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学科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
物理学科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
一、复试条件 报考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且初试合格的考生符合招生条件、物理系拟接收的调剂生均需参加复试。
二、复试办法 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外国语听力水平考核在面试中进行。复试的总成绩为280分,其中笔试200分,面试80分。1.笔试
主要是专业综合测试,重点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笔试时间为3小时。
基础知识80分
本部分主要考核基本物理知识,内容包括基本物理概念、原理,物理实验以及其它相关的物理常识。
物理课程120分
共包括两门课程
(1)必考课程:电动力学,60分,本课程为物理系各专业的必考课程
(2)专业方向课:60分,课程按报考专业设定,具体如下:
光学专业:傅立叶光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理论力学(仅要求分析力学部分)
凝聚态物理专业:固体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固体物理
参考书目:
《电动力学》(第二版),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
《傅里叶光学导论》(第三版),秦克诚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年
《理论力学》(第二版),周衍柏,高等教育出版社 《固体物理基础》,吴代鸣,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2.面试 主要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外语水平,对每位考生的考核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面试内容包括:①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与能力;②综合分析与语言表达能力;③外语听力及口语;④大学学习情况及学习成绩;⑤专业课以外其他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⑥特长与兴趣;⑦身心健康状况。在参加面试时,考生可提供能够反映自身能力与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各类获奖证书及证明等)。
三、录取方式
复试的笔试和面试将分别设定合格线。复试中笔试或面试成绩没有达到合格线者将失去被录取的资格。
初试总成绩与本次复试成绩统考之和将作为入学后第一学年奖学金的评定依据。
四、复试时间、地点
复试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联 系 人:金美花韩玲
地址: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
邮编: 150001
联系电话:0451-86414109
E-MAIL:jmh@hit.edu.cn
物理系哈尔滨工业大学
第二篇: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指导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学〔2006〕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有关研究生招生单位:
复试工作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环节。为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快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复试工作原则
1.坚持科学选拔。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方法,确保生源质量。
2.坚持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3.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在对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4.坚持客观评价。业务课考核成绩应量化,综合素质考核也应有较明确的等次结果。
5.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二、复试组织管理
1.招生单位成立由主管领导任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单位复试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管理,制订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组织开展本单位复试各项工作,协调落实复试工作所需的人员、场地、设备、经费保障等。
2.招生单位可根据需要成立院(系)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小组,负责制订院(系)复试工作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复试小组进行相应考核工作。
3.招生单位按学科(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或招生复试工作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面试和实践能力等考核。
4.复试小组负责确定考生面试和实践能力考核的具体内容、评分标准、程序,并具体组织实施。
5.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在评分前可以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察评价意见。
6.招生单位应统一制订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
三、复试准备工作
1.制订并公布复试工作办法
招生单位应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复试工作办法。复试工作办法应包括复试程序、方式、复试成绩计算方法和使用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内容。复试工作办法确定后,应至迟在复试前一周在本单位网站和教育部指定网站上公布。
2.遴选培训工作人员
招生单位要制订复试工作人员的遴选、培训办法和行为规范。要选派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人员参与复试工作;要对所有人员进行政策、业务、纪律等方面的培训,使其明确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和评判标准;要明确招生导师在复试工作中的权利、责任和纪律,规范其工作行为。
3.命制复试试题
