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5年度哈尔滨市兴旺米业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报告
2005年度哈尔滨市兴旺米业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报告(2007-06-09 09:01:17)
转载
标签:分类: 调研文章
星光如焱
大米加工
纳税评估
2005年度哈尔滨市兴旺米业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报告
评估所属期: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
评估产品:
1、主产品:大米
2、副产品:碎米、米糠、不良米
评估税种:企业所得税、增值税
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成立时间:2003年4月成立并开业。
经济性质: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时间:2003年8月
征收税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经营范围:加工、销售大米及其副产品
机械设备产地:磨米机(国产)、色选机(进口)
二、企业评估所属期纳税情况:
该公司在2005年1月1日----2005年主营业务收入 11,540,530.91元,未缴纳增值税,利润总额为18,045.72元。
三、异常情况分析:
1、主营业务成本率11,739,631.47/11540,530.91=1.02判断主营业务成本大于主营业务收入,(标准值0.91,为异常)
2、主营业务费用率:主营业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243202/11,463,384=2.1%小于标准值4%正常),正常。
3、单位产成品直接人工费用率=工资费用/产品成本成本为:
126,674/11598658=1%(标准值0.75%可能存在多列人工费用现象)
4、单位产成品原材料耗用率=投入原材料/产成品成本
为:10693792/11598658=92%(标准值94%正常)
5、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为11540530-6380643/6380643=80.87%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为11739631-6513581/6513581=80.23%从以上比值可以看出接近1,比较正常。
6、单位成品原材料耗用=原材料费用/产成品成本
为10693792.83/11598658.89=92.2(标准值为94%)
从以上计算数据值与标准值可以看出,该企业的指标异常项可能存在少记销售收入或多列支出问题。
四、确定评估方向
根据大米加工行业的特点选取了以耗电定额推算生产大米及其副产品数量,从而确定实际销售收入。
五、实地调查。
1、大米出米率66.66%
副产品出品率11.29%(其中出碎米率0.84%,不良米出品率0.43%,米糠出品率10.02%), 稻壳废弃率与标准值21%相比,稻壳废弃高1.05%。.2、主产品大米测算销售收入(期初数量+本期产量-期末库存)*单价=(241.76+4817.1775-90.636)*2322.83=11,540,519.77
32主、副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大于申报销售收入,企业可能存在少记销售收入现象。
3、进项税额:水稻收购金额*13%+其他进项税额=企业申报税额
4、包装物指标
其耗用包装物大米容积的销售收入小于销售大米的实际收入,大米包装物异常.经检查,包装物未进成本,销售收入未单独体现,排除异常。
5、企业大米二次加工53.645吨,增加制造费用165,210.44元。由此分析,该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率为10693792.83-165,210.44/11598658.89=90.77%符合标准值,正常。排除了多列费用情况。
6、该企业电费来源为二部分。
供电局:电费金额109740.59元 KWH数值为170,3
42兴盛粮食国储库:电费金额 123,248元,经调查取证电费收取价格为0.8元/KWH,推算KWH数值为130,75
5推算2005年该企业合计耗用电量KWH数值为130755+170342 =301,097KWH7、单位产成品耗电率=耗电金额/主营成本=232988.59/11598658.89=2%(大于标准值1.3%)证实了该企业帐外销售的可能性。
8、测算大米少记数量
(301,097/60-4,757)/60=261.28吨
六、企业约谈
企业详细核实演算结果及结果多次约谈财务人员,从会计核算和税法角度,解释数据的推算过程及结果,企业提出举证
企业2005年度因修建在建工程,耗电列入生产成本,企业经过自查少记大米吨数为55.65吨,企业含税大米平均单价为2624.8元/吨,少记销售收入为55.65*2624.8/1+13%=129,265.59元,企业申报并补缴增值税16,804.52元,企业承认虚增电费成本为(261-55.65)
