,激发村民干事创业的热情。

(2)加快移民小区建设。按照先规划编制,后具体实施的办法,规划建设竹园小区,完善农村水、电、路、通讯及社区功能配套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同时,抓好“一大四小”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生态新村”建设。

(3)抓好沿线村庄整治及农村清洁工程。以三线道路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村庄整治环境提升工程示范带建设,对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建筑、道路等进行面貌提升,合理规划布局,打造精品路线。同时,推进农村“治脏治乱”工作,在示范点上组建一支专业卫生清洁队伍,强化队伍管理,明确责任分工,积极探索卫生清洁承包制管理的办法,建立长效的农村清洁工程运行机制。

4、民生改善工程

(1)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抓住国家“十二五”加大水利投入的契机,积极争取整合上级资金,加快小水陂、小水渠、小山塘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步伐,提高农业产业发展灌溉保障能 3

力。

(2)完善社区服务事业。积极推动农资超市、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进村入区,提高农户接入宽带上网比例,为村民提供便捷的社区服务。

(3)建立爱心救助站。通过接受民政部门、社会各界的捐款、捐物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在村委会建立爱心救助站,采用凭爱心券、爱心卡领物等方式,向大重病村民、优抚对象、孤儿、困难家庭,有针对性地免费提供日常生活用品,保障其基本生活,将临时性、季节性扶贫工作变为经常性、长期性、形式多样的救助活动。

(4)成立土地流转协会。不断创新山地流转模式,鼓励农户以经营权、承包权折价入股的形式进行山地流转,将山林资源集中到产业发展大户手中,并通过招商引资、订单化种植等方式,充分发挥土地流转中心职能作用,加快土地流转工作。同时,由乡村干部和当地具有较高威望的村民代表组成土地流转协会,具体做好土地流转协调工作,签订合同并及时足额发放合同租金。

5、文明创建工程

(1)组织开展文明创评活动。深入开展“五好家庭”和“十佳模范”、“创业先锋”等评比活动,在全乡范围内营造争当新时期模范的良好社会氛围。

(2)建设村级图书馆。以“农家书屋”为平台,积极争取各方面支持,加快村级图书馆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添置农业技术、政策法规、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书籍,引导村民形成健康的业余爱好,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种养技术水平。

三、各现场点工作布置

1、社区服务区:

主要包括“三送”服务室(便民服务和民情接访室)、支部党建活动中心、农资超市、医疗、爱心服务站、农家书屋、休闲广场(篮球场、健身路径、宣传文化长廊)等,集中体现在新村委会及其周边地域。

有关要求:

(1)村“三送”服务室(便民服务和民情接访室):添置相应的办公设施,如服务柜台、服务专用凳子、办公电脑等;建立联系全覆盖电子档案和电脑查询系统、电子显示屏;将相关的制度牌上墙,包括服务流程图、值班制度牌、首问负责制、服务文明用语、服务忌语等。

(2)爱心服务站:将各类捐赠的物资有序上架摆放,建立各种申领程序制度和登记资料。

(3)农资服务站:有相应的农资供应货架等,并有简单的农资使用和农技指导服务制度等。

(4)医疗服务站:有相应的医疗服务设备和专业医疗服务人员,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相应的工作资料。

(5)“三送工作”展示栏(含党务公开栏):布置“三送”活动民情台帐,工作组队员情况,整改承诺栏、群众详议栏、成果统计栏、“三送”活动掠影等;驻村“三送”工作组结对联系农户公示栏,将所有农户安排干部进行结对,实现全覆盖。

(6)竹园村建设成果展(含村务公开栏):布置竹园村建设成果展,以新旧照片对比为主。

(7)村部荣誉室:主要展现竹园村近年来所获取的各种奖牌、奖状等。

(8)农家书屋:添置相关的办公桌椅、上墙制度牌(9)支部党建活动中心(含远程教育播放室):需新购置会议桌凳(张挂党旗、党支部建设相关制度牌和远程教育标识牌),主要展现将“三送”干部送现代观念、科技知识、文化知识进社区。