招生单位要参照初试自命题工作管理规定,制订复试命题管理办法。复试试题包括笔试、面试和实践能力考核试题。提倡招生单位建立复试试题库。复试试题及其答案在启用前均系国家机密材料。
4.确定参加复试资格条件与考生名单
招生单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资格条件和参加复试考生名单或考号,并通知考生。
5.进一步确认考生资格
严格核对考生的报考信息、准考证、学历证书、证明和有效身份证件等。
四、复试主要方式和内容
(一)主要方式
1.笔试
主要为专业课测试。对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至少两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本科主干课程。
2.实践(实验)能力考核
条件许可的单位应单独组织进行。主要测试实验和操作技能,或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3.面试
具体要求:
(1)每生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2)每个复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
(3)每个复试小组还应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并妥存备查;
(4)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原则上应统一。
4.其他
(二)主要内容
为提高复试的有效性,各招生单位可以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及办学特色决定复试内容。一般应包含以下基本方面:
1.专业素质和能力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3)外语听说能力;
(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人事档案审查或政审必须在发放录
取通知书之前完成);
(2)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3)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4)人文素养;
(5)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3.体检
由招生单位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自行安排。
五、复试成绩的使用
1.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在30-50%的范围内,由招生单位自定。
3.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及在科研或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经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适当加分,计入复试成绩,并由复试小组会议提交说明材料备查。
4.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可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复试的监督和复议
1.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招生单位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要完善对复试工作过程的监督,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2.实行监督制度和巡视制度。招生单位的纪检、监察部门要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要选派专门人员到复试现场巡视,对有些考场还可派出监察员进行现场监察。
3.实行信息公布制度。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工作办法、复试结果等信息应及时公布。
4.实行复议制度。要保证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的畅通。受理投诉和申诉应规定时限。对投诉和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由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责成复试工作小组或复试小组进行复议。
七、其他
1.招生单位的复试工作办法,并报省级主管研究生招生部门备案。
2.本意见自2006年3月起实施。
第三篇: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学校有关要求,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指导确定如下。
一、复试比例及主要内容
1、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外国语听力考试在面试中进行。复试的总成绩为280分,其中笔试200分,面试80分。
2、复试笔试科目
复试笔试科目设置:航天技术概论、导弹飞行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轨道动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应用弹性力学基础、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其中航天技术概论为必选科目,其余六门课程中任选两门作为考试科目。
(1)航天技术概论,占40分。
主要内容:
导弹部分:
1)导弹的分类和组成及概念;
2)动力装置的分类,推力、总冲、比冲等概念;
3)空气流动时的基本规律,音速和马赫数的概念;气体流动特性方程; 4)气体流动基本方程、激波和膨胀波、升力和阻力、常用坐标系的定义; 5)俯仰角、偏航角、滚转角、攻角、侧滑角的定义; 6)各种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 7)导弹飞行动力学方程;
8)导弹的机动性、稳定性和操纵性、导引规律、制导系统的组成、分类和原理; 9)弹道式导弹的结构特点,战斗部系统的作用、组成和分类; 10)常规战斗部的工作原理。航天器部分:
1)航天器的分类、航天器的轨道;
2)中心引力场中质点的运动(二体问题,三体问题); 3)轨道根数、轨道控制、星下点轨迹、几种姿态控制原理; 4)卫星的结构形式、对卫星结构的主要要求、结构材料; 5)结构试验航天器的热环境; 6)航天器的温度控制方法; 7)遥控、测轨原理;
8)返回型航天器的分类、防热结构;
9)航天飞机的组成、用途,航天飞机的飞行程序; 10)空间站分类。
参考书:金永德等.《导弹与航天技术概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多体系统动力学 占80分。
主要内容: 多体系统拓扑构型的数学描述
多体系统拓扑结构;多体系统的分类;多体系统的数学描述(关联矩阵、通路矩阵等基本概念)2 分析力学基础
基本概念;动力学普遍方程(动力学虚功原理和虚功率原理);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拉格朗日乘子法; 3 多刚体系统的运动学