*60*0.8=9856.8元,调增所得额129,265.39+9,856.8=139,122.39元企业主动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为139,122.39*33%=45910.39元该企业合计补缴税款为45910.39+16804.52=62714.91元
七、评估结果处理:
鉴于企业主动自查并主动申报并缴纳税款增值税16,804。52元 补缴企业所得税45910.39元,合计补缴税款62714.39元.因此未做税务行政处罚。
八、对大米加工行业纳税评估的几点建议:
1、结合耗电的特性相对恒定的特性,从耗电量入手,反推企业的生产主产品产量,相对容易测算企业帐实不符的差异。
2、税收管理员应熟悉掌握大米加工行业的机械设备、加工流程、及耗能、出品率值在本地区的指标,判断企业帐目处理的真实性。
3、关注包装物耗用量增减变化,判断大米销售的真实性。
第二篇:米业调研报告
米业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米业市场产品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功能性大米、区域性大米以及常规产品,相应营销策略也有较大差别。此次调研,我们选取了三家有代表性公司,应用现场座谈与电话沟通方式,对其产品和营销模式进行了调研。
一、功能性大米代表公司:上海颐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颐祥)12月18日17:00,我们与上海颐祥营销主管吴燕现场座谈,对公司产品和营销进行了详细了解。
1、产品性能。上海颐祥是降糖水稻产业化推广方。上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朴钟泽博士带领课题组运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于2009年成功培育出粳稻新品种【降糖一号】。该品种大米抗性淀粉高达15%,含量是普通大米的数十倍,是目前国内抗性淀粉含量最高的大米。产品被命名为朴博士优糖米。米能有效控制糖尿病人餐后血糖上升和血液健康。朴博士米口感偏硬,味道与一般大米没有差别。
2、营销模式。针对朴博士米的功能以及国内功能米的缺失,上海颐祥将其定位于高端产品,目前定价为48元/斤。上海颐祥采用会员制和呼叫中心一体化,为客户提供养生保健医疗个性化解决方案、线下健康管理服务,为医疗机构提供信息传播载体,为保健品厂商、药店终端提供销售通路的数据库营销公司。目前优糖米具体营销渠道包括:一是药店,二是网络直销,两者营销量为3:7。目前正在开发高钙大米。公司对功能米的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
二、区域性大米代表公司:品香源(上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品香源)
12月19日10:30,我们与品香源副总经理、营销总监王泰宁座谈,对公司产品和营销进行了详细了解。
五常、响水大米均为东北区域代表性大米。品香源着力于打造五常大米。
1、产品性能。
品香源大米=有机大米+东北大米+正宗五常大米+稻花香大米
品香源在黑龙江省五常市民乐乡等地租用5000亩水稻田,栽种的大米均为稻花香品种。公司使用天然有机栽种方式,全部采用人工除草、生物及物理方法 1
防治病虫害,辅以人工除虫,杜绝使用任何化肥、农药、除草剂,完全采用自然农耕法培育出纯天然、原生态、无公害、米质精良的“百年黑土”品牌有机大米。除了公司租种的五千亩稻田,公司还发展了五常市农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采取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防治、统一配置、统一品牌的管理模式,推行农业生产一体化全程服务,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
品香源大米现有三种包装、三个品系的有机大米,即:3公斤装极品有机大米(售价200元,折合33.33元/斤)、5公斤装珍品有机米(200元,折合20元/斤)和10公斤装特贡有机米(200斤,折合10元/斤)。
2、营销模式。鉴于其高品质,品香源大米定位于高端消费者和社会团体消费者,具体营销渠道包括:(1)超市,目前只入驻巴黎春天店,产品定位于高端消费者;(2)网络直销;(3)关系传销。(4)发展全国经销商。其主要条件包括:发展初期进货15万元,第一年销量不得低于50吨或达到销售额100万元,即可成为区域独家代理商。
三、常规产品代表公司:益海嘉里
12月中旬,我们先后与益海嘉里油上海油脂事业部化验室经理顾思天、深圳大米事业部营销主管常香敏联系,对其粮油营销理念进行了讨论。现将要点总结如下:
1、产品特色。益海嘉里集团拥有战略性分布、高效运作的生产厂网络,其中许多工厂位于大规模综合性生产基地内,靠近原料产区、港口或铁路,或终端市场。2007年益海嘉里在佳木斯建立首家碾米、麸皮压榨和发电综合性厂,正式进入中国大米业务领域。益海嘉里大米虽然也包括东北大米、泰国香米等细分产品,但总体来说,益海嘉里着力于发展普通大米。
2、营销模式。
益海嘉里集团战略发展清晰,立意高远。米业发展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米业产品定位、营销模式构建,与公司战略整体是一脉相承的。通过食用油产业,益海嘉里成功打造了的品牌效应,同时建立了完整的销售网络,正是得力于此,益海嘉里成功营销了大米产业。