(10)休闲广场:周边设置一个宣传文化长廊。

2、竹园新村规划区:

主要布置小区规划图,效果图等。

3、村庄整治示范区:

(1)一家一户整治点:按照“三清六改四普及”要求,完成房前屋后整治任务,有条件的在庭院内种植部分果树或桂花等绿化花木;

(2)村庄整治效果展示栏:主要展示日常开展“五好”评比结果、村庄整治前后对比图等。

(3)村庄整治工作责任公示牌:主要公示理事会成员及其工作职责,卫生保洁长效机制等制度。

(4)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点:展示无害化处理垃圾程序及相应的设施。

4、产业发展区(1)蔬菜基地布置

主要布置基地简介、近期及远景规划表、合作社成员及运行规则等。

(2)养殖基地布置

主要布置基地基本情况简介、规划示意图、开发效果图以及基地建设远景规划图等。

(3)有机脐橙观光带布置

主要布置有机脐橙园情况简介、种植技术等资料。

四、参观线路设计

竹园小区规划点——竹园村庄整治点——赣州新桥艺品厂观光点——大棚蔬菜基地点——有机脐橙园——村部

第三篇:2011党建示范点简介

关帝庙村基层党建示范点简介

关帝庙村位于柏峪寺街以东8公里处,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322户,1145人,耕地面积2755亩。关帝庙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4名,其中女党员8名。近年来,关帝庙村紧紧抓住烤烟、核桃两大支柱产业,同时兼顾畜牧、劳务两个农民增收项目,实现了“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群众富裕,社会和谐。

2010年,关帝庙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109元,被上级党组织评为“升级晋档”一类村。2011年,关帝庙村发展烤烟1008亩,产值280万元;960亩挂果核桃,农民收入200万元;养殖母猪400头,年出栏育肥猪500头,畜牧收入240万元,加上劳务,今年关帝庙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实现了“升级晋档”一类村巩固提高的目标。同时关帝庙村完成村级活动广场硬化、绿化、美化工程,为党员活动、群众休闲和各项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搭建了平台。村上扶持“山合水易”农家乐开业,河口洛河漂流开通开创了柏峪寺文化旅游业的新篇章。在鑫源养殖场建立了洛南县鑫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凝聚力企业员工,提升了企业效益,鑫源养殖场的发展壮大也会带动关帝庙村养猪业的发展,助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今后,关帝庙村将以更加有为的状态,更加真抓实干的作风,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努力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崔塬村党建示范点简介

柏峪寺镇崔塬村,位于镇政府以西5公里的洛河北岸。该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224户,824人。耕地面积1764亩。村支部有党员33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女党员2人。崔塬村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一目标和思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了农村支部党建工作水平,推进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2011年,崔塬村新建了面积225平方米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布置了党员活动室、党员远程教育室、为民服务代理室、阅览室,开通了“村村通”,各种制度上墙,责任落实到人。新活动室的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全年开展烤烟、蚕桑、核桃各种实用技术培训500余人次,受到党员群众的好评。

为促进农民增收,崔塬村党支部将烤烟、核桃、劳务、畜牧作为主要产业来抓。2011年共种植烤烟1024亩,外出务工180人,养殖母猪80头,挂果核桃400亩,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00元,拟晋升为“升级晋档”一类村。

在新农村建设上,崔塬村完成移民搬迁后期道路硬化,建设20户集厕所、猪圈、沼气为一体的畜牧养殖小区有效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布置80米文化墙进一步提升了崔塬村群众的生活品味,也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

第四篇:新农村示范点简介(推荐)