系统运动的矢量和矩阵表示方法;刚体运动描述方法;坐标变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邻接刚体的相对运动关系;多刚体系统动力学
刚体定点转动运动学和动力学及牛顿-欧拉方法;基于相对坐标的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约束系统的冗余约束分析; 5 多体系统的数值仿真分析
常微分方程数值求解的基本原理;常用常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及其的稳定性;
参考书目:
1.多体系统动力学(第1-6章)齐朝晖 2008年科学出版社 2.高等动力学(第1、2、4、6章)刘延柱 20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3)应用弹性力学基础,占80分。
主要内容: 1.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
1)体力和面力;2)内力和应力;3)正应力和切应力;4)形变和位移;5)线应变和切应变;6)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2.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
1)平面应力问题与平面应变问题;2)平衡微分方程;3)平面问题中一点的应力状态;4)几何方程,刚体位移;5)物理方程;6)边界条件;7)圣维南原理及其应用;8)按位移求解平面问题;9)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相容方程;10)常体力情况下的简化,应力函数。3.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解答
1)逆解法与半逆解法,多项式解答;2)矩形梁的纯弯曲;3)位移分量的求出;4)简支梁受均布荷载;5)楔形体受重力和液体压力。4.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
1)极坐标中的平衡微分方程;2)极坐标中的几何方程及物理方程;3)极坐标中的应力函数与相容方程;4)应力分量的坐标变换式;5)轴对称应力和相应的位移;6)圆环或圆筒受均布压力;7)压力隧洞;8)圆孔的孔口应力集中。5.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
1)平衡微分方程;2)物体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3)主应力,最大与最小的应力;4)几何方程及物理方程。6.空间问题的解答
1)按位移求解空间问题;2)半空间体受重力及均布压力;3)按应力求解空间问题;4)等截面直杆的扭转。7.薄板弯曲问题
1)有关概念及计算假定;2)弹性曲面的微分方程;3)薄板横截面上的内力;4)边界条件,扭矩的等效剪力;5)四边简支矩形薄板的重三角级数解;6)矩形薄板的单三角级数解。
参考书目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第三版,徐芝伦,高等教育出版社
(4)导弹飞行动力学与控制,占80分。
主要内容: 弹道学部分:
11)作用于导弹的力与力矩; 12)瞬时平衡假设; 13)静稳定性;
14)常用坐标系及其变换;
15)导弹运动方程组的建立及其简化与分解; 16)过载及其与导弹运动的关系; 17)铅垂平面内的方案飞行; 18)水平平面内的方案飞行;
19)自动瞄准导弹导引飞行的相对运动方程; 20)追踪法导引关系; 21)平行接近法导引关系; 22)比例导引法导引关系。动态特性分析部分: 11)作用于导弹的干扰力与干扰力矩; 12)导弹的稳定性与操纵性;
13)导弹运动方程的线性化及其简化与分解; 14)导弹纵向扰动运动分析; 15)导弹侧向扰动运动分析;
16)导弹纵向扰动运动的自动稳定与控制; 17)导弹侧向扰动运动的自动稳定与控制。
参考书:
1.李新国,方群.《有翼导弹飞行动力学》.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钱杏芳等.《导弹飞行力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3.曾颖超等.《战术导弹弹道与姿态动力学》.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
(5)航天器轨道动力学,占80分。
主要内容: 1)航天器的轨道
两体运动方程的建立、求解; 中心引力场中的运动;
四种基本轨道的轨道方程、特性及时间方程。2)轨道的建立、轨道的确定和星下点轨迹 航天器轨道建立的方法; 轨道要素与发射参数的关系; 航天器的轨道确定; 星下点轨迹的描述。3)轨道机动
轨道过渡的概念、分类和方法; 脉冲机动;
同平面的轨道过渡; 轨道拦截。4)星际航行
会合周期,发射窗口;
影响球与圆锥曲线拼合法,星体的引力摄动; 向月飞行,行星际飞行; 限制性三体问题。5)航天器的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概念;
轨道坐标系、视线坐标系中的相对运动方程; 交会对接的概念和方法; 编队飞行。6)航天器的摄动理论
地球的引力摄动与,地球势函数模型; 干扰力分量引起的摄动; 地球扁度引起的摄动;
稀薄大气引起的摄动及轨道的寿命;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摄动。
参考书目:赵 钧.《航天器轨道动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
(6)流体力学,占80分。
主要内容:
1)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连续性介质模型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2)流体静力学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力函数、等压面 流体中压强的表示方法
重力作用下流体的平衡方程式,重力和其它质量力联合作用下流体的平衡 静止流体对平面壁、曲面壁的作用力 3)流体运动学
研究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恒定流动和非恒定流动,流体的基本概念 流体的连续性方程
流体微团的运动分析,有旋运动和无旋运动 4)流体动力学
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式,兰姆-葛罗米格形式的微分方程 伯努利积分,欧拉积分,重力作用下的伯努利方程及意义 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式,葛罗米柯-斯托克斯方程
G-S方程的伯努利积分,重力作用下实际流体微小流束伯努利方程 缓变流动及其特性,动量和动能修正系数 粘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 5)旋涡理论基础
涡线、涡管、涡束和旋涡强度 速度环量和斯托克斯定理 二元旋涡的速度和压强分布 6)理想流体平面势流
速度势函数和流函数,几种简单的平面势流 简单势流的叠加,偶极流
流体对圆柱体的无环量、有环量绕流,库塔-儒可夫斯基定理 7)相似理论基础
流动力学相似条件,粘性流体流动的力学相似准数 量纲分析方法 8)流动的阻力与损失
粘性流体的两种运动状态,圆管中的层流和紊流 沿程损失系数的实验研究,局部阻力与损失计算 薄壁小孔口及圆柱外伸管嘴的出流 9)管路的水力计算
短管、长管的水力计算,串、并联管路的水力计算 有压管路的水击 10)粘性流体绕物体流动 边界层的概念和特点
边界层的微分方程,动量积分关系式 参考书目:
1.陈卓如.《工程流体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2.金朝铭.《液压流体力学》.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7)工程热力学,占80分。
主要内容: 1)基本概念
热力学系统(热力系)的定义及其描述。
热力系的平衡状态以及由这样的平衡状态构成的准(内部)平衡过程。
温度、压力、比体积、热力学能、焓和熵是描述平衡(均匀)状态的六个常用的状态参数。
温度、压力、比体积这三个基本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称为状态方程。
(传)热量和(作)功(量)是在热力过程中热力系与外界交换的两种基本能量形式。
功和热量都是过程量(参数)。
过程量与状态量的特性及相互区别。2)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般热力系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表达式-基本能量方程。 闭口系、开口系、稳定流动系统的能量方程。
功和热量的基本计算公式以及功和热量在状态坐标图中的表示。
3)热力学第二定律
熵流、熵产、熵方程及其应用。 卡诺定理和卡诺循环及其应用。 克劳修斯积分式及其应用。 孤立系熵增原理及其应用。
热量的可用能及其的不可逆损失。4)气体的热力性质
实际气体和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常数。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和熵的计算式。 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在状态方程和集聚态上的偏离。 范德瓦尔方程等新的实际气体状态方程。
通用压缩因子图及其在求得实际气体热力性质中的作用。5)热力学微分关系式
特征函数及四个常用的特征函数。 麦克斯韦关系式。
纯物质的熵、焓、热力学能及比热容的普遍关系式。6)水蒸气的热力性质
水蒸气饱和状态及其相关概念。 水蒸气产生过程及水蒸气图。 水蒸气热力过程。7)理想混合气体与湿空气
理想混合气体的成分表示方法及其热力性质计算。
湿空气、饱和湿空气与未饱和湿空气、湿空气的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含湿量。 露点温度、湿球温度。 含湿图及其应用。8)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
研究热力过程的任务和目的及热力过程两种分类。
理想气体典型定值(定压、定容、定温、定熵)过程中的状态参数变化规律、过程图示、功和热量的计算与图示。
多变过程及其与理想气体典型定值(定压、定容、定温、定熵)过程的关系。 不作功过程和绝热过程中,摩擦存在与否对状态参数变化及能量交换的影响。 混合过程
充气与放气过程。9)气体与蒸汽的流动
气体稳定流动基本方程。
气体流经喷管时气流参数与流道截面积之间的变化关系。 气体流速与流量计算以及临界流动和最大流量。10)气体的压缩
单级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过程及理论功耗。
带有中冷器的多级活塞式压气机的优点以及中间最佳压比的选择方法。 压气机的绝热、定温、多变三种效率。 引射器的工作过程。11)气体动力循环
分析计算动力循环的任务和目的。
活塞式内燃机循环和影响循环热效率的因素及提高循环热效率的途径。 燃气轮机装置循环和影响循环热效率的因素及提高循环热效率的途径。12)蒸汽动力循环
蒸汽动力基本循环-朗肯循环和循环热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途径。 蒸汽再热循环、抽汽回热循环。
双工质(双蒸气、燃气- 蒸汽联合、注蒸汽-燃气轮机装置)动力循环。 热电联产循环。
13)制冷循环
逆向卡诺循环和供热循环。 空气压缩制冷循环。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制冷剂的热力性质。
蒸汽引射制冷和吸收式制冷循环。14)化学热力学基础
化学反应系统中的反应热、热效应、标准生成焓、燃料理论燃烧温度等概念。 盖斯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化学反应的最大有用功、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及化学平衡。15)能量直接转换及可再生能源
能源分类、能源形态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与人类文明程度和环境状况的相互关系。
能源科学合理利用技术。
磁流体发电、燃料电池等能量直接转换新技术。
目前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估计储存量、主要利用方式及利用程度和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参考书目:
1.杨玉顺、张昊春、贺志宏.《工程热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6 2.严家騄、王永青.《工程热力学》.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6
3、面试主要内容。
(1)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与能力;(2)综合分析与语言表达能力;(3)外语听力及口语;(4)大学学习情况及学习成绩;
(5)专业课以外其他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6)特长与兴趣;(7)身心健康状况。
第四篇: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办法
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和录取办法
为做好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与录取工作,根据教育部、安徽省教育厅2014年研究生招生的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复试和录取工作原则
(一)全面贯彻国家和安徽省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政策,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坚持科学选拔。
(二)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在对考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衡量的基础上,注重思想政治素质考核,重点考核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三)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严肃招生纪律,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实施阳光招生;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开、结果公正、监督机制健全。
二、组织领导和工作分工