(1)巧妙利用领先的食用油市场地位。益海嘉里主打的大米品牌包括金龙鱼、香满园和元宝牌。其中金龙鱼、香满园为全国知名食用油品牌,元宝牌为全
国知名大豆油品牌。益海嘉里恰当进行了品牌延伸,将食用油品牌延伸至大米品牌,二者同为食品,且均为快消品,易于为消费者接受。
(2)营销网络共享。益海嘉里公司实行经销商独家代理制度。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益海嘉里构建了遍布全国的销售和分销网络。嘉里粮油一级经销商数量超过600家,二级批发商、分销商数量达到8500多家。一级网络覆盖了全国500多个大中小城市,二级网络已覆盖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其中沿海发达地区市场渠道已深化到乡镇。由于米与食用油终端客户的同一性,借助其广泛的营销网络,益海嘉里可以低成本地销售其大米。
覆盖全国所有省份以及全部大中型城市,其食用油客户包括零售商(超市、大型超市、便利店、百货商店和街头商店)、餐厅经营者、食品制造商和工业用户。
(3)益海嘉里生产大米主要销售对象是普通消费者而非工业客户,采用的是小包装形式,其终端销售网络主要包括零售商(例如超市、大型超市、便利店、百货商店和街头商店)以及批发分销商。
四、对于正邦米业营销策略的启示
1、如果定位于功能性大米或区域性大米,那么营销渠道的构建,一是直销,包括网络、会员制等;二是一些特有渠道。
2、如果定位于普通大米,那么渠道为王。
第三篇: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范文模版)
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一、内容提要
Z纺织有限公司属于中型纺织企业,是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申请出口退税。2004年至2006年4月,Z纺织有限公司累计向国税机关申请办理出口退税1054万元,2006年6月16日被**市**区国税局列为重点评估对象。成立评估小组,组员包括负责该企业免抵退税工作的人员和税源管理科的税收管理员、区局税政科科长、税源管理科科长等。评估小组以产能分析为中心、以纺织产品品种结构和生产工艺特点分析为切入点、依托评估指标和产能测算展开分析评估。至7月17日,历时一个月的评估处理终结,Z纺织有限公司补缴增值税579万元。
二、案例介绍
(一)分析选案
1、选案背景
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使用“免、抵、退税”办法,是我国为推进企业产品出口、提高退税效率、减轻生产企业负担而推行的一种新型退税管理方式,具有退税效率高、企业资金负担小、申报退税一体化等优点。该办法推行以来对鼓励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取得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从这几年的执行情况上看,由于“免、抵、退税”的便利性,使得一些企业将外购产品作为自产产品出口并申报退税。该公司从2004年6月开始发生出口业务,按照出口退税审核软件统计,该企业出口情况是:2004年6月-12月出口销售3110万元人民币(以下均为人民币),出口数量284万米:其中6月2058万元、7-10月销售为0、11月436万元、12月616万元;2005年合计出口销售5242万元,出口数量477万米:其中1月1289万元、2月800万元、3月1958万元、4月1031万元、5月43.9万元、6月-8月为0、9月130万元、10-12月销售0;2006年1-4月出口销售5367万元,出口数量480万米:1月出口1527万元、2月599万元、3月2638万元;4月604万元。2004年6月-2006年4月共出口销售数量1241万米,出口销售收入13720万元,并据此办理出口退税1045万元。从申报情况和日常管理中反映出来的情况看,该公司存在重大疑点。
2、对象筛选
主要运用行业对比法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评估对象。
(1)该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品名与出口报关的产品名称不一致,比如工厂实际生产弹力卡其、灯芯绒、府绸、涤棉布、帆布、弹力斜纹布等,出口为化纤梭织布、染色布、涤棉针织布、涤纶针织布等。而由于纺织设备和纺织工艺的特殊性,不同的纺织设备所适用的纺织原料和生产的纺织品是完全不同的,且设备之间不存在替代性。由于该公司的生产设备仅有剑杆织机,这种设备主要是用于织造各种棉制或混纺的梭织布,无法生产针织布,因此,显然该公司出口的部分产品不是自产。
(2)该企业几年来的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异常。(见下表,单位:元)时间
销售收入
免抵退销售收入 内销
直接人工支出
2003年
16752.36 0 16752.36
43401.00
2004年
37463188.51
30813179.78
6650008.73
3633933.50
2005年
64907119.81
55292757.82
9614361.99
3826880.97
2006年1-4月
57991031.91
53678265.77
4312766.14
1243468.83合计
160378092.59
139784203.37