湄潭县新农村建设简介

近年来,湄潭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县情实际,坚持“生态立县、特色兴县、产业强县、旅游活县”发展思路,“咬定青山绿水不放松,扭住特色产业不动摇,锁定绿色工业做文章,依托生态旅游求突破”,走出了一条以“四在农家”创建为载体、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支撑、村庄整治为重点、黔北民居新村建设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路子。自2006年底以来,采取“产业引路,群众致富;资源整合,夯实基础;科学规划,示范带动;政策扶持,资金配套;学乐结合,树立新风”的措施,在全县规划建设“四在农家”创建点175个,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101个,新(改)建黔北民居11333幢,基本实现了县有示范带、镇(乡)有示范村、村有示范点、组有示范户,惠及6.5万余户27万多人口。取得了“农户住房质量优化提高、群众思想观念有效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明显好转、扩内保增效果明显、社会效应逐

步扩大”的明显示范效果。全县呈现出生态环境优美、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风貌。

黄家坝镇邓家寨

黄家坝镇合同村邓家寨共有37户117人,主要以蔬菜种植和乡村旅游为主,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该村先后获得“全国帼国英雄示范村”、遵义市“阳光村寨”、“平安村寨”、“卫生村寨”、湄潭县“文明村寨”等荣誉称号,也是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现场会参观点之一。

依靠便捷的交通优势和桃花江迷人的自然田园风光,在政策的扶持带动下,示范点上的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参与村庄整治,配套完善了水、电、路、文体、医疗等基础设施,黔北民居改造率达100%。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示范点上群众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现已发展农家乐6家,乡村宾馆床位达100余个。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让这里优质农特产品直接变成商品,增加了农民

收入,也为当地富余劳动力找到了就业岗位。如今的邓家寨,已经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最佳去处,每年夏季,吸引不少重庆、贵阳、遵义的客人来此休闲避暑。

鱼泉镇偏岩塘

偏岩塘距县城所在地5公里,县城4路公交车直达该示范点,交通便利,后倚 “雄、险、奇、幽”兼具的仙谷山风景区,清澈的鱼泉河从示范点前蜿蜒而过,山水相映,风景秀丽,湄潭县第一家农家乐就诞生于此。现有住户102户345人。

近年来,当地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青田田鱼、优质有机稻等特色产业,群众收入逐年增加,2010年该示范点群众人均纯收入超5000元。逐步富裕起来的农民,在政策引导下,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示范点创建活动中,新修主干路3200米,连户路4800米,改造庭院环境93户,拆除危旧房及畜圈56幢,新(改)建

住房93幢,并先后建成了农民休闲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经网、游泳池等文化娱乐设施。

如今的偏岩塘示范点,黔北民居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景色更加迷人,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游玩、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兴隆镇田家沟

湄潭县龙凤村田家沟村民组共42户,216人,茶园面积402亩,茶叶加工厂5家,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余元,是湄潭县首批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之一。该示范点是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基地,其所在的龙凤村是国家农业部授牌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村,2010年共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

十年前,田家沟老百姓生活条件较差,人畜饮水困难,用电无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仅800元,全是泥泞小路,经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房屋老旧破烂。在黔北民居新村示范点创建过程中才逐步配套完善了串寨路、连户路、垃圾池、农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宣传栏等设施,群众还自发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组建了花灯歌舞队、唢呐队等群众文艺团体,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卫生公约和民主管理制度。2007年10月,在新农村建设中发生巨变的田家沟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整洁村容和文明乡风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在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指引下,田家沟以“四在农家”为载体,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力度,目前已建成黔北民居40户,完成了图书室、篮球场、卫生室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沼气普及率达95%,农电网改造率达100%,通讯网络覆盖率达100%,电脑普及率达95%,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均达100%。如今田家沟的农民,从自身物质到精神逐渐“富裕”起来的切身经历中,用发自肺腑的心声唱出“十谢共产党”的歌谣,在当地广为传颂。

2011年春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及其他几大主流媒体对该示范点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201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两位村民与省长一起走进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小崔会客,畅谈田家沟发展变化,畅谈“湄潭翠芽”。今天的田家沟正以现代农业为方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阔步前进!