(一)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组统一领导全校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和录取工作,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二)各相关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组长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包括分管科研、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的党政负责人以及硕士生导师代表,一般为5-7人,负责制定本单位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并组织实施。
各相关学院应按学科专业成立5-7人的复试专家组,成员应包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硕士生导师,指定一人为组长,并另外确定秘书1人。
工作小组和专家组成员应当强化责任意识,掌握招生政策。工作小组和专家组成员中有直系亲属或有密切利益关系人员报考研究生的应当主动回避。
(三)各相关学院成立的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
小组、复试专家组成员名单以及本单位研究生复试工作细则必须于复试前五个工作日书面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备案。
三、调剂基本要求:
(一)申请调剂考生须是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工程硕士除外),初试成绩达到国家划定的A类分数线;
(二)申请调剂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需与申请调剂专业原则上属同一学科门类;
(三)考生初试科目与调入我校的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
(四)满足教育部有关调剂的其它要求。
(五)部分有特别要求的学科专业调剂条件以学校发布的最新调剂信息为准。
四、复试
(一)资格审查。
我校在复试前将对考生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以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所获得的文凭为准)、学籍证明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凡未接受资格审查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不得参加复试。
考生复试报到时,需提交以下材料:
1、准考证(查验后退还给考生);
2、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身份证、现役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原件查验后退还给考生)及一份复印件;
3、毕业证书原件(应届生请到考生本人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开具学籍证明,学历证书在开学报到时交验)及一份复印件;
4、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公章,应届本科毕业生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5、一张1寸近期免冠照片(体检表用);
(二)复试内容。
复试主要是测试考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以及专业外语水平。
复试包括专业课笔试、综合素质能力面试以及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三部分。
1、专业课笔试。专业课笔试由相关学院组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且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复试科目相同,难易程度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加试成绩不计入总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综合素质能力面试。面试由各相关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复试专家组具体实施。面试主要考核考生的综合分析、语言表达、外语听说等能力。面试时,考生应当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件以备核查。面试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1)以随机方式决定考生的面试组号和面试序号,具体办法由各相关学院自行制定。
(2)考生对自己在大学学习或工作阶段参加的学习研究、实践经历、获奖状况等进行简短介绍。
(3)考生对自己抽到的面试题目进行回答。
(4)复试专家组成员围绕考生所抽到的题目针对考生回答情况进行简短的提问。
(5)复试专家组成员依据考生面试表现当场记名评分,每位考生的面试得分为专家组所有成员记名评分的平均分,满分为100分。
3、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由各相关学院根据学科专业特点自行组织测试,满分为50分。
(三)综合成绩计算
第一志愿考生:综合成绩=初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综合素质能力面试成绩+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
调剂考生:初试统考科目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综合素质能力面试成绩+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成绩(建筑与规划学院调剂生综合成绩计算办法由学院自行制定)。
五、体检
所有参加本次复试的考生均应参加我校组织的体检,体检统一安排在校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执行。
六、录取
(一)各相关学院应按学校统一要求将考生的复试结果等资料及时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经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组审定批准后,由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统一公布拟录取结果并通知考生本人办理相关手续。未经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组同意,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提前向考生本人宣布录取结果。
(二)对于调剂考生,由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通知其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教育部网站确认是否同意接受我校的拟录取。如超过规定时间,视为个人不同意接受我校的拟录取,我校将及时取消其被录取资格。