20593889.22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企业的出口增长几乎是每年翻一番,而从企业人力资源投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显然不符合纺织工业生产的基本常理。
(3)从企业的账面看,车间每月生产多少成品就销售多少,有时两千万销售收入,有时几百万,有时为0,显示企业月度销售极其不均衡,与该公司的每月耗电量不吻合。
(4)资金流向分析。资金往来看,该公司与其关联公司存在着大量的相互拆借和相互买卖的现象,且其出口商也是公司的股东。同时在资金运用中大量采用银行承兑汇票,资金的运作令人可疑(具体流转见下图)。
鉴于以上情况,经**区国税局领导批准,将该企业确立为评估对象。
3、案头分析基础
该纺织企业于2000年6月成立。主要经营范围:纺织和织布加工。公司原注册资本500万美元,2004年4月26日营业执照变更,将注册资本增加到800万美元,截至2004年11月5日公司实际到位货币资金为690万美元。
评估小组利用平时出口退税审核数据、征管资料数据、金税工程数据以及评估需要补充而收集的资料,根据纺织企业的生产特点测算该公司的最高可能产量,从而推测出该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锁定企业申报出口退税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约谈举证的重点。
4、指标选择与分析
由于纺织行业的设备使用时其功率是基本恒定的,而且在技术条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效率也是基本一致的。因此,评估小组决定以生产设备的功率指标和效率指标为核心,测算该公司的实际产量。于是评估小组根据管理人员掌握的企业2006年1-3月详细的生产日报表,结合企业每月电费耗用情况,对该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测算,经测算,该公司2003年12月至2006年5月的实际生产量约为277万至306万米(详见下表)。Z纺织有限公司电费测算实际生产量明细表时间
耗电
生产量(米)
生产量(米)
备注
数量(千瓦时)金额(含税)
扣除其他企业用电
200312 17456 14930.24
29015.01
32632.25
耗电推算
200401 12950 11169.77
21525.23
24208.73
耗电推算
200402 23120 16935.85
38429.60
43220.53
耗电推算
200403 12889 9807.4
21423.84
24094.70
耗电推算
200404 39749 40722.97
66069.99
74306.78
耗电推算
200405 35483 30000
58979.13
66331.92
耗电推算
200406 17200 65858.01
28589.50
32153.68
耗电推算
200407 22800 48822.23
37897.70
42622.32
耗电推算
200408 36800 58088.72
61168.22
68793.92
耗电推算
200409 48000 64153.57
79784.64
89731.20 耗电推算
200410 76800 74107.13
127655.42
143569.92
耗电推算
200411 82000 75192.88 136298.76
153290.80
耗电推算
200412 103600
107079.25
172201.85
193669.84
耗电推算
200501 96400
117358.87
160234.15
180210.16
耗电推算
200502 65200
104729.05
108374.14
121884.88
耗电推算200503 134000
222732.12
250499.60
耗电推算
200504 119200
198131.86
222832.48 耗电推算
200505 73600
122336.448
137587.84
耗电推算
200506 64400
107044.392
120389.36
耗电推算
200507 62000
103055.16
115902.80
耗电推算
200508 75600
125660.808
141326.64
耗电推算
200509 54400
90422.592
101695.36
耗电推算
200510 45600
161950.72
75795.408
85244.64
耗电推算
200511 50800
84438.74
94965.52
耗电推算
200512 54000 91964.87
89757.72
100947.60
耗电推算
200601 22000 74034.66
44627.10
44627.10
取自企业生产记录
200602 40400 58309.84
72264.40
72264.40
取自企业生产记录 200603 52000
73264.90
73264.90
取自企业生产记录
200604
116957.90 116957.90
取自企业生产记录
200605
99318.80
99318.80
取自企业生产记录
合计
2773455.54
3068546.56
5、发现疑点
(1)、该公司申报的自营出口销售额与公司实际生产能力严重不符,存在虚报自产产品产量的可能。根据评估人员的测算该公司2003年12月至2006年5月的实际生产量约为277万至306万米,而企业以自产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的出口产品数量为1241万米,两者相差甚巨。