湄江镇核桃坝

被誉为“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的核桃坝,位于湄潭县湄江镇东北角,总面积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00亩,辖8个村民组807户3347人,全村有中共党员70名,茶园面积7100亩,户均近9亩,人均2.1亩。有规模以上茶叶加工企业3家,茶叶加工大户30余家。2010年人均纯收入8300元。曾被中组部、中央文明办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文明村镇”,贵州省委、省政府授予“小康村”等称号。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和遵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同时,也是省委组织部确定的全省村干部培训基地。

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核桃坝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规划要求,以村办公楼所在地为中心,新建街道两条,新(改)建黔北民居548户,完善了排污沟、人行道、果皮箱、行道树、文体广场、自来水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整村推进的模式在全村开展了以公路建设、民居改造、庭院美化为主的创建活动,当地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

改善。

如今,全村正以“强基础、兴产业、美环境、展新貌”为主要抓手,按照“村庄城镇化”模式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水电路改造、教育卫生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和茶青交易市场、村民文体广场、乡村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该示范点不断呈现出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村民行为更加文明的新农村建设风貌。

第五篇:脱毒示范点简介

下双乡南水村脱毒马铃薯种植示范点简介

下双乡南水村脱毒马铃薯种植示范点位于下双乡南水村七组,该组现有47户200人,耕地222亩,人均占有耕地1.1亩,是全乡典型的人多地少的村民小组。

2011年南水村按照乡党委确定的“12345”发展思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率先在南水村七、八组流转土地525亩,用于集约化生产经营。集约出的土地全部用于种植“两高一优”农作物,其中种植脱毒马铃薯150亩,洋葱、制种玉米等作物375亩,实现了小麦种植零面积的目标。经测算,脱毒马铃薯亩均产值可达2500元以上,比结构调整前亩均效益增长了近500元。

脱毒马铃薯是今年全区农业重点推广项目,该项目的推广对我乡马铃薯品种改良,大田节水技术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脱毒马铃薯具有品质优、熟期短、病害轻、卖相好的特点,而且比普通马铃薯增产30%-50%。南水村七组150亩脱毒马铃薯示范点建成后,通过全膜垄作沟灌节水技术的应用,脱毒马铃薯亩产可达1800公斤以上,按照当前市场批发价计算,经济效益可达4300元以上。对于我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亩均效益最大化、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实现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下载“三送”精品示范点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送”精品示范点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雷锋示范点简介

    学雷锋示范点简介 雷锋精神是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深刻的时代内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奋发前行。新时期校园学雷锋是弘......

    党建示范点简介

    党建示范点简介一、基本情况:郝营村现有人口1620人,户数380户,耕地1515亩,以养殖、板皮加工为主导产业,积极引进了恒拓机械和玩具厂两家企业。全村现有党员48人,党组织发挥作用较......

    改造示范点简介

    龙下乡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示范点简介1、虎条村“跃昌”改造示范点(成型点)虎条村现有248户856人,农户居住比较分散。为此,该示范点按照“小村变大社区”建设理念,将山、水、......

    幸福家庭示范点简介

    **乡**村计划生育综合示范点简介 **乡地处西峰区东部,东与什社乡交界,南与董志镇毗邻,北靠庆城县赤城乡、熊家庙乡。全乡共辖11个行政村,103个村民小组,6880户, 35917人(其中已婚......

    三十里铺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

    巉口镇三十里铺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简介巉口镇三十里铺村位于镇区以南4公里处,距安定区15公里,陇海铁路、312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现辖6个村民小组,515户2030......

    开展“三送”进校园活动简介

    珠兰示范学校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进学校活动工作简介 自2010年12月以来珠兰示范学校起严格按照市委、县委的工作部署,结合本校实际,创新机制,注重实效,深入开展“送......

    三闸镇中心学校廉政文化示范点简介

    三闸镇中心学校廉政文化简介 三闸中心学校位于三闸镇政府东200米处,上三公路南侧,占地面积46.65亩,学校现有教学班16个,学生629人,教职工59人,其中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25人,区级骨......

    廉政文化示范点简介(简)

    庄浪四中廉政文化示范点及创建 “文明收费示范学校”简介 庄浪四中是我县为了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结构、扩大高中教育规模修建的一所高级中学。学校占地158亩,建筑总面积7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