(三)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取消考生录取资格:
1、复试专业课笔试成绩低于90分的考生;
2、综合面试成绩或同等学力考试加试专业课成绩低于60分的考生;
3、未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
4、政审不合格的考生。
七、其它
(一)对复试和录取工作全过程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举报,由校纪委统一受理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举报电话:0551—63828082)。
(二)本办法适用于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
和录取工作,由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本办法未尽事宜由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组研究决定。
第五篇:辽宁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方案
辽宁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招生选拔质量,继续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深入推进信息公开,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严明招生纪律,确保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科学公正、规范透明。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复试工作是进一步考察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是选拔合格人才的重要依据。培养单位要切实重视此项工作,积极探索和完善复试办法。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复试和录取工作即将开始,现结合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实际,对复试工作做如下规定:
一、复试工作原则
1、坚持科学选拔。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确保生源质量。
2、坚持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3、坚持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着力加强对考生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考查;注重考生一贯表现,既重视初试成绩,也重视既往学业表现和潜在能力素质。
4、坚持客观评价。业务课考核成绩应量化,综合素质考核也应有较明确的等次结果。
二、组织管理工作
1、复试基本分数线执行教育部文件规定,部分生源较好专业可结合自身情况在《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划定本专业复试分数线。
2、复试及录取规则由研究生院与培养单位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研究确定。
3、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统筹管理及组织开展学校复试全面工作,制订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
4、培养单位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领导小组,负责制订本单位复试工作具体方案(复试办法)并组织实施,指导本单位各专业复试工作,并负责对复试过程和结果向考生进行解释。
5、培养单位按学科(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本单位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面试和实践能力等考核。每个复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
6、复试小组负责确定考生笔试、面试和实践能力考核的具体内容、评分标准、程序,并具体组织实施。
三、复试具体要求
1、培养单位对拟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进行复试,复试合格方可录取。
2、培养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等额或差额复试方案(差额比例一般在120%左右)。各单位需提前公示复试考生名单并负责向考生进行解释。
3、培养单位在学校复试方案基础上制定本单位的复试办法,复试办法需提前公示。
4、培养单位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若干人组成。
四、复试工作安排
(一)复试时间及通知方式
总体复试工作应于4月中旬完成,各专业具体复试时间和地点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复试方案、复试办法及复试名单需在培养单位网站提前公布,并由培养单位及时告知考生本人。
(二)复试基本内容和形式
1、外语考试
外语考试包括外语笔试、口语和听力测试。
外语笔试满分100分。由研究生院组织命题和评卷,由培养单位组织考试。
外语口语和听力测试满分为30分。由公共基础学院选拔业务能力强,有责任感的教师分成若干小组进入培养单位,组织复试考生进行测试。每个小组须配备2~3名主考教师,试题须事先命制若干套,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应试题目,并按时更换试题。口语和听力测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若条件许可应将测试全过程进行录音。
复试中进行外语笔试考试的专业,外语考试满分100分,由笔试折算成绩70分及口语和听力测试30分构成,外语笔试、口语和听力测试总成绩占复试成绩的30%。
复试中不进行外语笔试的专业,口语和听力测试成绩(满分30分),直接计入复试成绩。
外语考试成绩达不到外语科目总成绩60%者,视为复试不合格。
2、专业考试
专业考试包括专业课笔试和专业课及综合素质面试。
(1)专业课笔试
在招生简章中注明有复试笔试或复试用书的专业可组织专业课笔试。考试由培养单位自行组织,考试时间为2~3小时,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试题由培养单位自行命制。试卷由各培养单位组织集体评阅,试卷成绩在规定时间报研究生院。专业课笔试成绩是否计入专业考试成绩及其所占权重,由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在复试办法中予以公布。无论笔试成绩是否占复试成绩权重,笔试成绩均必须达到笔试卷面满分的60%以上。未达到者为复试不合格。
(2)专业课及综合素质面试