(2)、该公司存在虚增固定资产,多提折旧的可能。截至2006年5月,该公司账面体现公司有剑杆织机332台,价值1376万元,高速织机储纬器346台,价值1091万元,上述两类固定资产企业年计提折旧226.32万元,从上述的产量推算中可以进一步分析出,以企业的实际产能看,企业并不需要这么多的设备,如果企业账面数字属实的话,将造成大量的资产闲置。
(3)、存在虚开加工费发票的可能。2005年1月27日,该公司开具12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共计金额934772.05,税额158911.22。上述发票注明的劳务是针织布加工费。由于该公司没有生产针织布的相关设备,不可能为他人加工针织布,因此上述的发票明显涉嫌虚开。
(二)约谈举证
**区国税局向企业发出了《纳税评估约谈说明建议书》,指出异常涉税指标,并列出要核实情况的明细清单,要求企业对评估初步确认的问题进行自查,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区局评估小组于2006年6月20日开始与企业负责人、生产厂长、会计、及办税人员进行了当面约谈。约谈围绕案头分析异常点逐一展开:
异常点一: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与企业出口销售的数量严重不符。
对于上述的问题,该公司法人称:
1、区局评估人员所采用的生产日报表,系该公司部分新产品的生产记录而非全部的生产记录,因此,区局根据耗电量测算产量的方法不全面。
2、该公司的出口产品大部分是自产,仅有小部分特定品种
委托加工,同时提供了两份加工合同和部分加工企业名单。
异常点二:企业虚增固定资产,多提折旧。
对于上述问题企业负责人解释为部分设备尚未到位,但发票已经开具为理由,因此先在账上反映,由于企业财务人员不熟悉情况,将该部分未到位的设备也计提折旧。
异常点三: 存在虚开加工费发票的可能。
对于上述问题,企业负责人解释为可能是开票时,开票人员填写失误造成的。
(三)进一步核查
为了确实了解和掌握该公司的实际生产能力,检查人员采取了以下措施进一步展开调查:
(1)、通过调查、了解其同类型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确定该公司的实际生产能力。区局通过兄弟单位了解到,某纺织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使用的纺织设备的型号和该公司一致,均为GA747-Ⅱ型。为此,派人到A公司实地了解这种类型设备的生产能力,作为确定该公司实际生产能力的参照依据。由于A公司系原国有企业厦门纺织厂改制而成,其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技术较为成熟,生产组织管理完善、严密,因此其提供的数据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指标意义(具体指标数据见下表)。GA747-Ⅱ型箭杆织机相关性能指标项目
数据
备注
1、工作效率
90%-100%
连续生产的可能性
2、功率
1.2 千瓦时/小时
织机的单位耗电量3、24小时全班产出量
100米以下
密度越高的布单位产量越少
根据A公司提供的相关数据,测算出该公司的最高可能的产量为:2004年1285338.24米;2005年2175742.31米;2006年1至5月554143.48米,合计4015224.04米(具体计算见下表)。
Z纺织有限公司最大可能产量测算表日期
总耗用电量(度)
织机耗用(度)
织机使用时间
产量(米)
200312 17456 12219.2
2.164605846
42426.27 200401 12950 9065
1.605845881
31474.58
200402 23120 16184
2.866961913
56192.45 200403 12889 9022.3
1.598281665
31326.32
200404 39749 27824.3
4.929016829
96608.73 200405 35483 24838.1
4.400017715
86240.35
200406 17200 12040
2.132860939
41804.07 200407 22800 15960
2.827280779
55414.70
200408 36800 25760
4.563330381
89441.28 200409 48000 33600
5.952170062
116662.53
200410 76800 53760
9.523472099
186660.05 200411 82000 57400
10.16829052
199298.49
200412 103600 72520
12.84676705
251796.63
本年小计
1285346.47 200501 96400 67480
11.95394154
234297.25
200502 65200 45640
8.085031001
158466.61
200503 134000 93800
16.61647476
325682.91
200504 119200 83440
14.78122232
289711.96
200505 73600 51520
9.126660762
178882.55
200506 64400 45080
7.985828167
156522.23
200507 62000 43400
7.688219663
150689.11
200508 75600 52920
9.374667848
183743.49
200509 54400 38080
6.745792737
132217.54
200510 45600 31920
5.654561559
110829.41
200511 50800 35560
6.299379982
123467.85
200512 54000 37800
6.69619132
131245.35
本年小计
2175756.24
200601 22000 15400
2.728077945
53470.33
200602 40400 28280
5.009743136
98190.97
200603 52000 36400
6.448184234
126384.41
200604 54800 38360
6.795394154
133189.73
200605 58800 41160
7.291408326
142911.60
本年小计
554147.03
合计
4015249.75
上述的测算结果印证了区局评估人员采用的生产日报表是该公司完整的生产记录,而非部分记录,也就是说评估人员用该公司2006年1-3月的实际产量测算2003年12月至2006年4月的产量的方法是合理的。
(2)、根据该公司法人代表提供的资料,到**市实地调查委托加工的说法是否属实。通过实地调查区局评估人员发现,该公司所提供L织造有限公司在当地的税务机关没有找到相应的登记记录。而且通过调查了解到**市的纺织企业使用的机器绝大部分是喷水织机或更高级的喷气织机(该机型用于织高档服装面料而非化纤布),喷水织机使用的原料是涤纶长丝而非涤棉纱或涤纶短纤。由于该公司仅在2004年11月和2005年1月有涤纶长丝的采购记录和进项发票,且合计数量104.6吨,金额为1269543.6元(含税),这个数量的涤纶丝大概可以加工69-70万米的化纤布(按150克/ 计算),加工费大约为49万元(0.7元/米),这和该企业的实际出口额差距太大,这说明委托加工的说法难以成立,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公司外购产品用于出口的可能性更大。
通过上述的调查区局评估人员基本认定以下事实:
(1)、该企业2004年1月-2006年4月内销产品数量为2827220.38米,与该公司的实际生产数量基本相符,因此,结合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的证词,可以认定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基本用于内销(内销情况统计表见附表4)。
(2)、由于不能提供相关的加工合同、发票或购买委托加工所用原材料的相关票据,因此可以认定该公司出口的化纤梭织布、棉布和涤棉布系通过外购所得而非委托加工或自产。
(3)、由于该公司提供了两份针织布的加工合同,且制作针织布的设备可使用涤纶长丝、涤纶短纤、棉纱等原料(该企业有购进这些原料),虽然该公司不能提供相应的加工费发票或支付加工费的相关证据,但由于不能排除企业确实有委托加工针织布的可能性,因此本着事实重于形式的原则,可暂认定该公司2004 年10月以后出口的针织布中不超过93800米的部分、2006年1月以后出口的针织布中109000米的部分为委托加工产品。
(四)评估处理
1、以外购产品出口申报“免、抵、退、税”的处理。
(1)、由于该公司出口的化纤梭织布、涤棉布、棉布非自产产品,且不符合国税函〔2002〕1170号文第四条规定的委托加工视同自产货物,因此不适用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应视同内销处理。
(2)、该公司不具备针织布的生产加工能力,其出口的针织布中,2004年11月出口的94821米(收入为1285181.16元人民币)、2006年1月、2月出口的97300米(收入为1566530.00元人民币)有提供相应的加工合同,可视同自产货物适用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办理退税,其余的同样不符合国税函〔2002〕1170号文第四条规定的委托加工视同自产货物,因此不适用生产企业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应视同内销处理。
(3)、该公司开具的934772.05元针织布加工费发票应暂时视为虚开,不计入销售收入另案处理。
根据上述三点意见,该公司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的增值税申报缴纳情况应调整如下:时间
原期末留抵
调整后期末留抵
应办退税
实际办退税
应收回退税款
2004年
4119420.21
2913390.14
167073.55
4043272.01
3876198.46
2005年
2598478.37
第四篇:XX县JB焦化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报告