培养单位复试领导小组组织专业课及综合素质面试,须有面试情况记录。并认真填写《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记录》,且当场给出评语和分数。每名考生专业课和综合素质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专业课面试试题须事先命制若干套,并按时更换试题。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专业课面试题目。综合素质面试目的是为更全面了解考生情况,考察其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综合分析表达能力,科研能力和水平,了解其科研成果,如已发表的文章、论文等。面试成绩未达面试满分的60%者,视为复试不合格。
各复试小组在评分前可以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察评价标准。复试过程中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
审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专业考生专业考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60%;其他各专业考生专业考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70%。
3、政治理论笔试
依照《2014年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第53条的要求,学校对审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专业考生在复试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笔试,并将其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研究生院组织该科目的命题和评卷工作,培养单位负责组织考试。政治理论笔试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其成绩占复试成绩的10%。
4、思想政治素质考察和心理素质测试
为全面考核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保证研究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培养单位招生复试领导小组应组织由培养单位党总支书记负责、具有长期学生工作经验教师,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考察,并对参加复试的考生做出评语。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心理测试拟采取两种方式,各培养单位可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1)网上测试。要求培养单位自备机房,保证一人一机,且能登录互联网。培养单位需提前将测试时间、地点、学生基本信息(EXCEL表格电子版)、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通知心理咨询中心。学生测试时请务必携带准考证。
(2)题卡测试。培养单位需提前将测试时间、地点、人数、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通知心理咨询中心,要求学生务必携带2B铅笔、橡皮、准考证。以上两种方式均需各培养单位统一组织,心理咨询中心负责指导施测。
思想政治素质考察和心理素质测试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同等学力加试
除法律(非法学)、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外,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复试时,应加试至少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名称不得与初试科目和培养单位复试中的专业综合课笔试科目相同。试题由培养单位负责命制。考试形式一律采取笔试。每门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均为100分,60分及格,不及格者不予录取。试题难易程度应严格按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加试由培养单位自行组织。加试成绩不记入复试成绩,但应报研究生院备案。
6、复试成绩的构成及计算方式
审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专业的复试成绩由复试政治理论笔试成绩、复试外语考试成绩和复试专业考试成绩构成。其中,政治理论笔试成绩占复试总成绩的10%,外语考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30%,专业考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60%。
除上述4个专业外,其他各专业复试成绩仅由复试外语考试成绩、复试专业考试成绩构成。其中,外语考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30%,专业考试成绩占复试成绩的70%。
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初试满分为500分的专业总成绩计算方式为:
初试总分÷5×0.7+复试成绩(满分100分)×0.3=总成绩。
初试满分为300分的专业总成绩计算方式为:
初试总分÷3×0.7+复试成绩(满分100分)×0.3=总成绩。
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应分别排序。复试成绩由培养单位负责对复试考生进行解释。
7、其他要求
根据学科培养的侧重点及方式的不同,理工科各专业可根据需要在复试中进行专业课的实验考核。单独考试考生复试标准按统考生标准执行。
推荐免试考生应于2014年4月到我校参加心理测试、体格检查、思想品德考核。
五、资格审查
复试的资格审查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资格审查时间为3月27~4月11上午8:00~10:00进行,资格审查地点在研究生院一楼大厅。
参加复试的考生应按照要求提供以下材料:
1、非应届毕业生须提供:准考证、身份证、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从学信网打印输出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出具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1份。
在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证书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报告的原件及1份复印件。
2、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提供:准考证、身份证、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所在学校出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1份;从学信网打印输出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1份。