XX县JB焦化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报告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十分丰富,特别煤炭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我市因煤而兴、因煤而建,煤炭是税收的支柱产业,在我县煤炭产业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县现有4户洗煤炼焦企业,1户国有煤矿,26户小煤矿,32户洗煤厂,8户煤炭运销企业,今年1—7月份全局入库增值税10771万元,其中涉煤企业入库增值税6684万元,占税收收入的62%,涉煤企业税收收入占据了我局税收收入的半壁江山。
为确保纳税评估工作的开展,我们依照上级局纳税评估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提升税源监控能力为目标,紧紧抓住信息化建设和规范评估行为为重点,实事求实、注重实效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研究制订了纳税评估方案,确定纳税评估重点,根据我县税源结构状况和我们日常掌握的情况,明确涉煤行业是我们今年纳税评估的重点,按照年初县局评估计划,根据该企业销售不稳定和日常掌握的其他部分情况,今年3月份我局抽调专门人员对XX县JB焦化有限公司2006年1月至2007年2月的纳税情况进行了纳税评估。
一、企业基本情况
XX县JB焦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位于XX县XX镇XX村, 占地220亩,法人代表王XX,注册资金4200万元,主营:焦炭加工销售,兼营:洗煤,年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于2004年9月份一期30万吨冶金焦生产线投产使用。
二、企业税款实现及缴纳情况
2006年1月—2007年2月该公司申报实现销售收入38245446.04元,实现销项税6495806.61元,取得进项税3979244.82元,其中13%税率3333654.31元,17%税率645590.51元,进项税转出120498.01元,实际抵扣进项税3826454.46元,实现增值税2669352.15元。其中稽查查补增值税18558.43元,税负率6.98%。
2006年该公司申报实现销售收入35249041.64元,销售成本33775707.46元,主营业务利润为1262925.07元,营业费用31528.12元,列支管理费用2672054.38元,列支财务费用1451327.56元,营业外支出16487.38元,自结利润总额为-2900114.28元。2006年预缴企业所得税200元。
三、有关指标评估情况
1、投入产出指标
2006年1月—2007年2月份该公司账面显示共购进原煤86216.48吨,生产出精煤53774.25吨全部用于焦炭生产,出精煤率62.37%,从XX县XX福利洗煤厂购进精煤12541.25吨,共计投入炼焦的精煤66315.50吨,生产焦炭47869.97吨,投入产出比72%。
从精煤到焦炭的产出率在71%左右,基本属于正常,生产的焦油按照2%比例入账。存在问题:一是从原煤到精煤的产出率较低仅为60%左右。二是焦炭每月产量相差较大,最低的2006年1月份仅为1107吨,和10月份的7161吨相差近6054吨。1-6月份每月没有突破1600吨,和该公司的生产能力不相称。
2、帐存实存情况核对
2007年2月底库存原煤751.48吨,金额197791.46元,库存精煤1950.75吨,金额992153.43元,库存焦炭6811.26吨,金额5027074.28元,库存煤泥12176.10吨,金额974092.80元,库存中煤7180.38吨,金额574430.40元。通过实地测量焦炭有4000吨左右。中煤和煤泥经实地核查和煤渣搀兑无法核对数量。焦油账面库存721.41吨,实际库存有500立方,近700吨左右。
四、评估发现疑点
2007年2月底焦炭账面库存6811.26吨,实际库存只有4000吨左右(加上3月份生产2800吨数,减除3月份作销售3565.63吨),帐存实存差2045.63吨。应按照该公司2006年平均销售价格737.66元/吨,应补计销售收入1508979.42元。计提销项税额256526.5元。
五、处理意见
评估人员根据评估情况,向企业下达了《税务约谈通知书》,要求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说明原因,该企业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由于购买原材料资金紧张,销售的焦碳货款没有及时收回,存在滞后销售现象。同意补计销售收入1508979.42元,计提销项税额256526.5元,补缴增值税256526.5元。
六、加强税收管理的建议
一是企业关联关系,大量资金通过现金交易,应加强对购进原材料以及进项税的审核。
二是应加强对企业产品库存情况的巡查,查阅有关销售合同,及时确认销售收入。由于该企业订购的洗煤系统不能适应洗我县周围地区原煤(粉煤)的需要,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生产效率较低,吨电耗较高。为了实现环保达标,该企业新上了消
烟除尘和捣固焦设备,该设备只增加电耗及材料消耗不能增加产品产量。
评估人:XXXXXX
二00七年三月三十日
第五篇:XX县Hy洗煤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报告
XX县Hy洗煤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报告
由于我县煤矿及周边县(市)的原煤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原煤加工企业应运而生,大部分洗煤企业为了节约运输成本,谋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加之201国道在我县西部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这就引起了辖区内的大部分洗煤企业依国道而建,近几年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
原煤在生成过程中混入了各种矿物杂质,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又混入其他杂质(木材、金属等),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煤炭工业“十一五”规划》、《关于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申请的通知》等多项针对煤炭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淘汰小型煤矿的落后产能,以优化行业结构,实现煤炭行业健康、稳步发展,对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小煤矿进行了关停,形成了原煤一直供不应求,部分小煤矿为了自身的利益,在原煤生产过程中人为的进行大量掺渣。为了降低原煤中的杂质,同时把原煤按质量、规格分成各种产品,就要对原煤进行机械加工,以适应不同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这就形成了洗煤行业。目前在我县洗煤行业采用的洗煤方法是跳汰选煤,全部采用水力跳汰选煤。
为确保纳税评估工作的开展,我们依照上级局纳税评估工作指导思想,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提升税源监控能力为目标,以抓好信息化信息应用为突破口,抓好重点税源的管理,以涉煤企业纳税评估为重点,实事求实、注重实效地开展纳税评估工作,研究制订了纳税评估方案,确定纳税评估重点,根据我县税源结构状况和我们日常掌握的情况,明确涉煤行业是我们今年纳税评估的重点,按照年初县局评估计划,根据该企业生产销售情况,今年7月份我局抽调专门人员对XX县HY洗煤有限公司2007年1月至2007年7月的纳税情况进行了纳税评估。
一、企业基本情况
XX县HY洗煤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位于XX县XX乡XX村, 占地120亩,法人代表:李XX, 企业财务负责人:王XX,注册资金300万元,主营:洗选原煤及销售,年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 经营性质:有限责任公司,现有职工30人。
二、企业元至七月份税款实现及缴纳情况
该企业2007年1月至7月份实现销售收入40249123.25元,销项税额5232386.6元,进项税额40008000.51元,应纳税金1204361.35元,已全部缴纳入库。
三、根据企业相关指标评估情况 经检查,该企业2007年1月至7月份产成品产出比为59%,由于购进原煤质量原因基本属于正常;2007年1月至7月份平均税负2.99%,税负偏低;2007年1月至7月份吨煤耗电为6.7度,属于正常;经分析,该企业2007年1月至7月份在产成品产出比和吨煤耗电正常的情况下,税负偏低,可能是企业库存较大,经过评估人员查看企业帐薄,企业帐面库存精煤40.41吨,中煤10653吨,煤泥9535.38吨,矸石72613.9吨;在掌握企业帐面的库存后评估人员进行了实地核查,发现企业的中煤、煤泥和矸石与帐面库存不符,存在销售后没有及时进行纳税申报的情况,通过发现的疑点,我们立即向企业下达了《税务约谈通知书》,要求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说明原因。
四、处理意见
通过与该企业的法人和财务人员及相关人员的约谈,该企业承认2007年1月至7月份销售中煤5383吨,煤泥4995吨,矸石45000吨,未做销售。该企业本月发票已开出,已做销售,补缴增值税:
中煤:5383吨,单价130元,金额699790元,税额90972.7元;煤泥4995吨,单价100元,金额499500元,税额64935元;矸石45000吨,单价2元,金额90000元,税额11700元;共计补缴增值税167607.7元。
五、加强税收管理的建议
加大控管力度,从企业购进上下工夫,以进控销,堵塞企业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盘实企业库存,加强数据分析,实施案头评估,堵塞征管漏洞,利用“洗选行业精细化管理模型”对企业进行纳税评估:
1、投入产出测算法。利用耗用原煤测算精煤、中煤、煤泥的产量。
2、耗用电费测算法。根据使用每吨生产精煤所耗用的电费指标,综合测算产品的生产量,进而测算其销售额和应纳税额。
3、吨精煤效益工资测算法。洗煤生产企业实行生产人员产量挂钩的效益工资制度,计提的效益工资和生产精煤成正比。
加强对评估人员评估业务的日常培训,重点加强税收政策、评估办法等的学习培训以及评估经验的交流与提高,使评估人员的评估方法、约谈技巧、分析能力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提高。
评估人:XXX XXX
二00七年八月九日