3、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提供:准考证、身份证、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所在学校出具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证明和教务处出具的成绩单各1份;从学信网打印输出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1份。
考生符合报考条件的学历、学籍信息须可通过教育部学信网进行查实或有教育部指定的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否则不允许参加复试或不予录取。
4、为在复试中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考生可提供获奖证明及发表的学术成果材料等。
5、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和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5分。考试应提交能证明上述信息的全部材料,并最迟在复试报到前提交,复试进行中或复试结束后提交,不予承认。
6、在资格审查中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取消其复试资格;对审查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即取消复试、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
六、体检
鉴于体检报告的严肃性和真实性,避免舞弊现象的发生。经研究决定,委托辽宁大学崇山校区医院负责201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生的体检工作。
参加体检的考生须做空腹准备。上午体检者请勿吃早餐,下午体检者请勿吃午餐,在体检日前,应注意清淡饮食,不做剧烈运动。体检时需携带身份证,并提交一寸近期免冠照片1张,校医院将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对患有重病、传染病或精神病的考生不予录取。
未进行体检的考生不予录取。
关于体检的相关事宜,可咨询校医院,电话:024-62202421.七、调剂工作
硕士研究生的调剂工作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调入或调出。调入前提为符合辽宁地区初试资格线且招生专业合格考生未满,调出前提为符合调入地区分数线。
1、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硕士研究生初试上线情况,拟定培养单位调剂名额。
2、调剂准则严格执行教育部文件规定,调剂的基本原则为: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调入地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相同。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可在国家政策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对调剂标准进行适当调整。
3、拟在一级学科范围内并在本单位内调剂复试的,由培养单位自行决定。
4、拟在一级学科范围内跨培养单位调剂复试的,由培养单位报研究生院批准。被调剂考生初试中的业务课考试科目应与拟调剂复试专业的考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5、跨一级学科专业范围调剂复试的,须以书面报告形式写明理由,并报研究生院批准。
6、不得跨学科门类调剂复试。
7、各学术学位专业均不接受专业学位考生调剂;专业学位可接受学术学位考生调剂,但专业必须相同或相近。
8、调剂考生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填报调剂信息,未在网上填报的调剂考生不予录取。
9、单独考试的考生不得进行调剂复试。
10、对于复试不合格的上线考生,考生本人提出申请,培养单位签署同意转出意见,经研究生院备案后,方可转出。
八、破格复试及录取
对初试公共科目成绩略低于《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但专业科目成绩特别优异或在科研创新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我校第一志愿考生,可允许其参加第一志愿专业复试。破格复试应优先考虑基础学科、艰苦专业以及国家急需但生源相对不足的学科、专业。破格应在国家政策规定范围内严格审核、严格把握。
九、复试通知
培养单位根据考生报名时提供的本人联系方式,向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发出复试通知,如果联系方式发生变化,请考生直接与培养单位联系。复试通知内容应包括该复试考生名单、参加复试科目名称、复试内容(外语笔试、口语、听力及专业课笔试、面试),复试时间、地点等。
复试考生名单需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各科成绩等信息,对破格复试、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考生的相关情况应进行说明。
复试通知采用电话通知和本单位网上公告两种方式进行。
十、拟录取结果的公示
拟录取考生由培养单位和研究生院双方分别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期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名单如有变动,须对变动部分做出说明,并对变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
拟录取名单公示内容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等信息,并应对破格复试、专项计划、享受初试加分或照顾政策的拟录取考生进行说明。
十一、复试的监督和复议
1、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试过程和复试结果进行指导与审查,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2、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选派专门人员到复试现场巡视,对有些考场
还可派出监察员进行现场监察。
3、复试基本分数线、复试办法、复试结果等信息应由培养单位负责及时向考生和社会公示。
4、保证投诉、申诉和监督渠道的畅通。受理投诉和申诉应规定时限。对投诉和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责成各院复试工作小组及复试小组进行复议。
研究生复试工作监督举报电话:
辽宁省招考办公开举报电话:024-86981077,86981076
辽宁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电话:024-62202349
※本方案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辽宁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辽宁大学研究生院
二○一四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